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之差序格局
1、差序格局受现代感情的影响 人有“七情”,这是人类的本性,在人际交往中也难免渗入情感。古已有之,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将情感拉入了“人伦” ,使其更具体化, 只是由于传统中国熟人社会的相对封闭性, 没有进一步的展开。现代社会中,情感作为人与人之间一种超越一般世俗内容的精神联系,与“人伦”含义相异,作为伦理的补充。人伦的基础是“礼” ,是道德,表现在相互关系上,强调的是“应该”如何去做;而情感的基础是相对稳定的友情、亲情、仇恨、敌视等,强调的是“愿意”或“情愿”如何去做。
四、结语
中国社会依旧是“关系本位”。传统的“差序格局”依然影响着人们的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不过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 中国不断受到西方化进程的影响,“差序格局”被丰富了其内容,被赋予现代的内涵,这一点也是全球化浪潮下的必然趋势, 但作为一个现代人, 如何在一个转型中的中国既保留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又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谢
谢
欣
赏
三、差序格局的新时代发展
2、商业化的发展使得唯利是图的观点侵入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利益因素在差序格局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乡土社会中商业活动奉行的是“理性”原则,而血缘社会奉行的是“人伦”原则。人们特别是农民的整个生活被分为“礼”和“利”两部分,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差距格局中亲疏远近越来越取决于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相互合作的有效和互惠的支持。“人伦”与“利益”的博弈中,利益已经逐步占据上风,并逐步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处处以商业化的眼光看世界, 而传统的伦理道德已经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内了。
乡土中国之
差序格局
一、差序格局的涵义
《乡土中国》之《差序格局》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苏州人家后门常通一条河,听来是最美丽也没有了,文人笔 墨里是中国的威尼斯。可是我想天下没有比苏州城里的水道 更脏的了,什么东西都以向这种出路本来不太畅通的小河沟 里一倒,有不少人家根本就不必有厕所。 【批注:举第二个 例子,人们往苏州的小河里倒垃圾甚至将其当作厕所,可见 人民真是“私”】 明知人家在这河里洗衣洗菜,毫不觉得有 什么需要自制的地方。为什么呢?—— 这种小河是公家的 。 【批注:作者设问,其实我们读到这里,也会好奇为什么 人们会这样“私”呢,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作者回答是这 些地方是公家的】【段意】本段陈述“中国人私”的事实, 并举例论证,从而引出后文对“公与私”的进一步论述。
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 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 人和柴不同的地方。 【批注:作者也认识到了 捆柴这个比 喻和人参加团体之间的不同之处,这里特别指明】 我用这譬 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 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 【批注:提出“团体格 局”的概念】 【批注】本段运用比喻论证的方式提出西洋社 会是一种“团体格局”。
③从这些事上来说,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比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 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毛病的。现在已成了外国舆论一致攻击我们 的把柄了。 【批注:作者写作本书是在1948年,那时候在外国人特 别是西方文明的眼中,我们的国民就是那种极其“小农自我”的形象, 其实这在今天,仍有一些国家对我们持有这样的偏见甚至舆论攻击】 所谓贪污无能,并不是每个人绝对的能力问题,而是相对的,是从 个人对公家的服务和责任上说的。中国人并不是不善经营,只要看 南洋那些华侨在商业上的成就,西洋人谁不侧目?中国人更不是无 能,对于自家的事,抓起钱来,拍起马来,比哪一个国家的人能力都 大。 【批注:作者反驳了外国舆论对我们国人不公正的待遇,那么 “中国人私”到底要如何理解呢?】
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的概念
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的概念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中等社会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且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
费孝通先生解剖中国传统社会,使用的是社会结构分析方法,这是社会学通用的方法。
在费先生之前,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就曾用“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两个概念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
费先生为更准确地区分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概念,其中“差序格局”尤可谓是费先生的独创,并被国际社会学界所接受。
关于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区别,他打了个比方,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
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
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
《乡土中 国》读后感——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读后感——差序格局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尤其是其中关于“差序格局”的论述,真的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差序格局就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编织得错综复杂。
