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G)编码算法及压缩过程的实现

合集下载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摘要:JPEG2000是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图像压缩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静止图像压缩标准。

本文介绍了JPEG2000图像编码系统的实现过程, 对其中采用的基本算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介绍了这一新标准的特点及应用场合,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JPEG2000;图像压缩;基本原理;感兴趣区域引言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运用,图像压缩要求更高的性能和新的特征。

为了满足静止图像在特殊领域编码的需求,JPEG2000作为一个新的标准处于不断的发展中。

它不仅希望提供优于现行标准的失真率和个人图像压缩性能,而且还可以提供一些现行标准不能有效地实现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完全无法实现的功能和特性。

这种新的标准更加注重图像的可伸缩表述。

所以就可以在任意给定的分辨率级别上来提供一个低质量的图像恢复,或者在要求的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情况下提取图像的部分区域。

1.JPEG2000的基本介绍及优势相信大家对JPEG这种图像格式都非常熟悉,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图像中,绝大多数都是JPEG格式的。

JPEG的全称为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它是一个在国际标准组织(ISO)下从事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制定的委员会,它制定出了第一套国际静态图像压缩标准:ISO 10918-1,俗称JPEG。

由于相对于BMP等格式而言,品质相差无己的JPEG格式能让图像文件“苗条”很多,无论是传送还是保存都非常方便,因此JPEG格式在推出后大受欢迎。

随着网络的发展,JPEG的应用更加广泛,目前网站上80%的图像都采用JPEG格式。

但是,随着多媒体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传统JPEG压缩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数字化多媒体图像资料的要求:网上JPEG图像只能一行一行地下载,直到全部下载完毕,才可以看到整个图像,如果只对图像的局部感兴趣也只能将整个图片载下来再处理;JPEG格式的图像文件体积仍然嫌大;JPEG格式属于有损压缩,当被压缩的图像上有大片近似颜色时,会出现马赛克现象;同样由于有损压缩的原因,许多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应用JPEG无法胜任。

图像压缩算法原理:JPEG、PNG等压缩方式

图像压缩算法原理:JPEG、PNG等压缩方式

图像压缩算法原理:JPEG、PNG等压缩方式图像压缩算法旨在减小图像文件的大小,同时保持尽可能多的图像质量。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和PNG(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是两种常见的图像压缩方式,它们有不同的原理和适用场景。

JPEG 压缩算法原理:离散余弦变换(DCT): JPEG 使用离散余弦变换将图像从空间域变换到频域。

DCT将图像分解为一系列频率分量,允许更多的信息被聚焦在低频分量上,这些低频分量对人眼更敏感。

量化:在DCT之后,通过量化将每个频率分量的数值映射为一个较低的精度。

高频分量被更多地量化为零,从而进一步减小数据。

哈夫曼编码:使用哈夫曼编码对量化后的数据进行熵编码。

哈夫曼编码对常见的值使用较短的编码,对不常见的值使用较长的编码,以进一步减小文件大小。

色彩空间转换: JPEG通常将RGB颜色空间转换为YCbCr颜色空间,其中Y表示亮度(灰度),Cb和Cr表示色度(颜色信息)。

这样可以将图像的亮度和色度分离,使得在色度上的降采样更容易。

PNG 压缩算法原理:无损压缩:与JPEG不同,PNG是一种无损压缩算法,它保留了原始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的精确信息。

这使得PNG适用于需要完整性的图像,如图标、图形等。

差分预测: PNG使用差分预测(Delta Predictive Coding)来减小冗余。

通过预测每个像素值与其周围像素值之间的差异,PNG可以用较小的数据表示图像。

LZ77压缩: PNG使用LZ77算法进行数据压缩。

该算法通过查找并用指向先前出现的相似数据的指针替换当前数据,从而减小文件大小。

无调色板和透明度支持: PNG支持真彩色图像,并且可以存储图像的透明度信息。

这使得PNG在需要保留图像质量的同时支持透明背景。

总体而言,JPEG适用于需要较小文件大小,且可以容忍一些信息损失的场景,而PNG适用于需要无损压缩和透明度支持的场景。

jpeg 编码原理 -回复

jpeg 编码原理 -回复

jpeg 编码原理-回复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一种图像压缩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的存储和传输中。

JPEG编码原理是将图像分块、转换为频域表示、量化和熵编码等一系列步骤的组合,以尽可能地减小图像文件的大小同时保持图像质量。

JPEG编码的步骤如下:1. 图像分块:JPEG编码将输入图像划分为8×8个像素的块,每个块都经过单独的处理。

这样的划分能够更好地保持图像的局部特征,并使得后续的处理更加有效。

2. 转换为频域表示:每个划分的图像块通过应用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来转换为频域表示。

DCT能够将像素值的空域表示转换为一系列频率分量的频域表示。

经过DCT变换后,低频分量会集中在左上角,而高频分量则分布在右下角。

3. 量化:DCT变换后得到的频域表示,对于高频分量的维度信息对图像视觉感知的贡献较小。

因此,JPEG采用了量化表来将高频分量进行抑制。

量化过程即通过除以一个量化矩阵,将频域表示的每个系数分量变为整数。

4. 压缩和熵编码:通过量化后的频域表示得到的整数系数矩阵,一般情况下会有许多零值,这是由于量化矩阵的零值化导致的。

这些零值可以被很好地压缩。

JPEG 采用了霍夫曼编码来实现熵编码,通过对系数的零值进行编码,从而将图像数据进行高效的压缩。

5. 解码:JPEG解码是编码过程的逆过程。

解码时,将经过熵编码的图像数据解压为量化后的频域表示系数。

然后通过反量化和反DCT变换得到每个图像块的空域表示。

最后,将所有块合并,得到完整的解码图像。

JPEG编码通过利用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来设计其压缩算法,使得图像在被压缩的同时尽量减少人眼可察觉的细节损失。

这使得JPEG编码成为了一种非常常见的图像压缩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的存储、传输和显示中。

无论是从存储空间的角度考虑,还是为了在网络中高效传输图像数据,JPEG编码都在图像处理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JPEG图像压缩算法基本介绍

JPEG图像压缩算法基本介绍

JPEG图像压缩算法基本介绍JPEG压缩算法可以用失真的压缩方式来处理图像,但失真的程度却是肉眼所无法辩认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JPEG会有如此满意的压缩比例的原因。

