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及太阳病篇(七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太阳病PPT课件

太阳病PPT课件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2
条文分析
恶寒—风寒之邪伤及体表太阳阳气,卫气功能失常 恶寒特点
–以自觉症状为主; –邪气不退,恶寒始终存在,寒罢邪退; –恶寒每每与发热并见,寒罢热退。
结论:恶寒既是表证,亦是太阳病必见之症,故后世 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诚为经验之谈。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3
讨论
“恶寒、发热”每每并见, 为何提纲证不列举发热一 症?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4
发热是正气抗邪的反映,与脉浮机理一样。 发热虽常见,但早期每尚未发热而恶寒已见。 反证法,若列举发热,显然不能突出提纲证意义。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5
小结
1. “外感风寒、营卫失调”是太阳病的病机。
2. “营卫失调”的矛盾主要方面在卫而不在营,“恶 寒、头项强痛、脉浮”是太阳病必见之症,故作为太 阳病的提纲证。
---化生阳气,通过膀胱经、三焦输布到体表
“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参与水液代谢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5. 太阳之气
–温养肌表
–管理汗孔开阖,卫外而为固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
一、太阳生理
太阳之气又言表气(部位)、卫气(功能)
太阳之气与下列脏腑相关
脉浮——风寒外束,卫气抗邪于外 结 论
–脉浮既是表证,亦是太阳病的主脉 –脉浮+恶寒是辨表里证的关键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1
条文分析
头项强痛——风寒之邪,郁于经输,太阳经 气不利-太阳病的定位性症状
结论
❖头项强痛是太阳病特有症状,反映太阳经输受邪, 亦称经输证。
❖脉浮、恶寒、头项强痛俱见可辨为太阳病。

太阳病本证课件.ppt

太阳病本证课件.ppt

【原文】(57)
【原文】(57)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①,脉浮数者, 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词解】
复烦: 此处指重新出现表证。
【提要】 论伤寒汗后余邪复聚的证治。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释义】
伤寒发汗已解 半日许复烦
伤寒发汗后,脉静身凉,表已解。 半日左右又复发。
病因:余邪复聚,或复感外邪。
复烦 脉浮数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现代研究】
本方能降低丘脑调节体温的调定点水平,对 体温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本方既能显著抑制亢进 的肠蠕动,又可使受抑的肠蠕动活动增强,从而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动物实验证明,桂枝汤具有 使小鼠体液、细胞免疫参数上升,显著抑制流感 病毒增殖,具有抗炎、镇静、镇痛作用。改善心 血管功能,增强血液循环,明显增加心肌血流量。 本方尚具抗过敏作用。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一、中风表虚证 (一)桂枝汤证【原文】 (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①,阳浮者,热自发, 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②,淅淅恶风③,翕 翕发热④,鼻鸣⑤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词
解】
• ①阳浮而阴弱:一指中风表虚证浮缓之脉;二指中 风表虚证卫强营弱之病机。
【原文】(53)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①,荣气和 者, 外不谐②,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 则愈,宜桂枝汤。
【词解】
①荣气和:即营气未直接受病。 ②外不谐:卫气发生了病理变化而不与营气相谐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提要】
论常自汗出的病机及治疗。
【释义】
病 常自汗出
【提要】 再论太阳中风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太阳病本证课件 137页PPT文档

太阳病本证课件 137页PPT文档

【原文】(13)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桂枝 汤主之。
【提要】
进一步论述桂枝汤证的证治。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释义】
头痛 发热 恶风 汗出
风寒外袭,太阳经输不利。 正邪相争于体表。
汗出肌疏,不胜风袭。 卫阳不固,营阴外泄。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15)
【原文】(15)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①者,可与桂枝汤, 方用前法②;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泛指疾病,包括外感与杂病。
营气和——病不在营 。
营卫
外不谐——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失调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54)
治法:复发其汗(调和营卫)— “荣卫和则愈” 方药:桂枝汤。
【原文】(54)
病人藏无他病①,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 卫气不和也。先其时②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开中有合,一散
一收,调和营卫
调理脾胃
助桂枝以温卫 助芍药以和营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煎服法
1、轻煎,一剂分三次温服。 2、药后啜粥:助药力,资汗源 3、温覆取微汗(切忌大汗淋漓,邪不去正反
伤)。 4、中病即止,以免过剂伤正。 5、根据病情,适当调整药量和服药次数。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禁忌
忌食生冷,粘滑、肉面等不消化 、碍胃之品,以免损伤胃气;忌食五 辛、酒酪等辛热之品,以免过汗。
【提要】 再论太阳中风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释义】
本条以发热汗出来阐释中风表虚证卫强营弱的机理。
发热 风寒袭表,卫气浮盛于外——“卫强”。 汗出 卫气不固,营阴不能内守——“荣弱”。
【释义】
太阳病 初服桂枝汤 反烦不解

