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高中生物第四章实验七植物的组织培养教学案浙科版选修1
2018高中生物浙江专用浙科版选修一 课件 第四部分 浅尝现代生物技术4-7
![2018高中生物浙江专用浙科版选修一 课件 第四部分 浅尝现代生物技术4-7](https://img.taocdn.com/s3/m/7ecfcf269e3143323868938a.png)
• 3.如果在自然界取植物样本进行组织培养, 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保证样本不被污染?
• (1)操作环境洁净。(2)植物样本洁净。(3) 操作敏捷迅速。
• 4.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 (1) 培 养 基 中 加 入生长的素 植细物胞分激裂素素 是
和
摩尔浓度比。
• (2)两者的 高
决定组织是生根
还 是 生 芽大。致相细等胞 分 裂 素 与 生 长 素 的 比 例
时,诱导芽的生成;低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
比例
时,愈伤组织继续生长而不
分化;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
• 二、菊花的组织培养
• 1.材料 MS培养发芽基、 培萘养乙基酸 、
生根培 养 基 、
•
(NAA)、 苄 基 腺 嘌呤 (BA)、 菊
花幼苗。
• 2.步骤
• (1)制备外植体
• 超在净台
中,无取菌培出养一瓶已进行过
的菊花培养,在无菌培养皿上用无菌镊子和无
菌解1 剖刀切成几段,每段上至少有 张叶片
培养基上,给予一定的
和
,使
之产生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或进而生根发芽。
•3.2过.程 原理
。
脱分化
再分化
外植体 ―――→ 愈伤组织 ―――→ 芽、根→植株
• 小贴士 愈伤组织
• 原指植物受伤之后在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薄 壁细胞。在组织培养中,则是指在人工培养 基上由外植体通过脱分化、细胞分裂产生的 一团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 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1《植物的组织培养》导学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1《植物的组织培养》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7df23950e2524de4187e43.png)
实验11 植物的组织培养【学习目标】1.说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2.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
3.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尝试植物激素的应用。
【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概念和过程2.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教学难点】1.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诱学导思】一、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概念和基本过程1.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概念(1)细胞分化: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上都会出现稳定性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过程就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是基因__________的结果。
(2)细胞的全能性:__________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为__________的潜能。
细胞全能性是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3)愈伤组织:由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经过__________过程形成的组织,就叫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__________的呈无定形状态的__________。
(4)脱分化:由__________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脱分化,又叫去分化。
(5)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__________,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
(6)外植体: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片段。
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内部因素: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
同种植物材料,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__________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2.外部因素:(1)营养条件常用的是__________ 培养基,其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植物的组织培养》教案 中图版选修1
![《植物的组织培养》教案 中图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80400347375a417866f8f49.png)
《植物的组织培养》教案中图版选修1在《生物技术实践》模块课程标准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尝试植物的组织培养”。
尝试是技能性目标中的模仿水平,即学生仿照教师的示范性动作完成对实验对象的操作。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操作复杂而精细,操作难度较大的实践活动,其操作流程包括:配制母液、培养基配制与灭菌、外植体选择和消毒、接种、形成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和生根、组培苗移栽等操作环节。
从操作的持续时间看,完成前四项活动需要一天,后三项活动需要1~2个月。
为了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地开展实验教学,需要确定学生动手操作的一些重要环节和步骤,并针对这些环节和步骤提前做好实验准备。
1 实验室的准备工作本实验需要作好三项实验准备:一是提前配制各种母液;二是提前准备MS培养基;三是选择外植体并进行预处理。
1.1 配制母液母液中含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激素(植物生物调节剂)和维生素等有机成分,母液浓度是实际溶液浓度的5~10倍。
配制母液花费时间多,需要用到溶量瓶、移液管等精密仪器,无法由每位学生亲自操作,教师可带领部分学生在课外进行。
