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下高中美术中国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新课程下高中美术中国画课程的教学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美术课程也得到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
其中,中国画课程是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高中美术中国画课程的教学研究,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课程理念在新课程下,高中美术中国画课程需要贯彻一系列课程理念,包括:人本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等。
在中国画的教学中,应该始终把学生的个性、兴趣、需求和发展目标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地说,高中美术中国画课程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1、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精神。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2、审美教育。
在中国画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了解美的本质与特征,掌握美术语言的表现方式,提高艺术欣赏、创作和鉴赏的能力。
3、创新教育。
在新课程下,高中美术中国画课程需要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创造力,探索中国画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二、教学内容1、绘画技能训练。
中国画是一种高度技术性的艺术形式,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绘画技能训练。
教师应该从水墨、颜色、线条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并通过实际练习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和手工能力。
2、作品创作。
中国画的教学应该以作品创作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创作、自选题创作等形式,使学生通过创作完整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3、实践体验。
中国画是一种具有实践性的艺术形式,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写生、素材采集等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提高学生的画功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策略1、个性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教师应该采用差异化教学等个性化教学策略,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中国传统绘画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2021·05现阶段的教育改革指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中国传统美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是古人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中提炼出的智慧结晶。
其传承至今,在我们的文化思想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绘画因其所具备的独特意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良好作用。
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传统绘画教学,对于发扬民族精神、继承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塑造正向的“三观”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关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相关概述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广为人知,被称为“国画”或者“中国画”。
中国画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了我国人民对自然、社会、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1]。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与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画除了在绘画材料及绘画技法上存在差异以外,在审美观念及创作理念上也存在着一些根本不同。
中国画有其独特之处,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都可以在作品中感受到一种气韵,这种气韵会在人们的脑海中转化成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西方传统绘画一般讲究形式的相似性、再现性和合理性,而传统中国画注重主观的情感表现,即表达对象的气和韵,而不是寻求相似。
二、中国传统绘画应用于美术教育的必要性美术教育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塑造价值观的作用,是重要的教育方式,中国传统绘画更是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中国传统绘画内容广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折射,学生在鉴赏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这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三观”的树立、身份认同的确立,都会起到正向的积极作用。
2020年,我国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面对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阶段,社会建设的稀缺人才由知识技能型人才转变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为高职教育提出了全新的任务。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就需要从学生的审美素质、想象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入手,对现有的以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结构加以完善[2]。
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一种无形的艺术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现代中学美术教育中,开展中国传统绘画的教学,不仅可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艺术精神,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浅谈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艺术精神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中国艺术文化的瑰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传统绘画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艺术精神的载体。
中国传统绘画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强调意境、形神、笔墨、技法、情感和以及个人气质表达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
通过教授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美术、文化历史、民族传统和精神内涵的理解。
同时,传统绘画的欣赏与研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弘扬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能力中国传统绘画不仅包含了技法,更重要的是向人们传达了一种审美意识。
通过传统绘画的学习和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例如,在学绘山水画时,需要学生深入理解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法、题材、笔墨和意境,掌握基本绘画技能和技巧。
并通过创新思维将传统题材与现代艺术语言进行融合,提升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力。
通过中国传统绘画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丰富他们的审美视角,提高了他们对艺术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国传统绘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的体现。
传统绘画中有许多与哲学、文学、历史经典等方面有关的理论,通过对传统绘画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华文化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例如,在学习草书时,学生不仅需要理解书法技法、字意、笔意等基本概念和技巧,还需要深入理解草书与写意画的关系,同时将草书与诗词、历史文化等相结合对草书艺术有更多的领悟和审美。
关于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分析
关于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分析民间美术是指民间群众以非专业艺术家的身份从事的美术创作活动,它是一种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群众生活、情感和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
而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传统文化方面,更是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和教育。
