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亚洲导学案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第六讲亚洲学习目标1.了解亚洲的基本概况及主要的国家。
2.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并会分析不同地理因素对其环境特征的综合影响。
3.知道亚洲的人口分布、增长状况及人口问题,理解亚洲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1.位置(1)纬度位置:地跨热带、________和寒带。
(2)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________大陆内部。
2.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2)气候:复杂多样,________气候显着,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_______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3.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稠密:________、东南亚、________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____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多样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各自的文化,如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____________文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__________文化。
(3)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________国家。
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________,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自主检测】1.读下面的“亚洲地区图”,回答问题:(1)亚洲地域广大,是世界大洲,其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和水域广大,因而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着的气候特点。
(2)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山脉:A;B;C;河流:D;E;F;高原:G;H;平原:①;②;2.读下面的“亚洲气候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降水最多的是气候。
亚洲 导学案
课题: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第三部分第一章第一节亚洲主备人:刘忠民审定人:何颖备课日期:2014/3/11 预讲日期:2014/3/15 环节内容要求教学目标1.识记亚洲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的地理单元。
2.掌握亚洲的区域特征(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重点难点1、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亚洲的地形特征3、亚洲主要湖泊及类型、亚洲的气候特征教学流程导入学习目标一、掌握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二、掌握亚洲的地形特征三、掌握亚洲主要的河流及河流的特点四、掌握亚洲主要湖泊及类型五、掌握亚洲的气候特征六、了解亚洲人文地理特征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一、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1、亚洲南到,北到,东到,西到,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以内,南部延伸到以南2、根据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半球亚洲北临,东临,西临洲以、、、、、为界,南临,西南隔运河与相邻,东隔海峡与相邻,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洲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二:1、亚洲的地形特征①亚洲地形以、为主,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的大洲②亚洲地面起伏,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③亚洲地势中部,四周,以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山脉有、、掌握亚洲周围主要的半岛、群岛、和海湾。
自学指导三一、亚洲的河流、湖泊1、亚洲的河流①读图册,找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记住它们的名称、位置。
注入太平洋的:、、、注入印度洋的:、注入北冰洋的:、②根据亚洲地形特点,分析亚洲河流的特点第一,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 ,顺地势呈 向四周奔流入海。
成因:亚洲的地势 第二,内流区面积广大 成因:亚洲地域辽阔,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蒸发量大,河水很难长途跋涉注入海洋,形成内流河。
③长江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 ,世界 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 的河流,在我国称为 。
2、亚洲的湖泊 读图册,找出亚洲具有特色的湖泊的位置,记住它的独特之处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 自学指导四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是 、 亚洲 气候显著,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气候,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2.东亚季风气候成因和南亚气候成因的异同自学指导五(1)亚洲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引发的问题 。
1亚洲导学案
区域地理——以亚洲为背景区域掌握区域的学习方法。
区域是由区域要素组成的,掌握区域就是掌握区域特征,因此掌握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和思路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关键。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
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特征和范围:绝对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所在的热量带相对位置:海陆位置、政治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判断区域)、交通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判断区域)、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判断区域)、板块位置。
例如:亚洲的地理位置描述:亚洲绝大部分土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25ºE~170ºW,10ºS~80ºN,纵跨纬度约90°,横跨经度约195°;(经纬度位置);太平洋的西岸,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面以乌拉山脉、乌拉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及爱琴海与欧洲分界,西南面隔亚丁湾、曼德海峡、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北面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海陆位置)。
2、地形特点描述:①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②地形分布,延伸方向③地势特点(起伏大小、倾斜方向)④特殊地形地貌、地质作用、地质灾害。
⑤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例如:亚洲的地形特征:从总体上看,亚洲地形有三大特点:一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
全洲平均海拔约950米,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大洲。
