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 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大学人文地理教案模板范文

大学人文地理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文化与景观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景观的分类。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评价和欣赏文化景观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人文地理学概述2. 文化与景观的关系3. 文化景观的分类与特点4. 案例分析:世界著名文化景观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文化与景观的相互关系,文化景观的分类与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观察、分析、评价和欣赏文化景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与景观的关系。

3.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景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化景观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文地理学?它与自然地理学有什么区别?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掌握文化与景观的相互关系。

(二)讲授新课1. 人文地理学概述- 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分析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区别。

2. 文化与景观的关系- 阐述文化与景观的相互关系,如文化对景观的影响,景观对文化的反映等。

- 分析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如建筑、艺术、宗教、民俗等。

3. 文化景观的分类与特点- 介绍文化景观的分类,如自然景观、历史景观、民俗景观等。

- 分析各类文化景观的特点,如建筑景观的象征意义,历史景观的历史价值等。

4. 案例分析:世界著名文化景观- 选取世界著名文化景观,如长城、故宫、巴黎圣母院等,分析其文化内涵和景观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化景观如何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三)课堂讨论1.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观察、分析、评价和欣赏文化景观?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化与景观的相互关系。

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

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

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一、引言1.1 课程介绍:解释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强调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对人文地理学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人类地理分布2.1 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解释人口分布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2.2 人口迁移与移民:探讨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分析移民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三、城市地理学3.1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解释城市化的概念和过程。

分析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城市化的意义。

3.2 城市规划与城市问题:探讨城市规划的目标和方法。

分析城市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并提出解决策略。

四、经济地理学4.1 农业地理与粮食生产:解释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重要性。

分析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和粮食生产的问题。

4.2 工业地理与产业布局:探讨工业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和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分析不同类型的工业布局特点和影响。

五、文化地理学5.1 语言与宗教地理:解释语言和宗教对地理分布的影响。

分析不同语言和宗教信仰的地区差异和文化冲突。

5.2 文化景观与旅游地理:探讨文化景观的概念和价值。

分析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和旅游业的影响。

六、政治地理学6.1 国家与政治边界:解释国家概念和政治边界的形成。

分析政治边界对国际关系和地区稳定的影响。

6.2 政体与行政地理:探讨不同类型的政体和行政组织。

分析行政地理对资源分配和社会服务的影响。

七、社会地理学7.1 社会结构与阶层地理:解释社会结构的概念和阶层划分。

分析社会阶层地理分布的特点和影响。

7.2 社会问题与地理分布:探讨社会问题的地理分布和影响因素。

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地理策略和可持续发展。

八、环境地理学8.1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解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环境问题。

8.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讨环境保护的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人文地理教学设计方案

人文地理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 课程背景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空间中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现象。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文地理学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地方关怀的现代公民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人文地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人文地理学导论:介绍人文地理学的起源、发展、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

(2)人口地理学:探讨人口分布、迁移、城市化等人口现象及其地理空间表现。

(3)城市地理学:分析城市形成、发展、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等城市地理现象。

(4)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传播和交流。

(5)政治地理学:探讨政治权力、政治边界和政治现象的地理空间表现。

2. 教学安排(1)每周2课时,共12周,共计24课时。

(2)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特定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人文地理学的应用。

(4)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空间中的社会现象。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地图等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2)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在线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3)图书馆和实验室资源: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和实验室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讨论、提问等。

(2)作业与报告:包括课堂作业、小组报告等。

人文地理授课教案

人文地理授课教案

一、人文地理授课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人文地理概述三、教学目标:1. 了解人文地理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人文地理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3. 理解人文地理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1. 人文地理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地域差异和空间组织。

2. 人文地理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

3. 人文地理的主要内容:人口地理、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和环境地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文地理的图片和相关实例,引发学生对人文地理的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人文地理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各个分支学科的主要内容。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人文地理的理解和观点。

4.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人文地理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读案例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文地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人文地理教材或相关书籍。

