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智能化建筑概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智能建筑概论

第一章智能建筑概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一、技术与经济的概念〔一〕技术及其与科学的关系1.技术的涵义技术开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开展的历史。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把技术看作制作的技术。

18 世纪末,法国科学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那么体系〞。

这些定义的要点是:〔1〕技术是“有目的的〞。

〔2〕技术实现是通过广泛“社会协作〞完成的。

〔3〕技术存在两种表现形式,即“工具〞或硬件,“规那么〞或软件。

〔4〕技术是成套的“知识体系〞。

到20世纪90年代,关于技术的简单维度界定,已经被更复杂、涵盖各种不同要素的理解所代替,今天技术更多地被定义为硬件、软件、组件〔organization-ware〕、才件〔human-ware〕以及其他无形资产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由此,我们认为: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按照科学原理及一定的经验需要和社会目的而开展起来的、用以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知识、经验和技巧。

它包括实验技术、生产技术、效劳技术、管理技术,具体表现为硬技术与软技术的统一所组成的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体系。

硬技术即物质形态的技术,或称物化的科学技术,泛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根底与核心是劳开工具。

劳开工具标志着人类统治自然界的程度。

它作为人的劳动器官的延长,使人的体力与智力神奇般地放大了,使生产效率几倍、几十倍、成千上万倍地增长。

软技术指知识形态的技术,包括工艺规程、制造技术、图纸资料、生产组织、管理技术等。

没有先进的软技术,物质技术便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软硬技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地配合开展,才可能推动技术进步和加速经济开展。

2.技术与科学的关系·2·新编技术经济学技术与科学是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技术既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手段,又是改造自然的产物,在本质上反映着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它与科学不属于同一概念。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任务是认识客观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客观世界。

建筑智能化概论

建筑智能化概论

建筑智能化概论第一章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备组成:被控对象、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中央控制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2.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系统结构: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3.建筑智能化系统有哪些种类信息设施系统、建筑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第二章1.智能建筑的含义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2.智能建筑分为:智能大厦和智能住宅3.智能建筑的特点:提供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的环境、节约能源、节省设备运行维护的费用、广泛采用3C高新技术、系统集成第三章1.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及含义1工作区:是一个独立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2 配线子系统。

3 干线子系统。

4 建筑群子系统。

5 设备间。

6 进线间。

7 管理第四章1.安全防范管理系统: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宗合式、组合式2.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总种类: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周界防越、视频安防监控、电子巡查、停车库、火灾自动报警3.入侵报警系统常用探测器:开关入侵、主动式红外入侵、被动式红外入侵、微波多普勒入侵、超声波多普勒入侵、玻璃破碎、次声波、接近、震动、复合4.在线电子巡查系统组成:巡更开关、控制器、传输通道、中央操作站5. 火灾探测器种类:离子感烟式、光电感烟式、差温感温式、定温感温式、可燃气体、火焰、复合型探测器、新型6.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包括:暖通空调、给水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等建筑设备子系统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类型: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第五章1.物业管理的目标与内容目标:为全体业主和用户提供及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并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内容:常规性的公共服务、针对性的专项服务、委托性的特约服务2.物业管理的作用:可以延长物业使用年限及确保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为物业主及租户创造与保持一个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可使物业保值增值。

第1章 智能建筑概论

第1章  智能建筑概论

2、信息设施系统(ITS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infrastructure:为确保建筑物与外部信息通信网 的互联及信息畅通,对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各 类信息予以接收、交换、传输、存储、检索和显示等进 行综合处理的多种类信息设备系统加以组合,提供实现 建筑物业务及管理等应用功能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包括:通信接入系统、电话交换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 合布线系统、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卫星通信系统、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广播系统、会议系统、 信息导引及 发布系统、时钟系统和其他相关的信息通 信系统。
3、信息化应用系统(IT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ystem:以建筑物 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为基 础,为满足建筑物各类业务和管理功能的 多种类信息设备与应用软件而组合的系统。 包括:工作业务应用系统、物业运营管理系 统、公共服务管理系统、公众信息服务系 统、智能卡应用系统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系统等其他业务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系统。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正极 大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社会的这种巨变必然会 影响人类的主要活动场所———建筑物的功能及性能,人们对建筑 在安全、健康、便利、高效、节能和信息交换与共享等诸多方面提 出了更高要求。 建筑物除了造型的美观、结构的稳定、内部空间划分的合理性 这些传统的建造要求之外,建筑物现代化功能的扩展则主要是通过 在建筑物内采用各种新型建筑设备来实现的。
3)BAS的自动控制 BAS的控制方式:BAS的控制方式有开环控制和闭 环控制两种。 ① 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一种预定程序的控制方法 ,它根据预先确定的控制步骤一步一步地实施控制,而 被控过程的状态并不直接影响控制程序的执行。如起停 控制等。 ②闭环控制:闭环控制则要根据被控过程的状态决 定控制的内容和实施控制的时机,控制用计算机需要不 断检测被控过程的实时状态(参数),并根据这些状态 及控制算法得出控制输出,对被控过程实施控制。如空 调系统的温、湿度自动调节等。

