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语言学》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一节 “实践” 的原则
第三节 学以致 用
参考文献
后记
感谢观看




《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情况
言语
语言学
实践
方法
变异
原则
语言
研究
总结 社区
上海
社会
新加坡
客家人
使用
柔佛州
理论
教程
01 第一章 绪论
目录
02
第二章 语言变异与语 言变化
03
第三章 互动社会语言 学
04 第四章 语言接触
05 第五章 言语社区理论
5
第五节 总结
第三章 互动社会语言学
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会话 2
策略
3 第三节 现出
语法
4 第四节 社会
语用学
5
第五节 总结
第四章 语言接触
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奥克 兰华人日常对
2
话中的语码转

3
第三节 马来 西亚柔佛州客
家人的语言转

4
第四节 黑龙 江省杜尔伯特
蒙古族社区语

5
第五节 总结
第一章 绪论Leabharlann 第一节 社会 1语言学的产生 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 2
科学的特性
3 第三节 社会
语言学实验室
4 第四节 研究
方向
5 第五节 实践
教学
第二章 语言变异与语言变化
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溧水 2
“街上话” (u)变项

关于语言学的书籍的读书笔记

关于语言学的书籍的读书笔记

关于语言学的书籍的读书笔记语言学的读书笔记书名:《语言学教程》作者:胡壮麟读书笔记:《语言学教程》是一本全面介绍语言学的经典教材,涵盖了语言学的各个主要领域,包括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语言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认识到了语言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语音方面,我了解到了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以及语音的感知和产生过程。

这让我意识到了语音在语言中的重要性,它是语言的物质载体,也是人们交流的基本手段。

在语法方面,我深入了解了词法、句法和语法的演变。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语法规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语法在语言中的核心地位。

同时,我也理解了语言的演变是不断变化的,语法规则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变化。

语义方面,我深入了解了词汇意义、句子意义和语境意义。

这让我意识到了语言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词汇本身,还在于语境和文化背景。

语义的复杂性也让我认识到了语言在表达意义方面的多样性。

语用方面,我了解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境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人们在交流中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以及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语言的含义。

这也让我意识到了语言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在社会语言学方面,我深入了解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语言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交流工具,还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和符号。

语言的演变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语言的多样性也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心理语言学方面,我了解到了语言和认知的关系。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语言在人类认知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同时,我也理解了语言的习得和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语言学教程》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教材,它让我对语言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它也激发了我对语言学的兴趣和热情,让我更加深入地探索语言的奥秘和魅力。

语言学读书笔记

语言学读书笔记

语言学读书笔记【篇一: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汉语言文学邝云梅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为:口语、书面语。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在有了文字之后才产生的。

口语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只记录词语,没有记录这些成分。

书面语有可能比口语积累的语汇丰富,语法结构也更精密,表达方式也更多样化。

3.语言和民族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在世界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即不同的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民族却又使用不同的语言。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1.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位。

2.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3.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4.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5.组合关系是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

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6.聚合关系是在同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7.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他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都不尽相同。

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包括写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8.语言符号的特征:任意性、强制性与可变性。

人们最初创制单个的语言符号时,用什么样的形式——语音与什么样的内容——语义相结合,并没有什么必然性,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或随意性。

《中国社会语言学》读书笔记

《中国社会语言学》读书笔记

《中国社会语言学》读书笔记《中国社会语言学》读书笔记徐君善从语言史研究的观点出发,有理由认为,社会语言学的产生,从本质上说,是折衷主义思想的直接产物。

最能体现这种折衷主义思想的,则是社会语言学本身所具有的跨学科、应用型特征。

这一特征,充分反映出20世纪末以来,全球新兴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趋势。

因此,当我们面向新世纪,展望语言学发展之时,有必要对社会语言学这门新兴学科的主要特征做一研讨,旨在促进中国社会语言学的研究。

社会语言学的产生背景不同于其他语言学流派。

它不是源于一个理论构造的种子,而是从一个关系错综复杂的社会科学领域里蔓生出来。

由于这一特定的学术背景,社会语言学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形成明显的门户之见,而以其宽厚的学术胸怀,包容了来自各种不同学术背景与传统的研究者。

