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实施

合集下载

第五章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施

第五章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施

2、人员层面的影响因素
(1)幼儿教师
①教师的生命体验
即幼儿教师对自己的人生意义、生命
的意义的体验,以及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对课程改革的认同感
②教师的认同感
教师职业的认同 教师的专业认同感 幼教专业的认同
幼儿教师的专业认同感是对自己身为
幼儿教师所具有的意义的整体看法。
幼儿教师的强化了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 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凸显了课程设计者 的意图,使课程实施成为提升学生“知识 含量”的砝码。 缺点:忽视了师生与课程设计者之间客观 存在的差异,忽视了师生在课程中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独立存 在的价值,忽视了“文化”隐含下文字符 号深层中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等精神 现象。
(二)相互调试取向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学者伯曼和麦 克劳夫林于1976年首次提出。 主要观点: 旨在把握课程实施过程中既定课程方案 与特定教育情境之间是如何相互调试的,调 试中,课程专家发展的课程、学校教育情境 、社区情境等因素在考虑之列。
优点:摆脱了机械化、技术化的课程实施 程序,体现了课程变革的直接参与者—— 教师和学生一定的自主性。 缺点:不可讳言,相互调试取向本身折中 主义色彩,“调试”的概念难免带有“不 精确”、“太模糊”的意味,调试的尺度 难以把握。
二、影响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一)关于课程实施影响因素的代表性研究 1、富兰的研究
学校特征
变革之特征 1.需要 2.清晰度 3.复杂性 4.实用性
5.地区
6.社区
7.校长
8.教师
实 施 外在因素 9.政府及其他媒介
2、霍尔的研究
创新/变革的特征
1.需要2.清晰度 3.复杂性4.实用性 干涉及参与人员 1、教师 2、校长 3、本地及外地促进 者的支持 4、支援(如教师教 育、组织安排) 脉 络 1.层次(教室、学校、社区、国家等)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为了完善幼儿园的课程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等法规文件,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幼儿以及家长。

第二章:课程设置1.幼儿园根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制定综合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设置,并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科学合理设置各类课程。

2.课程分为普通课程和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包括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

3.幼儿园每学期要制定具体的课程表,确保幼儿们有规律的学习生活。

第三章:课程内容1.幼儿园教职工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制定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课程内容。

2.课程内容要贴近生活、实用性强,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3.特色课程内容要遵循各类教学标准,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特长。

第四章:师资队伍1.幼儿园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备专业素养和爱心的教职工。

2.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70%以上,其他教职工要接受专业培训。

3.幼儿园要定期组织教职工参加教学研讨会和培训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第五章:课程实施1.教职工要按照课程表的安排,认真备课,保证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教职工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课堂活动,注重情感和认知的培养。

3.教职工要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保证教学质量。

第六章:课程评估1.幼儿园要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估体系,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调整。

2.孩子的学习表现、家长的反馈和教职工的评价等都要作为课程评估的参考。

3.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幼儿的学习效果。

第七章:家长参与1.幼儿园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建立家园共育的合作机制。

2.定期向家长通报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和教师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3.组织家长参加家庭教育培训和研讨会,提高家长的育儿技能。

第八章:课程改进1.幼儿园要根据教育部门的政策文件、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幼儿的特点,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和内容。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结构 •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儿园课程力图促进幼儿 的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即对幼儿 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它是 幼儿教育目标(保教目标)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 幼儿园课程目标按纵向层次(结构)分为总 目标、年龄段目标、学期目标、月、周或 (几周)计划(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和教 育活动目标。(填空)
请问:从哪个角度表述呢?
• 1.行为目标 •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 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 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 (1)核心行为:陈述的时候经常使用“说 出”“比较”、“区分”等行为动词。 • (2)行为产生的条件:如“在集体面前表达自 己的观点”。 • (3)行为表现的标准:如“能够在团体面前声 音洪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行为目标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 (有学者提出:目的性、基础性、发展适宜性、 生活化、 兴趣性、逻辑性、兼顾“均衡”与“优 先”的原则) • 1.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 域的教育作用。 •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定应能满足幼儿身心各方面 的发展需要,包括身体、知识、语言、社会性、 情感、创造诸方面,并使几方面得到发展。 • 在选择和确定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各领域对幼儿 某方面发展的特殊教育作用及其对其他方面的作 用。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 2.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 •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以 及身心达到的水平和学习的需要等。 • 3. 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 •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帮助幼儿学 习、理解和应用。 • 4.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 具有挑战性。 •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既能满足幼儿当前发展的 需要,又要能促进幼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后面的 学习奠定基础。

