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与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与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与超敏反应

第十二章变态反应与超敏反应

当已经产生了IgE抗体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无毒性抗原或变应原(allergen)时,可引起变态反应的发生。在组织中,变应原结合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后激活肥大细胞,可导致一系列具有变态反应(allergy)特征的病理性免疫反应。IgE的生物学功能在第九章已作论述,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保护性抗体,尤其表现在抵御寄生虫蠕虫感染的免疫中。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发展中国家,而在工业化国家里,由IgE导致变态反应的现象非常普遍,它是引起疾病的重要诱因(见表12.1)。在北美和欧洲,几乎近半数的人对一种或数种环境变应原过敏。虽然过敏反应造成生命的危害比较罕见,但由此引起的身体不适十分常见,使患者丧失了大量的学习和工作时间。鉴于IgE抗体在医学上的重要性,目前对IgE介导的效应过程在病理学方面的了解远甚于其在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

所有IgE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均涉及到肥大细胞脱颗粒。过敏个体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与变应原侵入的途径如注射、吸入、摄入以及变应原的剂量有关。

变态反应(allergy)一词最早由Clemens Van Pirguet提出,当时是作为“机体对外来物质反应的一种能力”的意思,该词用意广泛,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免疫学反应。现代变态反应定义是“免疫系统对无毒性抗原发生反应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变态反应其实是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的一种形式,有许多免疫反应可以导致组织损伤。Coombs 和Gell把超敏反应归纳为四类(图12.2)。在本章节里,首先描述了IgE介导的免疫效应机制,然后对IgE—抗原复合物结合至肥大细胞表面IgE高亲和力F Cε受体后所产生的病理

效应机制

激活

肥大细胞

F C R+细胞

(吞噬细

胞,NK细

胞)

F C R+细胞,

补体

激活

巨噬细胞

激活

嗜酸性粒

细胞

细胞毒作

用(图)

(图)

血小板

(图)

免疫复合

物,

血管

(图)

趋化因子,

细胞因子,

细胞毒素

(图)

嗜酸性粒

细胞趋化

因子,

细胞毒素,

炎症介质

(图)

超敏反应的

实例过敏性鼻

炎,哮喘,

全身性过

一些药物

性过敏

(如青霉

素过敏)

血清病,

Arthus反

接触性皮

炎,结核菌

素反应

慢性哮喘,

慢性过敏

性鼻炎

接触性皮

炎图12.2 超敏反应导致组织损伤的机制

I~III型超敏反应是由不同类型抗体识别相应的抗原所致。I型超敏反应的效应抗体为IgE,IgE可以激活肥大细胞。II、III型超敏反应效应抗体为IgG,后者结合于F C受体后激活补体,最后导致一系列的免疫效应过程。IgG存在不同的亚类,不同抗原刺激可产生不同IgG 亚类。I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与细胞表面抗原发生反应。II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则针对可溶性抗原,当它们相互交联形成免疫复合物后可导致组织损伤。IV型超敏反应由T细胞介导,又分三种类型:一为由T H1细胞激活巨噬细胞,后者释放细胞因子导致组织损伤;二为T H2介导的由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反应;三为由细胞毒T细胞直接造成的组织损伤。

IgE的产生

在抗原刺激后,IgE由位于淋巴结中的浆细胞或变态反应中炎症组织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与其它类型的抗体不同,IgE在组织中含量很高,与肥大细胞表面Fc RI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IgE-抗原复合物结合至肥大细胞受体后,可刺激肥大细胞释放多种化学介质,最终导致I型超敏反应(type I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也存在Fc RI.受体,同样也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过程。有关上述细胞释放因子的生理学功能仍在研究当中,本节将介绍当前对IgE介导的过敏反应的认识和机制。

12-1 经粘膜传递的低剂量变应原常常诱导IgE的产生

抗原的类别以及进入免疫系统的途径均影响IgE的产生。CD4 T H2细胞能改变抗体产生的类型,如从IgM转至IgE、IgG转至IgG4(人体),以及IgG1转至IgG3(鼠)。选择性使用抗原或变应原刺激T H2细胞可以诱导IgE的效应过程。许多体质过敏的个体吸入了一定量的蛋白变应原后,可以刺激IgE的产生。吸入型变应原包含非IgE诱导性蛋白,关于这些常见变应原的数量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表12.3)。大多数变应原为小分子可溶性蛋白,它们常常由颗粒携带,如谷物花粉和尘螨粪便等。当这些颗粒变应原接触气管粘膜时,可溶性变应原从颗粒中分离、扩散,只要微量就可以激发免疫系统。据估计,一个人在一年中接触豚草花粉最多不超过1

μg ,但许多人却因如此微量的变应原而饱受折磨,甚至因IgE 效应危及生命。因此,

表12.3 吸入性变应原的特征

低剂量变应原可诱发T H 2-IgE 效应。当T H 2细胞被抗原激活后,释放IL-4和IL –3等淋巴因子,后者促进IgE 产生。该效应过程可以被T H 1细胞所产生的IFN-γ所抑制(见图

9.7)。目前认为低剂量抗原主要刺激T H 2细胞而非T H 1细胞(参见10-7)。呼吸道和气道粘膜存在大量髓样树突状细胞即抗原提呈细胞(参见7-29),当一些小剂量变应原与呼吸道粘膜接触后,这些抗原提呈细胞立即对抗原进行有效的摄取、加工和处理,而后转移至临近淋巴结中进一步分化成为特异性抗原提呈细胞,并向T H 2细胞提呈抗原信息,刺激T H 2细胞活化,引发效应过程。

12-2 酶是变态反应常见的触发剂

前面较多篇幅描述了IgE 是宿主抵抗寄生虫的重要抗体之一(参见9-2节)。寄生虫常常通过释放蛋白酶类物质,溶解破坏宿主的结缔组织,便于虫体入侵,酶蛋白是诱导T H 2效应的重要抗原。许多研究者发现户尘螨(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mus )(图12.4)粪便中有一种重要的变应原Der p 1,它是与木瓜蛋白酶序列同源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北美,该抗原造成近20%人群出现变态反应。Der p 1可以酶切紧密联接蛋白(occludin ),后者为连接细胞之间的蛋白组分。一旦紧密连接蛋白被分解,上皮细胞间连接的完整性就被破坏,增加了抗原与抗原提呈细胞、肥大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接触机会(图12.5)。此外,

Der p 1还可通过蛋白水解作用于B 细胞和T 细胞表面某些特定的受体蛋白,以增强其变应原性。研究证明该酶可以切除T 细胞表面CD25 IL-2受体的γ亚单位,使IL-2受体功能消失,将免疫反应由T H 1为主的效应过程转换为T H 2效应过程(参见8-9)。

图12.4 户尘螨及其粪便颗粒的扫描电镜照片

并不是所有的变应原都是酶,例如二种来自丝虫的变应原就是酶的抑制物。迄今已鉴定出许多植物性变应原的序列结构,有关它们的酶学功能并不十分清楚。总之,酶活性与变应原性

图12.5 酶活性变应原突破气道上皮细胞屏障的机制

气管上皮细胞屏障由上皮细胞紧密相连而形成。户尘螨粪便颗粒含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变应原Der p 1可以酶切维持细胞间紧密连接的紧密连接蛋白,破坏上皮细胞形成的屏障,便于变应原的入侵。侵入的变应原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后,激活的树突状细胞移至邻近的淋巴结种进行抗原提呈过程,诱导Th2产生特异性淋巴因子和抗Der p 1 IgE。特异性IgE与Der p 1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作用于肥大细胞,引起肥大细胞效应过程。

木瓜蛋白酶来源于番木瓜果,日常生活中常用于制作嫩肉粉。该酶可以诱发制造行业工人们的变态反应,又称职业性变态反应(occupational allergy)。引起职业性变态反应的酶性抗原还包括枯草杆菌蛋白酶(可引起吸入性哮喘),后者作为生物制品广泛用于洗涤剂。小鼠实验表明,注射具有酶活性的木瓜蛋白酶可诱发IgE反应。另一种与木瓜蛋白酶高度同源的木瓜凝乳蛋白酶是治疗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其不良反应之一就是变态反应(图12.1)。

并不是所有的变应原都是酶,例如从丝虫中分离出的两种变应原是酶抑制物。人们对来源于植物的许多蛋白变应原进行了鉴定和测序,但对它们的功能却不了解。所以,在酶活性和免疫反应之间似乎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12-3 特异性信号促进B淋巴细胞产生IgE抗体的类型转换

诱导IgE产生的信号主要由两种:一为促使天然T H0细胞向T H2细胞分化的信号;二为由T 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和共同刺激信号,它们刺激B细胞产生IgE。CD4 T细胞对树突状细胞提呈抗原多肽的反应也取决于细胞因子,产生细胞因子的类型则取决于在抗原提呈前或提呈过程中抗原本身固有的特性、剂量以及侵入机体的途径。

IL-4主要刺激T H2细胞,而IL-2却针对的是T H1细胞。作为宿主抵抗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抗体,IgE形成的防御系统主要表现在抵抗寄生虫入侵的部位上,如皮下、气道粘膜下的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肠粘膜下的肠相关淋巴组织等,这些作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免疫系统的组织细胞可分泌针对T H2反应的细胞因子。当髓源性树突状细胞(参见7-29节)捕获抗原后,可循环至淋巴结以及淋巴器官,再与天然CD4细胞相互作用,提呈抗原信息,使其发展为T H2细胞;后者可进一步分泌IL-4及IL-10因子。目前尚不清楚髓源性树突状细胞是如何诱导CD4细胞分化的。一种可能是与分泌一些特异性细胞因子以及共同刺激因子,也可能与特异性CD4 T细胞亚群如NK1.1+亚类细胞的激活有关。被激活的NK1.1+细胞富含IL-4,