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学术气派与折衷主义精神,才使得其广泛的跨学科研究潜势成为现实中的可能。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社会语言学才体现出理论模式多样性、研究方法随机性、研究群体广泛性,以及研究内容驳杂性的学科特征。

社会语言学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特色,这是不可置疑的事实。

回顾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从早期的开拓者身上,即可见到这一点。

北美学派的几位首领人物鲍厄斯、萨丕尔、沃尔夫,以及英国功能学派的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弗斯等人,有的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角度观察语言的具体使用现象,有的从文化传统与语言结构的关联探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语言学异军突起这一事实本身,更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对于语言问题持续的关注,以及语言学内部对于跨学科研究的渴望这两种力量协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这一特色,导致了社会语言学理论模式的多样性。

研究方法的随机性,是社会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特色的另一种体现。

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科内部对于研究方法改良的呼声日渐高涨,但是有迹象表明,程式化的变体研究和定量的实证研究,并不一定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出语言、文化、社会,以及说话人心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篇1中国语言学史是研究中国语言学发展历程的学科,其目的是通过研究历史上的语言学著作和学术思想,了解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和演变,为现代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等方面,其中以文字学和音韵学为主要研究对象。

文字学主要研究汉字的起源、演变、规范和应用,音韵学主要研究汉语语音的演变、分类和特点。

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

文献研究是通过阅读古代语言学著作和学术文献,了解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思想;比较研究是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学著作和学术思想,发现语言学的演变规律;个案研究是通过研究具体的语言学问题或案例,深入了解语言学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成果对中国语言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现代语言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学术思想;其次,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实践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借鉴;最后,它为中国语言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历史启示和方向。

总之,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了解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和现状、推动中国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篇2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一、背景概述中国语言学史是一门研究中国语言学发展历程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中国语言学各个流派、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

这门学科旨在揭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规律,探讨各历史时期语言学的学术成就及其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贡献,并为当今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参考。

二、内容梳理在中国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语言学家,他们的学术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荀子等,他们提出了“名正言顺”等语言学观点,强调了语言规范的重要性;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学著作,对中国文字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则奠定了中国语言学的基础,对后世的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语言学读书报告

社会语言学读书报告

社会语言学读书报告《社会语言学》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它研究社会的各个层面对语言运用的影响,包含文化准则、社会规范或情境。

重点研究语言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从中也发现科研成果向社会应用转化的途径,为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出贡献。

该课程将讲授相关理论,并以详细的案例示范来表明有关理论或实际问题是怎样通过使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的。

介绍社会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社会科学的特性,明确社会语言学研究方向及相关的实践教学。

语言认同要求了解语言对社会结构、家庭制度的反映表现及语言认同的价值。

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英文的Identity这个词通常有两个含义: 1) 指人的身份; 2) 一致。

这两种意思都是相对静态的、名词性的概念, 是指人通过一定方式获得的生理、社会、心理特征; 如果考虑人类获得这一特征的过程,"Identity"这个词其实还有相对动态的动词性的含义,即认同。

名词性的身份或一致与动词性的认同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强调选择的结果, 后者强调选择的过程, 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本文所说的语言认同实际上同时包含着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

但本文论述的重点在其动态方面, 故称之为语言认同。

如果把语言认同看成是受各种各样因素制约的人为选择,那么, 这种选择应该包括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两个方面。

而且, 它的认同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必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完成。

语言认同是一种文化心理的趋同现象, 它与文化心理的认同程度成正向关系。

语言身份的相似度越高, 文化心理的认同度也就愈高。

当语言成为重现或追溯民族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时, 它就不再单单是一种交际的工具, 而变成了文化的象征, 具有了文化身份, 使用一种语言, 就是选择了一种文化, 并以这种文化身份存在。

这种共同的语言身份特征,将相同文化背景的族群链接在一起, 使他们即使处在异地他乡也能得到社会的归属感和心理的慰藉。

对社会语言学的体会和感悟

对社会语言学的体会和感悟

对社会语言学的体会和感悟在生活中,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

在这个社会中,语言已经演变成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交流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口头传递信息。

