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蛋鸡常见疾病防治

合集下载

绿壳蛋鸡“定中有变”高效饲养法-蛋鸡常见疾病防治

绿壳蛋鸡“定中有变”高效饲养法-蛋鸡常见疾病防治

绿壳蛋鸡“定中有变”高效饲养法
在绿壳蛋鸡饲养过程中,采用“定中有变”饲养法,可使蛋鸡保持旺盛的食欲,提高消化吸收利用率,饲料报酬高,使鸡的生产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鸡产蛋多,个头大,质量好。

其具体做法是:
一、饲喂时间定中有变
每天饲喂3次。

饲喂时间可根据季节变化而灵活确定,如夏秋季节:在早上5时、中午12时、下午4时饲喂。

以此为起点,每次饲喂时间依次推迟15分钟,5天为一个周期,周期满回到开始确定的时间,依次类推。

其目的是让鸡短暂饥饿(不影响健康),使鸡多采食。

二、饲料定中有变
产蛋鸡必须喂全价配合饲料,不要单一饲喂玉米或其它单一饲料,这是恒定的饲喂原则,不可改变。

在平时饲喂中,配合饲料中可掺些切碎的胡萝卜、蔬菜、野菜和剩饭菜等。

这样可使鸡的日粮中营养更全面。

同时,又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节省配合饲料,降低饲养成本。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林下散养的绿壳蛋鸡确保了其鸡蛋的品质安全和口感,是消费者追求健康的选择。

然而,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非常重要,其中林下散养的方式也需要注意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饲养管理1.饲料管理主要包括饲料选择和饲喂方式两个方面。

绿壳蛋鸡应该选择优质、无污染的天然饲料,如小麦、玉米、糙米,根据鸟龄和气候条件适量添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并千万不要添加抗生素等药物,以免对鸡蛋品质上的影响。

饲喂方式应该逐渐适应季节变化,保持稳定的喂食时间和量,不要过喂过饮,防止鸡蛋品质下降。

2.水源管理绿壳蛋鸡饮用的水源应该是清洁、新鲜的,要避免使用池塘、水沟等不干净的水源,定时更换饮水系统,消毒水具。

3.活动管理绿壳蛋鸡因为是林下散养,因此不像笼养鸡那样长时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活动。

然而为了保持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鸡舍内应该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以及供应足够光线,同时给予适度的活动。

确保鸡舍内的设施整洁、维护鸡窝的卫生,不会受到昆虫、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疫病防控1.疫苗接种在饲养管理中,为绿壳蛋鸡接种疫苗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口服、注射、喷雾等方式都依据需求来选择。

常见的如新城疫、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都应定期接种。

易发生疫病的时期如季节变化和气温变化等需要加强预防措施。

2.卫生措施绿壳蛋鸡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卫生要求很高,可以采用消毒、防蚊虫等措施,尽量防止疫病从内部和外部传染。

然而,在自然环境下,还是无法避免野生动物等外界环境的干扰,因此还要定期检查鸟的健康状况。

若发现异常情况,密切关注鸟的健康。

3.隔离治疗在发现疫病时,相关措施需要迅速实施,以避免疫病扩散。

可以将发现异常症状的鸟单独隔离,尽快治疗。

隔离治疗不但可以控制疫情,还可以减少其他鸟的接触风险。

总之,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对于保障鸡蛋的品质和口感至关重要。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随着人们对优质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养殖方式逐渐受到关注。

相比于传统的饲养方式,林下散养绿壳蛋鸡可以更好地保持鸡蛋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并且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要想保证林下散养绿壳蛋鸡健康成长,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进行浅析。

一、饲养管理1. 场地选择林下散养绿壳蛋鸡要选择适宜的场地进行养殖。

首先要选择离城市或者污染源较远的地方,尽量避免空气和水质受到污染。

要选择有大面积天然草场的地方,以供鸡群散养觅食。

2. 圈舍建设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圈舍建设应当简单实用,保证鸡群的安全和舒适。

圈舍内的通风和排污系统要健全,避免粪便滞留,影响鸡群的健康。

圈舍四周可以种植一些绿植来吸收废气和净化空气。

3. 营养饲料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料主要是自由觅食的虫子、野草和杂粮等。

在冬季或者鸡群觅食不足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优质的饲料,如谷物、豆粕等,保证鸡群的营养均衡。