下面主要讨论,JPEG基本压缩法。

一、图像压缩算法之JPEG压缩过程JPEG压缩分四个步骤实现:1.颜色模式转换及采样;2.DCT变换;3.量化;4.编码。

二、图像压缩算法具体操作1、图像压缩算法之颜色模式转换及采样RGB色彩系统是我们最常用的表示颜色的方式。

JPEG采用的是YCbCr色彩系统。

想要用JPEG基本压缩法处理全彩色图像,得先把RGB颜色模式图像数据,转换为YCbCr颜色模式的数据。

Y代表亮度,Cb和Cr则代表色度、饱和度。

通过下列计算公式可完成数据转换。

Y=0.2990R+0.5870G+0.1140BCb=-0.1687R-0.3313G+0.5000B+128Cr=0.5000R-0.4187G-0.0813B+128人类的眼晴对低频的数据比对高频的数据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事实上,人类的眼睛对亮度的改变也比对色彩的改变要敏感得多,也就是说Y成份的数据是比较重要的。

既然Cb成份和Cr成份的数据比较相对不重要,就可以只取部分数据来处理。

以增加压缩的比例。

JPEG 通常有两种采样方式:YUV411和YUV422,它们所代表的意义是Y、Cb和Cr三个成份的数据取样比例。

2、图像压缩算法之DCT变换DCT变换的全称是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是指将一组光强数据转换成频率数据,以便得知强度变化的情形。

若对高频的数据做些修饰,再转回原来形式的数据时,显然与原始数据有些差异,但是人类的眼睛却是不容易辨认出来。

压缩时,将原始图像数据分成8*8数据单元矩阵,例如亮度值的第一个矩阵内容如下:JPEG将整个亮度矩阵与色度Cb矩阵,饱和度Cr矩阵,视为一个基本单元称作MCU。

每个MCU所包含的矩阵数量不得超过10个。

JPEG文件解码详解

JPEG文件解码详解

JPEG文件解码详解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联合图像专家小组的英文缩写。

它由国际电话与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The 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 hone Consultative Committee)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6年联合成立的一个小组,负责制定静态数字图像的编码标准。

小组一直致力于标准化工作,开发研制出连续色调、多级灰度、静止图像的数字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即JPEG算法。

JPEG算法被确定为国际通用标准,其适用范围广泛,除用于静态图像编码外,还推广到电视图像序列的帧内图像压缩。

而用JPEG算法压缩出来的静态图片文件称为JPEG文件,扩展名通常为*.jpg、*. jpe、*.jpeg。

JPEG专家组开发了两种基本的压缩算法、两种数据编码方法、四种编码模式。

具体如下:压缩算法:●有损的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无损的预测技术压缩。

数据编码方法:●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编码模式:●基于DCT顺序模式:编/解码通过一次扫描完成;●基于DCT递进模式:编/解码需要多次扫描完成,扫描效果从粗糙到精细,逐级递进;●无损模式:基于DPCM,保证解码后完全精确恢复到原图像采样值;●层次模式:图像在多个空间多种分辨率进行编码,可以根据需要只对低分辨率数据作解码,放弃高分辨率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JPEG图像使用的是离散余弦变换、哈夫曼编码、顺序模式。

JPEG压缩编码算法的主要计算步骤如下:(0) 8*8分块。

(1) 正向离散余弦变换(FDCT)。

(2) 量化(quantization)。

(3) Z字形编码(zigzag scan)。

(4) 使用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对直流系数(DC)进行编码。

(5) 使用行程长度编码(RLE)对交流系数(AC)进行编码。

JPEG图像压缩与编码解析

JPEG图像压缩与编码解析

JPEG图像压缩与编码解析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压缩格式,以其易于使用、压缩率高而著称,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图像压缩格式。

JPEG压缩
算法把图像分为内容和质量两个维度来进行压缩。

下面将详细论述JPEG
图像编码与解码的基本原理。

1.JPEG图像编码过程
(1)空间域转换
空间域转换是将原始图像由空间域变换成更加节省存储空间的频域。

JPEG压缩采用的是离散余弦变换(DCT)这种空间域转换方法,它可以把
图像表示成一系列正交基函数的线性组合,每一个函数表示的是对应的图
像量化值。

利用DCT将一幅图像分成8×8(也有可能是16×16)大小的块,每一个块由64(或者256)个相互独立的像素构成,被称为DCT子块。

(2)频段选择
JPEG图像压缩算法采用频段选择的原则,根据图像中的特征,把空
间域转换之后的低频分量即低频信息传��有损,而只把高频分量即高频
信息传递以达到保留重要信息的目的,在JPEG中,特征的保留按照“从
重要的到不重要的”的顺序进行。

(3)变换。

jpeg编码原理

jpeg编码原理

JPEG编码原理1. 简介JPEG是一种常见的图像压缩算法,它能够将图像文件的大小大幅度压缩,同时保持图像质量。

JPEG编码原理是指将图像从原始的RGB色彩空间转换为亮度和色度分量,并对这些分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和量化,最后使用熵编码进行压缩。

2. RGB到YCbCr色彩空间的转换JPEG编码首先将图像从RGB色彩空间转换为YCbCr色彩空间。

RGB色彩空间由红色、绿色和蓝色三个分量组成,而YCbCr色彩空间由亮度(Y)分量和两个色度(Cb和Cr)分量组成。

转换公式如下:Y = 0.299R + 0.587G + 0.114BCb = -0.1687R - 0.3313G + 0.5B + 128Cr = 0.5R - 0.4187G - 0.0813B + 128其中R、G、B分别为原始图像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分量。

3. 亮度和色度分量的子采样亮度分量对图像的细节表示更为重要,而色度分量对颜色信息的表示更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减小图像文件的大小,JPEG编码会对色度分量进行子采样。

常见的子采样方法有4:2:0和4:2:2。

4:2:0子采样表示每个4x4像素块中,亮度分量有16个样本值,而色度分量Cb和Cr分别有4个样本值。

4:2:2子采样表示每个4x2像素块中,亮度分量有8个样本值,而色度分量Cb和Cr分别有2个样本值。

4. 离散余弦变换(DCT)离散余弦变换(DCT)是JPEG编码中的核心步骤,它将图像数据从空间域转换为频域。

DCT通过将亮度和色度分量划分成8x8的非重叠块,并对每个块进行DCT变换。

DCT将每个块中的像素值分解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余弦函数。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取图像中的重要频率分量,将高频分量置零以实现压缩。

