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民间传统学前儿童游戏及改编 2017年上学期 (2课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民间传统学前儿童游戏及改编
一、民间游戏的含义
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民众生活中的嬉戏 娱乐活动,俗称“玩耍”(乌丙安),主要流行于 少年儿童中间和节日里成年人娱乐节目之中。 有些 游戏项目在发展中逐渐完备,最后形成了竞技项目 或杂技艺术。生动有趣,没有功利色彩的民间游戏 和竞技活动,每个炎黄子孙都会感到亲切。这种亲 切感总是与朗朗的笑声和浓浓的乡情融在一起。
游戏作用
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 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韩非子 • 外储说左上》 :“夫婴儿相与戏也 , 以 尘 ( 土) 为饭 ,以涂 ( 泥 ) 为羹 , ( 肉块 )”,类似今天 “过家家”游戏。 《礼记•学记》中写道:“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王守仁 :“ 大抵儿童之情 , 乐嬉游而惮拘检 , 如草木 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踢毽子
跳 房 子
跳房子
• 跳房子 • 民间儿童游戏,先在地上画六个方格,每一方格 约两尺见方,每一格为一间。玩时先用小瓦片或 一物掷向格内,以后用单脚跳入,把瓦片踢入其 它格内,谁先跳完所有方格为胜。期间所踢的瓦 片不得踢出格外或触及每格画线,违者要停跳, 让其他人跳,等到下一次轮到自己时,继续自前 次停止的格开始跳,胜者打败者的手掌。
解九连环的步骤
“一共是341步,就可以使九个圆环从杆架上拆取下来或装在 杆架上。解九连环要按一定的游戏步骤,口诀很简单“一三 五七九,二四六八”,取掉一个的时候,第二个取不掉,但 后面的第三个可以取掉。把前两个装上的时候,第三个取掉 了,那么取掉前三个的时候,第四个是取不掉的,真相是取 掉了第五个,每去掉一个的时候,要把它全部装上来,然后 再全部恢复一遍。”杨先生告诉记者,一些外国科学家认为 九连环还包含乐二进制等很高深的数学原理和人生哲学。“ 玩九连环,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玩儿起来其乐无穷。
二、民间游戏的特征
深远的历史性 浓郁的地域性 鲜明的群体性 浓厚的趣味性 选材的简易性 开展的随机性
1、历史性
古代游戏的考证 游戏,古时一般称“戏”、“游嬉”,亦见“嬉”或 “游”之名。 原始时期:从十万年前的石球说起 陕西省西安半坡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村落的遗址 中发现了三个石球,是在一个三四岁小孩的墓葬之中 ,距今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
斗 蟋 蟀
斗蟋蟀
• 斗蟋蟀 • 亦称“斗促织”、“斗蛐蛐”。系以蟋蟀相斗为戏的娱 乐活动。相传始于唐代天宝年间(742-755),《宋史-贾 似道传》也有斗蟋蟀的记载。明代盛行,有谣云;“蟋蟀 瞿瞿叫,宣德皇帝要”。传至清代,活动越发考究。据清 顾禄《清嘉录》载;“白露前后,训养蟋蟀,以赌斗之乐 ,谓之秋兴,俗名斗赚绩。提笼相望,结队成群,呼其虫 为将军。斗时在台上两造认色,或红或绿,曰标头,台下 观者,即以台上之胜负为输赢,谓之贴标斗。分筹码,谓 之花,以制钱一百二十文为一花,一花至百花、千花不等 ,凭两家议定,胜者得彩。
运动游戏:
老鹰抓小鸡
老鹰抓小鸡