4. 饮水管理饮水是鸡群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要保证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饮水清洁卫生,避免污染和滋生病菌。

5. 疾病监测定期对林下散养绿壳蛋鸡进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以保证鸡群的健康状况。

二、疫病防控措施1. 定期疫苗接种林下散养绿壳蛋鸡在幼年时期要接种常规的疫苗,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

成年后也要定期对鸡群进行疫苗加强,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2. 饲养环境消毒定期对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环境进行消毒,杀灭潜在的病菌和病毒,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3. 隔离治疗一旦发现鸡群中有疾病患者,要及时将其隔离治疗,避免疾病传播给其他鸡只。

在治疗期间,要对隔离区域进行消毒,并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4. 饲养密度控制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密度要适中,避免鸡群过度拥挤,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5. 饲养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环境整洁卫生,避免粪便滞留和污染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林下散养绿壳蛋鸡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养殖方式。

这种养殖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鸡禽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增强了鸡禽的适应能力,提高了鸡禽的免疫力。

但是,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也非常重要。

1、选好场地。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场地需要比较宽敞,适合鸡禽生长的环境,且要离人类居住区比较远。

2、建好鸡舍。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鸡舍建议选用通风性好、保温性强的鸡舍,鸡舍内部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滋生病菌。

3、保障饮水。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需要喝干净、新鲜的水源,可采用自来水或水井供应。

4、合理饲料。

饲料是鸡禽生长的能源来源,合理的饲料搭配和饲料类型选择都非常重要,以确保鸡禽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

5、防止疾病。

定期为鸡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做好环境卫生及日常消毒。

绿壳蛋鸡主要会受到风虱、寄生虫、传染病等疾病的侵袭,所以进行疫病防控至关重要。

1、保证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步骤,对鸡舍和周围环境要加强清理,严格禁止污水、污垢存在鸡舍附近,避免成为疫源。

2、加强疫苗预防。

疫苗防控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定期进行疫苗注射可以增加鸡禽的免疫力,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3、控制外界危害。

在林下散养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外界因素对鸡禽健康产生影响,如各类害虫、家禽、家畜等,要控制好这些危害,避免病菌传播。

4、加强检测和隔离。

每批鸡禽进入养殖场后应进行检测,对于有疑似疾病的鸡禽要及时隔离,防止病菌传染,同时对病死鸡禽做好处理。

总之,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是决定鸡禽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需要在养殖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做好防疫工作,提高鸡禽的健康水平,从而增加鸡禽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高产笼养绿壳蛋鸡

高产笼养绿壳蛋鸡

高产笼养绿壳蛋鸡1、温度笼养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温度的控制,毕竟它不像散养一样,可以自己出去活动,夏季的话,要做好降温的工作,在冬季的话,需要增加室内的温度。

2、通风通风除了能给室内降温之外,还能排除室内的污浊气,将一些有害的气体排除出去。

夏季通风的要求并不是很多,主要就是冬季的通风要做好,因为冬季的气温比较低,在做通风的时候,不要直接开下面的窗口通风,以免让鸡受冻,可以选择打开上面的窗口。

3、喂食、饮水喂食的话可以采用自采的方式来喂养,食物的选择上可以用一些新鲜的青菜叶或者是青草来喂养都是不错的选择,在喂养的时候,还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蛋白质比较高的食物进去搭配。

饮水的话,一定要保证水质的干净,脏水不能喂给它喝。

4、定时的清扫笼养也是需要定时的清理它的鸡粪的,不然的话,极有可能会引起一些疾病的感染。

每个星期最好是定期的消毒两次,来保证环境的干净。

笼养绿壳蛋鸡常见的疾病及防治1、产蛋下降综合症这个疾病在绿壳蛋鸡中是比较常见的,一旦感染了这个疾病,就有可能会让它的蛋的品质出现下降的可能。

染病的时候,会拉绿色的分辨,它的鸡冠会变成青紫色。

防治的方法可以用0.2%的呋喃唑酮来防治,还可以在饲料里面加一些壮优也是很好的。

2、脂肪肝综合症这个也是笼养绿壳蛋鸡的时候容易出现的一种疾病。

一般的时候不会容易被发现,但是发病了之后,会让它的肝脏出现出血的症状,影响健康。

防治的方法可以用壮优来防治,一般连续用20天就可以了。

3、产蛋下降综合症这个病也是比较常见的,发病的时候,绿壳蛋鸡会不容易站立,出现反应迟钝的情况。

防治的方法可以让染病的鸡放出来,自由活动,增加它的维生素即可。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按其生长发育特点及管理的方便,划分为幼雏期(0-4周),育成期(5周-淘汰)一、幼雏期的饲养管理1、育雏方式:育雏的方式有平育和立体(笼)育雏2种。