5. 量化量化是JPEG编码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它通过将DCT系数除以一个量化表中对应的量化因子将图像数据进一步压缩。

量化因子的值越大,表示对该频域系数的量化程度越强,从而导致更多的数据被丢弃。

JPEG图像数据格式简明分析

JPEG图像数据格式简明分析

总结
总的来说,JPEG图像数据格式凭借其高压缩比、兼容性强和适用范围广等优 点,成为图像处理、数字摄影、网络传输和科学数据可视化等领域的首选格式。 然而,我们也应意识到其存在的损失细节和速度较慢等缺点。未来,随着技术的 不断发展和新的图像格式的出现,JPEG可能会面临挑战。但就目前而言,JPEG仍 然是图像处理和存储领域的重要支柱。
3、离散余弦变换:接下来,图像数据将经过离散余弦变换(DCT)。DCT将 图像的像素值从空间域转换到频域,使得图像的能量集中在一些低频区域。
4、量化和编码:在完成DCT后,JPEG算法对DCT系数进行量化,将它们转换 为更小的值。然后对这些值进行编码,以产生最终的压缩数据。编码过程中使用 的哈夫曼编码(Huffman Coding)是一种无损压缩技术,它可以根据数据的统计 特性来生成更短的编码。
%读取原始图像
%将原始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
%对灰度图像进行DCT变换
%设定量化表
quantization_table = [16 11 10 16 24 40 51 61;
12 12 14 19 26 58 60 55;
14 13 16 24 40 57 69 56;
14 17 22 29 51 87 80 62;
参考内容
JPEG静态图像压缩算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它通过去除图像中 的冗余信息来减小图像的文件大小,从而方便了图像的存储和传输。JPEG算法采 用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压缩方法,将图像数据转化为一种更有效 的表示形式,从而实现了图像的压缩。
JPEG算法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
组成结构
JPEG图像数据格式的组成结构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头部、图像部分和尾部。 头部包含关于图像的一些基本信息,如文件号、量化表、色彩空间等。图像部分 是实际的图像数据,包括经DCT变换和量化的像素值。尾部包含一些附加信息, 如压缩方法、图像大小等。

基于JPEG压缩编码的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JPEG压缩编码的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JPEG压缩编码的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与实现树2009-10-12 19:39:46 阅读68 评论2 字号:大中小JPEG压缩方法由于其较高的压缩比和理想的压缩效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图像压缩方法。

它采用一种特殊的有损压缩算法,将不易被人眼察觉的图像颜色删除,从而能够将图像压缩在很小的储存空间。

JPEG压缩技术十分先进,它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数据,在获得极高的压缩率的同时能展现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用最少的磁盘空间得到较好的图像品质。

本文对JPEG图像压缩方法进行了基本介绍,包括它的发展历史,现阶段的研究情况,压缩原理等。

其中重点介绍了哈夫曼编码和游程编码的基本原理和在JPEG压缩编码算法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以变换编码方法为例,介绍了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基本过程。

最后介绍了用VC++编写JPEG压缩程序所涉及到的几个基本模块,从而实现了BMP 图像和JPEG图像的相互转换,这也是最主要的编程思想和依据。

关键词:图像压缩,JPEG,DCT,哈夫曼编码,行程编码摘要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11.1 图像压缩的意义11.2 JPEG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2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3第二章JPEG图像压缩技术基础研究 42.1 JPEG图像压缩技术42.2 JPEG压缩中图像文件的格式52.2.1 BMP图像的格式52.2.2 JPEG图像格式82.3 本章小结8第三章JPEG图像压缩相关算法及实现93.1 JPEG图像压缩编码方法93.1.1 哈夫曼编码的原理103.1.2 哈夫曼编码在图像压缩中的实现113.2 JPEG图像压缩原理133.2.1 前向DCT变换143.2.2 量化153.2.3 使用哈夫曼可变字长编码器对量化系数进行编码16 3.3 本章小结19第四章JPEG图像压缩的设计与实现204.1 总体设计204.1.1设计思想204.1.2 模块设计204.2 JPEG图像压缩软件的实现214.2.1 BMP图像的读入、显示模块224.2.2 DCT量化编码模块254.2.3 组成位数据流模块294.2.4 JPEG图像存储模块314.2.5 解压缩模块314.3 软件应用324.4 压缩效果的评价334.4.1 压缩效果理论分析344.4.2 压缩效果实际分析344.5 本章小结35第五章总结365.1 JPEG图像压缩结论365.2 JPEG图像压缩前景分析36参考文献38致谢39附录40ABSTRACTJPEG compressio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mage compression method because of its higher compression ratio and ideal compression effect. It uses a special lossy compression algorithm and deletes colors of images that is not detected easily by human eye, thus images can be compressed in a small storage space. JPEG compression technology is very advanced, it is used lossy compression methods to remove redundant image data. Thus, high compression ratios can be got, at the same time, a very rich and vivid images can be displayed, in other words, it is possible to get better image quality with the least disk space.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JPEG compression algorithm firstly, including its history 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is stage, compression principle, and so on. Referring to the JPEG compression method,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basic tenets of Huffman coding and run-length coding and their specific application in JPEG compression algorithm. To transform coding method as an example, it introduces th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the basic process. Finally, Using the VC + +, it involves several basic modules of JPEG compression process and realizes the BMP images and JPEG image conversion,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ideological basis for programming.KEY WORDS:Image compression, JPEG, DCT, Huffman coding, run-length coding第一章绪论1.1 图像压缩的意义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了,在这个时代,人们每天都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PDA、网络、电视、广播等等)获得大量的信息,而信息的本质,就要求交流和传播,在有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储存。

霍夫曼编码表 jpeg

霍夫曼编码表 jpeg

霍夫曼编码表 jpeg霍夫曼编码(Huffman coding)是一种用于数据压缩的算法,它通过根据字符出现的频率分配不同长度的二进制编码来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压缩标准,其中也使用了霍夫曼编码。

