八年级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大海啊故乡音乐课教案6篇
![大海啊故乡音乐课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86a6b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f.png)
大海啊故乡音乐课教案6篇很多教师认为,教案中加入实际案例可以增强教学效果,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和组织,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大海啊故乡音乐课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大海啊故乡音乐课教案篇1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大海的音乐作品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猜谜语师:那有哪位同学见过真正的大海?能不能请你描述一下你见过的大海呢?没见过的同学就请告诉老师在你心目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师: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兴奋,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现在,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
表现大海宽阔的:一望无边、无边无垠、水天相接、烟波浩渺、一碧万顷;表现大海宁静的:风平浪静、鸥水相依、海波不惊、海不扬波、碧海青天;表现大海气势的:海纳百川、汹涌澎湃、气吞山河、排山倒海、浊浪排空;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大海的视频,让我们聆听大海的声音。
师:漫步在沙滩上,聆听海鸥鸣叫声,海风吹拂着脸庞,阵阵的海涛声将我们带入无尽遐想,同学们,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像海鸥一样到大海上遨游一番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大海啊故乡》,在欣赏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二、欣赏《大海啊故乡》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由深情到激动)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由弱到强)交流讨论后师小结:这首歌的情绪:由深情到激动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强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三、作者介绍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八年级音乐课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 八年级大海啊故乡音乐课
![八年级音乐课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 八年级大海啊故乡音乐课](https://img.taocdn.com/s3/m/6296d1e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4.png)
八年级音乐课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海和故乡的音乐文化背景,培养对大海和故乡的情感和感知。
2.学习大海和故乡相关的音乐曲目及其演奏技巧。
3.锻炼学生音乐表达和演奏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大海的音乐文化背景介绍和欣赏。
2.学习大海相关的音乐曲目《The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3.故乡的音乐文化背景介绍和欣赏。
4.学习故乡相关的音乐曲目《故乡的云》三、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设备。
2.乐器资源,如钢琴、吉他等。
3.课件、图片等教具,用于展示大海和故乡的音乐文化背景。
第一步:引入大海音乐文化背景(15分钟)1.展示图片和视频,介绍大海的音乐文化背景。
2.播放大海音乐,让学生感受和表达大海的情感。
第二步:学习大海相关的音乐曲目(20分钟)1.给学生分发乐谱,教导学生演奏大海相关的音乐曲目。
2.引导学生理解曲目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第三步:引入故乡音乐文化背景(15分钟)1.展示图片和视频,介绍故乡的音乐文化背景。
2.播放故乡音乐,让学生感受和表达故乡的情感。
第四步:学习故乡相关的音乐曲目(20分钟)1.给学生分发乐谱,教导学生演奏故乡相关的音乐曲目。
2.引导学生理解曲目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第五步:合作演奏及总结(20分钟)1.学生分组合作演奏大海和故乡的音乐曲目,展示他们的演奏成果。
2.课堂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大海和故乡的感悟和体会。
1.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学生合作演奏成果的评价。
3.学生对大海和故乡的情感和感悟的表达。
六、教学延伸1.邀请音乐家或演奏家来校园,给学生进行音乐讲座或演奏示范。
2.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音乐剧等音乐活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3.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才华。
以上为八年级音乐课《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步骤。
通过此次音乐课的教学,希望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大海和故乡的音乐文化,培养他们对大海和故乡的情感和感知,并通过音乐演奏的方式锻炼他们的音乐表达和演奏技能。
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a772a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0.png)
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背景、风格及音乐特点。
2. 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简介:《大海啊故乡》是一首描写大海、家乡和母爱的歌曲,曲调优美,富有感染力。
2. 歌曲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大海的壮丽景象,第二部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第三部分抒发了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大海啊故乡》,理解歌曲的主题及情感。
2.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处理好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大海啊故乡》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等特点,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存在的问题。
4. 合唱展示:学生进行合唱展示,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大海啊故乡》。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及情感,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处理好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情感。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大海啊故乡》乐谱及教学音响设备。
2. 准备录音机、音响等设备,以便进行听力训练。
3.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歌曲介绍、歌词、音乐符号等。
七、教学步骤:1. 初步聆听:让学生聆听《大海啊故乡》,感受歌曲的整体氛围。
2. 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的调性、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
3. 歌词解析:讲解歌词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及情感。
4. 歌唱练习:分组进行歌唱练习,注重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八、教学策略:1. 采用聆听、讲解、示范、练习、展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运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大海啊,故乡》教案(精选10篇)
![《大海啊,故乡》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b2c11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e.png)