母液的类型和配制顺序如下:配制母液的注意事项:⑴自来水或河水中含有大量的矿质元素,勿用配制母液;⑵配制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母液时,应将每种化合物单独溶解后,再一一混合,同时还应用适量的蒸馏水清洗烧杯内壁,并将清洗后的蒸馏水倒入混合溶液中,这样可以保证每种元素的浓度,混合时要按照教材附表中的顺序进行,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钙溶液,这样可以避免发生沉淀;⑶配制好的母液要先倒入1 000 ml烧杯中,再由烧杯转入1 000 ml细口瓶中,不可由容量瓶直接倒入细口瓶中;⑷注意观察母液中是否有絮状物,出现絮状物表明离子之间发生反应,需要重新配制母液;⑸植物生长调节剂难溶于水,需要碱或酸助溶,一般生长素类物质用碱(0.1 mol/LNaOH1~3 ml)或酒精(75~95%的酒精1~3ml)助溶,细胞分裂素类物质一般用酸(0.1 mol/LHCL1~3 ml)助溶,加入蒸馏水定溶时要缓慢,也可用水浴法助溶;⑹用棕色细口瓶盛装有机物母液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母液,避免透射光损害母液中的有机成分;⑺在瓶壁上贴好各种母液的标签(下图所示);⑻将配制好的母液放入冰箱中或阴凉处保存。
同步备课套餐之生物浙科版选修1课件:第四部分 第7课时
![同步备课套餐之生物浙科版选修1课件:第四部分 第7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90e2a6f336c1eb91a375dae.png)
大致相等 高 愈伤组织继续生长而不分化;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 时,会趋 于生根。
低
问题探究
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和提供的材料分析下面的内容。烟草植株的组织
培养过程如下图所示:
1.根据图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A C 生长 离体细胞、组织、器官 —→ B —→ 丛状苗、丛芽等 ——→ 新个体
分裂素多于生长素) 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使之长出较多的丛状苗。植物组
织培养实验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而不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激素 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中没有相应分解的酶,作用时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长,作用效果明显(意思合理即可) 。
这说明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需要在 离体 的条件下进行。 (5)全能性表达的条件 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一定的 营养物质 、 激素 和其他外界条件的 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植株。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 叫做外植体。
答案
2.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1)培养基中加入的植物激素是 生长素 和 细胞分裂素 (2)两者的 摩尔浓度比 决定组织是生根还是生芽。 (3)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应把握好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用量比例及 使用顺序。下表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使用先后顺序对植物细胞发育方向 的影响。 使用顺序 实验结果 。
答案
(2)步骤X中的野生菊花一般选择
A.开过花的老枝 B.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C.正在开花的枝条 D.任何枝条均可
答案
(3)野生菊花外植体在接种前要用70%的 乙醇 和5%的 次氯酸钠 溶液进行表面
消毒。
(4)过程A在无菌的条件下把消毒后的野生菊花外植体接种在三角瓶的琼脂
高二生物课件第四部分实验十一《植物的组织培养》课件2(浙科版选修1)
![高二生物课件第四部分实验十一《植物的组织培养》课件2(浙科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26f2a8f76294dd88d0d26b38.png)
•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原理和流程 • 1.实验原理:细胞的全能性 • (1)植物体内已经分化的细胞,在离体 状态和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完整的 植株,其过程如下: • ①菊花组织培养过程
• ②月季的花药培养
• (2)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 ①内因:植物的种类,同一种植物材料的 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部位等。
D组花芽
E组花芽
0.03 ppm
0
1.0 ppm
0.2 ppm
愈伤组织分化出嫩枝
稍生长
•
(1)在此过程中能实现脱分化的花芽是 ________组。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能 诱导新的花芽形成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在植物组织培养 过程中,诱导芽和根形成的关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生产实践中,欲快速、大量获得此植物 的花芽,可选用________组的培养基进 行扩大生产。
•
(1)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都是复合酶, 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一类酶的总称。 • (2)固定化细胞使用的都是活细胞,在应用时 要注意为其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固定化细 胞由于保证了细胞的完整性,因而酶的环境 改变小,所以对酶活性影响较小。
• 3.(2009年徐州调研)下列关于果胶酶的 叙述正确的是 • ( ) • ①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凡是活 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 ③果胶酶能将果胶 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④植物、霉菌、酵母 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 ⑤果胶酶特 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 • 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 壁 ⑦组、酶的研究与应用 1.影响果汁产量的物质及处理方法 (1)影响果汁产量的物质 ①种类:纤维素、果胶。 ②造成的问题:果肉的出汁率低,耗时长; 果汁浑浊、黏度高,易发生沉淀。 • (2)处理方法——酶解法 • 常用的酶及其作用特点如下: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案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7e5f0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4.png)