JPEG压缩过程中的霍夫曼编码主要应用于DC系数和AC系数的编码。

DC系数是每个8x8像素块的直流分量,而AC系数是其余的交流分量。

首先,JPEG通过对图像进行DCT(离散余弦变换)将图像转换为频域数据。

DCT将图像从空间域转换为频域,使得图像的能量集中在较低频率的分量上,这使得图像可以更有效地被压缩。

DCT变换后的频域数据包含DC系数和AC系数。

DC系数表示图像的亮度信息,它代表了每个8x8像素块的平均亮度值。

由于相邻的像素值通常相似,DC系数的变化幅度较小。

因此,JPEG使用霍夫曼编码对DC系数进行压缩。

在这个过程中,DC系数被差分编码,即每个块的DC系数被与其前一个块的DC系数之差进行编码。

这样,由于差异较小,编码后的长序列中将有很多重复的值,使得压缩率更高。

然后,差分编码后的DC系数通过霍夫曼编码进行进一步的压缩,使用前缀编码的方式将频率较高的DC系数用较短的编码表示,频率较低的DC系数用较长的编码表示。

AC系数表示图像的细节信息,它代表了每个8x8像素块中除了直流分量外的交流分量。

AC系数相对于DC系数更多且变化范围较大,因此使用霍夫曼编码对其进行压缩是非常合适的。

AC系数首先通过零值处理将连续的零元素编码为(0, 0)零域对,然后对非零AC系数进行霍夫曼编码。

霍夫曼编码表中预先设定了一组编码字典,其中包含了每个AC系数的频率以及对应的霍夫曼编码。

由于AC系数的频率分布不均匀,因此使用了可变长度编码(VLC)的方式,频率较高的AC系数用较短的编码表示,频率较低的AC系数用较长的编码表示。

在JPEG压缩标准中,定义了两个常见的霍夫曼编码表:亮度(Y)和色度(CbCr)编码表。

JPEG图像压缩编码原理及格式

JPEG图像压缩编码原理及格式

图像灰度级gray(x,y)
JPEG中的余弦变换
对pic2进行DCT:
pic2
DCT:高频系数很小
JPEG中的余弦变换
pic3:
pic3
图像灰度级gray(x,y)
JPEG中的余弦变换
对pic3进行DCT:
pic3
DCT:高频系数较大一些
JPEG中的余弦变换
在JPEG进行余弦变换后,由8x8像素图像块获 得8x8个频域系数C(u,v),如果存储64个频域系 数,则图像数据并不能压缩。
(DCT系数x1000)
DCT:高频系数很小
JPEG中的余弦变换
对pic0进行DCT:
pic0
DCT:高频系数很小
JPEG中的余弦变换
pic1:
pic1
图像灰度级gray(x,y)
JPEG中的余弦变换
对pic1进行DCT:
pic1
DCT:高频系数很小
JPEG中的余弦变换
pic2:
pic2
0
0
0
0
0
0
2
0
0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74,33,31,-1,-2,-1,2,-2,-2,2,0,0,……,0};
由于大量的0连续排列,可以用“行程编码(Run Length Coding)”方法节约存贮空间。

jpg算法

jpg算法

余信息。

JPEG算法框图如图:1、使用正向离散余弦变换(Forward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FDCT)把空间域表示的图变换成频率域表示的图。

2、使用加权函数对DCT系数进行量化,这个加权函数对于人的视觉系统是最佳的。

3、使用霍夫曼可变字长编码器对量化系数进行编码。

译码或者叫做解压缩的过程与压缩编码过程正好相反。

JPEG算法与彩色空间无关,因此“RGB到YUV变换”和“YUV 到RGB变换”不包含在JPEG算法中。

JPEG算法处理的彩色图像是单独的彩色分量图像,因此它可以压缩来自不同彩色空间的数据,如RGB, YCbCr和CMYK。

二、JPEG算法的主要计算步骤JPEG压缩编码算法的主要计算步骤如下:(1)正向离散余弦变换(FDCT)。

(2)量化(Quantization)。

(3)Z字形编码(Zigzag Scan)。

(4)使用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DPCM)对直流系数(DC)进行编码。

(5)使用行程长度编码(Run-Length Encoding,RLE)对交流系数(AC)进行编码。

(6)熵编码(Entropy Eoding)。

1、正向离散余弦变换下面对正向离散余弦变换(FDCT)变换作几点说明。

(1)对每个单独的彩色图像分量,把整个分量图像分成若干个8×8的图像块,如图所示,并作为两维离散余弦变换DCT的输入。

通过DCT变换,把能量集中在少数几个系数上。

(2)DCT变换使用下式计算:它的逆变换使用下式计算:上面两式中,C(u),C(v) = (2)-1/2,当u, v = 0;C(u),C(v) = 1,其他。

f(i, j)经DCT变换之后,F(0,0)是直流系数,其他为交流系数。

(3)在计算两维的DCT变换时,可使用下面的计算式把两维的DCT变换变成一维的DCT变换:2、量化量化是对经过FDCT变换后的频率系数进行量化。

JPEG图像压缩算法及其实现

JPEG图像压缩算法及其实现

JPEG图像压缩算法及其实现⼀、JEPG压缩算法(标准)(⼀)JPEG压缩标准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个由ISO/IEC JTC1/SC2/WG8和CCITT VIII/NIC于1986年底联合组成的⼀个专家组,负责制定静态的数字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标准。

迄今为⽌,该组织已经指定了3个静⽌图像编码标准,分别为JPEG、JPEG-LS和JPEG2000。

这个专家组于1991年前后指定完毕第⼀个静⽌图像压缩标准JPEG标准,并且成为国际上通⽤的标准。

JPEG标准是⼀个适⽤范围很⼴的静态图像数据压缩标准,既可⽤于灰度图像⼜可⽤于彩⾊图像。

JPEG专家组开发了两种基本的静⽌图像压缩算法,⼀种是采⽤以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为基础的有损压缩算法,另⼀种是采⽤以预测技术为基础的⽆损压缩算法。

使⽤⽆损压缩算法时,其压缩⽐⽐较低,但可保证图像不失真。

使⽤有损压缩算法时,其算法实现较为复杂,但其压缩⽐⼤,按25:1压缩后还原得到的图像与原始图像相⽐较,⾮图像专家难于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因此得到了⼴泛的应⽤。

JPEG有4种⼯作模式,分别为顺序编码,渐近编码,⽆失真编码和分层编码,他们有各⾃的应⽤场合,其中基于顺序编码⼯作模式的JPEG压缩系统也称为基本系统,该系统采⽤单遍扫描完成⼀个图像分量的编码,扫描次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基本系统要求图像像素的各个⾊彩分量都是8bit,并可通过量化线性地改变DCT系统的量化结果来调整图像质量和压缩⽐。