这可不是那种简单的横竖线条,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一圈地往外推。
以“己”为中心,就像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激起的涟漪就是和自己关系远近不同的人。
我想起了老家村里的那些事儿,那可真是差序格局的生动体现。
我们村有个张大爷,他可是村里的“万事通”。
谁家有点啥事,都爱找他说道说道。
张大爷自己家里有几亩地,农忙的时候,他最先想到的是叫自己的儿子、儿媳回来帮忙。
这是最里层的那圈“波纹”,血浓于水的亲情,没得说。
然后呢,他会喊上住得近的侄子侄女们来搭把手。
这就算是第二圈的“波纹”了,虽然比不上亲儿子亲儿媳,但也是自家人,帮忙也不含糊。
等到人手还不够的时候,张大爷就得去村里找其他邻居帮忙了。
这时候,他就得挨家挨户去说好话,送点自己家种的蔬菜啥的,算是表示感谢。
这一圈圈的关系,可不就是差序格局嘛!帮了忙的邻居,张大爷心里也记着这份情,等人家有事的时候,他也会主动去搭把手。
再说村里分地的时候,那也是差序格局在起作用。
村支书在决定怎么分地的时候,首先得考虑自己家族的利益,毕竟那是最亲近的一群人。
然后再平衡一下其他家族的情况,尽量做到大家都能接受。
要是谁家因为分地的事儿闹了矛盾,那也是先找自己家族里有威望的长辈出来调解。
调解不了,再去找村支书。
这里面的关系,细细琢磨,真的是差序格局的真实写照。
还有村里办喜事的时候,那场面更是把差序格局体现得淋漓尽致。
主家会先请自己的近亲来帮忙操持,比如准备酒席、招呼客人。
然后再请一些关系稍远但平时也有来往的邻居来帮忙打杂。
酒席上的座位安排也有讲究,近亲肯定是坐在最重要的位置,关系远一点的就往后排。
送礼的金额也不一样,近亲送得多,远亲或者邻居就送得相对少一些。
但这并不代表关系就不好,只是在差序格局里,亲疏有别,表达的方式也不同。
《乡土中 国》读后感——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读后感——差序格局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中,“差序格局”这个概念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它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乡土社会结构认知的新大门。
差序格局,简单来说,就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自己圈子的中心,而这圈子的大小和能波及的范围,全凭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
这让我想起了老家村子里的那些事儿。
我们村有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家都尊称他为李大爷。
李大爷家世代务农,勤劳朴实,在村里积累了深厚的威望。
村里但凡有个家长里短的纠纷,或者重大决策,人们都会去找李大爷拿个主意。
李大爷就像是那波纹的中心,他的影响力一圈一圈地往外扩散。
他的子女们、亲戚们,自然是离他这个中心最近的一圈,能得到他最多的关照和支持。
而那些平日里与李大爷家走动不那么频繁的村民,虽然也在这圈子里,但相对就处于比较靠外的位置。
记得有一次,村里要修一条新路。
这可是关乎大家切身利益的大事,资金怎么筹,路线怎么规划,谁来负责监工,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
这时候,李大爷站了出来。
他先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召集起来,商量着带头捐款。
这几个儿子在村里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的行动自然带动了一大批亲戚朋友。
然后,李大爷又挨家挨户地去动员那些平时跟他家关系不错的村民。
就这样,以李大爷为中心,一圈一圈地,修路的资金和人力很快就有了着落。
在这个过程中,很明显能看出差序格局的作用。
李大爷的影响力从自己的核心家庭,逐渐波及到亲戚、朋友,再到普通的村民。
每个人在这个格局中的位置和所承担的责任,都因为与李大爷关系的亲疏远近而有所不同。
再说说村里的王二叔吧。
王二叔是个普通的农民,为人老实本分,但家里条件不太好。
有一年,王二叔家的孩子生了重病,急需用钱。
王二叔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求李大爷帮忙。
李大爷二话没说,不仅自己掏了钱,还发动身边的人给王二叔捐款。
可捐钱的数额和帮忙的力度,跟对自己的亲戚朋友比起来,还是有所差别。
这并不是李大爷偏心,而是在差序格局中,关系的远近亲疏决定了帮助的程度和方式。
看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差序格局”——读费孝通《乡土中国》
体 头 体” 个 , ” ` 的 影 响力 不 同 , 也 就 是” 石 的 `
大小 不同 , 投入 到 水面 形 成 的波 纹大小、 圆圈 范围 也 随 之改 变。 这 种伸 缩 能 力淡 化了群己 关系 的 对立 性 和 边 界 性 , 如 此 一 来 , 所 谓” 家 庭“ 的 界 限 也
相 对 较高 , 反之 则 会 门可 罗傲 在 这 样 的次 序 中 ,
传统 中 国 乡 土社 会 中 的人 际 关 系 随 着 与 ” 己“ 利
益 的相 关 程度 由“
己”
到 家 ”
’ .、
由“ 家 ” 到“
国”
与“ 夭 下” 。
乡土 社 会 中 的 权力 中 心 是“ 长 老 统 治 ” 长 , 老 统 治实 际 上是 三种 权力 结构 的整 合体。 这 三种 存
关 系 的建 立 , 是 在 于 自己 充分 衡量 了利益 得 失之 后
这 一概 念 立 足 于 中 国 传统 社 会 的实 际 , 特别 是 基 层的 实 际。 在 书 中作者认 为 , 中国 乡土 社 会里 团体意识 并 不坚 强 , 所 以 并没 有 一个 笼 统 的共 同遵 循的 道德 观 念的 产 生条 件 , 其 所 生成 的 道德 都是 由 私人组成 的 ,“ 是 一 根根 私人联系 所构 成 的 网络” 。 但是 , 为 什么 私人联 系所 构 成 的 是 差 序 式 的 网 络 呢 ? 费孝 通 先生 用儒家 的伦理 去加 以解释 , 可 以 当 做是 对于 “ 差 序 格局 ” 概念 的补 充 说 明 : ’` 我 们 儒家 最讲 究 的 就是 人伦 , 伦是什么 呢 ? 我 的 解释就 是 从 自 己推 出去 和 自 己发 生社 会 关系 的 那 一群人里 所 发 生的 一 轮轮 波 纹 的差序 ” 。 儒家 所 反 复强 调的 伦理 , 就 在 于它 对 于社 会 建构 的 最基本 的理 念 , 即 为对 于人 的 设 计。 在 中 国 社 会 中 , ’ ` 人 ” 这 个 个 体是 所有 社 会角色 的总和 , 中国人更 倾 向于 通 过角 色 关 系来 进 行 自我 定 义。
乡土中国读后感—论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通过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对我国的乡土社会有了新的理解,虽然说自己生活在所谓的“城市”,但我依旧能从自己、身边人、城市看到那些农村人、农村社会特性的影子。
对于我国这特有的“土”的、乡土性的社会,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并为此自豪。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乡村及乡村人民,避免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偏见。
