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_2015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的工程施工高质量验收要求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的工程施工高质量验收要求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修订内容新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于2015年9月1号正式实施。

一、修订基本原则1、明确适用范围,重点突出,兼顾其他行业(其他行业可参考),以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为主。

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的相关规定,协调好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关系(如模板拆除、配合比设计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内容在GB50666内查阅。

2、加强过程控制。

强化原材料、制品及半成品的验收;强化施工检验批的验收和重要的过程控制的验收;淡化一般施工过程的验收,将一般性的过程控制内容纳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3、加强结构实体检验。

将实体结构检验作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重要手段。

4、加强验收的可操作性。

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工程的检查验收进一步具体化。

5、协调各种偏差指标之间的合理衔接。

6、适当提高验收标准。

7、在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并不降低合格标准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获得认证、来源稳定且连续3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等质量好的产品的检验批容量可按规定扩大一倍。

考虑到首次纳入,产品范围仅为钢筋、成型钢筋、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成孔管道、水泥和外加剂。

8、规范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程序。

工程施工中包括进场材料及施工检验批出现不合格情况的难免的,给出合理的出路和明确的处理程序。

(规范10.02.02条具体给出处理思路)⑴、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应重新进行验收;⑵、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标准检测鉴定达设计要求,应予以验收;⑶、经有资质的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适用功能的,可予以验收;⑷、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满足结构可靠性要求的,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⑸、降级使用。

(此条不在具体规范内容里)二、改革方向1、国外技术法规——政府管理法律,严格强制执行;技术标准——协会学会推荐性,自愿采用,自负其责,合同制约;企业标准——企业无形资产,促进创新竞争和技术进步;辅助材料——技术商品的竞争和发展。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修订内容新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于2015年9月1号正式实施。

一、修订基本原则1、明确适用范围,重点突出,兼顾其他行业(其他行业可参考),以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为主。

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的相关规定,协调好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关系(如模板拆除、配合比设计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内容在GB50666内查阅。

2、加强过程控制。

强化原材料、制品及半成品的验收;强化施工检验批的验收和重要的过程控制的验收;淡化一般施工过程的验收,将一般性的过程控制内容纳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3、加强结构实体检验。

将实体结构检验作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重要手段。

4、加强验收的可操作性。

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工程的检查验收进一步具体化。

5、协调各种偏差指标之间的合理衔接。

6、适当提高验收标准。

7、在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并不降低合格标准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获得认证、来源稳定且连续3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等质量好的产品的检验批容量可按规定扩大一倍。

考虑到首次纳入,产品范围仅为钢筋、成型钢筋、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成孔管道、水泥和外加剂。

8、规范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程序。

工程施工中包括进场材料及施工检验批出现不合格情况的难免的,给出合理的出路和明确的处理程序。

(规范10.02.02条具体给出处理思路)⑴、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应重新进行验收;⑵、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标准检测鉴定达设计要求,应予以验收;⑶、经有资质的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适用功能的,可予以验收;⑷、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满足结构可靠性要求的,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⑸、降级使用。

(此条不在具体规范内容里)二、改革方向1、国外技术法规——政府管理法律,严格强制执行;技术标准——协会学会推荐性,自愿采用,自负其责,合同制约;企业标准——企业无形资产,促进创新竞争和技术进步;辅助材料——技术商品的竞争和发展。

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目录1总则 (1)2术语 (3)3基本规定 (5)4模板分项工程 (10)4.1一般规定 (10)4.2模板安装 (11)5钢筋分项工程 (18)5.1一般规定 (18)5.2材料 (18)5.3钢筋加工 (20)5.4钢筋连接 (23)5.5钢筋安装 (25)6预应力分项工程 (27)6.1一般规定 (27)6.2材料 (27)6.3制作与安装 (32)6.4张拉和放张 (34)6.5灌浆及封锚 (36)7混凝土分项工程 (39)7.1一般规定 (39)7.2原材料 (40)7.3混凝土拌合物 (42)8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45)8.1一般规定 (45)8.2外观质量 (46)8.3位置和尺寸偏差 (46)9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 (49)9.1一般规定 (49)9.2预制构件 (50)9.3安装与连接 (52)10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 (54)10.1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 (54)10.2结构实体检验 (55)附录A质量验收记录 (58)附录B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基本规定 (61)附录C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方法 (65)附录D结构实体强度检验 (69)附录E钻芯法检测实体混凝土强度 (70)附录F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73)1总则1.0.1为统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说明〕编制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

