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教学案 Word版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2)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形成运用知识为人类服务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通过基础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
四、教学时数:五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透镜及其透镜对光的作用,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以及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基础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保护眼睛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初步具有运用知识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课堂类型:复习课教学方法:引导学习法教学程序:(一)组织教学(二)教师导入复习内容(三)板书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四)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下列内容并板书:1、透镜名词: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 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透镜的类型:凸透镜和凹透镜3、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会聚作用。
凹透镜:发散作用4、典型光路5、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透镜的概念、分类和光学性质;(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3)了解透镜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2)运用讨论、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概念和分类(1)透镜的定义:透明材料制成的光学元件,能够使光线透过并发生折射;(2)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
2. 透镜的光学性质(1)焦距: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2)折射率:光线在透镜中传播速度与在空气中的速度之比;(3)透镜公式:1/f = 1/v 1/u。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透镜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2)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透镜?它们有什么作用?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透镜的分类和光学性质;(2)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3)分析透镜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3. 课堂互动:(1)提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有什么不同?(2)讨论:透镜公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四、课后作业1. 复习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光学性质;2. 思考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及其作用;3. 练习运用透镜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访谈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透镜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凸透镜和凹透镜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案例。
2.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问题解决: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如何利用透镜矫正视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分析透镜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人教版
教学设计稿:第一节:透镜——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并会进行凸凹透镜的识别。
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②知道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了解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触摸体验透镜实体,进而更好地识别凸凹透镜。
②观察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不同透镜对光所起作用的不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通过透镜中光路的可逆及焦点的对称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物质世界的美妙。
二、教学重点:透镜的识别、相关概念及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透镜光路的完成。
四、教学过程1、出示幻灯片:眼镜图片→各种透镜图片→实验室透镜图片,引入课题。
2、或分组分发实验室凸凹透镜让学触摸,提问:每组的透镜发现了什么不同?进而得出透镜的种类及定义:板书见幻灯片3、巩固练习1:画出透镜的各种形状,请学生识别凸凹透镜(见幻灯片)。
4、出示幻灯片,讲解透镜的画法,结合画出的透镜讲解相关概念:①主光轴:连接透镜两个球面所在球心的直线。
通常用点连线表示。
②光心:主光轴上透镜的中心。
通常用字母“O”表示。
※光心的特点:通过光的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5、演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两种透镜后的传播情况,同时通过幻灯片展示其过程,引导学生理解两种透镜对光线起的作用。
提问:为什么它们对光线的作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本质形状不同——透过现象看本质)6、焦点与焦距(结合幻灯片讲解):①在上图凸透镜中实际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它是能量的会聚,是实焦点;说明:课件中加入冰凸透镜取火的图片,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知识点。
②而在凹透镜中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主光轴上的交点叫凹透镜的焦点,它没有能量的会聚,所以是虚焦点。
③凸凹透镜都有且只有两个焦点;都用F表示。
④测量表明:任何透镜的两个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相等→焦距的定义: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着重了解透镜的概念及几个名词,了解平行光经过透镜后回怎样偏折。 重点:焦点、焦距的定义。 难点: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凸透镜,凹透镜,激光笔 集体备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 如: 眼镜、 照相机的镜头, 它们有什么作用? 二、新课教学 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 中间薄、 边缘厚的透镜 (图 3.1-1 示) 2、透镜的做法: 个人备课
学情分析Βιβλιοθήκη 学习目标重难点课时安排 教学实施建 议 资源整合 备注
第 18 课时 教学目标
第一节 透镜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 光心:透镜的中心
光心在主光轴上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
方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试验:
结果: (1)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
