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油站、液压站巡检及维护培训
液压站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液压站操作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785f6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e.png)
液压站操作维护检修规程液压站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动力传递设备,负责通过液压系统将原动力传递给执行元件,从而实现各种工业设备的运行。
为了保证液压站的正常运行,必须进行操作、维护和检修。
1.操作前应检查液压站的各个元件是否正常,如油泵、储油箱、压力阀、油缸等。
2.操作人员应熟悉液压站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在操作液压站时,应确保自身安全,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和防护手套。
4.在操作液压站过程中,应遵守操作平稳、动作准确、不擅自调整压力和流量等原则。
5.在操作液压站前,应先放空油压管路,确保无压力后再进行操作。
液压站维护规程:1.定期检查液压站的各个元件是否正常,如油泵、储油箱、压力阀、油缸等,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
2.定期更换液压油,并按照要求进行排放和添加新的液压油。
3.定期清洗油泵和油缸,保持其表面清洁,并用干净的布擦拭干净。
4.定期检查各个油管是否有漏油现象,并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5.定期检查液压站的控制阀和电磁阀是否正常工作,必要时进行维护或更换。
液压站检修规程:1.检修前应切断电源,并排空液压管路中的压力。
2.检修时应佩戴好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3.检修时应认真查看液压站的各个元件,排除故障或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4.检修后应对液压站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5.检修完毕后,及时清洁工作区域,将工具和材料归位,确保安全和整洁。
总之,液压站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动力传递设备,为了确保液压站正常运行,必须制定液压站操作维护检修规程,并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液压站,及时进行检修和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确保液压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稀油站培训讲议
![稀油站培训讲议](https://img.taocdn.com/s3/m/c8dc1f0e6c85ec3a87c2c5f4.png)
10.系统保护 10.系统保护 保证整个润滑系统能够安全运行, 保证整个润滑系统能够安全运行,不被系统 超高压击穿,需保证润滑系统压力在0.6MPa以 超高压击穿,需保证润滑系统压力在0.6MPa以 0.6MPa 下运行
11.定期清洗保证油液的清洁 11.定期清洗保证油液的清洁
回油磁性过滤器应半月清洗一次。否则, 回油磁性过滤器应半月清洗一次。否则,污 油会溢回油箱,造成润滑油污染。 油会溢回油箱,造成润滑油污染。
3.强迫停止主机运行 3.强迫停止主机运行
当备用油泵启动后, 当备用油泵启动后,如果系统油压仍继续下 降(低于)(0.15~0.125MPa)则油泵自动停止 低于)(0.15~0.125MPa) )(0.15 运行并发出信号:强迫主机也停止运行, 运行并发出信号:强迫主机也停止运行,同时发 出事故警报信号,红灯亮、 出事故警报信号,红灯亮、电笛鸣
自动控制装置及信号系统
1.主机启动控制 1.主机启动控制
在主机启动前必须先开动润滑油泵 ,向主机供 油。当油压正常后才能启动主机,如果润滑油泵开 当油压正常后才能启动主机, 动后,油压波动很大或没压上不去,则说明润滑系 动后,油压波动很大或没压上不去, 统不正常。这时,即使按下了操作电钮也不能转动, 统不正常。这时,即使按下了操作电钮也不能转动, 这是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控制联锁的方法很多, 这是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控制联锁的方法很多, 一般常采用在压力油管路上安装油压继电器, 一般常采用在压力油管路上安装油压继电器,控制 主机操作的电气回路。 主机操作的电气回路。
稀油站操作规程
1.向油箱内加注清洁的润滑油到最高油位, 1.向油箱内加注清洁的润滑油到最高油位,应保 向油箱内加注清洁的润滑油到最高油位 证油的过滤精度为0.12mm,加注时用118目的过 证油的过滤精度为0.12mm,加注时用118目的过 0.12mm 118 滤网过滤。 滤网过滤。 2.按系统工作压力及工作油温将仪表的两只压力 2.按系统工作压力及工作油温将仪表的两只压力 表(或数字压力表)及电接点压力式温度计的动 或数字压力表) 作温度调节到设定值的相应位置。 作温度调节到设定值的相应位置。然后打开稀油 站相应的油、 站相应的油、水、阀门和压力表开关。 阀门和压力表开关。 3.将双筒网片式过滤器的换向阀手柄扳到一个滤 3.将双筒网片式过滤器的换向阀手柄扳到一个滤 芯工作的位置上,检查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芯工作的位置上,检查紧理比较复杂,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维护管理比较复杂,调 整也比较有困难。 整也比较有困难。 每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整个润滑系统的 失灵,甚至停产。 失灵,甚至停产。
安全操作培训之液压润滑
![安全操作培训之液压润滑](https://img.taocdn.com/s3/m/d72b70920029bd64793e2c2c.png)
液压润滑安全实战培训:
1 液压站、润滑站检修时,必须与有关人员联系好,了解液压站、润滑站的使用情况及运转情况,然后确定故障部分和检修程序,停电挂牌,方可作业
2 检修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工具、备品备件、辅助材料在检修前应检查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 检修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穿防油鞋,以防滑倒。