平育管理粗放,对房舍要求不高。

立体(笼)育雏清洁卫生,便于防疫,对房舍的要求高,需要较好的供温设备。

2、育雏条件:(1)温度:起始温度为34—35~C,育雏第一周每天降1℃,从第二周起每周降l一2℃,直至停止人工供暖(20-28 天)。

(2)湿度:在整个幼雏期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一70%之间。

(3)密度:0-2周龄每平方米50只,3-4周龄每平方米20只为宜。

(4)光照:采用24小时光照或者23小时光照(为防止停电应急反应),夜晚提供人工照明(每平方米5w左右)。

合理的光照有利于体力VD3合成,有助于雏体内钙磷的正常代谢。

3、育雏设备(1)房舍及物质:在育雏前5天将需要的房舍清扫干净,要求室内干燥,保温、通风良好,并将所需设备、垫料(粗刨花、稻壳、桔杆),燃料、药品、饲料等准备齐全。

(2)消毒:室内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每平方米15mg福尔马林+7.5g高锰酸钾)一昼夜,饮水器、料桶、料槽等用季铵盐类消毒剂清洗。

(3)试温:育雏前2天试温。

育雏室内温度以四周墙壁离地1米处的温度为准。

4、幼雏饲养(1)开饮:出生后24—36小时(长途运输时不超过72小时)进行第一次饮水,给予与舍温相同的5%糖或速溶多维葡萄糖。

(2)开食:在开饮后1—2小时开食。

将饲料均匀地撒在开食盘或垫纸上,用手指轻轻敲打引诱雏鸡采食。

(3)饲喂次数:1周龄每日喂6次,第二周每日喂4次。

要求每次喂料间隔时间相同、固定。

5、幼雏管理(1)注意观察雏群状态:结合饲喂操作,细致观察精神状态。

食欲、粪便、行为等,发现异常,及时查明原因,并采用相应措施。

(2)温度和湿度的管理:育雏温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天气的好坏,稚雏密度和雏舍保温状况来调节适宜的温度。

如果幼雏表现为休息良好,睡得香甜安宁,伸颈舒腿,分布均匀,表明温度适宜。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林下散养绿壳蛋鸡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养殖方式不仅环保健康,而且对于鸡蛋的口感和营养成分也有明显的提升。

然而,要想养好一群绿壳蛋鸡,除了选好品种外,还需要有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两方面简单分析。

一、饲养管理1.场地选择:林下散养的场地应选用阴凉环境,具有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地面要平整,无荆棘和尖锐物品。

同时必须做好驱赶毒蛇和保护鸡只的措施。

2.饲料供应:绿壳蛋鸡对饲料的品质和种类要求较高,应选择绿色、无公害的饲料,并根据鸡只的生长发育需要进行合理搭配和营养均衡。

同时,要及时更换饲料,保持饲料的新鲜度。

3.饮水管理:鸡只每天需要大量的清洁饮用水,水质应清洁且无杂质,避免被感染病原微生物。

饮水器要定时清洁消毒,防止积累细菌。

在高温天气中,要及时增加饮水量,保证鸡只的生理需要。

4.环境卫生:鸡舍要做到每日清洁卫生,及时清理鸡粪、剪羽和破损蛋壳,避免滋生细菌和恶臭,影响鸡只健康。

保持鸡舍的干燥和通风,避免发生霉菌、病虫害等现象。

5.定期检查:要经常检查鸡只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避免发生生病、自残等现象。

及时发现异常症状,进行处理和治疗。

二、疫病防控绿壳蛋鸡属于高档次禽类,其生长环境和质量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必须加强疫病防控工作。

