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高架支撑方案

合集下载

高架桥梁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高架桥梁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高架桥梁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工程设计1.结构形式:选择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桥梁作为主体结构。

2.施工要点:(1)桥梁基础采用深基础,使用钻孔灌注桩。

(2)主梁施工采用推推法,辅梁施工采用分段吊装法。

(3)桥塔采用拼装式施工,提高效率。

(4)桥墩采用旁开式施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三、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组织与管理(1)成立项目组,确定项目经理、副项目经理和安全经理等职责。

(2)制定施工计划和进度表,确保施工进度。

(3)对施工现场进行划分,并制定安全管理规定。

2.基础施工(1)桥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先进行土质勘探,然后进行桩身钢筋的布置和灌注混凝土。

(2)桥台与桥墩基础施工需保持水平和垂直度,采用高强度钢筋和混凝土进行施工。

3.主梁施工(1)主梁采用推推法施工,先搭设模板和钢筋网,然后浇筑混凝土,并进行预应力拉拔。

(2)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安全防护,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桥塔与桥墩施工(1)桥塔采用拼装式施工,先进行模板的搭设和浇筑混凝土,然后进行拼装。

(2)桥墩采用旁开式施工,先进行桥墩装配和定位,然后进行钢筋布置和灌注混凝土。

5.辅助工程施工(1)安装桥面铺装,使用沥青混凝土。

(2)安装桥梁护栏和标志牌。

(3)施工期间加强现场清洁和环境保护。

四、施工措施1.安全措施(1)设立安全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施工现场设立隔离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2.资源措施(1)配备足够的工程机械,如钢筋弯曲机、混凝土搅拌机等。

(2)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确保施工进度。

3.环保措施(1)施工期间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泥沙流失。

(2)停工时及时清理渣土和垃圾,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五、工程质量控制1.完善施工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2.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

3.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和钢材,提高工程的耐久性。

六、工程安全保障1.施工期间设置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施工现场情况。

高支模专家论证方案提案

高支模专家论证方案提案

高支模专家论证方案提案介绍高支模(也称为高架支模)是一种常用于建筑施工中的支撑模板系统。

针对该方案,我们提出以下论证方案提案,旨在解决该方案在施工中的一些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论证方案1. 提供专家指导: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聘请高支模方面的专家提供现场指导,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正确操作,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提供专家指导: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聘请高支模方面的专家提供现场指导,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正确操作,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2. 制定施工规范:制定一套严格的施工规范,明确高支模的搭建、拆除、移动和调整等步骤,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制定施工规范:制定一套严格的施工规范,明确高支模的搭建、拆除、移动和调整等步骤,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3. 进行技术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高支模的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减少施工中的失误和意外发生。

进行技术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高支模的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减少施工中的失误和意外发生。

4. 落实质量控制:加强对高支模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避免因施工不良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落实质量控制:加强对高支模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避免因施工不良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5. 定期维护:在使用高支模的过程中,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功能和稳定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和事故。

定期维护:在使用高支模的过程中,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功能和稳定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和事故。

优势和效益1. 提高施工效率:专家指导和技术培训将使施工人员的操作更加熟练和高效,减少施工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提高整体施工效率。

提高施工效率:专家指导和技术培训将使施工人员的操作更加熟练和高效,减少施工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提高整体施工效率。

2. 增强施工质量:通过制定施工规范和落实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减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发生。

陈家店高架桥盖梁模板支撑设计

陈家店高架桥盖梁模板支撑设计
CHEN n b o Re - a XU Lit n HUANG -i a Qi
A s a tA cr i Ot e o s u t n caa tr t o D a jNo 1 v r a . e a e smma i s h d u l b t c : codn r gt h n t c o rcei i f i i . e s t p r u c r i h sc n o p s h p r e t e o b S’ mpe ier nt e u s z e o c l na i h c r xl o e
3 支 撑梁 设计
根据 实 际情 况 设 计 支 撑 梁 时 , 梁 与 墩 台 连 接 部 分 ( . 盖 1 5m 速公路上唯一一座高架桥 , 本桥 中心里程 K3 6+8 0 位 于山东省 长) 4, 的盖梁重量 由桥墩柱承受 , 其余部分 由两根支撑 梁承受。 日照市竖旗 山乡陈家店村 旁 的山沟 内, 桥址 处地形 陡 峭 , 山势险 3 1 盖 梁 的 几何 尺 寸 .
经研究采用第二种方案 , 沿着这个思路进行 了设计和检算 。
4级 风 力 , 考 虑 动荷 载 。受 力 图见 图 4 不 。
The c ns r c i n t c o o y o he c n i u u e m r d e o t u to e hn l g f t o tn o s b a b i g t s - e i n ng m e h d p e t e s d o h u l o he po tt nso i t o r s r s e f t e do b e S c mpl x ln a e i e r
峻, 有季节性河流 , 全桥长 40m, 中有 9 5 其 个桥墩的墩高超过 2 0m, 桥墩最高为 2 .3m。由于墩身 高 , 要对盖梁 模板 的支撑 做详 4 1 需