叫凸透镜的焦点。焦点有几个?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单位是什么? 三、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问题或反思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教学预案 内容 教材分析 透镜及其应用 这一章是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的第二部分,在光现象的基础上,讲述透镜及透镜的实际应用。 主要内容有透镜的初步知识;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 和眼镜,还有观察微观和宏观用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编者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具有理论联系 实际的特点。这些内容都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 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由于学生是初次学习物理,物理又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所以在物理课上必须通过大量的 物理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物理的兴趣,本章的知识点比较简单易懂,旨在培养学 生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提高学习兴趣。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2)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3)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的道理及其应用。 1.重点。 透镜是照相机、 投影仪等光学仪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是本章的中心内容,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对于探究性活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也是本章教学重点,重点应解决如何探究,如何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归纳结论、评价等。 2.难点。 “平行光源”的解决是做好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关键,所以是教学中的难点。另外,帮助学生自 己进行知识建构,如何写探究报告,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7 课时 利用大量的生活中的物理实验,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 学生的参与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凸透镜成像实验盒,激光光学演示仪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透镜及其应用教案(700字)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透镜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物体和透镜的位置确定像的位置,理解透镜成像的方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增强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定义和特点;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种类和使用方法;3. 透镜成像的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透明物体(如眼镜),让学生思考透明物体是如何实现放大或缩小的,引发学生对透镜的思考。
2. 透镜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透镜的形状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透镜是通过折射来实现光的聚焦或发散。
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种类和使用方法(15分钟)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和使用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透镜的作用和使用场景。
4. 透镜成像的方式(20分钟)通过实验和示意图,教授透镜成像的方式。
让学生根据物体和透镜的位置,确定像的位置,并理解透镜成像的规律。
5. 实验操作(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透镜成像的过程,并根据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6. 讨论总结(10分钟)通过讨论实验结果和分析,总结透镜成像的规律,并对透镜的应用进行讨论和拓展。
四、教学手段1. 利用实物和示意图进行展示和说明;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供实践机会;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来深化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结果和态度进行评价,评估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进行操作并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探究精神。
2. 讨论参与评价: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考质量。
3. 知识答题评价:通过课堂测验或小组讨论形式,评估学生对透镜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透镜及其应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通常对透镜的使用和成像规律感兴趣,但也容易出现概念理解不清和实验操作不准确的问题。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学案803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学案【复习目标】1.透镜分类,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3.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跟透镜有关的知识【重点难点】1、三条特殊光线作图2、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凸透镜:中间______,边缘______,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中间______,边缘______;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2.光心:用字母_____表示,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________。
焦点: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_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
焦距:焦点到______的距离,用字母______表示。
3.三条特殊光线作图4.实与虚像的区别:①实像是由________光线会聚而成。
虚像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_____________会聚而成。
②实像_____用光屏承接;虚像______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③实像在物的_____侧,虚像在物的_____侧;实像总是_____立的,虚像总是______立的。
5.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物距像的特点像距像物同侧还是异侧应用正倒大小虚实u>2fu=2ff<u<2fu=f 不成像探照灯u<f结论:①_______倍焦距分虚实,_______倍焦距分大小;②实像都是_______立的,虚像都是_______立的;③物距变小,像距变_____,像也变;物距变大,像距变____,像也变;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门眼是凹透镜)6.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胶卷相当于_______,照相时,被拍摄的景物必须在镜头的之外,在胶卷上成的是_____的______的____像。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放映投影时,投影胶片必须放在镜头的,屏幕上得到的是物体的_____的______的_____像,要看到物体正立的像,投影胶片必须放,投影仪上面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复习课教案:透镜及其应用.doc
