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1.1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12(岳麓版必修1)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本节教材分析(1)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①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与特点;识记夏部时期制度和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理解商朝内外服制度的特点和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特点与作用。
②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利用历史史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运用所学知识评价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这一历史过程中早期国这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规律。
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采取忆、学、思、论、导五步教学法。
即回忆初中所学有关内容,后自学,深思,进行讨论,老师点评指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国在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成熟政治管理体制,古人的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
(2)教学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以及相互关系。
(3)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政治制度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
(4)教学建议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习历史实际上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
我们学历史绝对不是为了过去的死人,而是为了现在和将来。
本课是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在学习之前,学生很可能会以为这段历史太遥远,与现在没有关系,这种认识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学习的热情。
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身边”的历史,加强历史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这也是高中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重要实施理念。
因此,对于本课,我打算尽可能利用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来化解由年代久远而带来的隔膜感,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理解历史的一把钥匙,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一种重要而且必需的课程资源。
采用深入浅出、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大胆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四大文明古国里,中国是唯一五千年文明传承没有中断的。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1)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采取导学教学法,通过诱导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相关信息,归纳总结相关历史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论从史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
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二、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新课讲授:一、导入新课展示《晋祠三绝》、《晋祠三宝》的图片,提问学生该景点名称。
学生讨论得出晋祠,从而引入晋国,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最终导入西周分封制,导入本课内容。
二、讲授新课1.展示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①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依据已有知识储备,划分出夏商周的起止时间。
②引导学生归纳出夏朝的政治特色。
A.多媒体展示尧、舜、禹、启的头像和《史记夏本纪》的节选材料:“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提问学生得出夏朝政治特色一之王位世袭取代了禅让制。
B.多媒体展示《竹书记年》、《左传》和两张图片:“夏后芒三十六年作圜(huan)土……”(注:圜土即圆形的土牢)——《竹书纪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夏后氏百官。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提问学生得出夏朝政治特色之二出现社会公共权力。
C.解析概念——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书社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教案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书社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历程;•理解西周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状况;•掌握夏商时期和西周封建社会的异同点。
二、教学内容1. 夏商制度1.1 夏朝政治制度•上古时期的夏朝政治制度;•夏王朝的政治制度。
1.2 夏商文化•夏商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夏商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科技。
1.3 夏商社会•夏商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社会等级、阶层、族群等重要社会概念。
2. 西周封建社会2.1 西周政治制度•西周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君主制度、官制等。
2.2 西周经济文化•西周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文化特点;•社会阶层、礼制、秦楚文化等。
2.3 西周社会•西周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社会结构、族群、宗法等。
三、教学方法1.展示法:通过图片、模型等资料展示夏商时期和西周封建社会的建筑、文物等。
2.比较法:通过学生讨论等方式对夏商时期和西周封建社会进行比较分析。
3.讲授法: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系统介绍夏商时期和西周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流程第一节课(40分钟)1. 引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夏朝政治制度(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简单讲解夏朝的政治制度,并配以相关资料进行补充。
3. 夏商文化(10分钟)•教师介绍夏商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夏商时期的文化底蕴。
4. 夏商社会(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夏商社会的结构和分层等重要概念。
第二节课(40分钟)1. 西周政治制度(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西周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并给予相关的资料进行补充。
2. 西周经济文化(10分钟)•教师简单介绍西周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特点和社会结构。
3. 西周社会(15分钟)•教师介绍西周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第三节课(40分钟)1. 夏商时期与西周封建社会的异同点(15分钟)•将夏商时期和西周封建社会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掌握两个时期的异同点。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一、知识与能力:基础知识: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
