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二课以形写神.
八年级美术下册《以形写神》教案、教学设计

-提问:“你们认为这些作品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形’与‘神’的结合?为什么?”
2.通过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形神兼备”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初步了解本章节的学习内容。
-解释“形”指的是物体的外在特征,而“神”则是指物体的内在精神。
3.运用案例分析、示范讲解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定期举办美术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欣赏、评价、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爱和兴趣,激发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强调在美术创作中,要追求“形神兼备”,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将系统地介绍以下内容:
1.介绍速写、素描等基本技法,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技法的运用。
-演示如何用线条、明暗、比例等元素来表现物体的“形”。
-讲解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观察、思考,从而抓住物体的“神”。
4.学会运用线条、明暗、色彩等元素,塑造具有生动感和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5.通过欣赏和分析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要求学习心得真实、有深度,体现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4.收集并整理有关“形神兼备”的美术作品、艺术家故事等相关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初中美术_以形写神_美术_初中_刘景斌教学课件设计

以形写神
学习目标
一、能够联系生活、用中国画知识评述人物画作品 二、能够运用笔墨技法大胆表现人物形象 三、能够在学习活动中真实表达自己的认识、观点和情感
以形写神中“形”“神” 各指什么?
“形”是指反映客观现实的外在形象;
“神”则指内在的精神本质,指人物的内心活动; 神以形为依据,形因为有神而生动。通过生 动的人物造型,准确地刻画人物内心活动,两者达 到高度统一,这就是“形神兼备”。
《韩熙载夜宴图》原两幅,但周文矩所作的一幅失传,今天我们见到的是顾闳中的作品 。 顾闳中《夜宴图》纵28.7厘米 横335.5厘米。绢本设色,该图为手卷形式,在艺术处理上, 采取了传统的构图方式。打破时间概念,把不同时间中进行的活动组织在同一画面之中。 通过屏风把全画分为五段。
第一段 是韩熙载与宴客们在宴饮之中停下来听乐女弹奏琵琶的情景。
第二段 是舞女王屋山跳“六玄舞”,韩熙载亲自击鼓助兴的场景。
第三段 是韩熙载休息的场景。
第四段 是韩熙载独自赏乐的场景。
第五段 是送别的场景。
《夜宴图》全卷构思精密, 构图清晰, 画面构成和谐而优美, 表现出作品永恒的节奏美。 贯穿整个画面的, 是变化转换的屏风。画家巧妙地以屏风为掩映,使五段“乐章”靠着屏风 的连接和不同变化, 既分且连, 将五个场面过渡的非常巧妙和自然, 使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 转换有机地合成一体。画面中的屏风,真正起到了“云断山连”的作用。
之间。
2、连线题:
《韩熙载夜宴图》(国画) 张择端(宋)
《挖耳图》(国画)
徐悲鸿(现代)
《乐女》(国画)
林风眠(现代)
《九方皋》(国画)
齐白石(现代)
《清明上河图》(国画)
初中美术《以形写神.》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构图:人物和款识的位置关系,改变它们效果会怎
:样?