以下对疫病防控措施进行简要描述:1. 注重鸡只的引进检疫工作,避免引进有病毒感染的鸡只。

2. 平时要做好鸡舍卫生管理工作,加强环境消毒工作,消灭病菌和病毒。

3. 加强卫生隔离标准,将鸡舍分区域管理,患病鸡只与健康鸡只分开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4. 饲养鸡只时,要如实记录鸡只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掌握其状况,发现异常时及时进行处理和治疗。

5. 定期请专业人员对鸡群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隔离。

总之,林下散养绿壳蛋鸡虽然其养殖方式优越,但要想获得好的收益,一定要有正确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林下散养绿壳蛋鸡是指将鸡群放养在林地中,让其自由觅食。

这种养殖模式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天然的生活理念,而且也对环境友好。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是确保鸡群健康生存的基础。

饲养管理包括饲料、水源、环境和疾病的控制等方面。

饲料:林下散养绿壳蛋鸡可以通过自由觅食获取大部分饲料,但为了保证其营养需求的平衡,饲养员需要定期补充饲料。

一般来说,饲料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粗纤维、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水源:水是鸡群生存的重要条件,也是营养消化和代谢的必需物质。

饲养员应该提供新鲜、干净、安全的饮用水。

在林下饲养的过程中,可以设置水源供应。

环境:林下散养绿壳蛋鸡以自由活动为特点,所以需要提供足够的空间。

饲养场地需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疾病传播和饲料污染。

可以定期清理鸡舍,并对饲养环境进行优化,提供适宜的栖息和觅食环境。

疾病防控措施是保障鸡群健康的重要举措。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面临的主要疾病包括寄生虫感染和传染性疾病。

寄生虫感染:饲养员需要对鸡群进行定期的寄生虫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跳蚤、虱子、螨虫等,可以通过定期进行消毒、清理鸡舍、清洁环境等方式进行预防和控制。

传染性疾病:林下散养绿壳蛋鸡容易受到传染性疾病的威胁,如禽流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鼻炎等。

为了预防这些疾病,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加强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对引进的鸡群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无病害;饲养员应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饲养员还应定期进行鸡群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对于疫病的防控措施要做到科学、合理和系统,也需要饲养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和产蛋的关键。

只有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疫病防控措施,才能让林下散养绿壳蛋鸡充分享受自然环境带来的好处,并且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鸡蛋。

绿壳蛋鸡养殖

绿壳蛋鸡养殖

绿壳蛋鸡养殖引言绿壳蛋鸡是一种以产蛋量高、蛋壳呈绿色而著称的鸡种。

它们是农村养殖户和家庭农场主的首选之一,因为它们对饲料的适应性强、饲养成本较低,并能提供高品质的鸡蛋。

本文将介绍绿壳蛋鸡的养殖方法、饲养环境要求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养殖方法绿壳蛋鸡的养殖方法包括选鸡、栖息地准备、饲料和水的供应以及日常管理。

选鸡选购绿壳蛋鸡时,应选择健康、成熟的雌性鸟只。

鸡蛋的外壳颜色是判断是否为绿壳蛋鸡的重要指标之一,应选择蛋壳呈绿色且光滑、坚硬的鸡蛋。

栖息地准备绿壳蛋鸡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活动和产蛋。

栖息地的地面应干燥、清洁,可以铺设稻草或木屑作为地面材料。

同时,栖息地应有适宜的温度和通风条件,以确保鸡的舒适和健康。

饲料和水的供应饲料是绿壳蛋鸡健康生长和产蛋所必需的。

应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高质量饲料,并根据鸡的年龄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饲喂。

同时,饮水设备应清洁,并且始终保持水源的充足供应。

日常管理绿壳蛋鸡的日常管理包括定期清洁栖息地、勤换饲料和水、预防疾病等。

密切监测鸡群的生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另外,定期进行蛋壳质量检查以及灭蛆等工作也是日常管理的重要任务。

饲养环境要求绿壳蛋鸡的饲养环境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适宜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恒温度是确保鸡群健康生长的关键之一。

在幼鸡期,环境温度应控制在摄氏28至30度,逐渐降低到摄氏20至24度。

成年鸡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摄氏18至22度。

湿度控制也很重要,适宜的湿度范围为60%至70%。

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

光照对绿壳蛋鸡的产蛋量和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为鸡群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

