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福建师大附中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福建师大附中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参考答案A卷一、选择题:1-5 B C D A D 6-10 B D C B B 11-15 C C D D B 16-20 A D B A D 21-25 D B D B D 二、非选择题:36.(1)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2)②,①和②,②(3)2(4)自由组合定律,②37.(1)4 aaBb矮生红果:矮生黄果=3:1(2)13或11正常或矮生(3)Y38.(1)翻译;(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2)UCU;(3)mRNA (4)39.(1)杂交2/3 (2)II (3)C 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且不定向性(4)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100%40.(1)5% 95%(2)环境选择黑色个体,淘汰浅色个体(3)不定向定向B卷一、选择题:26-30 D C D B B 31-35 C C B B B二、非选择题:41.(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①Hh X T X t HHX T Y或HhX T Y ②1/36 ③1/60 00042.(1)X b Y b X B X B(2)X B Y b X b X b(3)X b Y b X B X b43.(1)荧光酶基因(2)限制酶DNA连接酶(3)ABD(4)固氮基因(5)目的性强试卷说明:本次考试A卷是必修2模块考试,难度不大,难度系数大概是0.75-0.8。
B 卷难度稍大,难度系数大概是0.65-0.7,内容是必修2重点知识和选修3专题1基因工程。
试卷题目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全面,重点放在遗传规律、减数分裂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遗传育种。
遗传物质基础相对来说考查比较少。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耳与卷毛B.豌豆的高茎与矮茎C.羊的白毛与短腿D.人的身高与体重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一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一代性状分离比例为3:1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3.人的正常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A.22+X B.22+Y C.22+XY D.22+X或22+Y4.在生物的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生物是A.大肠杆菌B.水绵C.小麦D.玉米5.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的遗传信息可通过转录和翻译传递到蛋白质得以表达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D.生物体的一切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与环境因素无关6.如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中与图示相符的是7. 一男孩患血友病(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其家族中均无血友病患者。
该男孩血友病基因的遗传途径是A.祖父→父→男B.外祖父→母→男孩C.祖母→父→男孩D.外祖母→母→男孩8.下列关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B.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C.性染色体只存于生殖细胞中D.生殖细胞中存在常染色体9. 一个由N15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4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A. 1/4B. 1/8C. 1/16D. 1/2410.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D.染色体数目减半11.右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C.c过程发生受精作用D.b与a相比,染色体数目减半但DNA量不变12.构成DNA分子的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A.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B.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C.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D.碱基数目繁多13.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成功的表明了A.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DNA已经失去活性而蛋白质仍具有活性B.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C.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活性物质14.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M、N、O、P、Q五个基因,如图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是15.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分别发生在:A.细胞核、核糖体、核糖体B.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C.核糖体、核糖体、细胞核D.核糖体、细胞核、细胞核16.在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和的44%,在其中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9%和30%,那么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比例为A.27%、14% B.29%、14%C.14%、27% D.20%、21%17.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一定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B.突变基因都能够传递给后代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发生重组18.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科学家用花药离体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是A.三倍体、21条染色体B.单倍体、21条染色体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19.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考)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选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 喝牛奶,进入胃中B.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 口服抗菌药物D. 肌肉注射青霉素【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组成的考查,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的物质都是能进入内环境的物质。
【详解】A、牛奶经食道进入胃中,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A错误;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B错误;C、口服抗菌药物进入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肌肉注射青霉素,是把青霉素注射到组织液中,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可以看作进入内环境,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医用生理盐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 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B. 可以作为注射药物的溶剂C. 与健康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相近D. 可为无法进食的患者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无机盐绝大多数是以离子态形式存在,少量以化合态存在。
其生理作用有: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详解】医用生理盐水为0.9%的氯化钠溶液,A正确;医用生理盐水可以作为注射药物的溶剂,B正确;医用生理盐水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与健康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相近,C正确;医用生理盐水中含有无机盐,不含有机物,所以不能为无法进食的患者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盐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3.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最可能在A. 细胞体B. 轴突C. 突触间隙D. 树突【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说明它的作用部位在突触间隙。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建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块测试卷高二(理科)生物福建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说明高二生物(理科)本次考试范围是必修2和选修3的专题1《基因工程》和专题2《细胞工程》。
试卷分为A 、B 卷:A 卷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模块考试,分值100分,主要考查遗传的物质基础、细胞学基础、遗传规律、生物的变异、生物的进化及育种等内容。
试卷主要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部分题目考查能力及应用。
选择题共25题,非选择题5题,分别考查1.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过程,包含图像的识别、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等;2.人类遗传病;3.基因的表达;4.育种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5.进化的理论。
B 卷分值50分,选择题10题,非选择题3题,主要考查必修2的遗传规律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选修3的内容重点考查了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及细胞工程中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期末成绩由A 卷的百分五十加上B 卷的成绩构成。
总之,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不出偏题、怪题、难题,在考查基础的同时也注重能力、应用的考查。
(考试时间:90分钟 )A 卷(必修2模块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将答案按题号填在答题卡中,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是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各项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 .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B .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C .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 .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2. 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 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则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