H

H H

小鼠试验证明,在早期免疫反应中,少量CD4亚类细胞如NK1.1+通过与带有MHC I相似CD1分子的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后,分泌IL-4。当含有IL-4受体的T细胞第一次与抗原接触后即被激活,在IL-4存在的条件下分化形成T

H2细胞。T H2效应细胞再作用于特异性B细胞,诱导其发生抗体同型转换,产生IgE。

两种信号诱导B细胞产生IgE类型转换,这些信号均由T H2细胞产生(9-4节)。第一种信号为IL-4或IL-13,它们作用于B细胞表面的受体,通过激活Janus家族中酪氨酸激酶JAK1和JAK3(见6-17节),使转录调节因子STAT6磷酸化,传导信号。由于小鼠缺乏功能性IL-4、IL-13和STAT6,故不能产生T H2细胞效应过程和IgE。第二种为IgE类型转换信号,即T细胞表面的CD4配体与B细胞表面CD40相互作用而导致抗体类型转换(9-3节)。在X-相关高IgM症的病人中,由于缺乏CD40配体,不能产生IgG、IgA和IgE。一旦IgE 效应途径被激活,可以进一步被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放大(图12.7)。这三种细胞均表达FcεRI受体,嗜酸性粒细胞仅在被激活之后表达该受体。FcεRI受体能与IgE-抗原复合物结合,使细胞激活,这些激活的细胞进一步表达CD40L,分泌与T H2相同的IL-4,共同作用于B细胞,使B细胞产生IgE抗体。上述三种细胞与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常常发生在变态反应的组织区域。在炎症病灶处,可见到B细胞形成的生发中心。阻

图12.7 IgE-抗原免疫复合物结合肥大细胞导致IgE产生的放大效应

浆细胞分泌的IgE结合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和被激活的嗜酸粒细胞表面高亲和力受体,当IgE与抗原结合后,这些细胞表面可以表达CD40L,分泌IL-4,后者再与被激活的B细胞表面IL-4受体(IL-4R)结合,刺激B细胞发生抗体同型转换,导致IgE的产生。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常常发生于机体变应原触发的炎症区,如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等。

12-4 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具有遗传倾向,但环境因素也很重要

在西方国家,有近4%的人群对环境中各种变应原反应强烈,称之为遗传性过敏症(atopy)。遗传性过敏症受数个遗传位点调控。遗传性过敏症的(atopic)个体其循环IgE 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远高于正常人,他们容易发生过敏性疾病,如枯草热和哮喘等。家系遗传谱研究表明,遗传性过敏症人群染色体11q和5q的一些基因能影响IgE的反应。IgEβ亚单位的编码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而第5号染色体则有一簇紧密相连的基因群,包括IL-3、IL-4、IL-5、IL-9、IL-12、IL-13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基因,这些细胞因子在IgE同型转换、维持嗜酸性粒细胞生存以及肥大细胞增生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遗传性过敏症人群的IL-4启动子区域有一处遗传变异,实验证明该变异启动子能上调报道基因的表达量。此外,遗传性过敏症的发生也与IL-4受体α亚单位的功能性突变(gain-of-function mutation)有关,该亚单位能够增强配受体结合后启动的信号。目前,对遗传性过敏症遗传多态性的研究仍在进行之中。

MHC第二区是影响IgE效应的第二种遗传变异,该区主要影响IgE与特异性抗原的反应性。众多研究表明,特异性变应原IgE的产生与HLA II等位基因有关,说明存在特殊的MHC。多肽抗原复合物可以增强T H2效应。IgE和几种豚草花粉的反应与含有MHC-II等位基因DRB1*1501单倍型有关。大多数个体一般倾向于T H2效应过程,特别是对某些变应原的反应。然而,对某些常用药物诸如青霉素的过敏反应却与MHC II以及遗传性过敏症无关。

研究表明不同人群因为基因的差异,在遗传性过敏症时所表现出对哮喘、鼻炎和湿疹的敏感性也不一样,这种遗传相关性在同一种族的一组病人中得到确认,但在不同人种间并未得到证实。基因可能只影响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定的方面,如不同的基因可以至少从三个方面影响哮喘的发生过程:即IgE的产生、炎症反应以及对特异性治疗类型的临床反应。一些与哮喘相关的明显遗传特点和多态性基因见表12.8。遗传变异可以影响疾病的类型,也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β2-肾上腺素能兴奋剂治疗哮喘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含还原酶产物相关等位基因的患者对5-脂氧化酶抑制药物的效果并不明显,这是药理遗传影响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也说明了遗传多样性可以影响治疗效果。

遗传性过敏症变态反应(尤其是哮喘病)在经济发达地区十分普遍,环境因素也可作为重要的诱因之一,如儿童早期暴露于感染性疾病的环境、环境污染、变应原浓度偏高的环境等,其它还包括传统饮食结构的改变。其中暴露于致病微生物环境中是遗传性过敏症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升高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遗传性过敏症与是否曾经感染了麻疹或甲型肝炎病毒无关,但结核菌素试验往往呈阳性反应。研究证明,儿童感染了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后,能够引起细支气管炎,最后可以发展成哮喘病,这些入院患儿的检测结果呈现IFN-γ和IL-4比例失衡,原因是在幼年时期感染某种微生物后,主要刺激机体产生以T H1为主的免疫效应途径,降低了T H2的效应过程;随着年纪增大,结果可能颠倒过来。由此可以推测,暴露于污染环境中的儿童可以加重遗传性过敏症和哮喘的发生。当然也有持不同观点者,如来自前东德Halle城市的儿童是个例外,该城市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当地儿童遗传性过敏症和哮喘的发病率却远低于来自空气清新、污染很低的慕尼黑的纯种人群。这决不意味着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有什么好处,因为在Halle市中,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远高于慕尼黑。接触变应原后导致变态反应发生是毋容置疑的,但没有证据表明日益增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应归咎于暴露变应原环境系统的改变。此外,饮食方式的变化也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发达地区变态反应上升的现象。

小结

变态反应是特异性IgE针对常见的、无毒性的抗原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变应原通常为分子量较小的抗原,可以诱导IgE的产生。低剂量的变应原通过粘膜表面进入人体,触发T H2细胞为主的效应途径。天然变应原特异性T细胞(一种特殊的T细胞亚群)在IL-4作用下可以向T H2细胞分化,后者分泌IL-4和IL-13等细胞因子,它们作用于变应原特异性B 细胞并使其激活,最终产生IgE。特异性IgE结合至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表面高亲和力受体,促使它们表达IL-4和CD40配体,使IgE效应过程进一步放大。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IgE的产生。当IgE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就可引起变态反应。有关变态反应的机制和病理学将在下一章详述。

当结合于肥大细胞表面受体FcεRI的IgE与相应的变应原交联后,引发变态反应。肥大细胞对局部感染担负着警戒的角色,一旦被激活,肥大细胞发生脱颗粒现象,分泌化学介质,合成白三烯和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变态反应时,肥大细胞仅仅针对抗原发生反应,与入侵病原体的清除和杀灭无关。IgE介导的肥大细胞效应过程依赖抗原的剂量和侵入途径。当吸入植物花粉,引起枯草热变态反应后,患者表现为刺激性抽鼻,严重者可呈现全身性过敏反应,最后导致循环系统功能紊乱而威胁生命(12.9)。如果炎症持续存在,肥大细胞脱颗粒造成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则可转变成迟发型反应,后者与一些效应细胞在炎症区的积聚有关,最具特征的细胞为T H2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迟发型反应有明显的免疫病理反应。

图12.9 激活的肥大细胞对不同组织的影响

12-5 肥大细胞IgE是细胞结合型的,通过不同于其他同种型抗体的作用途径以增强免疫系统的效应

大部分抗体存在于体液中,通过Fc段恒定区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然后作用于效应细胞。抗体的可变区只能与特异性抗原结合,但IgE却有个例外,即当缺乏结合性抗原时,它常常可以被与自己有高亲和力的Fcε受体捕获,这表明大部分IgE存在于组织中或肥大细胞的受体上,当然还包括嗜碱性粒细胞和激活的嗜酸性粒细胞表面。细胞膜上的配体常与IgE相连,当遇到特异性抗原进入组织或与这些细胞接触时则发生结合,同时也触发细胞活化过程。在局部组织,随着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集聚和释放炎性脂性类介质、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可引起I型变态反应。

与IgE结合的受体有二种:一为FcεRI受体,存在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激活的嗜酸性粒细胞表面,对免疫球蛋白超级家族IgE有高亲和力(9-22节)。当结合在细胞表面的IgE与特异性抗原交联后,FcεRI受体转导一种激活信号。在变态反应疾病和寄生虫感染的个体,IgE水平很高,肥大细胞表面FcεRI受体表达显著增加。经低剂量特异性抗原刺激后,这些细胞更具敏感性。在化学介质和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下,IgE大量产生。