液压站润滑站内严禁吸烟。
4 检修时,必须把蓄能器截止阀关闭,把所有通执机构截止阀关好。
打开泄压阀门,压力为零后才能进行检修。
长时间检修应把蓄能器压力泄完。
拆带有余压的元件应缓慢,人尽可能站在侧面,防止压力冲击伤人。
5 更换油泵或检修时,应用葫芦或千斤顶固定机械机构,防止机械错移位。
6 液压站润滑站检修不准戴手套,不准用棉纱或有纱头、纤维的布擦洗液压元件。
拆装元件不准用锤敲击,元件及活塞的拆装应缓慢,并注意不能换坏元件的表面和密封材料。
选用密封元件要合适,防止泄漏
7 与电有关的线路故障应通知电工协助处理。
8 检完毕应先检查各部件是否装好,认真检查密封件、接头部位有无泄漏。
试车时应先试验各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9 液压站试车时,应先关闭泄压阀,打开蓄能器阀门转数圈排除空气,启动油泵,缓慢开压至正常值(如发现意外故障应立即停机卸压处理)
10 检修完清理现场,打扫卫生,回收废油,验收交付使用。
稀油站、液压站巡检及维护培训ppt课件
![稀油站、液压站巡检及维护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678a97a32d7375a41780e2.png)
PPT学习交流
2
• 油箱中设有电加热器,用来加热油箱内的润滑油。电加热器 是由装于油箱上的电接点双金属温度计来进行自动控制的, 当油温低于设定值时(一般于齿轮油设定值为35℃、汽轮机 油设定值为25℃),加热器自动投入工作;当油温高于设定 值时(一般于齿轮油设定值为45℃、汽轮机油设定值为 35℃),加热器自动停止。各管道是否有漏油现象,如有,应及时处理和组织相 关人员进行处理,避免空气进入油内和泵内,而导致的泵、 管道的震动及压力表的摆动;
• 6、检查传动部件的振动,振值大于4.5mm/s时需仔细检查地 脚是否紧固、联轴器是否不正、内部是否有异响、温度是不 是有异常等。
•
PPT学习交流
• 2、观察油箱的油位是否有上升或下降,如有,应及时查找 和向相关人员反应;
• 3、检查各压力表的压力,确保泵出口压力在0.3—0.4Mpa, 供油压力在0.15—0.3Mpa左右,当滤油差压在0.1Mpa左右时 应及时对过滤器进行清洗;
• 4、根据油温情况及时调整冷却水量,确保适当的油温,定 期打开冷却器下部的堵头,检查冷却器是否存在漏水、漏油 现象,如发现冷却器内有水应及时向相关人员反应;
• 5、双筒网片式油滤器每三个月拆洗一次,去除内部淤存之污 垢,并根据密封状况予以更换。
• 6、磁性过滤每三个月清洗一次。
• 7、要求润滑主管部门对润滑油定期进行取样化验,确保润滑 油的质量能满足正常生产的要求。
PPT学习交流
6
• 三、巡检注意事项
• 1、对各压力表、温度表进行检查,确保各表计量的准确性, 如发现有表损坏的应及时向工段汇报;
液压站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液压站操作、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2070f2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2.png)
液压站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操作规程
1.操作前必须仔细检查液压站各部位是否完好无损,油位是否达到标准
要求。
2.使用前确认液压站电源及控制电路是否正常。
3.确保使用的液压油符合规定,不可混用不同品牌、不同粘度、含杂质
的液压油。
4.操作时应按照流程要求进行,如有紧急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进行处
理。
5.操作前应熟悉液压站各部位的功能、位置及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以
便随时进行调整。
维护规程
1.定期检查液压站的密封件,如有老化、裂纹、泄漏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2.定期检查液压站的油液,如发现污染或水分过高应及时更换。
3.定期清洗液压站各部位及液压管路内壁,以防止污垢积累影响液压站
的正常工作。
4.定期检查液压站各部位的紧固件,确保其处于牢固状态,以免发生松
动。
5.维护过程中应遵循生产安全、环境保护、清洁卫生等方面的要求,防
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检修规程
1.检修前应确认液压站的电源及控制电路已经断开。
2.检修前应认真排除液压站内的压力,确保安全操作。
3.液压站各部位的检修应由有关专业人员进行,不得随意拆卸或更换,
以免影响正常工作。
4.检修后必须对液压站的各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调整,确保其符合要
求后再进行启动。
5.检修工作必须将所有松动的紧固件重新拧紧,并对所更换的零部件进
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液压站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转。
以上是液压站的操作、维护、检修规程,涉及到生产安全、环境保护、清洁卫
生等多个方面,必须注意严格遵守,并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液压站的正常、安全、稳定、高效运转。
稀油站的使用维护
![稀油站的使用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74a4379e6bec0975f465e2f7.png)
(4)在主机工作前,先开启低压油泵,当低压泵运行稳定后。再启动高压泵,当主轴在压力油作用下浮起,此时可开动主机运转,主机运转平稳后自动停止高玉泵,由低压泵供油。在主机停机前,先将高压泵开启,压力达到一定稳定值时方可停主机
三、球磨机稀油站
1、操作规程
(1)按系统工作压力及工作油温将低压管路上的二只压力控制器的动作压力及电控箱上的温度仪表的动作温度调节到设定值的相应位置,打开稀油站相应的油、水、阀门和压力表开关。
(2)将双筒网片式油滤器的换向阀手柄扳到一个过滤滤芯工作的位置上,检查列管式油冷却器夹紧螺栓是否紧固,如松动,需紧固。
2、维护
(1)正常运行时,严禁无关人员随意拧动各手柄手轮和掀压按钮,以免发生事故。
(2)本油站运行时应注意定定时记录仪表上反应的温度、压力、压差等参数数值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检修。
(3)过滤器前后压差达到0.1Mpa时,应及时切换滤筒,清洗已堵塞滤筒。
