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声的利用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复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精选全文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精选全文

板块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噪声的来源及其波形的特点。 2.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分别指什么。 3.噪声的危害。 4.减弱噪声的有效途径。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点,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复述,必要时 加以补充。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 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点评: 由学生自愿组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体现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体现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 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3.控制噪声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控制噪声的知识。 (利用实验增加学生的体验。) (1)学生实验:把旋转的电动机放在桌子上,会产生较大的声音;将 电动机用软泡沫塑料垫起,减少桌面的振动,噪声明显减弱;将电动 机置于空罐头盒上,将罐头盒用软泡沫塑料垫上,再用软泡沫塑料 挡在电动机与学生之间,发现噪声明显减弱;听到噪声时,捂住耳朵 ,噪声明显减弱。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说课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级 上册《声现象》单元中的课文《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 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 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根据学生说出的理由引入新课。《噪声的危 害和控制》(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经历出发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有 话可说,有话想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 一开始就被激活。)
板块二、教授新课 1.噪声的来源 教师引导,认识噪声: 教师通过播放歌曲、演示实验、组织学生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 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物理知识: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备发出的噪声。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 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 工地的机器声,以及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娱乐 场所的音乐声,都是噪声。
乐音和噪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时乐音 也会因为干扰其他人而属于噪声,例如广场舞 的音乐;物理学角度的噪音任何情况下都不会 成为乐音。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 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损坏建筑物,并使一些仪 表
和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如超音速飞机的轰 鸣声,巨大的爆炸声会将建筑物的玻璃震 碎等。
新知探究 跟踪训练
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显示装置,
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C )
A. 此处的噪声会使人失去听力 >150dB
B. 此处的噪声会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 >70dB

>50dB
C. D.
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30~40dB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控制噪声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 声十分重要。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 (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2)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 (3)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 因此,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即:

止噪声产生
噪声、工 来 业噪声、 源
生活噪声 等
控 在传播过程中: 制 阻断噪声传播
在人耳处:防 止噪声进入人

随堂小测
1. 下列情景中的声音。不属于噪声的是( A )
A. 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声音
B. 马路上,机动车的鸣笛声 影响人们心情
C. 在图书馆,几位同学热烈讨论问题的声音
D. 睡觉时,蚊虫发出的嗡嗡声

人教版八年物理上2.3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典题解析二

人教版八年物理上2.3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典题解析二

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类型一、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

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教室外婚庆的爆竹声;⑥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音的是()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思路点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和对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答案】C【解析】题目中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的声音有: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教室外婚庆的爆竹声,所以选项C正确;故选C。

【总结升华】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此题注意考查生活中噪声,留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

举一反三:【变式】就环境保护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 B.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C.噪声强度的计量可用“分贝”作为单位 D.睡眠时噪声不应超过30分贝【答案】C2. 现代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如图,此时噪声分贝数为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填“增大”“减少”或“不变”)【答案】59.1;响度;增大【解析】从噪声监测器上可以直接读出59.1分贝,它代表声音的响度。

当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监测器距离发声体距离变近,响度会增大。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噪声的强弱等级分贝(dB),响度的定义和影响响度的因素。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可以从噪声监测器上直接进行读取。

3.“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中减弱噪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隔声板、植树种草(吸收噪声)、关门窗.
树木能够吸 收噪声,所以 常说”幽静 的森林”.
公路隔声屏障减少公 路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在人耳处控制: 带耳罩、用手捂住耳朵.
防噪声耳塞
放鞭炮时不由自主地 会捂住耳朵;
直升机驾驶员为什么戴耳罩?
测量噪声等级的仪器——噪声监测装置
控制噪声(三大途径)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三个阶段
声源的 振动 在声源处 减弱噪声
空气等介 人耳接收 质的传播 (鼓膜的振动) 在传播途 中减弱 在人耳处 减弱
控制噪声:
生活实例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控制 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禁止鸣喇叭.
禁止鸣笛标志 汽车消声器
枪管消声器

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控制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分类:
★物理角度: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 属于噪声。
噪声的波形图
乐音的波形图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dB ★为了保护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dB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产生声音的物体称为发声体,也叫声源。

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

3.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实验中:①老师讲课学生能听到,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②用塑料袋包好正在发声僧的电话放入水中,我们能听到声音,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

③敲击课桌,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④玻璃罩内的闹钟,随着空气不断减少,响声越来越弱,直至听不见,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实验结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可以靠固体、液体、气体作为传播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往外传播的。

4、声速:①声速是描述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②声速与介质的温度和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较慢,在气体中最慢。