《大海啊,故乡》教案(精选10篇)《大海啊,故乡》教案(精选10篇)《大海啊,故乡》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力,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一. 导入1.师:你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海浪声音)2.出示有关大海的图片及音乐3.师:大海美吗?请同学们用一些形容词或成语来形容大海?生答:排山倒海,一望无际,汹涌澎湃,宽广无垠,温柔恬静平静等等。
4. 师:同学们刚才都回答的很好,今天就学习一首有关大海的歌大海啊故乡。
二.新课教学1 初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教师: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歌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2.介绍作品背景:大海啊故乡是王立平词曲,作于1983年此曲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作品以“小时侯妈妈对我讲”开始,通过对故乡,对大海如叙家常的深情描述,表达了主人翁对大海的故乡和母亲深挚的热爱之情。
3.作者简介。
王立平(1941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
曾参加大型纪录片《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作曲。
主要音乐作品还有:《红楼梦》(电视连续剧),话剧音乐《未来在召唤》,科学幻想广播剧《绿色克隆马》,电影故事片《带手铐的旅客》、《少林寺》《大海在呼唤》、《李大钊》等音乐。
其中很多歌曲如《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等广为流传。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旋律优美,配器精巧,表现手法丰富,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4. 节奏练习×||×﹣|5 .学唱歌曲(1)请学生跟音乐,用lu音哼曲旋律(2)请学生跟音乐唱歌词(3)解决附点音符的唱法:大家听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唱第一句,对照歌谱,哪种唱法是确的?(4)歌曲处理师问:“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多余?(讨论回答)(“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啰嗦,恰恰相反,每一次重复感情就更进一步,从亲却倾诉——抒发情怀——情感升华——怀恋之情,这样的情感线,也仿佛是大海的波澜。
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836da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1f.png)
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歌曲《大海啊故乡》的优美旋律和深刻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大海啊故乡》的背景知识介绍。
2. 歌曲的旋律分析,学唱歌曲。
3. 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大海啊故乡》,理解歌曲的内涵。
2. 教学难点:歌曲的旋律演唱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美丽和宽广,激发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新课导入:介绍歌曲《大海啊故乡》的背景知识和创作情境。
3. 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 情感表达: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歌声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5.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 思考和总结歌曲所表达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收集其他关于家乡的歌曲,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和情感内涵。
2. 运用示范法,演示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 采用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4. 利用视听法,播放相关歌曲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展示歌曲《大海啊故乡》的图片、歌词和相关背景知识。
2. 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背景音乐。
3. 视频资料:播放与歌曲相关的视频片段。
4. 乐谱:提供歌曲的简谱或五线谱,方便学生学唱。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唱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深度。
3. 歌曲演唱:评估学生在课堂演唱和分组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旋律准确性、节奏稳定性和情感表达。
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0a532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0.png)
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啊故乡》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学会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大海啊故乡》的词曲分析。
2. 歌曲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
3. 音乐欣赏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大海啊故乡》,理解歌曲的含义,能够感情饱满地演唱。
2. 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及情感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大海啊故乡》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曲学习:(1)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词曲特点。
(2)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演唱技巧。
(3)分组练习,加强歌曲的合唱效果。
3. 歌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节奏、旋律等。
(2)学生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4. 音乐欣赏与分析:(1)教师播放其他有关大海的歌曲,如《保卫黄河》、《海洋之歌》等。
(2)学生欣赏并分析这些歌曲的异同点。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大海啊故乡》的情感表达。
(2)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大海的歌曲,进行自主学习与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的表现。
2. 学生对歌曲情感表达的理解和把握。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设施。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室内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合唱练习。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响、麦克风。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创作意图和音乐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八、教学步骤1. 温习旧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初中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
![初中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ac837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3.png)
初中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海洋文化,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
2. 通过对《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和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大海啊,故乡》是一首反映海员生活的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
