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材料题:第16课抗日战争 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16课 抗日战争 同步练习(解析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16课 抗日战争 同步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6481521eb91a37f1115c60.png)
第16课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1937年10月30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述道:“今谢晋元死守(上海)闸北一隅,任务与目的已达,故令其为荣誉之撤退,不必再作无谓之牺牲矣!”材料所反映的会战()A. 促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B. 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C.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 首次表明国民政府自卫抗战的决心2.某同学制作抗战前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的网页,设置了“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三个栏目。
如果要补充一个同类栏目,最恰当的是()A. 平型关大捷B. 百团大战C. 淞沪会战D. 滇缅战役3.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
”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4.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事件是()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 九一八事变C. 卢沟桥事变D. 八一三事变5.“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铸成壕堑,有死无退”该材料直接反映了()A.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B.国共两党合作携手抗战C.中共领导敌后抗战D.抗战相持阶段的不利局面6.1937年12月17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壁垒,以制敌之死命”。
这表明国民政府()A. 表达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愿望B. 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抗战主张C. 认识到动员民众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性D. 转变了对中共敌后战场抗战的认识7.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的张发奎在回忆录中写道:“他(蒋介石)坚持抗战到底誓不投降,为了这一点,我钦佩他,事实上这是很难坚持的,这八年是相当艰难的岁月,但他从未动摇过决心。
(人教新课标)必修1历史练习(含解析)第16课《抗日战争》Word版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必修1历史练习(含解析)第16课《抗日战争》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66b132227916888486d7ee.png)
(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下图为90多岁的日本老兵多立太郎,前来日本当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地方下跪谢罪。
这个地方是()A.卢沟桥B.柳条湖C.上海D.南京解析: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答案:A2.国民政府组织的下列会战中发生最早的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武汉会战D.徐州会战解析: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次大规模的会战。
答案:A3.对下图的漫画所反映的历史观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A.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B.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C.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D.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解析:日本以亚洲各国人民的解放者自居,实际上它对亚洲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便是铁证之一。
答案:C4.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日军宣布投降后,顺溜背负血海深仇,追杀坂田,坂田畏罪自杀。
全面侵华期间日军在中国的累累罪行不包括() A.旅顺大屠杀B.制造潘家峪惨案C.南京大屠杀D.用中国活人做试验解析:旅顺大屠杀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本制造的惨案,与“全面侵华期间”这一时间信息不相符,其他三项均发生在日本全面侵华期间。
答案:A5.1942年初,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进入缅甸作战。
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的直接目的是() A.营救被困英军B.对日军形成包围C.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D.配合英美军队反攻日军解析:注意题干中“直接目的”这一限定,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C项正确。
答案:C6.“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此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解析:由“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可知D项正确。
答案:DB组(能力题)7.日本统帅部修改的大正时期《帝国军队的用兵纲领》中规定:“以中国为敌时,其作战要领如下:初期目标是,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保护帝国权益和日本侨民。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16抗日战争(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16抗日战争(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802f2480eb6294dc886c8c.png)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限时20分钟)[▲组基础达标塚]1 •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
该“学习内容”最适合的主题应是()◎日军:炸毁柳条湖地区一段路轨,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占领沈阳。
◎共产党: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政府: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率部在嫩江桥奋勇抵抗。
◎民众:东北各族人民相继组织义勇军,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
A•十四年抗战的开始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 .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D .抗日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A [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学生笔记记录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这是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故选A项。
]2.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
”“崭新的阶段”是指()A .抗日战争的爆发B .全民族抗战的实现C.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 D .民主革命全面开始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推动了全民族的团结与进步。
因此,B项正确。
]3. 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它()A .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B .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C .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D .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D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故选D项;正面战场由国民党领导,排除A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壮大了八路军的力量,不是新四军,排除B项;延安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排除C项。
]4 •下表反映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A.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 D .淞沪会战C [由“破坏交通战” “拔掉据点”可知是百团大战,故选C项。
]5.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在长沙会战中取得长沙大捷,毙伤日军约六万多人。
英国《泰晤士报》称“ 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