一、民间美术对美术教育的意义2.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民间美术是一种非常注重创新和个性表达的艺术形式,它注重学生的创造和个性发展。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学习民间美术,可以培养其观察、表现和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创新和表现的潜能。
通过学习民间美术,学生可以培养细心,耐心,毅力,勤俭和自立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个性,增强其独立自主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3. 丰富学生审美情趣民间美术是一种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群众性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人文情怀。
通过学习民间美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了解民族风情和民俗风情,增加对传统文化和生活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欣赏能力,帮助学生丰富和提高其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民间美术,可以让学生在丰富自己的情感和审美体验的也增加对美的感受和理解。
4. 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间美术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民族风情。
通过学习民间美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情感,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民间美术也是中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了解自己的文化根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1. 开设民间美术专题课程在美术教育领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课程,开设民间美术专题课程,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和学习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些专题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对民间美术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为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熟悉民间艺术提供有益的帮助。
2. 引导学生到社区参与民间美术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参与民间美术活动,比如绘画、剪纸、泥塑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美术的魅力和魅力。
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改革
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改革摘要: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专院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使中国画在课程设置上占有很大比重,尤其在中小学,教师对于中国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在高专院校设置美术教育专业,主要是为中小学、幼儿园储备教师人才。
中国画课程作为高专类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专业结构设置应科学合理,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
关键词:中国画高专院校美术教育一、高专院校开设中国画课程的意义谈及中国本土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大多是中国书法和中国画。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表达方式,已经成为一个极具辨识度的中国文化象征。
中国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中国众多绘画种类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具有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独特的审美程式,是中国文学、美学、哲学的综合体现。
中国画作为东方绘画艺术的典型代表,在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很多东方艺术备受中国画的影响。
中国画有着博大精深的艺术文明和严谨完整的绘画体系,拥有毫不逊色于西画的程式语言和审美价值。
不论是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从传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角度看,在高专院校开设中国画课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彰显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本土艺术的强大自信。
同时,在高专院校开设中国画课程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小学教育体系推崇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乃至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
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毫无疑问是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
高专院校有很多学生走上中小学美术教学岗位,作为未来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掌握中国画的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笔者在高专美术教育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中国绘画、书法、篆刻感兴趣,这应该源自他们对本民族艺术的一种天生的崇拜和共鸣,这是非常珍贵的一种意识。
这种本能与天性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引导,可能会逐渐消失殆尽,这不管对受教育者还是对施教者而言都是非常可惜的。
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元素的价值和作用
艺术教育 |较为简单,这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都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因此,要结合学校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加强优秀传统美术色彩元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建设,加强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资源建设及共享。
2 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元素与美术教育教学融合的重要作用2.1 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对美术来说,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元素的发展过程曲折,也就相应形成了风格不同、内容丰富多元的模式。
中国优秀美术文化包含的艺术思想也是非常独特的,并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
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认识一些传统文化,和学生一起将中国传统美术色彩艺术同美术学习进行有机结合,这对学生的优良品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对优秀美术色彩元素进行充分的挖掘、融合、整理和传承,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培养新时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增强新时代学生艺术修养都具有重要意义[3],同时,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
通过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元素,学生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色彩特色,理解中国传统艺术色彩的用法。
比如,唐朝张萱的工笔人物画《捣练图》,整个画面用色大胆,气势恢宏,设色大胆、凝练,通过对色彩的不断提炼,获得出独特的用色特色。
朱红、草绿、花青、翠绿、绯红、橘黄、石青米黄等色错落有序,并用白色连贯呼应,使画面色彩交相辉映,细节处理更是独具匠心,比如红色因与藤黄、胭脂、米黄、赭石相配,或用朱砂、朱膘罩染,而呈现出了深浅、冷暖等多种变化,体现了唐代色彩艳而不俗、富而不骄的美。
2.2 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而美术教育仅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学生通过对不同美术知识、文化的进行了解,不仅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美术知识点,而且还能够同不同艺术结缘,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厚感情,这便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美术艺术修养。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光辉历程,铸就了我们优秀文明历史,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快速进步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应用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美术,高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应用本文简介: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许多都以美术形式呈现。
美术作品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观念。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变化,传统艺术受关注的程度有所下降,提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今天教育工作的口号。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美术教育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应用本文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许多都以美术形式呈现。