高架桥扣件式满堂红钢管模板支撑架方案

高架桥扣件式满堂红钢管模板支撑架方案

XX 沿海高速公路莲塘至盐田段第3标段罗沙路高架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搭设方案编制:审核:审批:XX项目部一、工程概况本标段属深圳市东部沿海高速公路莲塘至盐田段第三标段,右左桥分修,单向三车道,起始里程为左线:ZK0+720~ZK1+360,长0.64km;右线:YK0+755.8~YK1+360长0.6042km,本标段主要以桥梁和隧道为主。

罗沙路高架桥由左右两幅组成,桥面宽度:13.25m,两侧各设0.5m防撞护栏,桥面净宽12.25m。

线路纵向坡度为2.5%,单幅桥面采用2%横坡,断面横坡以箱梁整体倾斜而成。

左线桥起点桩号为ZK0+758.5,终点桩号为ZK0+936.5,桥跨布置为(34+37+34m)+(2×33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全长178m,采用满布支架整体浇筑。

ZK0+758.5~ZK0+880段平面位于R=500m的向北偏低的平曲线段上;ZK0+880.211~ZK0+936.5段,平面位于R=1800m的向北偏低的平曲线段上。

右线桥起点桩号为YK0+755.8,终点桩号为YK0+915.3,桥跨布置为(3×30m)+(2×33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全长159.5m,采用满布支架整体浇筑。

YK0+755.8~YK0+825.33平面位于R=500m向北偏低的平曲线段上;YK0+825.33~YK0+915.3,平面位于R=1900m向北偏低的平曲线段上。

预应力钢筋砼箱梁,采用C50砼浇筑,后张法张拉。

箱梁的标准断面为双孔室等高断面。

现浇预应力钢筋砼箱梁采用扣件式满堂红钢管模板支撑架,跨行车行人段或地形坡陡段采用钢管型钢组合支撑架。

为保证和箱梁砼施工同步进行,模板支架搭设划为4片进行,每联箱梁搭设1片。

左线桥第7联支架搭设纵向长度105m,左线第8联支架搭设纵向长度66m;右线桥第8联支架纵向长度90m,右线桥第9联支架纵向长度66m。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随墩柱高度和原地形标高而变化:左线桥第7联支架高10.8m;左线桥第8联支架高度7.5m;右线桥第8联支架高10.2m;右线桥第9联支架高12.6m.本桥址位于夹门山1号隧道莲塘端山地,属冲沟地貌,地形起伏很大;场地内多为人工填土,结构松散;桥台处地表层为含砾石亚粘土,很不均匀。

高架模板支设方案优化设计及施工

高架模板支设方案优化设计及施工

受力明晰 , 操作简便 , 安全可靠, 可达到减 少经费投入 、 规避施工风险的效果 。
关键词 : 手架; 撑 ; 板 ; 脚 支 模 悬挑 构 件 ; 桁 架 钢
中图 分类 号 : U7 1 T 3 . 2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0 4 2 2 1 )8 0 8 — 3 10 — 7 6(0 1 0 — 6 9 0
混 凝土框 架 结构 , 上9 , 地 层 建筑 高度3 .5 3 0 4 m。
该 工程 在 第 9 的职 工 文体 室 和 会议 室 分 别 设计 层
了 悬空 结构 ( ) 图1 。
⑦ ⑩ ⑥ ⑩ ⑤ ⑩ ④ ⑩ ③ ⑩ ② ⑧ ① ⑩
悬挑部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标高为2 . 0 板厚10 m; 8 7 m, 7 2 m 位于边跨 ( ⑩轴 ) 上的主
Ab ta t F r sr c : omwo k s p o n s se r u p ai g y tm o c n i v r sr cu e i r s ac e a c r i g t e gn e ig f a tl e tu tr s e e rh d e c o dn o n i e rn
某综 合 技 术 楼 工程 , 筑 面 积 为76 7 , 建 8 为钢 筋 m
在边跨 ( ⑩轴 ) 的② 轴和⑩~ 轴处分别向⑥ ⑥ ⑩
轴悬 空54 .m,两块 悬 空 部分 相 对建 筑 物对 称 布置 , 其
平面尺 寸 、 构构件 均相 同 , 结 每块悬 空面 积8 . 2 其 42 m 。 4 下净 空 高度 为2 . m( 1 顶 至 第9 底 ) 第8 楼 板 45 第 层 层 ; 层
p a t e a d h fr o k u p r n meh d i c m iain f se l r s a d t e u ua c f l i r ci s n te omw r s p o t g c i t o w t o b n t o te u s n s l b lr s af d s h o t e t o

高架桥结构施工中的模板支撑与拆除的技术要点

高架桥结构施工中的模板支撑与拆除的技术要点

高架桥结构施工中的模板支撑与拆除的技术要点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高架桥的建设成为了连接城市的重要枢纽。

而在高架桥的建设中,模板支撑与拆除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高架桥结构施工中的模板支撑与拆除的技术要点进行论述,旨在探讨这一技术在高架桥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技术细节。

一、模板支撑模板支撑是高架桥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选择与设计模板支撑,可以确保高架桥施工的安全、稳定与高效进行。

模板支撑的选择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桥梁结构、桥跨间距、设计荷载以及现场环境等。

常用的模板支撑方式有两种,即传统架设和快速拼装模板。

在选择传统架设模板时,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搭建效率以及承重能力。

工程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桥梁类型和工程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如钢管、钢板等,并在搭建过程中合理设置支撑点,以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一种快速拼装模板则是近年来的新技术发展。