下列有关长沙大捷的表述正确的是()A.推动了中国战场国共合作抗战B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C .说明了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D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转折点C [英国《泰晤士报》把长沙大捷称为“同盟军……之胜利”表明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C项。
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同步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同步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caa822ed630b1c59eeb534.png)
第16课抗日战争课程标准: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2.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全民族的抗战1.历史背景(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
2.共赴国难(1)国共合作: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全民族抗战。
(2)敌后战场:①1937年8月,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②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3)正面战场:①国民党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②在淞沪会战中,姚子青、谢晋元等爱国官兵英勇抗击日军。
3.结果中国军队虽取得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胜利,但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失陷。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1)时间:1937年12月。
(2)罪行:六周之内,屠杀中国军民超过三十万人。
2.潘家峪惨案(1)时间:1941年初。
(2)罪行:在河北省丰润县的潘家峪,杀害一千二百多人。
3.“七三一部队”(1)地点:中国东北。
(2)罪行: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三、抗战的胜利1.敌后战场(1)百团大战:①概况: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组织的战役。
②特点:主动出击。
(2)作用:敌后战场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国外战场1942年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与日军作战,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击败侵缅日军。
3.抗战胜利(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2)意义: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②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右图是1938年,江苏画家刘元创作的漫画,同年发表在《抗日漫画》第十期上。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同步练习:第16课 抗日战争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同步练习:第16课 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ec78430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a.png)
第16课抗日斗争一、选择题1.《大刀进行曲》如此唱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促使“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的事务是()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华北事变D.八一三事变答案B2.(2019·山东潍坊高一期末)1937年9月,蒋介石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中说:“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样努力。
”材料说明()A.各党派政治主见趋于一样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独裁D.中日民族冲突是当时主要冲突答案D3.(2019·福建厦门高一期末)“中共中心再慎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这一宣言应发表于()A.国民革命时期B.十年对峙时期C.全面抗日斗争时期D.解放斗争时期答案C4.(2019·广东佛山高一期末)“依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
……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 63 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 019 911人的重大伤亡。
”这说明()A.国民党主动抗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B.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C.国共合作是取得抗战成功的根本缘由D.国民党全面抗战增加抗战成功的信念答案A5.(2019·河南焦作高一期末)董必武曾从武汉致函毛泽东说,国统区人民赞扬八路军的成功,它“不仅与平汉、津浦两路战事成相反的对比,即与上海方面相比,亦令人看出八路军的不同”。
材料中“八路军的成功”最有可能是()A.台儿庄战役B.淞沪会战C.平型关大捷D.百团大战答案C6.“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08eabe2e3f5727a4e96234.png)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入侵、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抗日战争测试题知识点:抗战的暴发1.“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故筑城池……这第二天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恶运,赫赫名城,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据此推断这场战争暴发的缘故是( )A.卢沟桥建城B.卢沟桥名望太大C.中国军队与日军交火D.日本军队挑衅知识点:正面战场的抗战2.以下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3.以下属于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战役有( )①淞沪会战②太原会战③台儿庄战役④百团大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4.全面侵华开始后,日本提出了三个月衰亡中国的打算。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
”材料说明淞沪会战的踊跃作用在于(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成功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C.粉碎了日军迅速衰亡中国的打算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5.八路军总部在一道战役预备命令中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更,国内困难增加……我军应以踊跃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成功的战斗,创建显著的战绩,阻碍全国的抗战局势。
”依照这一命令所开展的军事行动是( ) A.太原会战B.平型关战役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6.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那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咱们应该重兵卒。
”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B.抗击日本入侵者应学习前人的战术C.必需依托政府军队抗战D.中国共产党依托群众,实行全面抗战知识点:日本入侵者的暴行7.“丽水收复后,鼠疫蔓延,一个月来掩埋尸棺已达四百余具。
吴圩一村八十余户,染疫死者八十余人,城郊哭声不断。
”造本钱地鼠疫蔓延最可能的缘故是( )A.国民党忙于内战不顾民生B.外来人口涌入丽水,人口密度太高C.山洪暴发,鼠害蔓延D.日军实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的结果8.对漫画中的“教科书”观点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 )A.日本曾遭原子弹轰炸B.日本解放了亚洲人民C.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戮D.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知识点:抗战成功的缘故及意义9.1937年9月,国民党发布的由中国共产党提交《中共中央为发布国共合作宣言》:“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此刻,只有咱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328cb851227916888486d79b.png)
第16课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年。
该观点重在()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恶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重要贡献C.突出华北人民抗战的历史地位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2.“……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哪怕敌人逞凶狂,咱们摆下了天罗地网,要把那些强盗豺狼全都埋葬”。
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它发生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3.抗日战争开始后,有人在分析共产党军队的作战方针时说:“今日红军(指已改编成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这段话的含意是() A.贬低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的作用B.污蔑八路军和新四军借抗战之机壮大自己的实力C.指明了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的战略战术D.在大反攻阶段限制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作战行动4.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