因此,社会语言学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也不断地感受到语言的纷繁复杂,深深地理解到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探讨。

在多数情况下,各种各样的语言成为了人们交流的首选。

然而,当我们的交流对象变成外国人的时候,语言的差异就成为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因此,我们常常采用翻译、口译、文字翻译等方式来完成交流。

这些方式不仅在商业和政治活动中很常见,也在人力资源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广泛应用。

翻译行业的兴盛,体现了语言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不能准确有效地使用语言,那么我们就难以完成更广泛的交际活动。

其次,语言的使用在不同文化中,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达方式。

我们常常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过来说,文化也在语言中得以表达。

中文有很多成语,因为这些成语背后蕴含的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这些成语在日常交流中的使用,也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甚至在口语中,也会使用一些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词汇。

相反,我们如果不了解其他文化的习俗和禁忌,可能会在不经意间犯下大错。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多元文化素养,从而才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再次,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也是社交工具。

在不同社交场合中,语言的应用也有所不同。

在商业谈判中,语言更注重精准、简练的表达方式。

而在社交活动中,语言更加注重亲切、友善的口吻。

对于不同的人群,我们也需要运用不同的语言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就涉及到语境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还需要考虑到时机、场合以及听众的背景等方面的影响。

总之,在我的生活中,对社会语言学的感悟很多。

我们不可能离开语言,因此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艺术是非常必要的。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更需要我们拥有多语言、多文化的认知和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的交流场合中尽善尽美地完成交流,丰富我们的生活,增加我们的成功率。

语言学纲要读书笔记

语言学纲要读书笔记

语言学纲要读书笔记语言学纲要读书笔记篇1《语言学纲要》读书笔记《语言学纲要》是一本由王力编著的经典语言学教材,自出版以来一直备受推崇。

这本书旨在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帮助读者了解语言的结构和使用。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语言学这门学科的魅力和深度。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

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语音的发音原理、语法的功能和结构、词汇的构成和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作者还介绍了语言的发展历史、语言的变异和分化、语言的接触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不仅涵盖了语言学的基本知识,而且也反映了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语言学的热爱和执着。

作者在书中不仅介绍了语言学的基本知识,而且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考。

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而且也启发了我对于语言学的探索和研究。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和观点。

例如,作者介绍了语言的形式主义、功能主义、符号主义等不同的理论流派,并深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和优劣之处。

这些内容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语言学的本质和内涵,而且也启发了我对于语言学的思考和创新。

总的来说,《语言学纲要》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语言学教材,它不仅介绍了语言学的基本知识,而且也分享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体系,而且也激发了我的探索和研究精神。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任何对语言学感兴趣的人都是一本必读的经典之作。

语言学纲要读书笔记篇2标题:语言学纲要读书笔记从书名开始,一本名为《语言学纲要》的书,似乎预示着它将为我们揭示语言学的核心要义。

这本书的作者王力,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关于语言学的全面且深入的地图。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为我们展示了语言学的定义、范围和历史。

作者强调了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性,并指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本身。

此外,作者还回顾了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到现代的电脑语言,为我们展示了语言学的发展脉络。

社会语言学读书笔记

社会语言学读书笔记

《社会语言学导论》(英彼得.特拉吉尔)读书笔记姓名:王瑞学号:0909224096院系:文学院对外汉语《社会语言学导论》读书笔记语言不仅就是交流信息的手段,也就是与别人建立关系并维持关系的手段,而且语言在传递关于说话人的信息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着不同社会背景与地理背景的人使用的语言各异,说话方式也不同,这就形成方言,方言有地里方言与地理方言两种。

社会影响语言,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与社会价值观念影响语言。

从社会角度研究语言就形成了社会语言学。

英国的彼得、特拉吉尔编著的《社会语言学导论》这本书从七个方面介绍并解释了社会中各种语言现象。

开头,作者解释了有关方言与语言的概念。

首先,她认为方言或语言没有明确的界线,使用两种语言或方言的国家或地区能互相听懂,之所以要将它分成两种语言或方言,就是有地理、政治、文化因素形成的。

作者指出,“方言一词指的就是一个语言的不同类词之间的差别、语法差别与发音差别,“方言”一词能适用于所有变体,并不仅仅只非标准变体。

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汉语在不同的地方,词类、语法、语音上有不同的变化,可见,普通话有很多地方方言。

