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毒品案例
禁毒教学案例
禁毒教学案例毒品问题一直是困扰社会的严重问题,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严重。
因此,禁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开展禁毒教学工作,我们需要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禁毒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禁毒教学案例,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案例一,小明的选择。
小明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学生,但他的同学张三却是一个吸毒的人。
小明在得知张三吸毒的事情后,面临着一个选择,是选择继续和张三交往,还是勇敢地远离他并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请学生们以小明的角度写一篇文章,描述小明面临的困境和他的选择,以及选择的原因和结果。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吸毒的危害,明白正确的选择对自己的影响。
案例二,真假毒品鉴别。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看似毒品的物品,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嗅闻等方式来判断这些物品是否是真正的毒品。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们可以学会如何鉴别毒品,增强他们对毒品的警惕性和辨别能力。
案例三,禁毒漫画创作。
让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创作一幅禁毒漫画,漫画内容可以围绕着“拒绝毒品,远离毒品”展开。
学生们可以通过漫画的形式表达对毒品的态度和看法,同时也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毒品的拒绝和抵制,增强他们对禁毒的认识和态度。
案例四,禁毒知识竞赛。
组织一场禁毒知识竞赛,让学生们在竞赛中检验自己对禁毒知识的掌握程度。
竞赛题目可以涵盖毒品的种类、危害、预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既能增强学生对禁毒知识的学习兴趣,又能检验学生对禁毒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以上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禁毒教学工作,增强学生对禁毒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各位老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多生动有趣的禁毒教学案例,让禁毒教育工作更加有效,让学生们远离毒品,健康成长。
禁毒社工个案服务案例
禁毒社工个案服务案例一、个案背景。
阿强(化名),男,35岁,有多年吸毒史。
他原本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小伙子,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家庭也算美满。
可自从沾上毒品后,一切都变了。
工作丢了,家人对他失望至极,朋友们也都离他而去。
阿强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感觉生活毫无希望,却又难以摆脱毒品的控制。
二、接案过程。
我第一次见到阿强的时候,他整个人看起来萎靡不振,眼神空洞。
那是在社区戒毒中心,我作为禁毒社工被分配负责他的个案。
我主动跟他打招呼:“嗨,阿强,我是你的社工[我的名字],以后我就陪着你一起打这戒毒的仗啦。
”阿强只是淡淡地看了我一眼,没说话。
我心里明白,他对我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人肯定充满了怀疑和抵触。
三、预估问题。
1. 生理依赖。
阿强吸毒多年,身体已经对毒品产生了很强的生理依赖。
戒毒初期,他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比如头疼、失眠、浑身酸痛等,这是他戒毒路上的一大“拦路虎”。
2. 心理障碍。
由于吸毒导致的社会关系破裂,阿强内心极度自卑和孤独。
他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被家人和朋友抛弃,对未来没有信心,缺乏戒毒的内在动力。
3. 社会支持系统缺失。
家人对阿强失望透顶,不愿再与他有过多联系;朋友也都远离他。
在戒毒过程中,他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支持网络,这使得他更容易在遇到困难时重新陷入毒品的怀抱。
四、服务计划。
1. 短期计划(1 3个月)帮助阿强缓解戒毒初期的生理不适。
我联系了社区的医疗资源,为他安排定期的身体检查和必要的药物辅助治疗,就像给他的身体来一场“大检修”。
与阿强建立信任关系。
我经常去看望他,和他聊天,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比如他以前喜欢的足球。
我会跟他聊最近的球赛,哪个球队踢得精彩,慢慢地,他开始愿意跟我多说几句话了。
2. 中期计划(3 6个月)开展心理辅导。
我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阿强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帮助他正视自己的过去,克服自卑心理。
我还鼓励他写日记,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都写出来,就像给心灵来一次大扫除。
吸毒危害的案例
吸毒危害的案例
吸毒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危害个人身体健康,还会对家庭、社会造
成严重的危害。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吸毒危害的案例,以便更加深刻地认识吸毒所带来的危害。
首先,吸毒会对个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比如,某位年轻人因吸食毒品而