”“崭新的阶段”是指()A.抗日战争的爆发B.全民族抗战的实现C.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D.民主革命全面开始5.“岛寇荼毒,痛及滇西。
谁无血气,忍弃边陲。
桓桓将士,不顾艰危。
十荡十决,甘死如饴。
瘗忠有圹,名勒丰碑。
懔懔大义,昭示来兹。
”这段碑文纪念的是()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B.中国远征军C.中国工农红军D.国民革命军北伐军6.1940年,在山西蟠龙镇,彭德怀亲自指挥一二九师三个旅围攻日军一部300余人,苦战一天,仍有约60名鬼子逃脱,一二九师伤亡2019余人。
有人考证,当时日军有2挺重机枪,18挺轻机枪,18具掷弹筒。
材料说明()A.国共合作是八路军取得胜利的保证B.共产党军队的武器装备远不如日军C.由于指挥上的错误导致战役的失败D.八路军需要大规模的外援才能战胜日本7.据史料记载,“日军在江河边设一种电磨,将人捉到后,投入磨中,人即变成肉酱,然后用水一冲,踪迹全无。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第16课 抗日战争练习题-精选学习文档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第16课 抗日战争练习题-精选学习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97372600b4c2e3f572763c6.png)
第16课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一年,中国独立抗击了100多万日军,到抗战胜利时,日本230万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牵制在中国,中国战场消耗了日本全部战争开支340亿美元中的120亿,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9万多人。
这说明抗日战争A.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B.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D.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答案】C2.对于二战中的中日战争,一种叫法为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另一种叫法为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Sino-JapaneseWar),对此评价最合理的是A.两种叫法无本质上的区别B.前者忽略了战争的民族立场C.两种叫法都不利于史学研究D.后者模糊了正义与非正义的差别【答案】D3.凝视300000——“3”后面是一个个“0”(零)吗?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正面对屠刀,怒目相看!凝视300000——“3”后面是一个个“○”(圈)吗?不,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东条英机们,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凝视300000——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A.一九三七年7月B.一九三七年8月C.一九三七年10月D.一九三七年12月【答案】D4.以下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采用的战略战术。
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敌强我弱形势下的战术较灵活B.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C.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D.游击战是牵制日军最有效方法【答案】A5.下图是一九三七年8月22日成都《新民报》登载的一幅名为《救得》的漫画。
此漫画意在表达A.国共合作抗战的实现B.全民抗战可挽救中国C.全民抗战局面的形成D.对国民党抗战的支持【答案】B6.针对淞沪会战,蒋介石认为,“国军如能在上海多保卫一二个月,将可引起国际方面的干涉和支援,因而应不惜牺牲,尽力固守上海。
”蒋介石强调“固守上海”意在A.保护上海地区B.支援华北战场C.战胜日本侵略D.获取国际重视【答案】D7.一九三七年11月12日,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常务会议决定:“国民政府及中央党部迁重庆,军事委员会迁移地点,由委员长决定”16日,南京国民政府各机关除最高长官留南京主持工作外,其余均转道武汉。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c25d90b14e852458fb5751.png)
第16课抗日战争一、单选题1.(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
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D.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2.(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历史进程。
比如,我们依据1945年春中国政治发展态势,可以推断中共七大的主要决策是()A.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B.放手发动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C.党的工作重心应该由乡村转向城市,实行由城市领导乡村的工作方式D.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3.(陕西省山阳县漫川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热潮,组建“禹贡学会”,在“明辨疆域,昭告国人,神州版图,不容强邻侵吞”这表明()A.政府抗战态度不明,疆域史地研究不涉及政治敏感话题B.重视国史研究是史学界的传统C.先进知识分子通过研究历史地理来为中国当时的现实服务D.先进知识分子呼吁抵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4.(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考一模)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
这一变化主要源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C.国共两党阶级斗争的推动D.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性质的认识5.(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1939—1941年,国民政府实施地方“新县制”改革,赋予县及县以下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实行在民意和民选基础上的地方自治;地方实行行政、教育、军事合一的一体化组织建构;明确县级地方财政的自收自支原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材料题:第16课抗日战争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材料题:第16课抗日战争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21319b561252d381eb6ebf.png)
材料题:第16课抗日战争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1937年中共洛川会议材料二读图:请回答:(1)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什么抗战路线?(2)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政府在抗战中有什么积极表现?(3)依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二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三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剑桥中华民国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和日本停战投降的理由。
由此可见,当时日本政府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怎样?(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促使日本最终停战的具体原因。
参考答案1.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2)题注意回答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3)题要答出根本原因、外因等。
答案:(1)标志: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2)表现:①联共抗日,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②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入缅作战等战役;③争取国际援助,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3)全民族的抗战;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美国、苏联等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参战或世界人民的支持;战争的正义性. 2.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内容提取信息回答日本宣战和停战的理由,并从本质上理解日本政府对这场战争的态度;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联系材料概括出日本投降的原因。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16课 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16课 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1d92f0998fcc22bcd10d5c.png)
第16课抗日战争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全民族的抗战1.有学者认为,中国的近代也是一段近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不断明晰和加强的时期。