第二种受体是FcεRII,通常称为CD23。CD23是C类凝集素,其构型与FcεRI不同,对IgE只有低亲和性。它主要存在于某些细胞的表面如B细胞、激活的T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滤泡树突状细胞和一些胸腺上皮细胞。FcεRII是具有调节IgE水平的受体,在CD23基因剔除小鼠中,多克隆IgE效应途径未见异常。进一步研究证明,在IgE-抗原免疫复合物存在下,CD23可以增加抗体对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反应,但并没有增强由特异性IgE介导的效应过程。此外,位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CD23还担任着促进IgE捕获抗原的角色。

12-6 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参与变态反应

Ehrlich首次在兔肠系膜发现和描述肥大细胞,并命名为Mastzellen,意思为肥大的细胞 (fattened cell)。与嗜碱性粒细胞一样,肥大细胞有富含酸性蛋白的颗粒,能够经染色显示。肥大细胞颗粒中储存的介质与嗜碱性粒细胞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肥大细胞来源于不同的髓质细胞系。肥大细胞属于高度特化的细胞,主要存在于小血管和后毛细血管附近的粘膜以及上皮细胞组织中,担任抵御外来入侵病原体的角色(9-20和9-21)。肥大细胞也可以存在于内皮细胞下的结缔组织中。幼稚的肥大细胞并没有颗粒,只有在组织中分化后,颗粒才形成。影响肥大细胞生长所需的因子为干细胞因子(SCF)。肥大细胞表面表达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7-2节)。C-kit缺乏的小鼠肥大细胞不分化,也不能诱导由IgE介导的炎症反应。研究表明由IgE介导的炎症反应几乎完全依赖肥大细胞。肥大细胞表面还存在FcεRI受体,当IgE-抗原复合物与肥大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被激活(图9.35),数秒钟后发生脱颗粒现象,释放多种炎性介质(表12.10)。介质中有组胺(histamine),它是一种短暂活性的血管胺类,能使局部血管血流速度增快和血管通透性增加。此外,肥大细胞释放的物质还包括糜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等酶类物质。这些酶能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后者降解组织基质蛋白,导致组织病理改变。活化的肥大细胞还释放大量的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该因子主要存在于颗粒之中,在肥大细胞激活后合成。TNF-γ能激活内皮细胞并使其表达粘附分子,粘附分子则进一步促进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向组织集聚(2-22节)。

表12.10 激活的肥大细胞释放产物

肥大细胞可以释放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和化学介质。表中的第1、2行为从肥大细胞颗粒中释放的酶类和毒性介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脂性介质均在肥大细胞被激活后产生和释放。

激活后的肥大细胞合成和释放趋化因子、脂性介质如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以及细胞因子如IL-4,IL-13,IL-4,IL-13等,这些因子进一步刺激和放大T H2效应过程。所有的介质均参与急、慢性炎症反应过程,特别是脂性介质能引起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粘膜分泌增多,促进中性粒细胞聚集和活化,导致迟发性炎症反应。脂性介质来源于膜磷脂,膜磷脂经分解后产生前体分子花生四烯酸,后者再经过两条代谢途径后产生前列腺素、血栓烷素和白三烯。白三烯又以C4、D4和E4为重要,是导致组织炎症主要的成分。许多抗炎药物与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途径有关,如阿斯匹林为环氧合酶抑制剂,可以终止前列腺素的产生。

由IgE介导并活化的肥大细胞诱发炎症反应,在与其它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T H2淋巴细胞等细胞相互作用后,放大炎症反应,这些作用也是机体抵抗感染的防御机制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学功能(9-23节)。由肥大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造成的急、慢性炎症常出现病理性后果,正如对环境抗原的产生过敏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一样。

12-7 正常情况下严格控制嗜酸性粒细胞以防止不适当的毒性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属粒性白细胞,来源于骨髓。之所以称粒细胞是因为它含有颗粒,颗粒中有富含精氨酸的碱性蛋白,曙红染色后成亮橘黄色(图12.11)。正常情况下,循环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较少,大部分存在于组织中,特别是结缔组织、呼吸道、肠道、生殖上皮细胞等处,预示该细胞具有抵抗外来入侵生物体的功能。嗜酸性粒细胞效应功能有二:一为活化后大量释放颗粒蛋白和自由基,具有杀灭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作用,同时也可引起明显的组织损伤。二是活化后的细胞合成化学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和细胞因子等,通过激活上皮细胞,反馈性趋化和激活更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至炎症区,加重炎症反应(表12.12)。

图12.11 组织切片中经曙红染色的嗜酸粒细胞被染成亮橘黄色、有折光性

在光学显微镜下,经铁苏木素和曙红染色的郎罕细胞瘤中可见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由T.Krausz提供)。

表12.12 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高毒性颗粒蛋白和其它炎症介质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和脱颗粒需要有严格地控制和调节,一旦非正常、无节制的发展则对身体有害无益。一级水平的控制主要是针对骨髓,在无感染和免疫刺激的条件下,骨髓很少产生嗜酸性粒细胞。T H2细胞释放的IL-5能促进骨髓产生嗜酸性粒细胞并释放入血液循环。IL-5高表达的转基因动物可产生产过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形成嗜酸性粒细胞血症(eosinophilia)。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存在于循环中而非停滞于组织内。实验结果表明,嗜酸性粒细胞从血液循环转至组织中的调节是分别进行的,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分子-CC趋化因子(CC chemokines)(2-20节)。对白细胞有趋化作用的因子很多,但特异性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只有二种,目前被命名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eotaxin 1)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eotaxin 2)。嗜酸性粒细胞表面有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3,隶属趋化因子受体家族(参见6-16),该受体可以结合趋化因子MCP-3、MCP-4和RANTES,诱导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性的产生。此外,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其它CC趋化因子一样,也有活化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同样也可作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例如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吸引嗜碱性粒细胞并使其脱颗粒。当MCP-1结合至CCR2受体后,无论是否有抗原的存在,均可激活肥大细胞,促进幼稚T H0细胞向T H2细胞分化。T H2细胞也带有CCR3受体,对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呈现出趋化性,表明趋化因子家族与细胞因子一样共同参与免疫效应过程。

对嗜酸性粒细胞活化与调节的试验中发现,非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并不表达高亲和性IgE受体,刺激释放颗粒的阈值很高。一旦经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活化后,嗜酸性粒细胞表达FcεRI,还有Fcα以及补体受体等,刺激颗粒释放的阈值降低。当IgE与FcεRI和特异性抗原结合后,触发一系列的免疫效应过程。嗜酸性粒细胞在血液中异常增高现象称为嗜酸性粒细胞血症(hypereosinophilia),后者可造成组织损伤,引起罕见的综合症。这些综合症也包括T细胞淋巴瘤、IL-5异常分泌引起的循环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症等。在临床上,嗜酸性粒细胞血症可导致心内膜损伤(见图12.13)、神经损伤,病情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和神经系统病变,致病机制可能与嗜酸性粒细胞颗粒蛋白的毒性有关。

图12.13 嗜酸粒细胞血症造成心内膜的损伤

上图:嗜酸粒细胞血症患者的心内膜切片。可见组织纤维渗出物,纤维组织使心内膜增厚。虽然循环嗜酸粒细胞大量增加,但损伤的心内膜组织中并未见到嗜酸粒细胞,故该致病机制可能与嗜酸粒细胞释放的颗粒有关。

下图:外周血涂片。可见2个正在脱颗粒的嗜酸粒细胞,周围有红细胞。(图由D.Swirsky 和T.Krausz提供)。

12-8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在变态反应中引起炎症和组织损伤在局部变态反应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和T H2细胞活化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大量集聚和激活,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存在,将引发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肥大细胞和T H2细胞是造成组织损伤最重要的效应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也出现在局部炎症病灶中。与嗜酸性粒细胞一样,嗜碱性粒细胞拥有一个共同的干细胞前体,刺激生长的因子也相同,如IL-3、IL-5和GM-CSF等,这些因子控制干细胞向两种细胞分化和成熟。实验表明当以IL-3代替生长因子-β(TGF-β)时,可以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分化,对嗜碱性粒细胞的作用刚好相反,有增强其分化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循环中嗜碱性粒细胞的数目很少,其功能与嗜酸性粒细胞相同,能够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也表达FcεRI受体,通过细胞因子和抗原的刺激激活,然后脱颗粒释放组织胺和IL-4等因子。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嗜酸性粒细胞颗粒中含有主要碱性蛋白(major basic protein),后者能促进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该效应过程可以被影响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生长、分化和活化的任何因子如IL-3、IL-5、GM-CSF所增强。

12-9 变态反应分为速发型反应和迟发型反应两类

由IgE介导肥大细胞活化所产生的炎症常常在数秒钟内发生,称为速发型变态反应(immediate reaction),也可以在8~12小时后发生,称为迟发型反应(late-phase reaction),两者临床上的区别见图12.14。速发型反应取决于组织胺、前列腺素以及其它快速合成介质的活性。这些介质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和平滑肌收缩。迟发型反应主要由活化的肥大细胞释放白三烯、趋化因子、细胞因子所致(图12.10),上述因子可趋化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 H2淋巴细胞向炎症区移动。迟发型反应在临床表现上比速发型反应更明显,它常继发于速发型反应之后,表现为平滑肌收缩、持续性水肿以及哮喘。哮喘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气管对非特异性支气管收缩剂如组织胺、乙酰甲胆碱的刺激高度敏感。迟发型反应是引起慢性长久性疾病主要的原因(如慢性哮喘),此时白细胞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和T H2细胞在肥大细胞释放的介质作用下向炎症区积聚。如果抗原持续存在,刺激抗原特异性T H2细胞导致嗜酸性粒细胞进一步积聚和IgE产生,很容易转变成慢性炎症。