③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④公式为v=s/t5、能听清回声的条件:回声与原声时间间隔大于0.1秒时,或者与障碍物的距离在17m 以上时。

反之的话,回声与原声就会叠加在一起,使得我们听到一个更大的声音。

6、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

7、空气传导: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到方式。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到方式。

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通俗“粗细”):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常见描述音调:男高音、女生声音高、这首歌音太高、脆如银铃、螺丝松动、水牛哞哞的叫是响度大,蚊子嗡嗡的叫是音调高。

①影响音因素: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频率,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②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Hz 。

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本节教材的物理知识相对较少,教学中要从保护环境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理解了声音的三种特性,了解了声的利用。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噪声,噪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所以,我给学生留了一个课前任务:寻找生活中影响我们生活的噪声并且录制视频课上分享.学生通过课前活动,已经了解了噪声的危害,因此,特别想知道怎样控制噪声,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噪音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本节课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材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噪声的形成,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了什么声音属于噪声;紧接着指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分贝来表示,通过网络查询知道噪声的危害,从而认识到控制噪声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小组讨论、网络查询找到控制噪声的方法,并将资料整合制作ppt,最后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效的促进了知识的学习。

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是让学生互相讨论进行探究,形成感性认识,在教师的不断提问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发言.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是简单地评价对与错,而是鼓励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讨论探究,形成理性知识。

在联系实际过程中学习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这种方法,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音污染的危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音污染的危害

噪音污染的危害孕妇长期处在超过5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会使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并出现精神紧张和内分泌系统失调。

严重的会使血压升高、胎儿缺氧缺血、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

而高分贝噪音能损坏,胎儿的听觉器官,致使部分区域受到影响。

影响大脑的发育,导致儿童智力低下。

噪音的恶性刺激,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噪音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氮基酸、谷氮酸、赖氮酸等必须的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影响健康;噪音令人肾上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容易导致心脏病发;同时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 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 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

·影响睡眠, 造成疲倦。

办法1营造隔音林2将噪音污染严重的企业搬离市区3源头处预防,传播过程消减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损害听力。

有关资料表明: 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 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 若是在摇滚音乐厅, 半小时后, 人的听力就会受损;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可达50%。

2、噪音损害视力噪音会严重影响听觉器官,甚至使人丧失听力,尽人皆知。

然而,耳朵与眼睛之间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也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波及”视觉器官,使人的视力减弱。

研究指出,噪音可使色觉、色视野发生异常。

调查发现,在接触稳态噪音的80名工人中,出现红、绿、白三色视野缩小者竟高达80%,比对照组增加85%。

噪音对视力的影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安静明亮的商店购物时,显得愉快和镇静,买东西能做到挑选精细购买齐全。

而在高音喇叭大声播放快节奏的流行音乐(一些所谓的流行音乐,只不过是震耳欲聋的强噪音)时购物,往往烦燥不安,眼花缭乱,甚至会混胡乱交易,该买的未买,买了的因识别不细也不满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四节,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共21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四节,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共21张PPT)

噪音的大小
分贝 ,符号:dB,表示声音的 强弱.
等级: 0dB 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50dB 保证休息和睡眠. <70dB 保证工作和学习. <90dB 保护听力. 150dB 鼓膜会破裂出血失去听力.
噪音的防控 噪声的产生
在声源处减弱
噪声的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噪声的接收 在人耳处减弱
2.声可以传递能量 (2)清洗物体,如眼镜、钟表、牙齿等。
放在扬声器前的 烛焰会动
练一练
分析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还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看病;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2.噪声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如:建筑工地上各种机器轰鸣声,飞机起飞和下降时巨大的响声等.
3.乐音和噪声的区分
乐音
噪音
物理角度
发声体做规则振动发 出的声音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 发出的声音
环境保护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对人 角度 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波形
安消声器
植树
戴耳罩
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下列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C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在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例6.下列对声的应用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D )
A.有经验的瓜农根据拍击西瓜发出的声音就能判断西瓜的生熟 B.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跳动的情况 C.利用声纳测海深 D.利用超声波来清洗精细的机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专题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专题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________的声音,都是噪声。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是乐音是_________的振动,噪声是__________振动。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人们用_________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其符号________,为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

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

3.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防止噪声的_________,阻断它的_________,防止它进入________。

4.几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①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某个问题与多种因素的关系时,每次只改变_________因素,保持其他因素_________,通过分析这个改变的因素与所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再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或规律)的方法。

例如探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时,改变钢尺伸出桌外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