以下事件中最有助于强化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的是()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是在外族侵略下逐渐形成和强化的。
其中灾难最深重的是日军侵华,其造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危机,也激发了中华儿女的全民族抗战,C项符合题意。
2.1935年起,蒋介石在国内外通过三条渠道寻找共产党与其进行秘密接触,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国民党已放弃武力剿共方针B.共产国际要求国共两党结束内战C.民族危机促使国共寻求合作D.中共呼吁结束内战,一致抗日答案:C解析:据题干时间“1935年”和蒋介石秘密接触中国共产党要求谈判可知,此时国共两党关系正处于转折时期,蒋介石虽尚未放弃武力剿共的方针,但民族危机促使国共寻求合作,排除A项,选C项;B、D两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3.蒋介石曾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
”密电中“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A.九一八事变B.七一五事变C.一·二八事变D.七七事变答案:A解析:依据“沈阳”可知本题选A,其他三项事发地分别在武汉、上海、卢沟桥。
4.1938年4月,国民党在《抗战建国纲领》中指出:“加紧军队之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补充抗战部队;对于华侨回国效力疆场者……施以特殊训练……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配合作战……并在敌人后方发动普遍的游击战。
”这主要反映了抗战初期国民党() A.完全放弃了其片面抗战路线B.加强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战C.主张全面抗战和积极抗日的决心D.在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完全放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国民党主张联合所有抗日力量,而不仅仅是加强同共产党的合作,故B项说法不全面;加强军队、充实民众武力、训练华侨、援助各地抗日武装,等等,可以说明此时国民党主张全面抗战和积极抗日的决心,故C项正确;D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错误。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题:第16课抗日战争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题:第16课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9fa310e2960590c69ec376eb.png)
第16课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声明》:“我们始终相信,暴力是不能打垮我们的……敌如进攻南京,我们就保卫南京。
敌如进攻四川,我们就保卫四川。
只要敌人继续侵略,我们就继续抵抗!”该材料说明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是( )A.依赖外援B.避战自保C.坚持抵抗D.妥协退让答案:C2.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胜利。
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意义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
这次“胜利”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枣宜会战答案:B3.★1938年7月7日,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一周年纪念日。
为更广泛地发动民众,唤起全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心,经国民政府同意,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联合国民政府其他机关和民众团体发起大规模纪念活动。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武汉“七七献金”活动。
短短五天内,参加献金的人数达五十万以上,献金总额超过一百万元。
这反映出当时 ( )A.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B.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方式C.国民经济遭到战争的残酷打击D.国共合作推动民众抗日热情高涨答案:D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
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
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B.边区政府由国民党政府直接管辖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D.中国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答案:C5.“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
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一·二八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答案:B6.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中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答案:A7.1937年,美国《时代》杂志把蒋介石夫妇选为“1937年伉俪”。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bd4dbeec3a87c24028c4ee.png)
第16课抗日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童谣也能证史。
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
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2.日本早在1931年就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件,而我们通常把1937年“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的主要依据是A.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B.事变加速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C.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D.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3.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能够实现合作抗日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际形势决定B.国内形势决定C.阶级利益趋于一致D.社会主要矛盾决定4.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的主要原因是A.英美支持其抗战B.全国人民要求抗日C.日本扩大侵略威胁其统治D.受共产党政策的感召5.抗战初期,国共双方在哪一方面是一致的A.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B.都进行了积极的抗战C.都积极动员民众抗战D.都建立了民主政权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C.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建立D.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7.下面这些战役中有明显与其它三个不同,请找出A.百团大战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太原会战8.抗日战争较以前反侵略战争最突出的特点是A.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B.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C.中共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D.具有反侵略的民族解放的双重性9.抗战初期,在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上,涌现出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其中,发出“一息尚存,奋斗到底”的呼喊的是A.谢晋元B.姚子青C.蔡廷楷D.张自忠10.最能说明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表述是A.中国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B.中国战场对其他战场作了战略配合C.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经历的时间最长D.中国进行的抗战最为艰苦1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①全民族共同抗战②国际上的援助③国共两党的合作④我大敌小、我强敌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13.对抗日战争的特点概括地最为全面的是A.由局部抗战发展到全国性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B.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战争C.在两条抗战路线指导下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的民族战争D.世界现代史上最早起来单独抗击侵略的反法西斯战争14、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15、抗战初期,体现国共合作抗日的最典型的会战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长城抗战16、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不包括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B、扭转了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屡败局面C、开创了一条殖民地人民打败残暴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道路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二、非选择题:17.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个师团材料二: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材料三:反法西斯战争伤亡损失统计2000——摘自《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1)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到什么结论?(2)材料二中罗斯福设计了怎样的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请你结合材料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