笔墨运用特点:线条与大块水墨形成对比;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用线自由,不拘形似。
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学生选择教材提供的人物画作品进行临摹,体会运用笔墨的感受和人物神态的表现。
2教学中感觉对于中国古代人物画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了解有限这部分知识也相对贫乏还好人物画贴近生活学生大多表现出很大的热情通过多媒体举例教学具体指导说明学生基本了解了中国古代的人物画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以形写神》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
备课人:备课时间
课 题
第2课《以形写神》
授课时间
课 型
欣赏·评述
课 时
第1课时
具。
三、教师示范
四、尝试创作
媒体课件
五、作业展评
媒体课件
第11页
作业与课堂评价
1、 从选题、人物造型表现、水墨技法和构图等方面做出评价。
2、 对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度做出评价。
板书设计
第2课 以形写神
1、 神形兼备
2、 生动的笔墨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教学回顾与反
思
1、该课教学以展示我国古典人物绘画为主,以初步学习欣赏人物画作为教学目标,明确而且简洁。教学流程流畅,首先,让学生讨论关于相关朝代的人或事,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其次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始终都把学生摆在首位,让他们自己去看、去说、去发现美术作品的特点。
2、教学中感觉,对于中国古代人物画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了解有限,这部分知识也相对贫乏,还好人物画贴近生活,学生大多表现出很大的热情,通过多媒体举例教学,具体指导说明,学生基本了解了中国古代的人物画,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以形写神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以形写神1.1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古代艺术家吴道子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以形写神”的概念,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1.1.1 展示吴道子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其线条特点和表现力。
1.1.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线条和形状来表现物体的神态和特点。
1.1.3 强调美术创作中“以形写神”的重要性。
二、知识点讲解2.1 “以形写神”的定义和意义:2.1.1 解释“以形写神”的含义,即通过形状和线条的表现来传达物体的内在神态和特点。
2.1.2 举例说明“以形写神”在古代绘画中的应用,如吴道子的作品中对人物神态的描绘。
2.1.3 强调“以形写神”对于美术创作的重要性,可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三、教学内容3.1 学习如何通过线条和形状来表现物体的神态和特点:3.1.1 观察和分析吴道子的作品,总结其线条和形状的表现方法。
3.1.2 进行实践练习,让学生尝试通过线条和形状来表现物体的神态和特点。
3.1.3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尝试不同的线条和形状组合,展现个人风格。
四、教学目标4.1 学生能够理解“以形写神”的概念和意义。
4.1.1 学生能够分析吴道子的作品,了解其线条和形状的表现方法。
4.1.2 学生能够通过线条和形状来表现物体的神态和特点。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线条和形状来表现物体的神态和特点。
5.1.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吴道子的作品,总结其线条和形状的表现方法。
5.1.2 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这一技巧。
5.1.3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尝试不同的线条和形状组合,突破难点。
希望以上教案能满足您的需求。
如有需要,请随时告诉我,我会尽力提供帮助。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师准备:6.1.1 吴道子作品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6.1.2 美术用品,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6.1.3 教案、课件和教学指导书籍。
6.2 学生准备:6.2.1 美术本和绘画工具。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以形写神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以形写神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以形写神”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表现手法,将物体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相结合,创作出生动传神的美术作品。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掌握“以形写神”的创作方法。
2. 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将物体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相结合。
教学难点:1. 如何把握物体的内在精神。
2. 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表现手法,创作出生动传神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美术作品,用于讲解和示范。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两幅美术作品,一幅是形态相似但缺乏生动性的作品,另一幅是形态各异但生动传神的作品。
2. 请学生观察并说出两幅作品的区别。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以形写神”的概念和意义。
2. 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表现手法,将物体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相结合。
3. 教师讲解如何观察物体,分析物体的特点,以及如何提炼和夸张物体的特征。
三、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选择一个物体进行分析和实践。