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 )A.1∶1B.1∶2C.2∶1D.3∶13. 某男子患白化病,他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妹妹与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 )A.1/2B.2/3C.1/3D.1/44.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福建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福建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数学理试题本试卷共4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案卷.第I 卷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抛物线x y 212=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 A. 18 B. 14 C. 12 D. 12.已知()()0,3,0,321F F -,动点P 满足:621=+PF PF ,则动点P 的轨迹为( ***** )A.椭圆B. 抛物线C. 线段D. 双曲线3.命题“若a >-3,则a >-6”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1B .2C .3D .44.已知向量)0,1,1(=,)2,0,1(-=,且k +与-2互相垂直,则k 的值是( ***** )A .1B .51 C .53 D .575. 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命题“若21x =,则1=x ”的否命题为:“若21x =,则1x ≠”.B .“1x =-”是“2560x x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 .命题“x R ∃∈,使得210x x ++<”的否定是:“x R ∀∈, 均有210x x ++<”. D .命题“若x y =,则sin sin x y =”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6.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和N 分别为A 1B 1和BB 1的中点,那么异面直 线AM 与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 .52- B .52 C .1010- D .10107.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E 为PD 中点,若PA a = ,PB b = ,PC c = ,则BE =( ***** ) A.111222a b c -+ B.111222a b c -- C.131222a b c -+ D.113222a b c -+8.设21,F F 为双曲线1422=-y x 的两个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且02190=∠PF F ,则21PF F ∆的面积是( ***** )A .1B .25C .2D .5 9.已知双曲线22221x y a b-=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21y x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5B.C. D.5410.如图,在棱长为3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 M 、N 分别是棱A 1B 1、A 1D 1的中点,则点B 到平面AMN 的距离是( ***** )A .29B .3C .32D .211.如图,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若01160A AB A AD ∠=∠=,且13A A =,则1AC 的长为( ***** )A B .CD 12.由半椭圆12222=+by a x (x ≥0)与半椭圆12222=+c x b y (x ≤0)合成的曲线称作“果圆”,如图所示,其中222a b c =+,a >0b c >>.由右椭圆12222=+by a x (0x ≥)的焦点0F 和左椭圆12222=+c x b y (0x ≤)的焦点1F ,2F 确定的012F F F ∆叫做果圆的焦点三角形,若果圆的焦点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则右椭圆12222=+b y a x (0x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1,31( B .)1,32( C .)1,33( D .)33,0(第Ⅱ卷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卷的相应位置.13.椭圆1422=+y m x 的焦距为2,则m 的值等于 ******** . 14.已知点P 是圆F 14)3(:22=++y x 上任意一点,点F 2与点F 1关于原点对称. 线段PF 2的中垂线与PF 1交于M 点,则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为 ******** .15.设P 是曲线24=y x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点(1,2)-A 的距离与点P 到1=-x 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 .16.如图,抛物线形拱桥的顶点距水面2米时,测得拱桥内水面宽为12米,当水面升高1米后,则拱桥内水面的宽度为 ******** 米.17.已知动点(,)P x y 在椭圆2212516x y +=上,若A 点坐标为(3,0),||1AM = ,且0PM AM ⋅= 则||PM 的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5题,共6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命题p :方程11222=--m y m x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命题q :双曲线1522=-mx y 的离心率)2,1(∈e ,若 “p q 或”为真命题,“p q 且”为假命题,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9.(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90°,且AB =1AA ,D 、E 、F 分别为A B 1、C C 1、BC 的中点. (I)求证:DE ∥平面ABC ; (II)求证:F B 1⊥平面AEF ;(III)求二面角F AE B --1的余弦值.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F 是抛物线)0(2:2>=p px y C 的焦点,圆Q 过O 点与F 点,且圆心Q 到抛物线C 的准线的距离为23. (1)求抛物线C 的方程;(2)过F 作倾斜角为060的直线L ,交曲线C 于A ,B 两点,求OAB ∆的面积;(3)已知抛物线上一点)4,4(M ,过点M 作抛物线的两条弦ME MD 和,且ME MD ⊥,判断:直线DE 是否过定点?说明理由。
福建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福建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案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若直线的倾斜角为120︒,则直线的斜率为( )AB. CD.-2.已知直线a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则( ). A .a //b B .a 与b 异面 C .a 与b 相交 D .a 与b 无公共点 3.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 ( )4.圆22(2)4x y ++=与圆22(2)(1)9x y -+-=的位置关系为 ( )A .内切B .相交C .外切D .相离5.圆锥的表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那么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为( ) A .120︒B .150︒C .180︒D .240︒6.设n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条件,能得到m β⊥的是( ) A .,m αβα⊥⊂ B .,m ααβ⊥⊥ C .,m n n β⊥⊂ D .//,m n n β⊥7.过点(1,1)P 的直线,将圆形区域{}22(,)|4x y x y +≤分两部分,使得这两部分的面积之差最大,则该直线的方程为( ) A .20x y +-=B .10y -=C .0x y -=D .340x y +-=8.已知直线l 过定点(1,2)P -,且与以(2,3)A --,(4,5)B -为端点的线段(包含端点)有交点,则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5-B .()1,5-C .(][)15,-∞-+∞ ,D .()1(5,)-∞-+∞ ,A 图1B C D9.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cm,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cm,如果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 )A .35003cm π B .38663cm πC .313723cm πD .320483cm π10.直线y x b =+与曲线x =1个公共点,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b =B .11b -<≤或b =C .11b -≤≤D .11b -≤≤或b =11.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则该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不可能...等于 ( )A .1 BCD12 .已知点(1,0),(1,0),(0,1)A B C -,直线(0)y ax b a =+>将△ABC 分割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0,1)B.1(1)2C. 1(1,]23-D . 11[,)32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答卷上) 13. 点()1,1,2P -关于xoy 平面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14.过点(1,3)且与直线210x y +-=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15.无论m 为何值,直线l :(2m+1)x+(m+1)y ﹣7m ﹣4=0恒过一定点P ,则点P 的坐标为 . 16.光线从A (1,0) 出发经y 轴反射后到达圆2266170x y x y +--+=所走过的最短路程为 .17. 已知圆221:1C x y +=与圆()()222:241C x y -+-=,过动点(),P a b 分别作圆1C 、圆2C 的切线PM 、(PN M 、N 分别为切点),若PM PN =,则22a b ++的最小值是 .18.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P 为BC 的中点,Q 为线段1CC 上的动点,过点A,P,Q 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记为S.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当102CQ <<时,S 为四边形; ②当12CQ =时,S 为等腰梯形; ③当314CQ <<时,S 为六边形; ④ 当1CQ =时,S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19.(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所示的多面体111A A D DBC C 中,底面A B CD 为正方形,1AA //1DD //1CC ,111224AB AA CC DD ====,且1A A A B C D⊥底面. (Ⅰ)求证:1A B //11CDD C 平面; (Ⅱ)求多面体111A ADD BCC 的体积V .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BC ∆中,顶点()2,2A ,边AB 上的中线CD 所在直线的方程是0x y +=,边AC 上高BE 所在直线的方程是340x y ++=.(Ⅰ)求点B 、C 的坐标; (Ⅱ)求ABC ∆的外接圆的方程.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90°,AC=BC=CC 1=a ,E 是A 1C 1的中点,F 是AB 中点.(Ⅰ)求直线EF 与直线CC 1所成角的正切值;(Ⅱ)设二面角E ﹣AB ﹣C 的平面角为θ,求tan θ的值. 22.(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SA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AD //BC ,90BAD ∠=︒,且22BC AD ==,4AB =,3SA =. (Ⅰ)求证:平面SBC ⊥平面SAB ;(Ⅱ)若E 、F 分别为线段BC 、SB 上的一点(端点除外),满足A 1DCBD 1C 1ASF CEFB EBλ==. (ⅰ)求证:不论λ为何值,都有SC //平面AEF .(ⅱ)是否存在λ,使得090AFE ∠=,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λ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3.(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圆C :229x y +=,点(5,0)A -,直线:20l x y-=.(1)求与圆C 相切,且与直线l 垂直的直线方程;(2)在直线OA 上(O 为坐标原点),存在定点B (不同于点A ),满足:对于圆C 上的任一点P ,都有PBPA为一常数,试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B 的坐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DDBC DAAAB CB 二、填空题:(1,1,2)210x y -+=(3,1)4①②④ 三、解答题: 19.解法一:(Ⅰ)证明:取1DD 的中点,M 连接1A M 、MC , 由题意可知112,//AA DM AA DM ==,∴四边形1AA MD 为平行四边形,得1//A M AD又//AD BC ,1//A M BC ∴∴四边形1A BCM 为平行四边形,1//A B CM ∴,……………………………………………3分 又11111,A B CDD C CM CDD C ⊄⊂平面平面111//A B CDD C ∴平面.……………………………………5分 (II )1,AA ⊥ 平面A BC D 1AA AB ∴⊥又1,AD AB AD AA A ⊥= 11AB ADD A ∴⊥平面同理可得11BC CDD C ⊥平面.……………………………7分 连结BD ,则1111B ADD A B CDD C V V V --=+,1111116224332B ADD A ADD A V S BA -⨯=⨯⨯=⨯⨯= ,11111116422333B CDDC CDD C V S BC -=⨯⨯=⨯⨯⨯=, ∴所求的多面体的体积为 1628433V =+=.……………………………10分解法二:(Ⅰ)证明:11111111//,,AA DD AA CDD C DD CDD C ⊄⊂ 平面平面,111//AA CDD C ∴平面,同理可得11//AB CDD C 平面, 又1,AA AB A =111//ABA CDD C ∴平面平面,………………………………3分又11A B ABA ⊂平面,111//A B CDD C ∴平面.………………………………………5分(Ⅱ)1AA ⊥ 平面ABCD , 1AA AB ∴⊥,又1,AD AB AD AA A ⊥= ,C 1CA MAC 1D 1BCD A 111BA ADD A ∴⊥平面.…………………………………………………………………7分 1111BCC ADD B AA D V V V --=+ ,1111122482BCC ADD BCC V BA S BC CC -∆=⋅=⨯⨯⨯=⨯=,11111142223323B AA D AA D V S AB -∆=⨯⨯=⨯⨯⨯⨯=,∴所求的多面体的体积为428833V ∴=+=.………………………………………10分20.解(1)由题意可设(34,)B a a --,则AB 的中点D 322(,)22a a --+必在直线CD 上, ∴322022a a --++=,∴0a =,∴(4,0)B -, ……………………4分 又直线AC 方程为:23(2)y x -=-,即34y x =-,由034x y y x +=⎧⎨=-⎩得,(1,1)C - ……………………6分(2)设△ABC 外接圆的方程为220x y Dx Ey F ++++=, ……………………7分则22222220(4)40110D E F D F D E F ⎧++++=⎪--+=⎨⎪++-+=⎩……………………10分 得941147D E F ⎧=⎪⎪⎪=-⎨⎪=-⎪⎪⎩∴△ABC 外接圆的方程为229117044x y x y ++--=.……………………12分 21.(1)∵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EG ⊥平面ABC ∵EG ∥CC 1∴∠FEG 为直线EF 与CC 1所成的角。
福建省师大附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科)