导致心脏病发作,最终不治身亡。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吸毒不仅会损害身体器官,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其次,吸毒会对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有一位吸毒者因为长期吸毒而失去工作,无法养家糊口,最终导致家庭破裂。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吸毒不仅会损害个人,还会对家庭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家庭的破裂。
此外,吸毒还会对社会安全造成威胁。
有一起案例是,一名吸毒者因为吸毒后
行凶杀人,导致社会治安严重恶化。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吸毒不仅会危害个人和家庭,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社会安全。
总的来说,吸毒危害的案例层出不穷,我们应该引以为戒,警惕吸毒的危害。
只有坚决抵制毒品,拒绝吸毒,才能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吸毒的危害,远离毒品,远离危险,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社会环境。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作文及例子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作文及例子一我有一个邻居的表哥,今年十五岁,因为染上毒品,他的父母痛苦万分,整天工作无激情,忧心忡忡,原来那种喜笑颜开、温馨的家庭格调也完全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听邻居讲,他的表哥自从上小学以来,学习成绩总是在班上名列前茅,深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们的羡慕。
全家人都为有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并把他视为掌上明珠。
一位学习如此优秀的好学生是如何染上毒品这个“天敌”,走上犯罪道路的呢?听说他十一岁生日那天,正当他和朋友举杯开怀畅饮时,一位读高中的朋友拿出一支烟引诱他吸毒,他明知是毒品,但是为了那所谓的男子汉,便吸了几口。
从此,他就染上毒瘾,向家人要的钱越来越多,也远远不够了,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去抢,在一次抢劫过程中,被警察叔叔当场抓获,送进了劳教所。
就这样,他的才华被毒品扼杀了。
据记载,自18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英国东印度公司无耻地采用走私的手段,将鸦片大量运输到中国,使我国越来越穷,贵族吸了毒,使政治更加腐败,人们也变得越来越贪婪,正在这危难时刻,林则徐挺身而出,发动老百姓在虎门消烟,拯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
可是,又有什么用?毒品像一条毒蛇,快速延伸着,现在一年不知有多少人败倒在毒品的引诱下,多少无辜的人们丧失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还有一些人,因吸毒成瘾,身体衰弱、精神疲惫,发生呕吐,心中像有千万只蚂蚁在叮咬,像千万只虫子在吸血,像万箭穿心般难受,而且奇痒无比,叫人求生不成求死不得,有的人因为实在难受而上吊自尽了……这样一来,不但使家庭破裂,而且给国家、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为此,我作为一名小学生,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当看到贩毒、吸毒、种毒等事件时,要及时报告警察叔叔,对他们进行处理,加以制止,彻底消灭毒品的危害。
我们每个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参与禁毒活动,学习和大力宣传有关禁毒知识。
不要因为毒品的诱惑而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放弃温馨和睦的家庭,放弃自己远大的理想。
最新禁毒案例(精选)
案例一:小丽从小聪明伶俐,4岁学钢琴,5岁学跳舞,并多次在市里比赛获奖。
上学后,小丽先后担任过班长、学生会主席,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后来,她就读于某名牌大学,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这玩意蛮好的,很刺激,吸后的感觉很好,不信你试试看!”在大学,小丽被一伙“朋友”带着学会吸毒。
“第一次是在深圳的一家KTV,和一伙朋友在一起。
”小丽说她开始还十分犹豫,但看到朋友都乐此不疲,心里就对毒品充满好奇,又羡慕他们的“潇洒”,于是动心了。
“吸吧,没事的,好玩嘛。
”朋友都说吸完后再好好玩一下,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还说那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在朋友的劝说下,她开始了第一口的尝试。
之后,小丽渐渐成瘾,不仅精神萎靡,身体更是逐渐消瘦。
不久,身陷毒害的小丽不得不退学,被家人送进了戒毒所。
原本一花样女孩的锦绣前程被“朋友”的劝说给毁灭了,人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案例二:小化今年28岁,已有8年的吸毒历史。
第一次吸毒是在他最失意的时候。
当年就读于重点大学,因为女朋友和他的分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毒品成为了他最好的安慰。
吸了毒之后,他靠蒙骗父母,吸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
后来开始到处借钱、骗钱。
到家人、亲戚、朋友手中骗取不到后,则到某酒店做男公关。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第一口”竟是此时的同事王某所导致的。
两人相聊甚欢,同事王某将他介绍给了自己的老客户张姐。
张姐也是吸毒者。
至此之后,小化靠出卖肉体,从张姐那获得一点毒品,甘愿为她做牛做马。
六年多来,小化对张姐唯命是从,从不敢有半分异议。
“六年多来,你是怎么过来的?有没有想过这样太没有尊严了?”有人这样问他。
小化苦笑:“还谈这些做什么。
自从跟着张姐后,我从未想过尊严这两个字,想的只是不能没有她,也不能得罪她,否则不知道从哪搞到白面。
”小化说他6年多来,在她面前一直是俯首贴耳,却免不了遭到她的谩骂和毒打。
对他来说,只要能满足他吸毒的欲望就可以了,其他的无所谓。
当公安机关将其送到戒毒所,并对有关人员进行严惩时,小化才结束了过去那种没有尊严的生活。