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
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课程标准与教学重、难点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根据课标,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以及相互关系。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政治制度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
教具准备及课时安排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辅助教学,内容包含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相关史料、板书设计等;本课安排1课时。
四、新课讲授导言部分:1、中国古代的朝代:2、关于专题序言的处理:首先让学生阅读专题序言,让学生分析各段的大意,并相机诱导、指正。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西周雏形,秦朝形成,汉唐宋加强,元明清顶峰。
导入新课:导入1:在四大文明古国里,中国是唯一五千年文明传承没有中断的,但是对于远古的历史,我们只是从史书上得来,在以前,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是在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那么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的建立到前841年这一千多年是怎样更替的?中华文明五千年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明?这对中国史学界是一个考验,甚至有外国史学家不承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我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1 996年开始,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领域的4名首席科学家,带领44个课题组的200多名专家,经过4年多的时间,使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多学科联合攻关的研究项目——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工程取得重大成果,什么叫“夏商周断代工程”呢?简而言之,即把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每朝每代帝王的年代断清楚。
必修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教案【岳麓版】
必修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作为高中历史教材的开篇,是整个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
主要讲述了分封制和宗法制两种中国古代早期阶段(先秦)的政治制度。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出现了中央权力,分封制和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因此其兴衰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课具有开篇点题,又具有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以及相互关系。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对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有了简单的知识积累,对西周初年分封的史实有一定印象,但对内外服、宗法制、分封制等制度史层面的知识则基本没有接触,理解起来存在困难,且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对于政治史专门学习和从史实中提炼历史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有待培养。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基本知识了解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理解商朝内外服制度的特点和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与作用。
2.能力与方法⑴、理解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⑵、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宗法制的评价。
⑶、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出发,设置情境、创设问题,让学生学会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并发挥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力求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体会中国古人的政治智慧,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
⑵、通过对宗法制等相关内容的学习,认识到宗法制对我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观、民族性有深远影响,辩证地认识其利弊。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学设计
5.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为主题,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融入表演,增强对历史事件的感悟。
6.家长辅助作业: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鼓励学生主动探讨历史问题,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3.引导学生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中汲取智慧,认识到国家制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多媒体展示夏商西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研究范围。
2.提问:“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
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的基本情况。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课堂讲解
1.讲解夏商制度的特点,如世袭制、分封制等。
2.讲解西周封建制度,包括诸侯国的设立、封建等级制度、宗法制度等。
3.分析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课堂讨论
1.分组讨论:“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启示?”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的政治制度特点及其影响。
2.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对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启示。
(二)教学难点
1.对夏商时期世袭制、分封制的理解。
2.西周封建制度中诸侯国设立、封建等级制度、宗法制度的掌握。
3.分析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实物展示、历史场景再现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 岳麓版
4、第一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适当总结分析
5、第二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适当总结分析
6、第三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适当总结分析
7、第四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适当总结分析
学生集体回答。
与老师共同回顾,以达温故知新。
牢固的血缘关系
政治制度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最终形成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学生回忆本课内容并回答
引导学生回忆本课内容
五、课堂练习
(17分钟)
1、课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习
题目略
思考回答问题
利用高考真题进行讲练结合
二、讲授新课
(约24分钟)
约6分钟
约6分钟
约6分钟
约6分钟
1、展示并解释:本课课题与课程目标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播放视频,设问思考:
问题一:商鞅姓什么?
问题二:秦孝公为什么封地给商鞅啊?
问题三:清明节为什么要去拜山呢?