美术作品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观念。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变化,传统艺术受关注的程度有所下降,提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今天教育工作的口号。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美术教育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高中美术课堂融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是关键。
从保护传统民间美术入手,重新搭建传统美术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平台,让传统美术进入学校、进入课堂,把传统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学校美术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落脚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中美术教学;应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多以美术形态呈现,美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人类长期发展的精神产物。
美术作品能把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状况、自然环境、宗教、道德、伦理等物质和精神因素形象地展现给人们。
一、充分利用美术教材,充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教师要善于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并且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与教材相结合。
高中美术教材包括9本选修教材,分别为《美术鉴赏》《工艺》《书法》《雕塑》《绘画》《篆刻》《摄影摄像》《设计》《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美术鉴赏》中对中国古代工艺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青铜器、陶器等。
《工艺》中所讲的“工艺”主要是指人工制品的手工技艺活动,主要是在设计的基础上完成的。
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
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1. 引言1.1 传统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传统美术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传统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学习传统美术作品,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美术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和独立思考能力。
传统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美术教育应该成为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其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2 传统美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通过传统美术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艺术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和表现能力。
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更可以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传统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为美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艺术体验和审美享受。
传统美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2. 正文2.1 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美术形式层出不穷,但传统美术仍然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被广泛地应用于美术教育中。
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
学校美术课程中通常包含素描、水彩、油画等传统技法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传统美术还通过教学材料和艺术史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也体现在学生的创作实践中。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学习传统美术技法和风格,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潜力并开拓想象力。
传统美术的传统审美观念和价值观也会对学生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指导。
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学生展示和比赛活动中。
浅析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1. 引言1.1 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悠久的艺术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传统绘画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可以启发学生对美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中国传统绘画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技巧,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和学习范本。
通过学习传统绘画,学生可以掌握各种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
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成长和进步。
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和帮助。
1.2 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笔墨和墨色的表现。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通过墨色的运用来表现画面的意境和氛围,而不是追求逼真的细节描绘。
二是强调意境和写意性。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表现意境和情感,通过简洁的笔触和概括的形态来描绘画面,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特点。
三是注重形神兼备。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形式和精神的统一,不仅注重物象的表现,更注重表达画家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四是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中国传统绘画深受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影响,画家往往通过绘画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推崇。
五是重视笔墨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中国传统绘画有着丰富的笔墨技法和表现手法,如皴法、点染、泼墨等,这些技法和手法在绘画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绘画技巧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教学内容设置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教学内容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方面和技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并提升他们的绘画技巧。
浅析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者:黄洁君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09期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东西方文化的全方位交流,作为文化泉源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退化,以至于出现失传和断层的现象,相应的,我国美术教育也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本文从美术教育视角来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和体验,寻找如何与传统文化相吻的切入点,尽可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美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美术教育;人文素质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群体在其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有利于该民族或该群体生存、繁盛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要求的结果,是集体和个人的创造力与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整个民族长期存在的重要标志。
人生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儒家重克己复礼,天下归仁;道家重道法自然,返璞归真。
而美育目的意义也是突出修炼完美的人格,以至于实现人生最高之理想。