2. 图片和案例:收集相关的人文地理图片和案例,用于教学展示和分析。

3.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和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展示和案例分析。

八、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社会和环境问题,将人文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教案由教案编辑专员提供,仅供参考和修改)六、人文地理授课教案七、章节名称:第二章人口地理八、教学目标:1. 了解人口地理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人口地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指标。

3. 理解人口分布、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

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全)

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全)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第一部分)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1.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1.3 学时:641.4 学分:41.5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城乡规划、旅游管理等1.6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2 人口地理学2.3 城市地理学2.4 乡村地理学2.5 经济地理学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阐述重点、难点问题。

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人文地理学》4.3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文章、研究报告、视频资料等。

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等,占总评的30%。

5.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5.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10%。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第二部分)六、第四章乡村地理学6.1 教学目标理解乡村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乡村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分析乡村地域的发展和问题。

6.2 教学内容6.2.1 乡村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6.2.2 乡村地域的空间分布和特征6.2.3 乡村地理学的研究方法6.2.4 乡村发展及其问题六、教学方法6.3.1 讲授法:讲解乡村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阐述重点、难点问题。

6.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3.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六、教学资源6.4.1 教材:《人文地理学》6.4.3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文章、研究报告、视频资料等。

高中三年级地理人文地理教案

高中三年级地理人文地理教案

高中三年级地理人文地理教案教案一:地理人文地理教学目标1. 理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3.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维,提高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教案二:地理人文地理教学重点1.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3.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教案三:地理人文地理教学内容1.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a. 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定义b. 讲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2.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a. 阐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b. 介绍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模型建立等3.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制约a. 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如城市化、工业化、农业活动等b. 探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如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等教案四:地理人文地理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a. 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b. 利用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学生探究法a.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b.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深入理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3. 小组讨论法a. 将学生分组,让他们从不同角度讨论人文地理学的相关问题,培养合作和思辨能力。

b. 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教案五:地理人文地理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a. 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听讲态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进行评价。

b.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2. 作业评价a. 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练习题,评价学生对地理人文地理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b. 鼓励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并对他们的解决过程进行评价。

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全)

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全)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人文地理学导论1.1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3 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与观念1.4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二章:人口地理学2.1 人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2.2 人口的分布与迁移2.3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2.4 人口政策与人口规划第三章:城市地理学3.1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3.2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3.3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功能3.4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第四章:经济地理学4.1 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4.2 农业生产与农业地理4.3 工业生产与工业地理4.4 服务业与服务业地理第五章:文化地理学5.1 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5.2 语言与文字的地理分布5.3 宗教与宗教地理5.4 饮食、服饰、建筑与节庆习俗的地理分布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第二部分)第六章:政治地理学6.1 政治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6.2 国家与领土的地理分布6.3 政区划分与政府治理6.4 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第七章:社会地理学7.1 社会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7.2 社会阶层与社区地理7.3 种族、民族与种族地理7.4 社会问题与社会地理第八章:旅游地理学8.1 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8.2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8.3 旅游者的行为与旅游市场8.4 旅游规划与旅游地理第九章:环境地理学9.1 环境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9.2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相互作用9.3 环境问题与环境治理9.4 可持续发展与地理环境第十章:地理信息系统(GIS)10.1 GIS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0.2 GIS的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10.3 GI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10.4 GIS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重点解析重点解析:1.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研究对象与方法、重要理论与观念、研究意义与价值。

2. 人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人口的分布与迁移、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政策与人口规划。

人文地理学教案

人文地理学教案

人文地理学教案(总8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1章绪论(4课时)课题与课时: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理论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发展和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了解,以提高学生对学习人文地理的兴趣,并激起其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重点有:人文地理的学科体系、特性、发展及其研究方向;难点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知识要点:(1)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2)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3)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结构主义;(5)计量地理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课的类型:理论综合课教学内容与过程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人文地理学发展的简要回顾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

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代表作《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宇宙》,主要成就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强调事物的整体研究。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讲述:人和自然关系的空间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自古至今国内外地理学的核心,研究这一空间系统的科学便是人文地理学。