②转换法:把不易观测的物理量和现象转换成其他_________观测的物理量和现象的方法。

在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就利用了转换法。

例如用乒乓球显示微小振动。

③推理法:在研究问题时,保留主要影响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简明扼要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的方法。

例如在研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中就利用了_________法。

④类比法: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特性,推出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具有这种特性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例如将“声波”类比“___________”来认识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式。

无规则振动工作学习休息干扰有规则无规则分贝dB 70 90 产生传播人耳一个不变易于推理水波一、噪声的来源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初二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音的利用超声波和次声波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音的利用超声波和次声波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音的利用超声波和次声波试题答案及解析1.分李树家装修新房时考虑声学吸音效果.他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相同的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1)他找来相同的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这里的相同主要是指___________(质量、体积、厚度).(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3)小明实验中的三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________;(4)从上面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有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答案】 (1)厚度 (2)材料吸音效果 (3)聚酯棉 (4)材料种类(厚度、硬度)【解析】(1)在质量、体积、厚度三个物理量中,影响吸音效果的主要是材料的厚度,这里的相同主要是指厚度;(2)实验目的是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故表中空格处应填入材料吸音效果;(3)比较表格中三种材料的吸音效果可见,聚酯棉最适合做隔音墙装修;(4)由实验可知影响吸引性能的因素有材料种类(厚度、硬度、弹性等)【考点】材料吸引性能,影响材料吸音效果的因素,实验数据分析。

2.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 )A.在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答案】B【解析】A、噪声的产生处是在学校外面,学生在教室内上课需要讨论回答问题,保持安静,不讲话不符合题意;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如果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可以从声音的接受处减弱噪声,但学生同样也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声音,不符合题意;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会显示噪声的分贝,但无法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减弱噪声的方法3.如图所示,a、b是借助仪器观察到的两种声音的图线,从图线可知:图 (a/b)表示乐音.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这是从处减少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答案】a;声源【解析】乐音是发声体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其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是发声体杂乱无章地振动发出的声音,其波形也是杂乱无章的,所以a是乐音的波形,b是噪音的波形;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

连接中考
例 关于超声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 A.利用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和反射情况,可以制成超声波探伤仪 B.利用超声波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可以测量月球上两座山的距离 C.利用超声波给孕妇做常规检查,确定胎儿的发育状况 D.蝙蝠和海豚等动物有完美的“声呐”系统,它们能在空气和水
中确定物体的位置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3节 声的利用
一、声与信息:
2.3 声的利用/
1.声能够传递信息;
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
汽车修理师傅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 判断故障 ;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 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2、应用: a、回声定位;b、超声导盲仪;c、倒车雷达; d、声呐;e、B超;f、测距;
基础巩固题 3.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 A.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 D.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基础巩固题
4. 超声导盲手杖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 m内障碍物的情况, 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 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方2.3位声的和利用时/ 间, 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蝙蝠觅食、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B超”.
2.3 声的利用/
彩色B型超声波 诊断仪
二、声与能量:
2.3 声的利用/
演示实验:如图所示,将瓶口对着火焰,敲橡皮膜,观察
现火象焰:是火否焰会左摇右动摇?动甚至会熄灭。
知识点 2 声与能量

初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提高)知识讲解

初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提高)知识讲解

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提高)【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强弱的单位及噪声的等级划分;2.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保的角度理解噪声的定义;3.知道噪声的来源,控制噪声的途径及方法;4.了解现代技术中声与信息,声与能量的应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物理中,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要点诠释:噪声和乐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属于乐音,但是从环保角度看属于噪声。

如:悠扬的歌声,从物理学角度属于乐音,但是如果在晚上听到这样的歌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从环保角度就属于噪声。

2、噪声的强弱等级和危害(1)分贝(dB):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 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2)危害:①>90dB,会破坏听力,引起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②>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③>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3、噪声来源:(1)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2)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3)社会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的喧哗声。

(4)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4、控制噪声的途径(1)防止噪声的产生;如:机器下面装上具有弹性的减振垫;一些需要安静的公共场所一般有“轻声慢步”、“请保持安静”的提示牌;小区内、医院及学校附近等路段禁止鸣笛。

(2)阻断噪声的传播;如:将机器用“隔声罩”罩起来;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等。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工厂工人用防噪声耳罩等。

要点诠释:1、噪声往往只能减弱,而不是完全的消除,因为在一些生产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噪声的。