复习课题设计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鄂州市石山中学陈敬松【知识与技能】1、掌握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光路图的画法,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掌握凸透镜缩小像、放大像、成虚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3、掌握眼睛的结构和看物体的光路图,近视眼和远视眼怎样矫正视力。
4、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特点。
【过程与方法】《一》、知识回顾一、透镜的光路作图由学生回顾特殊光线的作图(观察投影)由学生说出这些入射光线有什么特殊性?(观察投影)小结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请同学们列举身边透镜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二、根据下面的问题,学生结合凸透镜成像分析作答。
(观察投影)%1在2f以外成什么像?列举生活中的应用。
%1在F与2f之间成什么像?列举生活中的应用。
%1在f以内成什么像?列举生活中的应用。
%1焦点F是什么像的分界线?2F处是什么像的分界线?%1成实像时若物距变大,像大小及像距如何变化?⑥成虚像时若物距变大,像的大小如何变化?成像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物远实像小;物远虚像大。
三、观察眼睛的结构图——眼睛是一架照相机(观察投影)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等于照相机的底片,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睫状体的作用是改变晶状体的厚薄来实现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实质是相当于照相机的调焦。
四、通过晶状体的厚、薄的改变,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和矫正;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___ , (“前方”或“后方”)远处的光线需要______ (会聚或发散)后,再经晶状体的折射,像才能呈现在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眼应佩戴_________ O 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焦距变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__ (“前方”或“后方”),近处的光线需要____ (会聚或发散)后,再经晶状体的折射,像才能呈现在视网膜上,所以远视眼应佩戴—_O五、观察显微镜的结构回答下面的问题。
【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教学案
【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教学案初中物理案透镜及其应用(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复习课程)课型:新授课设计人:目的和任务要求: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本章节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对本章节的知识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知识结构的构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整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2)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建议(3)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运用成像定律,我愿意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奥秘。
教学重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过程:【知识网络的构建】学生将本章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分类,并通过复习教材、查阅笔记、练习本和本学习小组的讨论来提炼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1、知识章节结构:透镜dd生活中的透镜d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dd眼睛和眼镜dd 显微镜和望远镜2.知识法则结构:透镜DD凸透镜成像法则DD透镜应用(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3、重点知识填表:名称:实物眼镜形状光学符号属性凸透镜老化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物体距离图像的性质及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 2fff2F幻灯机uU形放大镜【典型例题分析】学生完成以下两个例子例1: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完成例1后,学生总结透镜填充的关键方法是什么?例2: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
完成例2后,学生总结完成透镜光路的关键方法。
什么是记忆?训练与检测1.在图中所示的光学仪器中,主要使用反射成像()2、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022年7月长江流域日食的景象可以用光的线性传播理论来解释。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如果你不注意眼睛卫生,很容易使你的眼睛“近视”。
此时,你需要佩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3.“五一”期间,在常州紫荆园的玫瑰花展上,小明挡住相机镜头前的红色滤光片(即红色玻璃),拍摄一朵绿叶黄花的玫瑰。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透镜的种类,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
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成像的性质。
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教学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如放大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照相机镜头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透镜的特点。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透镜有什么作用吗?为什么它们能够成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透镜及其应用。
2、新课讲授透镜的种类介绍透镜的概念: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塑料等)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光学元件。
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
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实验探究:让学生将一束平行光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得出结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用光路图解释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介绍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
讲解实验步骤: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教案