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运用探究循环幼儿园课程第五章

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运用探究循环幼儿园课程第五章

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运用探究循环幼儿园课程第五章
(原创版)
目录
1.探究循环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
2.教师在探究循环中的角色和作用
3.探究循环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
4.运用探究循环的挑战与对策
正文
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注重儿童的兴趣和思维发展。

在《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运用探究循环规划幼儿园课程》的第五章中,作者阐述了如何通过探究循环来实现这一目标。

探究循环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它强调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来设计课程,让儿童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他们需要观察儿童在探究过程中的反应,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方向,以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探究循环对儿童的思维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探究,儿童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

此外,探究循环还能够帮助儿童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

然而,在实际运用探究循环的过程中,教师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在保证探究质量的同时,确保课程的进度和目标的实现;如何平衡儿童的自主性和教师的引导性,避免过度自由或过度干预;如何有效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等。

针对这些挑战,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

总之,《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运用探究循环规划幼儿园课程》第五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了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以及探究循环对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课程-第五章-1-2节-常见幼儿园课程类型的设计精品课件

幼儿园课程-第五章-1-2节-常见幼儿园课程类型的设计精品课件

补:综合主题课程分类
以时间为单元的主 题活动。 eg:节日、年龄 、 四季
以知识为单元的主 题活动。 eg:动物、植物
以技能为单元的主题活动。 eg:我真能干
补: 活动设计流程
1.列出单元的名称,选择这一单元主题的理由以及 需要的时间;
2.确定单元活动总目标; 3.拟定单元活动纲要; 4.逐一设计每个活动; 每个活动的设计框架仍然是:活动的名称、目标、
的组织结构,包括教学、游戏、日常生活、和其他 活动等。
C、主题在多个层面实现了幼儿园课程的综合 ,包括:幼儿发展层面,学科领域层面以及各类教 育资源的综合。
补:主题来源
• 源于幼儿和社会及自然两方面 • 幼儿方面主要是兴趣、需要、动机、水平
和经验等 • 社会及自然方面主要是发展目标和当时、
当地社会文化、科技发展水平,自然环境 、天气等 • 主题目标分为:身体健康、人格发展、认 知发展
a、内核所蕴涵的内容应该是多维的,具有可置换性,在不 同的情境下,不同主体前内核中的有些部分是可更换的。
b、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经验变化、兴趣需要、反馈信息等对 主体活动的扩展链进行延长、增减或替换。
4、活动形式多样,使幼儿学习具有建构性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游戏、生活及其他形式,比如 实践活动,并鼓励幼儿通过个别或小组探索、游戏等 方式进行学习。
是在一定的时间里,围绕某一个主题所组织的教育教学活 动,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主题 ”有机地连接起来,让幼儿通过该主题的学习,获得与该中心 相关的比较完整的经验。
2、主题活动的理解 a、知识观是事物本位。 b、持续阶段是灵活的、弹性的。 c、终级目标是促进幼儿发展。
二、主题活动的特点、优势及局限
二、主题活动的特点、优势及局限