物业智能化管理概论第01章

物业智能化管理概论第01章

、现代计算机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
、现代控制技术
1.4.1:现代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微处理器技术 软件技术 多媒体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
1.4.2:现代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 通信系统所传输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就其特性来说,可以把他们分为两类:连续信息和离散信息。
智能建筑概述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
智能建筑的构成要素
智能建筑的基本功能
智能建筑的分类
智能建筑的特点
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
智能建筑的起源以及发展趋势
知识结构图
1.3.2:智能建筑的特点
高效: 在信息时代,时间就是金钱。智能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节能: 在满足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智能大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灵活: 智能建筑的建筑结构设计具有智能功能,是开放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允许用户迅速而方便地改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重新规划建筑平面。室内办公所必需的通信与电力供应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智能建筑的产生背景
STEP 03
STEP 01
STEP 02
社会背景:建筑智能化是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
技术背景:建筑智能化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
经济背景:建筑智能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需求
1.2.2 智能建筑的发展经历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第一章智能楼宇技术概论

第一章智能楼宇技术概论

在一个智能化大厦内,不仅对外部人员要防范,对内部人 员也需要加强管理;对某些重要的地点、物品,以及重要的 人物也需要特殊的保护。因此,对现代化的大厦,需要设置 多层次、立体化的保安系统。
安保系统的层次
外部入侵保护:此部分是预防外部无关人员侵入,需相 应设置周界、门窗、通道、出入口等的报警、复核等 处置措施,防罪犯于区域之外。 区域保护:此道防线是探测非法入侵此区域者,把信息 送往监控中心,中心作出处理。 目标保护:这道防线是对特定目标的保护,如保险柜及 重要房间。
Emergency Telephone System
Card Reader
PIR
Video Server
出入口管理(门禁系统)
控制各类人员的出入以及他们在相关区域的行动,通 常被称作门禁系统
控制原理是:按照人的活动范围,预先制作出各种层次的卡,或 预定密码。在相关的大门出入口、金库门、档案室门、电梯门等 处安装磁卡识别器或密码键盘,用户持有效卡或密码方能通过或 进入。 由读卡机阅读卡片密码,经解码后送控制器判断,如符合,门 锁被开启,否则报警。 (1)卡的密码可随时从系统中取消,不怕丢失,不怕带走。 (2)卡的密码带有时间性,可预先设定有效时段 (3)持卡人在所有出入口的活动都被计算机记录在案,可随时打印 分析 (4)节省管理人员。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控制室就可以控制全 部出入口。这样,不仅提高效益,节省人力,也避免了人为的失误、 提高了保安效果。
智能网络综合设计与实施
智能网络综合设计与实施
第一章 智能建筑概述
1.1 引言 1.2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述 1.3 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
1.4 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及设计原则
1.5 世界智能建筑的发展
智能网络综合设计与实施