第16课 抗日战争(参考答案)
![第16课 抗日战争(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ba6840852458fb770b5678.png)
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编号:16 使用时间:2014、11课时:1第16课抗日战争(参考答案)【预习自学】基础知识梳理答案一、中国,经济危机,九一八,东北,上海,伪满洲国,华北,华北1937 七七,上海,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二、抗日民族,全面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台儿庄大捷,游击战,敌后抗日,远征军,百团,中流砥柱三、国共,抗日民族统一,全面抗战,中流砥柱,反法西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自尊心,自信心,世界反法西斯,国际地位。
问题导引1.从1931年到1945年8月,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哪些苦难?(1)进行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军事侵略活动,抢占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资源。
(2)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
典型事件有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实验。
2.(1)抗战初期,由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比较努力,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广大官兵也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2)由于敌强我弱以及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造成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陷;(3)正面战场的抗战,迟滞了日军进攻,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三、【限时自测】选择题:1——5 BBABDC;四、【合作探究】1.(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课后自测】7——12 C B DCCC1。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6课 抗日战争》同步检测卷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6课 抗日战争》同步检测卷](https://img.taocdn.com/s3/m/db74d53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b.png)
第16课抗日斗争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回溯抗日斗争的历史,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
这个斗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起先了。
这一开端的确立是因为当时()A.日本绽开全面侵华B.中日之间正式宣战C.局部抗日斗争打响D.国共实现合作抗日答案C2.视察下列漫画,结合所学学问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是()A.主见实行全民族抗战B.强调中国共产党对抗战的领导C.确定国民党正面抗战D.赞扬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答案D3.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接连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攻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
”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C.协作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答案B4.《东史郎日记》中这样写道:“斗争是什么?斗争二字就是残忍、凄惨、暴虐、放火、屠杀等惨无人道的众恶之极的概括性代名词。
所谓斗争,就是包括了一切非人道的罪恶无比的巨大的恶魔口袋,它荼毒生灵,破坏良田,摧毁房屋,肆意暴虐,毁灭文化,使人间变成地狱,导致多数的生灵成了孤魂野鬼。
”运用抗日斗争时期的史实能证明其观点的是()①南京大屠杀②潘家峪惨案③建立“七三一”部队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答案D5.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斗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斗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遗忘侵略者所犯下的严峻罪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南京大屠杀是日军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②中国人民必需牢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③南京大屠杀惨案不容篡改④中日两国人民应当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对将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下图是我国抗战时期名为《共荣圈》的漫画,其主旨是()A.揭露日军虚假宣扬的本质B.丑化遭遇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C.美化日本的侵略行为D.揭示日本侵略者必将灭亡的结局答案A7.百团大战期间,国民党的38军以及很多民间抗日武装加入了作战行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练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ffab097960590c69fc37604.png)
第16课《抗日战争》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判断这首歌词应出自近代哪支人民军队的军歌(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C.国民革命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2.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二天,北平一些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们也提出“立泯派系之见,共赴国难”。
这说明( ) A.国难当头,团结合作逐渐成为各界共识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C.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被广泛接受D.国共两党结束对抗,开始合作3.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
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中国共产党将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C.中国共产党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不断滋长D.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4.“1938年春,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沟通南北战场的联系,企图占领战略要地徐州……日军约四万人发动进攻,守军顽强抵抗十余天……第五战区调动兵力包围日军……歼敌约二万人。
”这则史料所描写的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5.“高粱叶子青又青,×月×号来了东洋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华 B.九一八事变C.华北事变 D.七七事变6.蒋介石说:“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是中国工业和金融中心……英美等国在华利益主要集中在这里,如果在这里同日本大战,必然引起英美的极大关注,最好能把英美拉入战争,协同我们共抗日本……”材料中所涉及的战役是指(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材料二1942年6月(1)“远东危机”指什么?它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什么主要影响?(2)《时代》周刊认为这四大“元首”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54d140af1ffc4ffe47ac9d.png)
第16课抗日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童谣也能证史。
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
