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方言歌谣教案
潮汕童谣艺术活动方案策划

潮汕童谣艺术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主题及目标活动主题:童谣演唱会活动目标:1. 继承弘扬:传承和弘扬潮汕童谣,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潮汕传统文化。
2. 互动体验:通过参与互动体验,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增加观众参与感。
3. 文化交流:促进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文化自信。
4. 儿童教育:通过潮汕童谣,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策划1. 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周末或节假日,连续两天活动地点:市区文化广场2. 主要活动内容(1)唱词展览:在广场内设立唱词展览区,展示潮汕童谣的唱词和相关资料,供观众了解。
(2)童谣交流会:邀请潮汕地区的童谣传承人和业余爱好者,进行童谣交流和分享。
观众可以亲身参与,学习和唱唱潮汕童谣。
(3)演唱会:晚上举办潮汕童谣演唱会,邀请潮汕地区的童谣传承人和专业歌手演唱潮汕童谣。
演唱会设置舞台,观众可以在舞台前自由站立,亲身感受潮汕童谣。
(4)游戏互动:设立一些与潮汕童谣有关的游戏互动区,例如潮汕童谣拼图、画音符等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潮汕童谣的乐趣。
(5)艺术工坊:设置潮汕童谣的艺术工坊,教授观众如何制作潮汕童谣的乐器,例如芦笙、板胡等,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6)演员表演:邀请潮汕地区的儿童戏曲剧团进行潮汕童谣的演员表演,通过故事情节的展示,增加观众对潮汕童谣的了解和喜爱。
3. 宣传推广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会采取以下宣传推广措施:(1)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活动信息和亮点。
(2)社交平台: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发布活动信息和互动话题,吸引观众的关注。
(3)校园宣传:联系学校,借助学校资源宣传活动,邀请学生和家长参与。
(4)海报宣传:在市区的公共区域、商店、学校等地方张贴活动海报,吸引人们的目光。
三、活动预算活动预算主要涵盖场地租赁费、演员费用、道具制作费、宣传推广费等。
根据活动的具体规模和资源情况,预计总预算在30万至50万元之间。
打呀打铰刀潮汕童谣教案

打呀打铰刀潮汕童谣教案打呀打铰刀潮汕童谣教案课时安排•课时:1节课(45分钟)•年级:小学一年级•主题:打呀打铰刀潮汕童谣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潮汕童谣《打呀打铰刀》,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学会欣赏、理解并演唱潮汕童谣《打呀打铰刀》。
•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潮汕童谣《打呀打铰刀》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学生练习本。
导入(5分钟)1.向学生简单介绍潮汕童谣的概念,并提问:你们对童谣有什么了解?2.引导学生讨论和想象关于“打呀打铰刀”的意思。
学习和欣赏(20分钟)1.听音频或观看视频,给学生播放潮汕童谣《打呀打铰刀》。
2.播放后,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童谣的内容和形象。
3.让学生再听一遍音频或观看视频,并跟读童谣歌词,让他们熟悉并掌握歌词的发音和节奏。
演唱练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打呀打铰刀》,并进行示范。
2.分段教唱,逐句进行,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和发音一起演唱。
3.逐渐减少教师的示范,让学生自主演唱。
小结(5分钟)1.向学生复习整首潮汕童谣《打呀打铰刀》的歌词和发音。
2.提问学生:你们对潮汕童谣《打呀打铰刀》有了什么新的了解?3.鼓励学生多多欣赏潮汕童谣,了解更多有关本土文化的知识。
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默写《打呀打铰刀》的歌词。
2.要求学生练习《打呀打铰刀》的儿歌曲调和动作。
扩展活动(选做)1.让学生自行选择一首本土儿童歌曲并进行学习和演唱。
教学扩展活动(选做)1.让学生自行选择一首本土儿童歌曲,并进行学习和演唱。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潮汕童谣以外的本土儿童歌曲,如京剧梅花三弄、四季歌等。
–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搜索歌曲资源,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自己选择的歌曲。
2.分组合作演唱比赛。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本土儿童歌曲进行演唱。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歌曲,并进行编舞和化妆等准备工作。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比赛,让同学们观看和评选出最佳表演。
红桃粿潮汕童谣教案