普通话可以瞧做一种标准汉语,可以说就是在书刊上使用、学校里讲授、外族人学习的一种汉语变体。

下面,介绍一下书中语言现象的七个方面:一、语言与社会阶级在研究语言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地理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因素,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社会阶级。

在这里,社会阶级就是指具有相似经济文化背景的人群,我们可以认为就是社会阶层。

不同的社会阶层使用的同一语言的变体不同,这里我就用书上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现象。

农村中的广大农民一般就是没有受很高教育的人,使用的语言就是纯正地道的地方方言,语言中经常出现一些粗话、脏话。

而受过教育的村官说的话一般就是方言与普通话的混合体,用词也比较文雅,更不会有粗话或脏话。

城市中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官员、白领阶层使用的一般就是普通话。

由此可知,在于某人交流时可以通过她的语言来判断她所属于的社会阶层。

读书会提纲 《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

读书会提纲 《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

《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读后感一陈建民先生简介二作品简介;三我的体会;四讨论一、陈建民先生简介---陈建民(1935--2004)广东汕尾人。

1958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先后在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工作。

主要研究汉语语法、汉语口语、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

主要著作有《汉语口语》北京出版社1984、《现代汉语句型论》语文出版社1986、《说话的艺术》语文出版社1987、《语言文化社会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等。

二、作品简介1.绪论(1/9页)2.语言与社会共变(10/166页)(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11/48;新时期汉语词汇的变异49/85;汉语的社区差异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86/102;新词语与社会生活103/117;受特定社会制度制约的称谓语118/135;专名的时代特征136/166)3.语言与文化共存(167/282)(汉语词语的文化内涵171/204;汉语句法结构与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关系205/219;汉字造字的语言文化心理220/226;汉语方言的文化积淀227/25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258/281)4.语言与市场经济(282/317)(语言的市场价值282/299;市场经济与社会语言学研究300/317;)5.后记318;6.参考文献320《后记》指出结构框架比《新探》清晰,描写和解释难免会发生差错;第三章第五节周庆生撰写;陈建民《语言社会文化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本书是许嘉璐、陈章太主编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丛书》系列(八本)之一本。

内容共分四章,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语言与社会共变、第三章语言与文化共存、第四章语言与市场经济。

另外,还附有陈建民先生《后记》一篇。

在《后记》中陈建民先生指出,“本书对如何从中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我国社会语言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我读后,对本书各章节有了大致的了解,现总结如下:(一)由第一章《绪论》可以看到,陈建民先生对研究者的学识、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研究对象,即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作出了概括说明;对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意义给予充分肯定。

社会语言学笔记

社会语言学笔记

单元一什么是社会语言学1是人类生活中离不开的交际工具。

作为交际中传递信息的符号,成为了人类交流思想、相互交往、达到彼此的了解。

2语言对人类是一视同仁的。

不同阶级的人说出的话其内容是有阶级性,但他们使用的语言却是共同的(全民性)。

社会变异和风格变异都是全民语言不同表现形式。

(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场合,但不影响交际和理解。

3社会因素是语言的本质因素。

语言是应人类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它的首要功能是被用来沟通信息,交流思想。

说话者通过语言这种工具发送信息,听话者也通过语言这种工具接受信息,从而达到交流思想和相互了解的目的。

4在社会生活中,人类没有了思想交流,社会活动和社会生产将无法进行。

因此,正常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交际活动,社会活动又要依靠语言这种交际工具来进行。

语言就是作为交际工具,以其交际功能为社会服务。

单元二语言与社会单元三汉语与汉文化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对于一个民族越是重要的东西,语言中有关的词语就越多,对其切分也越加精细。

)2语言是人类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种模式/工具。

(语言就是一种世界观)3语言的容量极大,它积淀着创造它的民族的所有历史。

4语言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

考试范围单元五称谓语单元六语言与性别、年龄1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是打开人类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

也是人们表达思想的至高无上的工具。

2为了达到交际的需要,人们力图突破语言的结构常规的约束,语言的变异就产生了。

3语言变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心理语言因素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变化。