一、实验背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通过人工方法在特制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使其逐渐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操作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植物茎段、叶片、茎尖等;培养基;植物激素;消毒剂等。
2. 仪器:无菌操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培养皿、移液器、解剖刀、镊子、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选取健康的植物茎段、叶片或茎尖,去除杂质,清洗干净。
2. 消毒:将实验材料用70%酒精浸泡30秒,再用无菌水清洗,用消毒剂处理1-2分钟。
3. 切割材料:用解剖刀将消毒后的实验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小块。
5.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控制温度、光照等条件,进行培养。
6.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植物组织的生长状况,记录实验现象。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2. 切割材料时要注意刀片的消毒和更换。
3. 培养过程中要定期观察,调整培养条件。
4. 实验结果可能存在差异,要注重数据分析与讨论。
教案编写仅供参考,具体实验操作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祝实验成功!六、实验拓展1. 探索不同植物激素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
2. 尝试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难生根或珍贵植物。
3. 研究植物组织培养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七、实验报告要求1. 描述实验材料、仪器和实验步骤。
2. 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3.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可能的原因。
4. 提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八、实验评价1. 评价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原理的理解。
2. 评价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3. 评价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团队合作精神。
高中生物第四部分浅尝现代生物技术实验11植物的组织培养学案浙科版选修1
![高中生物第四部分浅尝现代生物技术实验11植物的组织培养学案浙科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ff962cc85a8102d277a22fe9.png)
实验 11植物的组织培育[ 学考报告 ]知识内容考试属性考情解读1.进行菊花的组织培育。
植物的组织培育加试 2.试一试植物激素的应用。
3.说明植物组织培育的原理一、植物组织培育1.看法组织培育就是取一部分植物组织,如叶、芽、茎、根、花瓣或花粉等,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三角瓶中的琼脂培育基上,恩赐必然的温度和光照,使之产生愈伤组织,或进而生根萌芽。
2.原理植物细胞拥有全能性,即生物体的细胞,拥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满个体的能力。
3.基本过程脱分化再分化外植体――→ 愈伤组织――→ 胚状体― →新植物体4. 培育条件(1) 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育基、必然的温度、空气、无菌环境、合适的pH、适岁月照等。
高——利于根的形成生长素 /细(2)适中——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胞分裂素低——有利于芽的形成二、菊花的组织培育1.资料: MS培育基 ( 用于配置萌芽和生根的培育基) ;萘乙酸用少量 0.1 mol/L NaOH 溶液溶解;苄基腺嘌呤用少量0.1 mol/L HCl 溶解;萌芽培育基 ( 灭菌 ) ;生根培育基 ( 灭菌 ) 。
2.步骤(1)无菌幼苗进行组织培育取外植体超净台大将无菌幼苗切段,每段最少 1 张叶片生芽培育生芽培育基中,放入 1~ 3 段切段,茎部插入培育基,盖上封口膜,日光灯下保持 18~ 25 ℃的温度培育,每日光照很多于14.5 h生根培育2~3 周后,将丛状苗在无菌条件下转入生根培育基中,在上述条件下继 续培育适应锻炼 将苗转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 用玻璃罩或塑料布保持 80%以上的湿度, 2~(炼苗 ) 3 天后打开降低湿度进行锻炼,直到将罩全部打开处于自然湿度下为止定植将苗转移到土中培育(2) 自然生长的茎进行组织培育5%次另一 5% 超净台将茎70%乙 氯酸钠移至次氯酸钠上用无醇中浸溶液中生芽→→ 溶液中浸 →菌水清→泡 10 min 浸泡 培育泡 5 min 洗5 min基中1.不相同植物、不相同组织的生根和生芽可否都可使用与本实验相同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提示: 不相同植物、不相同组织,植物组织培育的难易程度不相同, 因此不能贸然使用与本实验相同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要研究使用何种激素( 合成激素 ) 以及激素的浓度才行。
浙科版选修一 植物的组织培养 ( 课时) 名师制作优质课件 (14张)
![浙科版选修一 植物的组织培养 ( 课时) 名师制作优质课件 (14张)](https://img.taocdn.com/s3/m/f12960f6b9f3f90f76c61b49.png)
4、激素使用的先后顺序对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影响。
使用顺序
实验结果
先生长素,后细胞分裂素 有利于分裂但不分化 先细胞分裂素,后生长素 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同时使用 分化频率提高
5、激素的用量比例对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影响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 比值高时 结果 促根分化,抑芽形成
2、发芽培养基
(1)组成:MS培养基+NAA(萘乙酸---生长 素类似物)+BA(苄基腺嘌呤---细胞分裂素类 似物) (2)特点:细胞分裂素类激素浓度大于生长素 类激素浓度 (3)作用:诱导芽的生成(丛状苗)
3、生根培养基