本规范不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

〔说明〕本规范的适用范围为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包括现浇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本规范所指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204的范围一致。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修订内容新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于2015年9月1号正式实施。

一、修订基本原则1、明确适用范围,重点突出,兼顾其他行业(其他行业可参考),以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为主。

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的相关规定,协调好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关系(如模板拆除、配合比设计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内容在GB50666内查阅。

2、加强过程控制。

强化原材料、制品及半成品的验收;强化施工检验批的验收和重要的过程控制的验收;淡化一般施工过程的验收,将一般性的过程控制内容纳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3、加强结构实体检验。

将实体结构检验作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重要手段。

4、加强验收的可操作性。

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工程的检查验收进一步具体化。

5、协调各种偏差指标之间的合理衔接。

6、适当提高验收标准。

7、在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并不降低合格标准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获得认证、来源稳定且连续3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等质量好的产品的检验批容量可按规定扩大一倍。

考虑到首次纳入,产品范围仅为钢筋、成型钢筋、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成孔管道、水泥和外加剂。

8、规范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程序。

工程施工中包括进场材料及施工检验批出现不合格情况的难免的,给出合理的出路和明确的处理程序。

(规范10.02.02条具体给出处理思路)⑴、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应重新进行验收;⑵、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标准检测鉴定达设计要求,应予以验收;⑶、经有资质的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适用功能的,可予以验收;⑷、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满足结构可靠性要求的,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⑸、降级使用。

(此条不在具体规范内容里)二、改革方向1、国外技术法规——政府管理法律,严格强制执行;技术标准——协会学会推荐性,自愿采用,自负其责,合同制约;企业标准——企业无形资产,促进创新竞争和技术进步;辅助材料——技术商品的竞争和发展。

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5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04 - 2015,自201 5年9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1.2、5.2.1、5.2.3、5.5.1、6. 2.1、6.3.1、6.4.2、7.2.1、7.4.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 2002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12月31日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 17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 2002。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湿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以及有关的附录。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2.增加了认证产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3.删除了模板拆除的验收规定;4.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5.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6.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7.完善了预制构件的进场验收规定;8.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规定;9.增加了回弹一取芯法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修订内容新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于2015年9月1号正式实施。

一、修订基本原则1、明确适用范围,重点突出,兼顾其他行业(其他行业可参考),以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为主。

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的相关规定,协调好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关系(如模板拆除、配合比设计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内容在GB50666内查阅。

2、加强过程控制。

强化原材料、制品及半成品的验收;强化施工检验批的验收和重要的过程控制的验收;淡化一般施工过程的验收,将一般性的过程控制内容纳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3、加强结构实体检验。

将实体结构检验作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重要手段。

4、加强验收的可操作性。

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工程的检查验收进一步具体化。

5、协调各种偏差指标之间的合理衔接。

6、适当提高验收标准。

7、在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并不降低合格标准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获得认证、来源稳定且连续3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等质量好的产品的检验批容量可按规定扩大一倍。

考虑到首次纳入,产品范围仅为钢筋、成型钢筋、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成孔管道、水泥和外加剂。

8、规范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程序。

工程施工中包括进场材料及施工检验批出现不合格情况的难免的,给出合理的出路和明确的处理程序。

(规范10.02.02条具体给出处理思路)⑴、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应重新进行验收;⑵、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标准检测鉴定达设计要求,应予以验收;⑶、经有资质的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适用功能的,可予以验收;⑷、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满足结构可靠性要求的,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⑸、降级使用。

(此条不在具体规范内容里)二、改革方向1、国外技术法规——政府管理法律,严格强制执行;技术标准——协会学会推荐性,自愿采用,自负其责,合同制约;企业标准——企业无形资产,促进创新竞争和技术进步;辅助材料——技术商品的竞争和发展。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构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都作了修订, 是 质量验收规范修订的主要依据。
结构设计规范——应该做什么? (结构功能目标)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自2011年7 月1 日起实施。
工程施工规范——应该怎么做? (结构建造规则)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自 2012年8月1 日起实施
4
一、混凝土结构规范的历史
(4)《规范》章节设置基本上沿袭了GB50204的构架,包括11 章及6个附录。
(5)《规范》首次系统提出了高温施工和雨期施工的技术要 求,将传统“冬季施工”章节扩展为“冬期、高温和雨期施 工”。
(6)为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规范增加了: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规范》增设了“环境保护”一章,主要是体现以人为本的
建设理念。(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和政策。)
5
一、混凝土结构规范的历史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实施:
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大变革,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提 供技术支持。
规范要求钢筋加工采用专业化生产,可有效防控“瘦身钢 筋”,减少钢材浪费,确保工程质量。
GB50300 -2013是建筑工程各专业验收规范编制的统 一
准则,也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修订的主要依据。本次混凝土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修订就是遵照统一 标准的规定新增加及修改了很
多条款。
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修订 有关背景
施工规范与质量验收规范目录比较
业标准的基础上,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和我国近年来先进施工技术的基础 上编制的。 (2)《规范》以“保证质量、技术先进、工艺合理、节约资源、保护 环境”为基本原则,是用于我国目前现阶段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质量的 技术规范。 (3)《规范》是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通用性技术标准,适用于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其他行业可参照执行。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修订内容新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于2015年9月1号正式实施。