第一节透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用具】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实物投影仪、激光演示器、手电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边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睛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生]什么叫透镜?[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一样吗?若不一样,它们由什么透镜组成?[生]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师]看来同学们对透镜很有兴趣,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要想得出答案,我们就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获得.二、进行新课教学[探究]什么叫凸透镜(convex lens)?什么叫凹透镜(concave lens)?[师]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同学们认真观察,不要用手摸,看有什么不同,能分几类,找出它们的特征.[生]学生们在仔细观察、讨论,并进行比较.[师]通过观察和讨论,概括出它们的特征.[生]透镜有两面往里凹的,也有往外凸的.[生]透镜可以分为两类.[生]一类是两面往外凸,也就是中间厚边缘薄.[生]另一类是两面往里凹,也就是中间薄,边缘厚.[生]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convex lens).[生]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concave lens).[师]通过大家的观察、讨论和概括,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1.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convex lens),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concave lens).(板书)[师]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常用到,我们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是什么透镜(lens)?[生]远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生]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师]学生们判断的很对,看投影,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再看(课本板图3.1—2所示),这是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组成透镜的两个球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想想做做][师]同学们现在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生]有亮点.[师]亮点是怎么形成的?[生]“亮点”亮说明它的光进入我们眼睛中的多.[生]太阳光通过凸透镜都聚到亮点上.[师]他们分析的特别好,咱们为他们鼓掌!现在,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这说明了什么?[生]用凹透镜无论如何移动,都得不到很小、很亮的光斑.[生]亮点是光会聚的.[生]凹透镜不能使光会聚.[生]凸透镜能使太阳光会聚.[生]凹透镜不能使太阳光会聚.[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些现象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不同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观察不到光的传播路径,所以为了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 做法一: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让光源正对照过去,移动光屏,有亮点.再换凹透镜重做,将怎么移动光屏都没亮点.做法二:将无色透明饮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中放置点燃的香头,在上面要放凸透镜或凹透镜,这就形成一个“烟室”,用手电筒对准透镜照射,适当调节手电筒和透镜的距离,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看到通过凸透镜的光相互靠拢,通过凹透镜的光相互远离.做法三:用激光演示器将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到经过凸透镜的光相互靠拢,经过凹透镜的光相互远离.[师]同学们刚才设计的方法都很好,也可行,我们来拍手表示祝贺.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板书)[师]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看投影(课本图3.1—4所示),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focas),用“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ocal length).用“f”字母表示.(课本图3.1—5所示)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它没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动手动脑学物理]拿一两个凸透镜试一试,怎样可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方法(1):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让光通过凸透镜照到白纸上,移动凸透镜使光斑很小很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方法(2):在光具座上,让光源的光正照到凸透镜,移动光源和光屏,找出光屏上有很小很亮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 2.如图A、B是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是3 cm和5 cm,按照实际尺寸画出平行光经过它们之后的径迹,哪个凸透镜使光偏折得更多些?学生们作图,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师]同学们都很认真,现在从图中能得出什么结论?[生]图A偏折得厉害,图B偏折得不厉害.[生]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生]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3.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什么位置?试试看,你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利用了前面学过的什么原理?先猜测一下.[生]把小灯泡放在大于一倍焦距之外.[生]把小灯泡放在一倍焦距之内.[生]把小灯泡放在焦点处.[师]学生们都猜想,想不想知道你猜得是否正确,那么我们通过实验来证实,并说出理由. 方法(1):用激光演示器从焦点外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的光没变为平行光.方法(2):用激光演示器从焦点内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的光没变为平行光.方法(3):用激光演示器从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变为平行光.[师]通过实验得出什么结论?它利用了什么?[生]经过焦点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生]这是利用了前面学过的光路是可逆的知识.[生]光通过凸透镜两侧表面发生折射.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要会聚到焦点处,那么,焦点处射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就会平行于主光轴出来.三、知识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而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3.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但是,凹透镜却能使平行光发散.四、布置作业 P62 1、2、3、4、5【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要从透镜的外观及其对光线的作用两个方面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做好演示实验是关键。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doc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总体教学设计博爱初级中学初二物理科组一、教材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是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本章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和眼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学生应该对它们有所了解,这些知识对学生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际应用,感受“物理是有用的”,以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都是很有价值的。
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是本章的基础。