第1章智能建筑概述

第1章智能建筑概述
精品资料
(3)建筑智能化与绿色生态建筑的结合(jiéhé) ①绿色生态建筑 ②建筑智能化对生态建筑的支持
精品资料
1.1.7 智能建筑发展(fāzhǎn)存在的问题
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的原因(yuányīn)有如下 几个方面: ①概念原因(yuányīn) ②建筑师不了解智能建筑 ③设计图不完善 ④供货商的原因(yuányīn) ⑤技术力量原因(yuányīn)
精品资料
4)新加坡定义 智能建筑必需具备3个条件,一是具有保 安、消防与环境控制等自动化控制系统, 以及自动调节大厦内的温度、湿度、灯光 等参数的各种设施,以创造(chuàngzào)舒 适安全的环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 设施使数据能在大厦内流通;三是能够提 供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与能力。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1.1.4 国外智能(zhìnénɡ)住宅与智能(zhìnénɡ) 小区的发展
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会与11家公司联手合作,建成的 世界首座样板“智能住宅”,向人们揭示了未来住宅 的前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西班牙隆卡建筑事务所最近推出一种旋转式公寓住宅 位于美国西雅图的Reflex通信公司,从1998开始
办公自动化
精品资料
1.4 智能建筑的特点(TÈDIǍN)
(1)系统高度集成 从技术角度看,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最大的区别就是
智能建筑各智能化系统的高度集成。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就是将智能建筑中分离的设备、
子系统、功能、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集成为一个相互 关联的统一协调的系统,实现信息、资源、任务的重组 和共享。智能建筑安全、舒适、便利、节能、节省人工 费用(fèi yong)的特点必须依赖集成化的建筑智能化系统 才能得以实现。
精品资料
2007年,我国颁布(bānbù)了《智能建筑设 计标准(GB/T50314--2006)》。

建筑设备自动化知识点总结

建筑设备自动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智能建筑概论●智能建筑的三大功能:安全功能、舒适功能、便利高效●智能建筑的特点:1)系统集成——将智能建筑中分离的设备、子系统、功能、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集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协调的系统,实现信息、资源、任务的重组和共享。

2)降低人工成本通过科学化、智能化使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保养维修更趋自动化。

降低机电设备维护成本、人员安排合理、操作和管理高度集中。

3)安全、舒适和便捷的环境防盗(人财物安全),环境(温湿度,新风灯光等),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等)4)节能——智能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通过智能技术,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和自然冷(热)源来调节室内环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智能建筑的核心技术——“3C ”高新技术:1)现代计算机技术2)现代通信技术3)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布线系统(GCS )组成:(1)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2)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3)水平布线系统(4)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第二章 建筑设备自动化的技术基础●传输媒体(收发双方之间进行通信的物理信号通路)类型: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数据传输方向分:1)单工— —在单工信道上信息只能在一个方向传送。

2)半双工— —通信双方可交替发送和接收信息, 但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

3)全双工— —可同时进行双向信息传送的通信方式●交换方式(交换节点转发信息的方式)1)线路交换2)报文交换3)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1)星形拓扑结构中央节点相当复杂。

执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

a. 优点: ① 方便服务:中央节点可方便地提供服务和网络重新配置。

② 连接节点故障隔离。

③ 集中控制和故障诊断。

④ 简单的访问协议。

任何一点只涉及到中央节点,介质访问控制的方法很简单。

星形b. 缺点:①电缆用量大;②依赖中央节点,对中央节点要求很高。

2)总线拓扑结构采用单根传输线作为传输介质,所有的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传输介质上——总线上。

a. 优点:①用缆长度短,布线容易②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无源元件③成本低。

智能建筑概论练习题

智能建筑概论练习题

第一章智能建筑总论一、填空题1、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是美国的(都市办公大楼)2、我国的智能建筑始于(1990)年,(九十年代中后期)形成建设高潮。

3、我国的智能建筑如(北京的京广中心)、(中华大厦)、(上海的金茂大厦)。

(上海环球国际金融中心)4、IB是(Intelligent Buildin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智能建筑)。

5、智能建筑按其功能分为三大块,分别是(CAS)、(OAS)、(BAS)。

二、简答题1、什么是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功能,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他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建筑环境。

2、智能建筑的五个组成部分是什么?他们的关系是什么?SIC( 系统集成)、B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OAS(办公自动化系统)、CAS(通信自动化系统)、PDS(综合布线系统)关系:借助综合布线系统PDS把BAS、CAS、OAS、SIC连接起来,以一体化集成的方式实现对信息资源和管理服务的共享。

3、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是什么?工程规模面积大,具有重要性质和地位,应用设备配套齐全,资金和技术密集总体结构复杂,配合协调,是综合的集成。

4、智能建筑的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意味着什么?对环境和使用功能具有感知能力,具有传递外调信息能力,具有分析和判断能力,具有做出和发出指令信息,提供动作响应5、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是什么?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一、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按其覆盖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分布式多处理机系统)三类2、在智能建筑中主要使用(局域网)3、局域网常见的拓扑结构有三种:(星形)、(环形)、(总线拓扑)三种。