一、修订基本原则明确适用范围,重点突出,兼顾其他行业(其他行业可参考),以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为主。

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的相关规定,协调好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关系(如模板拆除、配合比设计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内容在GB50666内查阅。

加强过程控制。

强化原材料、制品及半成品的验收;强化施工检验批的验收和重要的过程控制的验收;淡化一般施工过程的验收,将一般性的过程控制内容纳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加强结构实体检验。

将实体结构检验作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重要手段。

加强验收的可操作性。

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工程的检查验收进一步具体化。

协调各种偏差指标之间的合理衔接。

适当提高验收标准。

在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并不降低合格标准前提下,适当放宽获得认证、来源稳定且连续3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等质量好的产品的检验批容量可按规定扩大一倍。

考虑到首次纳入,产品范围仅为钢筋、成型钢筋、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成孔管道、水泥和外加剂。

规范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程序。

工程施工中包括进场材料及施工检验批出现不合格情况难免的,给出合理的出路和明确的处理程序。

(规范10.02.02条具体给出处理思路)⑴、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应重新进行验收;⑵、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标准检测鉴定达设计要求,应予以验收;⑶、经有资质的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适用功能的,可予以验收;⑷、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满足结构可靠性要求的,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⑸、降级使用。

(此条不在具体规范内容里)二、改革方向1、国外技术法规——政府管理法律,严格强制执行;技术标准——协会学会推荐性,自愿采用,自负其责,合同制约;企业标准——企业无形资产,促进创新竞争和技术进步;辅助材料——技术商品的竞争和发展。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5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04-2015,自2015年9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1.2、5.2.1、5.2.3、5.5.1、6.2.1、6.3.1、6.4.2、7.2.1、7.4.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同时废止。

主要技术内容《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以及有关的附录。

《规范》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2、增加了认证产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扩大规定;3、删除了模板拆除的验收规定;4、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5、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6、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7、完善了预制构件的进场验收规定;8、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规定;9、增加了回弹-取芯法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强制性条文《规范》强制性条文由2002版的15条减少为9条,均为在2002版强条基础上修订而成。

减少6条的原因为条文取消(施工技术要求在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已有规定)和修订后不适合再强制(严重缺陷、严重偏差的处理和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

《规范》强制性条文具体内容如下:《规范》强制性条文《规范》强制性条文《规范》强制性条文筑。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共410页
一、混凝土结构规范的历史

2、与之对应的是设计及施工规范: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BJG21-66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50666-2011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 程质量控制规范。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质量控制 要求编制,两个规范内容联系比较紧密。 以上《规范》组成了混凝土结构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等质量 共410页 控制的堡垒,是目前我国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共410页 建设理念。(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和政策。)
一、混凝土结构规范的历史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实施: 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大变革,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提 供技术支持。 规范要求钢筋加工采用专业化生产,可有效防控“瘦身钢 筋”,减少钢材浪费,确保工程质量。 规范提出工程质量控制要求,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


共410页
一、混凝土结构规范的历史

(4)《规范》章节设置基本上沿袭了GB50204的构架,包括11 章及6个附录。 (5)《规范》首次系统提出了高温施工和雨期施工的技术要 求,将传统“冬季施工”章节扩展为“冬期、高温和雨期施

工”。

(6)为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规范增加了: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规范》增设了“环境保护”一章,主要是体现以人为本的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4年12月31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修订内容新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于2015年9月1号正式实施。

一、修订基本原则明确适用范围,重点突出,兼顾其他行业(其他行业可参考),以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为主。

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的相关规定,协调好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关系(如模板拆除、配合比设计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内容在GB50666内查阅。

加强过程控制。

强化原材料、制品及半成品的验收;强化施工检验批的验收和重要的过程控制的验收;淡化一般施工过程的验收,将一般性的过程控制内容纳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加强结构实体检验。