{高考备选题}亚洲导学案
亚洲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号【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重点】:亚洲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难点】:亚洲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识图法。
【学习过程】:1.位置和范围⑴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赤道穿过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
⑵海陆位置: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西面通过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通。
⑶界线:亚洲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面是欧洲,界限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东南面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⑷特点: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亚洲分区⑴分区:.亚洲共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六个分区。
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在西亚,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北亚主要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地区国家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东帝汶、菲律宾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西亚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⑵生活差异:西亚___阿拉伯_______地区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北亚__西伯利亚______地区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南亚__恒河三角洲________地区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东南亚_____加里曼丹岛____________地区的__达雅克____人,居住长屋。
3. 地形地势: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2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3.地势起伏大。
亚洲导学案(012)
张集中学导学案课题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地点九年级时间讲课人王少辉学习目标知道亚洲、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分区、掌握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学习重难点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掌握大洲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学习过程自主导学自主探究合作展示复习旧知识:提问上节重点知识,对个别的共性问题班上解决。
重点内容一、亚洲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1、亚洲的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的东部、北半球2、亚洲的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3、亚洲的经纬度位置:260E——1700W,800N——100S范围: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二、世界第一大洲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2、按照地理方位,我们通常把亚洲分为哪6个地区?三、亚洲的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四、亚洲的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五、河流特点:亚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因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使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向四周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区流。
六、课堂小结。
七、当堂检测。
1、亚洲位于东西半球的半球、南北半球的半球。
2、亚洲是世界上跨最广、距离最长、最大的洲。
3、读亚洲分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的是_______洋,B表示的是______洲。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
(2)亚洲地域广阔,C所在的国家位于________,它还是世界上人口________ 的国家。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3)亚洲经济发展不均衡,C、D、E 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
4、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文化多样。
《亚洲概述》 导学案
《亚洲概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3、认识亚洲的人口、民族、经济等人文地理特点。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亚洲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难点(1)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2)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知识梳理(一)亚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经纬度位置亚洲的纬度范围约在 81°N 至 11°S 之间,经度范围约在 26°E 至170°W 之间。
3、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二)亚洲的范围1、面积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约 4400 万平方千米。
2、分区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可以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6 个地区。
(三)亚洲的地形1、地形类型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地势特点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主要地形区中部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等,四周有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等。
(四)亚洲的气候1、气候类型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
2、气候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原因: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广大的内陆地区,距海遥远,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五)亚洲的河流1、河流特点亚洲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主要河流(1)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标题: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一、学习目标通过本学案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和经济状况,以及地域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培养同学们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激发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重点难点1、重点: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亚洲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差异。