4社会因素就包括了性别、年龄、阶级、民族、行业等和人有关的因素。

单元七语言与阶级、行业单元八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流单元九教学言语何谓教学言语?*教师的职业语言,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针对特定的学生对象,在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的规定下,在有限的时间内所使用的语言。

一本好而切题的社会语言学著作读郭熙著《中国社会语言学》

一本好而切题的社会语言学著作读郭熙著《中国社会语言学》
非常切合当前的需要。 《 中社》 切合需求处, 第一就是切题。这是严格意义的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该关心的
方面它都涉及了, 重要的内容尤其着力。而不属于严格社会语言学的内容书中没有纳人。请 看该书的部分章节,社会变迁与汉语的发展”语言的社会变异”语码”讨论社会中多重语码 “ “ “ ( 问题)“ 、语言规划和语文生活” 这些都是社会语言学的核心课题, 等, 在书中都有详尽深人的讨
万方数据
பைடு நூலகம்
读到郭熙先生所著《 中国社会语言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 1 9下称《 ( 9 , 9 中社》 , )第一个感觉 是“ , 好”第二个感觉是“ 需要, 实在需要” 。 先从“ 说起。“ 需要” 社会语言学” 在中国出现也就是近二十年的事, 它作为术语在国内似 乎有严、 宽两用。严格的用法 , 大体上指语 言 学和社会学的交义学科, 关心的是社会学家和语 言学家都感兴趣 、 都需要关心的一些1 4 觅泛的川法就没 个准 儿。只要兴趣稍稍超出本体 的语言研究 , 都有人打 上社会语言学的标签 , 其范围远远超 出语 言学和社会学交叉学科。比 如, 思维问题 , 可归哲学 、 逻辑学 、 心理学 、 认知科学 , 但通常不会是社会学家研究的对象, 但确 有称为《 社会语言学》 的著作用大量篇幅谈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其他被纳人“ 社会语言学” 名下的东西还有很多。这种宽泛用法也不无道理, 因为语言总是在社会中存在、 为社会所使用 的。然而, 这种“ 社会语言学” 毕竟没有明确的研究范围, 缺少一整套有效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手 段, 没有作为学科支撑的理论核心, 还谈不到一门成形的学科 , 更不要说是成熟的学科。而它 所缺乏的这几项, 在严格用法的“ 社会语言学” 那儿已基本具备。实际上, 社会语言学同本体语 言学 、 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一起已构成语言学科最核心的几大块 , 它们通常是国际上组建 一个语言学系必备的几个方面。国内宽泛用法的“ 社会语言学” 著作和论文大量出现, 严格用 法的“ 社会语言学” 著作除了陈松岑先生的《 社会语言学导论》 及个别译著外 , 反而罕见。这种 情况不利于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确立。在国内近年来的学科设置中,语言 “ 学与应用语言学” 已被正式列为与“ 汉语言文字学” 等并列的学科 , 我们越来越需要较为规范的 “ 社会语言学” 著作来促进这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郭著《 中社》 让人觉得

中国语言学史读后感

中国语言学史读后感

中国语言学史读后感《中国语言学史》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学术著作,通过对中国语言学发展的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和历史变迁。

在阅读这部著作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中国语言学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同时也对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古代的甲骨文、金文、篆书等文字开始,中国人民就开始了对语言文字的探索和研究。

在古代,语言学主要是以文字学为主,通过对古代文字的研究,人们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字体系和语言规范。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语言学家们不断总结经验,提出理论,推动了中国语言学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语言学也逐渐走向成熟。

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中国语言学开始注重语言的规范和规则,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和观点。

同时,中国语言学也开始与外国语言学相互交流,吸收外来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现代,中国语言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语言学得到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发展。

中国语言学家们在语言学理论和实践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中国语言学也开始走向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语言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与繁荣。

通过阅读《中国语言学史》,我对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我深刻感受到中国语言学在历史长河中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也对中国语言学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我相信,在中国语言学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语言学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社会语言学札记读后感