第五章第二节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五章第二节幼儿园课程概述

四、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存在的主要类型
1、从课程主体角度看,幼儿园课程基本以 经验(活动)课程为主要形式。 2、从课程分合角度看,综合课程为主。
3、从课程功能角度看,隐性课程的特点十
分突出。
课后实践作业:
你认为在幼儿园中,应该给孩子提供哪些课程 内容?为什么?
5.核心课程从社会现实和幼儿的需 要、特点出发选择出一个个主题, 以此为核心将相关内容组织起来, 这样形成的一个个向心型单元按一 定的线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核心课 程。目前人们提到的单元课程、主 题课程就属于此类。当单元或主题 不事先预定,而是根据实际环境和 幼儿的兴趣自然生成时也就变成了 设计课程。
二、课程的构成要素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的构成 要素 课程评价 课程组织、 实施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三、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 我国幼教先驱们对幼儿园课程的阐释
1、陈鹤琴 —— “幼儿园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 这种经验的来源有二: 一是与实物的接触,二是与人的接触。应 该把儿童能够学而且应该学的东西有选择 地组织成系统,应该以儿童的两个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中心组织幼 儿园课程。“
2相关课程注重相关学科在 知识点上的必要联系,同时, 保留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 独立的学科地位。
3融合课程学科原有的逻辑 淡化,各学科之间在面上的 联系有所加强:不同学科融合 后所形成的新学科的整体逻 辑正在逐渐产生,但尚未形 成.
4.领域课程这里的领域既可指 知识领域,也可指幼儿的发展领 域。其主要特点是各学科原有逻 辑逐渐消失,相互间的联系进一 步加强,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 领域或发展领域,并且,各领域 或领域整体的逻辑发展得较为成 熟,已基本取代了学科逻辑。
依据课程指导思想的差异,可 将幼儿园课程分为三类:儿童中 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和学科中 心课程。

安班幼儿园第五章

安班幼儿园第五章

安班幼儿园第五章:学习与发展一、引言学习与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园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安班幼儿园的第五章中,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经验和创造性的活动,幼儿将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二、学习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安班幼儿园的学习与发展章节中,我们将主要依据以下理论来指导实践: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情感教育理论、游戏教育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

1.蒙台梭利教育理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强调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幼儿应该在一个自由和激发兴趣的环境中学习。

安班幼儿园将提供各种教育材料和活动,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教育理论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对幼儿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在安全、亲密和支持的环境中才能全面发展。

因此,安班幼儿园将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包容和尊重的氛围,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情感能力和社交技能。

3.游戏教育理论游戏教育理论认为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最佳方式。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体验和探索世界,发展自己的身体、认知和社交能力。

在安班幼儿园,我们将提供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构建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强调幼儿通过主动参与和实践来建构自己的知识。

安班幼儿园将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实践、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在安班幼儿园的第五章,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包括:1.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通过艺术、音乐、手工等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艺术和创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语言和沟通能力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和语言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交流能力。

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运用探究循环幼儿园课程第五章

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运用探究循环幼儿园课程第五章

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运用探究循环幼儿园课程第五章
一、引言
儿童的世界是充满好奇和探索的,他们的兴趣和思维运用密切相关。

在幼儿园课程中,如何激发儿童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思维运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儿童兴趣出发,探讨幼儿园课程中的探究循环,以及如何在课程中体现儿童兴趣、促进思维运用。

二、幼儿园课程的探究循环概述
幼儿园课程的探究循环,是指教师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观察、提问、讨论、实践等方式,不断探索、发现、总结,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儿童兴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体现
1.关注儿童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兴趣点;
2.结合生活经验,设计富有童趣的活动;
3.利用游戏、手工、绘画等多种形式,激发儿童兴趣。

四、思维运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践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儿童思考;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儿童合作与沟通能力;
3.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表达能力;
4.结合实践活动,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探究循环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
1.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儿童持续探究;
2.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儿童建立认知结构;
3.注重评价与反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六、案例分析:兴趣、思维与探究循环的结合
以幼儿园的一个主题活动为例,分析如何在课程中充分体现儿童兴趣、引导思维运用,并将探究循环融入其中。

七、结论
幼儿园课程中,兴趣、思维与探究循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PPT课件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PPT课件