福建省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数学(文科)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已知全集{}12345U =,,,,,且{}234A =,,,{}12B =,,则)(B C A U 等于 ( )A .{}2B .{}5C .{}34,D .{}2345,,,2.已知πcos 2ϕ⎛⎫+=⎪⎝⎭π||2ϕ<,则tan ϕ= ( )A .BC .D 3.设集合A ={x |0≤x ≤4},B ={y |0≤y ≤2},下列从A 到B 的对应是映射的为( ) A .x y x f sin :=→ B .x y x f 2:=→ C .x y x f =→:D .xy x f 1:=→ 4.如果9,,,,1--c b a 成等比数列,那么 ( )A .9,3==ac bB .9,3=-=ac bC .9,3-==ac bD .9,3-=-=ac b5.要得到函数sin y x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cos y x π⎛⎫=- ⎪3⎝⎭的图象 ( )A .向右平移π6个单位 B .向右平移π3个单位C 向左平移π3个单位 D .向左平移π6个单位6.在数列{}n a 中,21=a ,111+-=+n n a a ,则2007a 等于 ( )A .2B .31-C .23-D .17.若函数()3cos()f x wx θ=+对任意的,()()66x R f x f x ππ∈+=-有,则()6f π等于( ) A .3- B .0 C .3 D .3±8.在等差数列{}n a 中,,0105=+a a 且510a a >,则使数列前n 项和n S 取最小值的n 等于( )A .5B .6C .7D .8 9.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是单调递增的是( )A .12x y += B .322++=x x y C .x y cos =D .xy 5.0log =10.已知)(x f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10<<x 时,x x f lg )(=,设56(f a =,)23(f b =,21(f c =,则( ) A .c b a << B .c a b << C .a b c <<D .b a c << 1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函数sin y x =在第一象限是增函数;B .函数21sin +=x y 的最小正周期是πC .把函数x y 2cos =图象所有点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21倍(纵坐标不动)可得到 x y cos =的图象D .点Z k k ∈)0,(π是函数tan 2xy =图像的对称中心;12.对于区间],[b a 上有意义的两个函数)(x m 与)(x n ,对于区间],[b a 中的任意x 均有1)()(≤-x n x m ,则称函数)(x m 与)(x n 在区间],[b a 上是密切函数,],[b a 称为密切区间。
福建师大附中高二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福建师大附中高二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2013-01-29 14:57福建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A卷(50分)一、名句默写(10分)1.,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2.,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3.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凭箜篌引》4.天姥连天向天横,。
,对此欲倒东南倾。
《梦游天姥吟留别》5.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6.忧劳可以兴国,。
《伶官传序》7.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__ _____ ,风移影动, _____ ___ 。
《项脊轩志》二、基知识(20分,每题4分)8.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所怙(hù)踯躅(zhú)怆然(chàng)早缫而绪(sāo)B、偃仰(yǎn)妃嫔(bīn)麾下(huī)一叶扁舟(piān)C、修葺(qì)戏谑(xuè)剽掠(piāo)鼎铛玉石(chēng)D、肯綮(qìng)渌水(lǜ)病偻(lǚ)沽名钓誉(gū)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觑得人如无物(觑:看)惟觉时之枕席(觉:睡觉)春花秋月何时了(了:终止)B、荠麦弥望(弥:满)后秦击赵者再(再:第二次)系燕父子以组(系:缚、捆绑)C、尽态极妍(妍:美丽)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指甲)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D、斗酒十千恣欢谑(谑:玩笑)妪每谓余曰(每:经常)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遇:接触)10.对下列加点字从用法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云青青兮欲雨②忧劳可以兴国③而刀刃者无厚④不耻下问⑤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⑦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⑧项王乃复引兵而东⑨栗深林兮惊层颠⑩六王毕,四海一A、①/②⑨/③④/⑥/⑤⑦⑧/⑩B、①⑧/②⑨/③/④⑥/⑤⑦/⑩C、①⑦⑧/②/③/④⑥⑨/⑤/⑩D、①⑧/④⑨/③/②⑥/⑤⑦/⑩11.下列各句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故不我若也A.戍卒叫,函谷举 B.唯兄嫂是依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汉军至,无以渡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格律上看,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福建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1-25题,每题1分;26-35题,每题2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B .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C .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D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2.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见右框),对资料中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A .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牛奶污渍B .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C .该洗衣粉不适合洗涤丝绸面料衣物D .这种洗衣粉对衣服上油渍也能较易清除 3.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B .装置乙在Ⅲ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C .装置乙中应让Ⅱ先放置一会再与Ⅲ连接D .装置甲中NaOH 的作用是吸收Ⅰ处的CO 24.下列有关ATP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B .ATP 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 .活细胞中ATP 与ADP 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发生成分:蛋白酶0.2% 清洁剂15%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浸于溶有洗衣粉的水中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切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质5.下列关于无氧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少B.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能进行无氧呼吸的植物都是低等植物D.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不彻底6. 下图是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图,由此可确定A. A为ADP,B为ATPB. 能量1和能量2来源相同C. 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D. 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7.下图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考)试题 含答案
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学考)试卷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高二集备组审核:试卷说明:(1)本卷共两大题,31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2)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或具有计算功能的电子设备。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
1、每年9月1日,高一新生进行军训,有的同学手和脚会磨出“水泡”。
“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2、正常人体组织液中不.A.纤维素B.氧气C.钙离子D.3、下列关于医用生理盐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 B.可以作为注射药物的溶剂C.与健康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相近 D.可为无法进食的患者提供能量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5、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 细胞体B. 轴突C. 突触间隙D. 树突6、由同一器官分泌,并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A.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B. 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 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7、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 体液大量流失B. 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C. 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8、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9、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10、有关动物生长激素和植物生长素的表述正确的是A.化学成分均为蛋白质 B.均由特定的内分泌器官产生C.两者作用的靶细胞都有其受体 D.两者之间的关系体现激素的协同作用11、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B.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C.浆细胞分泌抗体 D.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12、在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有A、神经细胞B、肝细胞C、淋巴细胞D、红细胞13、下列不属于...高等动物免疫系统功能的是A.防卫B.监控C.清除D.供能14、新生儿在出生六个月内一般不易得某些传染病,是因为A. 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B. 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C. 新生儿体内的免疫系统已十分健全 D.在胎儿期从母体的血液中获得了抗体15、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效应T细胞C.浆细胞D.T细胞16、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通过握手传播艾滋病B.艾滋病患者的根本原因是病毒感染,艾滋病通过母婴间遗传C.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攻击B细胞和T细胞,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D.与艾滋病人同用一个针管会感染艾滋病17、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 过敏B.系统性红斑狼疮C. 先天性免疫缺陷D. 白化病18、以下各项不.属于免疫学应用的是A、天花疫苗的发明和使用B、人工标记抗体检测组织内抗原C、用化疗的方法治疗癌症D、进行器官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19、图中A、B、C、D四处,细胞生长较快的是A.A、B B.C、D C.B、C D.A、D20、扦插时,保留有幼叶和芽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幼叶和芽能A.进行光合作用 B.产生生长素 C.进行呼吸作用 D.迅速生长21、下列生长素浓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敏感B.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C.高浓度的生长素甚至杀死植物D.一般来说,植物的芽比根对生长素反应敏感22、在农业生产上,生长素类似物经常被作为麦田除草剂,其原理是A.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B.高浓度时促进杂草生长C.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D.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23、在烟草种植过程中A.解除顶端优势B.C.抑制光合作用D.抑制无氧呼吸24、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结果将是A.果实、种子均正常发育B.果实、种子均不能发育C.果实正常发育,种子不能发育D.种子正常发育,果实不能发育25、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B. 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C. 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D. 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子果实第II卷(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6题,共50分。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4-2015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30题,1-20题每题1.5分,21-30每题2分,共50分)1.一棵桃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A.细胞→个体B.细胞→组织→系统→个体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3.下列关于高倍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显微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在低倍镜下发现了叶肉细胞,即可换高倍物镜观察C.