社会语言学札记读后感

社会语言学札记读后感
首先啊,我之前真没太细想过语言和社会之间有这么千丝万缕的联系。

书里就像打开了一个宝藏盒,一个又一个例子蹦出来告诉我,语言可不只是咱们用来聊天的工具,它简直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比如说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方言,这方言背后就藏着当地的文化、习俗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像我老家那边,有些土话听起来特别有韵味,那些独特的词汇和语调,就像一种密码,只有我们那片儿的人能特别深切地体会其中的含义,这就是语言承载地域文化的魅力。

书里还提到了语言在不同社会阶层中的差异。

这让我一下就联想到在一些高大上的商务场合,人们说话总是文绉绉的,用词特别讲究,和街边大爷大妈唠嗑时的大白话完全是两个画风。

这不仅仅是词汇量的区别,更是社会身份、教育背景在语言上的体现。

这就好像每个人都在通过语言给自己贴上一个社会标签,告诉别人自己来自哪里、是个啥样的人。

而且,社会语言学还能解释很多社会现象。

比如说为什么有些新的流行语会突然火起来,像“yyds”之类的。

这可不仅仅是年轻人为了好玩儿瞎造的词,其实背后反映的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文化氛围、一种追求简洁又独特表达的心理。

大家都这么说,就成了一种群体认同的标志,就好像在说“咱们是一伙儿的,都懂这个潮流”。

不过呢,这书也有点小“调皮”,有些地方让我读得有点晕头转向。

可能是因为社会语言学这个领域太复杂了,作者有时候会跳进一些很深奥的理论分析里,我就像个迷路的小羊羔,得停下来好好琢磨琢磨才能继续往前走。

但是呢,这也正好说明这个学科有深度,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东西。

社会语言学概论读后感

社会语言学概论读后感

社会语言学概论读后感以前我就觉得语言嘛,不就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呗。

但读完这本书才发现,我之前的想法就像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语言和社会的关系那可真是千丝万缕,就像纠缠在一起的藤蔓,根本分不开。

书中提到语言会随着社会的不同因素而变化,这一点特别有意思。

比如说地域,咱们国家地域辽阔,不同地方的方言就像是一个个独特的小世界。

东北话那爽朗的调调,一开口就像带着一股大碴子味儿的风,吹得人心里敞亮;上海话呢,软软糯糯的,就像精致的小点心,听起来很有韵味。

这些方言的形成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人群交往方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阶层对语言的影响也很奇妙。

我就想起来,以前看那些老电影,贵族说话文绉绉的,用词特别讲究,跟普通老百姓的大白话就有很大区别。

这就好比不同阶层的人穿着不同风格的衣服,语言也是他们身份的一种“着装”。

有钱人可能会说“购置”,而普通百姓可能就直接说“买”,一个词就把这种阶层差异给体现出来了。

还有性别对语言的影响。

女生说话好像天生就比较温柔委婉,男生有时候就比较直接豪爽。

就像女生可能会说“这个包包好可爱哦”,而男生可能就会说“这包还行”。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确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背后其实也反映了社会对男女性别角色的期望和塑造。

书中还讲了语言的接触和融合。

这让我联想到现在的网络时代,各种文化相互碰撞。

像一些网络流行语,就是不同文化、不同群体语言接触后的产物。

“skr”这个词,本来是说唱文化里的,后来就火遍了网络,不管是年轻人聊天还是综艺节目里都经常能听到。

这就是语言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在不同的文化圈子里跳来跳去,不断地吸收和创新。

读完这本书,我对身边的人和事也有了新的看法。

走在街上,听到不同的口音,我就会不自觉地去想这个人来自哪里,他背后的地域文化是什么样的。

看到不同的人说话方式不一样,我也会思考是不是社会阶层或者性别在起作用。

这感觉就像突然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够透过语言这扇窗户看到更广阔的社会画卷。

社会语言学札记读后感

社会语言学札记读后感

社会语言学札记读后感刚翻开的时候,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语言的大集市。

这里面各种语言现象就像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一样,五花八门。

作者对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描述的时候,我就仿佛看到不同摊位上摆着各自独特的“语言货物”。