4、信号有(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两种形式。

5、传输信道可以是由(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构成的有线线路,也可以是(微波)、(无线电波)、(卫星中继)等构成的无线线路,还可能是(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的结合6、数字数据通信按数据传输方向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按同步方式又可以分为(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第一章智能建筑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智能建筑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导论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文化政策的发生与起源;2.文化政策的性质与特点;3.文化政策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4.文化政策学研究的目的与方法;5.文化政策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学科关系。

导言政府通过文化政策对文化实行有效的监管和指导,是现代国际社会普遍的文化政治行为。

作为对这一行为的普遍性规律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政策理论形态和理论系统,文化政策学正日益作为现代政策科学和文艺学的重要分支,而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门学科。

如何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国情,推动文化政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立、健全完善的文化制度及运作机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政策体系,是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运用政策科学理论,结合我国的文化政策实践,分析、研究中国当代文化政策运动的历史和现状、内容和结构,探索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政策学理论体系,自然地成为本书研究、追求的学术目标。

文化政策学(第2版)第一节文化政策的起源和基本性质文化政策是国家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博物等领域实行意识形态管理、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所采取的一整套制度性规定、规范、原则和要求体系的总称,是有别于教育政策、科技政策的一种政策形态。

虽然在大文化的意义上,在相对于政治和经济而言的时候,教育和科技也都有属于“文化”的范畴,但在国家管理和政策运动中,都还是分属于不同的领域的。

文化政策和文艺政策就其意义关系而言,是母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文化政策具有更为宽广的涵盖面。

在当代中国,这两者经常处于一身二任,重构兼出的状况。

虽然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文艺政策这一概念已经很少使用,但却还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本书在展开论述的过程中和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也带有这一特点。

一、文化政策的发生和起源文化政策的发生、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它既是文化现象,又是政治现象,是一种文化政治现象;是精神现象,又是制度管理行为,是精神现象领域管理的规范和要求。

第1章-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总论(定稿)课件

第1章-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总论(定稿)课件
-与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的配合;与通信专业的配合;与 建筑专业的配合;与结构专业的配合;与给排水专业的配合; 与暖通空调专业的配合;与电气专业内部的配合。
第1章-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总论(定稿)
智能化工程设计
3.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步骤
1)智能化工程实施原则 2)智能化工程阶段划分 3)设计文件编制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 。深化设计文件编制
-遵循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的特点,保证各自系统都能独立控制。
⑤可操作性:要求管理界面功能强且容易操作,以方便管理; ⑥可集成性:兼容性要强,方便与其它系统通过集成联动; ⑦可扩充性:选用标准统一、质量好且升级容易的产品; ⑧安全性:系统对内保密性好,对外可方便交流且。 ⑨经济性:须从实际出发,档次定位适中。
1)专业知识的要求
。设计者应熟悉设计规范、准则,使设计更符合规定要求; 。除要掌握弱电系统的专业知识,还需了解建筑专业技术知识;
。需多与用户沟通,了解、分析用户要求,设计合理方案,以 免竣工后出现集成性差、配置不合理、控制精度低等问题;
。熟悉掌握产品及市场变化,保证设计运用产品的合理性;
2)专业配合要求
⑴建筑智能化工程
又称弱电系统工程,主要涉及通信及控制、安全防范、多 媒体三大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
■ 建筑智能化工程涉及范围
十八个子项工程,分别是“计算机网络系统”、“楼宇自控系统”、 “安全防范及防盗报警系统”、“智能卡系统”、“通讯系统”、“卫星 及 共用电视系统”、“车库管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广播系统”、 “会议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综合物业管理系统”、“可视会议 系 统”、“LED大屏幕显示系统”、“智能灯光和音响控制系统”、“火灾报
的作用。
第1章-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总论(定稿)