下⾯介绍图像压缩采⽤基于DCT的顺序模式有损压缩算法,该算法下的JPEG压缩为基本系统。

(⼆)JPEG压缩基本系统编码器JPEG压缩是有损压缩,它利⽤了⼈的视觉系统的特性,将量化和⽆损压缩编码相结合来去掉视觉的冗余信息和数据本⾝的冗余信息。

基于基本系统的JPEG压缩编码器框图如图1所⽰,该编码器是对单个图像分量的处理,对于多个分量的图像,则⾸先应将图像多分量按照⼀定顺序和⽐例组成若⼲个最⼩压缩单元(MCU),然后同样按该编码器对每个MCU各个分量进⾏独⽴编码处理,最终图像压缩数据将由多个MCU压缩数据组成。

JPEG图像压缩算法流程详解(转)

JPEG图像压缩算法流程详解(转)

JPEG图像压缩算法流程详解(转)JPEG是Joint Photographic Exports Group的英⽂缩写,中⽂称之为联合图像专家⼩组。

该⼩组⾪属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主要负责定制静态数字图像的编码⽅法,即所谓的JPEG算法。

JPEG专家组开发了两种基本的压缩算法、两种熵编码⽅法、四种编码模式。

如下所⽰:压缩算法:(1)有损的离散余弦变换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2)⽆损的预测压缩技术;熵编码⽅法:(1)Huffman编码;(2)算术编码;编码模式:(1)基于DCT的顺序模式:编码、解码通过⼀次扫描完成;(2)基于DCT的渐进模式:编码、解码需要多次扫描完成,扫描效果由粗到精,逐级递增;(3)⽆损模式:基于DPCM,保证解码后完全精确恢复到原图像采样值;(4)层次模式:图像在多个空间分辨率中进⾏编码,可以根据需要只对低分辨率数据做解码,放弃⾼分辨率信息;在实际应⽤中,JPEG图像编码算法使⽤的⼤多是离散余弦变换、Huffman编码、顺序编码模式。

这样的⽅式,被⼈们称为JPEG的基本系统。

这⾥介绍的JPEG编码算法的流程,也是针对基本系统⽽⾔。

基本系统的JPEG压缩编码算法⼀共分为11个步骤:颜⾊模式转换、采样、分块、离散余弦变换(DCT)、Zigzag 扫描排序、量化、DC系数的差分脉冲调制编码、DC系数的中间格式计算、AC系数的游程长度编码、AC系数的中间格式计算、熵编码。

下⾯,将⼀⼀介绍这11个步骤的详细原理和计算过程。

(1)颜⾊模式转换JPEG采⽤的是YCrCb颜⾊空间,⽽BMP采⽤的是RGB颜⾊空间,要想对BMP图⽚进⾏压缩,⾸先需要进⾏颜⾊空间的转换。

YCrCb 颜⾊空间中,Y代表亮度,Cr,Cb则代表⾊度和饱和度(也有⼈将Cb,Cr两者统称为⾊度),三者通常以Y,U,V来表⽰,即⽤U代表Cb,⽤V代表Cr。

RGB和YCrCb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所⽰:Y = 0.299R+0.587G+0.114BCb = -0.1687R-0.3313G+0.5B+128Cr = 0.5R=0.418G-0.0813B+128⼀般来说,C 值 (包括 Cb Cr) 应该是⼀个有符号的数字, 但这⾥通过加上128,使其变为8位的⽆符号整数,从⽽⽅便数据的存储和计算。

基于DSP的JPEG静态图像压缩编码设计与实现

基于DSP的JPEG静态图像压缩编码设计与实现
fc v l r d c t e e t ey e u e h me r s a e o p cu e . u t e mo , i i moy p c fr it r s rh r r t s F e h me o c s o l h l f i t a t e r d t n l h t d o t n y af o t s me h t h ta i o a i me o s c s. n u e e r a - me ta s s in o e e e d d tl - u v i a e y t m. h t d o t t e s r s t l t r n mi s f t mb d e e e s r el n e s se I h e i o h l
De in a d I lme tt n o P G t lP cu e sg n mp e n a i f J E S i it r o l
Co p e so g rt m s d o P m r s in Al o ih Ba e n DS
G n a W a g Y o a Yu Ha e g Qin n ann o ( e aoa r fItl e tA t t n T c n l y H nn U iesy C a gh 10 2 K y L b rt y o ne i n uo i eh oo , u a nvri , h n sa 4 0 8 ) o lg ma o g t
所示 :
( A) 基 础 上 实 现 的 , 别 适 合 于 完 成 视 频 、 像 、 频 、 MS 的 特 图 音 语 8 8像素块 x
图 l 胍 G压 缩 编 码 流 程 图
基 本 J E 算 法 操 作 可 分 为 以下 三 个 步 骤 : 过 离 散 余 弦 PG 通 变换去除数据冗余 ; 使用 量 化 表 对 经 过 D T的数 据进 行 量 化 ; C

JPEG图片文件编解码详解

JPEG图片文件编解码详解

2.初步了解图像数据流的结构1)理论说明分析图像数据流的结构,笔者准备以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为读者详细剖析,即:数据流 最小编码单元 数据单元与颜色分量。

a) 在图片像素数据流中,信息可以被分为一段接一段的最小编码单元(Minimum Coded Unit,MCU)数据流。

所谓MCU,是图像中一个正方矩阵像素的数据。

矩阵的大小是这样确定的:查阅标记SOF0,可以得到图像不同颜色分量的采样因子,即Y、Cr、Cb三个分量各自的水平采样因子和垂直采样因子。

大多图片的采样因子为4:1:1或1:1:1。

其中,4:1:1即(2*2):(1*1):(1*1));1:1:1即(1*1):(1*1):(1*1)。

记三个分量中水平采样因子最大值为Hmax,垂直采样因子最大值为Vmax,那么单个MCU矩阵的宽就是Hmax*8像素,高就是Vmax*8像素。

如果,整幅图像的宽度和高度不是MCU宽度和高度的整数倍,那么编码时会用某些数值填充进去,保证解码过程中MCU的完整性(解码完成后,可直接忽视图像宽度和高度外的数据)。

在数据流中,MCU的排列方法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b) 每个MCU又分为若干个数据单元。