2、难点:亚洲各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发展特点,以及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三、学习内容1、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亚洲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亚洲的水文特征和自然资源2、亚洲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差异亚洲的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特点亚洲的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合作3、亚洲的宗教和文化差异亚洲的主要宗教和文化圈亚洲的文化遗产和现代文化表现亚洲的文化交流和影响4、亚洲的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亚洲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亚洲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亚洲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四、学习步骤1、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和经济差异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练习题,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3、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和分析,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发现,加深对亚洲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在课后继续进行拓展学习,了解更多关于亚洲的宗教和文化差异、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亚洲亚洲是我们人类的发源地,是我们祖先最早居住的地方。
如今,我们重新踏上这片热土,探寻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一、位置与范围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
它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西部与欧洲相连,北部与北冰洋为界。
亚洲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各大洲中唯一一个被赤道横贯的洲。
二、地形与气候亚洲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
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之一,而死海则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亚洲和东南亚导学案(7月20日).pdf
即墨市市北中学高二地理导学案编写:审核:高二地理组日期:XXXX.11 编号:课题区域地理——亚洲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识记亚洲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的地理单元,并掌握亚洲自然、人文特征;2.掌握东南亚地区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情况和人文环境目标评价达成目标1——巩固案1、2达成目标2——探究案、巩固案3—11教学准备导学案,地图册课时 1.5课时【课前预习案】根据地图册192、195页内容,自主完成以下内容:亚洲一、亚洲概况:1.位置(1)纬度位置:地跨热带、________和寒带。
(2)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________大陆内部。
2.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2)气候:复杂多样,________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_______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3、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稠密:、东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多样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各自的文化,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文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形成三个文明发祥地。
(3) 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国家。
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二、东南亚概况1、位置:位于亚洲部,地处洲与洲、洋与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范围:包括两部分,3、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中南半岛:地势,、纵列分布;河流下游形成冲积平原;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众多,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2)河流:中南半岛:自北向南流,上游侵蚀作用强,河谷成“”字形,水流湍急,资源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
马来群岛:河流短促(3)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为气候,年降水量在XXXXmm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终年,降水类型为,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亚洲导学案设计教学课件
---------------------------------------------------------------最新资料推荐------------------------------------------------------亚洲导学案设计教学课件世界区域地理东亚、日本【考纲细化】1.①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
②日本的自然特征,日本的工农业发展。
③日本人口、城市分布与地质灾害。
2.能够结合结合图表和材料分析东亚和日本地区的自然特征,探讨工农业发展条件。
【我的预习】 1.读亚洲气候分布图,描述东亚东部沿海南部北部气候特征的差异性以及原因; 2.描述东亚东西部气候特征的差异。
【合作探究】【颜色重为 200mm以下,最浅为200-1000mm】(1)描述东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描述东亚地形特征。
【典型案例】填写下表:自然地理特征【典型特征】社会经济特征【颜色重为 200mm 以下,最浅为200-1000mm】(1)描述东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描述东亚地形特征。
【典型案例】填写下表:自然地理特征【典型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地势主要地形类型河流气候地质人口密度工业农业地势主要地形类型河流气候地质人口密度工业农业大陆西部大陆西部1 / 23大陆东部季风显著的原因?大陆东部季风显著的原因?半岛岛屿半岛岛屿附:如何描述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所在半球,包括大致的纬度范围、高中低纬度区、纬度较高或纬度较低等;(2)海陆位置:包括临海还是内陆;位于大陆东岸还是大陆西岸、北岸、南岸等;(3)相对位置:如附近的国家或地区,特别是邻近的热点地区;(4)交通位置:如靠近主要的铁路、海峡、运河等;【典型案例】[2019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
【区域特征】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自然地理特征】描述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
高二地理亚洲&东亚&日本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 识记亚洲的位置、分区及主要国家。