歌曲以大海为背景,表达了海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歌曲结构:歌曲为四二拍,共两个乐段,结构简洁明了。
3. 歌词内容:歌词描绘了海员在海上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 旋律特点:旋律优美、流畅,具有浓郁的海洋气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大海啊,故乡》的学唱,了解歌曲的背景、结构、旋律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节奏的把握,以及对海洋文化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集体教学法,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歌曲的美妙。
2.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海洋的壮丽。
3. 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图片、播放海浪声等,引导学生进入海洋情境。
2. 歌曲介绍:介绍歌曲的背景、结构、旋律特点,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学唱歌曲:从第一乐段开始,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学唱,注意音高、节奏的准确性。
在学唱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练习两个乐段,加强集体合作意识的培养。
5. 合唱练习:让学生集体合唱,感受歌曲的完整魅力。
6. 歌曲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所表达的海洋文化,讨论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7.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海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海洋、保护海洋。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音高、节奏。
2. 学生能理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内容,对海洋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范文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9a5d4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5.png)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海洋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对《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3. 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提高学生的声乐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介绍:《大海啊故乡》是一首富有浓厚海洋特色的歌曲,描绘了大海的美丽和人们对家乡的眷恋。
2. 歌曲结构分析:歌曲为ABA型,旋律优美,节奏流畅,易于学唱。
3. 歌词解析:歌曲通过歌词表达了对大海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大海啊故乡》,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情感。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欣赏、学唱、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歌曲内容。
3. 分组练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大海啊故乡》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海洋音乐的魅力。
2. 歌曲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 歌词解析:分析歌曲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4. 学唱歌曲:教师示范,学生跟唱,注意指导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学唱效果。
6. 展示环节:每组选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大海啊故乡》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歌词和情感表达。
2. 观察学生在学唱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情况,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通过学生的演唱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海洋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准备歌曲《大海啊故乡》的乐谱和歌词,以便学生学唱和复习。
2. 收集相关的海洋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3. 准备音频播放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进行音乐欣赏。
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edf92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6.png)
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啊故乡》的创作背景、歌曲风格及表达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演唱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大海啊故乡》的旋律、歌词及意义。
2. 歌曲的调性、节奏和演唱技巧。
3. 家乡相关的文化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大海啊故乡》的学唱,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及节奏的准确演唱。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学唱、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魅力,培养音乐素养。
2.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音乐特点,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大海啊故乡》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意义及表达的情感。
3.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高音部分和节奏的准确性。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互相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展示:学生代表上台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7. 拓展活动: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歌曲或故事,增进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聆听、学唱、讨论等环节。
2. 演唱技巧:评估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对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掌握程度。
3. 课堂展示:评价学生在课堂展示中的表现,包括演唱、分享等环节。
七、教学资源1. 音频资料:《大海啊故乡》歌曲及其它相关家乡歌曲的音频资料。
2. 教学课件:包含歌曲歌词、图片、文字等资料的课件。
3. 乐器:钢琴、吉他等乐器,用于教学演示和辅助学生练习。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了解歌曲《大海啊故乡》的创作背景、歌词意义及表达的情感。
2. 第2周:学习歌曲的旋律、调性、节奏,进行逐句学唱。
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12425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9.png)
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深刻的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激发他们的音乐情感。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学会《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并能够熟练演唱。
2. 理解歌曲的意义和内涵,感受音乐的美妙。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阶的演唱技巧。
2. 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音乐设备。