2. 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表现手法,将物体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相结合,创作出一幅生动传神的美术作品。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辅导和建议。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评价作品的生动性、传神程度以及创新意识。
五、小结(5分钟)2. 教师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注重观察、分析、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以形写神”的创作方法,下一节课进行展示和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和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以形写神”的概念和意义,学会了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表现手法,将物体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相结合。
《以形写神》说课稿

《以形写神》说课稿《以形写神》说课稿湖南美术出版社,中学美术八年级下册,第2课开场语: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应聘中学美术教师的09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以形写神》(板书:以形写神)。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以形写神》属于湖南美术出版社,中学美术,八年级下册,第2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以形写神的知识并评述人物画作品,掌握中国画笔墨技法并表现人物形象,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说学情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有学习的热情,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表现欲望较为强烈。
但之前学生对中国画了解较少,对人物形体也不太熟悉,根据这些特点,本节课我将通过作品欣赏、知识讲解、师生互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感受人物画以形写神的特点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改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我制订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画以形写神的知识并评述人物画作品,掌握中国画笔墨技法并表现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中国画的欣赏、讨论,实践体验等活动,培养探究意识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加对中国画的了解与热爱,能够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能够联系生活运用中国画知识评述人物画作品。
教学难点:运用笔墨技法大胆表现人物形象五、说教学方法为了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课前的准备必不可少,因此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我的教学,注重启发性教学,采用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活跃美术课堂氛围。
在学法上,将自主学习与实践探究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做中玩,玩中学,学中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2课以形写神 (2)

湘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以形写神》说课稿王军南华初级中学《以形写神》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以形写神》,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节选自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二课,在新课改理念下,我明确了本课课型属于欣赏·评述领域。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激发民族审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以往的美术课学习中接触过肖像画,也尝试画过。
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加深了一步,让学生去欣赏不同形式的人物肖像,了解其艺术特点。
针对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我以漂亮多样的图片素材来吸引他们的眼球,并能够在教学活动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完成美术创作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
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知识和技能目标:欣赏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水墨人物画的各种表现形式,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的表现感受作者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作品、学习技法和尝试水墨人物画表现几个方面设置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为把握传统人物绘画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人物绘画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为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人物画作品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动手创作能力。
2 《以形写神》美术八年级下册全

第四段—“清吹”
• 描绘韩熙载手挥扇子盘坐椅上,观看聆听众伎吹奏, 奏乐的女伎们排成一队,参差婀娜,各有不同的神态 ,统一之中显出变化,似乎画面中迷漫着清澈悦耳的 音乐,画面的一角另一男宾站在屏风旁,回首与屏风 外的女子窃窃私语,把观者的目光又引入下一个画面 。
第五段—“送别”
• 曲终人散,韩熙载穿上黄衫,稍整衣冠, 起身与宾客挥手告别韩熙载面向右方站立 ,处于观者视线的中心。他手执鼓槌,举 另一手示意,热情留客,那位打牙板者, 坐而不起,与二伎女依依不舍,卷尾一女 作哭别状,一男以柔情细语极力哄劝。
• 本幅作品采用了我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 手法,随着情节的进展而分段,以屏风为 间隔,主要人物韩熙载在每段中出现。
