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佳肴》原文、注释及译文
虽有嘉肴的原文及翻译(最新7篇)
虽有嘉肴的原文及翻译(最新7篇)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篇一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
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谓乎!注释】①本节选自《学礼》。
②肴:带骨头的肉。
(3)旨:甘美的味道。
④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
(5)困:不通。
(6)自反:反躬自省。
(7)强(qiang):勉励。
(8)学(xiao)学半:意思是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
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看了这段文学,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毛泽东在《实践论》当中说的一段话:“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
.。
.。
”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
即使错了,也不敢于承认,使知道行合一,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反对空头理论。
这样就有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种自然而然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虽有佳肴》原文及译文
《虽有佳肴》原文及译文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虽有佳肴》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记》曰:"蛾子时术之"。
其此之谓乎!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
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解析.doc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分析虽有佳肴,弗食,不知 / 其旨也 ;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 / 其善也。
是故 / 学/ 而后知不足,教 / 而后知困。
知不足,而后 / 能自反也 ; 知困,而后 / 能自强也。
故曰:教课 / 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 / 此之谓乎 ?译文《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读解】看了这段文学,很简单让我们想起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间说的一段话:“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改革梨子,亲口尝一尝 ..... ”从这里能够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色:特别重视实践,要求把理解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经过行动来证明道理能否正确。
进行实践一定抱着现实主义的脚踏实地的态度,以清醒沉着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
即便错了,也不敢于认可,使知道行合一,理论和实质联系在一同,反对空头理论。
这样就有了“学而后知不足,教而后知困”这类自但是然的结论。
学习自己是一种实践活动,自然一定用脚踏实地的态度来对待,而不可以混杂使假或许骄傲烦躁。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虚心令人进步,骄傲令人落伍。
”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使的,两者相铺相成。
这样来看问题,相同也是现实的和实质的。
( 以《教师教课用书》上的翻译为基础,联合课本课下说明稍作改正,使译文尽量与课本一致。
)即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滋味甘美 ; 即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利处。
因此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而后才能自我反思; 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而后才能鼓励自己。
因此说“教”和“学”是相互促使的。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虽有嘉肴(1)——实践出真知【原文】虽有嘉肴 (2) ,弗食,不知其旨也 (3) 。
虽有至道 (4) ,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而后知不足,教而后知困 (5) 。
知不足,而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谓乎 !说明】①本节选自《学礼》。
《礼记虽有嘉肴》原文及译文
《礼记虽有嘉肴》原文及译文《虽有嘉肴》《礼记》一则
虽有佳肴①,弗食,不知其旨②也。
虽有至道③,
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④。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⑤;知困,然后能自强⑥也。
故曰;教学相长⑦也。
《兑命》⑧曰:学学半⑨,其此之谓乎⑩?
【注释】
①佳:美好的。
肴:带骨头的肉。
②旨:甘美的味道。
③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
④困:困惑,理解不透。
⑤自反:反躬自省。
⑥强:勉励。
⑦相:相互。
长:促进,提高。
⑧兑(yuè)命,即说
(yuè)命,《尚书》的一个篇名。
⑨学学半,前一学音xiào,指教人。
后一学字音xué,指向人学。
⑩其,表委婉的语气词。
此,这个,作谓的宾语。
意思是:大概是说这种情况吧。
【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如果不品尝,就不能知道它的味美。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说:学习过后才会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能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
知道了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继续努力。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尚书兑命篇》说:教的过程一半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虽有嘉肴》考点详解 八年级下册 礼记二则之一
《虽有嘉肴》考点详解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之一一、《虽有嘉肴》全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二、《虽有嘉肴》考点:【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肉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考点】〔虽有嘉肴〕即使有美味的肉菜。
虽:即使。
嘉:美好。
肴:用鱼、肉做的菜,可译为“菜肴”或“肉菜”。
〔不知其旨〕不知道它的味美。
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形容词,达到极点。
〔不知其善〕不知道它的好处。
善:名词,好处,优点。
开头两个分句采用类比的方法,先以不吃“嘉肴”就不知道味美来作比,接着就引出再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由此引出下面“教学相长”的中心观点。
【原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所以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过别人然后才会知道自己也有理解不透彻、不通的地方。
【考点】〔是故〕连词,连接分句,表示结果,因此,所以。
〔学然后知不足〕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
然后:这样以后。
然:代词,这样。
〔知困〕知道困惑。
困:形容词,困惑。
这一句指出“学”与“教”后才能知道不足,包含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有理解不透彻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考点】〔自反〕自我反省。
反:反思,反省。
〔自强〕自我勉励。
强:读作qiǎng,勉励。
这一句进一步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性。
【原文】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考点】〔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长:读作zhǎng,动词,增长,增加,促进。
《虽有佳肴》原文及译文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记》曰:"蛾子时术之"。
其此之谓乎!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
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译文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虽有嘉肴原文《礼记·学记》:虽有嘉肴⑴,弗食,不知其旨也⑵;虽有至道⑶,弗学,不知其善也⑷。
是故⑸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⑹。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⑺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⑻也。
故⑼曰:教学相长⑽也。