毒品危害家庭典型案例答案
毒品危害家庭典型案例答案毒品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的物品,它不仅摧毁了个人的身体健康,还破坏了家庭的和谐。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毒品危害家庭的典型案例,以期引起更多人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小明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因为好奇尝试了同学给他的毒品,逐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他的家人发现了他的问题后,不断劝说和帮助他戒毒,但小明却因为毒品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叛逆和冷漠,家庭关系逐渐破裂。
案例二,小红是一个家庭主妇,因为丈夫长期沉迷毒品无法自拔,家庭经济状况一落千丈。
小红为了维持家庭生计不得不辛苦打工,但她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却是丈夫的不负责任和家庭的不幸福。
案例三,小华是一个年轻的父亲,因为长期吸食毒品导致身体健康急剧恶化,无法正常工作和照顾家庭。
他的妻子为了支付他的医疗费用和家庭开支,不得不辞去工作照顾他,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以上三个案例,展现了毒品对家庭的危害。
毒品不仅摧毁了个人的身体和心灵,也破坏了家庭的和谐和幸福。
在面对毒品问题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更多的警惕和责任感,不仅要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还要积极帮助身边的人远离毒品,共同守护家庭的幸福和健康。
毒品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应加大对毒品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毒品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毒品问题的认识和警惕。
家庭成员应该加强沟通,关心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和帮助那些受到毒品侵害的家庭成员。
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合作,共同为预防和打击毒品问题而努力。
毒品危害家庭的案例告诉我们,毒品不仅是个人的灾难,更是家庭的悲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社会,远离毒品,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毒品问题的守护者,共同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禁毒的真实案例
关于禁毒的真实案例近年来,我国在禁毒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缉毒力度加大,禁毒法规也日益健全。
然而,禁毒之路上仍充满艰辛和挑战。
以下将为大家介绍几个真实案例,以期引起对禁毒事业的关注和反思。
案例一:某城市查获的大量毒品去年,某城市警方在一次打击毒品犯罪行动中查获了一起重大毒品案件。
经过缜密侦查,警方锁定了一个毒品窝点,并成功抓获了多名涉案人员。
在行动中,警方搜查到了大量的毒品,涉及的品种包括冰毒、海洛因等。
这次成功的缉毒行动为整个城市的禁毒工作注入了强心剂,也向毒品犯罪分子发出了明确的警示。
案例二:禁毒教育带来的启发在某中学举办的一场禁毒宣讲活动上,一名退休的警察讲述了他多年来从事禁毒工作的亲身经历。
他生动有趣地描述了与毒品打交道的危险和可怕,用鲜活的案例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毒品的恶劣影响。
这场宣讲活动让学生们对毒品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也提高了他们的禁毒意识,使他们更能够坚守远离毒品的底线。
案例三:法律打击毒品犯罪的成效随着我国禁毒法规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毒品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近年来,通过严惩毒贩、打击毒品制造、加大追赃力度等措施,禁毒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许多重要的毒品案件被成功破获,一批危害社会的毒贩被绳之以法。
这些案例的成功打击,有效震慑了毒品犯罪行为,为禁毒事业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持。
总结起来,尽管禁毒工作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那些真实而触动人心的案例所带来的教训。
禁毒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希望大家能增强禁毒意识,远离毒品,为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共同贡献力量。
禁毒教育案例
禁毒教育案例禁毒教育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在禁毒教育工作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增强他们的拒毒意识,提高他们的防范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禁毒教育案例,了解一下这种教育方法的具体实施和效果。
案例一,小明的故事。
小明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在一次聚会上,他接触了毒品。
最初,他只是出于好奇尝试了一次,但很快就陷入了毒品的泥沼。
他的学习成绩下降了,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终甚至因为涉毒被警方逮捕。
通过小明的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毒品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的巨大危害,从而引起他们的警惕和拒绝。
案例二,张三的遭遇。
张三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孩子,因为家庭的困难,他辍学外出打工。