绪论及太阳病篇(七版)PPT课件

绪论及太阳病篇(七版)PPT课件
以教材为蓝本,因其有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免各家之见
首先要求熟读、精思、泛览
抓纲举目
纲者,六经之提纲,提纲证是对六经病证高 度概括,掌握六经提纲证能分辨六经病证。
归纳与鉴别 要求学习后,能自我的从纵横两方面进行归 纳与鉴别 桂枝汤证 如汗出一症 白虎汤证 四逆汤证
大青龙汤证
兼内热
外感风寒
小青龙汤证
太阳病……”
阳得病怎么样
呢?”
太阳病内涵
❖指原文1的脉 证
“病因”如原文6所 据:
“太阳病,发热而 渴,不恶寒者为温 病”。
(三)讨论
“恶寒、发热”每每 并见,为何提纲证不列举 发热一症?
➢1、发热是正气抗邪的反映, 与脉浮机理一样。
➢2、发热虽常见,但早 期每尚未发热而恶寒已 见➢3。、反证法,若列举发热,
_3、表证与太阳病严格上说是 有区别的。
_4、上述“两症一脉”是太阳 受邪之后,从一系列复杂证候 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能揭示 风寒外束、营卫失调的病机及 其临床特征。故列为太阳病的 提纲证。
“太阳之为病”的两种解释
❖ “太阳”为提前 宾语
“病”是动词
“为”为动词 “之”为助词
其意义即为“患 其意义为“太
六经辨证含义
六经辨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病理反映, 进行综合、归纳,从而找出其固有的发展规 律和内在联系,以阴阳为纲,分为两大类病 证(阳证、阴证)在此基础上又划分为六个 病证,反映外感病在整个过程中或病程的某 个阶段所呈现的综合病证,并非各不相连的 独立病证,作为《伤寒论》辨证施治的纲领。
五、六经病证治则
伤寒学流传历史及版本状况
古之《伤寒论》今之伤寒学之原名为《伤 寒杂病论》,原书共16卷,内容有伤寒 、杂 病二大部份。大约成书于公元200~210年

太阳病概说与纲要【PPT】共49页文档

太阳病概说与纲要【PPT】共49页文档
太阳病概说与纲要【PPT】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太阳病概说与纲要-PPT(精)共48页

太阳病概说与纲要-PPT(精)共48页

太阳病概说与纲要-PPT(精)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教研室 张横柳教授
.
1
第一章 绪 论
伤寒学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 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是我国第一部理、法、 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典临床医 学巨箸。为张仲景所著,至今近2千年。
.
2
一、伤寒学的沿革
张仲景生平筒介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由于张氏是一位伟 大的医学家,故后人称之“医圣”。
小青龙汤证
兼水饮((((((((((((((
.
11
明仲景文法,其义皆通
《春秋》的文字,有《春秋》的文法
《史记》的文字,有《史记》的文法
《伤寒杂病论》的文字,有仲景的文法
仲景文法归纳有如下六方面
倒装文法
插笔法
简笔法(又名省文法)
繁笔法
炼笔法
喻笔法
.
12
第二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一节、太阳病概论
.
6
六经病的内涵 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关系 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关系 《伤寒论》与温病学关系
.
7
四、六经辨证传变规律及名词术语
常见名词术语
传:病证由某一经发展为另一经,并可以用六经病的提纲证加以 概括,称之传经。
变:某一经病证起了质的变化,再也不能用六经病提纲证加以概 括。
合病:两经或三经的病证同时出现,其病势偏于某一经。
卫气功能失常。
.
23
恶 寒 特点
❖1、以自觉症状为主;
❖2、邪气不退,恶寒始终存在, 寒罢邪退;
❖3、恶寒每每与发热并见, 寒罢热退。
.
24


恶寒既是表证,亦是太 阳病必见之症,故后世有 “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 表证”,诚为经验之谈。
.
25
思考
❖仅凭恶寒一证, 能否诊断为表 证?
.
26
不能诊断的依据
5
六经的含义
六经辨证含义
六经辨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病理反映, 进行综合、归纳,从而找出其固有的发展规 律和内在联系,以阴阳为纲,分为两大类病 证(阳证、阴证)在此基础上又划分为六个 病证,反映外感病在整个过程中或病程的某 个阶段所呈现的综合病证,并非各不相连的 独立病证,作为《伤寒论》辨证施治的纲领。
治疗当否
传变依据—脉证
.
8
五、六经病证治则
顾 护
太阳病—汗法