• 老鹰抓小鸡 • 由数人组成,首先由一人自称老鹰,其余人排成 纵队最前面的人伸开双手挡住老鹰,第二人双手 捏住前面一人的腰带,后面依次的串起来,然后 由老鹰来抓最后的那人,玩时忽前忽后,时左时 右,直至抓住最后的一个为胜。至今乡下仍有小 孩喜欢这一游戏。
丢 沙 包
中国七巧板
语言游戏
•拍七 •对对子 •顶针 •绕口令 •猜谜
月 下 拍 七
科学游戏
•放风筝 •翻绳 •踩高跷 •走马灯 •手工制作 •化学游戏 白纸写字
放风筝
剪 纸 花
练 书 法
文艺游戏
•歌舞 •手影
唱 大 戏
歌 舞
手影
记忆中还有许多儿时游戏……
吃 野 果 果
吹 肥 皂 泡
钓 鱼
其次,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实际上也是 一个小社会。在参与这项活动中儿童必 须学会与他人相处。具有领导才能的人 不是到了成年以后才突然有的一种本领 ,实际上在儿童期间,他很有可能就已 经掌握了一套控制和领导的方法和策略 。竞争意识的形成也跟儿童从小参与集 体竞争活动有关。
第三、游戏中儿童还可获得心坎里 发面的训练。胜败输赢在儿童游戏 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儿童从小 就开始学习承受输赢的压力。因此 ,当他们进入社会,面对真正的社 会压力时,会有所准备。
跳 皮 筋
跳皮筋
• 跳皮筋儿,一般为女孩子的游戏,参加者三人以上。首 先由两人将系成套形的皮筋儿套在脚脖上,拉开适当距离 ,称为抻筋儿。另外的游戏者依次或单人或编组到皮筋儿 上按规矩跳动,大家边跳边念诵一些流行的童谣。一首童 谣未完时跳者绊筋儿或踩筋儿,下来替换抻筋儿者,重新 开始;如果跳者跳完了一首童谣,皮筋儿高度由踝骨升至 膝盖,跳第二首童谣,如此反复,皮筋儿一次次升高,直 至高过头顶(双手高举)。以能跳完最高的皮筋儿为胜。
3、群体性 民间游戏是一种自愿与群体竞技活动, 是建立在公平和平等的基础上的,也是 以所有参与的人一致认同为为先决条件 的。因此,如果失去了平等,也就失去 了共同参与的基础。没有人能够强迫另 外一些人参与游戏活动,也没有人可以 阻止别人退出游戏活动。靠角色之间的 群体配合,才能完成游戏。
如: “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角色,或者是老鹰,或者是小鸡, 或者二十母鸡。人们必须接受游戏的角色 分派,否则游戏便无法进行。 “丢手绢”“滚铁环”“打弹珠”。。。 。
Baidu Nhomakorabea
斗 鸡
弹 弓
弹弓
• 亦称“崩弓子”。民间儿童玩具,南宋周密《武 林旧事》“小经纪”中已有“弹弓”的记载。用铁 “豆条”弯成叉型两小环处各系一长短相等的皮 筋,两皮筋另端各连在一长兽皮之两端。也有用 小树叉做弓身的。玩时一手握手柄,一手捏夹小 石子的小兽皮,瞄准目标,向后一拉后松手,将 站石子射出小孩玩弹弓总想射正小鸟和气球,但 射中小鸟者少。现代玩弹弓者少见,被各式玩具 手枪、汽枪所代替。
滚铁环
滚 小 球
摸瞎子
木 头 人
拍 皮 球
折 纸 飞 机
拍 纸 片
赛 陀 螺
打角螺
• 古称“抽陀螺”。俗称“打地老鼠”。流传甚 广,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已有记载。 角螺用小杂木削成牛角式尖的宝塔形,长两寸左右。 玩者手持一根系着布巾的小竹杆,先将布巾缠住木 角螺,向地下平开,角螺在地下顺时钟转动(左手 持杆则为反时钟),不时用布巾抽打角螺,也可由 二人相对抽打角螺,使二角螺相撞,转得越久的为 胜。
4、趣味性 民间游戏是一种不能够带来和创造任何 财富和利益的活动。但它却是一种能力 和精神的考验。人们从共同参与与游戏 活动中获得快乐,获得一种心理上身体 上的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的锻炼。因而 ,游戏参与者往往十分投入,自愿接受 限制与束缚.
请思考:
• 1、在民间游戏当中,儿童感到快乐的原因有哪些 ? • 2我们的民间游戏体现了中华民族是崇尚什么精神 的文化传统和人际关系?