世界人文地理学大致形成于19世纪末叶,它自诞生以来,在法、德、英、美等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并获得了迅速发展;在日本,人文地理学是大学普遍开设的主要课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文地理学跨入了现代科学的行列,它与新兴的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区域科学及行为科学相结合,活跃于资源、环境、人口、城市、粮食、能源等各个领域。

遥感系统工程及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更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

人文地理学教案完整版

人文地理学教案完整版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学时)一人文地理学的性质*1 概念: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于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2 研究主要方面:1)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公布的合理化;3)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发展;4)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核心:人地关系。

李旭旦、吴传钧、张文奎等先生都有论述。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学时)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

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

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 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

人文地理小学教案

人文地理小学教案

人文地理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文地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2. 理解人文地理对社会的重要性,如人口分布、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人文关怀,提高他们对人文地理的研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 了解人文地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关注人类在空间上活动的地域特征、规律和影响。

2. 人文地理的主要内容(1)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数量、分布、迁移等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收集数据,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2)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发展、结构和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调查和访问当地的城市,了解城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3)农业地理学:研究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农田和农民的生活,了解农业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和影响。

(4)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研究当地的文化景观,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传统。

3. 人文地理对社会的重要性(1)人口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分布不均衡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当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了解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文化传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文化传承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它能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当地的文化传统,了解文化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3)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城市化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了解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人文地理现象,如人口分布、城市景观等。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特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和调查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人文地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人文地理教学教案

人文地理教学教案

人文地理教学教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内容;3. 加深对人文地理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与影响的认识;4. 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重点1. 理解人文地理学的概念与内涵;2. 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内容;3. 增强对人文地理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与影响的认识。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方法一、人文地理学的概念与内涵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活动和发展的学科,主要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

通过多媒体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内涵。

二、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内容1. 学科特点:跨学科性、综合性、具有时空性;2. 研究内容:人口地理、城市地理、农业地理、经济地理等。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人文地理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与影响1. 日常生活中的人文地理学:交通地理、居住地理、旅游地理等。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让学生感受人文地理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2. 人文地理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人文环境、文化传承、城市建设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理解人文地理学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第四部分:教学设计与活动安排1. 课前活动:组织学生查找有关人文地理学的资料,准备参观或实地考察的提纲;2.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知识讲解:使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案例分析,详细讲解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学科特点和研究内容;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选择一个具体的人文地理学主题展开深入分析,并形成展示报告;5. 实地考察或调查问卷: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开展调查问卷活动,与人文地理学相关的主题,如当地交通状况、城市规划等;6. 展示和总结:学生小组轮流进行展示并接受同学提问,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人文地理学教案

人文地理学教案

人文地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文地理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2. 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3. 理解人文地理学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4. 培养学生的人文地理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1.1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 人文地理学的历史演变2.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2.1 人地关系理论2.2 思想意识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理论2.3 地域文化理论3.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3.1 实地调查和样本调查3.2 文献资料分析3.3 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4. 人文地理学与社会现象的关系4.1 城市化与城市社会4.2 区域发展与经济社会转型4.3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5. 发展学生的人文地理学思维和分析能力5.1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2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1 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1.2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1.3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2. 教学难点2.1 人文地理学与社会现象的关系2.2 培养学生的人文地理学思维和分析能力四、教学方法1. 情境式教学法:通过案例和实地观察,引导学生理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2. 课堂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人文地理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3. 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表、数据和实地调查影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思考地理环境对人文现象的影响。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括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案例分析;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地图和实地调查影像;3. 实地调查工具:为学生提供实地调查所需的测量工具和记录表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观点;2. 实地调查报告:学生根据实地调查结果,撰写相关报告;3. 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互相评价。

人文地理教案

人文地理教案

人文地理教案一、教案概述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人文地理的定义和研究内容;b. 掌握人文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工具;c. 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和文化现象。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人文地理意识;b.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b. 增强学生对各地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差异的尊重和包容。