正如费孝通先生反驳城里人认为农村人“私”一样,这种原始的根源的一些特性存在于所有人身上,只是我们看到了或听信或者本来就抱有偏见而带选择性找“证据”说明农村人自私。
这是不公平的,也是站不住脚根的。
除此之外,在农村“愚”的问题上,我以前只觉得是教育设施、资源和机会等的缺失导致城乡教育差距悬殊,而费孝通先生指出了另一个思考方向,他提出面对面社群,用切实的例子向我们阐述了口头交流在乡村社会的实用性和文字交流的不必要性,这让我对“文盲”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
现在再重新思考为什么我们对农村人民有或多或少的偏见,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把自己优势的事物当成理所当然的评判标准,以此寻求优越感。
当然,我们始终心存他们的优良品德,他们真诚、勤劳、智慧,他们拥有很多我们在自己生活环境得不到的种种,就像千百年来都总有追求宁静、归隐山林的人。
于是,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放大那些我们内心认为的他们的“好”,平等看待我们都有的“坏”。
其次,要正确看待西方的“个人主义”,认真理解中国人自己的“自我主义”,学会借助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看待事物。
费孝通先生在文中以一捆捆的柴来比喻西方的团体格局,以一颗石头丢进水里“推”开的一圈圈同心圆波纹来比喻中国的差序格局。
而“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我们是以“己”为中心的,同时被一圈圈的关系围绕着。
费孝通先生在此引出三个观点:一、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
二、孔子注重这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
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
关于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社会调查报告
“差序格局”在信息社会的存续——关于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社会调查报告在读完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后,久久不能回过神来,不仅是为费老的思维逻辑所折服,亦感怀于他通俗易懂的文字魅力……在一百多页的书册中,“差序格局”这个概念让我迷惑的同时,又怀揣着好奇之心去深究,去探索,去畅想。
一.文献综述在查阅过不少文献资料后,我私以为以下几位作者关于“差序格局”的理解最切合本人的想法,内容如下:①“西方现代社会建立在个体平等基础上(从宗教角度来说即众生在神面前平等),因此可以建立左图所示的绝对坐标平面,个体在平面上的移动和定位决定了他所属的团体。
而中国乡土社会中,没有个体平等的文化基础,无法建立绝对的坐标平面,每个人只能从自己的视角望去,看到围绕自己的一圈圈社会关系涟漪,坐标平面因每个人的视角不同而发生变化,千万个人就有千万个平面,自己则始终在中心。
更抽象的说,西方社会是唯物的,乡土社会是唯心的,西方社会是焦点透视,乡土社会是散点透视。
”(作者:Colin Xu 来源:知乎)(上图是作者的示意图)②从生物学上看,一个人无论是富有爱心或是缺乏足够爱心,都天然更疼爱自家的孩子,更多关心自己的亲人。
因为所谓爱,这种自然情感的意味,就一定是对人要有所区别,也就是discriminating,这完全可译为歧视,但不必像中文“歧视”这个词带有恶意。
我们也可以将“一视同仁”定义为一种爱,一种更博大的爱,但那只是文字游戏。
因为,老子早就尖锐地指出,就因为其一视同仁,因此天地对于万物,以及圣人对于百姓,就都是不仁的,就无所谓仁或不仁。
“对常人来说,爱如果不是爱一些人胜过爱其他人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
”除了人们的生物本能外,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条件下,“爱有差等”也有突出的地缘根据。
在中国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
《圣经》也要求“爱你的邻人”,尽管邻人被定义为遇到的任何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解释看来似乎很有超越性,也确实为其普遍化解说创造了可能,但在古代社会,任何可能相遇的人都一定是地缘的。
《乡土中 国》读后感——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读后感——差序格局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真是一本让人深思的好书,尤其是其中提到的“差序格局”,让我对乡土社会的结构和人际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书中,费孝通先生把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比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自己圈子的中心,而这圈子的大小和能波及的范围,全凭“己”这个中心的实力和影响力。
这与西方社会那种像一捆捆柴,界限分明的团体格局大不相同。
让我想起了老家村子里的那些事儿。
我们村有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叫李大爷。
李大爷年轻的时候是村里的支书,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在村里那是说一不二的人物。
他家有个什么事儿,甭管是盖房子需要帮忙搬砖递瓦,还是农忙时人手不够要找人搭把手,只要他言语一声,村里的老少爷们儿都会放下自家手头的活儿,赶过去帮忙。
这时候,李大爷就是那个“己”的中心,他的影响力像波纹一样扩散开来,波及到了村里的很多人。
而村里的王二麻子就不一样了。
这人平时偷奸耍滑,名声不太好。
有一回他家的田遭了灾,想找人帮忙补种,跑了好几家,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也没几个人愿意搭理他。
在乡土社会里,一个人的品行和声誉,直接决定了他在这个差序格局中的位置和能获得的帮助。
就说每年过年的时候吧,按照村里的习俗,晚辈都要去长辈家里拜年。
大年初一那天,天还没亮,就听到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我跟着爸妈,一家一家地去拜年。
到了李大爷家,那屋子里挤满了人,都是来给他拜年的。
李大爷坐在炕上,乐呵呵地招呼着大家,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
而那些平时不怎么受待见的人家,门可就冷清多了。
还有村里分地的时候,那也是个能看出差序格局的场合。
村里有几块好地,大家都眼馋。
这时候,说话有分量的人,他们的意见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
那些在村里人缘好、家族势力大的,也能在分地的时候多沾点光。
像我们这种小门小户的,就只能捡人家挑剩下的。
可就算是这样,也没处说理去,因为这就是乡土社会里默认的规则。