比如说,城市里年轻人流行的那些新奇的网络用语,就像是时尚潮流摊位上最酷炫的小饰品,只有懂行的人(也就是年轻人自己啦)才最能把玩出其中的韵味。

书里提到语言和社会身份的关系那部分特别有趣。

就好像语言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穿着的一件隐形衣服,不同的社会身份就得搭配不同的“语言服饰”。

我就想到我家亲戚聚会的时候,老一辈的人说话总是带着那种很传统、很有地域特色的方言词汇,听起来就特别有长辈的那种稳重感和家族传承的味道。

而我们这些年轻一辈呢,在这种场合就会夹杂着一些从外面学来的流行语,好像在努力地展示自己的年轻和时髦。

这就像是在一个大舞台上,不同的角色说着不同风格的台词,大家通过语言来表明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又有着怎样的生活圈子。

还有啊,关于语言的变化这一点。

我以前没太在意,以为语言就是老祖宗传下来就一成不变的东西。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语言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一直在变来变去。

就像随着社会越来越国际化,很多外语单词就像小虫子一样悄悄钻进了我们的日常用语里。

什么“巴士(bus)”“咖啡(coffee)”,大家都用得可顺口了,而且一点也不觉得突兀。

这让我觉得语言就像一条流动的河,不断有新的水源注入,也会有一些旧的东西随着泥沙沉淀下去。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那么好懂的。

有时候感觉自己像是在迷宫里找出口,一些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分析就像迷宫里的一道道关卡。

但是呢,一旦突破了这些难关,就又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会突然发现原来语言背后还有这么多深奥的社会因素在起作用呢。

《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王力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是一部叙述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期的汉语研究发展的历史。

该书以研究对象为线索分类,分为训诂为主的时期;韵书为主的时期;文字、声韵、训诂全面发展的时期;西学东渐时期,这种分类方式虽然与其他的以时间为线索的分类方式不同,但也基本上与之相吻合。

按照王力先生的观点中国语言学史,真正的语言学始于五四运动以后,之前的各种研究均属于语文学研究,或称为语言学的萌芽时期、积淀时期。

本书从先秦时期的零星的语文学知识开始叙述到解放以前,应视为广义的“语言学”研究,严格来说,应称为汉语言研究简史。

王力先生对中国语言学史的分期,简单来说可称为“两个阶段,四个时期”第一阶段,从汉代到清代末年,这是封建主义文化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899年到1949年,这是资本主义文化的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分期,是以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的问世。

按照四个时期来说,第一个时期是经学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以疏解经义为目的,其中重要的著作《说文解字》、《尔雅》。

秦汉时期有很多编纂的识字课本,当时国家对语文教育非常重视。

直到《说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语言学史的一个阶段,童蒙识字课本阶段。

汉代崇尚经学,“训诂”由此兴起,但读古书,在学校讲授经书,不能随便乱讲,《汉书·艺文志》又说“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

“读书应尔雅”就是讲解应该正确,《尔雅》实际上是一种故训汇编。

第二个时期是佛学与理学时期,在这一时期经义虽也还算重要,但主要不在于字义的辨析,而在于章句的阐述,于是语言学的重点转移到音韵学上,以与文学上的声律,哲学上的佛教相配合。

韵书产生的原因是为了适应诗赋的需要。

莫有芝《韵学源流》说:“今韵者,隋唐以来历代诗家承用之谱也。

”莫氏的话可以说明韵书的性质。

在韵书为适应诗赋需要的同时,出现了超过这种需要,而进入语言学领域的《切韵》,虽然已经亡佚,通过学者的考释以及《广韵》前面的作者的《切韵序》,可以将《广韵》的语音系统看成是《切韵》的语音系统。

《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出版

《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出版

《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出版
木子
【期刊名称】《修辞学习》
【年(卷),期】2005()3
【总页数】1页(P39-39)
【作者】木子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
【相关文献】
1.第二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社会语言学会成立大会在中国澳门举行 [J],
2.《公文病误矫正指南(增订本)》已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公文写作逆释答疑300题》也已再版 [J],
3.《公文病误矫正指南(增订本)》已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公文写作逆释答疑300题》也已再版 [J],
4.探索:中国社会语言学的问题、理论与方法——第五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J], 唐师瑶;樊小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语言学》读书笔记
《中国社会语言学》读书笔记
徐君善
从语言史研究的观点出发,有理由认为,社会语言学的产生,从本质上说,是折衷主义思想的直接产物。