介绍生活中的透镜,要是学生对生活中的透镜及其成像的情况在头脑中获得初步的、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带着问题去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例如学生能够根据这些感性认识,提出与凸透镜成像相关的问题,能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作一些初步的猜想,等等。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是本章的重点,要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清晰认识。
学生在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可以再来研究照相机,投影仪以及放大镜的光学原理。
眼睛、显微镜和望远镜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内容的拓展,这些内容在以前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没有出现,课程标准中也没有具体要求。
增加这些内容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时非常紧密的,物理是很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本章把眼睛作为一种像照相机那样的光学仪器,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疾的原因及其矫正的方法,使学生获得一些实际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
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利用两个透镜的组合看物体,这里可引导学生的思维,用一个凸透镜(放大镜)看近处物体,放大的倍数有限,能否用两个透镜对物体放大两次呢?这就是显微镜的原理,同样,用一个凸透镜看远处物体,得到的总是物体缩小的像,能否再用一个透镜把这个缩小的像放大进行观察呢?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些困难。
高三物理教案:《透镜及其应用》
高三物理教案:《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主题:透镜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掌握透镜的分类和性质;2. 理解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公式;3. 掌握透镜的应用,如成像、放大镜、显微镜等;4. 提高解决透镜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透镜的分类和性质;2. 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公式。
教学难点:1. 透镜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白板、黑板、笔;3. 实验器材:透镜、光屏。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1. 利用PPT展示和介绍透镜的概念和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2. 介绍透镜的性质:焦距、物距、像距、放大率等。
Step 2:讲解透镜成像原理和公式1. 通过PPT展示透镜的成像原理:光线的折射和焦点的概念。
2. 介绍透镜成像的公式:1/f=1/v-1/u,放大率公式。
Step 3:讲解透镜的应用1.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透镜的应用,如成像、放大镜、显微镜等。
2. 利用实验器材进行透镜的实验,观察透镜成像的特点。
Step 4:解答问题和巩固知识1. 提供一些透镜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2. 辅导学生解决问题中的困惑或疑问。
Step 5:小结和作业布置1.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回顾复习。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行透镜相关问题的练习和思考。
教学拓展:1. 可以设计更多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透镜的成像过程;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透镜问题,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3. 引导学生进行透镜应用的创新设计,发挥透镜的特点。
教学评价: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对透镜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 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他们对透镜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3. 定期组织透镜相关的小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器材】透镜一组、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光源、老花镜、近视镜、实物投影仪、手电筒、激光笔、学生多功能光学工具箱【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问: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的镜子是什么?生: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问:那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镜子?生:(比如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问:你们讲到的这些镜与我们第一章所讲到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有什么不同?` (分别出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观察后得出结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都是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光线在面镜的反射面上发生反射。
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则能够透过光线,凡是类似的这一些片我们都叫做透镜。
还有哪些是我们经常看见和接触到的透镜呢?(图片展示:照相机的镜片,望远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等)二、新课开始[师]和面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一样我们也从形状上对透镜进行区分(课件演示凸透镜、凹透镜)并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一块凸透镜并讲解: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然出再出示凹透镜并讲解。
然后两相对比[生]透镜包括两种:凸透镜和凹透镜。
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透镜在形状上与刚才的这两块透镜有稍许不同,你们怎样区分它们,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分它们。
[师]先看我投影出来的这几块透镜分钟是什么透镜,辨认一下。
学生讨论[师]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辨认它们的?对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反之则是凹透镜(发下一组透镜,其中既有凸透镜也有凹透镜,让学生自行辨认它们。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总结【重点难点提示】1.知识结构2.知识要点(1)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是凸透镜(2)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是凹透镜(3)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折射球面的球心(或者通过一个球面的球心并与另一球面相垂直)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或主轴).如图3—1所示.(4)光心:光线通过主光轴上某一特殊点而不改变方向,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如图3—1所示.在透镜中心处.(5)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6)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叫焦点.