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于长期接触职业噪声所致劳动者听⼒下降的诊断及处理。
本标准不适⽤于⽣产过程中因压⼒容器、反应釜等爆炸导致的爆震聋的诊断及处理。
2 规范性引⽤⽂件下列⽂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期的引⽤⽂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标准,然⽽,⿎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研究是否可使⽤这些⽂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适⽤于本标准。
GB/T4854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GB/T7341听⼒计GB/T7582声学听阈与年龄和性别的统计分布GB/T7583声学纯⾳⽓导听阈测定听⼒保护⽤GB/T16180劳动能⼒鉴定职⼯⼯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403声学测听⽅法纯⾳⽓导和⾻导听阈基本测听法GBZ2⼯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 诊断原则根据明确的职业噪声接触史,有⾃觉的听⼒损失或⽿鸣的症状,纯⾳测听为感⾳性聋,结合历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和现场卫⽣学调查,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可诊断。
4 观察对象双⽿⾼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dB(HL)。
5 诊断及诊断分级连续噪声作业⼯龄3年以上,纯⾳测听为感⾳神经性聋,听⼒损失呈⾼频下降型,根据较好⽿语频(500Hz、1000HZ、2000HZ)平均听阈作出诊断分级。
5.1 轻度噪声聋:26dB~40dB(HL)5.2 中度噪声聋:41dB~55dB(HL)5.3 重度噪声聋:≥56dB(HL)6 处理原则6.1 观察对象不需要调离噪声⼯作场所,但同时患有⽿鸣者例外。
6.2 轻度、中度及重度噪声聋患者均应调离噪声作业场所,需要进⾏劳动能⼒鉴定者,按GB/T16180处理。
6.3 重度噪声聋患者应配戴助听器。
6.4 对噪声敏感者(即上岗前体检听⼒正常,在噪声环境下作业1年,⾼频段3000 Hz、4000 Hz、6000 Hz任⼀频率,任⼀⽿达65 dB(HL))应调离噪声⼯作场所。
噪音聋职业病鉴定标准
噪音聋职业病鉴定标准
噪音聋是一种由于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音环境中而导致的职业病,其对人体听
觉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为了准确鉴定噪音聋,制定了一系列的鉴定标准,以便对患者进行科学评估和诊断。
下面将介绍噪音聋职业病鉴定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噪音聋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噪音暴露史,二是听力损失情况。
噪音暴露史是指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长期接触高强度噪音的情况,通常通过工作史和生活环境来进行调查和记录。
而听力损失情况则是通过听力测试和听觉功能检查来评估患者的听力水平,包括听力损失的程度和频率范围等。
其次,根据《职业病诊断标准》的相关规定,噪音聋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患者有长期暴露于85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且听力损失符合特定的标准。
在进行
职业病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噪音暴露史和听力损失情况,以确定是否符合噪音聋的诊断标准。
此外,噪音聋的鉴定标准还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和职业暴露情况的复杂性。
不
同人群对噪音的耐受能力有所不同,而不同的职业环境也会对噪音聋的发生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噪音聋的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特点和职业暴露情况,以避免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发生。
总的来说,噪音聋职业病鉴定标准是根据患者的噪音暴露史和听力损失情况来
进行评估和诊断的。
在进行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和职业暴露情况,以确保对患者的科学评估和诊断。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对噪音聋职业病鉴定标准的了解,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一般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鉴定标准参考范例:
1. 噪声暴露史:患者必须有长期或慢性噪声暴露史,通常要求连续或累计暴露超过一定的时间,如五年以上。
2. 听力损失:受噪声聋影响的听力损失必须符合一定程度的要求。
常用的评价指标是纯音听力平均值(PTA)在中频
(500Hz、1000Hz、2000Hz)上超过一定的阈值,如PTA超过40dB。
3. 职业联系:患者必须能够证明其听力损失与职业噪声暴露有一定的联系。
这可以通过工作岗位和暴露程度的详细记录以及工作场所噪声水平的测量来证明。
4. 相关检查:除了纯音听力检查,还可以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耳鸣检查、听神经电图、听觉诱发电位等,以进一步确认噪声聋的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具体的标准应参考当地的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来确定。
GBZ 49—2014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GBZ 49—2014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Diagnosis of occupational noise-induced deafness)代替GBZ 49—2007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10月13日(国卫通〔2014〕14号)发布,自2015年03月01日起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第5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Z 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与GBZ 49—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取消了观察对象;——将4000 Hz听阈值纳入诊断分级指标中,进行加权计算;——将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dB列为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前提条件。