2. 乐谱和教材。
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大海啊故乡》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优美的旋律。
2. 教学歌曲: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教授歌曲中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3. 理解歌曲内涵:讲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4. 练习演唱:分组或单独让学生进行演唱练习,纠正演唱中的错误,提高演唱水平。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演唱《大海啊故乡》,并尝试理解歌曲的内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歌曲的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 分组演唱和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大海啊故乡》的熟练程度和表现力。
2. 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如互动、讨论、练习等。
4. 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家乡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
2. 举办班级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和友谊。
3. 邀请家长参加课堂教学,让他们共同见证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4. 开展家乡文化调查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激发他们的热爱之情。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范文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40af07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a.png)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大海对于故乡的意义,感受大海的广阔与深邃。
2. 通过学习《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大海啊故乡》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旋律分析。
3. 歌曲的歌词解析。
4. 歌曲的演唱技巧。
5. 歌曲的演奏技巧。
三、教学重点1. 歌曲《大海啊故乡》的旋律演唱。
2. 歌曲《大海啊故乡》的歌词理解。
四、教学难点1. 歌曲《大海啊故乡》的高音演唱。
2. 歌曲《大海啊故乡》的节奏把握。
五、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设备。
2. 乐谱。
3. 教学视频资料。
4.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5. 合唱队或乐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大海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大海的氛围,激发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歌曲介绍:介绍歌曲《大海啊故乡》的背景,包括创作背景和歌曲的流传情况。
3. 旋律分析:引导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分析歌曲的调式和节奏。
4. 歌词解析:解读歌曲《大海啊故乡》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表达的含义和情感。
5. 演唱技巧: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包括呼吸控制、音准把握、音色调整等。
6. 练习演唱:分组或个人练习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7. 演奏技巧:介绍与歌曲相关的乐器,如钢琴、吉他等,教授基本的演奏技巧。
8. 合奏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合奏练习,包括合唱和乐队演奏。
9. 课堂展示: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演唱或演奏成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10. 总结与反思: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的含义,传授音乐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老师进行演唱或演奏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3. 练习法:通过分组或个人练习,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和演奏水平。
第1单元七子之歌—— 大海啊 故乡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 八年级上册
![第1单元七子之歌—— 大海啊 故乡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 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c71b26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9.png)
《大海啊,故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够自信地、用连贯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分析,比较,体验等方式,了解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大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表现歌曲的音乐情境。
2.难点初步感受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效果,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播放(海浪声、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问学生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有何感受?(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海潮起潮落海滩风光)教师:在海边站着一位小女孩,她眺望着海面,对着大海唱着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她唱了些什么。
二、聆听歌曲1、初听音乐教师:歌曲的节拍?(3/4、4/4)教师:小女孩用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复听音乐教师:歌曲可以分为几段?(三段)三、学唱歌曲:1、教师提问让学生思考:这首歌曲节奏有何特点?运用到的典型节奏型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教师:歌曲节奏较为舒展,切分节奏的运用较明显。
重复多次(集体练习节奏,教师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想象“波涛起伏”体会节奏摇曳、动荡、推动的感觉。
)2、用“lu”哼唱歌曲旋律,感受音乐情绪。
3、学唱乐谱,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旋律情绪发生的变化。
4、学生跟琴完整地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师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教师的清唱、指挥等方法引导学生改进)。
5、艺术处理学生分小组演唱歌曲。
(教师引导:演唱要轻柔连贯,注意节拍重音,随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
)小组练习并展示,师生评价总结四、课堂创作1、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你们会用什么力度、速度、演唱形式、表演形式来抒发对大海、对故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分组讨论、编创,教师巡视,加以指导)2、集体反馈展示和交流,师生互评。
大海啊故乡教案
![大海啊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2e290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7d.png)
大海啊故乡教案《大海啊故乡》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插曲。
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祖国母亲真挚的感情。
下面是大海啊故乡教案,随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大海啊故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大海啊故乡》,表现对大海、母亲、故乡的真挚情感。