换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显微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4.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5.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6.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小圆,符合这种从属关系的是()A.Ⅰ核糖核酸、Ⅱ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B.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C.Ⅰ脂肪、Ⅱ磷脂、Ⅲ固醇D.Ⅰ生物、Ⅱ原核生物、Ⅲ真核生物7.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班氏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酶可将其破坏,它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8.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盐酸处理后被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剂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吡罗红结合C.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D.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10.在人体细胞中,由G、C、U三种碱基可构成多少种核苷酸()A.3种B.4种C.5种D.6种11.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12.研究发现用不含Ca2+和K+的生理盐水灌注离体蛙心时,蛙心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Ca2+和K+的生理盐水灌注离体蛙心时,心脏能持续跳动数小时.这说明Ca2+和K+()A.是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B.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有重要作用C.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为蛙心脏的持续跳动直接提供能量13.水在生物体内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B.在多肽生成和水解的过程中,水既可以是生成物又可以是反应物C.温度适当升高会使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上升D.越冬的植物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下降14.如图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亚显微结构B.从图示可确定该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①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D.结构③具有单层膜,是合成、加工和包装蛋白质的场所15.如图表示的是某动物细胞内三种细胞器生物膜结构在某过程前与后的面积变化,那么该过程产生的物质很可能是()A.肠脂肪酶、生长激素、性激素B.抗体、载体、有氧呼吸酶C.生长激素、抗体、唾液淀粉酶D.抗体、胃蛋白酶、血红蛋白16.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B.第二次观察前滴管中滴加的液体是清水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D.在低倍镜下就可看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17.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18.如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4+的曲线.影响A、B 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离子浓度、载体数量B.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19.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A.蛋白酶B.RNA聚合酶C.RNA D.逆转录酶20.细胞代谢的进行不仅需要酶,而且还需要能量.下列关于A TP的描述正确的是()A.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B.ATP是动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C.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 TPD.线粒体是合成ATP的唯一场所21.A 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 TP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中的A代表腺苷,且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释放出能量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 TP来源于呼吸作用22.如图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23.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A.A B.B C.C D.D24.比较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B.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D.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还原性氢,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产生还原性氢25.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26.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与质壁分离及其复原有关的细胞器和相关生理过程分别是()A.液泡主动运输B.线粒体、液泡渗透作用、主动运输C.线粒体主动运输D.线粒体、液泡K+主动运输、NO3﹣自由扩散27.下列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A.B.C.D.2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29.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小的细胞是()A.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B.乳酸菌细胞C.蛙成熟的红细胞D.酵母菌细胞30.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的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Ⅰ阶段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B.Ⅱ阶段根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升C.Ⅲ阶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与Ⅰ阶段不同D.细胞在a点的有氧呼吸强度小于b点二、非选择题(50分)31.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其中①~⑥表示细胞结构,据图回答:(在[]内填数字序号;在横线上填写文字)(1)①~⑥中,具有双层膜的是(填序号),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填序号).上图中绿色的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细胞器是[].(2)结构③中进行的过程是,利用的原料是.(3)结构②⑤中,能增大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4)动物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该分泌蛋白要通过作用才能排出细胞.32.如图是人体小肠上皮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葡萄糖分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文字)(1)图示为生物膜的模型,图中①、②所指的物质分别是、;②还可与糖类结合形成实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2)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葡萄糖通过该细胞膜时需要膜上的协助,此外还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中产生的.(3)低温下,编号①排列整齐.但温度上升后,会出现排列不整齐现象,其厚度也会减小,这说明①结构实质上是有一定的性的.(4)在物质通过该结构时,②起着作用,使细胞膜具有特性.33.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1)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面问题: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的特性.(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图4和图5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34.如图(a)表示酵母菌体内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如图(b)表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过程①发生在(缺氧、氧气充足或与氧浓度无关)的条件下.(2)图(a)过程③发生在细胞中的具体场所是.(3)图(a)中产生A TP最多的过程是(填数字序号).(4)图(b)中乙曲线所代表的生理过程可用图(a)中(填数字序号)过程表示.(5)图(b)中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6)图(b)甲方式中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中.(7)图(b)中在氧浓度为b时甲乙曲线的交点表示.此时若甲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消耗了A mol的葡萄糖,则乙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此时消耗的葡萄糖为mol.35.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1)甲兴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依次是:;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代替.(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①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2014-2015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30题,1-20题每题1.5分,21-30每题2分,共50分)1.一棵桃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A.细胞→个体B.细胞→组织→系统→个体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解答】解:植物没有系统,所以桃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故选:D.【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识记植物没有系统层次.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的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而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揭示了细胞和生物的统一性.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解答】解: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A错误;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B错误;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正确;D、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3.下列关于高倍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显微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在低倍镜下发现了叶肉细胞,即可换高倍物镜观察C.换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显微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分析】显微镜是先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反光镜和光圈.【解答】解:A、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用低倍镜先找到合适的部位,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后,再换上高倍物镜,故A错误;B、在低倍镜下发现了叶肉细胞,要将该细胞移到视野的正中央才可换用高倍镜观察,故B 错误;C、在高倍镜使用的过程中,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故C错误;D、由于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为了得到适宜的亮度,可调节光圈及反光镜,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的考查,着重考查实验中显微镜的使用注意点,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显微镜的相关操作技能.4.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中的一种,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解答】解:A、蓝藻有拟核,酵母菌有细胞核,故A选项错误;B、蓝藻和酵母菌均能进行有氧呼吸,故B选项正确;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故C选项错误;D、蓝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不能,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蓝藻和酵母菌为载体,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间的异同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难度不大.