图12.14 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类变态反应

当皮下注射少量抗原1~2分钟后,就可发生风团、红疹等变态反应症状,持续30分钟左右。左上图示皮下注射户尘螨抗原,注射部位标记HDM;另一端注射生理盐水对照区。对照区未见任何的皮肤反应现象。右上图示注射相同抗原(户尘螨抗原)8小时后,皮肤呈现广泛性水肿,持续数小时。下方图示吸入抗原后气道呈现速发和迟发型反应。在抗原攻击后,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狭窄导致哮喘样反应,每秒呼出气体量(FEV

1)下降。速发型反应发生的高峰在抗原吸入后的数分钟内,如果持续到38小时左右则转变为迟发型反应,后者也可导致FEV1下降。由肥大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介质迅速作用于血管和平滑肌引起速发型反应。迟发型反应常继发于速发型反应之后,由肥大细胞释放的趋化因子和其它一些介质吸引白细胞产生炎症所致(图由AB. Kay提供)。

12-10 肥大细胞活化部分对过敏反应临床表现的影响

当再次接触抗原触发变态反应后,效应部位常发生肥大细胞脱颗粒。速发型反应介质的生物活性时间短暂,作用靶点是被激活肥大细胞周围的血管和平滑肌。反应持续时间长久的迟发型反应通常发生于初始抗原入侵和触发变态反应之处,特殊解剖学位置左右炎症反应的消长情况。3种情况可以影响临床症状:即特异性IgE-变应原复合物的数量、变应原入侵的

组织学上肥大细胞的分布主要有两类;一类在血管化的结缔组织中,称为结缔组织肥大细胞;另一类位于肠道和呼吸道粘膜下层中,称为粘膜肥大细胞。在过敏体质的人群中,所有二类肥大细胞表面均粘附着针对特异性变应原的IgE。针对某一种变应原的免疫反应依赖于肥大细胞是否被激活。血管中的变应原可激活全身结缔组织肥大细胞,导致全身性释放组织胺和活性介质。经粘膜下途径入侵的变应原仅激活局部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造成局灶性炎症反应。吸入性变应原可穿过上皮细胞,它激活的是粘膜肥大细胞,引起低位气道平滑肌收缩,导致呼气性呼吸困难。粘膜肥大细胞一经活化也可以使粘膜上皮细胞分泌增加,导致刺激症状。同样,食入性变应原也可以穿过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使肠平滑肌收缩引起呕吐,肠上皮细胞分泌增加、肠液外流引起腹泻。食物性变应原可被播散至血流,当停留至皮肤时可造成皮肤荨麻疹。

如果一种变应原直接进入血流或者被肠道迅速吸收,可以激活结缔组织中与血管关系密切的肥大细胞,激活的后果常造成非常危险的症状,即

全身性过敏反应(systemic anaphylaxis)。激活的肥大细胞四处播散,使各处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灾难性血压下降。此外,还能造成气管收缩、呼吸困难、会厌水肿和窒息等,这些严重致命的症状称为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造成过敏性休克发生的变应原包括常用药物、昆虫叮咬时释放的毒素等。某些食物类如花生、巴西坚果对特殊过敏体质的人群也可造成全身性过敏反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能缓解上述病情,肾上腺素通过松弛平滑肌、抑制心血管效应等机制阻止过敏反应进一步加重。致全身性过敏最常见的药物为青霉素及其衍生物,一些人因注射该药导致过敏甚至死亡,因此在决定是否使用该药时必须慎重,应询问病人的既往史,了解患者是否对青霉素及其衍生物过分敏感,以避免惨剧发生。青霉素为小分子抗原(9-2节),含一个高活性的β-内酰胺环,是抗菌的关键结构。当注射或口服后,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可以与宿主蛋白中的氨基酸共价结合,经自我修饰后形成抗原结合肽。在某些过敏体质人体中,抗原结合肽激发T H2细胞效应,而后再激活B细胞产生针对青霉素半抗原的IgE。由此可见,青霉素既可以作为激活B细胞的抗原,也可以通过自我修饰后成为激活T细胞的多肽抗原。此外,在有过敏性体质的人体内,进入血液的青霉素经改良修饰后形成的青霉素复合物也可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结合,引起过敏反应。12-11 吸入性变应原与鼻炎和哮喘的关系

呼吸道吸入是变应原入侵的最常见方式,许多人对吸入性变应原呈现出轻度过敏,如打喷嚏、流鼻涕等,称之为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其诱发机制与变应原(如花粉中的某些蛋白成分)侵入并在鼻粘膜扩散,刺激粘膜下的肥大细胞有关。过敏性鼻炎的特点为强烈鼻部痒感、打喷嚏、局部水肿、鼻塞和鼻分泌物增加。鼻分泌物内含有嗜酸性粒细胞。组织胺释放能引起鼻部出现刺激症状。与过敏性鼻炎类似的疾病还有眼结膜接触空气变应原所致的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两种炎症均由环境中变应原诱发,并都呈现特定的季节性,例如草类、树类花粉以及豚草花粉变应原引起的枯草热多见于秋季。过敏性鼻炎和结膜炎虽然能引起人体不适,但它们的持续时间不长,损伤也极为有限。病变后果较为严重的是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该病由低位气道粘膜下肥大细胞被变应原激活后所致(图12.16),哮喘常在数秒钟内发生。支气管收缩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气道慢性炎症,炎症区T H2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其它白细胞持续性增加(图12.17)。虽然过敏性哮喘在最初阶段主要针对特异性变应原,但随后被慢性炎症逐渐取代,持续时间也很长,即使没有新的变应原再次刺激也一如既往地发生、发展。患有气管高反应性的个体比暴露于抗原中更容易激发哮喘的发生,他们对环境化学刺激物如香烟、二氧化硫

H

图12.16 过敏性哮喘急性反应继发T H2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过程

体质过敏个体的肥大细胞表面含有特异性IgE,当遇到吸入性变应原后,肥大细胞被激活,后者释放炎症介质。这些介质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分泌增加。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和T

H2细胞向炎症区移动,同时被激活的肥大细胞和T H2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刺激嗜酸粒细胞活性增高和脱颗粒,导致更多炎性细胞聚集进一步造成组织损伤,引起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最终可导致气管不可逆损伤。

图12.17 哮喘患者气管慢性炎症的切片图示

切片A:取材于死亡哮喘患者的支气管。图示气道完全被粘膜栓所封闭。切片B:阻塞的支气管壁的上皮细胞严重损伤,并伴有稠密的炎性细胞浸润,其中有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由T.Krausz提供)。

12.12 皮肤变态反应的典型表现为荨麻疹或慢性湿疹

皮肤变态反应也分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类。皮肤是抵御外来变应原的有效屏障,当局部皮肤损伤时,变应原侵入,如昆虫刺螯。到达表皮和真皮的变应原可造成局灶性过敏反应,局部肥大细胞被激活后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液体外渗,产生水肿。活化的肥大细胞也能刺激局部神经末梢,通过神经轴突反射释放化学物质,最终导致周围皮肤血管扩张,皮肤发红,这种皮肤损伤称为水疱和潮红反应(wheal-and-flare reaction)。约8小时后,发展成为迟发型反应。某些个体可表现出红疹面积扩散和持续性水肿(图12.14)。当水疱和潮红反应扩散后就形成荨麻疹(urticaria)和风团。有时食入性变应原进入血液,最后到达皮肤也可造成上述反应。皮肤中肥大细胞被变应原激活后,释放组织胺引起皮肤大面积的红、肿、痛等症状。

皮肤注射少量变应原引起速发型反应的现象可用于临床上的过敏试验。虽然皮下注射变应原仅限于局部,但也有引发全身性过敏的危险。夹心ELISA可用于检测特异性IgE的水平。

急性荨麻疹常常由变应原所致,慢性荨麻疹病因不是很清楚,后者持续时间很长,可能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范畴。近约1/3慢性荨麻疹患者可查到抗FcεRI α链抗体,相关机制可能与II型超敏反应有关,即抗细胞受体的自身抗体激活了效应细胞,使肥大细胞脱颗粒导致荨麻疹的发生。持续时间更长的皮肤炎症反应常见于特异体质的儿童,他们患有顽固性皮疹,又称湿疹(eczema)或特应性皮炎,属于慢性炎症;炎症发生机制与前述哮喘患者支气管壁慢性炎症反应相似。湿疹的病因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到T H2细胞和IgE抗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青少年患者中,湿疹(不像鼻炎和哮喘)可以持续一生。

12-13 食物变应原既可引起胃肠道的局部反应,也可引起全身反应

当摄入一种食物源性变应原后可以引起两种变态反应。胃肠道粘膜中肥大细胞被激活后,出现消化道上皮细胞液体丧失和平滑肌收缩,引起腹泻和呕吐。此外,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的肥大细胞也可以被激活,导致荨麻疹的发生,确切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变应原吸收入血有关。对已经存在抗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的患者来说,当再次口服青霉素后,荨麻疹是他们最常见的症状。摄入食物性变应原也可导致全身性过敏反应,并伴发心血管系统衰竭和急性哮喘等,严重者出现生命危险。这些特殊的食物变应原有花生、坚果和贝壳类等。