将实体结构检验作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重要手段。

加强验收的可操作性。

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工程的检查验收进一步具体化。

协调各种偏差指标之间的合理衔接。

适当提高验收标准。

在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并不降低合格标准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获得认证、来源稳定且连续3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等质量好的产品的检验批容量可按规定扩大一倍。

考虑到首次纳入,产品范围仅为钢筋、成型钢筋、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成孔管道、水泥和外加剂。

规范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程序。

工程施工中包括进场材料及施工检验批出现不合格情况的难免的,给出合理的出路和明确的处理程序。

(规范10.02.02条具体给出处理思路)⑴、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应重新进行验收;⑵、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标准检测鉴定达设计要求,应予以验收;⑶、经有资质的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适用功能的,可予以验收;⑷、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满足结构可靠性要求的,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⑸、降级使用。

(此条不在具体规范内容里)二、改革方向1、国外技术法规——政府管理法律,严格强制执行;技术标准——协会学会推荐性,自愿采用,自负其责,合同制约;企业标准——企业无形资产,促进创新竞争和技术进步;辅助材料——技术商品的竞争和发展。

GB50204 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

GB50204 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

GB50204 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国家标准,自2015年9月1日起实施。

原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同时废止,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下面是下面带来的关于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基本信息:
书名: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又名:GB 50204-2015
ISBN:1511226410
类别:国家标准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开本:32开
字数:108000
规范介绍
《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以及有关的附录。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识和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
2、增加了认证产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扩大规定;
3、删除了模板拆除的验收规定;
4、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
5、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
6、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
7、完善了预制构件的进场验收规定;
8、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规定;
9、增加了回弹-取芯法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修订内容新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于2015年9月1号正式实施。

一、修订基本原则1、明确适用范围,重点突出,兼顾其他行业(其他行业可参考),以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为主。

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的相关规定,协调好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关系(如模板拆除、配合比设计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内容在GB50666内查阅。

2、加强过程控制。

强化原材料、制品及半成品的验收;强化施工检验批的验收和重要的过程控制的验收;淡化一般施工过程的验收,将一般性的过程控制内容纳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3、加强结构实体检验。

将实体结构检验作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重要手段。

4、加强验收的可操作性。

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工程的检查验收进一步具体化。

5、协调各种偏差指标之间的合理衔接。

6、适当提高验收标准。

7、在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并不降低合格标准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获得认证、来源稳定且连续3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等质量好的产品的检验批容量可按规定扩大一倍。

考虑到首次纳入,产品范围仅为钢筋、成型钢筋、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成孔管道、水泥和外加剂。

8、规范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程序。

工程施工中包括进场材料及施工检验批出现不合格情况的难免的,给出合理的出路和明确的处理程序。

(规范10.02.02条具体给出处理思路)⑴、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应重新进行验收;⑵、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标准检测鉴定达设计要求,应予以验收;⑶、经有资质的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适用功能的,可予以验收;⑷、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满足结构可靠性要求的,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⑸、降级使用。

(此条不在具体规范内容里)二、改革方向1、国外技术法规——政府管理法律,严格强制执行;技术标准——协会学会推荐性,自愿采用,自负其责,合同制约;企业标准——企业无形资产,促进创新竞争和技术进步;辅助材料——技术商品的竞争和发展。

2、改革⑴、强制性条文向技术法规过度;⑵、技术标准的非强制性转换;⑶、精简高效标准体系的建设;⑷、基本建设各专业标准的统一;⑸、施工标准规范的改造,以验收为中心促进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

改革思路图:三、修订的主要内容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

明确分项工程组成关系,增加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规定进一步明确由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6个分项工程组成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2、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扩大的基本规定对获得认证或来源稳定且连续3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等质量好的产品的检验批容量可按规定扩大一倍。

考虑到首次纳入,产品范围仅为钢筋、成型钢筋、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成孔管道、水泥和外加剂。

3、增加了处理进场合并验收规定根据GB50300-2013第3.0.4条规定,对规模较小的多个单位工程,允许将多个单位工程使用的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共同划分检验批进行验收。

4、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GB50666中有详细明确的模板规定。

5、增加了编制模板施工方案要求及危险性较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技术论证的规定根据国内工程实践经验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等规定,《规范》提出爬升式模板、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支架等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论证的规定,施工单位应按规定程序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通过专门的审查可降低技术质量风险。

6、增加了模板及支架材料进场检验规定模板工程虽是施工过程临时结构,且不参与结构子分部质量的验收,但其施工质量与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同时是涉及施工安全的重要分项工程。