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职业病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宝安区西乡卫生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巡淼、章敏华、王建新、阮艳君、张巧耘、杨爱初、江志荣、马谷丰、陈嘉斌、袁伟民、谢兰兰、顾明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6152—1996:——GBZ 49—2002:——GBZ 49—2007。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原则、诊断分级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长期职业接触噪声所致听力下降的诊断及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T 4854.1 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1部分:压耳式耳机纯音基准等效阈声压级GB/T 7341.1 电声学测听设备第1部分:纯音听力计GB/T 7582 声学听阈与年龄关系的统计分布GB/T 7583 声学纯音气导听阈测定听力保护用GB/T 16180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403 声学测听方法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基本测听法3 诊断原则根据连续3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出现渐近性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
职业病耳聋鉴定标准
职业病耳聋鉴定标准
职业病耳聋鉴定标准
第一、鉴定原则
职业病耳聋的诊断标准是连续3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出现渐进性听
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纯音测听检查为感音神经性聋,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
第二、诊断及诊断分级
连续噪声作业工龄3年以上者,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失呈高
频下降型,根据较好耳语频(5000 Hz,1000 Hz,2000 Hz)平均听阈作出诊断分级。
1、轻度噪声聋:25dB-40dB(HL)。
2、中度噪声聋:40dB-55dB(HL)。
3、重度噪声聋:≥56Db(HL)
4、噪声聋:71-90dB
第三、职业病耳聋鉴定需要的材料
劳动者申请职业病鉴定应提交申请书、本人健康损害证明、用人单位提供
的职业史证明等。
职业史证明的内容应从开始接触噪声作业的时间算起,尽可
能包括工种、工龄、接触噪声方式或操作特点、每日或每月的接触时间、是否
连续接触噪声、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降噪设施及其效果、历年作业场所噪声
检测数据、个体防护等。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
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噪声聋是一种由于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而导致的职业病。
对于噪声聋的鉴定,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评定。
下面将介绍噪声聋职业病鉴定的标准,以便更好地进行相关工作。
一、病因分析。
噪声聋是由于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而引起的,主要是由于噪声对内耳毛细胞的损害所致。
在工作场所,如果噪声强度超过85分贝,且工作时间持续8小时以上,就会对工人的听力造成损害,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二、症状表现。
噪声聋的主要症状包括听力下降、耳鸣、听觉过敏等。
在初期,患者可能只是感觉到耳朵有些不适,但随着病情的加重,听力逐渐下降,甚至出现耳鸣等症状。
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三、诊断标准。
根据《职业病诊断标准》的相关规定,噪声聋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工作时间在85分贝以上,工作年限达到规定标准;2.听力下降明显,符合职业病诊断标准中的相关要求;3.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听力下降的疾病。
四、鉴定程序。
对于噪声聋的鉴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程序和检查。
首先是对患者的工作环境进行评估,确认是否存在高强度噪声的暴露。
其次是对患者的听力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听力测试、耳鼻喉科检查等。
最后是综合分析相关资料,进行鉴定结论。
五、预防和治疗。
在工作场所,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噪声对工人的影响,包括采用隔音设备、佩戴耳塞等。
对于已经患有噪声聋的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包括听力康复训练、辅助听力设备的使用等。
六、结语。
噪声聋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噪声聋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保护工人的健康。
同时,在进行噪声聋的鉴定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以上就是关于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谢谢!。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噪声聋是一种由于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而引起的职业病,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制定了一系列的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以便对可能患有噪声聋的职工进行及时、准确的鉴定。
本文将就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加深大家对该问题的认识。