• 全图分为五段,描绘了40多人的活动画面, 有些人物频繁出现。韩熙载在画中出现五次 ,他气宇不凡时而眉头紧皱,忧心如焚。随 着晚宴情节的发展,韩熙载从穿黑袍听乐到 脱去黄山击鼓,在穿上黑袍休息,后转入只 剩下一件内衣清吹,最后又穿上黄衫送客, 屡次更衣。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 疑,以声色为韬晦之略,每每夜宴宏开,与 宾客纵情嬉游。全图工整、细腻,线描精确 典雅。人物多用朱红、淡蓝、浅绿、橙黄等 明丽的色彩,室内陈设、桌椅床帐多用黑灰 、深棕等凝重的色彩,两者相互衬托,突出 了人物,又赋予画面一种沉着雅正的意味。
作品欣赏:
《泼墨仙人图》 宋 梁楷
特点:
1、水墨泼洒般的淋漓,浑重而 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 2、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 谐的形象活灵活现
此图画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 跚,憨态可掬。 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 世间的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 的微笑。那 副既顽皮可爱又莫测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 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画面 上几乎没有对人物作严谨 工致的细节刻画,通 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那浑重而清 秀 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自然 潇洒,绝妙地 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湖 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以形写神教案

《以形写神》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欣赏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水墨人物画的各种表现形式,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的表现感受作者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作品、学习技法和尝试水墨人物画表现几个方面设置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欣赏作品中人物的神情姿态的表现和水墨技法的运用进行分析和了解。
难点: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人物画作品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教学方法:教法:通过展示、解说、播放图片、让学生更明确学习目标。
学法:通过教师的解说来学习国画的图片,进行观察和对比。
教学过程:1、自主学习、欣赏感受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体验一场国画视觉旅行,一边看一边想想,这些图片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们的眼球!能说说你的感受吗?(课件出示各种国画的图片)生:我觉得它们的颜色非常漂亮,它们的样子也很有趣!(板书)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图片吗?生答:没有。
师:其实,这些图片上有趣的色彩是我们画家观察到的世界呈现出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美术的视觉去探究神秘而有古老的国画世界。
(揭示课题:板书——以形写神)2、导入新课观察外形拓展思维。
师(提出观察任务):请同学们观察人物动态、构图、笔墨以及细节的处理、环境、道具的烘托与陪衬的特点?然后和大家说一说!生:我觉得这张色彩好看。
生:我觉得这张构图好看。
师:用藏族舞蹈的影片资料烘托气氛;观看叶浅予的《藏族舞蹈》通过动态造型表现热烈的情绪,《戏剧人物》用阔笔泼墨的手法,表现张飞的憨直鲁莽,运用戏剧影片资料帮助学生转换这一感受;同时结合诗词帮助学生感受李白吟诗的神态等等。
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有助于体会作品表现的意境,理解作品传达的情感。
3、合作探究,交流分享(1)、讨论对比分析,掌握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作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二课以形写神.课题

以 形 写 神
第二 课
牵 牛
以 形 写 神
涉猎
宰洗家禽 猎 兔
魏晋砖画一组
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情景,笔法 简练,人物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 烈。
牧马
第二 课
魏晋砖画一组 地址:甘肃嘉峪关市东北25公里的地方发现古墓群,被人们称为“大
以 形 写 神
戈壁里的地下艺术宫”,这些古墓中已发掘清理了18座,发现砖壁画 700多幅,这些壁画多以一砖一画,或数块砖组成一幅连环画,被誉 为巨大的“地下画廊”。彩绘砖画反映了非常广泛的民俗生活,是墓 主人生前生活的真实内容。有描写生产劳动的画面,包括农作、畜牧、 桑蚕、狩猎;有从事屠宰、炊庖和主人们宴饮娱乐的场面;有乐师奏 乐图、舞女献舞武士出巡等情景。
《韩熙载夜宴图》原两幅,但周文矩所作的一幅失传,今天我 们见到的是顾闳中的作品 。 顾闳中《夜宴图》纵28.7厘米 横 335.5厘米。绢本设色,该图为手卷形式,在艺术处理上,采取 了传统的构图方式。打破时间概念,把不同时间中进行的活动 组织在同一画面之中。通过屏风把全画分为五段。 第一段 “悉听琵琶”有关人物集中登场。韩熙载与宴客们 在喧宴之中停杯伫听乐女弹奏琵琶的情景。 第二段 是舞女王屋山跳“六玄舞”,韩熙载亲自击鼓助兴 的场景。 第三段 是韩熙载休息的场景。 第四段 是韩熙载独自赏乐的场景。 第五段 是送别的场景。 《夜宴图》全卷构思精密, 构图清晰, 画面构成和谐而优美, 表现出作品永恒的节奏美。贯穿整个画面的, 是变化转换的屏风。 画家巧妙地以屏风为掩映 ,使五段“乐章”靠着屏风的连接和不 同变化, 既分且连, 将五个场面过渡的非常巧妙和自然, 使时间的 延续和空间的转换有机地合成一体。画面中的屏风,真正起到了 “云断山连”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二课以形写神

以形写神是中国人物画艺术表现 最突出的特征。中国传统的人物, 不拘泥于外形和环境逼真的模仿, 把揭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作为 最高的艺术境界。
思考.练习
从神情、姿态、线条、色彩、人物 之间的呼应关系等方面分析《韩熙载夜宴图》 中这组箫管乐女的造型,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
第
传统人物画的人物造型既体现自然形貌,又强调自我表现;注重刻画人物神
在平凡的生活中,在成语典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里,有许多生动的 人物与事件,从中可以挖掘丰富的绘画表现题材。通过人物画的创作, 我们可以锻炼自身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中国传统绘画 的认识与理解。
特点:浓眉大眼,矮胖身材,样子 吓人,本心仁厚,行侠仗义,但任 性天真,不时闯祸,他不是个装模 作样的英雄,但却是平凡可爱的豪 杰,一副憨厚、“自得其乐”的样子。
第 二 课 以 形 写 神