数据单元的大小必定为8*8,所以每个MCU的数据单元个数为Hmax*Vmax。

另外JPEG的压缩方法与BMP文件有所不同,它不是把每个像素的颜色分量连续存储在一起的,而是把图片分成Y,Cr,Cb三张子图,然后分别压缩。

而三个颜色分量的采样密度(即采样因子)可能一样(例如1:1:1)也可能不一样(例如4:1:1)。

每个MCU内部,数据的顺序是Y、Cr、Cb。

如果一个颜色分量有多个数据单元,则顺序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2)举例说明下面通过一幅32*35的图像,对上面两个问题列出两种采样因子的具体说明。

图1 整张完整的图像(4:1:1)图 2 将图像的MCU1放大图1及图3中灰色部分为实际图像大小(32px*35px);粗虚线表示各个MCU的分界;细虚线表示MCU内部数据单元的分界。

jpeg硬件解码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jpeg硬件解码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jpeg硬件解码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主要介绍有关JPEG硬件解码原理的背景和概念。

JPEG是一种广泛用于图像压缩的标准,其硬件解码原理指的是通过硬件电路实现对JPEG压缩图像的解码操作。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JPEG算法是一种有损压缩算法,能够将图像文件的大小大幅减小并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

JPEG算法通过对图像中的冗余信息进行剔除和量化处理来实现压缩。

然后,压缩后的图像通过JPEG解码器进行解码,以便在显示设备上进行显示或进一步处理。

与软件解码相比,硬件解码具有更快的解码速度和更低的功耗。

JPEG 硬件解码器通常由多个专门设计的硬件模块组成,这些模块相互协作以完成解码过程。

硬件解码器可以通过并行处理和高效的数据传输来加快解码速度,并且能够在嵌入式设备和低功耗应用中实现高质量的图像显示。

本文将详细介绍JPEG图像压缩算法以及JPEG硬件解码原理。

同时,还将探讨JPEG解码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采用硬件解码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逐步深入探讨这些内容,以加深对JPEG 硬件解码原理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将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一些展望,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有关JPEG硬件解码的信息。

最后,文章将总结已探讨的内容,并给出一些结束语。

本文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JPEG硬件解码原理,为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者还是工程师来说,了解JPEG硬件解码原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JPEG硬件解码原理,可以更好地应用和优化JPEG解码器,从而提升图像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为读者提供一个概览,使其对文章的组织和发展有清晰的了解。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首先概述本文的主题JPEG硬件解码原理,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正文部分将主要包含三个小节。

简述jpeg压缩的流程和原理

简述jpeg压缩的流程和原理

简述jpeg压缩的流程和原理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压缩格式。

它通过减少图像数据中的冗余信息来实现压缩,从而减小图像的文件大小,同时尽量保持图像的质量。

JPEG压缩的原理主要涉及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和量化两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说明JPEG压缩的流程和原理。

压缩流程:1. 分块:将图像分为8x8大小的块,每个块包含64个像素。

2. 颜色空间转换:对于彩色图像,首先将其转换为亮度(Y)和色度(Cb和Cr)三个通道。

色度通道的分辨率比较低,因为人眼对亮度的敏感度要高于对颜色信息的敏感度。

3. DCT变换:对每个8x8的块进行DCT变换。

DCT变换将图像从像素域转换到频率域,提取图像中的频率信息。

4. 量化:对于DCT变换的系数,使用量化表对其进行量化。

量化表中由于包含了不同频率信息的权重,对高频信号的量化较为严格,对低频信号的量化较为宽松。

这样可以减少高频信号的细节信息,从而减少存储空间。

量化后的DCT系数除以相应的量化表值,然后四舍五入,并取整数部分。

5. 编码:将量化后的DCT系数进行熵编码,以进一步减小文件大小。

JPEG中使用的熵编码算法是基于哈夫曼编码的算法。

通过根据系数的出现概率来分配变长编码,出现概率较高的系数使用较短的编码,出现概率较低的系数使用较长的编码。

这样可以保证较常见的系数使用较短的编码,从而进一步减小文件大小。

6. 存储:将编码后的数据存储为JPEG文件。

解压缩流程:1. 读取:读取JPEG文件。

2. 解码:将文件中的编码数据还原为量化后的DCT系数。

3. 逆量化:对量化后的DCT系数进行逆量化操作,恢复DCT系数的值。

4. 逆DCT变换:对逆量化后的DCT系数进行逆DCT变换,从频率域恢复到像素域。

5. 颜色空间还原:对于彩色图像,将亮度(Y)和色度(Cb和Cr)三个通道合并,恢复为原始的RGB颜色空间。

jpeg压缩原理

jpeg压缩原理

1. JPEG的压缩原理JPEG的压缩原理其实上面介绍的那些原理的综合,博采众家之长,这也正是JPEG有高压缩比的原因.其编码器的流程为:图9。

3 JPEG编码器流程解码器根本上为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图9。

4 解码器流程8×8的图象经过DCT变换后,其低频分量都集中在左上角,高频分量分布在右下角〔DCT 变换实际上是空间域的低通滤波器)。

由于该低频分量包含了图象的主要信息(如亮度〕,而高频与之相比,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我们可以忽略高频分量,从而到达压缩的目的.如何将高频分量去掉,这就要用到量化,它是产生信息损失的根源。

这里的量化操作,就是将某一个值除以量化表中对应的值。

由于量化表左上角的值较小,右上角的值较大,这样就起到了保持低频分量,抑制高频分量的目的.JPEG使用的颜色是YUV格式.我们提到过,Y分量代表了亮度信息,UV分量代表了色差信息。

相比而言,YY采用细量化,对UV采用粗量化,可进一步提高压缩比。

所以上面所说的量化表通常有两张,一张是针对Y的;一张是针对UV 的.上面讲了,经过DCT变换后,低频分量集中在左上角,其中F〔0,0〕〔即第一行第一列元素〕代表了直流〔DC)系数,即8×88×8子块的DC系数相差很小,所以对它们采用差分编码DPCM,可以提高压缩比,也就是说对相邻的子块DC系数的差值进展编码。

8×8的其它63个元素是交流(AC〕系数,采用行程编码。

这里出现一个问题:这63个系数应该按照怎么样的顺序排列?为了保证低频分量先出现,高频分量后出现,以增加行程中连续“0〞的个数,这63个元素采用了“之〞字型〔Zig—Zag〕的排列方法,如图9。