一般来说,成年蛋鸡需要每天大约15小时的光照时间。

通风条件也必须得到重视。

合理的通风能保持栖息地内部空气的流通和新鲜度,降低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饲养绿壳蛋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饲料不足如果发现鸡群饥饿或饲料不足,应增加饲喂次数或饲喂量,确保鸡群得到充足的营养。

绿壳蛋鸡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控

绿壳蛋鸡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控

(一)、场地的准备及要求
• 3、场地消毒:场地清洗干净后,用季胺盐 类、复合碘、氯制剂等消毒剂按1:10002000倍稀释喷洒,育雏舍用福尔马林+高猛 酸钾按2:1(福尔马林用量按25ml/m3)或 烟薰剂密闭薰蒸消毒12小时。
(二)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
• 育雏期
0—5周龄
6—8周龄
• 育成期
9—12周龄
二、饲养模式
• (三)、全天候放牧饲养:凡 具有荒山地、果林地、牧草种 植地等条件的饲养户均可采用, 其优点是抗病性强、蛋品质量 高、饲料成本低;不足之处是 产蛋率相对较低、管理及疫病 控制的难度较大。 • 要求:必须做好人工补饲调节、 修建大棚、在舍周边修建产蛋 箱、建立相应的人工照明辅助 设施。
黄麻羽绿壳蛋鸡
品种特性
• 1、绿壳蛋鸡体形较小,结实紧凑,行动敏捷,匀 称秀丽,成年公鸡体重1.5-1.8公斤,母鸡体重 1.1-1.4公斤。 • 2、性成熟较早,产蛋性能较低。原种产量80100枚/年,改良后商品代达180-200枚/年。 • 3、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喜食青草菜叶,饲养管 理、防疫灭病和普通家鸡没有区别。 • 4、该鸡种具有明显高于普通家鸡抗御环境变化的 能力,南北均可养殖。
常发育,降低生理应激造成 的不良影响,为鸡群以后的高产、稳产打好基础, 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 (1)淘汰病、残、弱鸡:蛋鸡群体经过较长时期 的育成饲养,常会出现病鸡、弱鸡和伤残鸡,以 上情况出现后应坚决淘汰,以免给生产带来不利 影响。
2.饲养管理措施
(1)减少应激:产蛋期间尽量减少能造 成应激的各种因素:如高温、低温、通风 不良、饲养密度过大、消毒剂使用不当、 噪音等。保持环境宁静和适宜的小气候, 使蛋鸡产蛋高峰潜力尽量发挥出来,确保 鸡群高产稳定。

绿壳蛋鸡科学饲养技术

绿壳蛋鸡科学饲养技术

绿壳蛋鸡科学饲养技术
绿壳蛋鸡是一种高质量的蛋鸡品种,其卵重大、品质稳定,深受市场
的欢迎。

为了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益,绿壳蛋鸡的科学饲养技术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从饲料、环境、疫病预防等方面介绍绿壳蛋鸡科学
饲养技术。

饲料方面,绿壳蛋鸡是以粮食类饲料为主,加入适量粗饲料和饲料添
加剂进行合理饲喂。

应注意控制饲料的总能量和总蛋白质含量,保证
鸟体健康。

在饲喂过程中,对于幼鸟、成鸟及产蛋鸡,应有相应的饲
喂标准,按期逐渐调整饲料品种和数量,保持蛋鸡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同时加强水的管理,保证水的质量卫生,也是饲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环境方面,鉴于绿壳蛋鸡的生长需要清洁、卫生的环境,鸟舍的维护
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做到保持鸟舍内外地面的干燥和清洁,保
证环境温度适宜,在夏季采用通风降温措施,冬季采取保暖措施,才
能为绿壳蛋鸡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疫病预防也是绿壳蛋鸡饲养过程中的关键之一。

通过加强卫生管理,
建立科学的防疫制度,预防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可以降低经济损失。

保持鸟舍干净整洁,对病死鸡及时处理,减少感染源。

饮用水和饲料
卫生,定期开展群体预防接种等措施,有效保障蛋鸡的健康生长和产
蛋率。

综上所述,绿壳蛋鸡是一种中国的高品质蛋鸡品种,采用科学饲养技术才能保证其高效、高产的生产目标。

科学饲养技术不仅包括饲料、环境、防疫等方面,同时需要了解绿壳蛋鸡的生物学特性,针对不同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饲喂方式。