(4)若发现系统压力与正常值相差较大时,应及时检查系统有无堵塞或其他故障。
旁路循环
不通油
720r/min
加热
5~10
手动控制,撤除临时加接的旁路,恢复原系统结构,加热器后的阀门呈节流状态,先使<50%的油通过过滤器,条件为保持压差在允许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逐步减少节流,节流的油从泵内溢流阀溢流。
节流循环
双筒工作
720r/min
加热
10~28
中控室进行自动程序控制
正常循环
单筒工作
720r/min
加热
当油温>28℃时,操作方式为中控室自动程序控制,螺杆泵将润滑油从煤磨机中吸出,输入电加热器,此时若温度合适,电加热器不在加热,油不加热经管道进入双筒过滤器的一个滤筒,经过滤后再沿管道进入冷却器;当温度>45℃,就需要打开冷却器的进水口阀门,对油液冷却。油液经过冷却器后被送往各润滑点,然后汇集于齿轮箱,在经过螺杆泵吸出,如此循环工作。
液压站操作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液压站操作维护检修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f92eb12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5.png)
液压站操作维护检修规程完整液压站是用来驱动各类液压设备的动力设施,液压站的操作、维护和检修规程对于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液压站的操作、维护和检修规程。
一、液压站的操作规程1.操作前应仔细阅读液压站的使用说明书,并了解液压站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各部件的功能。
2.液压站开机前应检查各部件的连接是否牢固,油液是否充足,并排除可能存在的故障。
3.开机前应确保所有液压设备的操作按钮处于停止状态,确认没有人员在液压设备操作区域内,并确保操作区域的安全。
4.液压站开机后,应根据需要选择运行模式,并按照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进行操作。
5.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液压系统的工作指示,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6.液压站操作结束后,应将操作按钮复位,并关闭液压站的电源,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
二、液压站的维护规程1.定期检查液压站的各部件,包括泵、阀门、油缸等,并加以清洁。
2.定期更换液压站中的密封件和滤芯,以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转。
3.各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损坏或不良现象,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4.定期进行液压站的润滑和冷却系统的维护工作,保持液压系统的温度和压力稳定。
5.定期检查液压站的安全阀和压力表,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6.定期对液压站进行性能测试,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三、液压站的检修规程1.检修前应确保设备已经停止运行,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2.检修过程中应按照操作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
3.在拆卸过程中,应注意标记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装配和维修。
4.检修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并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拆卸和组装。
5.在检修结束后,应测试设备的功能和性能,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6.检修后应对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寿命和工作效果。
综上所述,液压站的操作、维护和检修规程对于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保护非常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维护和检修,才能确保液压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液压维修日常保养培训计划
![液压维修日常保养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0b3479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6.png)
液压维修日常保养培训计划培训目标:1. 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能够识别液压系统中的常见故障,并能独立进行排查和修复3. 掌握液压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技巧4.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减少事故的发生培训内容:一、液压系统基础知识1. 液压系统的基本构成2.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3. 液压系统的常见元件和功能4. 液压系统的工作流程及控制方式5. 液压系统的优点和局限性二、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1.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分类和特点2. 液压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流程3. 液压系统故障的排除和修复技巧4. 液压系统故障的预防措施三、液压系统的维护与保养1. 液压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内容和周期2. 液压油的选择和更换3. 液压系统中常见部件的检查和维护4. 液压系统的清洗和保护方法5. 液压系统的润滑和防锈要求四、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培养1. 液压系统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2. 液压系统维修和保养中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3. 事故案例分析和反思4. 员工安全责任心的培养培训形式:1. 理论课程授课2. 实际案例分析3. 应用技能培训4. 互动讨论与答疑5. 案例演练培训时间:为期三天,每天8小时,共计24小时。