5所示.图9。

5 Zig—Zag这63个AC系数行程编码的码字用两个字节表示,如下图。

图9.6行程编码上面,我们得到了DC码字和AC行程码字.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缩比,需要对其再进展熵编码,这里选用Huffman编码,分成两步:〔1)熵编码的中间格式表示对于AC系数,有两个符号。

图象压缩(JPEG)编码算法中的DCT实现

图象压缩(JPEG)编码算法中的DCT实现

图象压缩图象压缩((JPEG )编码算法中的DCT 实现JPEG 中的二维DCT本文所讨论的压缩过程的关键是被称为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的数学变换。

Baseline System 中的DCT 要求输入数据是一个8×8的矩阵,且每个矩阵元素具有8bit 精度,分为从-128到127,故DCT 变换前,象素值先要减去128。

所谓8×8的二维DCT 是指将8×8的象素值矩阵变换成8×8系数矩阵。

8×8象素值矩阵是由输入图像分块得到的,若图像的高或宽不是8的整数倍,必须扩展其下边或右边到8的整数倍。

下面给出了式1二维DCT 的实用公式。

式2是反离散余弦变化(IDCT )公式。

式中表示的是8×8个象素值的矩阵进行计算的,产生出8×8频率系数的矩阵。

8×8的DCT 及IDCT 公式如下:用相当直接的代码段来表示for ( i = 0 ; i < 8 ; i + + )for ( j = 0 ;j < 8 : j + + ){temp = 0.0;for ( x = 0 ; x < 8 ; x ++ )for ( y = 0 ; y < 8 ; y ++ ){temp += Cosines [ x ] [ i ]*Cosines[ y ][ j ]*pixel[ x ][ y ];}temp * = sqrt ( 2 * 8 ) * Coefficient[ i ][ j ];DCT [ i ][ j ] = INT_ROUND (temp); // 取整运算 INT_ROUND}DCT 的实现测验DCT 算法时所表现出的首要的问题之一是计算DCT 中每个元素所需要的世界紧紧地依赖于矩阵的大小。