问题四:这起源于什么制度啊
学生回答
明确学习目标,互动学习,掌握知识点,引思明理。
通过用教师女儿问问题的方法,引起学生的积极回答问题。
问题教学法,通过设计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
通过情景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学生参与面广,在扮演中完成教学目标,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四、
教师总结
(约2分钟)
1、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3、根据之前布置任务,每个组派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组的研究成果:
高一历史教案 1.1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11(岳麓版必修1)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08岳麓版必修一)一、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夏商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国家行政管理制度、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容;理解夏商时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与作用;并通过探究性学习探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分析教材列举的图标;引导学生借读教材及教师提供的有关史料;通过探究与合作学习提出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文明古国的依据;认识到分封制的实行不仅是国家统治的需要,也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认识到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2、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四、教学过程一、夏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禹主要政治制度:1、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司法、职官制度、军队等)。
2、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公天下被家天下所取代)。
二、商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成汤主要政治制度:内服:王畿(商王直接统治)控制力强1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在不同程度上有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外服:附属国(附属国管辖)控制力有限2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占卜、人祭)三、西周时间: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武王主要政治制度:1、分封制实施者:周公实施目的:加强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的统治,建立封国拱卫王室。
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分封者:周王室分封对象:(分封主体)同姓亲族(晋、燕、卫、鲁)、姻亲、功臣(齐)、殷商遗民(宋)分封内容:周王“授土、授民”(土地、人口、武装、物资等)内容受封者的义务:服从周王室政令;承担军事义务;定期朝觐和缴纳贡赋;提供劳役。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优质教学设计(6页)
岳麓版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学设计一.本课的立意与目标1.本课立意通过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的学习,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王位世袭制、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概况;西周分封制的对象、权利及义务发展演变、作用;宗法制的含义、特点及基本原则、实质作用。
(2)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及其实质、作用;认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探究宗法制与分封制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古人高超的政治智慧,进一步确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理念。
为了达到以上立意和目标本课重点:分封制、宗法制本课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学生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属于中国古代政治史内容,对高一学生而言,年代距离遥远,内容生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以往所学的知识,提供充分的课外诸种相关信息,以充实和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遵循知识生成的过程和高一学生心理特征,注意多提供感性材料,让学生生成探究问题,然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理性的探究与升华。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情景预设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欲结合图来比较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四、教学设计思路由于本课内容历史比较久远,学生感到陌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图片、文字等多种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并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增强教学的感官性。
五、课堂教学实例【新课导入】中国是一个有5000 年文明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从国家诞生起,中国历代在制度安排方面凝聚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经验,及其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线索之绵长、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或民族所难以企及的。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学案岳麓版必修1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1.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特别是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进而弄清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如分封制与宗法制,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宰相制与内阁制等。
2.注意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政治体制的创新,并关注其运行特点、历史影响。
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内阁制等。
3.注意把握两条主线,一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与演变。
[学习目标]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夏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2)制度:始创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2.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2)制度: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
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3)特点: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易错提醒]商代虽然也有分封,但这些封国大部分是地方部族,大部分与商王朝无血缘关系,在商王朝强大时,听命于商王朝,在商王朝衰落时,就会与中央对抗甚至叛乱,与中央的关系非常不稳定。
二、封邦建国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
2.目的:为了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3.含义: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4.内容(1)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
他们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