考生要能够识记原核生物中的一些特殊实例,如:蓝藻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是它的细胞结构中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5.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脂质的组成元素.【分析】本题是考查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的元素组成的题目,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解答】解:A、脂肪酶的本质的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胆固醇和脂肪酸无N,A错误;B、淀粉、半乳糖、糖原属于糖类,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B正确;C、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P,丙酮酸是糖酵解的产物,元素组成是C、H、O,三者元素组成不同,C错误;D、性激素属于固醇,元素组成是C、H、O,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其元素组成是C、H、O,N等,三者元素组成不同,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质的分类和元素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单位和元素组成,分析出脂肪酶、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的本质和丙酮酸的来源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小圆,符合这种从属关系的是()A.Ⅰ核糖核酸、Ⅱ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B.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C.Ⅰ脂肪、Ⅱ磷脂、Ⅲ固醇D.Ⅰ生物、Ⅱ原核生物、Ⅲ真核生物【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根据图示可推知:Ⅰ包含Ⅱ和Ⅲ.核酸分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部分激素是蛋白质类的,有些还是脂质的,如性激素.脂肪、磷脂和固醇属于脂质.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性和进化顺序,可以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解答】解:A、核酸分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A错误;B、少部分酶属于RNA,部分激素是固醇类,如性激素,B错误;C、脂肪、磷脂和固醇属于脂质,C错误;D、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性和进化顺序,可以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为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为真核生物,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中的概念的相关内容,需要同学们对于课本的基础知识要熟记和理解.7.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班氏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酶可将其破坏,它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考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分析】由图可知,①是单糖,②是二糖,③是多糖,④是纤维素,⑤是肌糖原.糖类根据水解程度分为: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元(动物)二糖和多糖可以水解,但单糖不能水解.其中单糖中的葡萄糖、果糖和二糖中的麦芽糖是还原糖,半乳糖、蔗糖、乳糖等不是还原糖.【解答】解:A、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其中二糖、多糖可继续水解,但单糖不能再水解;故A错误.B、②中的蔗糖和③都不是还原性糖,其余均为还原性糖,可用班氏试剂鉴定,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故B错误.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元,其中肌糖元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但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储能物质;故C错误.D、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它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概念图,考查糖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8.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其中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脂肪和糖类的元素组成均为CHO,但是脂肪的碳氢比例高,因此等质量的脂肪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也多.内质网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解答】解: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故A选项正确;B、维生素D和性激素都属于固醇类物质,故B选项错误;C、脂肪的碳氢比例比糖类高,因此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故C选项错误;D、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脂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脂质的种类和其中的固醇的种类;识记并比较脂肪和糖类的元素组成和能量的释放;明确脂质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盐酸处理后被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剂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吡罗红结合C.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D.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考点】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专题】观察类实验;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分析】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1)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 溶液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2)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3)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DNA和RNA进行染色.2、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解答】解:A、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因此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盐酸处理后被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剂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A正确;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蛋白质的分离,便于DNA和甲基绿的结合,B错误;C、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因此观察线粒体时不能用盐酸处理细胞,C错误;D、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形态,但不能观察到叶绿体的结构,因为叶绿体的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0.在人体细胞中,由G、C、U三种碱基可构成多少种核苷酸()A.3种B.4种C.5种D.6种【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专题】正推法;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解答】解:由碱基C组成的核苷酸有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2种,由碱基G组成的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2种,由U组成的核苷酸只有尿嘧啶核糖核苷酸1种.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DNA与RNA在组成上的差异,对于DNA与RNA 的异同点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1.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分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构成的蛋白质也各不相同.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蛋白质.【解答】解: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数目也不完全相等,因此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A正确;B、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的结构不同,但它们却具有相似的功能,都能催化淀粉水解,B 正确;C、不同的蛋白质,其组成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因而在合成蛋白质时,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C正确;D、氨基酸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结合,形成肽键.因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方式都相同,都是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结合,形成肽键,D错误.故选:D.。
福建师大附中10—11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测试生物
福建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将答案按题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60分。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谚语就细胞而言,主要体现了细胞生命历程的A.分裂和分化B.分裂和成熟C.分裂和衰老D.分化和癌变2.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3. 在人的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m,则当该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A.2N和m B.N/2和m/2 C.2N和m/2 D.N和m4.人的唾液腺细胞能大量合成唾液淀粉酶,但它却不能合成血红蛋白。
人的唾液腺细胞中A.只有唾液淀粉酶基因B.有唾液淀粉酶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C.有唾液淀粉酶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D.缺少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氨基酸5. 与人类和动植物寿命直接相关的细胞变化是A.细胞增殖B.细胞分化C.细胞衰老D.细胞癌变6.下列关于癌细胞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含量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B.细胞呼吸速率显著减慢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较少D.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7.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凋亡的意义A.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B.能维持组织中细胞数目的相对平衡C.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D.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8.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C.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D.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9.胡萝卜根韧皮部的细胞在组织培养中,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等过程可以发育为一个完整植株。
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平行班)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福建师大附中高二期末考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单选题,1-30题每题1分,31-35题每题2分)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全部染色体条数与全部DNA分子数之比为1:1B.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显色结果是由蓝变绿再变黄C.还原糖组织样液在加入斐林试剂后呈无色,在加热后变成砖红色D.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使DNA呈现红色,使RNA呈现绿色3.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②蛙的红细胞③人体浆细胞④乳酸菌细胞⑤酵母菌细胞A.①② B.③④ C.③② D.⑤④4.如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各种细胞内都含有溶酶体,该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B.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D.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升高5.右图为温度对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中A、B两点的催化效率是相当的。