三阳病
阳明病—清下法 少阳病—和解法
祛邪为主

保 存
太阴病—温中法

三阴病
少阴病—温阳育阴
扶正为主
液 前
厥阴病—寒热并用

攻补兼施

目的 手段
.
9
六、古今学者研究《伤寒论》状况
始于晋唐,盛于宋金时期,而形成学派则在 明代,据统计唐宋以来研究伤寒不少于400家。 七、学习要求与方法
以教材为蓝本,因其有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免各家之见
首先要求熟读、精思、泛览
抓纲举目
纲者,六经之提纲,提纲证是对六经病证高 度概括,掌握六经提纲证能分辨六经病证。
.
10
归纳与鉴别 要求学习后,能自我的从纵横两方面进行归 纳与鉴别 桂枝汤证 如汗出一症 白虎汤证 四逆汤证
大青龙汤证
兼内热
外感风寒
.
14
二、太阳病的病机:
感受风寒,营卫失调
1、太阳病的概念; 2、太阳表证与太阳病概念。
.
15
三、太阳病证型
由于体质不同,感 邪轻重及临床表现不同, 太阳病有如下证型:
.
16
1、太阳中风证; 2、太阳伤寒证; 3、太阳表郁轻证; 4、变证; 5、温病;
.
太阳本证
太阳变证
太阳病证型
17
四、治 则
结合自已的临床实践。此从其自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 阳大论》” 等为《伤寒杂病论》16卷。 系统总结汉代以前医学成就,试下面二点加以阐述: 贡献: 系统地总结汉代以前医学成就为临床医学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创立“六经证治”使外感病的辨证论治有规律可循,为温病 学形成奠定基础。 确立“辩证论治”原则,从而形成我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在诊断上强调脉证并重,为中医学诊断学八纲辨证奠定基础。 制定若干治则及许多行之有效方药为中药方剂学发展有巨大 推动作用。
1、本证:辛温解表;: 随证治之。
4、温病:
.
18
五、预 后:
❖1、病愈; ❖2、传、变; ❖3、亡阳。
.
19
一、太阳病提纲
.
20
原文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 项强痛而恶寒。
.
21
(一) 提 要
首先提出太阳病的基本脉 证。
又称提纲证。
.
22
(二) 分

恶寒: 风 寒 外 束,
《内经》曰:“阳虚生外寒”。
原文7: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言三阴 病亦可见到恶寒之症。
.
27
➢脉浮: 风 寒 外 束,
卫气抗邪于外。
.
28
❖ 1、脉浮既是表证,亦是
结 太阳病的主脉; ❖ 2、脉浮+恶寒可辨为表证;
.
4
三、《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概念
伤寒的涵义
《伤寒论》以伤寒两字命名,“寒”从狭 义可视为六淫之“寒邪”;若从广义看 “寒” 者邪之义也。
一般认为“伤寒”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 者糸指感受风寒邪气,后者指一切外 感病总 称,即伤寒有五;“中风、伤寒、湿温、热 病、温病。”本教材则偏重于狭义之伤寒。
.
并病:某一经病证未罢,另一经病证又起两经病证往往同时并见, 并能明显区分。
直犯:外邪不经太阳经直接侵犯阳明少阳而发病,起病即见阳明、 少阳证。
直中:体弱正虚,外邪不经阳经而直接犯三阴经,发病即见三阴 证。
传变规律
传变无一定次序,但有规律可循:津伤从热化,阳伤从寒化
正气强弱
传变因素 感邪轻重
张机约生于公元150~211年卒,为南郡涅 ( ni )即今之河南南阳县人,一云: 今邓 县,穰东镇人。
伤寒学流传历史及版本状况
古之《伤寒论》今之伤寒学之原名为《伤 寒杂病论》,原书共16卷,内容有伤寒 、杂 病二大部份。大约成书于公元200~210年
.
3
二、《伤寒论》学术渊源及贡献 学术渊源: 张仲景继承《内经》、《难经》、《本草经》等基本理论,
一、太阳的生理功能 太阳之气:膀胱、肺、胃、心、肾及其相应
经脉相互配合下所产生之气。
从部位名为表气 (就太阳病篇而言) 从功能则为卫气
太阳之气、卫气、表气名异实同。
.
13
为何云太阳之气是上述脏腑、经脉功能 综合体现?现试从卫气的生成来看。
太阳的功能: 统营卫,主表,为一身之藩篱。
为何云统营卫,主表? 人体肌表营卫循行之地; 卫气具有卫外功能。 为何云统一身之藩篱? 从经脉循行部位; 从经脉循行特点; 太阳为六经之首,统营卫主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