异姓诸侯则包括功臣、姻亲等。
(3)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5.影响(1)分封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3)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易错提醒]“封建”古今有别西周的分封制史书上又称“封建”,指“封邦建国”,也就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与“封建社会”中的“封建”不同,后者是指一种社会形态。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1 岳麓版必修1
(4)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五个要点:①分封制的实行(“封邦建国”),要结合“西周分封示意图”讲。②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是规定天子与诸侯 的权力和义务)。③ 分封制的特点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④分封制的实质是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王畿”由周王直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建立诸侯国统 治,而周天子是天下 诸侯的“共主”。⑤分封制的作用及利弊。
三、依托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图、文声并茂,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的情境,刺激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五、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作升华的小结,布置多样的作业。
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二、学生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夏、 商、西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这一时期年代较为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深奥困难些。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补充适当 的资料如文字、实例、实物、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使学生的理解失之于空洞,滞之于表面。
教学主题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单元导言里,提到了中央集权制度,那么什么是中央集权呢?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与地方分权相对。
这种形式起源于中国秦朝,并在清朝达到顶峰并迅速衰落。
这种制度通常与君主专制相提并论。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西周雏形,秦朝形成,汉唐宋加强,元明清顶峰。
【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导入:同学们,你们的回老家的时候有没有去过祠堂,清明节有没有在祠堂参加过祭祖活动,如果有同学参加过请你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
(同学介绍)那么皇帝祭祖则是在课本上见到的插图太庙。
那从什么时候中国开始有这样的活动呢?(夏商周)我们今天就是要学习有关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夏:公元前2070年,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
大量的考古资料告诉我们,那时已经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仍带有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
在禹统治的时期,禹已有特权,相传因为有个部落酋长参加会议迟到,被禹处死,可见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权力。
商:商部落首领成汤在公元前1600年带领部落族人灭夏,又征服周围的小方国,建立了商王朝。
商王朝是以商部落方国为中心统治周围的小方国,建立了一个方国联盟(即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
请考虑几个问题:1、假设你是商朝国王,你对本族部落和对其它部落小方国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王权?(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就是商内部区域的管理制度,外服就是其他方国的管理制度。
)2、商与其他方国是什么关系?(从殷卜辞反映的情况看,殷王国与其他方国之间的关系具有两重特征:一方面是相互平等关系“比”,另一方面殷王国又凌驾于其他方国之上“令”,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方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商王可以要其他方国交贡物,巡狩盟国,促裁争端,惩罚方国。
控制力是有限的,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有时还会发生战争。
)3、课本中提到,商朝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为什么这么说呢?(商朝人崇信鬼神,在诸神中,祖先尤为尊贵。
高一历史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三维目标:【教材分析】中国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过的历史。
我们的祖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早在夏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立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统一的政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权.到了周朝,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创立了宗法分封制度等近乎理性科学的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制度,并且将“国"和“家”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政治统一和国民性组成的一部分。
本节课分为三部分内容“夏商政治制度”、“封邦建国”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第一目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华政治文明的源头-—夏商政治制度。
第二目则介绍了西周的分封制,让学生明确先秦中国就有了较为科学的巩固国家统一的制度,在分析此目的时候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
第三目则阐明了宗法制,这一目学生掌握起来较有难度,里面涉及到很多新的概念“嫡长子继承”、“大宗小宗"和“贵族等级序列”等概念。
这一目应该作为难点进行处理。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他们依然是感性思维占主体,这部分内容学生多在平时生活和初中学习中几乎没有接触,因此需要让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去理解先秦的政治制度。
本课能搜集的史料相对较多,也更为生动。
因此,可以多元化的开发各种立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度。
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文字资料、图片材料、视频资料等,运用史料分析,回顾历史等方法让学生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
以此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有着历史的渊源的,从而增加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自信心。
难点:理解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宗小宗的相对关系,以及宗法制对历史的影响.处理方法:运动角色扮演、实例体会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宗法制的运用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教学方法】1、依据新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学生为中心”的方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情感体验、师生互动。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学设计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版)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识记层次),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层次)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政治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第一课,本课所讲述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在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其中的宗法思想一直影响至今;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为后面三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本课主要包含夏商时期的王位世袭制、基本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及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宗法制等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初步学习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为之后的学习做积累。