在外打工的过程中,他接触了毒品,并且因为贩卖毒品而被警方抓获。
通过张三的遭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前途和社会发展的危害,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诱惑的能力。
案例三,李四的警示。
李四是一个毒品康复者,他曾经是一个毒品成瘾者,因为毒品的侵害,他失去了工作和家庭,最终陷入了绝望。
但是经过艰苦的戒毒和康复,他重新振作起来,重新融入社会,成为了一个对毒品有着深刻认识和警示作用的人。
通过李四的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毒品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危害,从而增强他们的拒绝诱惑和远离毒品的决心。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禁毒教育案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增强他们的拒毒意识,提高他们的防范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真实的案例,通过讲述这些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警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禁毒教育案例是禁毒教育工作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引导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增强他们的拒毒意识,提高他们的防范能力。
在今后的禁毒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案例教学的运用,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学生的内心,引起他们的共鸣和警示,从而使禁毒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湖北法院打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湖北法院打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06.24•【分类】其他正文湖北法院打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案例一:张道兵、邱勇强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贩卖、制造毒品数量特别巨大,对两名罪责最重的主犯适用死刑【基本案情】被告人张道兵、邱勇强共谋制造毒品氯胺酮牟利,张道兵联系购买制毒原料、工具并寻找制毒场所,邱勇强联系制毒技师、购买配料等。
二人分别邀约多人参与并组织他人先后两次制造出毒品氯胺酮共计600余公斤,其中部分已运输至多地销售。
【裁判结果】湖北省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张道兵、邱勇强的行为构成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二人均系犯意提起者,还邀约、组织多人具体实施制毒行为,均系罪责最为严重的主犯。
二人所涉毒品数量特别巨大,社会危害性极大,遂以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判处二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本案经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后,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予以核准。
【典型意义】制造毒品犯罪,是源头性犯罪,历来是从严打击的重点。
本案中被告人制造的毒品数量达600余公斤,部分已流入社会,且二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作用最大,罪责最重,均系主犯,故对二人均适用死刑。
本案的典型意义在于警示任何人不能抱有通过制造、贩卖毒品牟取暴利的侥幸心理,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案例二:被告人陈志刚、郑裕丰贩卖、运输毒品案——明知他人贩卖毒品,仍代为收取寄递毒品的快递包裹,构成共同犯罪【基本案情】被告人陈志刚明知蔡金(另案处理)是贩毒人员而受其指使,在明知快递包裹内系毒品的情况下,仍从湖北到江西代为领取毒品快递包裹。
被告人郑裕丰在明知蔡金、陈志刚是贩毒人员,且陈志刚是去领取毒品快递包裹的情况下,仍然驾车陪同。
陈志刚、郑裕丰二人在取包裹时被公安民警当场抓获。
该毒品快递包裹自云南寄出时,公安机关已发现并将毒品提取封存,后将去害化处理的包裹交由快递公司继续运输至江西。
青少年拒绝毒品真实案例
青少年拒绝毒品真实案例
在某个城市的一个中学,有一名名叫小明的学生。
小明是一个聪明、阳光的青少年,他在学业上表现出色,还是社团和体育活动的活跃成员。
然而,在一次社交聚会上,小明遇到了一些坏朋友。
这些朋友常常沉迷于吸毒,并试图引诱小明加入他们的行列。
起初,小明对于毒品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觉得这样或许能够让自己更加酷,更加受欢迎。
然而,小明的家人和老师及时发现了他的变化。
他们对他进行了耐心的开导和教育,告诉他吸毒的危害以及对身心健康的严重影响。
同时,他们还为他提供了充满正能量的活动,例如参加艺术班、运动俱乐部和志愿者服务等,让他能够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
小明逐渐认识到毒品的危险性,并决心拒绝毒品。
他和家人以及老师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相互支持和鼓励。
他还主动与那些诱惑他的坏朋友断交,寻找新的正面朋友圈。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明的生活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他重新回归学业,取得了更优异的成绩。
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为社区做出了贡献。
小明的改变不仅让他的家人和老师感到骄傲,还对其他学生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这个真实案例告诉我们,青少年要正确认识毒品的危害,勇敢地拒绝吸毒的诱惑。