三、教学内容1.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与特点a. 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b. 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a. 采访调查法;b. 实地考察法;c. 统计分析法;d.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

3. 不同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a. 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b. 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与迁移;c. 不同地区的城市化与工业化。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与特点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人文地理”一词的含义,以及它与其他地理学科的关系。

2. 知识讲解(30分钟)a. 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b. 分析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

3. 案例分析(20分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地区的人文地理特点,并举例说明。

第二课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复习(10分钟)温习前一课时所学的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特点。

2. 知识讲解(30分钟)a. 介绍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如采访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b. 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3. 小组活动(3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实地调查,并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数据搜集和整理。

第三课时:不同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1. 复习(10分钟)温习前两课时所学的人文地理学的定义、特点和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教案完整版

人文地理学教案完整版

人文地理学教案完整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育部指定教材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人文地理》第二节《人类聚居活动与城市发展》。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人口聚居与城市发展、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城市化与农村发展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人类聚居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2)掌握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特点。

(3)了解城市化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讲解、演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2)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观念。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张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简要介绍人类的聚居活动和城市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讲解与讨论:(1)人类聚居活动与城市发展:a.解释什么是人类聚居活动,列举人类聚居活动的原因。

b.介绍城市的定义和特点,讲述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c.分析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2)城市功能的多元化:a.介绍城市功能的概念和分类。

b.分析城市功能发展的内在动力。

(3)城市化与农村发展:a.解释什么是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

b.分析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农村发展的机遇。

3.实例分析4.小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四、教学工具与资源(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2)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图片、地图、实例等相关资料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同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以激励学生学习。

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全)

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全)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人文地理学导论1.1 课程介绍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理解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2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了解著名的人文地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1.3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理解实地考察和案例研究的重要性第二章:人口地理学2.1 人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人口的定义、特征和度量指标掌握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的影响因素2.2 人口增长和人口变化分析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3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掌握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和影响了解人口流动的模式和趋势第三章:城市地理学3.1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城市的定义、特征和分类掌握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机制3.2 城市空间结构和发展模式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类型和特点探讨城市发展模式及其演变3.3 城市问题和城市规划了解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掌握城市规划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第四章:经济地理学4.1 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经济的定义、特征和地理意义掌握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和地域差异4.2 工业地理学分析工业区位和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探讨工业发展的地域性和差异化4.3 农业地理学掌握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和技术因素了解农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农业现代化第五章:文化地理学5.1 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化的定义、特征和地理意义掌握文化景观和文化遗产的保护5.2 语言和宗教地理学分析语言和宗教的分布和影响因素探讨语言和宗教的地域性和文化认同5.3 社会地理学掌握社会结构和社会问题的地理分布了解社会公正和社区发展的地理差异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第二部分)第六章:政治地理学6.1 政治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政治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意义掌握国家、政体、选举制度等基本政治地理要素6.2 国家和领土分析国家的构成要素、类型和领土划分探讨国家边界和领土争议的问题6.3 政治地理结构掌握政治地理结构的概念和类型了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和特点第七章:交通和通讯地理学7.1 交通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交通的定义、类型和地理意义掌握交通网络的布局和交通模式7.2 交通与区域发展分析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探讨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7.3 通讯地理学掌握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地理分布了解通讯网络对地域社会经济的影响第八章:环境地理学8.1 环境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环境的定义、特征和地理意义掌握环境问题的类型和影响因素8.2 自然资源和环境管理分析自然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探讨环境管理的策略和可持续发展8.3 环境变化和全球环境问题掌握环境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了解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合作的地理意义第九章:旅游地理学9.1 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旅游的定义、特征和地理意义掌握旅游者的行为和旅游市场的分类9.2 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分析旅游资源的类型、评价和保护探讨旅游开发的模式和旅游业的发展9.3 旅游活动的空间组织和影响掌握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和旅游线路的设计了解旅游对地域社会经济的影响和旅游规划第十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趋势与展望10.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动态掌握人文地理学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了解跨学科研究和多尺度分析的发展10.2 人文地理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分析人文地理学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探讨人文地理学在地方发展和规划中的应用10.3 人文地理学的教育与实践掌握人文地理学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了解实地考察和实习在人文地理学教育中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人文地理学导论:理解人文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及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全)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全)
洪 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 人类的因果关系。
.
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近代 — 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
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人口
自然生物环境
技术
社会组织
.
思考题
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
扩散的特征 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
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 论思想。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
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 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 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
第3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内容摘要 第1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2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第3节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思考题
.
内容摘要
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层次、 多类型的方法论体系。本章规范了人文地理学 研究的一般程序,然后从哲学角度介绍了对人 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影响最大的四个哲学流派: 即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 哲学流派;最后全面分析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 究方法,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统计分析、 计量方法等;另外还强调了研究技术和手段在 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人文地理学教案