我还记得有一次,村里要修一条水渠,需要各家各户出工出力。
非连续性文本《差序格局》阅读练习及答案(辽宁2022年高三9月)
辽宁省名校2022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费孝通《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思维导图)材料二:《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
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
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
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
“伦是有差等的次序。
”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
“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
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
”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
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而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
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
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
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
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
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
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
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
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
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读后感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读后感《乡土中国》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抽象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里的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差序格局”了。
作者费孝通先生在《差序格局》开头中说到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
在中国,“私”引起的问题是很普遍的。
这一点,无论是在中国的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极为突出。
费先生举了几个例子,说虽然文人墨客把苏州比作中国的威尼斯,但苏州的河道是很脏的,大家什么都往里倒,因为小河是公家的。
再比如,几家合住的院子,公共的厕所没有人去收拾清理……那么中国人真的天性自私、落后无能吗?其实不然,费孝通先生在文中举了南洋华侨在商业上的成就,中国人对于自家的事,抓起钱来拍起马来比哪一个国家的人能力都强。
其实,这里所谓的“私”的问题确是个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分的问题。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何解释“私”的现象与问题?为了探究“私”的问题,作者把社会结构的格局也考虑了,这里有两个名词——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
西方的家庭通常指夫妻二人和未成年的孩子,如果夫妇二人没有孩子就一定不会用“家庭”这个词。
而我们中国的家庭就包罗万象了,七大姑八大姨叔叔侄子一家子,任何想要拉入自己圈子的人都可以是自家人。
例如,贾家的大观园中,可以有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
从这就可见,西方团体格局界限分明,作者将其比作捆柴式;而差序格局则是界限模糊的,费孝通先生用了一个比喻“投石击水,不出波澜,也泛涟漪”,投出去的石子是自己,周围泛出的那一圈圈的同心圆则是自己引起的社会关系。
即使是兄弟姐妹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社会关系,这个圈以自己为中心逐渐向外扩,越大越远,圈子与圈子间也会有不同性质的交集。
这就是差序格局与西方团体格局的不同。
而在差序格局社会里,交情、人脉、关系似乎更重要。
所以每个圈子会因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就拿与朋友的交往来说,你在初中、高中、大学交的朋友时间与地点是不同的,但是在这个圈子里面,最靠近自己的可能是大学朋友,因为他们离你所处阶段相差不远,而初中、高中的朋友则会随时间流逝而记忆模糊——当然也不乏有那些感情真挚、牢固的朋友还在靠近“己”的波纹里。
《乡土中 国》读后感——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读后感——差序格局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真是一本让人深思的好书。
尤其是其中提到的“差序格局”,更是让我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和人际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书中,费孝通先生把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比作“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自己圈子的中心,而这个圈子的大小则取决于中心势力的厚薄。
这让我想起了老家村里的那些事儿。
我们村有个叫老李头的,他可是村里出了名的能人。
家里种着好几亩地,还养了一群鸡和两头猪。
老李头为人热情,谁家有点事儿,他都愿意帮忙。
在村里,他的“圈子”就挺大。
比如说,村里有人要盖房子,人手不够,老李头一招呼,他那些平日里一起唠嗑、下棋的哥们儿就都来了,帮忙搬砖、和泥,干得热火朝天。
为啥这些人愿意来帮忙呢?一方面是老李头平日里待人不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家都在一个村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互相帮忙那是常有的事儿。
这就像是那一圈圈的波纹,老李头在中间,那些帮忙的人就是他这一圈波纹里的一部分。
再说村里的王大妈,她是个热心肠的人,尤其擅长调解邻里纠纷。
哪家小两口吵架了,哪家婆媳闹矛盾了,只要王大妈一出面,准能给说和好了。