2、欣赏关于大海的多种艺术作品,了解优秀的作曲家、诗人,感受他们作品中对大海的艺术形象,体验作品蕴含的真实情愫,并能用优美的声音歌唱大海。
教学重点:能充分运用力度、情绪的变化,深情演绎歌曲教学难点:1、典型的节奏型2、能用不同的情绪、唱法分层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一、导入新课:1、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的交响乐,你听是什么声音?生:是海浪声。
师:是啊,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但是海上还有一些战士,他们在海上航行,保卫我们的祖国,对海军来说,大海就是故乡的声音。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海,学习《大海啊故乡》这首歌。
二、初听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音乐)1、仔细聆听,听完说说这首歌曲情绪如何?速度是怎样的?(速度稍慢、深情舒缓地)2、你能告诉老师这是几拍子的歌曲吗? (三拍子)介绍三拍子:三拍子通常给人以抒情、荡漾的感觉,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这是一首深情荡漾的歌曲,你们一起把这首歌的歌词深情地朗诵一遍,好吗?3、请同学用深情的、起伏荡漾地声音朗读歌词。
师:从你们的眼神中读到了深情、从你们的朗诵声中听到了游子的心声,请同学们把感情投入到歌声中去,让我们来学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1、跟琴学唱歌谱找出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重点加以训练。
(课件出示节奏)2、用wu模仿海风声进行模唱,提示学生注意二分音符和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与唱法。
3、填词纠正4、这首歌中模仿游子声声呼唤故乡的高潮部分在哪里?(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师:这两句的音与前两句相比较怎样?表现了歌者情感怎样的变化?(音区更高,情绪越来越激动,不断升华,就像翻滚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师:后半部分演唱力度与情绪应该相应的有些什么变化呢?(更加强烈有力、情绪更激动,才能表达呼唤的真切)5、完整的演唱歌曲。
大海啊故乡教案3篇
![大海啊故乡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fef6630066f5335a812177.png)
大海啊故乡教案3篇歌曲《大海啊故乡》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短小易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希望你们能喜欢。
大海啊故乡教案一教材分析1、本课是〈人音版〉16册第3单元内容,歌曲《大海啊故乡》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短小易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
采用了3/4的节拍,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2、新课标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审美视角诠释音乐。
教学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面对一个个活泼而智慧的学生个体,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新:教学导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学生的创编活动求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
因此,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过程与方法: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教学难点: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让生聆听歌曲《军港之夜》(同学们,很高兴今天我们又来到了音乐课堂,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仔细听听歌曲中都说了些什么,唱了些什么,歌曲的名字叫《军港之夜》)2、聆听《军港之夜》后,让生说出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3、让生说出还有那些歌曲是歌颂大海之情的?(或是说出或唱出与大海有关的歌曲)4、教师介绍并清唱一首歌颂大海的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5、导入学习本节课歌曲——《大海啊,故乡》二、作者介绍:王立平,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八年级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八年级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23572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2.png)
八年级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二)导入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并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歌曲旋律和歌词,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些关于歌曲的背景知识,如歌曲作者、创作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分析歌曲:教师通过分析歌曲的旋律、节拍、歌词等要素,让学生了解这些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以及这些情感和思想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的联系。
四)欣赏演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演唱歌曲,并指导学生如何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以及如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五)创编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如舞蹈、手语、情景表演等,让学生通过创编活动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创编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
六)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让学生自我评价。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歌曲的情感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创编活动来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中,反复出现的“大海啊,故乡”并没有让人感到烦躁,反而让情感得到了更好的表达。
从亲切倾诉到抒发情怀,再到情感深华和怀念之情,感情的发展线仿佛就像大海的波澜一样。
词曲的完美结合让我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大海的广阔和汹涌,也更好地表达了对祖国和故乡的深情。
在演唱歌曲的时候,要注意轻柔连贯,重视节拍重音,并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乐句情绪的变化。
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出歌曲的情感。
在音乐创作中,音乐要素的巧妙运用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精神体验。
八年级音乐课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
![八年级音乐课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977d5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3.png)
八年级音乐课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歌曲《大海啊,故乡》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2.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欣赏能力,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3.引导学生学会歌曲,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合唱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海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大海啊,故乡》,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合唱部分,以及歌曲情感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大海啊,故乡》的音频、视频、歌词。