培训安排:第一天:上午:液压系统基础知识讲解下午: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第二天:上午:液压系统维护与保养技巧培训下午:液压系统安全意识与责任心培养第三天:上午: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下午:应用技能培训和案例演练培训人员:液压系统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质检人员、设备管理员等相关员工。
培训评估:1. 参训人员的听课情况2. 参训人员的笔试成绩3. 参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4. 培训效果跟踪调研培训总结:培训结束后,将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对培训进行优化改进,并对培训成果进行总结和归档,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以上是液压维修日常保养培训计划,我们坚信此次培训将为公司的液压系统维护提供有力的支持,优化公司设备的运行效率,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为公司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于稀油润滑站检修维护标准
![关于稀油润滑站检修维护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bc6413487c24028915fc357.png)
关于稀油润滑站的检修维护标准一、稀油润滑站点检维护1、稀油润滑站维护要精心维护,保持零部件完整,清洁;各部控制、计量仪表、仪器要灵敏可靠;整个系统要油路畅通,油量适当。
2、检查油温是否达到要求,电加热器的温度控制联锁装置是否灵敏可靠,严禁油温过高(最低不得低于25℃),一般油温控制在40℃范围内。
3、检查站内各开闭阀门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4、检查站内外管路、元件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和泄漏,油箱液位是否在正常液位范围内,空气过滤器、油雾风机、油位联锁、备用泵联锁等是否正常。
5、检查泵的转向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正常,有无振动;备用泵要求每一个月倒换一次。
6、油泵工作压力要达到规定要求,定期检查各压力控制器是否按设定值动作和报警等功能。
7、油泵向润滑点供出的油,必须经过过滤器。
检查油箱内油液是否有异常现象的变化,有无气泡、变色(白浊、变黑)等情况。
8、润滑设备运转中包机人每隔4小时检查一次仪表、油压、油温、油流以及泄漏情况。
夜间值班岗位人员按主电机、减速器、齿轮、管路、稀油站路线检查、记录,要求每2小时进行一次,班长及主管技术人员和领导等有权随时抽查运行情况及值班记录。
9、各操作仪表、安全阀要定期进行校对,以确保安全灵敏可靠,各种防火、防爆是否安全可靠。
10、执行油品定期化验制度,定期过滤油品。
11、网式过滤器压差不超过0.05Mpa(轧机精过滤器不超0.3Mpa),要求1-3个月清理一次,每年更换一次滤芯,每年清洗一次油箱。
12、冷却器出油口油温不得大于40℃,水压小于油压0.05Mpa,定期排污和清洗冷却器。
二、稀油润滑站检修1、要定期对稀油站的设备、管路、仪器、仪表等按油站的实际情况进行大修、中修、小修并与本系统机械设备的大,中、小修同步进行,要建立检修质量验收制度。
2、检修前要向检修人员传达检修计划和进行安全教育。
3、检修要按检修计划进行,如有变动须经有关人员同意。
4、润滑设备不能随意拆除,如需更换应经主管部门同意。
稀油站、液压站巡检及维护培训22页PPT
![稀油站、液压站巡检及维护培训2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fe7addcc175527072208dc.png)
谢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稀油站、液压站巡检及维护培训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稀油站知识培训
![稀油站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84370347fd5360cbb1adb2d.png)
过滤器的使用与维护
2、安装和清洗: a.拧开滤芯盖的螺母,即可取出滤芯组件。 b.拆下螺母,依次取出弹簧座、弹簧、衬套、虑片、虑片垫圈,用
毛刷பைடு நூலகம்轻柴油仔细清洗,若滤网损坏必须更换,清洗好后,按拆卸顺 序的反方向安装,严格保持清洁。
稀油站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10、液位控制器 油箱的油位控制常采用液位控制器。当油箱油位面
不断地下降,降到最低允许油位时,液位控制器发出 低液位示警信号,红灯亮,同时强迫油泵和主机停止 运行。当油箱油位面不断升高(可能是水或其他介质 进入油箱内),达到最高油液位面时,则发出高液位 示警信号,红灯亮,应立即检查,采取措施,消除故 障。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液位控制器判断油 箱油位是否正常。
系机修工修理; 如油箱内油品泡沫较多、颜色变化较大或较日常有变化时,应及时联系机修工检查处理
。
稀油站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发生问题 稀油泵轴承发热 油站压力骤增
稀油泵发热(齿轮泵)
压力很低
原因分析 轴承间隙太小,润滑油不足 管路堵塞不通
处理办法 检查间隙,重新妍和,间隙调 整至0.06-0.08mm 检查管路,取出堵物
日常巡检工作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1、“四无六不漏”管理 “四无”即无积灰、无杂物、无松动、无油污;“六不漏”即不漏油、不漏水、不漏灰、不漏
气、不漏电、不漏风。 2、润滑油选择