《兑命》曰:“学学半⑾。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翻译】即使有美味的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在学习之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就会知道不能理解的地方。
知道不足,这样之后就能更好的反省自己;知道困难,这样之后就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嘉肴【注释】(1)“虽有嘉肴”,“虽”,连词,虽然。
“嘉肴”,美味的鱼肉。
“佳”美好。
“肴”,做熟的、鲜美的鱼肉等。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
“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
“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的。
(4)“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连词。
因此;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8)“自强”,意思是自我勉励。
“强”,勉励。
(9)“故”,连词,所以。
(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1)“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虽:即使。
嘉肴:美味的菜。
嘉,好、美。
肴,用鱼、肉做的菜。
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是故:所以。
困:困惑。
自反:反省自己。
自强:自我勉励。
强:勉励。
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尚书》中的一篇。
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命,《尚书》中的一种*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译文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译文1、《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译文《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礼记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
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
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
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
《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
是这个意思。
《虽有嘉肴》(一)2、《袁彦伯作《北征赋》》原文及翻译译文《袁彦伯作《北征赋》》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桓宣武①命袁彦伯②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
时王珣在坐,云:“恨少一句,得‘写’字足韵③当佳。
”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
”公谓王曰:“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刘义庆《世说新语》)【注】①桓宣武:指桓温。
②袁彦伯:袁宏。
任桓温的记室参军时随桓温北伐。
③足韵:补足一韵。
译文:桓温叫袁彦伯作一篇《北征赋》,赋写好以后,桓温和在座的贤士一起阅读,大家都赞叹写得好。
当时王珣也在座,说:“遗憾的是少了一句。
如果用‘写’字足韵,就会更好。
”袁彦伯立刻即席拿笔增加了一句:“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
”桓温对王珣说:“当今不能不因为这件事推重袁氏。
”《袁彦伯作《北征赋》》3、《世说新语》之《咏雪》原文及翻译译文《世说新语》之《咏雪》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虽有嘉肴原文和译文
虽有嘉肴
译文
虽有嘉肴 [1],弗食,不知其旨 [2]也;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虽:即使;嘉:美好;[1]肴:用鱼、肉做的菜。
食:吃;[2]旨:味美。
虽有至道 [3],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
所以深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教育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学识上的困惑。
[4]困:迷惑不解。
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5];知困,然后能自强 [6]也。
知道自己知识不够,然后才能自我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
[5]自反:自我反省。
[6]自强:自我勉励。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7]”。
其此之谓乎!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教育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尚书·兑命》说:
“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
”就是这个意思。
长:促进。
[7]学学半:教育别人,能学习一半。
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
《教学相长》原文和翻译译文
《教学相长》原文和翻译译文《《教学相长》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教学相长》原文和翻译译文《教学相长》原文和翻译《礼记·学记》原文虽有嘉肴①,弗②食,不知其旨③也。
虽④有至道⑤,弗学,不知其善⑾也。
是故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⑦。
知不足⑧然后能自反⑨也,知困然后自强⑩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注释1.嘉肴:美味的食物。
佳很好。
肴:熟的鱼肉等,熟食。
2.弗:不3.旨:味美,好吃。
4.虽:即使。
5.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最好的道理。
6.是故:因此7.知困:知道自己在学习中不知道的地方,困:本意为窘迫,在此引申为困惑,不懂。
8.知不足:知道自己有不够之处。
9.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即反省自己。
10.自强:自己奋发图强。
强:使动用法,使……强。
11.善:好处12.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
长:促进;意思是:教育别人的同时也能增长了自己的学问翻译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不透。
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
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2、《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译文《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后汉书班昭续《汉书》原文: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译文:扶风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班昭学识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会的要求。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翻译:即使有可口的饭菜,不吃,就不知道其中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其中的好处;所以学了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了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理解。
知道自己的不足了,就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的不理解了,就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
《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
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礼记二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礼记二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原文《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虽有嘉肴1、虽:即使。
2、嘉肴:美味的菜。
嘉,好、美。
肴,用鱼、肉做的菜。
3、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4、是故:所以。
5、困:不通,理解不了。
6、自反:反省自己。
7、自强:自我勉励。
8、强:勉励。
9、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0、《兑命》:《尚书》中的一篇。
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命,《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11、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12、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其,表示推测。
大道之行也1、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为:是,表判断。