2. 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结合气候因子分析亚洲气候特点及分布。
3. 知道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4.掌握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掌握农业和工业。
二、重难点1.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2.日本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外向型工业布局的原因。
三、课前预习案(一)亚洲的位置和分区1.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北半球的 ,东西半球的 。
2. 海陆位置:东临 、北临 、南临 ,西侧通过黑海、 与大西洋相通。
3. 纬度位置:地处10°S~80°N 之间,南北跨纬度90°,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自北往南被 、 、三条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 带、 带、 带。
4. 经度位置:地处30°E~180°之间,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5. 相对位置:东北以 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 、 、里海、 、黑海、土耳其海峡与 为界,西南以 、红海、 与 为界。
6. 亚洲的分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
按地理方位,分为 、东南亚、 、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
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二)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1)特征:地形复杂,地势中部 、四周 。
中部地形以 、为主,平原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
大陆的边缘多 和 。
(2)主要的地形区:G 山脉,H 山脉,I 山脉,J山脉,K 山脉,D 高原,E 高原,F 高原,XB 高原,A 高原。
2. 气候(1)特征:复杂多样、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广。
(2)主要的气候类型:A处气候,B处气候,E处气候,X处气候,Q处气候,W处气候。
3. 河流(1)特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
呈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的河流:L ,M ,N ,O ,P ,Q ,R ,S ,T 。
(三)亚洲的人文环境1.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9年亚洲人口约40亿,占世界人口的61%。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二区域地理导学案(无答案):第5课《亚洲概况》
第5课《亚洲概况》导学提纲(学生用)班级: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根据亚洲地图,描述亚洲的位置、分区及主要国家。
2.根据亚洲地形气候河流图,分析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3.根据亚洲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
结合气候形成因子分析亚洲气候特点及分布规律、成因。
【导学流程】
【导】【思】
【自主学习】
一、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1.亚洲的位置:
(1)半球位置:
主要位于半球(南或北),半球(东或西)。
(2)经纬度位置:
地处10°S~80°N之间,南北跨度约90°,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且跨、、、三带(温度带)。
地处30°E~180°之间,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世界第大洲)
(3)海陆位置:
地处亚欧大陆,东临、北临、南临,西侧通过黑海、地中海与洋相通。
(4)相对位置:。
9B Unit3 Asia导学案2
9B Unit3 Asia导学案2概述本文档是9B Unit3 Asia导学案2的学习指导。
在本单元中,我们将继续探索亚洲这个多元化的大陆。
在本导学案中,我们将学习关于亚洲地理、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一、亚洲地理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占地面积约为44,579,000平方公里。
它位于欧洲、非洲和北美洲之间,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
亚洲拥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特征,包括高山、平原、河流和海洋。
1. 山脉亚洲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和最长的山脉都位于亚洲。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同时也是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
此外,还有阿尔泰山脉、乌拉尔山脉等。
2. 平原亚洲有一些广阔的平原,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的长江平原和印度的恒河平原。
这些平原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地区。
3. 河流亚洲拥有许多重要的河流。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而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
亚洲的河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水资源、农业灌溉和交通运输。
4. 海洋亚洲周围环绕着许多重要的海洋。
东亚海、南中国海、东海和印度洋都是亚洲重要的海洋。
它们不仅为亚洲各国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还是贸易和交通的重要通道。
二、亚洲历史亚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许多古代文明在亚洲兴起并繁荣发展。
1. 古代文明亚洲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例如,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存在的文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外,印度、埃及、希腊和罗马等地也孕育了伟大的古代文明。
2. 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将东方和西方连接在一起,促进了亚洲与欧洲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不仅带来了商品的交流,还推动了各种宗教和哲学的传播。
3. 现代历史亚洲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包括殖民主义、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
这些事件对亚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塑造了现代亚洲的面貌。
三、亚洲文化亚洲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包括语言、宗教、艺术和文学等。
1. 语言亚洲有着众多的语言。
汉语、印度语、日语、阿拉伯语等都是亚洲广泛使用的语言。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
第六讲亚洲学习目标1.了解亚洲的基本概况及主要的国家。
2.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并会分析不同地理因素对其环境特征的综合影响。
3.知道亚洲的人口分布、增长状况及人口问题,理解亚洲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1.位置(1)纬度位置:地跨热带、________和寒带。
(2)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________大陆内部。
2.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2)气候:复杂多样,________气候显着,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_______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3.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稠密:________、东南亚、________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____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多样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各自的文化,如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____________文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__________文化。