在下面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酶处于t1温度时酶和处于t2温度时酶催化效率相同B.酶处于t1温度时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的短C.处于t2温度时的酶有可能开始发生蛋白质的热变性D.处于t1温度时的酶分子结构比处于t2温度时的稳定6.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检测SARS病毒的酶联免疫试剂,专用于“非典”的快速诊断。
此试剂具有准确、灵敏、快速、方便和经济等优点,一个测试板可同时测96个样品,1小时左右获得检测结果。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平行班)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平行班)一、选择题(单选题,1-30题每题1分,31-35题每题2分)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全部染色体条数与全部DNA分子数之比为1:1B.使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显色结果是呈现橘黄色C.还原糖组织样液在加入斐林试剂后呈无色,在加热后变成砖红色D.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使DNA呈现红色,使RNA呈现绿色3.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②蛙的红细胞③人体浆细胞④乳酸菌细胞⑤酵母菌细胞.A.①②B.③④C.③②D.⑤④4.如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内含有溶酶体,该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B.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D.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降低或不变5.图为温度对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中A、B两点的催化效率是相当的.在下面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酶处于t1温度时酶和处于t2温度时酶催化效率相同B.酶处于t1温度时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的短C.处于t2温度时的酶有可能开始发生蛋白质的热变性D.处于t1温度时的酶分子结构比处于t2温度时的稳定6.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检测SARS病毒的酶联免疫试剂,专用于“非典”的快速诊断.此试剂具有准确、灵敏、快速、方便和经济等优点,一个测试板可同时测96个样品,1小时左右获得检测结果,它所用的是()A.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原理B.酶的专一性原理C.酶的识别原理D.酶的高效性7.有学生在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采用圆形滤纸片,将提取出的色素溶液画在距圆心1cm的圆圈上,将滤纸自圆心折叠后层析,经层析后,色素被分离为四个半径不同且颜色.不同的同心圆(如图所示),请推测最外圈色素的颜色是()A.橙黄色B.黄绿色C.蓝绿色D.黄色8.绿色开花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合成ATP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B.线粒体和核糖体C.核糖体和高尔基体D.叶绿体和高尔基体9.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10.如图是某细胞进行增殖时可观察到的几个时期,用L~P表示,下面叙述正确的是()①L期有8条染色体②P期紧接在L期之后③P期与M期细胞内核DNA数相等④P期有8条染色单体.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③11.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是之前的二倍B.细胞中b、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细胞中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D.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的数量加倍12.如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 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据此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D.通过促进着丝粒断裂,促进细胞分裂1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具有积极意义C.细胞分裂存在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D.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14.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1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归类,错误的是()A.细胞代谢废物类:尿素、二氧化碳等B.有机大分子类:血浆蛋白、呼吸酶等C.免疫物质类:抗体、淋巴因子等D.营养小分子类:葡萄糖、氨基酸等16.有关人类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O2、抗体、神经递质都可出现在细胞外液中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离不开神经、体液的相互协调C.甲亢、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都是稳态调节不正常的病症D.营养不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都可引起组织水肿17.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18.根据如图,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B.在c处给一足够强的刺激时,钾离子从上往下流C.假设这是突触前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会与水面接触19.如图中甲为神经元细胞模式图,乙为突触结构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图中的结构只能在甲图中的⑤部位上形成B.刺激甲图中的③,兴奋将发生双向递减的传导C.乙图中兴奋的传递只能从A神经元到B神经元D.甲图中⑤的末端将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20.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21.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①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②激素是有机分子③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命活动④激素是信息分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23.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24.图甲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乙为突触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抑制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不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B.M侧为神经元细胞膜内侧,N侧为神经元细胞膜外侧C.图乙中C乙酰胆碱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D.图乙中C、D分别表示神经递质与神经受体,C的释放表明突触前膜具选择透过性25.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②位于垂体C.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②位于大脑皮层D.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26.图示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叙述正确的是()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C.如果分泌细胞是T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B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为肌肉细胞使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27.如图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B.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会增加C.D代表的激素能降低血糖浓度D.C激素分泌增加时,B激素分泌增加A激素分泌减少28.如图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暴露抗原的作用B.吞噬细胞中的酶能将抗原分解成碎片C.T细胞抗原受体能识别抗原碎片,并与之结合D.T细胞抗原受体识别抗原碎片后,直接分泌抗体等淋巴因子29.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并清除异常细胞、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B.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C.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源源不断产生,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D.下丘脑能调控垂体相关激素的分泌,进而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30.如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最为正确的一条是()A.a B.b C.c D.d31.人工催化鲤鱼产卵采用注射垂体提取物,而不是直接注射性激素的方法,理由是()A.垂体提取物中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使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只能口服不能注射C.过多的性激素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D.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激素,可以使鲤鱼生长加快,提前进入繁殖期32.正常情况下,下列四个图若改变自变量或因变量,则曲线变化最小的是()A.图①将“光照强度”改为“温度”B.图②将“胰岛素相对含量”改为“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C.图③将“染色体数目”改为“DNA含量”D.图④将“酶活性”改为“有氧呼吸释放CO2量”33.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升高B.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C.曲线中C点产生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D.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34.某校兴趣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向甲、乙两气球中分别注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10mL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分别注入适量相等的氧气,扎紧气球,分别固定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实验装置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形成对照以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B.实验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烧杯内液面都没有发生变化C.实验开始30min后,两烧杯内液面甲升高,乙没有发生变化D.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培养液以确认是否进行的是无氧呼吸35.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两图所示细胞同时置于质量分数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都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B.图一所示细胞合成的抗体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内环境,需要该图中⑥提供能量C.用含18O标记的丙氨酸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图一所示细胞,该细胞内合成抗体的过程中,脱水缩合产生了H218O,则其中的18O来自于丙氨酸的羧基或R基D.以18O标记的H218O分别研究图二所示细胞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发现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物中最先出现的放射性物质分别是CO2和O2二、非选择题(60分)36.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以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1)①处研磨前需要加入的液体是,若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色素的提取操作规范且②符合要求,但该滤纸条层析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下面两条色素带的颜色很浅,原因有可能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2)某学生在进行F步骤观察时,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⑥处的液体是.(3)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常用材料为洋葱的.(4)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用到了盐酸,它的作用是.