人文地理学教案

人文地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2. 掌握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3. 了解人文地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领域2. 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 人地关系理论- 区位理论- 地域差异理论- 景观分析方法- 计量分析方法3. 人文地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 城乡结构调整和农村发展- 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 社会文化变迁和社会发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发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的思考和兴趣。

2. 讲授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向学生介绍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发展历程、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分支领域。

3. 探讨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引导他们了解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如人地关系理论、区位理论和地域差异理论,以及人文地理学的分析方法,如景观分析和计量分析。

4. 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某城市的规划和发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人文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并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5. 课堂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和解决方案,让学生们相互学习和交流,同时进行总结性讲解,强化对人文地理学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投影仪和屏幕,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2. 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合作交流;3. 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1. 组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2. 评价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课后作业,如书面报告、小组展示等形式,评估他们对人文地理学实际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文地理教案

人文地理教案

人文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认识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掌握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和工具的运用。

4.了解不同地域的人文地理特征。

5.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不同地域的人文地理特征。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人文地理学的概念,与学生一起探讨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区别。

Step 2:讲解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15分钟)详细讲解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包括人口地理、城市与乡村地理、经济地理、历史地理、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Step 3:分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地域(如亚洲、欧洲、非洲等),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课堂讲解的内容,讨论所选地域的人文地理特征。

每组需要准备一份报告,并进行展示。

Step 4:报告展示与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报告展示,并进行班级讨论。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补充相关内容。

Step 5:总结与巩固(10分钟)由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四、教学辅助手段与资源1.多媒体投影仪2.小组分组名单3.学生报告展示的评价表格五、教学评估与反馈通过小组报告展示和班级讨论的活动,教师可以对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前沿。

2.引导学生进行人文地理实地调查或文献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3.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人文地理学著作或期刊文章,促进深入学习与思考。