由于使用双层嵌套循环,所以计算量为:随着N 的增长,处理DCT 输出数组中每个元素所要的时间也将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1.2 图象压缩的几种方法 1.统计和字典的压缩方法 常规程序和计算机熵的数据对于那些基于利用统计变种的压缩,效果很好,
这些统计变种表现在单个符号的频率以及符号或短语字符串的频率等方面,而基于字典 的系统实际山就是假扮统计程序。可是遗憾的是,这类压缩对于连续色调图象的作用并 不很好。
这些程序的主要问题产生于这样的一个事实:照片图象的象素广泛地分布在整个 范围。如果将图象中的彩色用频率分布画出,那么频率分布图中,没有我们在统计压缩 的成功的情况下所看到的“尖峰”状,实际上,如果延长这个分布图,那么从类似于电 视那样的生活图象源中得出的分布图会趋于平展。这意味着,每个象素代码彼此是大约 相同的出现机会,决定不存在挖掘熵差的任何机会。
第二章 JPEG 编码算法
2.1JPEG 压缩编码基础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研究工作开始着眼于新的图像压缩类型,希望能够大大地 优于前面所讨论过的那些非常一般的压缩技术。到八十年代末,开始可为桌面系统的图 像处理而寻找应用的工作,大多是是为 UNIX 和 Macintosh 工作站加入的协处理器卡的 形式,这些卡的图象质量没有任何可见退化的情况下,可以以 95%的比率执行图像的 有损压缩。 同时,另一部分人开始发展一个国际标准,它能够包括这些新的压缩的种类。如果 标准允许方便的图形格式的互换,那么,显然,对于各方面都是有利的,关于标准化工 作,早期的担心是:它会限制进一步革新的可能性。两个标准化组织,CCITT 和 ISO, 分别从涉及图像压缩的工业和学术两个入手,并且,似乎已经潜在的阻止了工作的负结 果。 2.2.1JPEG 算法于 JPEG 小组简介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由 ISO/IEC JTC1/SC2/WG8 和 CCITT VIII/NIC 于 1986 年底联合组成的专家小组。JPEG 小组的工组事研究具有连续色调的图 像(包括灰度及彩色图像)的压缩算法,并将其制定为适用于大多数图像存储及通信局 设备的标准算法,JPEG 小组于 1990 年提出 JPEG 算法的建议,并决定对建议中的算法 不再修改,除非发现了危害压缩算法标准的问题。 作为静态图像压缩的标准算法,JPEG 算法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算法独立于图像的 分辨率;具有低于 1bit/象素的编码率,并且能够在五秒钟内建立图像,以满足实时要 求;在压缩比大约是 2 的情况下能够无失真地恢复原图像;支持顺序编解码和渐进编解
}
6
2.3DCT 的实现 测验 DCT 算法时所表现出的首要的问题之一是计算 DCT 中每个元素所需要的
世界紧紧地依赖于矩阵的大小。由于使用双层嵌套循环,所以计算量为:随着 N 的增 长,处理 DCT 输出数组中每个元素所要的时间也将增长。DCT 的实现将图像分成更小 更能处理的块,JPEG 小组选用 8×8 的块大小进行 DCT 计算。
3.差分调制 差分调制依赖余模拟数据趋于“平缓” 的变化,信号幅度撒谎那个的大的跳变是例外,而不是常规。在音频数据中,只 要信号的采样率一定程度地高于信息本身的最大的频率分量,那么大的跳变就不会产 生。 音频信号的差分调制通过编码一个样点与前一个样点的不同来利用这一个特点。 例如,如果单频样点位 8 位,差分编码系统可能用 4 位来编码样点之差,这就将输入数 据压缩了 50%。这种压缩方法中所产生的损失是来自于:使用标准的差分方法不可能 总是精确地编码。信号的增长可能快于比编码的允许,或者,编码可能太粗而不能容纳 下的差别,差分编码的有损性可以很好的处理,以产生出好的信号。 当压缩图形数据时,差分调制有很多问题。首先,图形中的象素依赖于平缓的增 加或减少时不可靠的,一幅图中不同的分量间的明显界限时常有的事情。这意味着,使 用差分编码的系统需要接受样点间的大的不同和小的不同。这就限制了压缩的效率。带 有数据长结构的许多图象可以压缩的很好。长结构中的象素,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差别或 差别很少;但时,带有突变部分的那些图象不可能压缩的很好。 通常,图形图象的差分的编码似乎不产生非常强于最好的无损算法的压缩结果,
但开始研究图形压缩时,人们也试图用相似的技术压缩数字化的图象,取得了一 些成功。最初,研究人员进行栅格化数据流的压缩,如显示在电视机栅的数据。
图形数据栅格化时,图形显示成一个象素流,每次一行地显示在屏幕上,从左到 右,从上到下。这样,当完成一行时 位到 24 位,如今的琢磨图形常常使用 8 位来定义一个象 素。
2
但并没有达到所希望的那么好,原因之一是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根本不同。 用常规格式采样的音频数据是趋于反复的,声音,包括讲话,是由每次几秒的重
复的正弦波组成的。虽然计算机上 DAC 的输入流可能由许多不同的频率叠加在一起而 成,但是正弦波通常产生反复的波形。
音频反复的本性自然使他利于压缩,线性预言编码和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等 技术就利于了这一点,因此将音频数据流压缩了 50%到 95%。
JPEG 中允许四种编解码模式: (1)基于 DCT 的顺序模式(sequential DCT-based) (2)基于 DCT 的渐进模式(progressive DCT-based) (3)无失真模式(Lossless) (4) 层次模式(hierarchical). 其中,(1)和(2)是基于 DCT 的有损压缩;(3)是基于线性预测的无损压缩;(4) 可以是 DCT 与线性预测的分层混合。 JPEG 算法可分为基本 JPEG 和扩展,即 Baseline System 与 Extended System。在 Baseline System 中生成的编码文件,在 Extended System 中一定可以正确解码。 2.1.2 JPEG 压缩 JPEG 有损压缩算法在三个成功的阶段中操作,见图 2-1
for ( j = 0 ;j < 8 : j + + ){ temp = 0.0; for ( x = 0 ; x < 8 ; x ++ ) for ( y = 0 ; y < 8 ; y ++ ){ temp += Cosines [ x ] [ i ]*Cosines[ y ][ j ]*pixel[ x ][ y ]; } temp * = sqrt ( 2 * 8 ) * Coefficient[ i ][ j ]; DCT [ i ][ j ] = INT_ROUND (temp);
1.1.1 图象压缩的目的 图象采样后,如果对之进行简单的 8bit 量化和 PCM 编码,其数据量是巨大的。
以 CIF(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格式的彩色视频信号为例,若采样速率为 25 帧/ 秒,采样样点的 Y、U、V 分量均为 8bit 量化,则一秒钟的数据量为:
2.有损压缩 类似于音频数据,图形图象也同样有一个比常规计算机数据文件优越的地方:在 压缩/扩展的循环中,他们可以被略微改动,而不会影响用户的立即质量。如果仔细修 改,那么各处象素的精确灰度可以完全不被注意地进行小的改变。由于计算机栅的图形 图象通常来自对真实世界源的扫描,所有他们通常表达一个已经不完美的照片的表达或 是不完美的其他打印接着的表达。没有改变图象基本性能的有损压缩程序应该是可行 的。 假设图形图象的有损压缩是可能的,那么它是如何实现的呢?研究人员最初试验 了用于语音信号的同样的技术,如差分编码和自适应编码,虽然这些技术对图象有帮助,
5
边到 8 的整数倍。 下面(式 2-1)给出了二维 DCT 的实用公式。式 2-2 是反离散余弦变化(IDCT)
公式。式中表示的是 8×8 个象素值的矩阵进行计算的,产生出 8×8 频率系数的矩阵。 8×8 的 DCT 及 IDCT 公式如下:
这个公式初看起来让人害怕,但它可以用相当直接的代码段来表示。 for ( i = 0 ; i < 8 ; i + + )
DCT Transformation →
Coefficient Quantization →
Lossless Compression
这三个步骤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压缩器。,可以将连续色调图像压缩到少于原大小 的 10%,同时丢失很少的原始逼真度。
2.2 JPEG 中的二维 DCT 本文所讨论的压缩过程的关键是被称为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的数学变换。Baseline System 中的 DCT 要求输入数据是一个 8×8 的矩阵,且每 个矩阵元素具有 8bit 精度,分为从-128 到 127,故 DCT 变换前,象素值先要减去 128。 所谓 8×8 的二维 DCT 是指将 8×8 的象素值矩阵变换成 8×8 系数矩阵。8×8 象素值 矩阵是由输入图像分块得到的,若图像的高或宽不是 8 的整数倍,必须扩展其下边或右
图象压缩(JPEG)编码算法及压缩过程的实现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静态图像压缩(JPEG)编码算法的基本原理、压缩的实现过程及 其重要过程的离散余弦变换(DCT)算法的实现原理及软件实现的例程,其次着重介绍 了压缩过程中的 DCT、量化和编码三个重要步骤的实现原理。 关键词:图像压缩 有损压缩 JPEG 离散余弦变换 DCT 量化
基于字典的压缩程序的运行也有类似的问题,基于扫描照片的图象决定没有任何 类型的数据特征以产生相同的短语的多次出现。例如,一个栅格化的图象,类似房子墙 边的垂直部分,在图片的许多连续的行中可能可以给出相似的字符串。但不幸的是,由 于真实世界是变化多端的,每行中的相同的性能将彼此地略有不同,对于 20 个象素的 一个字符串,其中的一两个象素会因扫描而彼此出现一步长的变化,虽然这些不同点小 到人眼不能探测或对人眼不起作用,但他们毕竟妨碍了基于字典压缩的工作,对于这类 压缩方法来说,字符串必须严格匹配,由于小的变化,而使匹配的字符串长度趋于很小, 这就限制了压缩的效率。
3
他当然也不会产生所需要的、对压缩的数量级上的改进。
4.自适应编码
自适应编码(常常于差分编码一同使用)根据前面看到的一些象素而对将要到来 的一些象素的信息做预言。例如,如果一幅灰度级照片中的最新的十个象素的值都在 45 到 50 之间,那么自适应压缩系统可能预言,下一个象素很大可能也在这个范围中, 之后,类似于霍夫曼或算术编码那样的基于熵的编码方案可能给将来到来的各种代码赋 以概率值。可以代替地使用压缩-扩展方法,将最细的粒度赋给最接近预言猜测的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