智能建筑技术概论

智能建筑技术概论

24
(1) 始于微型机时代的嵌入式应用 基于高速数值解算能力的微型计算机,表现 出的智能化水平引起了控制专业人士的兴趣,要 求将微型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 系的智能化控制。例如,将微型计算机经电气加 固、机械加固,并配置各种外围接口电路,安装 到大型舰船中构成自动驾驶仪或轮机状态监测系 统。 这样一来,计算机便失去了原来的形态与通用 的计算机功能。为了区别于原有的通用计算机系 统,把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智能化 控制的计算机,称作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因此, 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嵌入式系统的嵌 入性本质是将一个计算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 去,这是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出发点。
有 线 电 视 网 系 统
高 速 宽 带 数 据 网 系 统
宽 带 光 纤 接 入 网 系 统
电 话 网 系 统
其 他 网 络 系 统
多 表 现 场 计 量 与 远 程 传 输 系 统
车 辆 出 入 与 停 车 场 管 理 系 统
供 电 照 明 等 公 共 设 备 监 控 系 统
紧 急 广 播 与 背 景 音 乐 系 统
智能化住宅是指通过家庭总线 HDS,Home Distribution System)把家庭内的各种与信息相关的 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都并入到网络 之中,进行集中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 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协调,提供 工作、学习、娱乐等各项服务,营造出具有多功能 的信息化居住空间。
物 业 计 算 机 管 理 系 统
图1.2 小区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21
(2)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结构(见图1.3)
X.25 微波 DDN 卫星 ISDN
路由器
安防系统服务 器

《智能建筑》教学大纲

《智能建筑》教学大纲

《智能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智能建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初步掌握智能建筑的基本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为提高施工能力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1章概述1.智能建筑的概念:了解智能建筑的概念、发展、现状、趋势,理解智能建筑的建筑环境。

2.建筑智能化系统:理解建筑设备自动化智能系统;理解通讯自动化系统;掌握办公自动化系统。

第2章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1.计算机网络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解局域网和控制网络。

2.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构成: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教学重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构成。

第3章通讯自动化系统(CA)1.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其应用:了解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ISDN交换机及其新功能;理解ISDN交换机实例。

2.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了解程控交换的原理和发展;理解光纤用户及交换机。

3.图像通讯:了解可视图文及传真系统、光缆通信;理解视频会议系统。

4.卫星通信系统。

了解数字卫星系统;理解卫星通信系统。

教学重难点: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其应用;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

第4章楼宇自动化系统(BA)1.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理解住宅小区自动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2.建筑设备及其控制:了解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了解电力系统监控;了解照明系统监控;掌握电梯控制;理解给排水控制系统。

3.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

了解安全防范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统;理解信息网络子系统;掌握。

教学重难点:建筑设备控制和管理、BA的体系结构。

第5章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1.概述:了解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和结构;理解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了解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

精选建筑智能化技术综合实训

精选建筑智能化技术综合实训

1.2 智能建筑的定义
日本智能大楼研究会定义: 智能建筑提供商业支持功能、通信支持功能等在内的高度通信服务,并通过高度的大楼管理体系,保证舒适的环境和安全,以提高工作效率。新加坡政府的公共设施署对智能建筑定义: 智能建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保安、消防与环境控制等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自动调节建筑内的各温度、湿度、灯光等参数的各种设施,以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使数据能在建筑物内各区域之间进行流通;三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与能力。
1.5建筑物中的智能化系统
5.建筑物管理系统BMS(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如前所述,智能建筑的智能化主要取决于BAS、CNS和OAS三大要素,而建筑物管理系统BMS是在这三要素的基础上开发和设置的用于对建筑设备运营和信息组织实现自动化管理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1.3 智能建筑的特点
1.提供安全、舒适和高效便捷的环境 提高建筑物使用人员的工作效率与生活的舒适感、安全感和便利感,使建造者与使用者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2.节约能源 节能是智能建筑的基本功能,也是高效高回报率的具体体现。一般来讲,利 用智能建筑能源控制与管理系统可节省能源30%左右。 3.节省设备运行维护费用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可降低机电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由于系统的高度集成,系统的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使得人工成本降低。 4.提供现代通信手段和信息服务 智能建筑中功能完备的通信系统。以多媒体方式高速处理各种图、文、音、像信息,突破了传统的地域观念,以零距离、零时差与世界联系;
1.2 智能建筑的定义
国际上至今对智能建筑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美国智能建筑学会对智能建筑的定义为: 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的最优考虑,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率、高功能、高舒适性和有经济效益的环境。欧洲智能建筑集团定义: 创造一种可以使住户有最大效益环境的建筑,同时该建筑可以使之有效地管理资源,而在硬件和设备方面的寿命成本最小。