丢沙包
用碎布及针线缝成、用细沙塞满的沙包 是用来作武器“投杀”对方的。在规定 场地内前后各一名投手用沙包投击对方 ,被击中者就罚下场,若被对方接住, 则此人可以增加“一条命”,或者让一 个本已“阵亡”的战友重新上场。
游戏规则
两人分别站在两头丢沙包,其余的 人就在中间躲来躲去。一般采取淘 汰制,中间的人若被沙包击中就得 充当“投手”,如果用手直接抓住 了丢过来的沙包则要加上一次“生 存机会”,游戏继续。这是不是有 些像棒球中的“投手”?“常胜法 则”只有一条:我躲,我躲,我躲
中国传统节日的遗失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 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 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 五,端阳。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 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 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 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 同的习俗。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 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 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 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 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 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 1 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主要观点:
正面:游戏是适应儿童天性、增进儿童发展的活动 反面:不能正确地认识游戏以及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 巨大作用。只是把游戏当作娱乐消遣的手段 ,或是消 磨时间和浪费儿童的精力,“勤有功,戏无益”的观点 广为流行。 总的来说,主张严格教子,禁止游戏 。
2、地域性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习俗各有不同 民间游戏有自己的空间、空间和对角色的要求。 不同的地域会蕴育产生不同的游戏。 如:“打陀螺”的南北差异 因地制宜、因地取材
5、民间游戏材料选择具有简易性。 材料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例如:在捉迷藏游戏中,早期人们都是选树 作为区分被捉或者逃生的标准。但是,随着 居住环境的变化,一些城市儿童目前多选择 用电线杆或墙壁作为树的替代物。
6、随机性
• 随时随地可以开展 • 人员可多可少 • 年龄大小都合适
三、民间传统幼儿游戏一览
丢沙包是一种挺闹腾的游戏,此游戏不仅能 锻炼小肌肉,还能训练手眼的协调,培养敏 捷的反应能力,能够训练个体的敏捷性。丢 沙包是我国一项民间传统的游戏,是男孩和 女孩混在一起玩的游戏,是一项团结合作的 活动。丢沙包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 发育,改善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的机能状况,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 力;增强个体的自信心;提高反应速度和判 断能力;有利于调节人的情绪紧张,改善心 理状态,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放 牛 斗 蟋 蟀
玩 鸟
放 小 船
堆 雪 人
放 鞭 炮
挂 红 灯 笼
过 大 年
画 丁 老 头
画 画
敲 锣 鼓
过 家 家 娶 新 娘 子
玩 金 鱼
学 开 车 抬 轿 子 扮 书 店 过 家 家
捉虫子
捉青蛙、捉鱼
四、民间游戏的功能
1、保存古代文化传统
游戏起源于儿童对一些生产活动、仪式和习俗的模 仿。因此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和活动是游戏的一项主 要类容。 儿童常玩的“过家家”、“娶媳妇”、的游戏也是 一种普遍而又典型的模仿成年人的游戏。儿童不但 善于模仿,而且善于保存,加上游戏强烈的保守性 特征,所以,很多消失已久的习俗却在儿童游戏中 留下了踪迹。如前面的“捉迷藏”游戏。
2、教育和训练
游戏是儿童接受训练、获得教育和累计社会经验的 主要途径。许多游戏,都是为儿童进入成年人的社 会做准备的。从游戏里儿童可以获得体能和技巧方 面的训练,也可以获得心理方面的训练,同时还有 关联和策略方面的训练。
首先,游戏培养了儿童的集体主义 感。因为游戏是一项集体活动,儿 童必须融入到集体中去,遵守集体 指定的规定,服从大多数人的利益 ,与大众合作,才有可能被大众所 接受。
跳 绳
中国古代的儿童骑竹马游戏
李白《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 青梅。同居长干里,两 小无嫌猜。” “竹马”,指的是 当时儿童们经常玩耍的 一种骑竹马游戏,也指 儿时结下的友情。
骑马打仗游戏
智力游戏
•棋牌类 •拼摆类
下棋
玩积木
华 容 道
九连环
九连环
• 九连环 • 民间传统智力玩具。 明《丹铅总录》;“九连环,两者互相贯为 一,行得关捩,解之为二,又合二为一。”清代十分流行。当时的九 连环,采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九枚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 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 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连贯于铜圈上,或经穿套全部 解下。后来采用铜或铁制作。其解法多种多样,可合可分,变化多端 。 近人徐珂《清稗类钞》记其解法;“欲使九环同贯于柱上,则先 上第一环,再上第二环,而下其第一环,更上第三环,而下其第一、 二环,再上第四环,而下其第一环,再上第四环,如是更迭上下,凡 八十一次,而九环毕上矣。解之法,先下其第一环,次下第三环,更 上第一环,而并下其第一、二环,又下其第五环。如是更迭上下,凡 八十一次,九环毕下矣”。开始是在闺阁妇女、孩童中流行,以后逐 普及到民间。后被杂技艺人吸收发展成舞台上演出的古代戏法。表演 者将九个金属圆环,运用熟练技法,或合或分,或套花篮、彩灯、宫 灯形状,手法敏捷技巧出众,变幻叫人莫测,成为观众欢迎的杂技节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