幼儿园课程实施 的途径
一、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 (一)游戏活动 • (二)教学活动 • (三)日常生活活动
(一)游戏活动
1.对幼儿园课程中游戏的界定 •具有以下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被认 定为游戏:非真实性、源于内在动机、 过程导向、自由选择、积极情绪等。
2.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1)游戏能促进在幼儿认知、情感和动作 技能的发展
• 2.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将教学看作是刺激—强化—反 应的过程,认为通过教师对预设任务的教学,幼儿 即可获取教师期望他们学得的知识和技能。
• 皮亚杰反对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教学的作用 是为形成主体动作图式创设必需的情境,教学效果 取决于外部条件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程度。
课程专家 制定,教 育行政部 门认可
实施 计划————————实践
考虑课程实施者的兴趣和需 要,还要考虑教育现场中的
喻为“球赛”
各种条件和状况,对专家的 课程计划作出调整
赛球方案(计划)———球赛—进—行—的过—程——实践
(实施)
教师是课程主动、积极消费者
3.课程创生取向
• 指的是把课程看成是教师与幼儿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课程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创造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师和儿童在 实际中体验到的,是情景化的和人格化的。
二、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常见问题
• (一)集体活动为主,自由活动重视不足 • (二)课程预设为主,生成部分体现不足 • (三)显性课程为主,隐性课程开发不足
(一)集体活动为主,自由活动重视不足
• 我国幼儿园通常以集体活动为主,集体活动在一日生活 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也是最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一 日生活中自由活动时间较少,教师对自由活动的重视程 度也不高。

-幼儿园课程课程标准可修改全文

-幼儿园课程课程标准可修改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幼儿园课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幼儿园课程课程编号:17001357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目标:本课程以幼儿教师岗位需求能力为导向,以活动设计能力和指导策略的运用为目标,以真实幼儿园情境为载体。

培养学生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实际工作能力,更新传统教育理念,提升保教质量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培养的目标。

通过对幼儿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理论及指导策略,设计与开发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活动类型,对幼儿活动水平给予有效支持。

课程内容: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本章教学主要内容: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类型、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课程的类型、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幼儿园课程的结构化程度、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知识拓展要求: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实际过程教学重点:目标模式教学难点与关键:目标模式知识拓展要求:掌握目标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第三章幼儿园课程目标本章教学主要内容: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与依据、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与层次结构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知识拓展要求:知道如何建构幼儿园课程目标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本章教学主要内容:幼儿园课程内容概述、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知识拓展要求:掌握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方法第五章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本章教学主要内容:课程实施的概述、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与常见问题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知识拓展要求:掌握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第六章幼儿园课程评价本章教学主要内容: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及过程、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及过程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及过程知识拓展要求:掌握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第七章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本章教学主要内容: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概述、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学重点: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知识拓展要求:知道如何组织幼儿园主题活动第八章西当代早期教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本章教学主要内容:西方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西方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教学重点:西方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教学难点与关键:西方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知识拓展要求:掌握西方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特点第九章我国幼儿园课程方案及课程改革动向本章教学主要内容:我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向教学重点: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张雪门的“行为课程”教学难点与关键: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知识拓展要求:了解并识记我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教学要求:一、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1、要在课前下功夫认真备课,因为备好课是上好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幼儿教育学基础电子课件第五章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活动