因此,只有加强鸡舍管理,认真制订科学饲喂方案,才能扶持绿壳蛋鸡的饲养,提高蛋品质量,促进经济效益。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摘要:林下散养绿壳蛋鸡是一种相对于传统鸡舍养殖方式的一种新养殖模式。

本文通过对林下散养绿壳蛋鸡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的浅析,旨在为绿壳蛋鸡的养殖和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1. 确定适宜的林地面积和环境林下散养绿壳蛋鸡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和适宜的环境。

养鸡场的林地面积要根据养殖规模和鸡群数量合理确定,并尽量避免过度密集养殖,以免影响鸡只的活动和生长发育。

应选择林地环境干净、无毒害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避免对鸡只的影响。

2. 引入优质种鸡和科学饲养引入优质种鸡是林下散养绿壳蛋鸡养殖成功的基础。

种鸡的选购应选用耐逆性好、产蛋量高、疾病抗性强等优质品种。

饲养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保证鸡只的营养均衡和正常生长发育。

3. 建立完善的饮水设施和定期清洁消毒饮水设施的建立和定期清洁消毒是防控疫病的关键。

养殖场应安装适宜的饮水设施,供给鸡只清洁新鲜的饮水,确保鸡只的水分摄入。

定期对饮水设施进行清洁消毒,防止饮水污染引发疫病的发生。

4. 定期检查鸡只的健康状况定期检查鸡只的健康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鸡只的疾病。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对鸡只的体重、皮毛、粪便等进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二、疫病防控措施1. 落实养殖场消毒制度建立健全的养殖场消毒制度是有效防控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殖场应定期对鸡舍、饮水设施、饲料器具等进行清洁消毒,杀灭病原体和寄生虫,防止疫病传播和扩散。

2. 加强饲料卫生管理饲料卫生是防控疫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养殖场应加强饲料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避免饲料污染导致疫病的发生。

3. 定期做好鸡只的免疫工作定期对鸡只进行免疫是预防疫病的重要措施。

养殖场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按时给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鸡只的免疫力,防止疫病的发生。

4.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药物在必要时,养殖场可以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疫病。

绿壳蛋鸡的饲养技术

绿壳蛋鸡的饲养技术

绿壳蛋鸡的饲养技术鸡肉和鸡蛋是百度文库餐桌常见的禽品,随着人们的健康意思加强,对于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要求也是越来也不高。

而对于养鸡户而言,如果饲养绿色鸡产品、降低饲养成本都是需要迫切了解的。

下面就随专业人士一起来了解了解绿壳蛋鸡的饲养技术吧。

1、鸡舍建设鸡舍应该建设在通风向阳出,前后每隔3米要有一个采光透气窗,室内一侧可以放置栖息架、饮水器以及料槽。

而在向阳一边开一个小门,门外设置有铺有沙子的运动场所,确保鸡群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2、孵化孵化时应该选择40克以上的蛋作为种蛋,采用人工孵化技术,鸡蛋分批采用恒温孵化,注意交叉间隔,在前18天内,冬季应该保持37.8度,夏季保持37.5度为宜。

在第19天时转入出雏鸡,注意放平,温度保持在冬季37.2度,夏季37度为宜。

每隔2小时要翻蛋一次,角度为90度,一般第二十天即可出壳,二十一天基本出壳完毕。

在孵化前和产后30分钟都要消毒一次,确保种蛋和雏鸡生长健康。

3、饲养绿壳蛋鸡的生长阶段不同,它对饲料营养水平也不同,一般雏鸡日粮粗蛋白占20%,青年鸡粗蛋白占15%,种鸡粗蛋白占17%。

雏鸡在出壳30天内为育雏期,这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温,出壳三天内要保持33度左右,之后每隔一周降低2度。

在开食前需要先饮水,天饲喂全价雏鸡饲料,每日饲喂4~6次,同时育雏室要注意通风换气,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饲养密度。

4、疾病防治疾病防治贯穿蛋鸡整个饲养贯穿,尤其是预防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首先药物为恩诺沙星,可以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恩诺沙星。

让鸡自由饮水,能极好的预防这两种细菌性疾病。

另外用泰诺菌素、强力霉素等药物预防霉形体、支原体等呼吸道疾病。

在雏鸡20日龄前后要助于预防球虫病,在7-10日龄时要接种鸡新城疫疫苗和鸡痘疫苗。

以上是绿壳蛋鸡的饲养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百度文库。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绿壳蛋成为了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产品。