④中有丝分裂前期出现了染色体和,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出现了.37.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1)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储存在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位于图中上的GABA 受体结合.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某种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上述过程除了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外,还体现了细胞膜具有功能.如果用电生理微电泳方法将GABA溶液施加到离体神经细胞旁,可引起相同的生理效应,从而进一步证明GABA是一种性的神经递质.(2)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 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3)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填“缩短”或“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38.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a、b、c表示细胞,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过程).(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免疫,图中b在人体内由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3)当抗原经过④⑤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过程的主要特点是.(4)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d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病.39.图甲表示利用溶液培养法栽培某植物的简图,图乙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放射性32P标记培养液中的KH2PO4,则一段时间后在叶肉细胞中能够检测到放射性的结构或物质有.(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用序号表示)A.核糖核酸B.脂肪C.ATP D.高尔基体E.核糖(2)若甲装置不通气,则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叶片发黄(此时培养液中不缺Mg2+).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正常通气状况下,当植物缺乏Mg2+时,图乙中曲线b点位置应(填“左移”、“右移”或“不变”).(3)在曲线a点,该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4)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乙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的30℃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a点(填“上移”、“下移”或“不动”),b点(填“左移”、“右移”或“不动”),d点(填“上移”、“下移”或“不动”).40.某实验室通过手术取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相关研究.(1)实验一按表准备两组实验大鼠并做如下处理: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的SRBC(山羊红细胞);7天后,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将适量脾细胞悬液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检测SRBC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培养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OD值越大).①有人认为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②请为此实验拟定一个题目.(2)实验二另取正常鼠和手术损毁鼠多组,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放置30分钟,然后测定大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正常鼠的结果如图所示:①请在图中绘出手术损毁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变化曲线.②将正常鼠从室温移至低温环境,其血糖浓度会升高,原因是.③在适宜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手术损毁鼠的性腺萎缩,这是由于该大鼠下丘脑释放的减少,使垂体释放的降低所致.2015-2016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平行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单选题,1-30题每题1分,31-35题每题2分)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解答】解:A、生命系统中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三个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系统,故A错误;B、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故B错误;C、H1N1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必需在寄主的活细胞内完成,是离不开活细胞的,C正确;D、蛋白质和核酸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全部染色体条数与全部DNA分子数之比为1:1B.使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显色结果是呈现橘黄色C.还原糖组织样液在加入斐林试剂后呈无色,在加热后变成砖红色D.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使DNA呈现红色,使RNA呈现绿色【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分析】1、细胞内全部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全部DNA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2、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显色结果是呈现橘黄色.3、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分别为0.1g/mol的NaOH和0.05g/mol的CuSO4,呈现蓝色.4、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解答】解: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核内染色体条数与全部DNA分子数之比为1:1,但是细胞质中只具有DNA没有染色体,故细胞内全部染色体条数与全部DNA分子数之比小于1:1,A错误;B、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B正确;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浅蓝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C错误;D、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使DNA呈现绿色,使RNA呈现红色,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②蛙的红细胞③人体浆细胞④乳酸菌细胞⑤酵母菌细胞.A.①②B.③④C.③②D.⑤④【考点】细胞膜的成分.【分析】1、④乳酸菌属于原核细胞,①②③⑤都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此外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无膜细胞器,因此原核细胞所含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2、浆细胞能分泌大量的抗体,因此其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多,膜面积大.【解答】解:细胞中生物膜越多,则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越大,反之越少.(1)④乳酸菌细胞是原核细胞,其所含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所以比值最小;(2)①②③⑤都是真核细胞,具有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但由于③浆细胞分泌能力强,细胞中相关细胞器膜面积大,所以比值最大.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生物膜系统的概念;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明确原核细胞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识记细胞结构和功能,明确浆细胞具有较强的分泌功能,细胞中的膜结构多,膜面积大.4.如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内含有溶酶体,该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B.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D.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降低或不变【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据此答题.【解答】解:A、溶酶体是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A正确;B、H+进入溶酶体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属于胞吞,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D、溶酶体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而细胞质基质中的PH在7.0,因此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降低,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溶酶体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图中信息进行准确的判断;同时还要考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方式.5.图为温度对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中A、B两点的催化效率是相当的.在下面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酶处于t1温度时酶和处于t2温度时酶催化效率相同B.酶处于t1温度时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的短C.处于t2温度时的酶有可能开始发生蛋白质的热变性D.处于t1温度时的酶分子结构比处于t2温度时的稳定【考点】酶的特性.【专题】坐标曲线图;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分析】本题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分析题图可知,t1和t2的催化效率相同,但原因不同,t1是温度小于最适宜温度,酶活性降低,t2是高于最适宜温度,高温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酶失去活性.。
2010-2023历年-福建省师大附中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2010-2023历年-福建省师大附中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A.分裂前期B.分裂中期C.分裂后期D.分裂间期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3.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
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并向这三个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在有氧的条件下,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和H2O的试管是:A.甲B.丙C.甲和乙D.丙和乙4.右图是一个植物细胞模式图,1-10号分别指示对应的细胞结构,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1号和2号都与能量代谢有关B.5号和6号所含主要化合物成分相同C.8号和4号可共同参与某一特定的生理活动D.9号内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5.玉米的结构按由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细胞、组织、系统、个体6.如图所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是7.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真核细胞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包括A.细胞膜、染色体、核膜B.细胞膜、核糖体、核膜C.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D.细胞膜、中心体、核膜8.以下不属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有关B.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目和种类限制C.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D.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的物质交流9.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分别是①核酸②核糖核酸③脱氧核糖核酸④蛋白质⑤脂类⑥糖类A.①④B.②⑤C.③⑥D.③④10.依据生理特点在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时,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A.DNA的自我复制B.自身的蛋白质合成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D.是否出现星射线11.