幼儿教育学基础电子课件第五章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活动
26
一、幼儿园课程的目标
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也可称为纵向结构,一般从上到下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2.1 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 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相当于幼儿园课程的总 目标。这一层次的目标一般比较宏观,表述得相对比较抽象、概括。《3-6岁儿童学 习与发展指南》中有关于幼儿园各领域课程目标的详细描述和说明。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教育体制的角度来看,幼儿园教育是学制教育的最初环节。《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 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 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就非常明确地说明了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园课 程的基础性。
15
5.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从本质上讲,幼儿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幼儿园课程也有明确的 课程目标和基本的学习领域。但是,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不 是体现在课程表、教材、课堂中,而是体现在生活、游戏和其他幼儿喜闻乐见的活 动中。虽然怎样创设环境、怎样支持幼儿的探索学习都是教师根据幼儿园课程的目 的、内容、要求精心设计的,但这些目的、内容和要求仅仅存在于教师的意识和行 动中,幼儿并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幼儿感受到的主要是环境、活动、材料和教师的 行为,而不是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和期望。也就是说,幼儿园课程蕴含在环境、材料、 活动和教师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起作用。
23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编制
24
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主要有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按照泰勒 的理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是幼儿园课程的四大要素,课 程编制的目标模式就是将这些要素组织起来,转化为相对具体的静态的课程计划或 动态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内容与儿童的已有经验连为一体。
7
精选课件
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使前后互不重复。 在不同阶段,课程内容重复出现。
8
精选课件
(二)组织的形式
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以儿童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9
精选课件
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按知识本身的逻辑性系统性来组织课程。 分科形式 相关课程形式 广域课程形式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实施
精选课件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幼儿园教育过程的组织
2
精选课件
课程组织
课程组织是将构成课程的各要素合理加以安排、联系和排 列的方式。
课程组织包括课程内容的组织与教育过程的组织。
3
精选课件
一、课程内容的组织
指对经验包括知识、技能等的排列和组合的方式。 泰勒“任何单一的学习经验都不可能对学习者产生非常深
个,各种废旧材料若干(如树叶、毛线、旧图书纸、 蜡光纸、邹纸等)。
61
精选课件
有效学习问题(具体要求)
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介绍了制作的材 料,简单交代一下操作要求,便以“做得不 一样”请幼儿用桌子上的材料制作面具。可 能是教师想让幼儿自己做主,体现孩子的主 体性,对于材料的多样性、材料搭配的和谐 美、面具独特构图等的要求,一概没提。
46
精选课件
借助的中介环境
以物质环境为中介和以人际环境为中介经常交织在一起。 通过间接方式的学习幼儿获得的经验比较零碎、表面,难
以深入,甚至有错误的认识。对教师要求较高。
47
精选课件
3、支架教学
支架(scaffolding)是建筑业中的一个术语,也叫脚手架 或鹰架。指的是搭在正在修建的建筑外围的一种结构物, 其作用在于为建筑工人提供一种站立的平台,使他们能逐 层地去建房屋。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教案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教案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教案一、第1章: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1. 讲解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如:适宜性原则、生活化原则、游戏化原则、目标导向原则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员了解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这些原则。

3. 练习:根据课程目标,设计一节符合生活化原则的幼儿园课程。

二、第2章: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方法与技巧1. 介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方法,如:讲述、演示、观察、操作、游戏等。

2. 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3. 实践:学员模拟教学,运用不同的方法实施课程,分享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三、第3章: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概念1. 讲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含义、目的和重要性。

2. 介绍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方法,如:观察评价、作品评价、问卷调查、访谈等。

3. 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评价,以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改进。

四、第4章: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实际操作2. 案例分析:学员分析实际案例,掌握课程评价的操作技巧。

3. 演练:学员分组进行课程评价实践,互相观摩、反馈、改进。

五、第5章: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结果分析与运用1. 讲解如何分析课程评价结果,找出课程的优点和不足。

2. 介绍如何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幼儿园课程,提高课程质量。

3. 讨论:如何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师的职业发展,以促进教师成长。

六、第6章: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课程实施1. 探讨幼儿园环境对于课程实施的影响,以及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2. 分析不同类型的幼儿园环境(如室内、户外、自然环境等)对课程实施的贡献。

3. 实践:学员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相应的幼儿园环境布置,以支持课程目标的达成。

七、第7章:幼儿园家庭与社区合作1. 强调家庭与社区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

2. 介绍如何与家庭和社区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以及合作的形式和活动。

3. 案例研究:分析成功的家庭与社区合作案例,探讨其对课程实施的积极影响。

八、第8章: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监控与反思1. 讲解监控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性,以及监控的方法和工具。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有效学习问题(具体要求)
中班案例:磁铁钓鱼 大班案例:装饰面具 大班美工——用各种材料装饰面具。提供人 手纸袋一个,各种废旧材料若干(如树叶、 毛线、旧图书纸、蜡光纸、邹纸等)。
有效学习问题(具体要求)
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介绍了制作的材
料,简单交代一下操作要求,便以“做得不 一样”请幼儿用桌子上的材料制作面具。可 能是教师想让幼儿自己做主,体现孩子的主 体性,对于材料的多样性、材料搭配的和谐 美、面具独特构图等的要求,一概没提。
第一,课程实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 实践活动。 第二,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不在是专家开发课程的线性 演绎。 第三,幼儿不再是课程实施中等待加工的对象,而是 教师与幼儿相互适应的过程。