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方向及价值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的教育。
然而,在信息时代迅猛发展,传统文化濒临断层的现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比较特殊的一门学科,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那么,如何实施好中小学美术教育呢?这是当下亟须探讨的课题。
(一)传统文化传承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相关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基础,从中小学美术教材了解可知,中小学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美术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应该是在一种文化观的观照下学习,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
对于古老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充分地加以利用,使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并取其精华融入教育过程始终,发挥其巨大作用。
打个比方来说,儿子与母亲有着血缘关系,母亲的基因遗传至儿子。
因此,了解母亲有助于了解儿子,反过来说,了解儿子也有助于了解母亲。
传统文化与美术也是母与子的关系。
中小学美术中国画教育现状及思考-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中国画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艺术瑰宝,在世界美术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摄影摄像技术、新媒体技术、动漫等新事物渐渐淡化了中小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
所以,中国画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也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画教学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中国画教育所存在的学生兴趣观念淡薄,家长不够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为中国画的中小学教育寻找新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传承AbstractChinese painting has a long history, is a treas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in the art of the world can not be replaced. However,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 photography technology, new media technology, animation and other new things gradually dilut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ainting. Therefor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rt teaching of Chinese paint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tudy and lif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aesthetic ability of studen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pass the national spirit.This paper aims at Chinese painting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art educ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hopes to present China painting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concept of weak, parent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is not perfect and so on a series of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reasonable solutions, looking for new the direction fo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Chinese painting.Key words: Chinese painting teach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art education; problem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目录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30175 摘要IHYPERLINK \l _Toc24444 Abstract IIHYPERLINK \l _Toc32140 目录IIIHYPERLINK \l _Toc31699 前言1HYPERLINK \l _Toc31753 一、中小学中国画教育的背景2HYPERLINK \l _Toc15601 (一)“多元化”的文化背景2HYPERLINK \l _Toc23951 (二)中国画教学与民族文化精神2HYPERLINK \l _Toc6631 二、中小学中国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3HYPERLINK \l _Toc29110 (一)现状3HYPERLINK \l _Toc19830 (二)存在的问题3HYPERLINK \l _Toc13217 三、中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的合理化建议4HYPERLINK \l _Toc27661 (一)家长从小培养孩子对中国画的兴趣4HYPERLINK \l _Toc15478 (二)改变原有教育体制的弊端5HYPERLINK \l _Toc28389 (三)学校加强对中小学的美术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6HYPERLINK \l _Toc1283 (四)增加中国画美术教学的经费,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7 HYPERLINK \l _Toc23259 结语9HYPERLINK \l _Toc16665 参考文献10HYPERLINK \l _Toc13215 谢辞11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获取方式越来越便捷,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所以社会大众的精神追求呈现出多元化。
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分析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分析是当前美术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多样化,传统的民间美术资源如传统绘画、剪纸、刺绣、陶艺等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这些具有浓厚民俗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感,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间文化的精髓。
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让学生接触和体验民间美术,他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间美术资源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深入挖掘和应用民间美术资源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合理利用这些丰富多样的民间美术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未来的美术教育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民间美术资源的挖掘和传承,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艺术视野和更丰富的创作空间。
2. 正文2.1 民间美术资源的种类和特点民间美术资源是指源自民间传统文化和生活的艺术作品,包括民间绘画、剪纸、刺绣、陶瓷、皮影戏等形式。
这些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格和审美特点,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在丰富多样的民间美术资源中,民间绘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绘画包括农民画、壁画、壁画等多种形式,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农民画以其朴素、质朴而获得广泛的认可,常常表现农民生活、民间传说、神话传说等内容,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
壁画则是将绘画作品直接绘制在建筑物的墙面上,融入建筑环境中,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
除了民间绘画,民间剪纸、刺绣、陶瓷等也是民间美术资源的重要形式。
民间剪纸通过手工剪刻纸张,呈现出丰富的形态和图案,常常用于装饰和节庆活动。
民间刺绣则是通过精细的绣线和针法,将图案绣制在布料上,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内涵。
浅析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中国传统绘画源远流长,拥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审美特点。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传统绘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渊源、教育的价值以及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浅析。
中国传统绘画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岩画、陶器上的图案,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体系。