这种模板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快速安装、拆卸,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工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高架桥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模板支撑的设置与调整在进行模板支撑时,桥梁的几何形状和荷载特点需要被充分考虑。

合理设置和调整模板支撑位置,对于高架桥的施工与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首先,工程师需要根据结构设计图纸确定支撑点的位置和数量。

支撑点的设置应该均匀分布,能够承担桥梁的重量。

同时,还需要注意支撑点与横梁的位置关系,确保支撑点能够有效承载横梁的荷载。

其次,针对桥梁结构的特点,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加固。

比如,在长跨桥梁的支撑中,需要增加中央支撑点来承担更大的荷载。

此外,对于不同位置的桥墩,模板的设置也需要进行调整。

模板支撑的调整通常采用调整螺栓或调整器来完成。

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支撑点的高度和水平位置,并进行适当的加固工作,以确保模板支撑稳定可靠。

三、模板支撑的监测与检测在模板支撑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需要进行监测与检测工作。

这一环节对于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方案至关重要。

高架支模施工方案

高架支模施工方案

高架支模施工方案高架支模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高架支模是指在高架桥或高架路等工程中,利用模板和支撑结构进行梁体的施工。

本方案主要针对某高速公路的高架桥支模施工而制定,旨在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

二、施工原则1. 安全第一: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并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质量为本:确保支模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梁体的质量。

3. 优化效率:合理安排工序和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三、施工流程1. 装车运输:将预制的支撑结构和模板装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2. 地基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高架桥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3. 安装支撑结构:根据设计要求,通过起重机将支撑结构逐个安装到预定位置。

4. 安装模板: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将模板安装在支撑结构上。

5. 浇筑混凝土:通过搅拌车将混凝土泵送至支模内进行浇筑。

6. 养护保养:对浇筑完成的梁体进行养护保养,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7. 拆除支撑结构和模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后,拆除支撑结构和模板。

8. 整理现场: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的干净整洁。

四、施工要点1. 支撑结构选材:选用高强度、耐腐蚀的钢材,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 模板安装:模板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确保模板的平整和稳固。

3. 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出现空鼓和裂缝。

4. 支撑结构和模板拆除:拆除支撑结构和模板时,应先松动再逐层安全拆除,避免对梁体造成损害。

5. 施工期间的安全防护:施工期间应设置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五、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2.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3.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4. 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施工期间的安全情况。

5. 定期巡检支撑结构和模板的稳定性,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3篇)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3篇)

第1篇本工程为某城市快速路高架桥工程,全长约3.5公里,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桥面宽度为25.5米,两侧设2米宽的人行道。

本工程采用支架法施工,支架系统分为基础、立柱、横梁、纵梁和模板等部分。

二、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施工图纸及规范熟悉施工图纸及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等。

(3)人员及设备组织施工队伍,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资质。

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模板、支架、吊车等。

2. 施工工艺(1)支架基础施工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确定支架基础位置。

2)挖基坑: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基坑,确保基坑深度满足要求。

3)基础垫层:在基坑底部铺设垫层,保证基础平整。

4)钢筋绑扎:绑扎钢筋,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5)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强度、密实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6)养护: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立柱施工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确定立柱位置。

2)立柱钢筋绑扎:绑扎立柱钢筋,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强度、密实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4)养护: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3)横梁施工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确定横梁位置。

2)横梁钢筋绑扎:绑扎横梁钢筋,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强度、密实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4)养护: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4)纵梁施工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确定纵梁位置。

2)纵梁钢筋绑扎:绑扎纵梁钢筋,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强度、密实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4)养护: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高架支模技术交底

高架支模技术交底

高架支模技术交底A轴以外南侧悬挑脚手架:该处屋面只有挑梁没有屋面板,架体高度是8.45~9.0米,架体立杆坐落在回填土上,立杆纵向间距是900mm、横向间距是600mm,由于立杆是在回填土上搭设架体。

故建议在回填土上采用10cm厚的C15砼垫层,防止架体下沉。

A轴~E轴交②轴~③轴以外弧形梁:该处架体有屋面板,架体高度是8.15~9.45米,架体立杆坐落在地下室顶板上,立杆纵向间距是900mm、横向间距是900mm,立杆下垫方木。

⑴、梁模板设计主次梁侧模采用15毫米厚竹胶板,配制成梁侧模板, 侧模背次龙骨采用40×80毫米木方,木方沿梁横向布置,间距@250毫米,主龙骨采用φ48双钢管,间距@600毫米。

梁底模板采用15毫米厚竹胶板,梁底模板次龙骨采用40×80毫米木方,间距@200~300毫米,主龙骨采用φ48钢管,间距@600毫米。

加固梁侧采用双钢管,梁高400~1300毫米时加对拉螺栓(φ12),对拉螺栓设置数量按照以下原则执行:最下排对拉螺栓距离梁模板底模不大于250毫米,最上排对拉螺栓距离楼板模板不大于300毫米。

对拉螺栓外套φ16PVC套管,以便周转。

梁模板支设按梁全跨长度的2/1000起拱;悬臂梁起拱高度为L/300。

梁底增加一道立杆,间距怒大于1000mm,并用水平杆按步距1500mm连成一体。

⑵、板模板设计楼板模板采用15毫米厚竹胶板,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纵横间距为900×900毫米(根据厚度及高度调整),步距1500 毫米,采用可调丝头顶托。