清明上河图(局部 中国画) 宋代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京城汴梁的繁荣景象。其中形形色色的生动人物,充分表现了画家对 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第二 课
以 形 写 神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 分。《清明上河图》从郊外田野,汴河两岸,一直描绘到市井,街道,规模宏大,场面繁杂,作 者巧妙地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将浩大繁复的场面妥帖地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 画面上.据统计,全图共画人物五百五十余个,各种牲畜五六十匹,不同车轿二十余辆,大小 船只二十余艘,各种房屋三十余幢.无论是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了生动明确, 惟妙惟肖的境界.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以形写神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以形写神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以形写神”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段,表现物象的神韵和特点。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掌握“以形写神”的创作方法。
2. 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表现物象的神韵和特点。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段,表现物象的神韵和特点。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作品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点?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以形写神”的概念和意义。
2. 教师讲解如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段,表现物象的神韵和特点。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选择一个物象,进行现场绘画示范。
2. 教师讲解示范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实践等步骤,以及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段,表现物象的神韵和特点。
四、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物象,进行绘画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提出改进建议。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物象,运用“以形写神”的创作方法,进行绘画创作。
2.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其他艺术形式,如雕塑、剪纸等,表现物象的神韵和特点。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素养。
六、深入学习“以形写神”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以形写神”的理解。
2. 引导学生通过详细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更加精确地捕捉和表现物象的神韵。
教学重点:1. 深入理解“以形写神”的内涵。
2. 学会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的方法。
2023年美术试讲 高频篇目《以形写神》教案+试讲稿

美术试讲I高频篇目(以形写神)教案+试讲稿!(以形写神)教案湖南美术,中学美术八年级下册,第2课一、课题(以形写神)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画以形写神的知识并评述人物画作品,掌握中国画笔墨技法并表现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画的观赏、商量,实践体验等活动,培养探究意识和审美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增加对中国画的了解与热爱,能够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联系生活运用中国画知识评述人物画作品。
教学难点:运用笔墨技法大胆表现人物形象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观赏法、商量法。
七、教具打算教师打算:课件、中国画作品等。
学生打算:毛笔、墨汁、宣纸等绘画工具。
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题,谈一谈自己理解的“形〃和“神〃。
师生交流,从而导入新课(以形写神)。
(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赏析(韩熙载夜宴图),引导学生从神情、姿态、线条等方面分析萧管乐女的“形〃与“神〃。
2、深刻探究:(1)赏析(挖耳图),小组商量画家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刻画人物神态?(2)回忆之前所学的笔墨技法的知识,结合课本思考作品中的人物是如何以形写神的。
(三)教师示范教师示范线描形式绘画人物。
首先,快速用笔勾勒人物大动态,之后为人物适当添加服饰细节,最后添画环境衬托。
(四)观赏实践教师说明要求,从一般生活或者历史故事中选取题材,尝试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感受人物画中的以形写神。
播放音乐并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教师展示学生作品,然后用投票的形式对学生作品进行互评,然后自评、师评。
(六)小结拓展回忆所学知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舞性评价。
九、板书设计:(以形写神)试讲稿湖南美术,中学美术八年级下册,第2课开场语: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面试中学美术教师的09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以形写神)(板书:以形写神)下面我将开始我的试讲。
组织教学: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请看黑板上的课题,谁来说说你所理解的“形〃和“神〃是怎样的?师:就请这位靠近讲台的同学,你来吧。
八年级下册美术第二课《以形写神》说课稿

《以形写神》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以形写神》,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节选自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二课,在新课改理念下,我明确了本课课型属于欣赏·评述领域。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激发民族审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