家庭和学校的关怀及时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支持和引导能够帮助青少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青少年吸毒案例故事
青少年吸毒案例故事
青少年吸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以下是一个虚构的案例故事,以传达对青少年吸毒的警示和呼吁:
在一个安静的小镇上,生活着一个名叫小明的高中生。
他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家庭条件优越,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好。
然而,随着他进入高中,生活的压力和诱惑开始加大。
一天,小明结识了一群新朋友。
他们不约而同地对吸毒展现着浓厚的兴趣。
开始时,小明拒绝了和他们一起尝试毒品的邀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感到困惑和压力。
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乏味,而毒品似乎是解决他问题的答案。
逐渐地,小明被朋友们引诱,第一次尝试了毒品。
他原本以为只是尝试一次,但很快毒品的控制力就让他无法自拔。
他开始频繁使用毒品,并逐渐开始麻痹自己的内心和痛苦。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学习成绩迅速下降,他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也逐渐疏远。
他放弃了他曾经热爱的运动和兴趣,整天只是为了获得毒品而四处奔波。
然而,小明的家人开始察觉到他的变化。
他们注意到他变得消瘦、疲倦,而且精神状态极度不稳定。
终于,他们发现了他的毒瘾问题,并决定寻求帮助。
小明的家人将他送往戒毒中心,开始了长期的戒毒疗程。
在戒毒期间,他经历了物理和心理上的痛苦,但渐渐地,他逐渐恢复了健康和清醒的意识。
通过戒毒课程,小明重新发现了生活的意义和目标,他重新拥抱了家人和朋友,并重新回归学业和兴趣爱好。
这个虚构的案例故事旨在警示和唤起我们对青少年吸毒问题的关注。
通过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和风险,以及积极参与预防工作,我们可以帮助青少年远离毒品,构建一个更健康和美好的未来。
毒品预防教育案例
毒品预防教育案例抵制毒品珍爱生命联系地址:青海省门源县二完小姓名:马苗秀抵制毒品珍爱生命教学目的:1、教育学生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从而远离毒品。
2、提高防范毒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1、毒品知识;2、毒品的危害;3、面对吸毒人员,如何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1、出示材料和问题材料1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
吸毒前该人体健如牛,100 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
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
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
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
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
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
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
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摘自《唐山劳动日报》分析讨论:①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②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③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④“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
”这句话对吗?材料2有1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
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
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
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摘自“新华网”分析讨论:①“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会有哪些戒断反应?③你认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会成瘾吗?④这位年轻的医生自杀的原因。
(提示: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
)材料3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
青少年拒绝毒品真实案例
青少年拒绝毒品真实案例某地某校一名名叫小明的学生,是个聪明、活泼的青少年,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然而,小明的一次经历却让人们大跌眼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
小明的身世并不富裕,但他自小就对学习抱有极大的热情和上进心。
他乖巧听话,成绩优秀,曾多次获得学校和社会各类奖项。
然而,在初中入学后,小明遇到了一个很难拒绝的诱惑——毒品。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明结识了一个自称“大哥哥”的陌生人,他们聊天时聊到了毒品。
这个“大哥哥”邀请小明去试试,称毒品是一种享受人生的方式,会让他感到更自由、更快乐。
小明很疑惑,内心充满了好奇和迷茫,但他又害怕拒绝这位“大哥哥”,于是他顺从地答应了。
就这样,小明开始接触毒品。
起初,他只是试了一两次,觉得没什么,没有感觉到理所应当的那种快乐,但却逐渐觉得身体有一种恶劣的感觉。
然而,“大哥哥”却告诉小明,这只是痛苦的开始,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真正感受到毒品带来的快乐。