(7)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8)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9)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像是实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能够呈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10)眼球的基本结构.(11)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12)透镜焦度(φ);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 即f 1=φ(13)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3.考点(1)透镜的基本性质.(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3)凸透成像规律的应用: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难题巧解点拨】[例1]图3—2中正确表示了光通过透镜的是( )A .甲图B . 乙图C .丙图D .丁图思路分析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对比观察入射前和出射后光的变化情况.光通过甲图中的凸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光通过乙图中的凹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光通过丙图中的凸透镜变得比原来发散了,光通过丁图中的凹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透镜对光的(明确会聚和发散的区别)“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并非只是针对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而言,“会聚作用”应该理解为出射光比入射光会聚了一些;“发散作用”应该理解为出射光比入射光发散了一些,图3-3所示.答:A[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透镜一定有两个焦点B.凹透镜没有焦点C.任何方向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都会发生偏转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思路分析一般的透镜若有两个球面,就意味着有两个焦点;但少数透镜只有一个球面,这就意味着这种透镜只有一个焦点.对于凸透镜应有两个实焦点(或一个实焦点),对于凹透镜应有两个虚焦点(或一个虚焦点).而且入射光线如果指向凸透镜或凹透镜,且通过光心,则不会发生折射现象,而是沿直线传播.因此选D正确.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点的性质) 答:D[例3]怎样利用太阳光测未知凸透镜的焦距呢?答:由于太阳离地球很远.所以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小范围内可以近似看成是平行光,根据焦点的定义,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具体做法是在透镜下放一与镜平行的光屏,让透镜对准太阳光,前后移动透镜会在屏上看到一个光斑,测量光斑最小最亮时透镜边缘到屏面的距离,这个距离大约等于凸透镜的焦距.(此方法只能粗测焦距)[例4]根据图3—4(a)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思路分析 (注意这五种镜子的区别)我们知道的光学元件一般有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凹面镜五种,其中平面镜对光的作用是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和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和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将各图中的出射光与入射光进行比较:甲图中,入射光是会聚光,出射光变为平行光而不是反射光;乙图中平行光入射,出射光是发散光,而不是反射光,注意到两条入射光线出射时上下位置颠倒了,只有平行光通过凸透镜且出射光过焦点后位置才会发生颠倒;丙图中,出射光与入射光都是平行光,只是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答:如图3-4(b)[例5]完成图3-5中的光路图思路分析图中所给的四个透镜,(a)、(b)是凸透镜.(c)、(d)为凹透镜,并且(a)、(c)给出入射光线,要求画出折射光线.而(b)、(d)则给出折射光线,要求画出入射光线.根据光心、焦点的定义方法就能画出这些特殊光线.在画图中要注意光的传播方向. (利用基本概念完成作图)答:如图3—6所示.位置. (用画图的方法完成这个题目.)思路分析平行放置这两个透镜1L 和2L ,同时使1L 的右侧焦点与2L 的左侧焦点重合.按透镜的焦点性质就可以画出此图.答:如图3-7所示. (通过透镜性质明确作图方法)[例7]试说明凸透镜能成实像的条件?思路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体位于凸透镜一侧的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时在透镜另一侧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物体位于凸透镜一侧的2倍焦距以外时在透镜另一侧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本题只是说明成实像的条件,并不考虑成的是放大像或是缩小像,因此只抓住“成实像”. (注意大、小实像的条件)答:物体在凸透镜一侧1倍焦距以外.[例8]人用眼睛______________看到凸透镜中成的虚像;人用眼睛__________看到凸透镜中成的实像.思路分析 (在人眼视网膜所成的像是实像)人能看到像是因为有光线进入人眼.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人眼,这些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虚像,所以虚像人眼是能看到的;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实像,实像所发出的光进入人眼就能使人看到它,因此人眼当然能够看到实像.答:能 能 (注意“虚像”和“实像”人眼都能看到)[例9]一个“上”字形的霓虹灯,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图3—8中四个像正确的是( )思路分析一般来说,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总是倒立的,并且是上下颠倒,在实际问题中,由于凸透镜是一个圆形的,光除了能被透镜上、下偏折,同样也能使光在左、右偏折,即光通过凸透镜后总是向中心,玻璃厚的部分偏折,因此凸透镜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左、右也要颠倒,所以只有D图符合要求. (从一个平面分析成像情况)答:D[例10]一支蜡烛立在凸透镜前,调节光屏的位置,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一下位置,则( )A.在光屏上仍可呈现缩小的像B.隔着透镜可看到蜡烛的像C.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D.在光屏上呈现与蜡烛等大的像思路分析 (根据光路可逆性进行分析)根据教材中的探究问题(实验),就应该知道,当物体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实像时,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所成的像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若透镜位置不动,而把物体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原来的像距为现在的物距,原来的物距为现在的像距.根据上述分析蜡烛应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因此选C正确.答:C[例11]物体放在距凸透镜前30cm的位置上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能够得到放大的倒立的像,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7.5cm B.20cm C.30cm D.40cm思路分析物体通过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条件是物体在透镜的焦点到2倍焦距之间,因此f<30cm<2f,由此可以算出30cm>f>15cm,在答案中找出满足条件的选项. (这点是分析本题的关键)答:B[例12]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若把物体向透镜方向移8cm,又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是( )A.20cm B.10cm C.9cm D.5cm思路分析可用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f表示焦距根据题意,当u=20c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物距必须满足u>2f,也就是f<10cm.错解A.当焦距为10cm时,物体在20cm处成等大实像,不符合题意.而当焦距为5cm,根据题意,物体又向透镜移动8cm,不可能成放大实像.因此只有焦距为9cm时,才刚好同时满足题意中的两个条件.