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征,对中国人物绘画的艺术特点和绘画技巧做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2.方法与过程:围绕问题触发学生去思考,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中国人物绘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作品、学习技法和尝试水墨人物画表现几个方面设置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把握传统人物绘画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人物绘画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为涵盖面比较广,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
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动手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分别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比较分析法:通过中国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与外国作品《最后的晚餐》的比较,学生能够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人物画主要的造型手段是“线条”。
2、引导探究法:美术作品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
绘画作品是静态的物质形态,如果让学生独自找出审美的切入点,并展开欣赏,最后得到健康审美感受,是比较困难的。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以形写神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以形写神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以形写神”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以形写神”的意义。
2. 学会观察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形与神有机结合,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2. 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第一章:导入与概念理解1.1 教学内容:介绍“以形写神”的定义和意义。
1.2 教学方法:讲解法。
1.3 教学步骤:Step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知形的存在。
Step 2:讲解“以形写神”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通过形的描绘来表现事物的内在精神和美感。
Step 3:展示一些优秀的“以形写神”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和欣赏。
第二章:观察与表现2.1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2.2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践法。
2.3 教学步骤:Step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注意形的细节和神态。
Step 2:让学生用绘画工具进行速写练习,尝试将观察到的形和神表现出来。
Step 3: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通过绘画技巧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第三章:创作与提升3.1 教学内容:进行创作练习,提升学生对“以形写神”的应用能力。
3.2 教学方法:实践法、指导法。
3.3 教学步骤:Step 1: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场景或人物照片,要求学生运用“以形写神”的原则进行绘画创作。
Step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练习,注意形的准确性以及神态的表现。
Step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第四章:欣赏与评价4.1 教学内容:欣赏和评价学生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2 教学方法:欣赏法、评价法。
4.3 教学步骤:Step 1: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Step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以形写神”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
以形写神
杨
敏
赏析中国人物画作品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中国画
五代
顾闳中
作品简介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
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 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 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 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 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第 二 课
以 形 写 神
清明上河图(局部 中国画) 宋代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京城汴梁的繁荣景象。其中形形色色的生动人物,充分表现了画家对 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第二 课 以 形 写 神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 分。《清明上河图》从郊外田野,汴河两岸,一直描绘到市井,街道,规模宏大,场面繁杂,作 者巧妙地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将浩大繁复的场面妥帖地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 画面上.据统计,全图共画人物五百五十余个,各种牲畜五六十匹,不同车轿二十余辆,大小 船只二十余艘,各种房屋三十余幢.无论是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了生动明确, 惟妙惟肖的境界.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 这件作品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且因为它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当 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以 形 写 神