在磨机轴瓦稀油站、主减稀油站中使用中负荷工业齿轮油L-CKC320#润滑; 在各台磨机主电机稀油站中,使用机械油150#润滑; 在辊压机液压油站、破碎机液压油站中使用抗磨液压油L-HM46#润滑。 3、油泵及电机声音 如声音异常,应及时停止当前油泵,开启备有油泵,并及时联系机修工修理。 4、油泵及电机温度 如温度偏高,应及时停止当前油泵,开启备有油泵,并联系机修工修理。 5、油泵及电机振动 如振动偏大,应及时停止当前油泵,开启备有油泵,并联系机修工修理。
液压设备维护保养与检查精选全文完整版
![液压设备维护保养与检查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31452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2.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液压设备维护保养与检查检查可分类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综合检查三种,其涵盖事项及时间为:日常检查液压泵起动时运转中或停止时定期检查机械设备之检查回路性能之检查综合检查机件及附属机件之分解检查机件及回路性能之试验上述三项检查的实施程序和要点分别如下:(1) 日常检查A. 液压泵起动前後之检查程及要点起动时之检查顺序如表九,分为液压泵起动前和起动後.表九起动检查顺序a. 液压泵起动前之检查由液面计检查储油箱之油量,经常保持油量维持在储油箱之上限记号处.以温度计检查储油箱内之油温.当油温至10℃以下时,应小心起动泵浦,起动後,应空转20分钟以上方始承受负荷.油温在0℃以下时,操作运转便具危险.以温度计检查室温.即使储油箱中之油温较高,但在配管内的液压油,其温度约与室温相近,故在冬天温度在10℃以下时,应小心起动泵浦.在液压装置没有运转时,压力表的指针应该显示0 kg /c㎡,於起动前应确定之.制压阀之设定压为0 kg /c㎡时,泵浦之起动负荷很小,若有卸载回路,应以卸载状态开始起动,如此方能避免危险,待得运转正常,方使调至需要之设定压.油压装置,除了应注意低温起动外,仍应注意制压阀之设定状态,小心起动.b. 液压泵起动和起动後之检查泵浦应以寸动方式起动,即断断续续的开关(on-off),冬季液压油之黏度高时,更应注意制压阀之设定状态慢慢起动,其程序约为下述:5秒钟ON-OFF(停止)……….3至4次.连续低压运转(使回路中各部份有个起动预备)10至20分钟.连续操作.寸动方法起动液压泵浦後,应确认泵浦吸入,输出,声音的变化和压力表指针的动作(缓缓上升).泵浦起动後超过一分钟仍无输出应即刻停机检查,否则有毁坏之虞.慎重操作制压阀,使其压力来回上升下降几次,以确认压力变动和动作之关系,然後才设定需要之工作压力. 於进行第C项检查时,同时也检查泵浦之噪音.听清楚当压力上升下降时,噪音之变化,有无异常之噪音出现.如有非正常声音连续出现时,要检查在吸入侧配管和泵浦主轴部份有无空气吸入的现象.噪音太大时,尤其在高压运转时,噪音变得很大,此时应检查吸入侧过滤器之阻塞情况.检查过滤器.从吸入侧过滤器之指示计上可确认滤网阻塞的抵抗状态,此项检查需在泵浦运转之後,马上进行,同时也要核对一下指示计之误差(即起动时和停止时之差).若过滤器装在储油箱内,则要注意泵浦起动时之噪音变化.检查各处所之配管过滤器阻塞的情形和指示计指出之抵抗状态,这项检查应在泵浦起动之後,液压油通过时马上进行最有效果.确定制压阀动作正常,试一下卸载回路是否有效压力上升下降几次,以检查各控制阀之应答性和压力表之动作.检查油压缸或液压马达之动作状态是否如预期,以完成回路之起动预备.B. 液压系统运转中和停止前之检查程序及要点此项检查是以目视,听觉及触觉为主,主要检查有无因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或控制阀组等的磨损,而引起外部洩漏,内部洩漏及油温上升等的检查.其检查程序如表十表十运转中和停止检查程序检查要点如下:以目视方法检查储油箱内液压油气泡,变色(白浊,或变黑)等.若发生有白浊或大量气泡时,应立即调查其原因. 以温度计或手摸储油箱侧面,测定油温是否正常,一般应在比室温略高而低於60℃之间.将压力调至最高,亦即在高压动作时检查压力表指针之振动情况.振幅很大时,或振动缓慢均属不正常.正常之状态应为指针在±3kg /c㎡的范围内振动.泵浦之噪音以听觉判断.若噪音大且压力表指针振幅很大时,均表示油温过高,此时可能乃因泵浦过份磨损而起.若有第d项之现象时,可比较泵浦外壳和储油箱内液压油的温度差,若泵浦外壳之温度比储油箱之油温高出5℃以上时,泵浦效率可能是非常低落了.以目视法检查储油箱侧面,侧面盖板及油面计处有否漏油.以目视法检查泵浦主轴处以及各连接部份是否有漏油之现象,於高温高压运转时最易发现.检查液压缸起动时,停止时之状态以及动作速度.此外,检查於高温高压运转时,在液压缸活塞杆侧油封处有无漏油现象.确认液压马达之动作,噪音及排量等.检查电磁阀之线圈磁音和切换时不正常音响.此外以手触摸电磁阀之外壳,检查其温度,一般在高於室温30℃时即属正常.对照压力表显示之压力,听听是否有制压阀特有的敲叩声并检查其流速音的大小.以目视法和触摸法检查各配管接头处是否有漏油现象,配管接头下方(如台面,地面)应经常保持乾净,如有液压油外洩之现象时,即可马上发觉.检查配管,控制阀和液压缸等的振动情形,并检查各固紧螺丝有否松动.在高速或控制阀行切换动作时,最容易发现.(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之目的,为使液压设备经常保持正常状态,确保机械动作可靠性,并及早发现可能的故障点,以增加设备使用寿命.定期检查与日常检查之不同,在於前者不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内涵偏重於预防性,如整体设备容易故障之部份,需要保养的部份及需要检修的地方.可分类为液压元件检查和性能检查两部份,分述如下:液压元件检查液压元件检查程序如表十一表十一液压元件检查程序检查实施要点如下:a. 泵浦(Pump)检查泵浦之按装是否紧固,吸入侧配管有否松动.检查泵浦和马达之间之连轴器(Coupling)是否有角度偏移,以手转动连轴器检查其旋转之情况及其游隙.有否液压油从主轴侧洩漏(检查有无运转时之漏油痕迹,以确认主轴油封之良否).检查日常检查时,发现之不正常现象.必要时分解检查之.b. 储油箱(Tank)从储油箱底部放洩口,以透明容器承接部份液压油,15分钟後检查其沉殿物及水份等.若水份太多时,再从储油箱上部另外取样,沉殿物太多时,应送试验室分析其成份.此外检查过滤器之污染情况,如污染太烈时,更换新油.换油之前应将储油箱内部清洗乾净.油面计之动作指示是否正常,并与实际之储油箱油量作一比较.确认油温计动作之精度,必要时以其他的温度计加以核对测试.另订一温度以核对恒温计之动作精度.储油箱属气压封入型时,检查有无漏气.可用肥皂水涂抹於封闭缝以判断有无漏气.储油箱通气口之污染状况,有无变形,阻塞.其他於日常检查时发现之不正常处.清洗储油箱上盖及侧板,以利日常检查.确认储油箱内之油量.油量有显著减少时,可能在储油箱或系统某处有漏油的情形.油量有显著增加时,表示水冷式冷却器有漏水的现象.c. 