而林下散养的绿壳蛋鸡在近年来也备受青睐,因为这种饲养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鸡蛋的品质,也更加符合自然环境和动物健康的原则。

要想保证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质量和产出稳定,必须要加强对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的系统性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两个方面对林下散养绿壳蛋鸡进行浅析。

一、饲养管理1.场地选择和规划林下散养绿壳蛋鸡需要一个适宜的场地来进行饲养,最好是选择有天然树木和草地的地方。

这样可以为鸡提供充足的遮阴和食物来源。

在场地规划上,要根据鸡的数量和生长周期来合理规划鸡舍、栖息地和活动场所的位置和大小,保证鸡的运动空间和生活环境舒适。

2.饲料供应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料供应是饲养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饲料的种类和营养成分要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生理需求来进行合理配置,保证鸡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要注重饲料的新鲜和卫生,避免发霉和变质的饲料对鸡的健康产生影响。

3.疾病监测和预防定期对林下散养绿壳蛋鸡进行健康状况的监测是饲养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要密切观察鸡群的行为和体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要对鸡群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治,保证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4.环境卫生和消毒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生活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鸡舍和场地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体和寄生虫,预防疾病传播。

要保持饮水和饲料的干净和新鲜,避免污染和变质对鸡的影响。

二、疫病防控措施1.建立健全的防控制度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疫病防控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从鸡群的来源、健康检测、疫苗接种、疾病监测到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安排,确保鸡群的健康和安全。

2.加强疫情监测定期对林下散养绿壳蛋鸡进行疫情监测是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鸡群的体温、体态、食欲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疫情变化和疾病迹象,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预警,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一、雏鸡饲养管理林果地配套养鸡属较粗放型养鸡模式,对雏鸡的饲养管理有些特殊要求,出壳后30 d为育雏期.在育雏期内关键是保温。

方法是用红外线灯泡或一般电热保温伞加地下烟道保温。

出壳3 d以33℃为宜.以后每增长l周龄降低2℃。

其原则是以雏鸡均匀分布在热源周围,活泼好动、精神好为佳。

如温度太低雏鸡轻则啼叫.重则围在热源处相挤打堆。

造成压死、冻死或白痢、感冒;太热则远离热源,张El呼吸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温。

饲料配方:1-4周龄,玉米73.93%,麦麸2.3%,豆粕21.3%,鱼粉1%,磷酸钙1.44%,石粉0.64%,盐0.35%,蛋氨酸0.05%。

二、育成鸡的饲养管理1、饲养:对育成期的绿壳蛋鸡要限制饲喂.以防过食造成鸡体过肥影响后期的生产。

限制饲喂足对育成鸡日粮进行数量或质量的限制,从而保持鸡的适宜体重使其性成熟可延迟5—10 d,提高蛋重和产蛋量.可比自由采食节省饲料6%~10%。

2、饲料配方5-8周龄,玉米65.67%,麦麸6.5%,豆粕23.4%,鱼粉2%,磷酸钙1.35%,石粉0.75%,盐0.25%,蛋氨酸0.08%。

9-13周龄,玉米65.63%,麦麸5%,豆粕26.6%,鱼粉1%,磷酸钙1.66%,石粉0.66%,盐0.35%,蛋氨酸0.10%.14-17周龄,黄玉米46%,小麦粉6%,谷粉13%,麸皮10%,豆粕12%,鱼粉5%,骨粉1.7%,贝壳粉1.5%,草粉4%,食盐0.3%,添加剂0.5%。

3、温度:育成鸡适宜温度范围为15~20℃。

夏季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应做好人工降温并及时降低饲养密度。

冬季鸡舍温度降至一2℃时要做好舍内防冻保温工作。

4、湿度:育成鸡舍的相对湿度为50%一55%为宜,南方每年4—6月份多为雨季应保持舍内干燥。

勤换垫草。

定期清理粪便,以便降低舍内湿度。

北方干旱地区如湿度不够.需采取相应措施,如洒水,如在冬季在火炉上放置水盆等以提高舍内湿度。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林下散养绿壳蛋鸡是一种较为优质的鸡种,它们生长快、体型大、卵产量高、肉质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在饲养过程中,合理的管理与防病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两个方面着手,浅析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养殖技巧。