第二 课
牵 牛
以 形 写 神
涉猎
宰洗家禽 猎 兔
魏晋砖画一组
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情景,笔法 简练,人物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 烈。
牧马
第二 课
魏晋砖画一组 地址:甘肃嘉峪关市东北25公里的地方发现古墓群,被人们称为“大
以 形 写 神
戈壁里的地下艺术宫”,这些古墓中已发掘清理了18座,发现砖壁画 700多幅,这些壁画多以一砖一画,或数块砖组成一幅连环画,被誉 为巨大的“地下画廊”。彩绘砖画反映了非常广泛的民俗生活,是墓 主人生前生活的真实内容。有描写生产劳动的画面,包括农作、畜牧、 桑蚕、狩猎;有从事屠宰、炊庖和主人们宴饮娱乐的场面;有乐师奏 乐图、舞女献舞武士出巡等情景。
《韩熙载夜宴图》原两幅,但周文矩所作的一幅失传,今天我 们见到的是顾闳中的作品 。 顾闳中《夜宴图》纵28.7厘米 横 335.5厘米。绢本设色,该图为手卷形式,在艺术处理上,采取 了传统的构图方式。打破时间概念,把不同时间中进行的活动 组织在同一画面之中。通过屏风把全画分为五段。 第一段 “悉听琵琶”有关人物集中登场。韩熙载与宴客们 在喧宴之中停杯伫听乐女弹奏琵琶的情景。 第二段 是舞女王屋山跳“六玄舞”,韩熙载亲自击鼓助兴 的场景。 第三段 是韩熙载休息的场景。 第四段 是韩熙载独自赏乐的场景。 第五段 是送别的场景。 《夜宴图》全卷构思精密, 构图清晰, 画面构成和谐而优美, 表现出作品永恒的节奏美。贯穿整个画面的, 是变化转换的屏风。 画家巧妙地以屏风为掩映 ,使五段“乐章”靠着屏风的连接和不 同变化, 既分且连, 将五个场面过渡的非常巧妙和自然, 使时间的 延续和空间的转换有机地合成一体。画面中的屏风,真正起到了 “云断山连”的作用。
第二
课
以 形 写 神
从画面中的线条、墨色、神态、 气氛等方面描述这幅画给你的 感受。
以平整的背景、简洁的线条、淡雅 的墨色和端庄典雅的人物神态营 造了静谧的气氛,让人仿佛置身 于悠扬的琴声之中。
乐女 (中国画) 现代 林风眠
第二
课
以 形 写 神
学习活动一:
与同学交流,谈谈你对 中国人物画的认识和感受, 模仿课本上的绘画作品, 尝试用简洁的线条画出生 动的人物。
《 乐 女 》 一 系 列 作 品 欣 赏
第二 课 以 形 写 神
生动的笔墨表现
中国画造型讲究书 法用线,注重水墨 变化,以气韵生动 的笔墨勾画出鲜活
的人物形象,同时
,作者的个性气质 、情感态度,也一览 无余。
无论是生活题材,还是历史故事,
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必然以各种形 式反映在绘画作品中
人物与事件,从中可以挖掘丰富的绘画表现题材。通过人物画的创作, 我们可以锻炼自身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中国传统绘画 的认识与理解。
特点:浓眉大眼,矮胖身材,样子 吓人,本心仁厚,行侠仗义,但任 性天真,不时闯祸,他不是个装模 作样的英雄,但却是平凡可爱的豪 杰,一副憨厚、“自得其乐”的样子。
人物画
一、写意人物
这种画 的主要方法:破笔泼墨,飞速的寥寥数笔, 狂放不羁的笔触,飘逸淡雅而独具当时闲逸的风格。
以 形 写 神
第二 课
以 形 写 神
泼 墨 仙 人 图 中 国 画 粱 楷
第二 课
挖 耳 图 ( 中 国 画 ) 现 代 齐 白 石
以 形 写 神
老翁风月幽默,惟妙惟肖,体现了画家在生活中 的细微观察。款识、印章与画面完整一体,丰富了 作品内涵。
以形写神是中国人物画艺术表现
最突出的特征。中国传统的人物, 不拘泥于外形和环境逼真的模仿,
把揭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作为
最高的艺术境界。
思考.练习
从神情、姿态、线条、色彩、人物 之间的呼应关系等方面分析《韩熙载夜宴图》 中这组箫管乐女的造型,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
第 二 课
传统人物画的人物造型既体现自然形貌,又强调自我表现;注重刻画人物神 情,形似与神似合二为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拘泥于时空的约束,利用 必要的道具、景物表现场景,省略多余的细节以人物的表现。
林风眠的作品,从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 、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 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 即知。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 种共通的艺术语言。 他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 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 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 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 的人生经历。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和 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
人物画
二、工笔人物
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传统中国画,是中国画里直接反映 现实的画科。
何家英作品
课后作业
从日常生活或是历史故事中选取题材,选择自己喜
欢的人物,尝试用简洁的线条画一副人物画。下周 上课前交。
谢谢大家!
中 国画
在古代无确定的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 主要指的是中国在绢、宣纸、帛上 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汉族传统绘画形式 是用毛笔蘸水、墨、彩 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 种称为“中国画”, 简称“国画”。
中国画的分类:
按题材(内容)分类
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 按技法分类 写意画 工笔画
第二 课
你准备画什么?
野猪 林
( 中 国 画 )
现 代
高 马 得
鲜活的生活写照
逍遥图 (中国画) 现代 周思聪
惟妙惟肖地刻画了 儿童天真无邪的动 人姿态,充满感情地 歌颂了他们的成长, 表现了他们在认识世 界中获得的乐趣
此画笔意精深而不乏率意,流畅而洒脱,
充分体现任伯年人物画的高超技巧。任 Nhomakorabea
倒拔垂杨柳(中国画) 现代 方成
九方皋 (中国画) 现代 徐悲鸿
徐悲鸿画马闻名于天下。他画的马,或奔驰于草原,或群聚于旷野,或渴饮于水边, 或长啸于山林,凡此种种,都表现出马的勇敢、自由与奔放。他把自己的爱与恨、理
想与追求、情感和人格,全部倾注在这超脱自然、超越生活的骏马图中。他赋予马鲜
明的个性,马的形象无鞍无辔,不受束缚,不俯仰于人的鼻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而在《九方皋》中,黑色的雄马却例外戴上了缰辔。有人问徐悲鸿这是为什么?徐悲 鸿笑答:“马也和人一样,愿为知己者用,不愿为昏庸者制。”
伯年笔下的人物造型,古绝生动,尤其 适合表现文人雅士的高逸姿态。
羲 之 爱 鹅 图 ( 中 国 画 0 清 代 任 伯 年
设色为古淡为主,色调高雅,层次细腻丰富。 他善用墨和色,既显沉稳,又饶韵致
朝鲜舞(中国画) 1964 叶浅予
在平凡的生活中,在成语典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里,有许多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