3.创生取向中的实施特征
第一,课程实施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人的解 放。 第二,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需 要、兴趣、价值观、经验和教学能力可以得到发挥。 第三,幼儿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幼儿在课程实施过程 中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价值取向和活动范围。
借助的中介环境
以物质环境为中介:把教育意图客体化为幼儿
可以直接接触、摆弄、操作的材料环境中,在适 宜的活动空间中,诱发幼儿与物质环境互动,获 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以人际环境为中介:通过模仿、同化、强化等
,获得基本的社会态度、社会知识、社会技能、 形成对人、事、对己的情感态度与行为方式。
中班科学活动“会滚动的物体”
幼儿在认识材料、并通过猜测、操作验证等确认 了某些材料会滚动之后,老师让幼儿尝试发现物 体的材料与滚动的轨迹及接触点之间的关系。
中班科学活动“会滚动的物体”
尝试前,老师的指导语不是“请小朋友玩一

幼儿园课程概论(第五章实施)

幼儿园课程概论(第五章实施)

1.美国“自我概念”课程


幼儿自我概念是指幼儿对自己的感觉和认识。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美国学前教育工作者 就以幼儿为中心,构建了从幼儿自身开始到家 庭、到学校、再到社区逐步展开的、帮助幼儿 形成健康的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其身心和谐 发展的自我概念课程。 实施:幼儿通过自己操作活动区中的材料探索、 体验与完善对自我及周围环境的认识。
一、课程计划因素

合理性、明确性、复杂性、和谐性
幼儿园教师的对教材的判断或识别水平,是教 师教育水平的第一体现,这对教师提出了一定 的理论学习要求。
二、一线教师因素

思考题
1.名词: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取向 2.课程实施的取向有哪些? 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有哪些? 4.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一般要经历哪几 个阶段?教师主要通过哪些形式参与游 戏? 5.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征有哪些? 6.西方社会幼儿园课程实施有哪些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取向



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 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 值观。 忠实取向——计划的课程(建筑施工) 相互适应取向——修改的课程(球赛) 课程创生取向——创生的课程(音乐会)

1.忠实取向中的实施特征
第一,课程计划似“图纸”,实施是按照图纸 建设的过程。 第二,课程在教育实践情境中是被忠实实施的 对象。 第三,幼儿被孤立于课程实施之外。


7.益智区:主要功能是通过棋类活动、拼图活 动等益智类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及 动手操作能力等。 8.音乐表演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类表演活 动,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及音乐表现能力, 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等。


活动区空间安排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ppt课件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ppt课件
是指充分满足幼儿玩的需要的一种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游戏的价值:捉迷藏
三、教学活动
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活动。教学活动课
程实施最重要的途径。
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
1、教学情境生活化
2、教学内容综合化 3、教学过程操作化
课程计划
阶段
• 教学层次的课程(实行的课程)
• 儿童体验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课程实施
阶段Biblioteka 二、课程实施的取向课程实施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 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 课程实施取向集中表现在对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 过程之关系的不同认识上。

二、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 (一)忠实取向 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
4、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观看教学活动《饼干乐园》,思考
该教学活动
1、教学情境生活化体现在哪里? 2、教学内容综合化体现在哪里?
3、教学过程操作化体现在哪里?
4、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体现在哪里?
5、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和启蒙性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实施中重点问题剖析
一、预设和生成的问题 “该不该让老虎吃兔子”
(二)评价一个活动 你从这个活动设计当中,获得了什么? 你觉得这个活动有什么特点和不足?
评价一个活动的基本要点



1、从儿童学习的角度 儿童在活动中的操作表现 儿童在活动中的认知发展 2、从教师教学的角度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教师目标设定的适宜性 教师对教学活动步骤的分解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师幼互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机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情不自禁地被卷入、被吸引的心理状态。 (2)自主性体验:
——可以自由选择、自主决定的性质所引起的主观体验。 (3)胜任感体验/成就感
——对自己能力的体验 (4)幽默感:
——由嬉戏、玩笑、诙谐等引起的快感。 (5)驱力愉快
——身体活动的需要和中枢神经系统维持最佳唤醒水平。
❖ 任何游戏活动中,前三种成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心理成分和 构成因素
(一)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
1、儿童的外部行为表现
❖ 第一,表情特征 ❖ 第二,动作特征 ❖ 第三,角色扮演 ❖ 第四,言语特征 ❖ 第五,材料特征
第一,表情特征
非游戏的表情特征
游戏的表情特征
愤 哭 厌烦 茫然 专注 平和 微 嬉 夸张 放声