12-14 抑制IgE产生或阻断细胞表面IgE的交联活化途径可用于变态反应疾病的治疗

对变态反应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详见表12.18。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案,一是脱敏疗法,二为阻断变态反应效应途径。还有其它几种治疗方案仍在研究当中。脱敏(desensitization)的目的在于改变抗体效应的类型,把以IgE为主的效应抗体转变为IgG,后者通过封闭变应原,阻断IgE介导的效应途径。脱敏治疗病人的具体方法是逐渐增加变应原的注射量,开始注射的剂量很少,小剂量变应原可改变IgE效应类型,由T H2转为以T H1为主的效应途径,最后降低IgE的产生。近年来研究表明脱敏疗法可以减少变态反应区域中

表12.18 变态反应治疗的研究

有关抑制变态反应可行的方法见表12.18。目前临床上治疗常规的方法有二:一为注射特异性抗原脱敏疗法,使T H2为主的效应途径向T H1转变,使IgE产生为主的途径向IgG转变。二为应用特殊抑制剂阻断肥大细胞产生炎性介质。

接种变应原多肽脱敏疗法仍在研究之中,该法主要改变T细胞反应类型,下调细胞因子水平以及CD3受体复合物的表达,使T细胞产生无反应性(8-11节)。多肽并不能刺激IgE 介导的免疫反应,因为IgE与T细胞不同,只能识别完整的抗原。研究的难点在于人体的反应受到MHC-II等位基因的严格限制,患者不同的MHC-II分子识别变应原多肽呈现多样性。由于人类属异性杂交,所含MHC-II等位基因多种多样,选择治疗性多肽的种类也极其繁多。

此外,另一种接种脱敏方案也切实可行,即对实验模型接种富含寡脱氧核苷酸与佐剂去甲基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 P G)混合物(参见14-19)进行脱敏。寡核苷酸与细菌DNA 序列C P G基元相仿,该序列能强烈刺激T H1细胞反应,具体的效应机制及内容详见14-9,8-6和附录I,A-4。

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增强IgE效应的信号途径可作为治疗的靶标。虽然IL-4、IL-5和IL-13的抑制剂可减低IgE效应,但这些细胞因子之间具有更多的生物学活性,使研究很难具体得到实施。此外,利用细胞因子促进T H1类细胞反应,体外实验证明IFN-γ、IFN-α、IL-10、IL-12和TGF-β等均可减少IL-4刺激IgE的合成。体内实验也发现IFN-γ和IFN-α具有同样的抑制作用。另一干预的靶标是高亲和力的IgE受体,通过使用有效的IgE 受体竞争物阻止IgE结合于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如应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IgE结合,阻止IgE结合相应的受体。此外,对IgE进行修饰,使其缺少可变区,不能和抗原发生结合。其它方法还包括阻断嗜酸性粒细胞向变态反应炎症区聚集、干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DR3可作为治疗的又一靶标)、封闭IL-5活性、减少嗜酸性粒细胞从骨髓产生以及减少其在循环中的数量等,均可作为治疗的手段。

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 一、填空题 1.细胞免疫效应作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_______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__________?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2.细胞免疫效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中初次免疫应答的潜伏期________,效价________,持续时间__ ______,抗体以________为主。 4.在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中再次免疫应答的潜伏期________,效价________,持续时间________,抗体以________为主。 5.特异性细胞免疫是指________细胞产生的免疫效应,包括_______细胞的直接杀伤和________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发挥的免疫作用。 6.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参与________免疫应答,?另一方面是参与________免疫应答。前者由________细胞来完成,后者由?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来完成。 7. 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阶段, 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阶段。 8. TD-Ag需要有_______细胞、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的协作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9. 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BCR)是_____,它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和该B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抗体特异性________。 10. Th细胞激活需双信号,其中信号1是由TCR与____________结合产生的,信号2是______________信号,如CD28与B7相互作用产生,B 细胞激活也需双信号,其中信号1?是由_______与抗原结合产生,信号2是由B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与激活的T细胞表面的CD40L结合产生。 11. CD4+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其中在介导DTH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免疫应答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和T细胞介导的两种类型。 13.抗原只诱导体液免疫应答。 14.抗原既诱导细胞免疫和又诱导体液免疫应答。 15.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等外周免疫器官。 16.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有,和。 17.T细胞应答的效应细胞是和。 18.T细胞双识别指的是、。 19.M 与Th细胞相互作用受限制性,Tc与靶细胞相互作用受限制性。 20.刺激T细胞转化的丝裂原是和。 21.T细胞的生长因子是。 22.IL-1主要由细胞产生。

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防治原则(参考仅供)

一.发生机制 1.致敏阶段:反应原初次进入过敏体质的机体,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IgE类抗体。IgE 以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 Fc受体结合,使之致敏的阶段。 在此阶段形成结合有IgE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称为致敏细胞。含有致敏细胞的机体则处于致敏状态,此状态一般可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 常见变应原:药物、异种动物血清、植物花粉、尘螨、真菌孢子、动物皮屑或羽毛、昆虫或其毒液以及鱼、虾、蛋、乳、蟹、贝等食物和某些酶类如枯草菌溶素、蜂毒中的磷脂酶A2 等。 2.激发阶段: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致敏细胞上的IgE特异性结合使之脱颗粒,合成和释放活性介质的阶段。 变应原同时与致敏细胞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IgE分子结合,使细胞表面的多个IgE受体(FcεR 1)交联形成复合物,进而引起细胞内一系列活化反应,导致细胞脱颗粒,释放颗粒内储备介质如组胺、激肽原酶等,并能新合成一些活性介质如白三烯LT S、前列腺素D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除此而外,过敏毒素(C3a、C5a)、蜂毒、蛇毒、抗IgE抗体以及吗啡、可待因等也可直接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 3.效应阶段:指活性介质与效应器官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局部或全身病理变化的阶段。Ⅰ型超敏反应引起的病理变化可分为早期相反应和晚期相反应两种类型。早期相反应发生于接触变应原后数秒钟内,可持续数小时,主要由组织胺引起;晚期相反应一般发生在与变应原接触后6~12小时内,可持续数天,主要由LTs和PGD2所致,PAF及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活性介质也起一定作用。 二.常见临床疾病 1.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最严重的一种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主要由用药或注射异种血清引起。 ⑴药物过敏性休克:以青霉素引起者最为常见。青霉素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和青霉烯酸可与人体内的蛋白质结合获得免疫原性,进而刺激机体产生IgE ,使之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噻唑或青霉烯酸后,可诱发过敏反应,严重者导致过敏性休克,甚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造成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损伤。 超敏反应与正常免疫应答的区别在于是机体在识别和排除抗原的同时,还给机体造成机能障碍或病理损伤,将损伤一面称之为超敏反应,属于病理免疫,又称变态反应 根据Gell 和Coombs,把超敏反应分为四种类型:I型:过敏反应 Ⅱ型:抗体介导的细胞毒反应 Ⅲ型:免疫复合物反应 Ⅳ型:迟发型超敏反应 第一节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由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释放大量过敏介质而造成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过敏介质诱发的临床表现时间极短,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 始动因素:IgE 作用机制:肥大细胞膜上的FcεR结合IgE类抗体,经过交联作用,激活了肥大细胞,促使其脱颗粒,释放出多种类型的过敏介质。 一、IgE和肥大细胞的活化 (一)IgE及其类别转换 IgE分子的免疫生物学特性:通过其高亲和力受体FcεRI首先和细胞及组织结合,然后再识别和结合抗原。 表达FcεRI的细胞: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活化的嗜酸粒细胞 Ig类别转换: NK1.1CD4+T cell DC2(树突细胞) Th2 cell IL-4 Th0 cell 低浓度抗原(应变原作用特点之一) IgE IL-4, IL-3 B cell (二)IgE介导的信号转导 FcεRI:由四条肽链组成:α、β及两条γ链。 α链:胞膜外两个IgSF结构域:识别IgEFc段 β链:四次跨膜结构域,N、C端在膜内 胞内有ITAM,参与细胞活化信号的胞内转导γ链:同源二聚体 IgE和两个以上FcεRI分子的α链交联:引起受体及相关跨膜分子的聚合,致Src家族PTK 成员(Lyn)相互磷酸化而激活 肥大细胞还有蛋白酪氨酸激酶Btk的参与。 (三)肥大细胞活化的调节 1、CD23(FcεRⅢ):低亲和力IgE受体,负向调节IgE合成。 2、FcγRⅡ-B:负反馈调节,机制未明 3、GIF:糖基化抑制因子 4、GEF:糖基化增强因子 二、肥大细胞与过敏介质 (一)肥大细胞类型