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

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

人文地理学电子教案第一章:人文地理学导论1.1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解释人文地理学的概念与内涵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者1.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阐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介绍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1.3 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与观念概述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如人文环境学、文化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基本观念,如空间、地点、地域性等第二章:人口与人口地理学2.1 人口概念与人口统计解释人口的概念和分类介绍人口统计指标和方法2.2 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增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探讨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2.3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解释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原因分析人口流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第三章:文化与文化地理学3.1 文化概念与文化遗产阐述文化的概念和层次介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3.2 文化扩散与文化景观分析文化扩散的途径和模式探讨文化景观的类型和特点3.3 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讨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如文化认同、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等第四章: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发展4.1 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解释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和内涵介绍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4.2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模式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案例和问题4.3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分析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和挑战第五章:政治地理学与国家政治地理5.1 政治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解释政治地理学的概念和内涵介绍政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5.2 国家政治地理的特征与变化分析国家政治地理的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国家政治地理对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影响5.3 地缘政治学与地缘政治战略解释地缘政治学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地缘政治战略对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的影响第六章:城市地理学与城市化进程6.1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解释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和内涵介绍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6.2 城市化的概念与进程阐述城市化的概念和阶段分析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6.3 城市发展与城市问题探讨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挑战讨论城市问题的类型和解决策略第七章:旅游地理学与旅游活动7.1 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解释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内涵介绍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7.2 旅游活动的特征与影响分析旅游活动的特点和动机探讨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7.3 旅游规划与管理讨论旅游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分析旅游管理的挑战和策略第八章:农业地理学与农业发展8.1 农业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解释农业地理学的概念和内涵介绍农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8.2 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模式分析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探讨农业发展的不同模式和转型8.3 农业现代化的挑战与机遇讨论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农业现代化的机遇和未来发展第九章:工业地理学与工业布局9.1 工业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解释工业地理学的概念和内涵介绍工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9.2 工业布局的决策因素与模式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探讨工业布局的不同模式和特点9.3 工业地理学的发展趋势讨论工业地理学研究的最新趋势分析工业地理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十章:交通地理学与交通网络10.1 交通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解释交通地理学的概念和内涵介绍交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10.2 交通网络的布局与影响分析交通网络的规划与布局原则探讨交通网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0.3 交通地理学的前沿问题讨论交通地理学面临的前沿问题分析交通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第十一章: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11.1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解释信息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功能介绍信息系统的类型和应用领域11.2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原理与技术阐述GIS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功能介绍GIS的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11.3 GI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GIS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探讨GIS在实际项目中的作用和效益第十二章:环境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12.1 环境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解释环境地理学的概念和内涵介绍环境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12.2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阐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分析可持续发展在环境地理学中的应用和挑战12.3 环境保护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与地理学的关系介绍环境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第十三章:健康地理学与公共卫生13.1 健康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解释健康地理学的概念和内涵介绍健康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13.2 公共卫生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探讨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13.3 健康地理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讨论健康地理学在公共卫生研究中的作用分析健康地理学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第十四章:社会地理学与社会空间结构14.1 社会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解释社会地理学的概念和内涵介绍社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14.2 社会空间结构的特点与变化分析社会空间结构的类型和特点探讨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14.3 社会地理学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讨论社会地理学在规划和政策制定中的应用分析社会地理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第十五章:人文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未来发展15.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动态与趋势概述人文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动态和趋势讨论人文地理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5.2 跨学科研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阐述跨学科研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重要性介绍跨学科研究方法和技术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15.3 人文地理学的未来发展分析影响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人文地理学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在方向和领域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人文地理学的电子教案,涵盖了十五个章节,包括人文地理学导论、人口与人口地理学、文化与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发展、政治地理学与国家政治地理、城市地理学与城市化进程、旅游地理学与旅游活动、农业地理学与农业发展、工业地理学与工业布局、交通地理学与交通网络、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环境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健康地理学与公共卫生、社会地理学与社会空间结构以及人文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未来发展。

初中地理人文地理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人文地理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人文地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人文地理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掌握不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文地理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 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如下问题,激发学生对人文地理的兴趣:你认为人类的活动对地理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2. 知识讲授(15分钟)介绍人文地理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

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呈现信息,激发学生对人文地理的兴趣。

3. 活动一: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类活动领域(如农业、工业、城市化、旅游),并讨论在该领域中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讨论。

4. 活动二:案例分析(20分钟)给学生提供几个具体案例,比如某地区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某工业城市的污染等,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地理问题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5. 活动三:实地考察(30分钟)安排学生到附近的农田、工业区、城市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各个人类活动领域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进行记录和观察。

回到教室后,学生可以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和材料,进行讨论和分享。

6. 总结(10分钟)通过学生分享实地考察的结果和观察,进一步强化对人文地理的认识。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案例分析中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地考察的记录和总结等方面,进行教学评价。

同时,可以以书面形式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某一个人类活动领域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学教学教案通过课堂教学,使大家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

了解并掌握人文地理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主要内容。

重点学习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及这些理论基础在主要生产部门中的应用。

本课程共54学时。

目前采用的教材是由王恩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文地理学》。

本课程将采用对话式、讨论式、讲授式及CAI课件等多种授课方式进行教学。

所授内容为今后学习部门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地理打下深厚的基础,并为应用遥感技术(GIS)打下地理基础。