底部扫地杆与立杆以扣件连接,扫地杆距地面200毫米。

满堂脚手架搭好后,根据板底标高铺设φ48钢管主龙骨,40毫米×80毫米次龙骨,次龙骨间距不大于250 毫米,然后铺放15厚竹胶板,覆膜竹胶板采用硬拼缝,竹胶板与墙交接处先在竹胶板侧粘海绵胶条再紧靠墙面。

为了加强满堂脚手架的稳定性,框架柱与框架柱之间的满堂脚手架均设置竖向剪刀撑,并且在水平向距地面、板底1300毫米处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高架桥施工方案

高架桥施工方案

高架桥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准备本工程为城市高架桥建设项目,全长XXX米,设计桥面宽度为XX 米,共设XX个桥墩和XX跨梁体。

工程位于城市繁华区域,施工环境复杂,交通疏导任务重。

施工前,需详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场地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

完成施工图纸的审查和会签,明确各项施工参数和技术要求。

编制材料、设备采购计划,确保物资供应及时、充足。

建立临时设施,如工地办公室、仓库、料场等,为施工提供便利条件。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本工程将采用项目经理部负责制的施工组织方式,设立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关键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

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协调与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三、基础与桩基施工基础施工将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桩基类型(如钻孔灌注桩、挖孔桩等)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桩位、孔径、孔深等关键参数,确保桩基质量。

同时,做好桩基检测工作,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四、桥墩与梁体施工桥墩施工将采用模板支撑、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艺,严格控制模板尺寸、钢筋焊接质量、混凝土配合比等关键环节。

梁体施工将采用预制或现浇方式,确保梁体尺寸准确、质量可靠。

五、桥面铺装与防护桥面铺装采用耐磨、防滑、耐腐蚀的铺装材料,确保桥面平整、美观。

同时,设置排水系统,防止桥面积水。

防护工程包括防撞墙、护栏等设施的安装,确保行车安全。

六、临时设施与交通组织临时设施包括施工便道、临时用电、临时用水等,需合理规划布局,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交通组织方面,根据施工进度和交通流量,制定合理的交通疏导方案,确保施工期间道路畅通。

七、安全与质量控制本工程将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将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同时,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八、施工监测与调整施工过程中,将采用现代化监测手段,对关键部位和工序进行实时监测,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论某工程大模板高架支模施工技术

论某工程大模板高架支模施工技术
系 的 设计 、 工 方 案 、 体 构 造 、 全 等 进 行 了探 讨 , 同行 参 考 。 施 架 安 供
关 键词 : 高大 模 板 ; 撑 体 系 : 跨 度 梁 ; 工 : 讨 支 大 施 探
1 工 程 概 述
厦 门快 速 公 交 系 统 (R ) 埔 枢 纽 站 及 保 障 性 住 房 工 程 总 B T前 建 筑 面 积 5 02 m , 下 一 层 (54 . m) 地 上 2 5 2 .7 2地 1 17 46 2, 4 5层 。 停 集 车 、 交站场、 套服务用房及保障性住房 于一体的综合建筑 , 公 配 建 筑 地 下 一 层 为 车 库 ,首 层 设 置 公 交 站 场 及 配 套 服 务 用 房 , 二 层 为配 套 服 务用 房 , 层 为 管 理 用 房 , 部 作 为 B T联 络 线 回 三 局 R 转 车 场 及 少量 停车 用 。4 2 层 均 为保 障 性 住 房 。 ~5 本工 程 分 为 裙 楼 和 主楼 。裙 楼 12 ~ O轴 层 高 1m, 高 大 跨 为 l 度 混 凝 土 结 构 的 大 厅 , 为 公 交 站 场 , 顶 为 B T联 络 线 回 转 作 楼 R 车 场 及 少量 停 车 用 。 梁 截 面 尺 寸 为 :5 m 10 mm~ 0 m 4 0 mx 0 0 80 m ̄ 10 m 不 等 , 最 大 跨 度 为 8 m, 厚 10 m。 4o m 粱 . 板 4 8m
在 主 龙 骨 双 钢 管 问 ; 梁 底 平 行 于 梁 截 面 方 向用 5 mm l0 0 x 0 mm 木 方间距 30 0 mm, 直 于 梁 截 面 方 向 主 楞 采 用 双 钢 管 , 两 侧 垂 梁 立 杆 间距 1 0 梁 底 均布 三 道 主 楞 , . m, 2 同时 梁 底 增 加 三 到承 重立 杆 。梁 底 模 、 侧模 及板 底 模 均 采 用 1m 竹 胶合 板 拼 装 而 成 。 梁 m 8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采用可调托座。 () 刀 撑 设 置 6剪 为保证架体立面刚度和水平刚度, 应在立面和水平方 向加 设剪刀撑 。垂直方 向: 在立面阴周连续不问断的设置垂直方向 的剪 刀 撑 , 其立 面角 度 为 4 o 由底 部 直 至 梁 板底 ; 平 方 向 : 5, 水 每 间距两 步设一道连续 不问断的剪刀撑 , 一道剪刀撑 与扫 地杆 第 水 平 交 叉 , 上 部 一 道 剪 刀 撑 与 梁 底 部横 杆 水 平 交 叉 , 水 平 最 其 角度 为 4  ̄水平剪刀撑必须贯穿所有横杆。 5, 使整个架体变成一 个 在水 平 方 向和 垂 直 方 向 的牢 固的 不 可 变 体 。