因此选C正确.答:C (注意:物体移动时的分析方法)[例13]简述照相机是怎样进行工作的?思路分析与答照像机的标准镜头焦距大约50—75mm,而镜头伸缩的范围很小,在1cm左右,就是说,像距很短.因此,被摄物体一般都在距离镜头很远的地方,最近也在1m左右.这一距离也远远大于二倍焦距.当物体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时(一般大于20m时),我们就称物距为无穷远,照像机的距离环上有“ ”的符号,就表示无穷远.这时,镜头距底片最近,等于镜头的焦距.有些同学很喜欢摄影,也经常进行摄影实践活动.通常把调距离叫调焦距,也称调焦.这里有个误会,实际上,不是在调焦距,而是在调整像距.因为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固定的不能调(除变焦镜头以外).当用照像机给一个同学照像时,人距镜头越近,照出像片中人越大.但是一定要调整镜头加大像距,即向前推出镜头.(加大像距是使像能够成在底片上)[例14]简述幻灯机、电影机是怎样工作的?思路分析与答幻灯机和电影机的原理一样,都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原理.幻灯片、电影片与镜头的距离是物距,镜头到银幕的距离是像距.银幕距离镜头越远银幕上的图像越大,即像距越大,像越大.与此同时,应该使物距减小,即把镜头向幻灯片、电影片方向移动. (明确凸透镜和平面镜的综合应用)现在不少学校的教室里都配备有投影书写仪,又叫投影器,它和我们课本上介绍的幻灯机原理相同,只不过是在光路上增加了一个平面镜,改变了光路,使投影幻灯片平放在书写台面上而成一个直立的像.[例15]简述怎样合理应用放大镜.思路分析与答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应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由于放大镜利用了凸透镜成虚像的原理,因此,人们看到的是正立的像实际上,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离放大镜越远(但保证u<f)看到的像越大,像也越远. (物距变大,像距也变大)[例16]有一张照片,发现其景物模糊不清,而且整个画面偏黑,其形成的原因是在拍照时,没有调节好( )A.调焦环 B.快门 C.光圈 D.以上说法都正确思路分析根据上述照相机的工作情况知道,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若模糊不清,说明像距没有调好.因此应该使用调焦环.同时整个画面偏黑,说明曝光过度,应调整快门时间和光圈的大小.因此本题应选D正确.答:D (注意:光圈、快门和调焦环的区别)[例1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B.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C.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D.远视眼产生的原因与近视眼产生的原因一样,是玻璃体变混浊思路分析人眼中相当于凸透镜的主要结构有晶状体和角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通过其他组织就可以使人看见物体了.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所以在眼睛前要放一个凹透镜进行矫正.因此B正确.答:B (会根据人眼结构进行物理现象的分析)[例18]关于人眼所“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透过窗户玻璃看到的像都是实像B.通过近视眼镜看到的可能是虚像C.通过近视眼镜看到的一定是虚像D.人眼通过透明介质看到的像一定是实物的虚像思路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窗户玻璃对光线有折射作用,能使其形成的虚像平移.近视眼镜是用凹透镜制成的,它是发散透镜,通过图3—9可以说明总是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而人的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它能使折射光线落在视网膜上形成实像.答:C。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3.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案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研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1.体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和方法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运用具体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互相协作的精神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指导:实践探究学生动手实际操作。
教学用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刻度尺)和火柴教学过程:一. 知识预备:1.实像是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呈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的。
2.虚像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看到,用光屏接收,都是的。
3.焦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则2倍焦距则表示为:______4.物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
5.像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像特点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二. 先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
3.设计并进行实验:(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 ,怎样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
(2)将蜡烛点燃作为物体,研究烛焰所成的像,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
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 上。
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
(3)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f 以外的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边缘清晰的蜡烛的像为止;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 )、像的性质大小和倒正;注意填入表格(4)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 以外,即u>2f,重复步骤(3),进行观察与测量(5)将蜡烛放在凸透镜2f 处,即u=2f 处,进行观察和测量(6)将蜡烛向凸透移近,使物距在2f 和f 之间,即2f>u>f 之间,进行观察测量 (7)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重复步骤(6),进行观察与测量 (8)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进行观察、估测像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2)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形成运用知识为人类服务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通过基础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
四、教学时数:五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透镜及其透镜对光的作用,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以及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基础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保护眼睛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初步具有运用知识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课堂类型:复习课教学方法:引导学习法教学程序:(一)组织教学(二)教师导入复习内容(三)板书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四)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下列内容并板书:1、透镜名词: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 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透镜的类型:凸透镜和凹透镜3、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会聚作用。