最能体现这种折衷主义思想的,则是社会语言学本身所具有的跨学科、应用型特征。

这一特征,充分反映出20世纪末以来,全球新兴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趋势。

因此,当我们面向新世纪,展望语言学发展之时,有必要对社会语言学这门新兴学科的主要特征做一研讨,旨在促进中国社会语言学的研究。

社会语言学的产生背景不同于其他语言学流派。

它不是源于一个理论构造的种子,而是从一个关系错综复杂的社会科学领域里蔓生出来。

由于这一特定的学术背景,社会语言学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形成明显的门户之见,而以其宽厚的学术胸怀,包容了来自各种不同学术背景与传统的研究者。

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学术气派与折衷主义精神,才使得其广泛的跨学科研究潜势成为现实中的可能。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社会语言学才体现出理论模式多样性、研究方法随机性、研究群体广泛性,以及研究内容驳杂性的学科特征。

社会语言学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特色,这是不可置疑的事实。

回顾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从早期的开拓者身上,即可见到这一点。

北美学派的几位首领人物鲍厄斯、萨丕尔、沃尔夫,以及英国功能学派的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弗斯等人,有的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角度观察语言的具体使用现象,有的从文化传统与语言结构的关联探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语言学异军突起这一事实本身,更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对于语言问题持续的关注,以及语言学内部对于跨学科研究的渴望这两种力量协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这一特色,导致了社会语言学理论模式的多样性。

研究方法的随机性,是社会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特色的另一种体现。

虽然,20
世纪80年代以后,学科内部对于研究方法改良的呼声日渐高涨,但是有迹象表明,程式化的变体研究和定量的实证研究,并不一定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出语言、文化、社会,以及说话人心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研究群体的广泛性和研究内容的驳杂性,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语言学的交
叉学科研究特色。

正如著名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反复强调的那样: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社会语言学一词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因此当然不会有谁对其定义拥有专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语言学好比是一个没有学科界限的学术论坛,可以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专业角度,阐述语言与社会相关性的见解与论点。

从另一种意义上来看,社会语言学提供了一种观察视野和研究手段,研究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背景,分析和解决各自研究领域中同语言文化相关的问题。

这种学术上的自由氛围和方法上的兼容性,吸引了众多来自不同学术背景和传统的研究者。

由此形成的研究群体的多样性,反过来又使得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内容,表现为一种无所不包的驳杂性特征。

大到语言政策、双语现象、文化冲突之类的现象,小到音韵变化、新词用法、广告用语之类的问题,都可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语言学的应用型特征在跨学科研究领域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社会语言学与语言学理论:社会语言学变体学派试图通过变量理念的引入,改革传统的语言学结构,建立一种新型的语言学研究范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语言学作为功能主义研究的一个代表,随着生命科学、大脑科学、信息工程等方面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有可能重新调正研究方向,同形式语言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补格局,促进语言科学发展。

2.社会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社会语言学同外语学习之间的联系,由来已久,与日俱增。

这种联系首先体现在语言交际理论的广布。

这一理论从问世之日起,就受到语言教师的普遍欢迎---交际教学法的产生、推广、成功即为明证。

随着时间的检验,这一理论在语言教学界的地位弥坚,已经成为指导语言教学与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思想原则和不可缺
少的评价体系。

其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范围不但日趋广泛,而且研究内容也益发密切。

3.社会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为文学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视野,由此在宏观层面上形成了"父权主义分析"、"女权主义分析",以及"社会语言学分析"这样一种三足鼎立的文学话语分析模式。

从微观层面而言,可以从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的社会地位、身份认同、叙事方式、话语模式、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研究文学话语同社会制度、政治体系,以及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4.社会语言学与方言研究: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语言变体理论"模式的确立,社会语言学研究为方言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鲁吉尔提出了"应用社会语言学"的概念,探讨了社会语言学理论原则、研究方法对于方言
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使得语言学家对于方言变体的社会。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