(3)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________国家。
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________,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自主检测】1.读下面的“亚洲地区图”,回答问题:(1)亚洲地域广大,是世界大洲,其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和水域广大,因而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着的气候特点。
(2)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山脉:A;B;C;河流:D;E;F;高原:G;H;平原:①;②;2.读下面的“亚洲气候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降水最多的是气候。
(3)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失的是气候和气候。
(4)我国东南部与红海沿岸纬度大致相当,但并末出现沙漠。
亚洲位置导学案
《亚洲的位置和分区》导学案编写人:张德兵审核人:高二地理备课组编写时间:2015-12-31班级学习小组编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洲经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分区【重点难点】亚洲的位置、范围、主要的分区及国家【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法。
【知识链接】回顾陆地和海洋部分教材。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世界地图,明确亚洲所在位置。
亚洲位置:位于南北半球的,东西半球的;海陆位置:东临,北临,南临,西临地中海与大西洋沟通。
经纬度位置:地处南纬,北部大约,南北夸跨维度达900。
经度在到之间;相对位置:东北以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与欧洲为界,西南以、、与非洲为界。
2、亚洲由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六部分组成,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填注这六部分的名称。
二、合作探究在下图中填绘下列内容:1、描绘出:30°E、60°E、90°E、120°E、150°E、30°N、60°N,并观察这些经纬线穿过的亚洲版图的位置和主要国家。
2、在地图册P129页找出亚洲各部分分区分别有那些国家。
东亚(5国):东南亚(11国):南亚(7国):中亚:(5国):北亚属于:西亚(19国):【归纳小结】【当堂训练】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读图完成1~3题。
1.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B.高原山地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2.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B.德干高原北部C.阿拉伯海沿岸D.地中海沿岸3.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A.中亚B.南亚C.西亚D.东南亚【学习反思】。
亚洲导学案
亚洲导学案
【原创版】
目录
一、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二、亚洲的自然环境
三、亚洲的人文环境
四、亚洲的经济发展
五、亚洲的未来展望
正文
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西濒大西洋,北接北极。
亚洲的面积约为 4450 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约 30%,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亚洲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从寒带到热带,从海洋到内陆,从高原到平原,各种自然环境应有尽有。
亚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长江,最长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大的湖泊——里海,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此外,亚洲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等。
亚洲的人文环境同样丰富多彩,这里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还有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众多人口众多的国家。
亚洲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如中国的儒家文化、印度的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
此外,亚洲还有许多具有特色的节日,如中国的春节、印度的排灯节、日本的樱花节等。
亚洲的经济发展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目前,亚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及印度、日本、韩国等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
同时,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亚洲的
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展望未来,亚洲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
亚洲各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在不断加快。
同时,亚洲各国也在积极应对一系列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老龄化等。
高二地理亚洲学案
课题:亚洲【学习目标】1、掌握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联系。
2、亚洲主要地理分区的地理特征【重点难点】1.学会区域地理自然及社会特征分析方法2.掌握亚洲主要地理分区特征【学习流程】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象a阿拉伯海,b 半岛,c 群岛,d青藏高原,e 高原,f 气候,g亚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ag 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形以 __________ _为主,中部高,四周低气候复杂多样, _________ .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3.亚洲的人文环境特征(1)人口稠密:、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其中有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多样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各自的文化,如黄河流域一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一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一一文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_______ 3c 7pt 0(3)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