小明逐渐沉迷于毒品,他开始不顾一切地寻找快感。
他逃学、逃家、偷窃……他的学业、家庭、朋友之间的联系渐渐脱离,就像一个被毒品吞噬的人,变得越来越空虚和堕落。
然而,命运给了小明一次机会。
一天晚上,小明在某个破旧的角落,遇到了一个关爱青少年的志愿者团体。
这些志愿者用关爱和耐心让小明重新认识了自己,明白毒品带来的只是短暂的快感和毁灭。
经过几个月的战胜毒品的奋斗,小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笑容。
他重新回到学校,与老师和同学们亲近起来,用知识和梦想追求着更美好的未来。
小明的经历让我们深思:为什么小明会沉迷于毒品?毒品对青少年到底有何诱惑力?首先,青少年阶段正是人格形成和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有较强的需求。
毒品往往以其极快的作用速度和难以预测的效果,满足了青少年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使他们以为抓住了快乐的源泉。
其次,社交因素是青少年接触毒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青少年正处于社交圈扩大和个性发展期,对同伴的认同和社会环境的接纳尤为重要。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2019.06.25•【分类】新闻发布会正文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典型案例(2019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例一蒙世升贩卖毒品案一、基本案情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公安局在侦查张宗胜贩卖、运输毒品、李剑非法持有毒品案时,发现蒙世升与本案有关。
抓获蒙世升后,提请灵山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能够证实蒙世升犯罪的证据只有其在侦查阶段的供述,但其在审查逮捕时已经翻供,直接与蒙世升联系的张宗胜始终拒不承认,没有其他证据指证蒙世升贩卖毒品,故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张宗胜、李剑上诉案件过程中,发现侦查机关仅对扣押的张宗胜、李剑、蒙世升手机中未删除的短信、微信进行拍照提取,未对手机中已删除信息进行数据恢复,即委托自治区检察院技术部门进行电子数据检验。
经检验,恢复并提取已被删除的张宗胜、李剑、蒙世升的短信、微信信息以及通讯录,这些信息证实了张宗胜与蒙世升为交付毒资多次联系进行转款的具体内容,与蒙世升曾经的有罪供述、银行交易明细等相互印证。
据此,可以认定蒙世升贩卖毒品的事实。
检察机关督促公安机关对蒙世升重新提请逮捕,依法追究蒙世升贩卖毒品罪。
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被告人蒙世升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二、典型意义毒品犯罪案件隐蔽性强,取证难度大,检察机关始终坚持证据裁判原则,不因毒品案件的特殊性而放松对证据标准的要求,在证据不充分、不符合逮捕条件的情况下,依法履行不批捕职能。
同时在案件审查过程中,切实发挥主导作用,依法做好自行补充侦查工作,对电子证据进行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取得了认定蒙世升犯罪的关键证据,追诉了犯罪嫌疑人,把住了证据质量关。
案例二郭雄林、郭宝福、郭铅贩卖毒品案一、基本案情湖南省郴州市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欧阳峰、欧旭强、何文彬涉嫌贩卖毒品案过程中,发现毒品来源及毒资去向未查清。
毒品危害的案例
毒品危害的案例
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一名15岁少年因为吸食毒品而昏迷住院,最终不治身亡。
此案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谴责。
少年的家人日夜悲伤,无法释怀。
这个本应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生命无声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毒品危害不仅会夺去年轻的生命,还会让人们身心俱疲,变得破产、失去亲友、蒙受刑事处罚等等。
更可怕的是,毒品也会间接地给整个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和恐慌,导致整个社会秩序的混乱。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毒品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毒品的侵害,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健康、和谐和美好。
关于禁毒的案例故事
关于禁毒的案例故事下面是一份关于禁毒的案例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故事题目:毒品的阴影这是一个发生在一个小城市里的故事。
这个城市风景秀丽,人们善良朴实,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城市里,毒品的阴影悄然蔓延,给这里的居民带来了不安和危机。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小明的年轻人,他是这个小城市里一个平凡的青年,家境一般,性格开朗,对生活充满热情。
小明并不是最早接触毒品的人,他的父母离异后,他在成长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挫折,渐渐地他开始有了逃避现实的念头。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明结识了一些混迹在城市一些地下场所的人,这些人有着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他们在拿着各种毒品兜售,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
看似神秘而刺激的生活吸引了小明,他开始频繁地出入这些场所,逐渐沉迷于毒品的世界。
最初,小明只是试着吸食一些轻度的毒品,觉得这可以让他暂时忘记烦恼,放松身心,渐渐地他对毒品产生了依赖,无法自拔。
他开始遗忘了学业、朋友和家人,生活渐渐失去了方向。
他的家人和朋友察觉到了他的变化,纷纷前来劝说他戒毒,然而小明却无法自拔,他身上的毒品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身体和精神已经严重受损,每天无时无刻都在寻找下一次的“享受”。