红桃粿潮汕童谣教案教案标题:红桃粿潮汕童谣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学习潮汕地区的童谣文化,培养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学习童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合唱和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 红桃粿潮汕童谣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学生手册或纸张。
3. 音乐播放器和音箱。
4. 教室或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对童谣的了解和经验,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童谣。
2. 介绍潮汕地区的童谣文化,并简要介绍红桃粿潮汕童谣的背景和特点。
主体:1. 听音乐:播放红桃粿潮汕童谣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先感受整首童谣的节奏和旋律。
2. 学唱歌词:将童谣的歌词分发给学生,逐句教导他们正确的发音和歌唱技巧。
可以采用分组合唱的方式,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学唱一部分歌词。
3. 合唱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指导他们在节奏、音准和合唱技巧上的表现。
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合作,确保整个合唱团队的和谐和统一。
4. 舞台表演:安排学生进行小型舞台表演,让他们展示所学的红桃粿潮汕童谣。
可以选择一些学生作为主唱,其他学生作为合唱团队,配合简单的舞蹈动作或手势,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总结:1. 回顾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的内容,强调他们对潮汕童谣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了解和传承。
延伸活动:1. 邀请潮汕地区的文化专家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潮汕童谣的讲解和表演,让学生深入了解潮汕文化。
2. 组织学生参加地方文化活动或比赛,展示他们对潮汕童谣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唱和合唱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在舞台表演中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3. 收集学生对潮汕童谣文化的反馈和理解,评估他们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在家庭或社区中继续学唱和传承潮汕童谣,与家人或朋友分享所学的童谣。
潮汕童谣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潮汕童谣的背景、特点及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潮汕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潮汕童谣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2. 潮汕童谣的选编及欣赏。
3. 潮汕童谣的演唱及表演。
4. 潮汕童谣的改编与创新。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潮汕地区的风景、民俗等,激发学生对潮汕文化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潮汕童谣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授1. 潮汕童谣的历史背景及特点教师简要介绍潮汕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以及潮汕童谣的起源、发展过程。
2. 潮汕童谣的选编及欣赏教师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潮汕童谣,让学生聆听并欣赏,引导学生感受潮汕童谣的韵律、节奏、旋律等特点。
3. 潮汕童谣的演唱及表演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潮汕童谣,让学生掌握演唱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4. 潮汕童谣的改编与创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潮汕童谣进行改编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潮汕童谣进行改编,并演唱给其他小组听。
2. 各小组分享改编后的潮汕童谣,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潮汕童谣的文化价值。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潮汕文化,传承和发扬潮汕文化。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提问、回答问题、演唱、表演等。
2. 潮汕童谣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潮汕童谣的演唱、表演、改编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3. 创新能力:观察学生在改编潮汕童谣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表现。
4. 文化素养:通过课堂讨论、分享等环节,了解学生对潮汕文化的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潮汕文化的热爱。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园潮语歌曲教案

幼儿园潮语歌曲教案概述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潮语歌曲的教学,帮助幼儿园的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并学习潮语,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取向。
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的语言和音乐教学课程,通过有趣的歌曲,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如下:1.培养幼儿对潮语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2.学习并掌握潮语歌曲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子;3.培养幼儿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潮语歌曲带来的情感和乐趣。
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潮语歌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选择适合的潮语歌曲。
歌曲的内容要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
歌曲学习和辅导1.歌曲导入:在开始教学前,可以通过简短的引言或游戏,引起幼儿对歌曲的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歌曲欣赏:先给幼儿播放整首歌曲,让他们自由欣赏和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3.歌词学习:在播放歌曲的同时,通过投影或手持歌词卡片等形式,逐句学习歌曲的歌词。
老师可以分段唱,引导幼儿模仿跟唱。
4.词汇解释:针对歌曲中的生词或潮语表达,以幼儿易理解的方式进行解释和示范。
可以通过图片、动作、实物等相关辅助教具帮助幼儿理解。
5.发音训练:针对歌曲中的重要音节或音素,引导幼儿跟读和练习,注意发音准确和语调抑扬。
6.整合练习:完成第2-5步的学习后,逐句进行整合练习,让幼儿具备独立唱整首歌曲的能力。
歌曲互动活动为了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可以结合歌曲创设一些游戏和活动,如:1.动作配合:让幼儿根据歌曲内容选择适当的动作,并配合歌曲节奏进行表演。
2.词语辨认:准备一些图片或卡片,让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辨认正确的图片或卡片。
3.填词接龙:分组进行填词接龙游戏,每个小组轮流填写下一个词。
4.自编歌曲:引导幼儿根据原歌曲的曲风和歌词,自行编写类似的歌曲段落。
教学安排本教案建议将歌曲教学安排为一节课程,具体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潮汕童谣艺术活动教案