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2.日本早在1931年就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件,而我们通常把1937年“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的主要依据是A.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 B.事变加速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C.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D.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3.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能够实现合作抗日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际形势决定 B.国内形势决定C.阶级利益趋于一致 D.社会主要矛盾决定4.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的主要原因是A.英美支持其抗战 B.全国人民要求抗日C.日本扩大侵略威胁其统治 D.受共产党政策的感召5.抗战初期,国共双方在哪一方面是一致的A.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都进行了积极的抗战C.都积极动员民众抗战 D.都建立了民主政权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C.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建立 D.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7.下面这些战役中有明显与其它三个不同,请找出A.百团大战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太原会战8.抗日战争较以前反侵略战争最突出的特点是A.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 B.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C.中共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具有反侵略的民族解放的双重性9.抗战初期,在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上,涌现出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其中,发出“一息尚存,奋斗到底”的呼喊的是A.谢晋元 B.姚子青 C.蔡廷楷 D.张自忠10.最能说明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表述是A.中国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B.中国战场对其他战场作了战略配合C.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经历的时间最长 D.中国进行的抗战最为艰苦1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①全民族共同抗战②国际上的援助③国共两党的合作④我大敌小、我强敌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13.对抗日战争的特点概括地最为全面的是A.由局部抗战发展到全国性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B.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战争C.在两条抗战路线指导下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的民族战争D.世界现代史上最早起来单独抗击侵略的反法西斯战争14、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15、抗战初期,体现国共合作抗日的最典型的会战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长城抗战16、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不包括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B、扭转了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屡败局面C、开创了一条殖民地人民打败残暴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道路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二、非选择题:17.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个师团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材料三:反法西斯战争伤亡损失统计2000(1)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到什么结论?(2)材料二中罗斯福设计了怎样的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请你结合材料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c33ef258c5da50e2524d7faa.png)
第16课抗日战争对应学生用书P61[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
该“学习内容”最适合的主题应是( )A.十四年抗战的开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D.抗日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答案 A解析根据“炸毁柳条湖地区一段路轨”可知是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根据“马占山率部在嫩江桥奋勇抵抗”“东北各族人民相继组织义勇军”可知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是我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故A项正确。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材料无法体现,B项错误;1938年武汉会战后,抗战相持阶段到来,材料无法体现,C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D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2.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其目的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实现团结抗日C.推翻北洋军阀 D.发展统一战线答案 B解析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随后,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的整编有利于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抗日,故选B项。
由“1937年”可知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为次要矛盾,维护国家统一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A项;1937年北洋军阀已经被推翻,排除C项;中共军队被改编适应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而非发展统一战线,排除D项。
3.抗日战争期间,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的纪念讲话,认为“历史的任务要求国民党恢复辛亥及北伐的精神,来完成辛亥革命以来未竟的事业!”国民党当时正在进行的“未竟的事业”是指( )A.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B.推翻清政府,恢复中华C.打倒军阀,实现耕者有其田D.创建民国,确立共和政体答案 A解析材料中“北伐的精神”和“辛亥革命以来未竟的事业”是指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必须继续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故A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题:第16课抗日战争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1937年中共洛川会议材料二读图:
请回答:
(1)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什么抗战路线?
(2)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政府在抗战中有什么积极表现?
(3)依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二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三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
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剑桥中华民国史》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和日本停战投降的理由。
由此可见,当时日本政府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怎样?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促使日本最终停战的具体原因。
参考答案
1.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2)题注意回答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3)题要答出根本原因、外因等。
答案:(1)标志: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2)表现:①联共抗日,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②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入缅作战等战役;③争取国际援助,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3)全民族的抗战;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美国、苏联等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参战或世界人民的支持;战争的正义性。
2.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内容提取信息回答日本宣战和停战的理由,并从本质上理解日本政府对这场战争的态度;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联系材料概括出日本投降的原因。
答案:(1)宣战的理由:认为战争是为了日本的生存和东亚的安定。
停战的理由:战局不利,为了保全日本人民的生命安全。
对战争的态度:掩盖、美化侵略战争。
(2)中国的全民族抗战;中国与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