首先,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史和暴露史,即职工在工作中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的情况;二是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通过听力测试来确定职工的听力损失情况;三是职工的临床表现,包括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四是相关检查结果,如耳鼻喉科检查、听力学检查等;五是排除其他致聋因素,需要排除其他致聋因素对职工听力损失的影响。
其次,对于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的具体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职工进行职业史和暴露史的调查,了解职工在工作中接触噪声的情况;其次,进行听力测试,包括纯音听力测定、语音听力测定等;然后,对职工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接着,进行相关检查,如耳鼻喉科检查、听力学检查等;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排除其他致聋因素的影响,确定是否患有噪声聋。
此外,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如《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标准》等。
在进行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最后,对于已经被鉴定为患有噪声聋的职工,企业应当依法给予相应的赔偿和保障,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对职工的危害,保障职工的健康。
对于未被鉴定为患有噪声聋的职工,企业也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降低噪声对职工的危害,保障职工的健康和权益。
总之,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对于保障职工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和职工应当共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噪声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职工的健康和权益。
职业病噪声分级标准
职业病噪声分级标准
职业性噪声聋的分级标准通常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进行划分。
一般来说,轻度、中度和重度是职业性噪声聋的三个等级。
1. 轻度:听力损失在26\~40分贝(dB),患者感到听阈提高,听低声谈
话有困难,但经对方提高嗓音或靠近耳边可听到。
2. 中度:听力损失在41\~55分贝(dB),患者自己说话稍感困难,需稍
加注意才能听清,与对方交谈感到有些困难。
3. 重度:听力损失在56\~70分贝(dB),患者感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很大,外界较大的声音很难听到。
4. 极重度:听力损失≥71分贝(dB),患者感到外界声音很小,仅能听到
很近人的说话声,耳语声或较大的声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者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以确定是否存在听力损失,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为了预防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控制噪声源、噪声的工程防护、减少暴露时间、个人防护和职业健康监护等。
噪音职业病鉴定标准是怎样的
噪⾳职业病鉴定标准是怎样的10级:双⽿听⼒损失⼤于26db,或者⼀⽿⼤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9级:双⽿听⼒损失≥31db或⼀⽿损失≥71db;8级:双⽿听⼒损失≥41db或⼀⽿≥91db;7级:双⽿听⼒损失≥56db;6级:双⽿听⼒损失≥71db;5级:双⽿听⼒损失≥81 db;4级:双⽿听⼒损失≥91db。
在⽣活当中,⼤家在⼯作的时候肯定⾯临的⼯作环境都是不⼀样的,某些情况下,如果⾃⼰的⼯作环境每天充满了⼤量的噪⾳的话,那么时间长的话肯定会对职⼯本⼈的听⼒造成⼀定的影响,甚⾄有可能会感染噪⾳。
下⾯⼩编就为⼤家介绍⼀下,噪⾳标准是怎样的?⼀、噪⾳职业病鉴定标准是怎样的?听⼒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按照损失的听⼒鉴定的。
10级:双⽿听⼒损失⼤于26db,或者⼀⽿⼤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9级:双⽿听⼒损失≥31db或⼀⽿损失≥71db;8级:双⽿听⼒损失≥41db或⼀⽿≥91db;7级:双⽿听⼒损失≥56db;6级:双⽿听⼒损失≥71db;5级:双⽿听⼒损失≥81 db;4级:双⽿听⼒损失≥91db。
⼆、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需要的材料有什么?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应提交申请书、本⼈健康损害证明、⽤⼈单位提供的职业史证明等。
职业史证明的内容应从开始接触噪声作业的时间算起,尽可能包括⼯种、、接触噪声⽅式或操作特点、每⽇或每⽉的接触时间、是否连续接触噪声、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降噪设施及其效果、历年作业场所噪声检测数据、个体防护等。
⽤⼈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三、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单位不提供相关资料怎么办?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单位不提供⼯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的⾃述、安全⽣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
针对噪声暴露与听力损失之间 的关系,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 丰富和完善。
研究成果
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病机制逐渐明确,包括噪声暴露对毛细胞、耳蜗神经元等听力结 构的影响。
针对职业性噪声聋的预防措施和干预手段不断涌现,如采用防噪耳塞、加强工人的 听力保护意识等。
针对职业性噪声聋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如药物治疗、听力辅助器具等。
针对高噪声岗位,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岗位操作规 程,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减少噪声暴露。
国际相关标准与规定
国际劳工组织(ILO)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ILO制定的关于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为各国制定相关标准提供了参考。