智能建筑概论 第1章

智能建筑概论 第1章
1.4.1 CRT图形显示技术
CRT图形显示技术的发展表现在显示器件的发展上, 显示器件总体上是向大信息量、平板化、彩色化、低压、 微功耗、实时显示化方向发展。
(CRT:Cathode-Ray Tube,阴极射线管)
显像管显示
CRT
显示技术
✓ 液晶显示(LCD)
平板显示
✓ 发光二极管显示(LED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智能建筑基本概念
1.1.2 智能建筑的基本结构
智能建筑的3A说:
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楼宇自动化系统 OAS(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办公自动化系统 CAS(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通信自动化 系统
✓ 等离子显示(PDP)
✓ 荧光显示(VFD)
✓ 其他
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消防工程系
附:一些重要的名词术语
A/D--Analog to Digital--摸数转换 D/A--Digital to Analog--数摸转换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统 FCS--Field Control System--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BACnet--A Dat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OLE OLE--Object Linking & Embedding--对象链接与嵌入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建筑业智能化建筑设计与施工方案

建筑业智能化建筑设计与施工方案

建筑业智能化建筑设计与施工方案第一章智能化建筑设计概述 (2)1.1 智能化建筑的定义与发展 (2)1.1.1 智能化建筑的定义 (2)1.1.2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 (2)1.2 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2)1.2.1 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原则 (2)1.2.2 智能化建筑设计的目标 (2)1.3 智能化建筑设计的现状与趋势 (3)1.3.1 智能化建筑设计的现状 (3)1.3.2 智能化建筑设计的趋势 (3)第二章智能化建筑设计流程 (3)2.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3)2.2 智能化系统设计 (4)2.3 设计成果的审查与优化 (4)第三章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5)3.1 信息化系统集成设计 (5)3.2 自动化系统设计 (5)3.3 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6)第四章智能化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6)4.1 施工前期准备 (6)4.2 施工现场管理 (6)4.3 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 (7)第五章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 (7)5.1 智能化建筑施工工艺 (7)5.2 智能化建筑设备安装 (8)5.3 智能化建筑施工监测与调试 (8)第六章智能化建筑绿色施工 (8)6.1 绿色施工理念与原则 (8)6.2 绿色施工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 (9)6.3 绿色施工管理与实践 (9)第七章智能化建筑项目管理与协调 (10)7.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10)7.2 项目进度与成本控制 (10)7.3 项目质量与风险管理 (11)第八章智能化建筑验收与评价 (11)8.1 验收标准与程序 (11)8.2 验收过程中的问题处理 (12)8.3 智能化建筑评价体系与方法 (12)第九章智能化建筑后期运维与管理 (13)9.1 运维组织与管理 (13)9.1.1 运维组织架构 (13)9.1.2 运维管理制度 (13)9.2 运维服务与保障 (13)9.2.1 运维服务内容 (13)9.2.2 运维服务保障 (14)9.3 运维成本与效益分析 (14)9.3.1 运维成本分析 (14)9.3.2 运维效益分析 (14)第十章智能化建筑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1 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趋势 (14)10.2 智能化建筑市场前景 (15)10.3 智能化建筑政策与产业环境 (15)第一章智能化建筑设计概述1.1 智能化建筑的定义与发展1.1.1 智能化建筑的定义智能化建筑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管理和服务进行高度集成,实现建筑物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的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智能化建筑概论
建筑物设备自动控制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 统(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也称为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建筑技术不断 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领域 应用的必然结果。
1. 智能化建筑概论
在建筑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上,引 入涵盖通信、计算机、网络等领域的现代 信息技术,智能化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应运而生。
建筑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建筑的发 展历程
随着企业级管理(Enterprise-wide Management)的 日益流行,开放系统技术(Open Systems Technology)以及Internet技术的发展,物业管理 (Facility Management)越来越专业化; 专有通信协议的自动化系统被开放通信协议的自动 化系统所取代,并在整个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内实 现完全互操作,Internet成为企业级的基础网络设施 (Infrastructure)。 最后形成网络化的楼宇系统(NBS,Networked Building Systems),真正成为企业级信息系统的一 个子系统。
现代社会对智能化建筑的定义
我国建设部正式颁布了智能建筑国家标准 《 智 能 建 筑 设 计 标 准 》 ( GB/T503142000),对智能建筑作出如下定义: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设设备、 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 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 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 的建筑环境。
智能家居的系统构成 :
智能小区与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系统的终端一般具有以下功能: 水表、电表、煤气表数据远程采集与传输; 住宅保安监控报警; 火灾、煤气泄漏监视报警; 住户人工紧急求助报警(火警、劫警、医疗急 救)按钮; 通过电话或网络遥控家电开关; 有线电视信号通/断控制,水、煤气的通/断控 制,各类家用电器的通/断控制。
某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
1.3 智能小区与智能家居
智能小区的功能需求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 面向家居的高度自动化、人性化的物业管理和 服务 面向整个小区人身、财产安全的保障体系 面向物业管理公司的业务自动化系统 面向未来发展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智能小区与智能家居
智能小区的系统构成
智能小区与智能家居
建筑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建筑的发 展历程
1. 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建筑设备自动化是随着建筑设备,尤其是 暖通空调系统,包括供热、通风、空气调 节与制冷(HVAC&R,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 and Refrigeration)系统的发 展而出现的。
1.1 建筑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建筑的 发展历程
2. 智能化建筑的起源和发展 1) 智能化建筑的起源 2)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阶段 3) 现代社会对智能化建筑的定义
智能化建筑的起源
1984年1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 哈福德市(Hartford)对一栋旧金融大厦进 行改建,竣工后大楼改名为City Place。 由于City Place在宣传材料中第一次出现“智 能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一词, 智能建筑的概念被世界接受,City Place就被 称为世界上第一栋智能建筑。
建筑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建筑的发 展历程
最早的楼宇自控系统是气动系统,气动控 制系统的能源是压缩空气,主要用于控制 供热、供冷管道上的调节阀和空气调节系 统的空气输配管道调节阀。 随后,电气控制系统逐渐代替气动控制系 统,并成为楼宇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形式。 接着是计算机系统在楼宇设备控制系统中 的应用。
返 回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阶段
归结为下列五个阶段,即: 单功能系统阶段(1980~1985年):以闭路电视 监控、停车场收费、消防监控和空调设备监控等子 系统为代表,此阶段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点是 “各自为政”; 多功能系统阶段(1986~1990年):出现了综合 保安系统、建筑设备自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和有 线通信系统等,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部分联 动; 集成系统阶段(1990~1995年):主要包括建筑 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通信网络系 统,性质类似的系统实现了整合;
现代社会对智能化建筑的定义