(1)组成:MS培养基+NAA(萘乙酸---生长 素类似物)+BA(苄基腺嘌呤---细胞分裂素类 似物) (2)特点:生长素类激素浓度大于细胞分裂素 类激素浓度 (3)作用:诱导生根
比值低时
比值适中
促芽分化,抑根形成
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实验11
植物的组织培养
概念P59
实验目的: 1.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 2.尝试植物激素的应用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 2、细胞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全能性的原因: 3、大小比较: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 1、MS培养基
• (1)组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有机成分 • (2)配制:可将培养基的各种成 分扩大5-10倍分别称量,配成母液。 实验时可稀释使用。
四、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1)试管苗的快速繁殖 (2)无病毒植物的培育 (3)提取原料(愈伤组织)
(4)人工种子 (5)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1新课导入:植物的组织培养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1新课导入:植物的组织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3271653080eb6294dc886c43.png)
但银杏生长缓慢,一般要20多年才能结实,并 且产量低。那么如何来满足人民对其需求呢?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大量的植株可以实现
结束
新课导入: 植物的组织培养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植物 Nhomakorabea性生殖现象
土豆发芽
落地生根
1902年,有一位德国的植物学家大胆地预 言:“植物的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如同受精卵一样,具有潜在的发育成植株 的能力。”
银杏是国家一级保护植 物,有活化石之称,珍 稀名贵树种,又是特种 经济果树。近年来白果 收购价格不断提高,激 发了广大群众栽培银杏 的积极性。
高中生物第四部分浅尝现代生物技术教案浙科版选修1(new)
![高中生物第四部分浅尝现代生物技术教案浙科版选修1(new)](https://img.taocdn.com/s3/m/36a33fcce2bd960591c67735.png)
第四部分浅尝现代生物技术一、课标内容尝试植物的组织培养.二、教学要求本部分“实验12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离”与“实验13 DNA片段的PCR扩增”不作要求,只要求学生做1个实验,即“实验11:植物的组织培养”。
实验11 植物的组织培养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6课时)在“植物的组织培养”的实验中,要注意无菌操作,保证培养基、实验材料及操作过程的无菌.在整个流程中,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污染,组织培养就无法成功,实验就会失败。
在培养基的配制时,要根据所培养材料的特点,注意各成分的含量,尤其是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的含量及它们摩尔浓度比。
在培养过程中,要保证有一定的光照与适宜的湿度,同时要经常进行观察,了解组织培养的进度与生长状况,出现问题可随时进行调整或处理,以保证组织培养的成功率.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浙江省普通高中高中生物 第四部分 浅尝现代生物技术同步教案 浙科版选修1
![浙江省普通高中高中生物 第四部分 浅尝现代生物技术同步教案 浙科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fd285d46783e0912a2162a21.png)
第四部分浅尝现代生物技术
一、课标内容
尝试植物的组织培养。
二、教学要求
本部分“实验12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离”与“实验13 DNA片段的PCR扩增”不作要求,只要求学生做1个实验,即“实验11:植物的组织培养”。
实验11 植物的组织培养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建议(共计6课时)
在“植物的组织培养”的实验中,要注意无菌操作,保证培养基、实验材料及操作过程的无菌。
在整个流程中,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污染,组织培养就无法成功,实验就会失败。
在培养基的配制时,要根据所培养材料的特点,注意各成分的含量,尤其是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的含量及它们摩尔浓度比。
在培养过程中,要保证有一定的光照与适宜的湿度,同时要经常进行观察,了解组织培养的进度与生长状况,出现问题可随时进行调整或处理,以保证组织培养的成功率。
高中生物 第四章 实验七 植物的组织培养教学案 浙科版选修1-浙科版高中选修1生物教学案
![高中生物 第四章 实验七 植物的组织培养教学案 浙科版选修1-浙科版高中选修1生物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6ab33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e.png)
实验七植物的组织培养一、植物组织培养1.概念:取一部分植物组织,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在培养基上,给予一定的温度和光照,使之产生愈伤组织,或进而生根发芽,培养为成熟植株的技术。
2.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培养基 (1)发芽培养基:细胞分裂素浓度大于生长素浓度的培养基。
(2)生根培养基:生长素浓度大于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培养基。
4.培养过程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生芽丛状苗―→生根幼苗――→ 植株二、菊花的组织培养1.材料 MS 培养基、发芽培养基、生根培养基、萘乙酸(NAA)、苄基腺嘌呤(BA)、菊花幼苗。
2.操作流程1.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植物材料、营养物质、植物激素及pH 、温度、光照等。
3.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为: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发芽培养基丛状苗――→生根培养基生根――→ 植株 4.发芽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相对较多而生长素相对较少;生根培养基中生长素较多而细胞分裂素较少。
1.不同植物、不同组织的生根和生芽是否都要使用相同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提示:不相同。