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上面所呈现的两幅图都是大禹,左边的是治水时期的大禹,右边的是舜传位给禹,建立夏朝的禹。
观察这两幅图,大禹的服饰发生了哪些变化?【生】由头戴草帽到戴冕,由手拿铲子到拿圭,衣服更加华丽【师】冕是古代帝王专用的礼帽,圭也是帝王举行礼仪所持的玉器。
也就是说,大禹此时已是帝王。
之前最高统帅比如尧舜,他们是部落首领,而到禹却成了帝王。
这之间发生了什么?是如何过渡的?【新课讲授】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公共权力;传子制度师:通过课本我们知道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设问: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
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
还有一点值得同学们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
师:夏代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那大家理解什么是“公共权力”吗?师:公共权力表现为一定社会政治组织及其代表者所具有的影响和支配他人的一种强制力量。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第1课 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教学设计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2.分阶段进行问题讨论,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台,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针对性。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夏商周三代政治体制的变化情况,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该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2.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早期的政治文明,是值得中国人与自豪的事情,培养国家和民族荣誉感。
重点:西周分封制、宗法制难点: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之间的联系。
我们在初中时期,知道了华夏文明有上下五千年,有学者给中国古代分期为三段:原始社会(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夏建立)、奴隶社会(BC2070-BC476)、封建社会(BC475-1840).导入新课:教师请学生观看两幅图片:大禹治水的传说,人皆耳熟能详。
而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形成,与传说中大禹治水有密切的联系。
因为大禹治水需要统一指挥和动员各地人力、物力,因而大禹治水和发展农业的过程就成为打破氏族部落组织,王权专制代替氏族民主,国家行政管理逐步成长的过程。
伴随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由于战争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逐渐发展成个人专断。
据说又一次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被杀,这说明什么?学生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可见,此时的禹已不再是群众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王。
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政治管理制度开始具备雏形。
由此导入新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设计意图:神话故事导入,提高课堂趣味性,同时设置启发性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为课程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1)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
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2)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台,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夏、商、周三个朝代政治体制的变化情况,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该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
(2)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早期的政治文明,是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事情。
重点与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周礼与周朝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教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张图片显示的什么地方?学生讨论作答。
没错,就是“涂山望夫石”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是大禹治水会诸侯之地,古称“涂山氏国”,涂山望夫石相传是大禹的妻子涂山氏所化,日夜盼望着夫婿回来。
中国古代留下了许多有关“望夫石”的诗歌,唐代诗人王建曾作诗:“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苏轼也曾留下《登涂山》。
那么,十三年后,“行人归来”,行人归来后又有哪些作为呢?夏商周是如何传承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学习】【板书】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板书】1.夏朝展示图片《夏代疆域图》、夏启图、夏桀图通过这些图片以及课本,我们可以得出: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
夏初建都阳城,其统治区域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沿黄河向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处。
夏朝历经16帝429年,到夏桀时灭亡。
资料:“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国语·鲁语》同学们思考一下,大禹杀防风氏说明了什么?老师:大禹治水以后,威望日盛,防风氏因为迟到,就遭到大禹的杀害,可以看出大禹时期,就已经显示出部族社会首领的特权,夏朝建立以后,这种特权更加明显,成为当时的政治特点。
政治特点: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板书】2.商朝展示图片《商代疆域图》、鸣条之战、商汤图、殷纣图。
通过这些图片以及课本,我们可以得出: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率领天下诸侯鸣条之战打败了夏桀,建立了商朝。
定都亳(今商丘),后多次迁都。
其统治区域从黄河流域延伸至长江流域。
商朝历经31帝671年,到殷纣时灭亡。
【板书】(1)内外服制度展示图片《安阳妇好墓》、妇好雕像、妇好墓出土的铜钺。
老师:同学们对妇好及妇好墓了解多少呢?请举手回答。
总结:妇好墓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
相传,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武艺高强,能征善战,是商朝征服戎狄部落的统帅。
同时,妇好墓是商朝对外关系的一个缩影。
那么商朝对外关系是什么呢?内外服制度老师:什么是内外服制度?“服”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内服、外服是指不同部族活动的区域。
内服是王畿,是商王直接统治的中心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包括商王亲属的受封地和主动臣服或被征服部落的臣服地区。
在某种程度上,“外服”具有一定的地方行政区划的性质,与王朝直接控制的地区共同构成国家的地方政权,这种地方行政区划体制称为“内外服制度”。