《规范》进一步重视对模板及支架材料的进场验收,增加了抽检模板及支架材料外观、规格、尺寸的规定,并要求其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完善了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规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震害调查经验,《规范》对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增加多项内容:钢筋搭接长度、锚固长度、锚固方式;箍筋、横向钢筋位置;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平直段长度。

8、增加了成型钢筋进场验收规定根据目前成型钢筋应用实际情况,《规范》规定了成型钢筋进场的抽样检验规定,并提出对由热轧钢筋制成的成型钢筋,当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代表驻厂监督生产过程且能提供原材钢筋力学性能第三方检验报告时,可仅进行重量偏差检验。

9、增加了钢筋机械连接施工过程的验收规定《规范》增加了按JGJ107检验螺纹接头拧紧扭矩和挤压接头压痕直径的要求。

10、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国内外工程经验表明,对处于三a、三b类环境条件下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及其锚固系统,采用全封闭体系可有效保证其耐久性。

11、提高了灌浆质量的验收要求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孔道灌浆时技术难度大,质量控制难的工序,实际工程质量控制并不理想。

《规范》加严了水泥浆泌水率指标,调整了膨胀率等相关技术指标。

12、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规范》强调了预拌混凝土的产品特性,规定进场时其质量应符合《预拌混凝土》GB/T 14902的规定,验收以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进行其他专项检验为主,并明确原材料检验报告在生产企业存档备查、进场时可不提供。

13、增加了大批量、连续生产混凝土的基本性能验收规定《规范》要求混凝土生产单位提供其基本性能试验报告。

基本性能指标包括稠度、凝结时间、坍落度经时损失、泌水、表观密度及设计要求的其他指标。

14、删除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验收规定GB50666有详细规定,配合比设计技术资料不再作为验收的内容,而作为备查资料。

当然,在首次使用的混凝土开盘鉴定中,仍要核查配合比相关资料。

15、增加了现浇结构外观质量及位置、偏差严重缺陷处理应经设计确认的规定《规范》增加了部分处理方案应经设计认可的规定。

具体为对裂缝、连接部位出现的严重缺陷及其他影响结构安全的严重缺陷,及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

16、完善了现浇结构位置、尺寸允许偏差验收规定《规范》调整了墙轴线位置、层高与全高垂直度、电梯井位置与尺寸、预埋件中心位置等现浇结构位置、尺寸允许偏差要求。

17、完善了预制构件验收规定《规范》将预制构件分为专业企业生产和总承包单位制作两种。

对于专业企业的预制构件,规定其为“产品”进场验收,进场时应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并对外观质量、预埋预留材料规格和数量、表明标识、尺寸偏差等进行专项检验。

对总承包的,没有‘进场’验收环节,其材料和制作质量应按本规范各章规定进行验收。

18、明确了专业企业生产预制构件进场时的结构性能检验要求19、增加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隐蔽工程验收规定装配式结构施工需后浇混凝土施工时,要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新增验收规定主要指连接节点及叠合构件的混凝土施工前,具体验收内容包括混凝土粗糙面、键槽质量、钢筋、预埋件等。

20、完善了预制构件尺寸偏差的验收规定细化了不同情况下具体偏差数值21、完善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施工的验收规定增加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要求及焊接、机械连接、螺栓连接的平行加工试件检验要求。

22、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规定《规范》在混凝土结构子分部验收的结构实体检验中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项目,具体包括柱截面尺寸、柱垂直度、墙厚、梁高、板厚、层高等6个内容。

23、增加了回弹——取芯检验结构实体强度的新方法24、完善了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检验的龄期规定《规范》细化同条件混凝土试件检验的龄期各项规定,不再规定龄期上限,提出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600℃·d对应的有效范围,还针对性提出冬期施工的具体规定。

25、完善了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取样和留置规定《规范》细化了同条件试件留置的相关规定,在施工周期、楼层间隔、方量间隔等方面给出明确规定。

26、完善了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的文件和记录要求四、《规范》强制性条文《规范》共设置9条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简要介绍如下:4.1.1 模板及支架应根据安装、使用和拆除工况进行设计,并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固性要求。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均匀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还有些延性要求)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5.2.3 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 HRB335E、HRB4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均匀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 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3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

5.5.1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6.2.1 预应力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抗拉强度、伸长率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6.3.1 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规格、级别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6.4.2 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钢绞线出现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不应超过同一截面钢绞线总根数的3%,且每根断裂的钢绞线断丝不得超过一丝;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

(严禁超张拉,容易淬断)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张拉记录。

7.2.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等的相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代号、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7.4.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 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 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 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