王大妈的“圈子”虽然没有老李头那么大,但在处理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儿上,她可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人们都信服她,愿意听她的劝,这也是她在村里的“差序格局”中的地位所在。
我还记得有一年夏天,村里遭遇了旱灾,庄稼都快干死了。
这时候,村里的几个大户人家站了出来,组织大家一起挖水渠,从远处的河里引水灌溉农田。
这几个大户人家在村里本来就有一定的威望和财富,他们一牵头,很多人都响应。
这时候的“差序格局”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了,大户人家就像是那波纹的中心,他们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应对困难。
而对于那些在村里没什么势力、比较穷的人家,他们的“圈子”可能就小得多。
有时候遇到点事儿,能帮得上忙的人也少。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被孤立了,在乡土社会中,总有一种基于乡情和邻里关系的互助存在,只是可能没有那么明显和强大。
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要观点
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要观点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作品,全书由14 篇文章组成,涵盖了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
在这本书中,费孝通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观点,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差序格局: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以亲缘、地缘为基础的差序格局,人们在这个格局中按照亲疏远近的关系来排列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像西方社会那样以权力、财富等因素为基础。
2. 男女有别: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在男女关系上存在着一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女性更多地专注于家庭事务,而男性则更多地参与社会事务。
3. 家族、血缘和地缘: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注重家族、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乡土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权力和资源分配的重要机制。
4. 基层社会: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社会是由一些小规模的社群组成的,这些社群可以是村庄、宗族、寺庙等等,这些社群不仅构成了乡土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机制。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通过对乡土社会的分析,提出了许多对中国基层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思考,这些观点对于理解中国农村社会和推进中国社会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高中统编版《乡土中国》知识点精讲及习题专练----《差序格局》
高中统编版《乡土中国》知识点精讲及习题专练----《差序格局》思维导图全篇概况《差序格局》本篇文章讨论社会结构的格局。
西洋社会是团体格局——如同一捆捆的柴,即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定的团体。
团体有明确界限和层次组织,丝毫不乱。
在这种公和私有明确的界限的格局下就产生了个人主义以及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
相对而言,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如同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中心是自己。
在这样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差序格局下就产生了自我主义,人和人之间讲交情而不计较权利与义务。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
作者主要从理论(典籍)和事实两方面论证。
费孝通认为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就像是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成团体状态,归属清楚,界限明确;而中国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则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界限模糊,而且“伸缩自如”。
具体来说,它有以下四个要点:第一,差序格局以每个人自己为中心;第二,差序格局的大小取决于自己的社会影响;第三,差序格局随着时间地点而变化;第四,差序格局中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亲疏。
差序格局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伦”的概念密切相关。
儒家讲人伦,伦即是差序;孔子“善推而已”,从己到天下是一圈圈推出去的;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恰好是对差序格局的比喻,自己总是中心,所有其他人随着他转动。
差序格局不仅存在于乡土社会生活实际中,也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一些基本理念。
知识点详解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有的学者认为差序格局其实并不是中国社会特有的结构特征,而是社会结构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中国社会是因为长期稳定,尤其近代以来与西方相比,社会结构的变化要落后一个时代,差序格局才更多的体现在社会结构中。
这一结构形成的原因在于:1. 行动者有限的能力。
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概念探讨
性理论价 值 恰恰 在 于 它 对社 会 科 学 中个 题 ”
。接 下 来 ,费 老 用 “ 田里 捆 柴 ”
人 、群体 、社会三个维度的 同时把握 ,以
及它 有 益于 对 “ 群体 是 怎样 互 动 的” 和 “ 个人 与社 会关 系” 这两 大社会科 学基本 命题 的探讨 ,而这正是学界一直所忽视 或
所 以孔 子 自然 也 被 认 为 是 “ 心 眼 ”,不 小