拓展:商朝与其他外服部落之间的关系具有两重特征:一方面,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商王要求附属国承担义务;另一方面,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来的社会结构,商王的控制力是有限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有时还会与商王发生战争,附属国的臣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
展示图片商代甲骨卜辞老师:商代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甲骨卜辞?商代王权具有很浓重的神权色彩,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要占卜,并以人作为祭品,以敬酬鬼神。
因此甲骨上的文字很多就是卜辞。
因此,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商朝政治的一个特色。
【合作探究】为什么商朝充满神权色彩?这个属于了解范畴,可以不在ppt上呈现。
【分析】a.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征服能力的有限,人们无法抗拒和解释疑难现象时,就会求助于神灵。
b.商族在当时是一个进步的氏族,其他氏族还在图腾信仰的时候,商人就有了崇拜祖先的宗教,依靠这种信仰的主观因素,商人凝聚全族力量,战胜了其他部落。
毕竟祖先神灵是比动植物图腾的旗帜更有力的观念武器。
c.商王是占卜的主体,也是庙祭活动的主体,商王通过宗教活动,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
王既是人,也是神,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又是群巫之长。
以神支配人,以神权强化王权,神权和王权合二为一就是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商王还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
这是因为各附属国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与之结成臣属关系,各附属国的服从与否是随着中央力量的强弱而变化的,所以商王还不得不依靠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以此加强控制附属国的能力。
【板书】二、封邦建国【板书】1.西周的建立展示图片《西周疆域图》、《牧野之战》、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姜尚通过这些图片以及课本,我们可以得出: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周武王去世后,幼子成王继位,周公旦辅政。
周公辅政期间:一、平定武庚叛乱;二、营建了东都洛邑;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周公辅政期间采取的措施为以后西周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板书】2.分封制展示图片《西周分封形势图》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用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制度。
原因:内外服制度的外服力量已经严重威胁到内服即周族的统治。
具体来说是“管蔡之乱”。
目的:克服商朝政治制度的弊端,巩固周王室的权力,实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地区被称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
②王畿以外的地区,周王分封王族、功臣、姻亲、先代的贵族建立诸侯国,进行治理。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
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
相传在先后分封建立的71个诸侯国中,周王的亲族与同姓就占了53个。
功臣、姻亲封国的待遇与亲族类似。
姻亲:指通过婚姻关系产生的亲属(配偶本身除外)。
可分为三类:一是血亲的配偶;二是配偶的血亲;三是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另外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徙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
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
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
★结合《西周分封形势图》,介绍周初主要的诸侯国:①鲁国:是周公旦长子伯禽的封国,建都曲阜。
②齐国:是辅佐武王灭商的功臣吕尚(姜太公)的封国,建都营丘(今山东昌乐),后迁临(今山东临淄)。
是当时比较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③卫国:是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建都朝歌,主要统治商的遗民。
④晋国:是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
这里原是夏人的主要居住地之一,戎人也很多。
⑤燕国:是周的同姓召(sha。
)公的封国。
⑥宋国:是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封国,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
周武王利用他以统治商的部分遗民。
作用①在分封中,被分封者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
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的统治区域除包括商朝原控制区以外,还不断向外扩展疆土,形成一个疆域空前广阔的奴隶制国家。
②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的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我们要注意的是,在分封制初期,诸侯国与周王室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但由于社会落后、发展不平衡、交通信息不便等诸多原因,随着诸侯子孙与周王血缘关系的逐渐疏远,封建割据状态逐渐出现。
不过分封制毕竟大大加强了周王对诸侯的统属关系,向着后来形成的中央集权迈进了一大步。
③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
虽然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但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为解决矛盾,西周又实行了分封与宗法相结合的制度。
【板书】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板书】1.宗法制展示图片《叶氏支词》、《大宗、小宗示意图》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周王的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血缘纽带是西周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工具。
作用: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内容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尊贵,故嫡长子也被称为宗子。
由嫡长子传宗继统的这个系称为大宗。
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
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分封制与宗法制【合作探究】周天子年老了,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女儿(大夫人所生),三儿子(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分析】传给三儿子,因为西周宗法制规定王位继承人是嫡长子,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子所生的称庶子,所以即使二夫人所生的是大儿子,他都没有继承权,女儿也没有继承权。
补充:“世卿世禄”制度:出现于夏朝,盛行于商、周。
从最高统治者到各级贵族的权位都是由自己的后代世袭继承。
他们世世代代把持着自己的职位和权力,世世代代享受各种经济特权。
世卿,即父死子继,世代为卿(官);世禄,即指世代享受俸禄(采邑)。
王位世袭成为制度,巫、史等官职亦多世代相传。
西周王室及诸侯国执政之卿相,由宗族担任,经天子册命而世代家传,天子不能随意变动,诸侯更无权撤换。
世卿世禄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稳定统治秩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最初天子册命的卿、相等伴随着宗亲关系的疏远,与周王或诸侯越来越离心,并且使政府机构越来越失去活力。
2.礼乐制度展示图片《编钟》、《衮服》老师:周公在分封制、宗法制的基础上制订了各种礼仪制度,称为“周礼”。
★礼乐制度: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
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序,各安其分;后者的作用在于“和同”。
不同等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礼乐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