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 ,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重难点突破考点一亚洲出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联系1.重点地区的地理定位2 .气候特征及成因(1)特征 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成因①所跨纬度在各大洲中最广,地形起伏大,使各地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差异很大;②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促成了大陆性气候范围广大;③巨大的大陆 东临广袤的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3 .亚洲的地形、气候与河流的关系【达标测评】1 .该大洲的地势特点是13O°B口螂串同IOO"H I11倒不回】C°N20'* N诚晰或始;娜 40-H3O 4* N 78日-4£尸2土耳琏加暧[“海 时1举尔南以I3f>" E东西伯利Mil 应1NO D 70° W75 H »fi"E用度要题4cszHTXfUJFF .上岛&酎曰『门"H *75N,尸N(3)气候类型分布为了121 K” W一 8Q'"Z-I巩候旺魂8时杂ML 1r 似Tk ixi-匚小代朋: *"M U 林4匕修I Et 率I 工尸一一人r .■UHt Q-l i<X , ML 仁,■^人Xi r 自 g 厅 U|4-J 为上NL . JH IXY l 』T T >>c _lTt ■/h . I 'X 打►: ■,; 不u I I I E 工 *开4 h =1^1 K MP.、2 “优 —3 41 手少 1i ・f Cc^c士 W l< > ^rr^t^TL , -KJL +11 茎达 打LJUL 总3卜图为“某大洲沿某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世界地理第三章亚洲概述
使用时间:2014年 10 月 13 日编写人:李刚使用:高二()班
一、学习目标
1. 识记亚洲的位置、分区及主要国家。
2. 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结合气候因子分析亚洲气候特点及分布。
3. 知道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
二、重难点
1.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2. 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
三、课前预习案
(一)亚洲的位置和分区
1.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北半球的,
东西半球的。
2. 海陆位置:东临、北
临、南临,西侧通过黑海、
与大西洋相通。
3. 纬度位置:地处10°S~80°N之间,南北跨
纬度90°,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自北往南
被、、三条特
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带、带、
带。
4. 经度位置:地处30°E~180°之间,是世界
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5. 相对位置:东北以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与为界,西南以、红海、与为界。
6. 亚洲的分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
按地理方位,分为、东南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
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地区国家
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等
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等
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西亚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
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二)亚洲的自然环境
1. 地形
(1)特征:地形复杂,地势中部 、四周 。
中部地形以 、 为主,平原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
大陆的边缘多 和 。
(2)主要的地形区:G 山脉,H 山脉,I 山脉,J 山脉,K 山脉,D 高原,E 高原,F 高原,
B 高原,A 高原。
2. 气候
(1)特征:复杂多样、 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广。
(2)主要的气候类型:A 处 气候,B 处 气候,E 处 气候,X 处 气候,Q 处 气候, W 处 气候。
3. 河流
(1)特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
呈 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的河流:L ,M ,N ,O ,P ,Q ,R ,S ,T 。
(三)亚洲的人文环境
1.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009年亚洲人口约40亿,占世界人口的61%。
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中,亚洲有 、 、 、 、 、 6个国家。
2.经济发展差异:
亚洲除 、 外,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东南亚国家,如 、 、马来西亚等,经济发展较快。
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因大量出口 ,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服饰 舞蹈 礼仪 亚洲图
X W
众多的民族 不同的自然环境 经济技术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 多样的 地域文
化 华夏文化、
印度河流域文化、阿
拉伯文化
四、合作探究案
探究点一亚洲重要区域的地理特征
(2011·扬州质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朝鲜半岛东部海域的名称是____ ____。
(2)A、B、C三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都是__________气候,但A处气候具有明显的________性。
(3)朝鲜半岛地势有何特点说出判断的依据。
(4)朝鲜半岛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________海沿岸,主要原因是什么
(5)D、E表示同一种工业在两国的分布。
影响D、E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在两国布局条件的不同,反映出该工业区位的选择( )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6)分析F附近的商品粮基地商品率高的原因。
【反思归纳】
1.东亚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环流。
但其内部存在差异,由于日本周围海洋面积广阔,气候具有明显的________,为________季风气候;中国东部季风区由于深受亚欧大陆的影响,气候____________明显,为________季风气候;朝鲜半岛则具有过渡性的特点。
2.地势的起伏状况可以根据等高线、河流的走向来判断。
从图中可以看出,朝鲜半岛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可以判定地势是________________。
3.人口的分布可以从自然条件(如地形、地势、________、水源、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基础、__________、开发历史)两个方面分析。
4.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的钢铁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产地,而日本沿海的钢铁工业则是依靠便利的________发展起来的,但从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市场和交通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原材料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探究点二区域定位、区域综合分析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3)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4)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课后练习】
1.读“亚洲1月和7月气压和风向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东亚地区冬季盛行,夏季盛行。
(2)冬季,陆地与海洋相比,气温低,气压高,风由吹向。
夏
季,陆地与海洋相比,气温低,气压高,风由吹向。
(3)冬季风盛行时,亚洲东部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风盛行时东亚东部近海地区降水量,往西北内陆,雨量逐渐,中国西北内陆和蒙古境内难以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属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