冷却器(Cooler)空冷式冷却管检查冷却管表面尘埃和污染油之附著状态,如有显著污染之情况时,或在日常检查时即发现有油温上升,冷却效果低落时,即应分解清洁之.水冷式冷却管水垢附著於冷却管壁时,会使冷却效果降低,可先检查其管路上的过滤器,再印证日常检查之结果,如确定效率显著降低,应分解清洗.如不须分解时,应检查各迫紧部份及配管接头部份有否漏油的现象.确认电磁阀和恒温计之动作正常.压力表(pressure gauge)检查接头部份有否漏油现象,表面之玻璃有否破裂.如指示误差和应答性太差时,分解之并检查其喷口(nozzle)部份有无堵塞.过滤器(filter)将油箱内吸入口配管上的过滤器拆下,取出滤蕊清洗之.并检查网目有无破损,开口太大的现象.附外壳之过滤器,应将其外壳拆下倒掉里面的液压油,内部清洗乾净,同时检查有无生銹,破损.检查旁路阀(By-pass Valve)之动作是否正常.按装时要注意不可伤及滤蕊之网目,并注意迫紧之按装方式.管路过虑器(Line filter)将整个系统之管路过滤器拆下并分解之,检查,清洗.将检查重点放在尘埃的附著量,变色(细微之尘埃附著)以及附著物之大小和性质.检查其性质可推定污染物之发生源.以乾净之煤油,汽油等溶解性液体清洗.以质地较好的尼龙(nylon)布擦拭表面.再以洗涤液彻底清洗乾净.其他检查项目及注意事项如同第(e)项.g. 压力控制阀(Pressure control valve)制压阀,减压阀,顺序阀,抗衡阀等之检查程序如下述:分解检查先导形控制阀之先导阀门(pilot poppet)及其阀座上之接触面,若有磨损,痕迹过甚者,应及早更换(阀门部份可视为消耗品).此外要检查弹簧有否变形,破损,O形油环是否松弛和变形等.以手动方式确定主圆轴(main spool)之滑动平滑无阻.於日常检查时发现有压力表指针振动,动作缓慢及不安定现象等情形时,应藉此机会小心检视内部机件之动作状态.减压阀,安全阀,顺序阀等由於动作较不频繁,故3个月检查一次足矣,直接动作型之压力控制阀亦如是.但主要仍需视实际情况而定,并非绝对如此.h.电磁阀(Solenoid Valve)对於用为安全装置之电磁阀,如使用於卸载回路者,应妥为检查,先以手动操作方式确定所有之动作正确无误.通电後检查切换时之振动和声音,固定螺丝之松动和电磁阀内可动部份之磨损,手之触觉(对振动)和人耳的听觉(对声音)来加以判断,如有不正常时应分解作详细之检查.此外若闻有臭味时,可能是线圈之绝缘材料不良,要注意检查以防线圈烧毁.於日常检查时发现有通电後之磁音和温度上升之现象,应藉此机会分解检查.i. 方向控制阀(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检查按装部位之螺栓,配管部份,放洩配管和先导配管部份之振动和有无松动,漏油之现象.对日常检查发现时之异常现象,做详尽之分解检查.j. 流量控制阀(Flow control valve)检查按装部位之螺栓和配管部份之振动和有无松动,漏油之现象.对日常检查发现之异常现象,作详尽之分解检查.k. 蓄压器(Accumulator)检查气体之封入压力.以压力表测定当油压力为0时,回路之最低工作压力应保持在原来之60%至70%之间,且不得低於制压阀设定压力之20%至25%.以肥皂水涂抹蓄压器之外缘,检查有无漏气的现象.对於气囊式和活塞式之封入部份以及填料部份应详加检查.对於重锤式之蓄压器则应检查其柱塞和外部是否有漏油之现象.日常检查之追踪处理.l. 配管(piping)以手触摸各接头,法兰(Flange)之下部,检查有无漏油现象.检查先导配管,放洩配管支撑部之振动,并看有无漏油.检查整个系统配管的支撑部有无松动,及其振动之情况.分解各配管接头部份,检查其内部之生銹情形,并更换油封带( Seal tape)m. 其他检查液压缸,液压马达之固定螺丝有无松动及漏油情形,尤其对於较为复杂,於日常检查时无法确认之问题,应仔细检查.高压油管之松动,变质,伤痕等,都应列为定期检查之重点,如发现有不良情形即刻换新(高压油管视为正常消耗品).检查压力开关,继电器和极限开关等电气系统的零件,动作是否正常.液压系统性能检查储油箱内之油温维持50℃至60℃,并保持整个系统之压力为最高之工作压力,以检查油压装置全体之运转上和操作上之性能.此时宜参使用说明书上所示之性能资料,以检验设备之性能是否衰减,其检查流程如表十二. 表十二性能检查流程其检查重点如下:来回几次卸载,负载之操作,以检查泵浦之噪音及振动.检查压力表指针之振动.此外也要检查制压阀之振动声音.制压阀之性能正常时,压力表指针之振幅,应在最高压力之±3%以内.使用最高之工作压力,操作方向控制阀以检查切换时之振动与陡震.并检查止回阀有无震颤(chattering)现象吊起之噪音.检查油压缸及液压马达之动作状态.动作中之速度.起动,停止时之状态(变速动作,陡震).停止状态时有否自然下降或前进之异常现象.应答性(电源接上後至油压缸和油压马达动作之时间).检查整个系统之配管振动,尤其应注意控制阀切换时放洩配管,先导配管之振动和发热情况.操作系统之压力控制阀(制压阀,顺序阀,减压阀,抗衡阀,卸载阀,安全阀等),以确认压力之升降是否正常其压力设定是否正确.操作压力开关以确认其动作和压力设定.确认恒温计之动作与温度设定.全系之控制阀於中立位置时,检查流速音及回流侧配管之放洩量.检查储油箱之压油油量.以上在性能检查时,若发现有不正常时,应立即究明原因,并排除之.此外应在运转管理记录表上,详细记明检查处所及状态.(3) 综合检查A. 综合检查之目的在於检查油压设备全体之性能,效率,寿命等,并针对性能低劣和容易故障之处所加以修理.且检讨,判断更换之必要性.B. 与他类检查不同,综合检查不著重於设备动作信赖性的检查,而是诊断其效率之变化和寿命.共就故障加以修理及研判对策.C. 发觉使用上不妥的部份以及寿期将届的机件,并加以改正或更新.D. 详细检讨研判运转管理记录表,将检查重点置於长期使用的机件和故障频繁的部位,并釐订未来一年维护的重点,预测机件更新之时间表.E. 综合检查著重於整个装置主体之分解及性能检查,故应预先吸取相关知识,如详细研读使用说明书和构造图面等.F. 对於新设备或旧设备之诊断,最好能有专门人员指导.综合检查之程序如表十三. 综合检查程序检查要点如下:泵浦运转时躁音太大或运转时间超过3,000小时之泵浦,应予分解检查.分解泵浦并检查内部之滑动部份的磨损情形.泵浦主轴油封的磨耗,主轴的磨损,主轴轴承座,轮叶和凸轮环,转子,齿轮之齿端和侧面,活塞和斜板等滑动部份之磨损,伤痕,都应仔细检查.铁銹,毛头,磨损,伤痕等的修整,不良部分的更新,都应审慎从事.在重新组立之前,各类机件均要清洗乾净.组立完成後应行性能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压力升降,压力变动,容积效率(测定泵浦之排出量),噪音之测定等,并与初期之性能作比较检讨. 仔细测定马达主轴与泵浦主轴之同心度,检查联轴器之按装,配管之连接,固定螺丝之状态等等.储油箱内部将全部之液压油放光.经液压油分析的结果颢示仍然正常时,将储油箱上部以下80%的乾净油取出存入油桶内,底部20%受污染的油丢弃.以轻质油(如煤油)将储油箱内壁仔细冲洗乾净.检查油箱内之处理(如涂装)状态,若发现有剥离及生銹的情形,应在除却後再加以表面处理.