3、与:通“举”,选举,推举。
4、修:培养。
5、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
6、壮:青壮年。
7、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8、孤:幼而无父的人。
9、独:老而无子的人。
10、废疾:残疾人。
11、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12、归:指女子出嫁。
恶(wù):憎恶。
13、藏:私藏。
14、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虽有佳肴原文翻译及读音
虽有佳肴原文翻译及读音虽有佳肴:suī yǒu jiā yáo。
原文节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意思是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扩展资料虽有嘉肴戴圣〔两汉〕虽suī有yǒu嘉jiā肴yáo,弗fú食shí,不bù知zhī其qí旨zhǐ也yě;虽suī有yǒu至zhì道dào,弗fú学xué,不bù知zhī其qí善shàn也yě。
是shì故gù学xué然rán后hòu知zhī不bù足zú,教jiào然rán后hòu知zhī困kùn。
知zhī不bù足zú,然rán 后hòu能néng自zì反fǎn也yě;知zhī困kùn,然rán后hòu能néng自zì强qiáng也yě。
故gù曰yuē:教jiào学xué相xiāng长cháng也yě。
《兑duì命mìng》曰yuē:“学xué学xué半bàn。
”其qí此cǐ之zhī谓wèi乎hū?虽有佳肴译文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
《礼记二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礼记二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注释】(1)虽:纵然,即使。
(2)嘉肴:美味的食物。
嘉,美好。
肴,用鱼、肉做的菜。
(3)旨:味美。
(4)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5)是故:所以。
(6)困:困惑。
(7)自反:自我反思。
(8)自强:自我勉励。
(9)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10)《兑命》:《尚书》中的一篇。
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11)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12)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其,表示推测。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导别人之后才会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
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1)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为:是,表判断。
(3)与:通“举”,选举,推举。
(4)修:培养。
(5)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
(6)壮:青壮年。
(7)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8)孤:幼而无父的人。
(9)独:老而无子的人。
(10)废疾:残疾人。
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
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虽有嘉肴怎么翻译?想学习的考生可以来看看,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虽有嘉肴翻译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古代设学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
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
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
唯其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
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学习,可以由“小成”到“大成”)”。
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使他们一入学就产生要作官的感受;要学生按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使他们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夏祭不去考查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愿去学习。
(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事先告诉他们什么,以便让他们用心思考;年长的学生请教教师,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循序渐进,不能越级。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原文及译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原文及译文赏析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注释:2.虽:即使。
3.嘉肴(yáo):美味的菜。
嘉,好、美。
肴,用鱼、肉做的菜。
4.旨:甘美。
5.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6.是故:所以。
7.困:不通,理解不了。
8.自反:反省自己。
9.自强(qiǎng):自我勉励。
强:勉励。
10.教学相长(zhǎng):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旨()②教学相长()2.翻译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②教学相长也。
译文: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
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
参考答案1.①味美②zhǎng 促进,提高2.①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
②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相互提高的。
3.教学教学相长4.嘉肴,至道,教学相长【参考译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
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本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古诗虽有嘉肴翻译赏析
古诗虽有嘉肴翻译赏析文言文《虽有嘉肴》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虽有/嘉肴(yá),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也。
故曰:教学/相长(zh ǎn)也。
《兑(yuè)命》曰:“学(xià)/学(xué)半。
”其/此之谓乎?【注释】1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着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2嘉肴(yá):美味的菜。
嘉,好、美。
肴,用鱼、肉做的菜。
3旨:甘美。
4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5是故: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了。
7自反:反省自己。
8自强(qiǎn):自我勉励。
强:勉励。
9教学相长(zhǎn):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翻译】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会知道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有佳肴》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礼记学记》:虽有佳肴⑴,弗食,不知其旨也⑵;虽有至道⑶,弗学,不知其善也⑷。
是故⑸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⑹。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⑺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⑻也。
故⑼曰:教学相长⑽也。
《兑命》曰:“学学半⑾,”其此之谓乎?
原文大意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
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注释:
(1)“虽有佳肴”,“虽”,连词,虽然。
“佳肴”,美味的鱼肉。
“佳”美好。
“肴”,做熟的鱼肉等。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
“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
“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的。
(4)“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连词。
因此;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8)“自强”,意思是自我勉励。
“强”,勉励。
(9)“故”,连词,所以。
(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1)“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