二、正文注:加横线的是板书内容第一篇绪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家了解人文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熟悉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第一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一节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象宣传一个英雄要从他的成长历程开始一样,我们学习人文地理也要从它的出身、家庭开始。

我们先来看一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开始,处于生存的需要和好奇心的驱使,人类就开始试图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

因此,地理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

古人就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

地理简单的理解就是地的理论。

而地就意味着空间,也就是研究空间的理论。

而这个空间不是数学或哲学的抽象空间,是具体事项充填的地表空间,空间中有各种具体的事物,是人文和自然要素的复合空间。

因此,1、地理学:就是研究地表物质的空间(区域)变化规律的科学。

从这个简单的概述我们也能发现2、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地表物质和区域空间日本地理学家千叶德尔于1966年在《地域和自然》一书中对地表构成要素进行了分类。

见表1可见在地表物质中,应该包括自然的地表物质和人文的地表物质.这些研究要素与区域空间相对,我们称作物质要素;而区域空间我们则称作非物质要素。

物质要素:自然要素-----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人文要素------生物圈、社会圈非物质要素:空间--------大小、形状、位置时间-------变迁、进化从地理学研究的要素我们可以看出,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跨学科的或学科间的一门学科,并自成一个独特的科学体系。

在地理学研究的这些要素中,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一定要明确:3、对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说明A、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生活空间的地表,不是任意抽象的空间。

B、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地表空间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具有空间观点,要从区域入手,从局部到整体。

C、由于这些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要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具有生态的观点。

就像现在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生态观的基础上提出的。

D、研究地理学还要有时间的观点。

注意研究地表物质的流动与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景观形态的变化。

不管是地质构造的变化,还是地表地貌的形成;不管是环境的破坏和恢复,还是生态环境的演变,都要有时间的参与。

明确了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性后,我们不难划分出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二、地理学的科学体系由于着眼点的不同,对于地理学的划分也有不同的方法1、普通划分方法:二分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三分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主要按照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不同进行划分的。

其中自然地理学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生物、地质等,还有海洋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疾病地理学等。

而经济地理学在早期是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人文地理学主要包括:人口地理、聚落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旅游地理、历史地理学,以前还包括经济地理。

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现象的不断复杂,许多人类社会现象仅用简单的人文规律如民族,习俗、及自然因素的影响等等去解释是解释不了的,还需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来阐述各种经济现象,解释经济地理中出现的布局,地域变化等。

而且,随着产业的变化,经济地理学不仅有农业地理、工业地理、还出现了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消费地理学等给经济地理学进行了极大的丰富。

因此,就有人认为经济地理学应该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分支。

这两种分法都各持己见,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了解她们的真正研究内容。

教材是采用三分法,即不包括经济地理,是狭义的人文地理。

三分法理解的地理科学比原来的意义上的研究领域更加拓宽了,从科学性质上看,是自然与社会科学的汇合,从研究的层次上看,已经进入了一个完整的研究阶段。

而我们的讲解则是采用二分法,即将经济地理含在人文地理内。

而且通过讲解大家也会发现经济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不可分割。

社会在不断进步,各种新的社会现象也不断出现,特别是在18世纪,战争的大规模爆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战争的渴望,他们需要有更多为战争服务的科学知识。

因此,为了适应人类多方面活动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的科学水平,扩大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在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分化出许多独立的科学体系,并不独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形成新的科学分支。

其中包括2、历史地理、行为地理、军事地理历史地理包括历史自然、历史人文、历史地图等。

他们主要研究地域空间的历史演变过程。

而行为地理研究的内容更加人性化,它是地理学吸收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社会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成果形成的新的分支学科。

主要探讨人类自身的感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对于行为地理学,钱学森老先生认为,他不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