铁銹大部份都发生在储油箱上盖之内面,涂装离则大部份发生在底面,泵浦吸入口附近.检查储油箱四周之填料,如发现有膨胀太大等不良时,宜即刻更换.检查压油之过滤(20μ之过滤器足矣),并添加液压油至容许之最高油面为止.油面计之动作确认应先将储油箱里的油汲出.对直接式之油面计,观察指示板之油量升降是否正常.对隔测式之油面计,以手触摸或手动方式确认其动作正常与否.恒温计,油温计储油箱须开放将棒状温度计之感温部浸至油面以下,量得之温度再与其他之温度计之读数比较,检查使用於该系统内温度计之误差.检查温度计之感温部在储油箱内底面的位置.感温部不能在储油箱液面下限之上.此外,储油箱内之最低温度在箱底之处,最高温度则在箱预之处,故温度计之感温部宜在油量容许下限和箱底之中间最为适当.空气滤清器将滤清器之上盖打开,取出过滤蕊子并予更新.液压油之分析液压油使用6个月以上时,应进行化学分析以检查其劣化,污染的程度.对於一般之液压装置,除了应用化学分析判断液压油之污染外,也可检查滤清器污染,堵塞的程度(质和量),用以研判液压油劣化的情形.冷却器水冷式之冷却器,应将其本体和热交换部份分解,并把水份仔细清除.检查冷却管之变色,缺口和接绛处有无裂隙.尤其要注意流入口流出口部份,管的表面变化,控制阀底板,端板之配管有无缺口或松动以及冷却管的磨损与腐蚀,这些都是检查的重点.冷却水管道内水垢很多时就应检查水质.若在冷却水配管的途中设有过滤器时,也应拆下检查.检查填料并加更新.对於空冷式冷却器之检查,应著重於缺口,松动等的缺点.压力控制阀分解检查所有压力控制阀的内部机件.取出阀门,弹簧,活塞,并依下述重点检查之.生銹(特别是在滑动部位).缺口,磨损,偏心(单边磨损),毛头.尘垢之附著(特别是在细孔部).弹簧之变形,破损.本体滑动面,阀座部以及铸造部份.以手动方式检查圆轴管和本体之间隙,此外以自由落体之方式检查圆轴管之动作.长期使用後应检查其内部洩漏量和放洩量.尤其对於前者,若发现有异常时应作内部洩漏试验,并判断更换之必要性.电磁阀各自选择使用最为频繁,最不频繁和故障次数最多之电磁阀,加以分解检查.检查电气系统之端子板,配线,电阻及电压等.圆轴阀选择使用最为频繁,最不频繁和故障次数最多者,加以分解检查.依下述重点检查全体之污染物附著状态与生銹之情形.滑动面之缺口,腐蚀,磨损,毛头等.本体内之滑动面和铸造部份.弹簧之尺寸,变形和破损.附有孔道者,检查有无阻塞,缺口和腐蚀等.检查内部洩漏量,先各别检查有无异常,再检查所有之控制阀的总和洩漏量.流量控制阀将使用最为频繁之控制阀分解检查.主要检查下列各处.孔口部份之缺口和磨损等.压力补偿机构之轴和弹簧之状态.限流状况和刻度之关系.其他之控制阀卸载回路和安全回路中所使用的机件,使用较为频繁的直角止逆阀,先导操作止逆阀产生高背压之各种阀件,若使用频繁,且使用条件较为苛酷者,均应详细分解检查,尤其动作信赖性要求较高者应注意.伺服阀和用在伺服回路的精密控制阀,较难调整应请专家或制造商的专人指导.检查配管内部污染物的附著状态和生銹的情形,污染物附著的情形很严重时,整个液压系统应加冲洗.机能诊断在油温为50℃至60℃,压力为最高压力的条件下,进行下列之机能试验.检查泵浦之输出量,噪音和振动等.所有之压力控制阀均应经确认其动作并设定在适当之值.调整流量控制阀之设定值.并检查液压缸及液压马达之动作.检查方向控制阀之动作,并调整其切换时的冲击和速度.此外要检查在回流侧之内部洩漏量,以期早日发现大量洩漏的不良,若有洩漏增大的现象时,应检讨回路此时之必要油量和泵浦现时的输出量是否能够配合,泵浦效率如己降低,无法提供充足之油量时,应考虑更换洩漏量太大的控制阀.确认电磁阀之动作.以手触摸和听觉判断噪音,电磁音和动作不良.检查油压缸之性能检查活塞迫紧和活塞杆迫紧是否良好.此外应检查活塞杆有无伤痕和磨损之情形.内外之洩漏量太大时,应分解检查之.检查固定螺丝有无松动.检查液压马达之放洩量和噪音,如果认为有异常时应分解检查.确认液压装置之所有机能如速度控制,振动,蓄压器之动作,应答性等.检查配管,配管接头,配管支撑等,确认有无松动和振动.尤其对於高压橡皮管更应仔细检查,看有无伤口,变质等并判断其堪用时限.再检讨运转管理记录,以发现问题点设法改良.例如过滤器容易不足,冷却器容易不足,泵浦之馀裕率不足,蓄压器容量不足等.将液压装置整个系统清洗乾净,早期发现液压油洩漏,使操作顺利,此外外观之涂装,危险标示,操作上注意标示等,应重新妥为整备.检查安全控制装置和指示装置之机能.检查整个系统有关电气控制之机件.。
润滑液压油站系统点巡检标准及方法资料要点
![润滑液压油站系统点巡检标准及方法资料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0e6f2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b.png)
润滑液压油站系统点巡检标准及方法现代冶金工厂生产的特点是连续运转,前后工序相互衔接,配合密切,任何部位的设备事故都会造成整个生产线的停产。
润滑液压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因此,人们常把冶金工厂的润滑液压油站比作人体的心脏一样重要。
把润滑液压系统中各管路的畅通比作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样重要。
这都说明了润滑液压设备良好运转是保证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设备长久高效运转,降低运行成本,减少事故率,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特制定油站系统点巡检标准及方法的相关内容:一、稀油站1.1 总则本标准对稀油润滑系统的点巡检作出规定,确保稀油润滑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主要是适用于润滑站操作工的点巡检。
操作工应熟悉机械、电气、仪表线路的有关专业技术知识。
以便能够初步判断出相关的机械、电气、仪表线路故障,并能及时反馈设备信息。
1.3 稀油站的点巡检1.3.1 操作前点检确认1.3.1.1系统操作前确认1.3.1.1.1 检查泵站内各开闭阀的开闭状况,使各阀处于正确位置。
如:泵的吸油口的阀门是否开到位;工作油箱的吸油、回油蝶阀是否打开,并与工作泵相连锁,否则油泵不能起动。
1.3.1.1.2 检查工作油箱的液位是否正常,油液颜色是否正常。
是否进行油品指标化验。
1.3.1.1.3油温是否正常,是否达到启动温度(38℃-42℃)。
对于低粘度的油,如46号油开启温度为25℃-30℃;对于有循环加热的系统,泵与加热是否连锁。
1.3.1.1.4 检查压力罐的液位、气压是否正常。
气动各气动阀是否完好,液位、压力控制器是否正常,连锁、报警是否正常。
并提前补充好压力罐内气体压力应低于油压0.5-1Kfg/cm21.3.1.1.5 检查各压力开关、液位开关、温度控制器是否正常。
设定值是否正确,能起到应有的控制功能。
1.3.1.1.6 检查操作面板上显示灯、报警显示情况是否正常,以及送电后显示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维护要领