四型超敏反应总结

类 型 过敏原抗体补体细胞活性介质常见病小结 1 型 超 敏 反 应 即速发型,又称过敏反应。 该型超敏反应是已被超敏原致敏的机体再次 受到相同超敏原刺激后所生的急性超敏反应。 发生快,消退亦快;常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 而无严重的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 倾向。 过敏原进入机体后,诱导B细胞产生IgE抗体。IgE 与靶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牢固地吸附在肥大细胞、嗜 碱粒细胞表面。当相同。 可经血清被动转移。 植物花粉、真菌孢 子、尘螨或其排泄 物、昆虫或其毒液、 异种动物血清、动物 皮屑,以及乳、蛋、 鱼、虾、蟹、贝等食 物和青霉素、链霉 素、先锋霉素、磺胺、 普鲁卡因、有机碘化 合物等药物及化学 物质。 主要由IgE 介导,其次 为IgG4 (IgE主要 由鼻咽、扁 桃体、器 官、胃肠道 粘膜下固 有层浆细 胞产生) 无肥大细胞与 嗜碱性粒细 胞、嗜酸性粒 细胞、FceR、 组胺、白 三烯、前 列腺素 (PG)、 血小板活 化因子 (PAF)、 激肽原 酶、感觉 神经肽。 全身过敏反应、呼 吸道过敏反应、消 化道过敏反应、皮 肤过敏反应。 1、必须有与肥大 细胞及嗜碱细胞高 亲和的IgE参与。 2、IgE多由粘膜分 泌,所以多引起黏膜 反应。 2 型 超 敏 反 应 即细胞毒型(Ⅱ型变态反应),抗体(多属IgG、 少数为IgM、IgA)首先同细胞本身抗原成分或吸 附于膜表面成分相结合,然后通过四种不同的途 径杀伤靶细胞。 细胞固有抗原 (ABO、Rh、白细胞 抗原)、自身抗原、 外来抗原或半抗原。 IgG、IgM、IgA C1-C9单核吞噬细 胞、中性粒细 胞、NK细胞 ()各种血细 胞可作为破 会对象。 输血反应、新生儿 溶血、免疫性血细 胞减少症、肺肾综 合征 (Goodpasture)、 自身免疫性甲亢 (Graves) 1、必须有靶细胞表 面抗原结合的IgG、 IgM参与

超敏反应及免疫学应用习题

第十六章免疫病理之一:超敏反应 【目的要求】 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分型;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熟悉: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 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教学内容】 一、超敏反应的概念(超敏反应、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超敏反应的分类:根据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分为Ⅰ、Ⅱ、Ⅲ、Ⅳ型。 二、Ⅰ型超敏反应: 1、特点及参与成分(变应原、变应素、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2、发生机制(致敏阶段、发敏阶段)。 3、临床常见疾病及防治原则。 三、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临床常见疾病。 四、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临床常见疾病。 五、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临床常见疾病。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超敏反应 2. 变应原 3. 变应素 4. Authus反应 5. DTH 二、填空题 1.超敏反应是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根据免疫应答的机制和临床特点,可将超敏反应分为4型:其中 I 型,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 II 型,又称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 III 型,又称为免

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IV 型,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 3.表面具有FcεRI的细胞有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4.根据I型超敏反应效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速发相和迟发相两种类型。 5.致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内预先形成储备的介质包括组胺和激肽原酶;新合成的介质主要包括白三烯、前列腺素D2 和血小板活化因子。 6.青霉素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和青霉烯酸是半抗原,与体内组织蛋白结合后就具有了免疫原性。 7.ABO血型的天然血型抗体属于 IgM 类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Rh抗体是 IgG 抗体。 8.补体不参与 I 型和 IV 型超敏反应。 9.Ⅳ型超敏反应是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 10.食物过敏反应属于 I 型超敏反应;异型输血反应属于 II 型超敏反应;急性肾小球肾炎多数属于 III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属于 IV 型超敏反应。 11.预防超敏反应时,最理想的方法是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 12.临床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时,为防止血清过敏性休克,需作皮肤过敏试验;如为阳性,而又必须使用时,应采用脱敏疗法。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超敏反应的理解,错误的是( D ) A.致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 B.发生时间有快有慢 C.为异常免疫反应D.为负免疫应答 E.一定是相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时才发生 2.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是( E ) A.中性粒细胞 B.致敏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NK细胞E.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3.引起即刻相反应的主要生物学活性介质是( E ) A.白三烯 B.前列腺素D2 C.血小板活化因子 D.激肽原酶E.组胺 4.I型超敏反应不具有的特点是( E ) A.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B. 无补体参与 C.特异性IgE参与 D.发生和消退迅速 E.免疫病理作用以细胞破坏为主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八、九章免疫应答和超敏反应 【学习建议】 第八章内容介绍了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免疫应答的类型、应答产生过程及其免疫效应。也简单介绍了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第九章介绍了超敏反应的主要类型和常见临床疾病。学习这两章应掌握 1.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包括超敏反应的概念和主要类型;2.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1)TD抗原诱导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和抗体产生的规律。(2)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过程和特点。3.各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及发生机制。熟悉临床常见的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及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以及免疫耐受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 【知识结构图】 1.: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

2.: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的活化、增殖,分化为和浆细胞。3.:效应T细胞产生的和浆细胞产生抗体介导的。 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一) (二) (三)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一) (二) 四、超敏反应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一)抗体的负反馈调节 (二)免疫细胞的负反馈调节 【概念简释】 1.:是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变化和产生免疫效应的生理过程。主要包括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识别后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以及最终产生免疫效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或产生耐受()。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正常免疫应答可保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异常免疫应答(自身免疫和)也可造成病理性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 2.:动物第一次接触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其特征是:(1)产生应答的潜伏期相对较长。(2)抗体效价低,维持时间短。(3)以IgM类抗体为主,IgG出现较晚。为低亲和力抗体。 3.:机体对曾经接触过的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其特征是:(1)产生应答的潜伏期明显缩短。(2)抗体效价高,维持时间长。(3)以IgM和IgG几乎同时产生,为高亲和力抗体。 4.:又称或过敏反应,是机体对曾经接触过的某种抗原再次接触时所表现的异常增高的免疫应答,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

过敏反应应急预案(内容参考)

过敏反应的观察及急救护理应对 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包括: 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II型超敏反应→细胞溶解型和细胞毒型 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和血管炎型 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四型超敏反应比较 型I II III IV 名称速发型细胞毒型免疫复合物型迟发型 抗体IgE IgG1-3IgM IgG、IgM IgA 无 补体无++无 细胞肥大细胞 嗜碱性中性粒 巨噬细胞 中性粒 血小板 T细胞 巨噬细胞 疾病过敏性休克、 荨麻疹输血反应 血细胞减少 新生儿溶血 血清病 肾小球肾炎 类风湿 传染性迟发型 超敏反应 接触性皮炎 ●超敏反应的特点: 1、I、II和III型超敏反应由抗体介导。 2、补体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但必须依赖补体才能致病的只有III型超敏反应。 3、同一变应原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 4、在同一个体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超敏反应。 ●I型(速发型过敏反应)——临床上最常见的过敏反应,反应速度极快,明显的个体差异。治疗及时,一般不留后遗症。遗传倾向。 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全身过敏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 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 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皮炎、神经血管性水肿 ●临床上常见的II型超敏反应疾病 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血细胞减少症、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 ●临床上常见的III型超敏反应疾病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Arthus反应 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免疫应答复习整理

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抗原性异物刺激,使体内相应的免疫细胞对该特异性抗原表位进行识别,同时自身发生活化、增殖,分化为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从而有效地发挥免疫效应,最终将抗原破坏和(或)清除的全过程,使机体免疫系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 免疫反应:是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的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今是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 免疫应答分为: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也称天然免疫,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CD细胞,肥大细胞,NKT细胞,B1细胞,γδT细胞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特点:再感染开始的前96h内未经克隆扩增分化即迅速发挥免疫效应,其作用广泛,不针对特定抗原,因此对机体早期感染的控制意义重大。固有免疫应答还可以通过活化的巨噬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通过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T,B细胞对相应的抗原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高度特异性,维持时间也特长。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征:特异性,排他性,多样性,记忆性,转移性,耐受性,获得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类具有高度多基因性和多态性的基因群,其表达大产物称为MHC分子。 MHC分子的主要免疫学功能是作为抗原识别分子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 人类MHC分子被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其编码基因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其基因表达产物为HLA分子。 经典的HLA分子可分为两类:HLA I类分子和HLA II类分子。 HLA I类分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HLAII类分子仅分布于专职性抗原呈递细胞APC及活化T细胞表面。在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中的作用:HLAI类分子识别并呈递的主要是内源性抗原肽,通过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的识别起限制性作用。HLAII类分子识别并呈递的主要是外源性抗原肽,通过与辅助受体CD4结合,对Th对的识别起限制性作用。 抗原呈递: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未经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处理过的天然抗原,所以必须依赖于抗原呈递细胞将天然抗原加工处理为抗原肽后,表达于细胞表面,由MHC呈递给T细胞供其识别。 外源性抗原并非仅指非己抗原,而是包括所有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抗原,如细菌,寄生虫,自身细胞和某些组织 内源性抗原并非仅指自身抗原,是指存在于细胞内,须进行加工处理的抗原,包括病原感染的靶细胞和癌基因突变所致的肿瘤细胞。 外源性抗原多肽:长度为12~20个氨基酸大小的多肽片段是外源性抗原与MHC-II 类分子相应部位结合并被呈递供CD4+T细胞识别的片段,被称为~ T细胞活化的必备条件:双识别,双信号。第一信号来自TCR与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识别和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前已述及。第二信号来自于APC与T细胞表面表达的协同刺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即相应的协同刺激分子之间得到结合,又称为协同刺激信号。 T细胞介导的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主要有两类细胞:一类是CD4+T细胞,另一类是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 TH1型CD4+T细胞的作用:参与迟法型超敏反应,对巨噬细胞的作用,对其他细胞的作用。 CD4+T细胞效应:CD4+T细胞根据其发挥的免疫效应可分为CD4+T辅助细胞Th,调节性T细胞