其特点是以线条为主,强调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平衡,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都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情趣,深受人们喜爱。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中国传统绘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传统绘画,可以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
传统绘画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和欣赏传统绘画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意境与情感的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将中国传统绘画纳入中学美术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应用中国传统绘画的内容和方法,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渊源、特点和表现手法,让学生对传统绘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欣赏传统绘画作品,分析其中的线条运用、墨色渲染、构图布局等要素,帮助学生掌握传统绘画的表现技巧。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模仿传统绘画作品,进行写生和创作,以此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课题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从而培养其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除了在美术课上进行教学之外,中国传统绘画还可以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生活中。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让他们亲身感受和欣赏传统绘画作品;或者举办学校美术作品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他们的绘画自信心和创作激情。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摘要】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观念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结合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文化元素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可以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创作中更加有深度和广度。
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积极影响,培养他们对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通过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探索欲。
未来,在美术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培养更多有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传统文化、结合、运用、审美观念、艺术修养、融入、重要性、发挥作用、未来。
1. 引言1.1 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初中美术教学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美术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通过绘画、雕塑、手工等艺术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素养。
美术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初中美术教学在学生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有文化修养和艺术情怀的新时代人才。
1.2 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文化是一种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情感的文化符号,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情感表达。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和感悟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根源,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美术学科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
一、美术学科的意义美术学科是一门注重艺术表现和创作技巧的学科,涵盖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它不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传递和表达一种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二、传统文化对美术学科的影响1. 着眼于历史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美术学科中,通过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能够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历史的沉淀和民族的传统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2. 增强审美情趣传统文化中的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形式,融合了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这些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3. 影响艺术创作传统文化对美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等,能够引导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融入更多文化内涵和其深层次的思考,使艺术作品更具有时代感和文化内涵。
三、传统文化在美术学科中的实践意义1. 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作品和技法,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艺术素材和技巧,形成扎实的艺术基础和丰富的艺术素养,为他们未来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通过美术学科的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3. 培养创新意识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对美术创作的影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引导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并结合当代社会的现实环境,创作出具有现代性和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
四、结语美术学科作为一门注重艺术表现和创作技巧的学科,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传统文化对美术学科的教育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作,更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
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1. 引言1.1 传统美术的定义传统美术是指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积累的、传承发展至今的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形式。
它是一种集人类智慧和审美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表达方式。
传统美术深受历史、宗教、文化、民俗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艺术创作中常常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审美理念。
传统美术的特点包括形式多样、技艺精湛、意境深远等。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创作,传统美术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传统美术在传统文化和艺术产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全球化,传统美术正面临着挑战和冲击。
传统美术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承载,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是艺术的源头,也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工具。
传统美术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1.2 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美术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美术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绘画、雕塑等技术,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艺术感知能力,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美术教育也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学习绘画、雕塑等传统美术技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观察、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美术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社会的挑战和变化。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学习传统美术,学生可以不仅学到技术,还可以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我们应该重视和支持美术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2. 正文2.1 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实际应用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是非常广泛和深入的。