高架桥H型墩柱模板平台一体化施工工法

高架桥H型墩柱模板平台一体化施工工法

高架桥H型墩柱模板平台一体化施工工法高架桥H型墩柱模板平台一体化施工工法一、前言高架桥是城市交通建设中常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施工对城市的交通流畅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高架桥H型墩柱模板平台一体化施工工法是一种在高架桥建设中经常使用的现代化施工工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高架桥H型墩柱模板平台一体化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构件整体浇筑:通过整体浇筑的施工方式,可以保证构件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2. 施工周期短:该工法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构件及模板,减少了施工所需的时间,节约了施工成本。

3. 施工质量高:施工过程中采用精确的测量和控制技术,保证了构件的准确位置和尺寸,提高了施工质量。

4. 施工安全性高:该工法遵循安全施工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适应范围高架桥H型墩柱模板平台一体化施工工法适用于高架桥的建设,尤其是对于大跨度、高自重的桥梁,其施工效果更为显著。

四、工艺原理高架桥H型墩柱模板平台一体化施工工法的理论依据是通过模板平台和模板支撑系统,实现对预制构件的浇筑和定位。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模板平台和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设计和准备阶段:确定施工方案,进行设计和计划,并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2. 模板平台搭设: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和搭设模板平台和模板支撑系统,确保平台的稳定和平整度。

3. 钢筋加工和布置:进行钢筋的加工和预埋件的布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绑扎和固定。

4. 混凝土浇筑:根据预制构件的位置和尺寸,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进行振捣和养护。

5. 拆模和清理:混凝土养护后,进行模板的拆除和清理,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高架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高架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市,是一座跨越XX河的高架桥梁工程。

桥梁全长XX米,主桥跨径XX米,桥面宽度XX米,包括主桥、引桥、匝道和附属设施。

本工程属于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总体安排(1)施工顺序:先进行基础施工,再进行桥墩、桥台施工,最后进行梁体施工。

(2)施工进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 施工队伍组织(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决策。

(2)设立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物资、财务等管理部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招聘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

三、施工工艺及措施1. 基础施工(1)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XX米,桩长XX米。

(2)桩位放样:利用全站仪进行桩位放样,确保桩位准确。

(3)钻孔: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严格控制钻孔垂直度。

(4)成孔后,进行清孔、钢筋笼制作、混凝土浇筑等工作。

2. 桥墩、桥台施工(1)采用预制混凝土桥墩,现场组装。

(2)桥台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分节浇筑。

(3)模板采用钢模板,确保混凝土成型质量。

(4)钢筋绑扎: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确保钢筋间距、位置准确。

3. 梁体施工(1)梁体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现场组装。

(2)预制梁体在工厂进行生产,确保质量。

(3)梁体运输:采用平板车运输,确保梁体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

(4)梁体安装:采用吊车进行安装,确保安装精度。

四、质量控制措施1. 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选用优质原材料,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3. 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检验,确保各工序质量合格。

4.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定。

五、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论某工程大模板高架支模施工技术

论某工程大模板高架支模施工技术

论某工程大模板高架支模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办公楼二层超高、大跨度结构混凝土梁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施工方案、架体构造、安全等进行了探讨,并有效的对底层支撑加固处理措施。

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大跨度梁施工探讨1 工程概述本工程为福州×××大楼工程;建筑功能为办公大楼;建筑占地面积8804.5m2,总建筑面积49575m2,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40770 m2,地下室部分建筑面积8804.5m2;建筑层数为地下室一层,裙楼3层,塔楼27层;主楼建筑层高分别为1~2层4.5m, 3~27层3.5m;主楼建筑总高度为96m。

本工程主楼结构质式为框架-核心筒结构。

多方考虑,此层模板必须制定高架支模的专项施工方案:关键之一是底层支撑加固;关键之二是要保证架体的水平刚度和立杆稳定性。

该方案必须经有关部门及专家审查后实施,保证支模高架的安全,控制搭设质量,确保高大跨度结构混凝土梁板安全顺利浇捣。

2模板支撑及底层支撑加固处理方案由于本工程模板支架搭设高度超过 8m,跨度超过 18m,属高大模板支撑体系。

结构构件较大,施工荷载和构件恒载较大,模板支撑难度也相应提高。

在模板支撑体系的方案决策中,通过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和对支撑体系各种可能方案的选择试算中,综合考虑架体应满足施工方便、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质量保证以及便于施工操作等各方面的因素,最后确定采用φ48×3.5mm钢管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并加固底层支撑,同时进行混凝土整体浇捣的施工方案。

2.1模板支架结构的选择2.1.1梁、板支撑布置确定选用φ48×3.5钢管满堂支架,板下立杆双向间距 600mm×600mm,纵横水平杆步距h=l500mm;梁宽方向:在梁底加设一道承重立杆即梁下立杆行距为300mm,以增加立杆支承强度保证其稳定性;梁长度方向与板相同,排距为600mm。

水泥模型高架桥施工方案(3篇)

水泥模型高架桥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高架桥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设施,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方案旨在为水泥模型高架桥的施工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市水泥模型高架桥2. 工程地点:XX市XX区3. 工程规模:全长1000米,桥面宽度25米,双向六车道4. 工程结构:预制梁板、现浇桥面板、预应力混凝土桥墩5. 工程工期:12个月三、施工准备1. 组织机构(1)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