是 ,此 “ 人 ” 遇 到 彼 “ 人 ” 时 还 要 大 大
重新界 定相 互 的等 级 关 系 以便 确认 谁 更 “ 大人” 【J 在官场这种 现象更是数不胜 。 。 数 。对于公 共生活中这种习俗 ,梁漱 溟早
如耶稣一样博爱 ,甚至求上帝饶恕杀死 自
性疾病使我们 的子 子孙孙受感染 ,到今天 伸 ” 的 人 格 辩 解 话 语 权 ;而 具 有 此 种
也不 能痊愈 。他甚 至扬 言 “ 我们 的丑 陋 , “ 差序人格 ” 的个体越 多 ,差 序格 局的结 来 自我们不 知道 自己丑 陋” 。这实 际上是 构也就越稳 固并有可能反过来更加有力地 对差序 格局 中 “ 我” “ 己”关 系 的 塑 造 “ 序 人 格 ” 这 种 塑 造 作 用 是 相 互 人 、 群 差 。
念 ,也 是 饱 受 争 议 的 一 个 话 题 。 依 笔 者 见 ,差 序 格 局 这 一 本 土 社 会 学 概 念 的 普 遍
章更是涵盖 家 、国、天 下的伦 常 与世 事 。 等 。同时 ,费孝 通更 明确指 出这绝非 国人 的素质 低下或 无能 , “ 如果 我们要 讨论私 的问题 就得把 整个 社会结构 的格局提 出来 考虑一下 。因之 ,这 里的所谓私 的问题却
《乡土中 国》读后感——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读后感——差序格局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真是一本让人深思的好书,尤其是其中关于“差序格局”的阐述,更是让我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和人际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书中,费孝通先生把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比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自己圈子的中心,而这个圈子的大小和范围则取决于自己的社会地位、财富和权力等因素。
这种以个人为中心向外推展的关系网络,构成了乡土社会独特的差序格局。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小村庄。
在那里,差序格局的影响无处不在。
我们村有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家都叫他李大爷。
李大爷家里世代务农,为人忠厚老实,在村里有着极高的威望。
村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李大爷来主持大局。
这时候,李大爷的“圈子”就发挥了作用。
比如说村里有户人家办喜事,新郎的父亲首先会找到李大爷,跟他商量婚礼的各项事宜。
李大爷呢,就会根据自己的人脉关系,帮着联系厨子、乐队,甚至是桌椅板凳的租赁。
在这个过程中,李大爷的“圈子”里的人都会积极响应。
厨子可能是李大爷的远房亲戚,乐队的头儿是李大爷的老友,而租赁桌椅板凳的商家也是因为看在李大爷的面子上给了最优惠的价格。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每个人在这个事情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都是由他们与李大爷关系的亲疏远近决定的。
李大爷就像是这个“差序格局”中的核心,他的影响力一圈圈地扩散出去,波及到与他相关的每一个人。
再比如说村里要修路。
这可是个大事儿,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村长在动员大会上把这个事情一说,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是整个村子的利益,而是自己在这个事情中的得失。
那些靠近路边的人家,想着路修好了自己出行方便,做生意也能更红火,所以积极性特别高。
而那些离路远的人家,就觉得自己没得到什么实惠,积极性就不那么高。
这时候,还是得靠李大爷这样的人出来说话。
他会挨家挨户地去做工作,跟大家讲修路对村子发展的重要性,讲以后大家都会受益。
在他的劝说下,大家才会慢慢放下自己的小算盘,一起为修路出工出力。
《乡土中国》第4章《差序格局》精读提纲(教师版)
第四章《差序格局》一、章节阅读指导继乡下人“愚”的问题后,费孝通先生将关注点移至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私”的现象上。
本章中,作者借助与西洋社会格局的比较,以譬喻的方法形象阐释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核心概念,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造成乡土社会群己界限模糊的根本原因。
文章开头,费孝通先生列举了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因私害公”现象,揭示出由此引发的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的后果,从而引出从社会结构格局角度探讨“群己”“人我”界限的问题。
为了阐释乡土社会格局的特点,费孝通先生引入了西方社会格局作为参照,以捆柴为喻,深入浅出地阐明西方社会“团体格局”中成员平等、界限分明等特点。
然后以中西方对“家庭”界限界定的差异,引出乡土社会的社会格局特点。
作者以同心圆水波纹为喻,广泛关注了乡土社会中家庭关系、亲属关系及地缘关系的特点。
文章先后提出“团体格局”“差序格局”“个人主义”“自我主义”等一系列概念,参照儒家经典中的相关论述,结合古代传统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阐释了差序格局中有差等的次序、以己为核心、群己界限模糊等特点。
在此基础上得出乡土社会处理群己关系重在“克己”的论断。
文章最后,作者指出在差序格局中私人联系的增加形成了社会关系,因此传统社会中的社会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引出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的论述。
二、段落大意归纳本章共二十个自然段。
各段段意如下:第一段:中国社会中因私害公的现象很普遍,不论乡下还是城市。
第二段:中国社会中因私害公的后果: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
第三段:讨论“私”的问题须从社会结构格局(群己、人我关系)切入。
第四段:以捆柴为喻,解说西方社会团体格局的特征。
第五段:以家庭为例,解说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中团体界限的不同。
第六段:在中国,“家”的范围可因时因地而伸缩。
第七段:以同心圆水波纹为喻,解说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特征。
第八段: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是“同心圆波纹”,各圆以“己”为中心相交成网。
乡土中国名词解释
乡土中国名词解释《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独特的名词概念,这些名词反映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结构与特征。