2、噪声的减弱我们常常采取“隔”、“吸”和“消”的方法。

如隔声墙、剧场墙上的吸音小孔、机器减振等。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答案:B 名师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噪声防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P45动手动脑学物理 1.例如家周围有邻居的录音机放出的较大音乐声,街道上的车辆 鸣笛及行人的嘈杂声等。控制措施是安装双层玻璃窗。 2.(1)(3)是有效的、合理的;(2)有效,但不合理;(4)是无效的,这种 装置只是监测装置。 解析: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后,在阻断噪声的同时,将老师讲课声 也阻断了,所以(2)是有效但不合理;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噪声的 强弱,而不能控制噪声的大小。 3.有变化。同学们实际动手测量一下,了解噪声对我们的影响。 4.提示本题要求写一篇“无声的世界”为主题的科学作文,其意义 在于对失聪人员的关注和关爱。建议多阅读一些关于听力障碍或 失聪人士的作文、报道或纪实,同时可上网查询一下相关内容,以 增强社会责任感。
拓展归纳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 都称之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 声污染。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二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音的危害 1.声音强弱的等级: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 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拓展归纳噪声的危害 (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学习、睡眠和休息。 (2)生理效应:使人耳聋、头疼、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 时会使人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损坏建筑物。
3.接收者的控制:即指个人防护措施。可以让工人佩戴护耳器、 耳塞或耳罩,从而形成噪声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
考点 控制噪声污染 例题 (2016广西钦州中考)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 止噪声进入耳朵,是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在图中属于阻断噪声传 播的措施是( )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举例:课堂吵杂声、深夜的广场舞喇叭声
学生听讲、体会
观看“一些声强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视频
阅读课本:
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声源发生处)
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声音的传播过程)
引起鼓膜的振动(人耳处)
师生互动
生独立完成
激励学生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训练提出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问题归纳能力、认真听取他人意见能力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乐音音频和噪声的音频给学生作对比听。
问:听两种声音有何不一样的感受?
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一、噪声的来源
使学生知道声音的等级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物理到生活”
作 业布 置
完成《同步》P19-20
板 书设 计
教后
反思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噪声的来源及其波形的特点.
2.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分别指什么.
3.噪声的危害.
4.减弱噪声的有效途径.
调查:
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五、课堂练习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可超过90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睡眠不可超过50分贝。
三、控制噪声
1.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2.思考: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3.演示
(1)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人教版).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人教版).
3. 控制噪声
➢在声源处控制;
➢在传播过程中控制;
➢在人耳处控制。
物理与生活
在冬天,一场大雪过后,人们往往会感到万籁俱寂 ,你知道为什么吗?
刚下过的雪是新鲜蓬松的,它的表面有许多 小气孔,当外界的声音传入这些小孔时便会发生 反射,由于气孔往往是内部大而孔径小,所以仅 有小部分声音能从入口反射出来,而大部分则被 吸掉了,因而导致了万籁俱寂的场面。
鼓膜 振动
防止噪
阻断噪
防止噪声
声产生
声的传播 进入耳朵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减弱噪声的方法
(1)在声源处减弱:
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
禁止鸣笛标志 汽车消声器
枪管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隔声板、植树种草(吸收噪声)、关门窗.
路边的隔音屏
பைடு நூலகம்
植树造林
树木能够吸收噪声,所以常 说“幽静的森林”.
噪声: 难听、使人厌烦的声音。
它的波形图是杂乱无章的。
一 噪声 1.从物理的角度: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 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噪声的来源
➢交通噪声:各种交通工
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 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雪吸收了
课堂练习
1.物理学中把发声体做__无__规__则__振__动___时所发出的声音 叫噪声. 从环境保护上说,凡是___妨__碍__人__们__工__作__、___ __学__习__、__休_息___的声音,都属噪声.
2.人们以 dB 来划分声音的等级,为了保证工作和 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 分贝.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师:用手机或录音机播放放轻音乐片断,同时,有两名男学生用泡沫塑料块刮玻璃制造噪声。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音乐优美动听,可是同学制造的噪声嘈杂刺耳,令人烦躁.师:生活中有没有受到噪声干扰的体会?教学过程新课学习一、噪声的来源【演示】利用示波器观察泡沫塑料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仔细观察两种波形分析波形规则。

噪声的波形音叉的波形实验结果:泡沫塑料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音叉声音的波形有规则。

观察噪声的波形可以看出,噪声是由众多的频率组成的并具有非周期性振动的复合声音。

音波波形不规则,听起来感到刺耳。

1.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属于乐音,但是从环保角度看属于噪声。

如:悠扬的歌声,从物理学角度属于乐音,但是如果在晚上听到这样的歌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从环保角度就属于噪声。