欧盟职业卫生与安全指令
欧盟发布的关于职业卫生与安全的综合性指令,其中包含了噪声暴露的限制和预防措施。
改善工作环境
优化工作场所布局
01
合理安排工作场所布局,减少噪声传播和干扰。
加强通风和换气
02
保证工作场所空气流通,减少因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而引起
的身体不适。
提供休息和放松场所
03
在工作场所附近设置休息和放松的场所,让员工在工作间隙有
机会放松身心。
04
职业性噪声聋治疗与康 复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激素治疗
针对噪声聋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听力损 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改善微循环、营 养神经、细胞赋活及激素类等药物。
激素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内耳 的炎症和水肿,缓解听力损伤。
神经营养药物
其他药物
如维生素B1、B6、B12等,可以营养神经 ,促进听神经修复。
如血管扩张剂、抗氧化剂等,可以改善内 耳微循环,缓解听力损伤。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可以刺激穴位,调节神 经功能,缓解听力损伤。
职业噪声聋鉴定
职业噪声聋鉴定
职业噪声聋鉴定是根据劳动者接触噪声的职业史、连续3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出现渐行性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以及纯音测听为感音性神经性聋等综合考虑的。
此外,还需要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
对于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分级,主要有以下标准:
1.轻度噪声聋:26dB~40dB HL;
2.中度噪声聋:41dB~55dB HL;
3.重度噪声聋:≥56dB HL。
听力保护计划是预防噪声聋的重要措施,当劳动者职业暴露的噪声强度等效声级大于等于85dB(A)时,用人单位应建立有效的听力保护计划。
这包括工程控制、组织管理、听力保护培训、职业健康监护、噪声监测、护听器、对噪声危害持续有效地实施风险管理、记录保存、计划评价等方面。
如果劳动者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需要在诊断机构进行耳科常规检查、至少3次纯音测听(两次检查间隔至少3天)以及相关的听力客观检查以鉴别诊断。
同时,需要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者接触噪声的职业史证明。
上述材料提交后,诊断机构完成职业病诊断,出具诊断证明书。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
噪声聋是指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下所引起的一种职业性耳聋疾病。
职业病鉴定标准是根据国际通用的职业病定义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各行各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用于评估和鉴定职业病的一套标准。
噪声聋的职业病鉴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数据:鉴定人员需要对被评估人员的工作场所进行噪声测量,并获得相应的监测数据。
2. 暴露时间:根据监测数据以及被评估人员工作的时间和频率,对其噪声暴露时间进行评估。
通常要求连续暴露时间超过3年。
3. 聋程度:根据被评估人员的听力检测结果,评估其耳聋的程度。
常使用聋级来评估,通常要求聋级在3级以上。
4. 职业接触史:需要获取被评估人员的职业接触史,以确定其聋病与工作环境的因果关系。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鉴定人员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以确定是否符合噪声聋的职业病鉴定条件。
最终的鉴定结果将作为职业病赔偿和防控措施的依据。
GBZ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目录•1拼音•2前言•3 1 范围•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5 3 诊断原则•6 4 诊断分级•7 5 处理原则•8 6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9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1拼音GBZ 49—2014 zhí yè xìng zào shēng lóng de zhěn duànICS 13.100C 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Diagnosis of o ccupational noise-induced deafness)代替GBZ 49—2007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第5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Z 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与GBZ 49—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取消了观察对象;——将4000 Hz听阈值纳入诊断分级指标中,进行加权计算;——将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dB列为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前提条件。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职业病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宝安区西乡卫生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巡淼、章敏华、王建新、阮艳君、张巧耘、杨爱初、江志荣、马谷丰、陈嘉斌、袁伟民、谢兰兰、顾明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6152—1996:——GBZ 49—2002:——GBZ 49—2007。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原则、诊断分级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长期职业接触噪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2007年11月22日电测听:左耳极重度耳聋,右耳语频 平均听阈70.3dB (HL)
2007年12月3日电测听:左耳平均听阈95.2dB (HL) ,
右耳平均听阈67dB (HL)
.