美国认为:智能建筑是通过优化建筑物结 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四项基本要素, 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来提供一个多 产和成本低廉的物业环境。 欧洲认为: 智能建筑是一种可以使用户拥 有最大效率环境的建筑,同时,智能建筑可 以有效地管理资源,且在硬件设备方面的 寿命成本最小。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阶段


智能建筑智能管理系统阶段(1995~ 2000):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实现了系 统化、集成化与智能化管理,服务于建筑、 但性质不同的系统实现了统一管理; 建筑智能化环境集成阶段(2000~今): 在智能建筑智能管理系统逐渐成熟的基础 上,进一步研究建筑及小区、住宅的本质 智能化,研究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集成 技术,智能化建筑环境的设计思想开始形 成。 返 回
返 回

1.2 智能建筑的组成和功能




智能化建筑通常由四个子系统构成: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BA) 通信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 Automation,CA) 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OA) 综合布线系统
智能建筑的组成和功能
建筑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建筑的发 展历程
起初计算机系统只是被简单地纳入电气控制系 统之中,形成“监督控制系统(SCC, Supervisory ComputerControl)” 。 20世纪80年代早期,计算机技术和微处理器 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产生了直接数字控制 (DDC,Direct Digital Control)技术。 随后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带动下,产生了各种 以DDC技术为基础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CS在楼宇设备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就形成了建 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由智能化建筑环境内系统集成中心(System Integrated Center,SIC)利用综合布线系统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PDS)连接和 控制“3A”系统如图:
智能建筑的组成和功能
DS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信息传输网络 BA系统是以中央计算机为核心,对建筑内的环 境及其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控制和管理 CA系统处理智能建筑内外各种图像、文字、语 音及数据之间的通信 OA系统是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 和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办公方式难于处理 的、数量庞大且结构不明确的业务上。
现代社会对智能化建筑的定义
新加坡认为,智能建筑必须具备3个条件: 一是具有完善的安保、消防系统,能有效 应对灾难和紧急情况; 二是具有能够调节大楼内的温度、湿度、 灯光等环境控制参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可以创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三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和通信设施,使 各种数据能在建筑内外进行传输和交换, 能让用户拥有足够的通信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