过敏反应

过敏(Confusing),又称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高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这些不同得说法导致文献数据不一致。 常用分类:过敏反应/过敏性过敏反应(IgE介导)或类过敏反应/非过敏性过敏反应(非IgE介导)。 一.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率30 - 950 /100,000 人/年,终生患病率50 - 2000 / 100,000 人,死亡率< 1% 。 与麻醉相关得过敏反应得数据引起得疑问:1、数据不一致。英国 60例/年,法国 394 例/年;2、很多数据被低估。 引起这种问题得根源在于警惕性不足,因为过敏反应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就是麻醉医师首先要考虑得问题。 过敏反应就是小概率事件。病人处于镇静或麻醉状态(无主诉),或病人全身覆盖手术单(失去皮肤症状),误认为就是麻醉药物得正常副作用。此外也缺乏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北京地区麻醉学科在2005年得调查报告称,药物过敏反应6、6/万。麻醉相关过敏反应得死亡率就是3 - 6%。另有2%病人会残留神经功能障碍。 二.过敏反应及分型 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超敏反应: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得特异性免疫应答。(医学免疫学,陈慰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2000) 分型: 1、速发型超敏反应; 2、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贫,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甲亢; 3、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4、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传染性迟发性超敏反应如结核病人肺空洞形成、干酪样坏死与麻风病人皮肤肉芽肿形成。 (一)速发型超敏反应 1、致敏原/变应原(allergen) 选择性激活T细胞(CD4+ Th2)及B细胞,诱导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应答,引起变态反应得抗原性物质。 2、特点 (1)再次接触致敏原后反应发生快,消退也快; (2)通常使机体出现功能紊乱,而不致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 (3)具有明显个体差异与遗传背景。 3、致敏原分类 天然致敏原:多为分子量相对较小(10 – 20 kD)得可溶性蛋白质抗原、 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本身没有免疫原性,进入机体后,有可能与组织蛋白结合而获得免疫原性,成为致敏原/变应原。

变态反应与超敏反应

第十二章变态反应与超敏反应 当已经产生了IgE抗体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无毒性抗原或变应原(allergen)时,可引起变态反应的发生。在组织中,变应原结合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后激活肥大细胞,可导致一系列具有变态反应(allergy)特征的病理性免疫反应。IgE的生物学功能在第九章已作论述,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保护性抗体,尤其表现在抵御寄生虫蠕虫感染的免疫中。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发展中国家,而在工业化国家里,由IgE导致变态反应的现象非常普遍,它是引起疾病的重要诱因(见表12.1)。在北美和欧洲,几乎近半数的人对一种或数种环境变应原过敏。虽然过敏反应造成生命的危害比较罕见,但由此引起的身体不适十分常见,使患者丧失了大量的学习和工作时间。鉴于IgE抗体在医学上的重要性,目前对IgE介导的效应过程在病理学方面的了解远甚于其在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 所有IgE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均涉及到肥大细胞脱颗粒。过敏个体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与变应原侵入的途径如注射、吸入、摄入以及变应原的剂量有关。 变态反应(allergy)一词最早由Clemens Van Pirguet提出,当时是作为“机体对外来物质反应的一种能力”的意思,该词用意广泛,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免疫学反应。现代变态反应定义是“免疫系统对无毒性抗原发生反应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变态反应其实是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的一种形式,有许多免疫反应可以导致组织损伤。Coombs 和Gell把超敏反应归纳为四类(图12.2)。在本章节里,首先描述了IgE介导的免疫效应机制,然后对IgE—抗原复合物结合至肥大细胞表面IgE高亲和力F Cε受体后所产生的病理

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如Arthus反应及类Arthus反应。前者见于实验性局部Ⅲ型超敏反应;后者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局部反复注射胰岛素后刺激机体产生相应IgG抗体,再次注射胰岛素即可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类似Arthus反应的现象。(二)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通常在初次接受大剂量抗毒素(马血清)1~2周后,出现发热、皮疹、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等症状。主要是体内马血清尚未清除就产生了相应抗体,两者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所致。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停用抗毒素后可自然恢复。 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一般发生于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2~3周,由体内产生的相应抗体与链球菌可溶性抗原如M蛋白结合后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所致。其他病原体如乙肝病毒、疟原虫等感染也可引起免疫复合物型肾炎。 3.慢性免疫复合物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患者体内持续存在变性DNA及抗DNA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肝脏、关节、皮肤等部位血管壁,激活补体和中性粒细胞引起的多脏器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自身变性的IgG 分子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IgM类为主,临床上称类风湿因子),两者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反复沉积在小关节滑膜,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 4.过敏性休克样反应:见于临床上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时出现的与过敏性休克相同的临床表现。但两者发生机制不同。过敏性休克样反应无IgE参与,是由于梅毒螺旋体和钩端螺旋体被大量杀死后,其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形成大量的循环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产生大量过敏毒素,激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血压下降,导致过敏性休克。

超敏反应的分类

超敏反应的分类 Ⅰ型 IgE介导 以组胺的释放为基础迅速发病 ( <1h ) Ⅱ型 IgG或IgM介导 直接针对靶细胞的免疫反应例如:输血反应 Ⅲ型 IgG和IgM介导 形成免疫复合物 Ⅳ型细胞介导 迟发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导致的反应 IgG和IgM介导,形成与补体系统相关的循环抗体 抗原: 病毒抗原 细菌抗原 自身抗原((DNA, RNA, 等) 食物大分子 职业抗原 (鸟类, 霉菌, 等) 不耐受与真正的过敏,在发作时间和症状上均有相似之处。 但是,这其中没有特异性IgE的参与 ! 什么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是指人体免疫系统把进入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作是有害物质,

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 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Ⅲ型变态反应),引起所有组织(包 括血管)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 食物不耐受,一系列症状:头痛或偏头痛,疲劳和腹泻,就像一些由于精神情绪因素引起的症状一样。导致这一切的潜在机理是什么呢 理论上,所有的食物都应当被消化到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这样才能完 全转化为能量提供人体所需。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部分食物,或许就是我 们最喜欢吃的某一种,可能因为缺乏相应的酶而无法被人体完全消化。它们 只能以多肽和其他分子的形式进入肠道,在那里被作为外来物质识别, IgG/IgG4 介导了针对食物颗粒的免疫反应这些免疫复合物可以继发导致血 压的升高,胆固醇沉积,水肿和超重。因此导致的疾病类似于过敏,自身免 疫疾病,频繁感染,和慢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这一系列反应的 食物种类,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因此可以通过对特异性IgG4的检测判 断出来。 食物不耐受的特点 进食后24小时—数天发生;常伴随慢性症状,如“哮喘、湿疹、偏头痛、 肠道激惹征、关节炎、疲倦”等;可能由多种食物共同作用导致; 传统方法难以发现不耐受的食物源。 IgG介导的胃肠道疾病 肠道炎症性疾病(IBD) Chron’s病 溃疡性结肠炎

超敏反应

第十章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若机体已被某抗原致敏,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则二次免疫应答被增强。在摄入的抗原量较大或机体的免疫处于高应答状态时,则因免疫应答过强而导致组织损伤,此即称为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俗称变态反应(allergy)或过敏反应(anaphylaxis)。 根据反应发生的速度、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将超敏反应分为I、II、III和IV型。I~III 型由抗体介导,可经血清被动转移。而IV型由T细胞介导,可经细胞被动转移,反应发生较慢,故称迟发型超敏反应。 I型主要由IgE抗体介导,故补体不参与,由肥大细胞等释放的介质引起组织损伤,症状发生和消退在四个型中最快,与遗传关系也最明显。 II型由抗组织和细胞表面抗原的IgG或IgM类抗体介导,血细胞是主要靶细胞,补体活化、白细胞聚集并活化以及受体功能异常为该型反应机制。 III型由循环可溶性抗原与IgM或IgG类抗体形成的复合物介导,补体参与反应,白细胞聚集和被激活。 I~III型均可经血清抗体转移。 IV型超敏反应由CD4+T细胞介导,引起组织损伤的机制是Mφ和淋巴细胞的局部浸润、活化及细胞因子的产生。 10.1 I型超敏反应 10.1.1 I型超敏反应的概念 I型超敏反应在四型超敏反应中发生速度最快,一般在第二次接触抗原后数分钟内出现反应,故称速发型超敏反应(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或变态反应(allergy)。多次注射动物抗血清所引起的异常反应称为过敏症(anaphylaxis),以示与保护性反应(prophylaxis)相区别。IgE抗体是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抗体。 (一)变应原 凡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后能引起Ig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称为变应原(allergen)。多数天然变应原的分子量为1~7万道尔顿。

比较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比较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T、B细胞相互作用 B细胞一般分为B - 1细胞亚群和B - 2细胞亚群。B- 1细胞主要识别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抗原) ,即非蛋白质类抗原如脂类、多糖抗原等, 这些抗原可直接激活B 细胞, 无需Th细胞的辅助。B- 2细胞介导对胸腺依赖性抗原(TD抗原)即蛋白质抗原的免疫应答, 且须有Th细胞的辅助。B- 2细胞占外周血B细胞总数的90%-95%。所以,绝大多数B细胞在受刺激活化过程都需要双信号, 其中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BCR)识别抗原是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这时的B细胞还只能是致敏B细胞, 致敏B细胞必须再接受T细胞的辅助后(即Th细胞被抗原递呈细胞激活后产生了CD40L, CD40L与B 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 成为B细胞