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高中美术教育事业提出了全新要求。
我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智慧结晶,在素质教育阶段进行文化的传承,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梦的主要趋势。
在平日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将传统文化渗透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既是教育事业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
本文首先分析传统文化与高中美术教育融合的意义,结合具体发展情况提出创新策略,满足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高中美术;传统文化;创新策略1.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独特风格在油画、美术画等美术作品当中,均蕴含着浓厚的中华文化艺术特色,并在世界艺术文化当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平日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相关绘画理论与绘画技巧,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洞察力,使学生深刻理解美术作品当中蕴含的精神含义,感受美术这门学科的独特魅力。
在高中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艺术,从某种程度来看,帮助学生创作美术作品,将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更多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世界舞台中,我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活力,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冲击也应得到应用重视。
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领悟艺术教育当中的真善美等品质,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品质,帮助学生逐渐达到完美的思想境界。
因此,实现传统文化与高中美术教育的相互融合,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需要。
1.建立学生精神家园在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传统文化集合了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能够将民族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出来。
在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因思想与观念的形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传统文化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特有文明的创造力。
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摘要】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赏析与模仿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技巧和表现能力,传统文化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创作传统文化节日主题的作品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创造力。
通过跨学科融合,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可以与历史、语言等学科结合,丰富了教学内容。
传统文化对初中美术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未来应结合社会需求,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指引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元素、艺术作品、手工艺、节日主题、跨学科融合、促进作用、发展方向、教育价值。
1. 引言1.1 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初中美术教学在学生的整体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美术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达方式。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美术教学,他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出色的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绘画、雕塑、手工艺等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空间认知和审美情趣,培养出创新精神和艺术情操。
美术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们常常需要合作完成一些集体创作或展示,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对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更在于其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发展的促进。
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全面的素质提升。
1.2 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高中美术教育中的中 国传统绘画技法
高中美术教育中的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在高中美术教育中,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种类繁多,包括工笔、写意、白描等。
工笔绘画技法注重线条的精细和色彩的渲染,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层层敷色,描绘出物体的形态和质感,展现出一种精致而华丽的美感。
写意绘画则强调笔墨的自由挥洒和情感的表达,画家往往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对象的神韵,追求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境界。
白描则单纯以线条来表现对象,线条的疏密、长短、粗细变化都蕴含着画家的功力和情感。
在高中美术课堂上,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传达,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提高对美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其次,传统绘画技法的学习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在描绘对象时,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其形态、结构和色彩变化,并用恰当的技法表现出来,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都大有裨益。
再者,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然而,在当前的高中美术教育中,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受到现代艺术思潮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和教师对传统绘画技法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安排不足。
另一方面,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技法的示范,缺乏对学生自主创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外,教材的内容和质量也有待提高,一些教材对传统绘画技法的介绍不够系统和深入,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更好地在高中美术教育中传授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提高对传统绘画技法教学的重视程度,增加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浅谈中国画对美术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浅谈中国画对美术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不仅发挥了自身艺术水平的优势,而且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魅力,指引着美术教育的发展。
该文探讨中国画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美术教育在中国传统画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艺术的创作理念是截然不同的,如笔墨的干湿浓淡、造型、构图讲究、设色等,以及对空间的理解和客观物象的想象等。
关键词:中国画中小学美术教育潜移默化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087-01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美术教育在中国传统画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艺术的创作理念是截然不同的,如笔墨的干湿浓淡、造型、构图讲究、设色等,以及对空间的理解和客观物象的想象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不仅发挥了自身艺术水平的优势,而且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魅力,指引着美术教育的发展。