毒品不仅毁坏了他的健康,还让他陷入了犯罪的泥沼,为了获得毒品,小明开始了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这让他的亲人和朋友更加无法容忍。
在小明陷入困境的时候,家人和朋友并没有放弃他,他们努力寻找戒毒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他重新踏入正常的生活轨道。
在父母和好友的陪伴下,小明接受了戒毒治疗,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痛苦和挣扎,最终戒掉了毒瘾。
小明重新站起来,对于曾经的过错和错误,他深感愧疚,但他也明白,只有用自己的行动来弥补,才能让自己重新获得尊重和尊严。
他决心借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更多的人宣传毒品的危害和戒毒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唤醒更多向他那样走上歧途的年轻人,让他们不再重蹈覆辙。
通过这次戒毒经历,小明懂得了生活的可贵,也学会了对待生活的珍惜。
江苏省法院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江苏省法院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3.11.13•【分类】新闻发布会正文全省法院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江苏法院网作者:省法院更新时间:2013-11-13 为充分发挥刑罚遏制毒品犯罪作用,体现人民法院依法严惩毒品犯罪的原则立场,省法院今天公布十起毒品犯罪的典型案例,包括重大贩卖运输毒品案件、网络销售制毒物品案件、吸毒引发的恶性犯罪案件、未成年贩卖毒品案件等,以增强全社会拒毒、防毒、禁毒意识,警示违法犯罪分子,彰显人民法院坚决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的坚定决心。
一、阳桂华贩卖、运输毒品案【裁判文书】(一)基本案情:2011年4月初的一天,被告人阳桂华指使其妻李金(另案处理)向贾明(另案处理)贩卖毒品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14克,贾明付给李金人民币3000多元,后李金将该款交给阳桂华。
同年4月25日,阳桂华携带毒品和李金一同乘坐从深圳开往扬州的长途汽车。
26日6时许,二人在南京市六合区葛塘下车,后乘出租车前往南京市建邺区长虹路后街小区,在小区门口被民警抓获。
民警当场从阳桂华随身携带的包内查获甲基苯丙胺2992.5克。
(二)裁判结果:一审法院于2011年11月21日作出判决,认定被告人阳桂华贩卖、运输甲基苯丙胺3006.5克,认为其行为已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
决定判处被告人阳桂华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二审法院于2013年1月25日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最高法院于2013年6月7日裁定核准。
(三)案件评析:对于既实施运输毒品行为、又控制毒品交易,作用积极,贩卖、运输毒品数量大的被告人依法从严惩处,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权利终身。
二、叶美欣贩卖毒品案【裁判文书】(一)基本案情:2011年7月,温友州(另案处理)与朱成挽(另案处理)联系交易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并约定由温友州携带甲基苯丙胺到江苏省徐州市进行交易。
后温友州在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从被告人叶美欣处购买甲基苯丙胺,并乘车携带该批甲基苯丙胺前往徐州市。
真实缉毒案例
真实缉毒案例
在现实生活中,缉毒案件时有发生,其中有许多真实案例令人震惊。
这些案例
揭示了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也展现了执法部门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的不懈努力。
在某个小城市,一名年轻的警察接到了一起缉毒任务。
他得到了一份线报,称
某个地区有人在贩卖毒品。
警察展开了秘密侦查,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监视,最终锁定了嫌疑人的活动轨迹。
在一次夜间行动中,警察们成功地抓获了嫌疑人,并在现场搜到了大量的毒品。
这个案件的成功缉毒行动得到了当地居民的高度赞扬,也为社会治安带来了一丝曙光。
在另一个案例中,一名年轻的女警察深入到一个毒品交易集团中,她化身成为
了他们的一员,通过长时间的搜集情报和侦查,最终成功地摧毁了整个毒品交易网络。
这个案例被誉为是当地缉毒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事件,也展现了女警察的非凡勇气和智慧。
除了这些成功的案例,也有一些令人心痛的失败案例。
有的是因为犯罪分子的
狡猾和隐蔽,有的是因为执法部门的不足和疏忽。
这些案例提醒着我们,缉毒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在现实生活中,缉毒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它需要警察们的智慧和勇气,也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每一起成功的缉毒案例都离不开警察们的辛勤努力和社会的配合,也离不开对毒品犯罪的零容忍态度。
缉毒案例背后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更是对社会正义和人民
安宁的捍卫。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加入到这场战斗中,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清明,让我们的家园更加安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拒绝毒品》教学案例与反思
[内容摘要]:
一.教材简析和学情分析
《拒绝毒品》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3课《生命的宣言》第一课时。
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充满许多诱惑和陷阱,如:毒品、赌博、烟酒、网络陷阱等。
青少年正在茁壮成长,我们怎样才能拒绝生活中的各种诱惑,避免踏入陷阱呢?