39
2007年11月22日声阻抗:双侧中耳功能 正常
2007年11月22日脑干诱发电位:右耳ⅠⅤ间期延长,左耳ABR未引出波形
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 早期表现为暂时性听阈位移 晚期表现为永久性听阈位移 早期高频听力下降,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多在
4000Hz)出现“V”型下陷,逐渐出现语频(500~ 2000Hz)下降,听力损失是缓慢的、进行性的下降 无气骨导差距 一般双耳听力对称 重复性好,同一频率阈值偏差≤10dB 听力损害的临界暴露年限与噪声强度有关
.
18
测听时机
鉴于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有暂时性阈移, 故应将受试者脱离噪声环境后12~48h作 为测定听力的筛选时间。
若筛选测听所得的结果已达听力损伤及 噪声聋水平者,应进行复查,复查时间 定为脱离噪声环境后一周。
.
19
噪声听力损伤发病机制
机械学说 高强度噪声可引起强烈的迷路内液体流动, 螺旋器剪式运动的范围加大,造成不同程度的盖膜- 毛细胞的机械性损伤及前庭窗破裂、毛细血管出血、 甚至螺旋器从基底膜上剥离
血管学说 强噪声可使内耳血管痉挛,损害耳蜗微循 环,导致耳蜗缺血、缺氧,造成毛细胞和螺旋器的退 行性变
代谢学说 强噪声可引起毛细胞,支持细胞酶系统严 重紊乱,导致氧和能量代谢障碍,致细胞变性、死亡
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听毛倒伏、稀疏、脱落,听毛 细胞出现肿胀、变性或消失
.
20
噪声听力损失的特点
Lp=2lg(/0)
噪声聋的职业病诊断标准
噪声聋的职业病诊断标准
一、职业史
诊断噪声聋,应首先询问患者的职业史,包括职业噪声暴露史、连续接触噪声的时间、噪声强度及频率等。
如果职业噪声暴露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大、频率较高,则患噪声聋的可能性较大。
二、临床症状
1. 听觉系统症状:噪声聋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初起时为双耳的低调间歇性耳鸣,随着病情加重,耳鸣呈持续性的高调特点。
听力损失多以高频为主,逐渐向中、低频发展,最终可导致全聋。
2. 全身症状: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心慌等全身不适症状。
三、体征
1. 耳鼻喉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外耳道、鼓膜、中耳等部位,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听力下降和耳鸣。
2. 听力学检查:进行纯音测听、言语识别率测试、声导抗测试等
听力学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和性质。
四、病理表现
1. 听觉细胞受损:长期接触噪声会导致听觉细胞受损,进而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
2. 神经纤维变性:长期接触噪声会导致听觉神经纤维变性,进而导致听力损失和耳鸣。
3. 内耳淋巴循环障碍: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内耳淋巴循环障碍,进而导致听力损失和耳鸣。
五、鉴别诊断
1. 其他原因引起的听力下降和耳鸣:如老年性聋、药物性聋、遗传性聋等,需排除这些因素后才能诊断为噪声聋。
2. 其他疾病引起的全身不适症状:如神经衰弱、高血压、颈椎病等,需排除这些疾病后才能诊断为噪声聋。
综上所述,噪声聋的职业病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职业史、临床症状、体征、病理表现及鉴别诊断等方面。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是否诊断为噪声聋。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噪声聋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而引起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针对噪声聋的职业病鉴定也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就噪声聋职业病的鉴定标准进行介绍,以便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职业病。
首先,噪声聋的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临床表现,二是职业暴露史。
在临床表现方面,主要包括听力损失、听力下降的程度、听力损害的频率范围等。
在职业暴露史方面,主要包括噪声暴露的时间、强度和频率等。
只有在临床表现和职业暴露史均符合相关标准时,才能够进行噪声聋的职业病鉴定。
其次,针对临床表现,噪声聋的鉴定主要依据听力损失的程度和范围。
一般来说,噪声聋的听力损失是进行鉴定的主要指标,而且根据不同的职业暴露史和听力损失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鉴定和评定。
此外,对于职业暴露史,主要是通过调查被鉴定人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等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职业暴露史。
再次,噪声聋的鉴定标准还包括了一些具体的技术指标和评定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听力测试、听觉脑干反应检测、纯音测听等方法来进行鉴定和评定。
这些技术指标和评定方法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被鉴定人的听力损失情况,从而为噪声聋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噪声聋的鉴定标准还需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在进行噪声聋的职业病鉴定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确保鉴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被鉴定人的个人权益和职业权益,做到公平、公正地进行鉴定工作。
综上所述,噪声聋的职业病鉴定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定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职业暴露史和相关的技术指标和评定方法。