无聊 发呆 认真 轻松 笑 笑 变形 大笑
第二,动作特征 游戏动作的三种基本类型:
塑胶地
室外游戏环境的要求
室外游戏场地的区域结构
❖ 室外游戏场地应配备必要的游戏活动设施。 ❖ 室外活动场地不应是一块空地,也不应是一些活动设
备和游戏材料的任意置放,它在教师的观念中,应该 是一幅“隐形”的、富有教育理念的游戏结构图。 (参见“户外游戏场地的区域结构”图)
室外游戏设施及材料
室外小型游戏材料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作息最度的安排上,上午和 下午都可相对地各安排一段较长的自选游戏和自由 活动的时间,都应在1个小时左右,并在制度上加以 保证。
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及零散时间,也可尽可能地利 用起来开展各种游戏。
空间准备
❖创设丰富多样的室内室外游戏活动环境。
❖ 室外游戏环境的要求
❖ 室内游戏环境的要求

案例三的分析:
例 分

❖ 案例三的课程实施取向是课程创生取向。
❖ 给教师带来的影响是:教师具有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主动权, 课程实施过程同样是教师成长的过程,教师是课程开发者、 幼儿活动的支持者。教师的工作是充分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 和其获得的各种体验。
❖ 对幼儿带来的影响:幼儿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实施过 程就是幼儿体验的过程;学习活动成为幼儿的内部需要。
第五章·第二节
二、游戏活动
(一)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
3、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
❖ 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可能 ❖ 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 活动的难度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 教师不能用游戏以外的奖惩
第五章·第二节
二、游戏活动
小结
(一)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
[归纳总结]: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之 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 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 由的活动。
环境的自治功能
整体优化
室内游戏环境的要求
室内游戏场地的区域结构
为幼儿建立合理的幼儿户内游戏活动空间,往往将有限的 空间划分出相对独立的活动区域。(活动室区域划分示意图)
❖ 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豆苗的生长
❖ 班级电视台
第五章·第二节
二、游戏活动
(一)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 (评判游戏的参照系或效标)
(二)游戏活动的组织要点
第五章·第二节
二、游戏活动
(一)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
1、儿童的外部行为表现 2、内部心理动因 3、游戏发生的外部客观条件
第五章·第二节
二、游戏活动
❖ 探索类动作
❖ 象征类动作
❖ 嬉戏类动作
第三,角色扮演 幼儿角色扮演的三种基本类型:
❖ 机能性角色
❖ 互补性角色
❖ 虚幻性角色
第四,言语特征
幼儿在游戏中的言语,大致分以下三种类型: ❖ 伙伴间的交际性言语
——如“我们来玩过家家吧”“这个能借我玩一下 吗?”
❖ 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言语
——如“医生,我的孩子生病了,您给看看”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实施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实质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 第三节 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实施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实质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 第三节 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实质
课程实施的取向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实质
第五章·第一节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
❖ 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 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 程价值观。它集中表现在对课程计划与课 程实施过程之关系的不同认识上。
❖ 从三个比喻来看课程实施的三个基本取向。
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
❖ 课程计划是一幢建筑 的设计图纸
❖ 课程实施则是具体的 施工
• 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就是忠实 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
❖ 课程计划是一场 球赛的方案
❖ 课程实施则是球赛 进行的过程
• 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实施是课程计划与 具体实践情境课程相互适应,相互调整 的过程。
课课程程实实施施的的三三种种取取向向
❖ 课程计划是 乐谱;
❖ 课程实施则是 作品的演奏
❖ 以自我为中心的相向性独白
——如“这是小兔子的家,小黄狗在看家……”
第五,材料特征
❖ 儿童的游戏往往依赖于 具体的游戏材料或玩具 来进行。
❖ 有无玩具或游戏材料也 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儿童 是否在游戏的一个指标。
第五章·第二节
二、游戏活动
(一)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
2、游戏的内部心理动因 ❖ 游戏动机 ❖ 游戏体验
• 课程创生取向:课程实施是教师与学生 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
在以下的案例中,分别体现了 哪种课程实施取向?这种课程实 施取向对教师和对幼儿带来了什 么样的影响?如何评析该课程实 施取向?
案 例 分 析
案例一:
一次体育活动中,孩子发明了一种“滚瓶子跑”比赛: 边跑边推动灌了水的可乐瓶,看谁能先到达终点。比赛中 孩子发现:有的小朋友的瓶子滚得又快又直,有的则总往 一边斜,有的有时干脆在原地打转转。这是为什么?体育活 动结束了,可孩子的问题却一个接一个提出了,并且出现 了各种猜测和讨论。可是,接下来老师开展的科学活动却 是“认识磁铁”……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
日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 游戏活动 教学活动
第五章·第二节
一、日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
•日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指的是教师专门组织的教学活 动和游戏以外的幼儿在园的所有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是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各种活动。 如入(离)园、进餐、盟洗、入厕、午睡,起床等。 •常规性活动是指幼儿园设计的一些常规性事务活动。 如做操、各种值日活动(整理卫生、气象报告、植物生 长记录、班级新闻报导)以及转换活动。 •这些活动中蕴藏着许多教育的机会。
❖ 评价:课程创生取向有利于教师、幼儿主体性的体现。课程 创生过程是老师和幼儿持续成长的过程。个性发展成为课程 实施的标准,但是这种取向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对教师素 质要求非常高,在实践中很难推广。
第五章·第一节
二、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本质
幼儿园课程实施本质上是一 个课程的“再设计”过程,是 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游戏动机 ❖ 内部动机
——儿童游戏是“我要玩”,是儿童主动、自发自愿 的活动。
❖ 直接动机
——玩即是目的
❖ 内部控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儿童可以自己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自己 决定玩什么、怎么玩,以及和谁玩,决定对活动材料、伙 伴、内容的选择,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
游戏体验
❖ 一般认为游戏性体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成分: (1)兴趣性体验
室内游戏活动区的基本要求
根据各类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与特点设置活动区 游戏活动区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和渐进发展性 游戏活动区的设置应巧用空间,因地制宜 赋予一定的自治因素 整个室内游戏环境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实现整体
优化:考虑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各活动区 之间的相容性
层次性
巧用空间,因地制宜
❖ 评价:忠实取向强调的是课程设计者的计划和意图,这在课程实 践过程中容易让教师掌握,但是这种忠实取向抹杀了教师和幼儿 的双重主体价值。