(2)技术部:负责工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3)施工部: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现场管理和施工工艺。

(4)质量部:负责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2. 施工设备(1)预制梁板生产线:包括钢筋加工、混凝土搅拌、预制梁板生产线等。

(2)现浇桥面板设备:包括混凝土搅拌车、泵车、平板振动器等。

(3)预应力混凝土桥墩设备:包括钢筋加工设备、张拉设备、模板设备等。

(4)运输车辆:用于材料、构件的运输。

3. 施工材料(1)预制梁板:采用C50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级。

(2)现浇桥面板:采用C40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级。

(3)预应力混凝土桥墩:采用C50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级。

4. 施工工艺(1)预制梁板:采用流水线生产,钢筋加工、混凝土搅拌、预制梁板等工序依次进行。

(2)现浇桥面板:采用泵送混凝土,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3)预应力混凝土桥墩:采用钢筋加工、张拉、浇筑、养护等工序依次进行。

四、施工工艺流程1. 预制梁板施工(1)钢筋加工:按照设计要求加工钢筋,确保钢筋的尺寸、形状和数量符合要求。

(2)混凝土搅拌: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预制梁板生产:将钢筋和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合,进行预制梁板的生产。

(4)预制梁板运输:将预制梁板运输至施工现场。

2. 现浇桥面板施工(1)模板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模板,确保模板的尺寸和稳定性。

高架桥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高架桥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高架桥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1、工程概况高架桥分为两部分,连接主桥北端的高架桥为13跨跨径30.65m预应力砼预制T梁,总长度398.45m,单幅桥宽13~24.635m;连接主桥南端的高架桥为20跨×31m=620m预应力砼预制T梁,单幅桥宽13m。

(一)上部结构:A、单幅桥面宽B=13米,跨径31、31.05米,梁间距2.2m,单片边梁吊装重量61.0吨,单片中梁吊装重量65.4吨,单幅桥面横桥向由6片梁组成。

B、单幅桥面宽B=15米,跨径30.65米,除人行道侧边梁与中梁间距为2米外,其余均为2.2m,单片边梁吊装重量62.1吨,单片中梁吊装重量64.7吨,单幅桥面横桥向由7片梁组成。

C、单幅桥面宽B=13~24.635米,跨径30.65米,梁间距为1.86~2.2米,单片边梁吊装重量62.1吨,单片中梁吊装重量64.7吨,单幅桥面横桥向由6~11片梁组成。

后张法预应力砼预制T梁高1.85米,桥面现浇层厚度为0.08~0.2米,每片预制T梁沿梁纵向布置有7片横隔,采用7孔一联。

(二)下部结构(1)墩柱、帽梁及桥台:A、单幅桥面宽B=11.000~11.411米,上部结构为后张法预应力砼T梁,采用普通钢筋砼明帽梁,帽梁高1.2~2.4米,帽梁宽1.6~1.4米,桥墩采用带扩大头的独柱墩,墩身尺寸为4.4~2.4×1.2米。

B、单幅桥面宽B=14.304~15.376米,上部结构为后张法预应力砼T梁,采用预应力砼明帽梁,帽梁高1.2~2.4米,帽梁宽1.6~1.4米,桥墩采用带扩大头的独柱墩,墩身尺寸为5~3×1.2米。

C、单幅桥面宽B=14.304~15.376米,上部结构为后张法预应力砼T梁,采用预应力砼明帽梁,帽梁高1.2~2.4米,帽梁宽1.6~1.4米,桥墩采用带扩大头的独柱墩,墩身尺寸为5~3×1.2米。

D、高架桥及收费站的分界墩,上部结构一侧为后张法预应力砼T梁,另一侧为普通砼钢筋肋板梁采用普通钢筋砼双悬臂门架式明帽梁,帽梁高 1.85~1.05米,帽梁宽1.6~1.4米,桥墩采用带扩大头的双柱式墩,承受东、西两幅桥的上部结构,墩身尺寸为4.4~2.4×1.2米,墩柱中心距15米。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架支撑方案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架支撑方案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架支撑方案工程名称:浙江凯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青田厂区工程施工部位:厂房一层、二层一、工程简况浙江凯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青田厂区工程4幢厂房为地上二层,总建筑面积17784㎡,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屋面为钢结构。

该工程一层高6米、二层为4.5米,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因其支撑高度大于4米,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按照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的设计和使用安全进行计算。

二、模板支撑系统基本配置1、模板均采用18厚木胶合板,模板搁栅采用50×100方木,支撑系统采用Φ48×3.5整体钢管排架。

2、平板模板采用18厚九夹板,搁栅采用50×100方木,间距400,下搁栅采用Ф48×3.5钢管,排架采用Ф48×3.5钢管,立柱间距1000,上下步距1.5米,并加剪刀撑杆形成整体,增加稳定性。