该文探讨中国画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
中国画在艺术创作和表现内容的许多方面都体现出了古人对社会、自然的态度和对宗教、文艺、政治、哲学等方面的认识。
在人们生活的美丽家园中,美术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特点的学科,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这些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学习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处处都有艺术的存在。
它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化了环境,并且改善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中国画的历史悠久,经过了数千年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了带有中国独特韵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和西方的写实派相比,中国画更注重用点线的形式进行情感的抒发,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发表时间:2016-09-19T09:21:26.26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2期作者:蓝有
[导读] 中国的传统绘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一种传承,因此中国传统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崇高的价值。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文田初级中学528329
摘要: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将学生作为全面发展的根本,将课本教学知识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实现科学技术和人文艺术的结合。
中国现代中学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注重学生个性和天赋的挖掘,注重初中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利用初中美术教育最大程度地发展初中生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行。
文章立足于传统绘画的视角来分析现代中学美术教育中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子,分析美术教育现状和传统绘画的美学价值,目的在于能够更好地提升初中美术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传统绘画中学美术教育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绘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一种传承,因此中国传统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崇高的价值。
前人的艺术创作对于当代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就现代中学美术的教育层面来看,西方形式的教学方式是主要形式。
虽然西方的美术教育可取之处很多,对于我国初中生的美术教育具有提升学科基础知识的帮助,但是我国传统艺术和文化在其中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传统艺术的作用被削弱,不利于中国美术教育的长久发展和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播。
我国传统绘画基于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在传统美术工具的支撑下结合对应的审美文化和丰富理论知识,由此形成了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
我国传统绘画中有很多当代教育审美中需要借鉴和学习的内容,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学习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积极作用。
一、传统绘画的美学价值
1.文化美。
传统绘画的类型主要有三大种,即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可见传统绘画和人们的生活联系很紧密,很多古代文人都是复合型的人才,在作诗、书法绘画和传统绘画上的能力很强,能够将书法的美感、诗歌的美感和绘画的美感结合起来,利用我国特色性强的传统文化将其展现出来。
例如,郑板桥非常喜欢画竹子,其曾经在绘画上写下了“吾之竹清俗雅脱乎,书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的诗句。
郑板桥十分擅长画竹子和写竹子,能够将自己对竹子的喜欢体现在绘画上和诗词上,对竹子的情感体现在竹子的绘画中。
例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显著体现出郑板桥类似于竹子一样的坚强意志,其将竹子的精神总结成“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蒋士铨在题画兰诗中写到:“板桥作画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是姿致。
”这段话,将“书”与“画”在郑板桥作品中的关系说得十分通透,体现了书与画在郑板桥作品中的完美融合。
2.历史美。
中国悠久的历史沉淀了多民族的文化内涵,传统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与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思想、生活情况息息相关,更有文人墨客将其作为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时期的国家象征。
从商周动物画、春秋战国肖像画,到汉代帛画、北魏的敦煌艺术、唐代宗教画,乃至宋元山水画、清代宫廷画,中国传统绘画在不同时期、不同朝代所呈现的美是不同的,一些优秀作品不仅让古人叹为观止,也让今人感慨万千,恨不能与画家相逢于古时。
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是吸引学生的一个要点,如今,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电视、手机等媒介了解世界,加深学习的广度,却忽略了学习的深度,使很多知识流于表面。
传统绘画中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
二、传统绘画对中学美术的指导意义
1.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也是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需要将传统文化进行精炼和传承。
传统绘画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且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是中学教育中不可多得的借鉴教材。
传统绘画所传达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情感也将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民族产生认同和骄傲,让学生明白中国在绘画艺术上的造诣并不比西方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是优于西方的。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古人绘画时关于题材、造型、用色、工具等多方面的内容,给现代学生更多的启发和借鉴。
如在想象力方面,中国美术教育中创造性的培养一直被认为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而影响到对美术的一些认知,甚至认为中华民族是缺少想象力的,这种观念无疑是错误的。
如敦煌艺术中的飞天神女,仿佛一挥袖子就可飞天而去。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想象是十分丰富的,通过对传统绘画的学习,很多本民族的优秀特点将会被学生所熟知。
2.扩展学生的知识文化层面。
传统绘画这一艺术形式,是以线描为主要造型手段,这是由于民族历史和科技发展的特点所形成的。
以前的画家将生活中的大小细节用线描记录下来,用看似简单的线描艺术形式变化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
达·芬奇的手稿中就有大量物理学、机械学的插图,将西方线描结构准确、实用性较强的特点表现出来。
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线描作品,如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历代帝王像》、《步辇图》等佳作。
在绘画的题材方面,中国有许多关于建筑方面的绘画作品,可以为喜欢建筑设计、以后想要学习建筑设计的学生提供构图、手法等方面的参考与实例。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在世界舞台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自身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和审美能力,以自身的文化艺术为核心,积极吸收他国的精华,呈现交流互补的趋势。
中国传统绘画的资源十分丰富,与西方绘画各有所长,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宝藏。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代中学美术教育应该加强对本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深入学习,将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融入教学工作中,多下功夫研究、探索适合传统绘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对传统绘画形成一定的认识,学会欣赏和借鉴,做到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徐立试论中学美术教育中传统绘画的指导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5,05,144-145。
[2]刘雪冬综合材料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的应用探究[J].美与时代(中),2015,08,92-93。
[3]李冬青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研究[J].美育学刊,2012,01,63-74。
[4]霍岩中国传统绘画对现代美术教育的意义[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4,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