一、饲养管理1.场地选址在选择场地时,应选择离工厂、城市、公路等污染源较远的地方,地面平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

同时,还需要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选择距离禽流感易发地区较远的地方。

2.棚舍建造棚舍建造是鸡的生存环境,其建造应符合科学原理、符合鸡的生态环境,应同时满足隔离、通风、,保温等功能。

为保持生态平衡,可在鸡场内种上若干棵树木和草本植物,还可在棚舍内设置自然灯照明设备,为鸡提供充足的光照。

3.饲料及饲养制度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料可以选择优质饲料,其中应包括粗饲料和浓缩饲料。

同时应采用切菜、拌溶、微量处理等方式,增加饲料的利用率和鸡的口感。

饲养制度上,可以采用固定点位喂食,每天重量固定的喂食方式,同时可以根据肉鸡和蛋鸡的饲养期分配不同的饲料比例。

4.鸡雏管理应选择健康的鸡雏,定期检测病毒和细菌,严禁使用生长激素、激活因子等对鸡的生长产生促进作用的药物。

5.疫病防控在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疫病防控时刻都不能松懈。

首先需要定期检查鸡场环境卫生状况,严格控制家禽疫病的传播。

同时应在疫苗接种期间合理分配疫苗,并防止病毒及细菌污染。

在病鸡出现时应及时隔离,防止疾病传播扩散。

二、疫病预防1.禽流感禽流感是影响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症状有萎靡不振、食欲减退、腹泻等,预防可采取增加营养、强化体质等措施。

2.新城疫新城疫是一种以高热、贫血、黄疸、感染性腹泻、溃疡性口炎等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预防新城疫可采取疫苗接种、加强基础营养、强化饲养管理等措施。

3.鸡肝炎鸡肝炎是由禽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死亡率的疾病,对绿壳蛋鸡的卵产量、肉质、体重等均有重大影响。

预防鸡肝炎应加强动物卫生、加强营养、加强饲养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降低鸡的感染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
绿壳蛋鸡体型小巧,性情温驯,具有“五黑一绿”的特点。

即毛、皮、肉、内脏、骨骼为黑色,蛋壳为天然绿色。

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极高。

一、生产性能绿壳蛋鸡每只母鸡年产蛋150-200枚左右,种蛋受精率为85-90%,受精孵化率约90%,90日龄体重可达2.25公斤,耗料约6公斤,种鸡150日龄左右便可产蛋,孵化期为21天。

二、雏鸡的饲养管理 1、消毒:提前做好育雏室消毒,可用福尔马林42毫升/平方米作熏蒸消毒,用0.1%新洁尔灭彻底消毒。

2、温度:一般温度为:1-2日龄34-35℃,3-7日龄为32-33℃,以后每周降2℃,最后为20-21℃。

3、饲料:喂一般全价颗粒饲料,有条件的可加入干蛆粉4%或进口鱼粉4%,以提高绿壳蛋鸡雏鸡料蛋白质含量,加快鸡苗生长发育。

1-7日龄幼雏应少喂多餐,每日8-10次,以后全日供量,让雏鸡自由采食。

4、饮水:1-7日龄应饮凉开水,添加2-5%的葡萄糖和维生素及抗生素,以后可饮用清洁自来水。

5、育雏密度:1-2周龄30-40只/平方米,7-8
周龄10-15只/平方米。

三、青年鸡饲养管理 1、饲料:青年鸡喂全价颗粒料即可,也可自行配制饮料,每天喂2-3次。

2、饮水:全天供应清洁自来水,饮水器要每天清洗消毒。

3、卫生:鸡舍内保持每天清扫一次,每天用0.1%新洁尔或用
3-5%来苏尔喷雾消毒一次。

4、疾病防治:雏鸡出壳当日注射马立克氏疫苗;7-9天用新城疫Ⅱ系苗点眼或滴鼻(每只1-2滴);10-12日龄及20-22日龄各用法氏囊苗滴口,以预防法氏囊病;2-4日龄喂服防球虫病药物;10-14日龄喂服防球虫病药物;60日龄按每公斤体重用左旋咪唑20-25毫克驱虫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