“差序格局”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在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里,人们的人际关系就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就好比在一个家族里,以家族中的长辈为中心,他与自己的子女、晚辈亲属的关系亲疏程度是不同的,就像那一圈圈的波纹,离中心越近关系越紧密,越远则相对松散。
这种关系不像西方社会那样是团体格局,大家平等地隶属于某个团体,而是以自我为中心,像水的波纹一样层层向外扩散的亲疏关系。
这在乡村生活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在土地分配、家族事务决策等方面,与家族核心人物关系更近的成员往往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利益分配权。
“礼治秩序”也是乡土中国的一个关键名词。
在传统乡村,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
礼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乡村里的人们从小就接受这种礼的教育,从出生到死亡,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被礼所规范着。
比如说婚丧嫁娶,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礼节要求。
为什么礼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呢?因为在相对封闭、稳定的乡村社会,传统的力量非常强大,大家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遵循祖辈传下来的礼俗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如果有人违反了礼,就会受到来自家族和乡村舆论的谴责。
这种礼治秩序与现代法治秩序有着很大的区别,法治依靠的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条文,而礼治更多的是依靠传统习俗和社会舆论。
“长老统治”同样不可忽视。
在乡土社会里,权力结构不像现代社会那样是通过民主选举等方式产生的。
而是由年长的、经验丰富的人来进行统治。
这些长老们在乡村里拥有很高的威望,他们熟悉乡村的各种事务,从农业生产到家族纠纷的处理。
例如,在遇到邻里之间的土地边界争端时,长老们凭借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和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做出的裁决往往会被大家所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txt24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老最大的毛病是“私”。
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
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
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
扫清自己门前雪的还算是了不起的有公德的人,普通人家把垃圾在门口的街道上一倒,就完事了。
苏州人家后门常通一条河,听起来是最美丽也没有了,文人笔墨里是中国的威尼思,可是我想天下没有比苏州城里的水道更脏的了。
什么东西可以向这种出路本来不太畅通的小河沟里一倒,有不少人家根本就不必有厕所。
明知人家在这河里洗衣洗菜,毫不觉得有什么需要自制的地方。
为什么呢?——这种小河是公家的。
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
小到两三家合住的院子,公共的走廊上照例是尘灰堆积,满院生了荒草,谁也不想去拔拔清楚,更难以插足的自然是厕所。
没有一家愿意去管“闲事”,谁看不惯,谁就得白服侍人,半声谢意都得不到。
于是象格兰亨姆的公律,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
从这些事来说,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比了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毛病的。
现在已成了外国舆论一致攻击我们的把柄了。
所谓贪污无能,并不是每个人绝对的能力问题,而是相对的,是从个人对公家的服务和责任上说的。
中国人并不是不善经营,只要看南洋那些华侨在商业上的成就,西洋人谁不侧目?中国人更不是无能,对于自家的事,抓起钱来,拍起马来,比哪一个国家的人能力都大。
因之这里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
我们传统的划法,显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
因之,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
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
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
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
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
我说西洋社会组织象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
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
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
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
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
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
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那几个人。
在中国,这句话是模糊得很。
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
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
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
“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
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
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
这个网络象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
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