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他们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对于身边的诱惑确实需要教师、社会、家庭的关注与引导。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良好表现,要有意识的进行正面引导与沟通,拒绝不良诱惑。
二.认知目标
1.了解毒品的种类。
2.知道毒品的危害,增强拒绝毒品的意识。
3.形成健康的生活观念,抵御毒品侵蚀,积极参加禁毒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毒品的危害,了解拒绝毒品的方法,形成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难点:形成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和行为。
四.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毒品危害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一套;
3.写有“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大白纸一张,学生自备绿丝带、蓝丝带。
教学实录:
一、初步感知,认识毒品
1.情景导入
A.课件播放罂粟花图片。
B.谈话揭题:
这一朵朵娇艳的花朵,叫罂粟花。
我国中医、西医都用它加工成药品。
止痛、止咳、抑制神经......但是,有些人利用罂粟花的特点为自己的利益去害人。
从罂粟花中提取的一种黑膏,就是鸦片。
大家知道“鸦片”是什么吗?(毒品)
说到毒品,我们就会联想到与毒品有关的许多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个沉重的话题。
2.认识毒品
A.教师导语: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毒品的资料,你们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毒品吗?(生阅读教材内容)
B.小组交流,了解常见毒品。
C.课件展示几种常见的毒品画面。
(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摇头丸、可卡因、冰毒)
D.开展毒品知识抢答
师:我们来个小小的测试,比比谁了解的毒品知识多,下面进行毒品知识抢答。
单选题
(1)你知道“世界禁毒日”是哪天吗?( )
A. 3月3日
B. 6月26日
C. 5月31日
(2)你知道毒品的种类大约有多少?()
A .五种以上
B .五种以下
多选题
(3)毒品会让人()
A兴奋B镇静C催眠D产生幻想
(4)毒品对人的()系统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A 神经系统
B 血液系统
(5)以下哪些是毒品?()
A大麻B海洛因C冰毒
二、互动交流,了解毒品的危害
教师导语:看来,同学们课前真的下了功夫,毒品知识拦不到你们。
毒品的种类繁多,但不同的毒品有着共同的危害。
下面,以热烈的掌声邀请我们的小组代表,把他们搜集的有关毒品危害的资料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A.图片展
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毒品危害图片。
B.故事展
(1)各小组派代表讲述有关毒品的故事(故事见附件)
(2)多媒体播放故事《从百万富翁到吸毒魔鬼》
(3)小组交流,谈谈感想。
C.课堂小结
毒品的危害:毁灭自己,殃及家庭,危害社会。
三.总结提高,强化认知
(1)过渡谈话:
毒品之害,犹如瘟疫,毒品泛滥成灾,让人家破人亡,国家民族面临威胁,世界和人类难以安宁。
其实,我们祖国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打击毒品了,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被称为“禁毒第一人”的是谁吗?
(2)观看《林则徐虎门硝烟》视频片段。
(3)师抛出话题,小组讨论:
同学们正处于青少年时代,大多喜欢尝试和冒险,当朋友说:“尝一次吧,挺好玩的,就一次没事的”时,有的觉得很难拒绝。
可见,拒绝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门艺术。
在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拒绝呢?
A.学生分组讨论拒绝的方法。
B.小组汇报交流:评一评,哪种拒绝方式更好,为什么?
C. 问题探究,巩固提高:
如果你不小心染上了毒瘾,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周围的同学或朋友吸毒,你会怎么做?
四.课后拓展,付诸行动
1.表决心签名
A学生左手系表希望的绿丝带,右手系表决心的蓝丝带。
B 在“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白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2.面对签名宣誓:
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坚决与传毒、贩毒行为作斗争!
教学反思
一、合理开发课本资源
为了寻求合适的教学起点和切入点,我在课前对学生作了一次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对毒品的认识是肤浅的。
因此,我安排学生开展毒品危害的资料搜集活动。
通过课前准备,学生们用眼看、用耳听和动手查阅资料,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增进了课程的现实性和亲近性,而且大大地丰富了课程内涵。
在课堂上,各小组在相互交流资料,谈自己的感受时,充分展示了他们对毒品方方面面的认识。
让学生感受到:毒品是多么的可怕,它在吞食青少年的青春和未来啊!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这个阶段的内容,着重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真实社会背景的案例,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下体验:“我该怎么做?”由于六年级学生存在好奇
心、冒险感、孤独感和成人意识,在遭遇挫折时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通过真实案例呈现主人翁的内心独白、行为举止,让同学们共同探讨生命的意义,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举止,指导他们在可能遇到的诱惑面前产生戒备心,对可能产生的困境有相应的思考、探讨及正确的对策。
三、立足课堂,延伸课外。
这堂课的设计,我力图将生活和课堂打通,让学生走向社会,到生活中去了解吸毒危害,让生活为课堂教学服务。
在课堂上,各小组通过交流、讨论并派代表把调查的过程、收集的资料及自己的感受介绍给同学,孩子们采用不同方式,富有感情的介绍了关于毒品危害的方方面面资料,具体而全面地展示了毒品对人们的危害,孩子们的感受是深刻的。
而后,我又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学习收获,告诫人们时刻提高警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这样,课内与课外有机融合,就扩大了课堂的教学空间,使教学向社会延伸,课堂教学的终点不是下课铃响的那一刹那,而是真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里、生命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