只有在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噪声聋的职业病鉴定。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噪声聋职业病。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职业性噪声聋(Occupational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ONIHL)是指由于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中而导致的职业性听力损伤。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声污染日益严重,职业性噪声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及时诊断和干预职业性噪声聋,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以便对受影响的人群进行有效的监测和保护。
一般来说,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噪声暴露的评估,二是对受损听力的评估。
对于噪声暴露的评估,通常会考虑暴露时间、噪声强度、频率特性等因素,以确定个体是否存在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
而对于受损听力的评估,则需要进行听力测试、听觉门槛测定等检查,以确定听力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标准,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需要有明确的职业性噪声暴露史,包括暴露时间、工作环境、噪声强度等信息;其次,需要进行听力测试,以确定听力损伤的程度和类型;最后,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听力损伤的因素,如遗传因素、药物毒性等。
只有在符合以上所有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够做出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在诊断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职业、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噪声暴露情况,以及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现代社会的多样化特点,如移动办公、远程办公等新型工作模式对噪声暴露和听力损伤的影响。
因此,诊断标准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除了诊断标准的制定,预防和干预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工作场所,应该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如隔音设备、耳塞、耳罩等,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噪声暴露。
此外,定期进行听力监测和健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以提高工作人员对职业性噪声聋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总之,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应该是科学、合理、全面的,能够准确反映个体的噪声暴露情况和听力损伤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
于对声波的感受和分析出现了问题,也就是人的内耳、听神经以及听神经
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的听力障碍。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
1、鉴定原则
根据确切的职业噪声接触史,有自觉的听力损失或耳鸣症状,纯音测听为
感音型聋,结合历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并排除其他原
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
2、诊断及诊断分级
连续噪声作业工龄3年以上者,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失呈高
频下降型,根据较好耳语频(5000 Hz,1000 Hz,2000 Hz)平均听阈作出诊断分级。
轻度噪声聋:25dB-40dB(HL)。
中度噪声聋:40dB-55dB(HL)。
重度噪声聋:≥56Db(HL)
3、处理原则
观察对象不需要调离噪声工作场所,但同时患有耳鸣者例外;轻度、中度
及重度噪声聋患者均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重度噪声聋患者应佩戴助听器。
对
噪声敏感者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
噪声聋职业病关键在于预防:
对于从事爆震职业者,应加强预防知识的宣教,以便发生急性事故时不至
慌乱;平时应佩戴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缺乏防护材料而预知即将
遇到爆震时最简单的防护方法是用棉花球塞于耳道内;在紧急情况下,可用两小手指分别塞入两侧外耳道口内,急时卧倒,背向爆炸源,采用张口呼吸可减轻
受伤的程度。
耳塞隔声效果一般可达20~35dB。
耳罩隔声效果高于耳塞,可达
30~45dB,但使用不便。
棉球塞耳可隔声10~15dB。
劳动者健康监护:
对噪声环境下作业工人均应进行就业体检,在职业档案内建有听力记录,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噪声敏感者和早期听力损伤者。
再根据不同的情况予以适当的处理,如加强个人听力防护措施,对症治疗或调离噪声作业环境等。
同时,将各种病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及有各种能引起内耳听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均列为职业禁忌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