立杆接长用双扣件连接。

3、墙模采用18厚九夹板,竖向搁栅(50×100方木)间距300,横向围檩(2根48×3.5钢管)间距450,设置Φ12对拉螺栓,横竖间距400。

4、梁模采用18厚九夹板,梁底模用2根纵向木枋搁栅,侧模纵向木枋搁栅间距不大于300。

侧向采用短钢管斜向支撑,间距为500。

整体排架同平板,梁两侧钢管与梁中心纵向间距500。

5、框架柱用钢管外加对拉螺杆,采用48×3.5钢管M16螺杆,间距均为600。

三、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1、荷载取值标准a、标准值及分项系数:b、折减系数根据《GB50204-92规范》,以上荷载允许乘以0.90予以折减。

c、荷载组合2、平板模板验算a.平板模板面板用18厚九夹板,搁栅采用50×100方木,方木间距400,下搁栅采用Ф48*3.5的钢管间距1000,整体排架采用Ф48*3.5钢管,立杆间距1M,上下步距1.5米,立杆接长按双扣件连接考虑。

高架支模专项方案

高架支模专项方案

本工程为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20层。

其中,地下部分主要为车库、设备用房等,地上部分为商业、办公、酒店等综合功能。

本工程高架支模区域涉及结构墙柱、框架梁和结构板,梁、楼板模板的支撑架体搭设高度分别为4.2m和4.35m,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二、编制依据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4.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规范》(GB50345-2010)5.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6. 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三、施工工艺及方法1. 构配件选择本工程采用铝合金模板体系,主要构件尺寸如下:(1)梁模板:采用6061铝合金材料,板厚1.5mm。

(2)楼板模板:采用6061铝合金材料,板厚1.5mm。

(3)墙模板:采用6061铝合金材料,板厚1.5mm。

2. 模板支设体系设计(1)梁板模板支设体系:采用组合钢支撑,间距为500mm。

(2)梁侧模板支设体系:采用组合钢支撑,间距为500mm。

(3)柱模板支设体系:采用组合钢支撑,间距为500mm。

3. 模板安拆工艺流程(1)梁模板安装流程:先安装梁底模板,然后安装两侧模板,最后安装支撑体系。

(2)楼板模板安装流程:先安装梁模板,然后安装楼板模板,最后安装支撑体系。

(3)柱模板安装流程:先安装柱底模板,然后安装两侧模板,最后安装支撑体系。

(4)支撑架的搭设流程:先搭设基础,然后搭设立柱,最后搭设横梁。

(5)模板拆除工艺流程:先拆除支撑体系,然后拆除模板,最后清理现场。

4. 模板支撑构造要求(1)梁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组合钢支撑,间距为500mm,确保支撑稳定。

(2)楼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组合钢支撑,间距为500mm,确保支撑稳定。

(3)柱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组合钢支撑,间距为500mm,确保支撑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办公基地办公楼工程高支撑模板架施工方案审批人:审核人:编制人:陕六建交通建设集团办公楼项目部二00八年五月一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适用范围四、材料要求五、模板支撑架的搭设六、架体的拆除七、架体的稳定性验算八、安全文明施工九、架体检查验收十、架体坍塌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办公楼工程高支撑模板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地点: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唐延路东侧,唐兴落南侧,山系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院内。

建设单位: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监理单位:陕西省华茂建设监理公司设计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设计研究院该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51666.92m2;地下三层,地上二十五层。

本工程地下三层层高为 5.7m,地下二层层高为3.9m,地下一层层高为5.75m,一层层高为5m,二、三层层高为4.5m,四~二十三层层高为3.8m,二十四层层高为4.2m,二十五层层高为3.85m,局部在三、四层A-1轴至A-5轴之间层高为8.3m,平面尺寸为16.2×32.4;在一、二层A-A轴至A-B轴间层高为9.5m,平面尺寸为3.6×69.3;在一、二、三层A-B至A-D轴与A-7轴至A-13轴间层高为14m,平面尺寸7.2×28.8。

二、编制依据:1.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办公基地办公楼工程蓝图2.《建筑施工扣件或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3.《高层建筑施工手册》三、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办公基地办公楼工程的层高超过8米的模板支撑架体施工。

四、材料要求:1.支撑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架,钢管采用外径Φ48×3.5,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0mm的焊接钢管,钢管应有产品合格证及检验报告,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并严禁打孔。

2.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扣件在螺栓拧紧时的扭力矩为45N·m~65N·m;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扣件不能有裂缝、气孔、疏松、砂眼等铸造缺陷;扣件与钢管要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小于5mm;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3.调节丝杆其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应有产品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并应与Φ48钢管相配套,丝杆长度为600mm。

4.进场架体材料的验收:架体所用材料由项目部专职材料员进行采购租赁,进场后由材料库管员进行验收入库,验收时首先检查其产品质量合格证,其次再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最后通过检测工具检查其厚度、力矩技术参数,经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标识并堆放整齐,以备使用,对于不合格的材料立即组织进行清退出现场,并做好详细记录。

五、模板支撑架的搭设:1.支撑架的立杆基底于其下层机构顶板的砼上,且机构顶板砼的模板支撑体系不得拆除,基底梁板砼强度大于1.2N/mm2以后,方可在其上部搭设支撑架,并在立杆底部垫200×200的胶合板。

2.立杆的搭设:立杆纵横向间距为1.8m,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立杆,上好连接横杆,再安第二排立杆,立杆之间用横杆连接好,依次逐排安装;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不得小于2m,开始搭设立杆时,每隔六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架体连接稳固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立杆接长除顶层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3.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纵横向扫地杆均满设。