他没有理论基础为依托。

军事地理学包括社会地理、犯罪地理、社区地理等。

这种科学体系的划分现在已不为人们认同。

另外,随着生产的发展、区域问题的增多,地理学又发展起一系列应用科学,于是又形成了以区域地理学、理论地理学和应用地理学三个层次互补的完整的地理科学体系。

主要包括:3、理论地理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应用地理学-----计量地理遥感地理等区域地理学-----国别地理世界地理等理论地理学与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研究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理论地理的发展必定会提高区域地理的研究水平,区域地理的进步又会丰富理论地理的研究内容、扩大其研究领域、提高其研究水平。

为了适应人类生产的需要,也为了使科学的研究成果更加适于应用,对于地理学的划分,又出现了另一种划分体系:4、基础科学:地球表层学、自然地理学原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技术科学:数量地理、遥感地理、地理制图、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国土经济、城市学工程技术: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综合考察、气象预报、灾害预报、地区发展战略策划等这些分法主要是针对地理学的用途,也是目前较新的一种分法。

这种分法对于促进区域地理的研究、提高理论地理和应用地理的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物质的空间变化规律的科学,这个简单的定义告诉了我们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现在探讨人文地理学的定义,进而确定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但是,由于科学发展的时期不一样,出发点不一样。

因此,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也有不一样的理解。

1、1980年英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多种人文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的科学。

2、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人文地理学,又称人生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近代科学。

人文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面的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的关系所形成的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3、吴传钧院士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它的特点、结构和发展趋向。

4、张文奎先生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文事象区域系统,研究人文事象的空间区域分布、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这几种定义对于人文地理学的描述可以说是越来越详细,这主要是因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广泛。

从简单的研究人文事项的空间特征,到对这些人文事项进行预测,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完全朝着为人类服务的方向前进。

因此,学习人文地理学不光是专业的需要,对于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上面专家的描述,我对人文地理学也有一个描述。

简言之就是研究人文事项区域系统的科学。

这里要强调人文事项不包括全部的人文现象。

主要是研究人类活动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作用。

从区域的观点入手,研究人文事项的空间分布规律、发展变化过程,及预测未来。

9页例子。

决定这些人文事象分布和变化,主要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而人类的科学行为实质上是决定人文事象合理分布的决定因素。

因此,人文地理学是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

当然,区域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对地表人文事象分布的影响在某些方面的制约因素也是非常强烈的。

所以人文地理学不同于一般人文科学,它是地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与自然地理学组合在一起共同发展的特殊的人文科学。

确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也就确定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人文事项在区域空间中的变化规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文地理学不同于其他的社会科学,具有地理学所独有的特性。

二、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统一性,人文地理学兼有地理学的科学特性又有它的社会科学性。

他的主要特性就是区域性、综合性、统一性、预测性和社会性(阶级性)。

其中,区域性是地理学也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

(一)区域性日本的地理学家浮田曲良曾经说过:要用一句话表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区域。

正如书上所说,人文地理学不同于其他人文科学就在于他的区域研究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人口地理学区别于人口学、民族地理学区别于民族学、历史地理学区别于历史学就在于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上。

我们研究地理学,不管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首先都要选定一定的区域,从区域的角度选定一定的规模,从而确定我们的研究对象。

1、区域角度;微观―――规划理论中观―――区位理论宏观―――地缘理论微观角度进行单体的规划,比如兴建的各个住宅楼,就是以微观的角度,运用规划的原理对小区进行设计,从而使小区的建设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

中观的角度比如对整个长春市进行的研究,研究它的产业结构、民族的构成、发展的方向、未来的目标;对吉林省农业发展的计划等都是从中观的角度运用区位的理论进行研究。

宏观尺度主要运用地缘理论,如地球村的概念就是从各国、各大洲的角度通过建立彼此的联系使全球成为一个整体。

提到区域,他是人文事项具体分布的空间,是具体实体存在的方式。

2、区域域面:是指整个区域的幅员范围节点:是指由于地表物质分布的不均衡性所产生的聚集区域,是区域内部具有个性的地方。

网络:是使整个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联系网、联系方式、联系通道。

对于区域的研究因时代发展的不同曾经发生过一次革命。

3、区域革命等质区域阶段:在某种区域内部从某种观点看有一定等质的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