2.本实验用人工合成的激素,而不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激素,为什么?提示:天然激素都有相应的使之分解的酶,所以使用时间短,而人工合成的,没有分解酶,作用时间长,效果显著。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污染的途径有哪些?提示:①外植体带菌;②培养基及接种器具灭菌不彻底;③接种操作时带入;④环境不清洁。
核心要点一| 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几个问题及分析1.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
(3)植物细胞表达全能性的条件:①离体状态;②一定的营养物质;③植物激素;④其他适宜的外界条件(温度、pH、氧气、光照、无菌等)。
《植物组织培养》电子教案
![《植物组织培养》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31182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b.png)
《植物组织培养》电子教案第一章:植物组织培养概述1.1 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1.2 植物组织培养的历史与发展1.3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与技术2.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2.2 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技术2.3 植物组织培养的注意事项第三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3.1 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准备3.2 实验设备的准备与使用3.3 实验操作步骤与技巧第四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实践案例4.1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4.2 植物品种改良与创新4.3 植物组织的应用前景第五章:植物组织培养的争议与伦理问题5.1 植物组织培养与生物安全5.2 植物组织培养与环境保护5.3 植物组织培养的伦理问题探讨第六章:植物组织培养的生物学基础6.1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6.2 植物激素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6.3 植物基因表达调控在组织培养中的角色第七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进阶应用7.1 愈伤组织诱导与胚胎发生7.2 植物繁殖的新技术:微型繁殖与种子生产7.3 植物基因转化与遗传改良第八章: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领域的应用8.1 作物遗传资源的保存与利用8.2 抗病虫害作物的培育与应用8.3 逆境生物学与耐旱抗寒植物的培养第九章:植物组织培养在生物产业的应用9.1 植物制药与生物活性成分的生产9.2 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9.3 植物组织培养与生物降解材料的开发第十章:植物组织培养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合成生物学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10.2 植物组织培养与数字农业的融合10.3 植物组织培养在可持续农业中的角色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植物组织培养概述难点解析: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其在植物繁殖和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与技术难点解析: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难点解析:实验操作的细节处理,如无菌技术的应用、外植体选择的重要性等。
实验植物的组织培养-浙科版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教案
![实验植物的组织培养-浙科版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64536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2.png)
实验植物的组织培养-浙科版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教案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2.掌握组织培养的实验方法和步骤;3.学习细胞分裂及分化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原理组织培养基的配制1.组织培养基是一种供组织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营养液,通常由多个成分组成,如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生长激素等。
2.不同类型的植物需要不同的培养基。
例如,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需要含有氮、磷和钾的基础培养基(MS培养基),而水生植物需要含有低浓度无机盐的培养基。
3.为方便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为固态培养基,通常由琼脂制成。
组织培养的操作1.实验室常用的植物材料为茎尖、幼叶和愈伤组织。
2.首先,将材料表面用75%的酒精消毒,再通过酸性或碱性水洗去除残留的酒精。
3.将处理后的材料分离到小碗或表皮培养皿中。
4.随后,将培养基的溶液制备,并注入到上述容器中。
5.容器应密封,并置于光照适当的温度下,培养7-14天。
实验过程1.选取材料:幼年的西红柿幼苗。
2.材料消毒:使用75%酒精消毒、再用蒸馏水充分冲洗。
3.取一个操作室内净化器过滤器的样品盒,盒内设置一个小碗,容积为50ml。
然后向小碗中注入20ml MS培养基。
4.取一片新鲜的西红柿幼苗,将其愈伤组织分离出来后,将组织块剪成约5mmx5mm大小,然后将组织块平均分布放置在小碗中。
5.盖上扣子,悬挂于白炽灯下,温度维持在24-26°C,光照强度维持在3000-5000lx左右。
6.坚持观察,每隔3-4天,更换一次培养基。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经过14天的培养,图中愈伤组织生长良好,增殖率达到91.1%。
2.另外,愈伤组织的形态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愈伤组织从原来的小块变成了较大的块状组织。
四、实验注意事项1.测量、调配溶液时应按要求进行。
2.实验过程中所用的仪器、设备、材料均需消毒或灭菌处理,避免外源微生物的污染。
3.实验室操作时应注意安全。
五、总结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能够实现植物的无性繁殖、基因转化和抗病性研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专版)高中生物第四章实验七植物的组织培养教学案浙科版选修1一、植物组织培养 1.概念:取一部分植物组织,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在培养基上,给予一定的温度和光照,使之产生愈伤组织,或进而生根发芽,培养为成熟植株的技术。