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
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
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
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
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
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
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
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
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
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
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
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
象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云,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
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
到极端时,可以象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
”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象个小国。
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
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
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
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
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释名”于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
”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
“(见潘光旦《说伦字》《社会研究》第十九期)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
“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
伦是有差等的次序。
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
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
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
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
“本立而道生。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
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
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
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团体。
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
这些观念必须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
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自我主义并不限于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杨朱,连儒家都该包括在内。
杨朱和孔子不同的是杨朱忽略了自我主义的相对性和伸缩性。
他太死心眼儿一口咬了一个自己不放;孔子是会推己及人的,可是尽管放之于四海,中心还是在自己。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众星拱之。
”这是很好的一个差序格局的譬喻,自己总是中心,象四季不移的北斗星,所有其他的人,随着他转动。
孔子并不象耶稣,耶稣是有超于个人的团体的,他有他的天国,所以他可以牺牲自己去成全天国。
孔子呢?不然。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的道德系统里绝不肯离开差序格局的中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因之,他不能象耶稣一样普爱天下,甚至而爱他的仇敌,还要为杀死他的人求上帝的饶赦——这些不是从自我中心出发的。
孔子呢?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是差序层次,孔子是决不放松的。
孔子并不象杨朱一般以小己来应付一切情境,他把这道德范围依着需要而推广或缩小。
他不象耶稣或中国的墨翟,一放不能收。
我们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我们就可以明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的问题了。
我常常觉得:“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
”这和“大学”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时,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在条理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内向和外向的路线,正面和反面的说法,这是种差序的推进形式,把群己的界线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糊两可了。
这和西洋把权利和义务分得清清楚楚的社会,大异其趣。
为自己可以牺牲家,为大家可以牺牲族……这是一个事实上的公式。
在这种公式里,你如果说他私么?他是不能承认的,因为当他牺牲族时,他可以为了家,家在他看来是公的。
当他牺牲国家为他小团体谋利益,争权利时,他也是为公,为了小团体的公。
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
其实当西洋的外交家在国际会议里为了自己国家争利益,不惜牺牲世界和平和别国合法利益时,也是这样的。
所不同的是,他们把国家看成了一个超过一切小组织的团体,为这个团体,上下双方都可以牺牲,但不能牺牲它来成全别种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