2.教具:钢琴、音响。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学生分享自己对大海的印象和感受。
2.歌曲介绍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大海啊,故乡》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增强对歌曲的兴趣。
3.歌曲欣赏教师播放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歌词、情感等方面。
4.歌曲学唱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节奏、情感。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合唱部分,让学生感受合唱的美妙。
5.歌曲表现学生分组展示歌曲,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学生自主创作歌曲表演,教师点评并鼓励。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7.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自主练习歌曲《大海啊,故乡》,准备下一节课的合唱表演。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大海啊,故乡》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壮美和故乡的亲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合唱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但在合唱部分,部分学生还存在音准和节奏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学生分享自己对大海的印象和感受。
2.歌曲介绍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大海啊,故乡》的创作背景:这是一首描写大海与故乡的歌曲,歌词表达了对大海的依恋和对故乡的思念。
歌曲作者简介:王立军,我国著名作曲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大海啊故乡》音乐优秀教案
![《大海啊故乡》音乐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e0dd9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4b.png)
《大海啊故乡》音乐优秀教案《大海啊故乡》音乐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力,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课前交流。
你去过大海吗?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二、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通过课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大海的无穷魅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大海。
三、创设情境,感受大海。
(一)咆哮的大海仔细听:(神秘)图片、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大海在咆哮1.它是用怎样的力度表现的?这样的声音我们可以用音乐的语言来描述!——师示范(师肢体语言表现,出示强弱弱的规律)x、|x、|哗哗哗哗哗哗2.起立,我们来模仿一下。
(二)浪花的歌唱交流:大海有美丽、宁静的时候,这时海面上的朵朵浪花依偎在大海妈妈怀里会唱响欢乐的歌。
——师唱;(强调附点音符的唱法)出示:565、3|565—|啦啦啦啦啦啦啦——请你也来唱一唱这样欢乐的歌声是用什么音符来表现的?——出示附点音符,——有这个音符的地方要唱得长些。
表现出朵朵浪花荡漾开来,延伸进了大海妈妈怀抱的感觉。
——让我们来体验一下这种感觉。
——再唱四、新歌学习,唱响大海。
揭题:《大海啊故乡》导:壮阔、美丽的大海是生命的摇篮,让我们无限依恋,无比热爱。
所以人们赞美它,歌唱它。
今天老师就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跟大家分享,听!(一)欣赏范唱。
1.第一遍欣赏,了解歌曲。
要求:边听边看歌词内容。
——揭题:老师最喜欢的这首歌是(齐读:《大海啊故乡》)师:作者为什么把大海叫做故乡?你能从歌词中找到答案吗?——交流,歌曲的情绪如何?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大家可以轻声跟着哼唱,同时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2.第二遍欣赏轻声哼唱,试着划分歌曲的段落。
《大海啊故乡》教案
![《大海啊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86255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2.png)
《大海啊故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海洋文化,培养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对歌曲《大海啊故乡》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大海啊故乡》的词曲分析2. 海洋文化的相关知识3. 歌唱技巧的指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大海啊故乡》的演唱和理解2. 难点:歌唱技巧的运用和海洋文化知识的掌握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背景、歌词含义和歌唱技巧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海洋文化相关知识,分享学习心得4. 实践法: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指导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新课导入: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含义,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3. 歌词解析:分析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词中的海洋文化和故乡情感。
4. 歌唱技巧讲解:讲解歌唱技巧,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并示范演唱。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海洋文化相关知识,分享学习心得。
6. 实践演唱: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指导,纠正发音和歌唱姿势。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练习演唱《大海啊故乡》,并了解更多的海洋文化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大海啊故乡》,并理解其歌词含义。
2. 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
3. 学生对海洋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七、教学资源1. 音频资源:歌曲《大海啊故乡》的音频文件。
2. 视频资源:关于海洋文化的视频资料。
3. 教材:音乐教材和相关海洋文化书籍。
4.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白板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了解海洋文化。
2. 第二周:讲解歌唱技巧,分组讨论海洋文化知识。
3. 第三周:实践演唱,点评指导,纠正发音和歌唱姿势。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优秀8篇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a1c3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6.png)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优秀8篇《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大胆、自信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2.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绪,声情并茂地歌唱。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大胆、自信地歌唱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三拍子的`节奏教学方法:体验、模仿、探究、欣赏、演示、练习、游戏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风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亲眼见大海吗?你们亲身体验过海中冲浪吗?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大海啊,故乡》,一起去体验大海的宽广雄伟、波澜壮阔!二、初步感受:1.初听录音,感受其速度、情绪及反复记号该怎么反复;2.读词并正音;3.跟录音哼唱,思考:在你的头脑里浮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大海?学生:安静的、沉睡的、雄伟的......(答案不要求统一,只要是真情实感)4.歌曲简介:《大海啊,故乡》作于1983年,王立平词曲,是电影片《大海的呼唤》的主题歌,歌曲旋律平缓,优美动听,歌词质朴深情,如叙家常,结构简练,富有叙事性,特别是最后两句,情深意长,表现了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