2.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培养基(1)发芽培养基:细胞分裂素浓度大于生长素浓度的培养基。
(2)生根培养基:生长素浓度大于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培养基。
4.培养过程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生芽丛状苗―→生根幼苗――→ 植株二、菊花的组织培养1.材料 MS 培养基、发芽培养基、生根培养基、萘乙酸(NAA)、苄基腺嘌呤(BA)、菊花幼苗。
2.操作流程 1.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植物材料、营养物质、植物激素及pH 、温度、光照等。
3.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为: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发芽培养基丛状苗――→生根培养基生根――→ 植株 4.发芽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相对较多而生长素相对较少;生根培养基中生长素较多而细胞分裂素较少。
1.不同植物、不同组织的生根和生芽是否都要使用相同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提示:不相同。
2.本实验用人工合成的激素,而不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激素,为什么?提示:天然激素都有相应的使之分解的酶,所以使用时间短,而人工合成的,没有分解酶,作用时间长,效果显著。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污染的途径有哪些?提示:①外植体带菌;②培养基及接种器具灭菌不彻底;③接种操作时带入;④环境不清洁。
核心要点一| 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几个问题及分析1.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
(3)植物细胞表达全能性的条件:①离体状态;②一定的营养物质;③植物激素;④其他适宜的外界条件(温度、pH、氧气、光照、无菌等)。
2.激素用量比例产生的影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结果[题组冲关]1.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会影响脱分化和再分化B.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将离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等培育成愈伤组织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不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解析:选B 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关键过程,愈伤组织的形成只是脱分化过程,还有愈伤组织再分化的过程。
2.下列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②获取大量的脱毒苗③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植株④单倍体育种⑤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②③④解析:选B 多倍体育种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此过程不涉及组织培养技术。
3.下列不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分化出根、芽之前必需的物质的是( )A.无机盐B.CO2C.O2D.有机小分子解析:选B 植物组织培养中必须有无机盐,细胞呼吸需要氧气,最初阶段植物组织细胞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所以也需要有机物。
组织培养中分化出根、芽之前植物不会进行光合作用,所以CO2不是必需的。
核心要点二| 菊花的组织培养1.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2.造成培养物污染的原因与处理污染的预防措施污染种类细菌污染真菌污染污染原因可能是由操作人员造成的,如超净台使用不当、接种时说话、手未消毒或器械灭菌不彻底等可能是由植物材料消毒不当引起的处理措施将被污染的培养瓶统一放在高压蒸汽锅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然后再打开培养瓶进行清洗[题组冲关]4.把菊花单个细胞放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
这些植株( ) A.变异频率较高B.都是单倍体C.都是纯合子D.彼此性状极相似解析:选D 单个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的植物体,彼此性状相似,此植物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由母本基因型决定。
5.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植物激素是( )A.乙烯和细胞分裂素B.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C.生长素和脱落酸D.乙烯和脱落酸解析:选B 植物组织培养要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重要的过程。
在这两个过程中,植物激素起到了很好的诱导作用。
常用的植物激素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6.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
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
(1)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辣椒组织培养中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过程。
(2)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____________。
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________(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取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所需乙醇的体积分数是_____。
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时,常用的酶是________和纤维素酶。
解析:(1)由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知,①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②为愈伤组织再分化为根、芽。