案例二: “沉浮逆转”的科学活动


老师的设计活动目标设计为:1、通过实验,发现哪些东西
可以沉下去,哪些东西可以浮上来;2、 学习记录的方法。
活动除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外,老师有意识地为每组提供了一 张记录纸,并要求每组的幼儿把自己组想出的所有办法都记 录(画)下来。实验开始,孩子们热闹地操作着,细心的老 师发现分给孩子们的纪录纸都被孩子们弄湿了,只有一组小 朋友由于一开始就采取了分工的方式,让一个孩子专门负责 纪录,所以这组的纪录纸是干的。这个时候老师才意识到原 来这个活动是可以培养合作性的,于是在活动结束做总结时, 教师特意把问题提出来了,“为什么只有这一组的孩子可以 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因为他们是采取合作的方式完成 的”并且表扬了这组懂得合作的孩子……

案例二的分析:
例 分

❖ 案例二中其课程实施取向是相互适应取向,
❖ 对教师带来的影响就是:在对幼儿开展的教育活动中,教师 既要执行计划又要注意观察儿童;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 一个计划的修订者。教师的工作过程必须要考虑到具体实践 情境的需要;
❖ 对幼儿带来的影响:幼儿的具体活动被关注到,实施过程中 幼儿对课程实施发生了影响。
第五章·第二节
二、游戏活动
(二)游戏活动的组织要点
时间 空间 材料 经验
准备
观察
参与 平行式 合作式 指导式 真实发言人
第五章·第一节
二、游戏活动
(二)游戏活动的组织要点
教 游戏学 活动准要 备阶段求
★时间准备 ★空间准备 ★材料准备 ★经验准备
时间准备
❖ 总的来说,幼儿需要充足的时间去游戏。 ❖ 具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利用旧轮胎制作的户外游戏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