4.纵横向水平搭设:纵横向水平杆的水平步距1.0m,水平杆的长度不宜小于3跨,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采用搭接,采用对接连接时,对接扣件应交错不止,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1/3;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与所接水平杆端头向后相邻两立杆连接牢固。

纵横向水平杆每立杆均设,且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牢靠。

5.剪刀撑搭设:竖向剪刀撑每道跨越立杆宽度为5跨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o,剪刀撑在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并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水平剪刀撑在模板支架的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6.高支撑模板支架的搭设应随相邻楼层进度进行搭设,且于相邻楼层架体通过水平杆用直角扣件连接牢固,剪刀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每搭设完一步架体后,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步距偏差≤±20mm,纵横距偏差≤±50mm,立杆垂直度偏差≤15mm/2m。

7.侧向支撑,当架体下部框架柱或结构楼层梁板砼浇筑完毕且模板拆除完后,在其与横杆相对位置设置可调横托撑以作侧向支撑,并两侧对称设置,当两侧不能对称设置时,用双短钢管和直角扣件将架体与已浇结构锁固,另一端与架体相邻两道水平杆连接牢靠。

8.用调节丝杆调节模板板面高度时,丝杆露出钢管长度不得大于300mm,且调节丝杆置于架体顶端立杆上,严禁将其置于立杆底部作为架体底座支撑。

9.架体搭设完毕后,经检查验收合格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模板铺设。

六、架体的拆除:1.架体拆除前,其上部支撑的砼迁都达到拆除模板的砼强度要求,且其紧邻上层再无动荷载作用,拆除模板的砼强度依据浇筑砼时留置的同条件试块经试验室试压后,强度达到拆模施工规范规定时,由资料员报送监理部门进行审核,同意后,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签发相应部位的拆除模板指令,方可进行拆模作业。

拆模砼强度应符合下表。

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2.拆除架体前,由主管利导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

3.拆除架体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各杆件必须随架体逐层拆除。

4.架体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5.各构配件应赶规范要求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玛堆存放。

七、架体的稳定性验算:因该模板支撑架体在施工的建筑物内搭设,其外部有脚手架密目安全网围护结构,且其搭设位置距自然地面最高处为18.7m,架体背靠建筑物为大跨度的框架结构,故可不考虑风荷载的作用。

立杆荷载验算考虑最不利条件下的立杆做为验算体,即验算的立杆为架体中的支撑高度最大,轴向承载的荷载值最大的杆件。

1、模板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N=1.2∑N GK+1.4∑N QKa、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在立杆中产生的轴力N GK1:取N GK1=0.038×n×H0考虑横杆和斜杆设置的系数,因h>杆距1,故其值取为3.0;搭设高度H O=13.85m故N GK1=0.038×n×H O=0.038×3×13.85=1.58KNb、模板自重标准值在立杆中产生的轴力N GK2:模板自重取0.5KN/m2故N GK2=0.5×0.8×0.8+0.5×0.8×0.85=0.66KNc、新浇筑砼自重标准值在立杆中产生的轴力N GK3:砼自重取24KN/m3故N GK3=24×(0.8×0.55×0.15+0.25×0.8×1)=6.38KNd、钢筋自重标准值在立杆中产生的轴力N GK4:板钢筋自重取1.1KN/m3,梁钢筋自重取1.5KN/m3故N GK4=1.1×0.6×0.8×0.15+1.5×0.25×0.8×1=0.370KNe、人员及设备自重施工荷载标准值在立杆中产生的轴力N QK1:取施工荷载为1KN/m2故N QK11×0.8×0.8=1.28KN故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N=1.2×(1.58+1.66+6.38+0.37)+1.4×(0.64+1.28)=13.48KN2、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L=k1×k2×μ,×hk1、k2—为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调整系数查建筑手册表5-21 得μ,=1.8983、立杆稳定性验算:钢管壁厚依3.0mm进行验算,[f]=205N/mm2经计算得i=1.59cm、A=4.24cm2立杆长细比λ=L O/i=231.4/1.59=145.53故查表得立杆稳定性系数Φ=0.334故F=N/(Φ×A)=13.48×103/0.334×4.24×102=95.19N/mm2<[f]/1.2=205/1.2=170.8 N/mm2经计算,立杆纵横间距0.8m,水平杆步距为1m,能够满足承载力要求,架体是安全的。

八、安全文明施工1、施工前安全员、工长对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2、搭设架体的人员要有上岗证,且应相对固定,若作业人员变换时,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施工前应真检查作业面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发现不安因素时,应排除后方可施工;4、施工过程中,架体上部不得集中堆放荷载,每次起吊的钢筋、钢管的重量不得超过1吨,在落吊时应缓慢着地,且应分散堆放;5、砼浇筑过程中,砼下料管口距顶板距离不得大于100mm,且不得在同一处连续步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步料,并垂直于模板,且作业人员应将下卸的砼料进行及时的摊铺和振捣;6、经检查验收合格的架体,在施工过程中,严禁拆除和移动任何杆件和配件,若因施工原因确实需要拆移部分杆件配件,必须报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加固措施后,方可拆移;架体在搭设及承载过程中,项目部安排安全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且在每一个工作日内检查不得少于3次;8、在砼浇筑过程中,应安排架体作业人员对架体进行看管,发现架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浇捣,待隐情排除后方可进行施工;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