(2)培养外植体需要用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的凝固剂为琼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低时利于发芽,高时利于生根;固体培养基要用高压蒸汽灭菌。
(3)外植体消毒一般用70%的乙醇;由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所以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个细胞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答案:(1)脱分化(或去分化) 再分化(2)琼脂低高压蒸汽灭菌(3)70% 果胶酶[随堂基础巩固]1.实验中对已长出的健壮丛状苗,紧接着应该进行的处理是( )A.移入日光灯下,在发芽培养基中培养B.移入日光灯下,在生根培养基中培养C.转入遮阳环境中,在草炭土或蛭石中继续培养D.转入遮阳环境中,土中栽种解析:选B 发芽培养获得的丛状苗应在无菌条件下转入日光灯下的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2.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包括( )①培养基的营养组成②外植体的选取③植物激素的使用④消毒⑤温度、pH、光照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解析:选A 培养基的营养组成、外植体的种类和生长发育状况、植物激素的浓度和使用顺序以及温度、光照、pH都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并且植物组织培养在离体、无菌条件下才能完成。
3.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芦荟新鲜茎的一部分作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出现了愈伤组织能正常形成且继续长大,但正常根和芽却迟迟不能形成的情况。
你认为导致该情况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机营养供应不足B.培养环境光照、温度、pH或氧气浓度不适宜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不协调D.无菌条件没有控制好解析:选C 因为“愈伤组织能正常形成且继续长大”,说明培养基营养充足、环境条件适宜且没有受到杂菌污染;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达到一定值的时候,才能使愈伤组织分化出根和芽。
4.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所需营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MS培养基既含硝态氮,又含铵态氮B.维生素以辅酶的形式参与生物催化剂酶系活动C.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及赤霉素等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无需从外部供糖解析:D 通常植物本身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糖类,不需从外部供给糖,但在植物组织培养初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来合成糖类,因此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糖,作为碳素来源和能量来源。
[课时跟踪检测]1.培养获得丛状苗的培养基是( )A.MS培养基B.发芽培养基C.生根培养基D.普通培养基解析:选B 丛状苗是植物组织趋向芽分化后所形成的,因此培养基应为发芽培养基。
2.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灭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植体可以用乙醇消毒B.镊子等器械需乙醇消毒C.操作前手需乙醇消毒D.培养基需高压蒸汽灭菌解析:选B 植物组织培养需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需用高压蒸汽锅灭菌;操作前手需乙醇消毒;外植体应浸泡在乙醇中消毒;整个操作过程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同时对镊子等器械灼烧灭菌。
3.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植体可以来自于植物的任何细胞B.培养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C .以花粉作为外植体可得到单倍体植株D .不同阶段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不同解析:选A 外植体必须是活的有细胞核的细胞,而木质部、导管都是死细胞,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都不能取其作为外植体。
4.菊花的组织培养操作完成3~4 d 后,观察同一温室中的外植体,发现有的瓶内外植体正常生长,有的瓶内外植体死亡,你认为外植体死亡的原因不可能是( )A .培养条件,比如光照、温度等不适宜B .接种时外植体未消毒C .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待冷却就接种外植体D .将外植体倒插入培养基中解析:选A 若光照、温度等不适宜,则同一温室中的外植体都会死亡。
5.下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a b ――→c d ―→完整的植物体 A .过程a 指的是脱分化,过程c 指的是再分化B .此技术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 .若用此技术进行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须将细胞培养到d 阶段才行D .生长素含量高时,有利于根原基的形成解析:选C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从图中可以看出,过程a 、c 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b 、d 是愈伤组织和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
若用此技术进行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须将细胞培养到愈伤组织阶段即可。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协同调控作用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非常重要,当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时,主要诱导根原基的形成。
6.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感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以外其他均相同。
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A .污染主要是由培养基灭菌时间长短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