活化的第二信号)才能够活化。 同样, T细胞活化过程也需要多种信号。当TD抗原被B细胞表面的BCR识别并结合后就形成一种抗原抗体(BCR)复合物, 该复合物被B细胞内化加工为抗原肽, 然后与MHC II类分子形成复合物,接着该复合物被B细胞递呈给T细胞的抗原受体(TCR), 产生T 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同时, B细胞在识别抗原后表达了B7分子, 与T细胞表面的CD28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由上可见, T 细胞需要B细胞提供的MHC II类分子复合物作为其活化的第一信号, 这是由于T 细胞具有MHC限制性, T 细胞只能识别由B细胞或其他APC加工、MHC分子递呈的抗原肽。活化的T细胞产生分子信号, 进一步刺激B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完成体液免疫。在免疫应答过程中, T、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在此过程中,T细胞被抗原递呈细胞激活后, 开始分裂增殖, 并产生一些细胞因子, 如IL-2、IL-4、干扰素等, 这些细胞因子与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的IL-1、IL-7等共同作用于B细胞, 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分泌抗体。同样, 各种细胞因子也是T细胞活化增殖所需要的。

Ⅰ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是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在数分钟内所发生的超敏反应。 其主要特点是:①发生快,消退亦快; ②主要由特异性IgE 介导; ③通常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一般不遗留组织损伤; ④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中文名Ⅰ型超敏反应 对象已致敏的机体 主要特点发生快,消退亦快 时间数分钟 参与超敏反应的物质 一变应原

凡进入机体能诱导产生特异性IgE 类抗体,导致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allergy)。有些变应原为完全抗原,也有些为半抗原。一般变应原均属外源性抗原。 临床上常见的变应原有:药物、异种动物血清、植物花粉、尘螨、真菌孢子、动物皮屑或羽毛、昆虫或其毒液以及鱼、虾、蛋、乳、蟹、贝等食物和某些酶类如枯草菌溶素、蜂毒中的磷脂酶A2 等。 二抗体 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为IgE ,因其由变应原诱导产生,又称为反应素(allergins)。正常人血清中其含量极低,超敏患者明显升高。IgE 主要在鼻咽、扁桃体、气管、支气管和胃肠道等处的粘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产生,这些部位也是变应原易于侵入和超敏反应常见的发生部位.

被变应原刺激后,易于产生IgE 类抗体的机体为特应性素质个体,亦称过敏体质者。研究表明: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与MHC Ⅱ类基因中的某些位点有关,IgE 为亲细胞抗体,能通过Fc 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 Fc 受体(Fc εR)结合。结合于细胞表面的IgE 比较稳定不易降解。 三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和嗜酸性粒细胞 1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是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细胞,胞浆含有嗜碱性颗粒,能释放或介导合成大致相同的活性介质,如组织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缓激肽等。此二类细胞来源于髓样干细胞前体。其细胞表面均具有高亲和力的IgE Fc 受体,能与IgE Fc 段牢固结合。 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淋巴组织、子宫、膀胱、以及消化道粘膜下层结缔组织中微血管周围和内脏器官的包膜中,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最新四型超敏反应总结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模拟卷)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医学免疫学 14 超敏反应

14 超敏反应 一.名词解释 1.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 织损伤为主的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2.变应原:是指一类能选择性地激活Th2细胞和B细胞,并诱导产生特异性IgE,引起Ⅰ 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性物质。 3.变应素:1)针对某种变应原的IgE特异性抗体是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因素,称为 变应素。2)在Ⅰ型超敏反应患者体内IgE含量异常增高。 二.基本概念 1.超敏反应以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 2.产生IgE的是Th2细胞和B细胞。IL-4可诱导B细胞产生IgE。 3.嗜酸性粒细胞在Ⅰ型超敏反应中有双重性。 4.速发相:接触变应原后数秒内发生,持续数小时,由预先存在介质引起。 预先存在介质:组胺、激肽酶原。 迟发相:接触变应原后数分钟内发生,持续数天,由新合成介质引起。 新合成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D、血小板活化因子。 介质作用:1)使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2)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3)炎性细胞趋化和局部炎性反应;4)致微血栓形成。 5.青霉素本身无免疫原性,其降解物青霉噻唑醋或青霉酸为变应原。(注意脱敏方式) 6.需要抗体:Ⅰ、Ⅱ、Ⅲ型。需要补体:Ⅱ、Ⅲ型。 四.论述题 A.参与成分:1)变应原;2)IgE;3)效应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B.临床特点: 1)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2)一般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较少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 3)由特异性IgE介导,无补体参与。4)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C.发生机制: 1)致敏阶段:变应原初次进入机体后,诱导变应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IgE类抗体,并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FcεRⅠ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2)发敏阶段: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通过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特异性结合,使膜表面FcεRⅠ交联,触发致敏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3)效应阶段: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或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变态反应。 D.常见疾病: 1)全身过敏性休克:A.药物过敏性休克。B.血清过敏性休克 2)呼吸道变态反应。3)消化道变态反应4)皮肤变态反应: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 参与成分:IgG、IgM、补体、巨噬细胞、NK细胞。 发生机制:由IgG或IgM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作用下,引起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抗体、补体、效应细胞作用: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

第八、九章免疫应答和超敏反应 【学习建议】 第八章内容介绍了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免疫应答的类型、应答产生过程及其免疫效应。也简单介绍了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第九章介绍了超敏反应的主要类型和常见临床疾病。学习这两章应掌握 1.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包括超敏反应的概念和主要类型;2.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1)TD抗原诱导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和抗体产生的规律。(2)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过程和特点。3.各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及发生机制。熟悉临床常见的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及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以及免疫耐受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 【知识结构图】 (一)I型超敏反应 (二)II型超敏反应 (三)III型超敏反应 (四)IV型超敏反应 五、免疫耐受 六、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 (一)抗体的负反馈调节 (二)免疫细胞的负反馈调节 【概念简释】 1.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变化和产生免疫效应的生理过程。主要包括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感应阶段)、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识别后的活化、增殖和分化(反应阶段)、以及最终产生免疫效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或产生耐受(效应阶段)。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正常免疫应答可保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异常免疫应答(自身免疫和超敏反应)也可造成病理性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

2.初次应答:动物第一次接触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其特征是:(1)产生应答的潜伏期相对较长。(2)抗体效价低,维持时间短。(3)以IgM类抗体为主,IgG出现较晚。为低亲和力抗体。 3.再次应答:机体对曾经接触过的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其特征是:(1)产生应答的潜伏期明显缩短。(2)抗体效价高,维持时间长。(3)以IgM和IgG几乎同时产生,为高亲和力抗体。 4.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是机体对曾经接触过的某种抗原再次接触时所表现的异常增高的免疫应答,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 5.免疫耐受: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对某种抗原产生耐受的个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体内不能产生用常规方法可检测到的体液或细胞免疫应答,但对其他抗原仍保持正常的免疫应答能力。 6.免疫抑制:机体对任何抗原刺激均不产生免疫应答或反应减弱的非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其产生原因主要有先天的遗传缺陷和后天因疾病、射线、药物等因素抑制免疫功能。 7.外源性抗原: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称为外源性抗原,如被吞噬的细菌或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常使其与MHC-I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I 类分子复合物提呈给CD4+T细胞。 8.内源性抗原:细胞内合成的抗原称为内源性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或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蛋白等。内源性抗原在细胞内合成后与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并表达于细胞表面提呈给CD8+T细胞。 9.脱敏疗法:针对皮试阳性又必须使用某种抗原(如抗血清)者,可将抗原通过小剂量、短间隔(30—50分钟)、多次注射的方法注入体内,使有限数量的致敏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少量生物活性介质,不足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当耗尽致敏肥大细胞后再大量注射抗血清也不会发生超敏反应,并可发挥其中和毒素的作用。 10.减敏疗法:针对难以避免接触的抗原(如花粉、尘螨)引起的呼吸道超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经皮试确定变应原后,可采用小剂量、长间隔(6—10天)、多次皮下注射的方法,通过改变变应原进入机体的途径,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G,与IgE竞争性结合进入体内的变应原,达到减轻I型超敏反应的一种治疗方法。 11.血清病:指机体初次接受大量异种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后的1-2周,出现局部红肿、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甚至一过性蛋白尿等症状。本病为一过性表现,停用免疫血清后可自行恢复。 12.过敏性休克样反应:属I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一种类似I型超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其产生原因是血流中形成的大量免疫复合物通过传统途径激活补体,产生大量过敏毒素(C3a、C5a)与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结合,引发细胞脱颗粒,释放大量血管活性介质,导致过敏性休克。 13.新生儿溶血症:因母子间Rh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血型Rh-母亲由于接受Rh+输血、怀有Rh+胎儿流产或分娩时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均可刺激母亲产生IgG类血型抗体。当体内产生Rh抗体的母亲妊娠或再次妊娠怀有Rh+胎儿时,此类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其红细胞结合,激活补体,使红细胞破坏、溶解,引起流产或新生儿溶血。 14.Arthus反应:是一种实验性局部III型超敏反应。Arthus发现用马血清经皮下反复免疫家兔数周后,当再次注射马血清时,可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此种现象称为Arthus反应。 【重点难点内容】 一、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