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锡箔覆盖处理后在阳光照射24小时后,将其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本实验证明(1) 光合作用需要CO2(2) 光合作用需要光(3)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4) 光合作用放出氧(5)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1)、(2)B.(3)、(5)C.(2)、(5)D.(1)、(3)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后,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都不相同B.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正常生理过程D.癌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容易转移13.下图是动物体内某组织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14.(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1-25题,每题1分;26-35题,每题2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B .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C .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D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2.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见右框),对资料中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 .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牛奶污渍 B .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 C .该洗衣粉不适合洗涤丝绸面料衣物D .这种洗衣粉对衣服上油渍也能较易清除3.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B .装置乙在Ⅲ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C .装置乙中应让Ⅱ先放置一会再与Ⅲ连接D .装置甲中NaOH 的作用是吸收Ⅰ处的CO 24.下列有关ATP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B .ATP 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 .活细胞中ATP 与ADP 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发生D .ATP 中的“A”与构成DNA 、RNA 中的碱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质5.下列关于无氧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少 B.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能进行无氧呼吸的植物都是低等植物D.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不彻底6. 下图是ATP 与ADP 之间的转化图,由此可确定A. A 为ADP ,B 为ATPB. 能量1和能量2来源相同C. 酶1和 酶2是同一种酶D. 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7.下图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8. 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植物产量。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A.增加室内CO2浓度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增加光照强度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9.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都有[H]的生成与利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两个过程产生的[H]可以相互流通使用B.从来源看,前者来源于水的光解,后者可来源于葡萄糖、水、丙酮酸C.从去路上看,前者产生的[H]用于还原C5,后者与氧气结合生成水D.二者产生的[H]在还原底物时,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10.下列有关叶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两种,叶绿素a呈黄绿色,叶绿素b呈蓝绿色B.矿质元素能影响叶绿素的合成C.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叶绿素a比叶绿素b扩散得慢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1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机体的所有细胞不都处于细胞周期中B. 细胞分裂期为细胞分裂提供物质基础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D.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不同12.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②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解离液③压片的目的是使根尖细胞分散开来④本实验用的染色剂醋酸洋红呈酸性⑤持续观察一个细胞,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③④1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现象的不同之处是A.染色体的复制和分配B.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质分开的方式C.染色体的螺旋化和复制D.染色体的解螺旋化和染色体的分开14.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A.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B.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C.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然后细胞质再分开D.分裂时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复制15.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而不同于正常细胞,形成癌症B.致癌病毒是唯一诱发细胞癌变的生物因子C.癌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容易转移D.吸烟是人体摄入化学致癌物的主要途径之一16.老年人有老年斑,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B.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C.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D.细胞内脂褐素占有的面积增大17.在胎儿发育过程中,以下细胞生命过程正常情况下会出现的是①有丝分裂②细胞分化③细胞凋亡④细胞坏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 结扎小白鼠的胰管,小白鼠将出现的症状是:A.影响消化和血糖浓度B.不影响消化和血糖浓度C.影响消化,不影响血糖浓度D.不影响消化,影响血糖浓度19. 下面坐标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
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是20.下列关于神经兴奋及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21.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后,导致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这表明A.大脑高级中枢受损B.小脑维持身体平衡功能受损C.脊髓排尿中枢受损D.大脑对脊髓的调节功能受损22.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不正确的是23A.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24.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抖来增加产热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C.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D.5℃时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20 ℃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小于20 ℃的散热速率25. 以下激素可以通过口服起作用的是A.胰岛素B.生长激素C.促性腺激素D.甲状腺激素26. 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相对稳定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为协同作用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27. 下列四种现象,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变化B.条件适宜、酶量一定时反应速率随底物含量的变化C.储藏的水果呼吸作用强度随氧含量的变化D.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随时间的变化28.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A.该植物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约为25℃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C.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29.右图表示氧浓度和温度对洋葱根尖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
下列不正确...的是A.与a点相比,b点时与有氧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较低B.与b点相比,限制c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和氧浓度C.氧浓度不变,a点时提高温度,细胞有氧呼吸速率一定会降低D.氧浓度为0时,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30.右图示某同学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水仙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数字标识其左侧细胞)A.1的染色单体数为其它细胞两倍B.2的染色单体与核DNA分子数比为1︰2C .3的染色体与核DNA 分子数比为1︰1D .4的中心体数为2个3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
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D.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只须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32.乙酰胆碱(Ach )是一种神经递质。
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图),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 ,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两处分别为感应测量点。
测得不同浓度Ach 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的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B .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原有神经递质的干扰C .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 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 .表中数据说明Ach 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33.乙酰胆碱的主要功能是从神经细胞携带信号到肌肉,一旦信号通过,立即发生乙酰胆碱――→胆碱酯酶乙酸+胆碱, 分解后的胆碱在 Na + 协同下进入细胞重新合成乙酰胆碱。
关于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B .乙酰胆碱被分解可防止递质长时间起作用C .胆碱酯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 .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结合后,将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34.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右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图中曲线a 表示血糖的消耗速率,曲线b 表示血糖的补充速率B .曲线b 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 .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 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 随着曲线a 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35.下图所示为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由①经a 、b 形成③和④属于细胞增殖B .⑤与⑥细胞核DNA 相同,蛋白质种类不同C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对人体有积极的意义D .c 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二、非选择题(共55分)36.(每空1分,共5分) 为探究不同温度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油渍,下表为实验记录。
请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根据实验的数据,可推断此洗衣粉中酶的最适温度约是 。
(3)若50℃的条件下,增加一组普通洗衣粉(不含酶)的实验,那这个实验还可以证明______ 37. (每空1分,共6分)兴趣小组利用右图所示密闭系统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樱桃的细胞呼吸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