▪ 1、回油过滤器的清洗:在打开检修门时,首先检查过滤网
▪ 的清洁情况,如发现网上油污较多时或有油从旁孔溢出时, 必须对过滤网和磁性棒进行清洗,拆卸的过滤网、磁性棒用 油盆装好,避免润滑油漏到地面,在清洗过程中必须关好检 修门,清洗最好采用汽油清洗,必须采用两只油盆,进行两 道清洗,清洗后必须放置在干净的布上,在安装前必须用高 压空气吹干净,在安装时,必须将磁性棒插入回油管内,并 观察有油从上孔溢出,均匀地分布在过滤网上并观察回油量 的大小情况及用手去摸回油管孔的密封件的密封状况是否完 好,在清洗过程中如发现有稍大的铁质、铜质异物时应及时 向工段相关人员反应,如无异常情况,必须做好检修门的密 封,避免灰尘进入油箱内。
▪ 6、磁性过滤每三个月清洗一次。
▪ 7、要求润滑主管部门对润滑油定期进行取样化验,确保润 滑油的质量能满足正常生产的要求。
▪ 三、巡检注意事项
▪ 1、对各压力表、温度表进行检查,确保各表计量的准确性 ,如发现有表损坏的应及时向工段汇报;
▪ 2、观察油箱的油位是否有上升或下降,如有,应及时查找 和向相关人员反应;
▪ 油箱上设有液位液温计,可直接看到液位的高低,同时装有 油位讯号器,当油位过高或过低时有信号发出。在停机状态 下液位控制在1/2—2/3油箱油标。
▪ 冷却器用来冷却润滑油温度,供油温度由供油管路上的双金 属温度计来显示并发讯,当供油温度变化,冷却器的进水量 也应随着变化,冷却水的温度≤28℃,进水压力在0.2— 0.4Map,使油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正常油箱油温 应保持在38—42 ℃,不得超过50 ℃。
▪ 5、检查各管道是否有漏油现象,如有,应及时处理和组织 相关人员进行处理,避免空气进入油内和泵内,而导致的泵 、管道的动及压力表的摆动;
▪ 6、检查传动部件的振动,振值大于4.5mm/s时需仔细检查 地脚是否紧固、联轴器是否不正、内部是否有异响、温度是 不是有异常等。
▪
液压站知识培训
目录 1、液压传动基础 2、液压传动点检要点 3、液压传动正确使用和维护
一、液压传动基础
1、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液压系统利用液压泵将原动机的机 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通过液体压力能的变化来传递能 量,经过各种控制阀和管路的传递,借助于液压执行元件( 液压缸或马达)把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工作 机构,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和回转运动。
2、液压传动的组成
液压机械系统主要由:动力元件(油泵)、执行元件(油缸或 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阀)、辅助元件(管道)和工作介 质等五部分组成。
实现无级调速,且调速范围最大可达1:2000(一般(3)液压元件维修较复杂,且需有
为1:100)。
较高的技术水平;
(3)换向容易,在不改变电机旋转方向的情况下,可 (4)液压传动对油温变化较敏感,
以较方便地实现工作机构旋转和直线往复运动的 这会影响它的工作稳定性。因
转换;
此液压传动不宜在很高或很低
(4)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之间用油管连接,在空间布置 上彼此不受严格限制;
▪ 过滤器采用双筒网式过滤器,一筒工作,一筒备用,在进出 口外接有压差控制器,当压差超过0.1Mpa,人工换向,备 用筒工作,取出滤芯进行清洗,然后放入滤筒备用。
▪ 油箱中设有电加热器,用来加热油箱内的润滑油。电加热器 是由装于油箱上的电接点双金属温度计来进行自动控制的, 当油温低于设定值时(一般于齿轮油设定值为35℃、汽轮机 油设定值为25℃),加热器自动投入工作;当油温高于设定 值时(一般于齿轮油设定值为45℃、汽轮机油设定值为35℃ ),加热器自动停止。
稀油站巡检及维护
一、工作原理:
▪ 稀油站工作时,工作油泵将油箱内的油液吸出,经双筒过滤 器、冷却器后,再送往主机设备的各润滑部位,回油进油箱 回油管,经磁棒磁过滤,再经过滤网板过滤后进入油箱内。
▪ 稀油站设有两台齿轮泵,正常情况下,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当系统压力降到低于0.12Map压力控制器压力调整值时, 备用油泵投入工作,保证向主机设备继续供送润滑油。压力 达到0.3Map,备用油泵自动停止。若备用泵起动10秒压力 还在0.12Map设备跳停。供油压力保持在0.15—0.35Map。
▪ 3、检查各压力表的压力,确保泵出口压力在0.3—0.4Mpa ,供油压力在0.15—0.3Mpa左右,当滤油差压在0.1Mpa左 右时应及时对过滤器进行清洗;
▪ 4、根据油温情况及时调整冷却水量,确保适当的油温,定 期打开冷却器下部的堵头,检查冷却器是否存在漏水、漏油 现象,如发现冷却器内有水应及时向相关人员反应;
3、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1)体积小、重量轻,例如同功率液压马达的重量只 (1)使用液压传动对维护的要求高 有电动机的10%~20%。因此惯性力较小,当突然 ,工作油要始终保持清洁 液压传动过载或停车时,不会发生大的冲击; (2)对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
(2)能在给定范围内平稳的自动调节牵引速度,并可 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应将筒内的油放出,对过滤筒进行清洗。
▪ 3、齿轮油泵轴密封圈要经常用检查,如有漏油现象或损坏 时,应立即更换。
▪ 4、列管式油冷却器必须根据水质情况每5至10个月进行一次 内部检查与清洗
▪ 重新安装时,将密封垫及O型密封圈进行更换,冷油器在冬 季不使用时,应将内部存水全部放掉,以防止铜管冻裂。
▪ 5、双筒网片式油滤器每三个月拆洗一次,去除内部淤存之 污垢,并根据密封状况予以更换。
▪ 2、双筒过滤器的清洗:在转换过滤器前,必须将上部的排 气孔打开,将筒内的空气排出后,进行切换过滤器,再进行拆 卸并用油盆装好,然后进行清洗工作,同样用两只油盆进行两 道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发现有损坏的滤片时应及时进行更换, 和发现油垢中有金属物时应及时向相关人员汇报,清洗好的滤 片应放置在干净的布上及组装,在组装时应注意下部螺帽的松 紧度,组装好的过滤筒应用高压空气吹干净,在安装时应检查 上部的密封件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进行更换,并将螺帽 进行均衡紧固,避免有漏油现象。如发现过滤筒内比较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