【想想议议】:你周围有哪些噪声?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

3. 噪声的来源:(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教学过程教(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1.噪声的等级:(1)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decibel,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

街道上显示噪声大小的装置(2)噪声的等级中的几个重要点① 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②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③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④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⑤达到或超过150dB,鼓膜可能破裂,失去听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声的利用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复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下列关于超声波利用中说法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查看零件内部结构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C.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2.蝴蝶飞行时,能依靠翅膀振动发出次声波。

与超声波相比,次声波的显著特点是()A.有较好的方向性B.穿透能力较强C.易于获得较集中的能量D.很容易绕过障碍物3.为了减少学校周围环境噪声对教室内学生上课的影响,以下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学校路段禁止鸣笛B.在学校周围植树造林C.每个学生都戴上耳罩上课D.上课时暂时关上门窗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传递能量.下列声音的利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渔船上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用电动超声波牙刷清理牙齿C.用超声波对结石病人“排石”D.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5.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音量减弱,说明空气能够传声C.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D.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6.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每个学生上课时戴上防噪音耳罩B.学生课堂上禁止说话C.在教室周围、道路旁植树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二、填空题7.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_;利用声呐系统能测出海水的深度,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8.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以_________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倒车雷达利用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_,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9.步入温馨的物理考场,回想学习物理的乐趣,生活处处有物理.你所在的考场里的声音的响度约40__________;你走进考场时的步子一步约50__________.10.为打造“宜居城市”郑州市市区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市区要多植树是在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如图为路边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反映的是噪声的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1.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通过_____传人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12.下面事例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____________.(1)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工件;(2)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3)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4)用超声波清洗牙齿;(5)用声音定位;(6)用回声进行测距.13.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____发现昆虫.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_____不能传声.14.在中考的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小萌同学以5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2min到达中考考点,小萌家距考点_____km15.江西多地在2021年春节前通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爆竹产生的声音是空气_____生的;禁放是从_____处减弱噪声.三、简答题16.如图所示是摩托车发动机引擎后端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安装消声器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弱噪声的?请你举出一个生活、生产中采用其它方法减弱噪声的实例.四、实验题17.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000Hz~30000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_____Hz到_____Hz;(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8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是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_____;(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答:_____、_____.五、综合题18.请阅读下列材料: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回答下列问题:(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dB.(2)由材料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防止噪声__________;阻断噪声__________;防止噪声进入__________.(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解析】解:A.用超声波查看零件内部结构,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故A错误。

B.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B错误。

C.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D错误。

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的认识和了解,重在与实际应用相联系。

2.D【解析】解: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可见次声波的显著特点是很容易绕过障碍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约等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

3.C【解析】A. 学校路段禁止鸣笛,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方法有效,不符合题意;B. 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方法有效,不符合题意;C.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可行的办法,符合题意;D. 把教室的门窗关紧,可以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方法有效,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各个选项是否可以有效合理的减弱噪声.4.A【解析】A. 渔船上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 用电动超声波牙刷清理牙齿,利用了声音可以能量;C. 用超声波对结石病人“排石”,利用了声音可以能量;D. 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是因为声音可以能量,人的声音可能会造成雪崩;故A与其它三个对声音的利用方式不同,符合题意。

5.C【详解】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叙述正确;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音量减弱,说明空气能够传声,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叙述正确;C.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频率决定,故C叙述错误;D.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叙述正确;6.C【解析】A. 每个学生上课时戴上防噪音耳罩,则学生会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声,不合理;B. 学生说话,可能是为了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也是不合理的;C. 在教室周围、道路旁植树,在噪声的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是合理的;D.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并不能减小噪声,故不合理。

故选C。

点睛:重点是噪声的防止途径,但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不是三个减弱噪声的途径都适合各种情况。

7.音调能量真空不能传声【解析】弦乐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跟松紧、长度、粗细有关,调节二胡的松紧程度,改变了弦的松紧,改变了振动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仪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点睛: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8.振动声波超声波能量【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们可以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如利用回声定位制造的倒车雷达.要知道声音可以传播能量;解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往往会引起积雪层雪崩,造成危险.故答案为(1). 振动(2). 声波(3). 超声波(4). 能量【点睛】此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是一道基础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两个角度分析解答.9.dB cm【解析】考场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考场里的声音的响度约40dB;人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约为50cm.点睛: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表示,考场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了解人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10.传播过程中响度【详解】[1]市区多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2]噪声监测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