凹透镜:发散作用4、典型光路5、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实像时:成虚像时:6、眼睛和眼镜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7、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成放大的虚像,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倒立的实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有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看到的物体就更大。
(五)教师小结以上内容(六)发复习提纲(七)布置作业:认真阅读复习提纲,熟悉本章内容第二、三课时教学内容:透镜及应用光单元测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单元测试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复习本单元内容。
过程与方法:利用单元测试训练学生答题及作图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单元测试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观。
课堂类型:复习课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教师明确测试要求:1、时间:两课时2、方式:闭卷。
严禁抄袭他人答案,不能查资料。
3、要求:(1)答题必须用蓝、黑色笔。
(2)作图题必须用铅笔和刻度尺,并按作图要求认真作图。
三、教师发试卷。
四、教师对看不清楚的试卷进行更正。
1、选择题第6题将“若将像与光屏的位置对调”改为“若将物与光屏的位置对调”2、选择题第7题图在题目右面,并将图下文字改为“第7题图”3、选择题第8题图在第9题右面,并将图下文字改为“第8题图”4、选择题第15题将A答案的最后“研究”删去5、填空题第16题的甲图为:6、填空题第18题的图补充为:7、将作图题第25题第一行的“D”改为“O”8、作图题第26题图为:四、学生答题,教师监考。
五、收卷。
初中物理总复习测试题《透镜及其应用》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 .将凸透镜往上移B .将光屏往下移C .将蜡烛往上移D .将蜡烛往下移 2.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 移到距凸透镜18cm 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6cmB .10cmC .16cmD .20cm3.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 ,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 )A . 大于100 mmB . 等于50 mmC .小于50 mmD . 介于50 mm 和100 mm 之间 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 .幻灯机B .照相机C .放大镜D .潜望镜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 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 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 .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 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若将像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时( )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 7.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 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 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A .大于10cm 小于20cmB .等于20cmC .小于10cmD .大予20cm8.如图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9.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 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10.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第4图5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 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1.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析C.所成的像是实像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12.照相机是生活中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照相机成像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该在镜头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照相机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一样的()13.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得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眼镜14.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7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15.实验室里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cm,把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10cm处,则物体通过该凸透镜成的像是()A. 正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研究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缩小的实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6.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程度便会降低。
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甲所示。
(1)我们作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沿____________传播;(2)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
图乙表示物体在眼球中的不同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视觉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是____。
(3).互联网作为一只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过度用眼,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_________,形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_________像,导致了近视。
17.将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的是_______眼,应佩戴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18.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 ,它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cm 刻度处的 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19.图7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
如果图中h=40 cm ,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 cm .20.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________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________ (填“透镜”或“电路板”).21.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