三、新歌学习:1.教师弹琴,学生哼唱,找出难点;2.突破难点:旋律12 1.76反复记号3/4拍转换到4/4拍3.齐唱四、拓展:1.配乐朗诵歌词或赞美大海的文章;2.慢三舞步感受三拍子的特点;3.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4.跟着伴奏旋律独唱或者齐唱。
五、小结:总结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希望。
《大海啊故乡》大班音乐教案篇二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一开始,老师做一个舞蹈动作,当你看到这动作时,会联想到什么?看到海鸥会联想到大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
漫步在沙滩上,聆听海鸥鸣叫声,海风吹拂着脸庞,阵阵的海涛声将我们带入无尽遐想,同学们,让我们乘着小船到大海上漫游一番吧!在欣赏过程中,请大家考虑两个问题:音乐情绪、力度如何?二、欣赏问:音乐情绪、力度如何?答:深情、优美、力度柔和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学唱歌之前,介绍作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一课题研究:“感受歌曲情感,培养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音版〉16册三单元内容,歌曲《大海啊故乡》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短小易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
采用了4/4,3/4变换节拍。
抒发了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标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审美视角诠释音乐。
教学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面对一个个活泼而智慧的学生个体,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新:教学导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
学生的创编活动求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
四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但是,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
因此,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
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学难点: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有关大海的视频资料,音乐光盘,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
你听是什么声音? (播放自然声响:海浪声)
学生: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
(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海潮起潮落海滩风光) 随着优美的音乐作背景,教师有感情的:“漫步在海边,迎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海风,脚下踩着松软的沙地,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啊,你想到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我仿佛看到湛蓝的大海波涛起伏的样子”“我想到各种各样的海鸟上下翻飞,海边人们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在大海的怀抱中尽情地畅游,简直就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画面……”
教师:“的确,大海有时平静得象个可爱的孩子,任你抚摩畅游;但有时却奔腾怒吼,掀起狂澜,让你胆战心惊,不可一视。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大海的歌。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二)聆听感悟:
1 初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
教师: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歌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学生1:歌词质朴深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2:歌中的大海总体上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这是由三拍子的节拍特点以及优美起伏的旋律,舒展的节奏所决定的
2 复听音乐:进一步感受歌曲
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随琴声哼唱并划拍,体验三拍子节拍特点,加深对歌曲的印象(以听唱法代替视唱歌谱,降低学习难度)
3 学唱歌曲:随伴奏演唱歌曲
以不同演唱形式(齐唱,领唱)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整体把握歌曲的风格,节拍特点及歌曲的主题思想)
4 深入体验歌曲
(1)旋律线(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 教师:划出的旋律线象什
么? 学生:象大海的波浪
(2)节奏:教师;这首歌曲节奏有何特点?运用到的典型节奏型是什么?
学生:歌曲节奏较为舒展,xx x.xx xx x-切分节奏的运用较明显,重复多次(集体练习节奏)
教师:这一节奏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学生:xx x.xx xx x-切分节奏的运用生动描绘出大海带给我们的印象:平静中略带波澜,使我们很自然想到大海的潮起潮落
教师:这首歌的旋律线的起伏和节奏特点对与表达歌曲的情感有联系吗?
学生:切分节奏xx x.xx xx x-的运用及旋律线都象是真切展现出大海波涛起伏的样子,二者巧妙融合在一起,完美而统一,简直太绝妙啦。
(3 )重复
教师:“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有些多余?
小组练习并讨论回答:“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罗嗦,恰恰相反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就更进一步,从亲切倾诉————抒发情怀——情感深华——怀恋之情,这样感情的发展线也仿佛象是大海的波澜。
从旋律的起伏到感情的发展,词曲的完美结合使我们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地表达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情(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丰富的想像发表独到的见解)
5 艺术处理
学生小组讨论:演唱要轻柔连贯,注意节拍重音,随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
小组练习并展示。
师生评价总结
(设计思路:首先使学生对歌曲获得初步的印象,接着在复听及演唱的基础上进入分析歌曲的环节。
教师以必要的引导提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师生间思维的互动形成课堂“动态生成”——对于音乐的较新颖合理的诠释。
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掌握感受鉴赏音乐的方法,善于体验音乐要素的巧妙运用,从而提高音乐感受鉴赏能力及表现力) 三表现创造:
教师:在音乐创作中,音乐要素的完美运用让我们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
现在就让我们来为这首歌再添上精彩的一笔:
学生小组活动,以小组展示,师生评价总结
教师:“对于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有何不同感受?”
学生:“诗歌使我们放飞思绪感受到诗与乐的完美结合;歌声让我们感受到人声的魅力,器乐让我们关注旋律的起伏发展;绘画给于我们无限的空间的想像......”
教师:“不同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得到无穷的艺术享受,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以集体的智慧奏响一曲新的乐章。
”
学生表演:引子:学生模仿海鸟的叫声;接着教师钢琴弹奏:用琶音表现海水波纹,潮起潮落;学生配乐朗诵加领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尾声:用琶音快速弹奏,伴以海鸟的叫声及波浪声结束。
其间,由器乐组用竖笛,教师用钢琴穿插伴奏,舞蹈组形体表现,展示书画作品。
四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