潮汕童谣艺术活动教案教案标题:潮汕童谣艺术活动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潮汕童谣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潮汕童谣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潮汕童谣的介绍和欣赏2. 潮汕童谣的歌曲学唱3. 制作潮汕童谣相关道具和服装4. 小组合作创作潮汕童谣表演教学准备:1. 潮汕童谣的录音或视频资源2. 制作潮汕童谣相关道具和服装的材料3. 分组准备潮汕童谣表演的素材和创作工具教学步骤:第一步:潮汕童谣的介绍和欣赏(约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潮汕童谣的起源、特点和文化背景。
2. 播放潮汕童谣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
3.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潮汕童谣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第二步:潮汕童谣的歌曲学唱(约20分钟)1. 教师选择一首简单的潮汕童谣歌曲,向学生逐句教唱。
2. 分组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潮汕童谣歌曲进行学唱。
3. 小组表演,展示学唱成果。
第三步:制作潮汕童谣相关道具和服装(约3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材料制作与潮汕童谣相关的道具,如手工制作潮汕传统乐器或舞蹈道具。
2. 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和制作潮汕童谣表演所需的服装。
3. 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
第四步:小组合作创作潮汕童谣表演(约30分钟)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潮汕童谣歌曲,并根据歌曲内容和风格进行创作。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表演的舞蹈动作、道具使用和服装搭配。
3. 小组进行排练和表演准备。
4. 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表演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潮汕童谣的歌曲和文化,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分享。
2. 邀请潮汕童谣艺人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表演,加深学生对潮汕童谣的理解和认知。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对潮汕童谣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评估小组合作创作和表演的成果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须赤赤潮汕童谣教案

须赤赤潮汕童谣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潮汕童谣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2. 熟悉潮汕童谣的基本形式和特点;3. 学会演唱潮汕童谣,并能够理解歌词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 潮汕童谣的基本形式和特点;2. 演唱潮汕童谣。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潮汕方言和歌词的意义;2. 把握潮汕童谣的节奏和音调。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老师演唱范例,让学生模仿;2. 听说结合法:通过听歌曲、说歌词来理解其意义;3. 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合作演唱,增加互动性。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 老师介绍潮汕童谣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引起学生兴趣;2. 老师播放一段潮汕童谣音乐,让学生感受其节奏和音调。
第二步:讲解潮汕童谣的基本形式和特点(10分钟)1. 老师讲解潮汕童谣的基本形式,如“一句话、两句话、三句话”等;2. 老师讲解潮汕童谣的特点,如节奏轻快、抒情自然等。
第三步:学唱潮汕童谣(30分钟)1. 老师演唱范例,让学生模仿;2. 学生分组合作演唱,老师指导发音和节奏;3. 学生自由发挥,编写自己的潮汕童谣。
第四步:理解歌词意义(15分钟)1. 老师播放一段潮汕童谣音乐,让学生听歌曲并说出歌词;2. 老师讲解歌词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五步:总结(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编写的潮汕童谣;2. 老师总结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传承潮汕文化。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听说结合法,学生能够理解潮汕童谣的意义;2. 通过分组合作法,学生能够自由发挥,编写自己的潮汕童谣;3.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潮汕童谣,并把握其节奏和音调。
潮汕童谣教案幼儿园

潮汕童谣教案简介童谣是幼儿园教育中常使用的一种教育资源,它能够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认知、情感、社交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而潮汕童谣则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是潮汕地区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幼儿园使用潮汕童谣及相关教学案例。
使用潮汕童谣的优点1.丰富多彩:潮汕童谣属于口头文学,继承了潮汕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人文风情、习俗信仰等元素,因而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
2.语言独特:潮汕方言与普通话存在很大的区别,因而潮汕童谣读起来十分有趣,在口头表达和语音调节方面能够有很好的锻炼。
3.易于记忆:潮汕童谣大多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易于口头记忆,有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
4.学习传统文化:潮汕童谣是潮汕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童谣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了解部分潮汕童谣;2.能够准确朗读童谣;3.能简单描述童谣内容;4.能对照潮汕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1.认读部分潮汕童谣;2.对照潮汕方言与普通话的音调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1.潮汕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2.朗读并理解童谣内容。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播放《潮汕童谣》MV,引入潮汕童谣的学习。
活动1:认读潮汕童谣1.教师朗读潮汕童谣,让幼儿跟读;2.教师示范潮汕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让幼儿模仿。
活动2:理解童谣内容1.教师朗读潮汕童谣,让幼儿跟读;2.请幼儿说出童谣中的重要物品,进行简单描述。
活动3:游戏环节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找出该歌谣中不同的词汇;2.整理出来的词汇组成新的童谣。
总结环节1.让幼儿自己设计一首童谣,歌词可以与课程内容相关;2.幼儿逐个表演自己设计的童谣。
教学评价本次潮汕童谣教学活动通过导入、认读、理解、游戏和总结等五个环节,丰富了幼儿的潮汕童谣积累、口头表达和语音调节方面的能力,使幼儿在欢乐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对家乡的依恋感和文化身份认同感。
潮汕童谣诵读活动策划方案

潮汕童谣诵读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目标1. 传承潮汕童谣,弘扬传统文化。
通过诵读活动,挖掘、发掘和传承潮汕童谣,让这一传统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关注。
2. 提高人们对潮汕传统文化的认知。
通过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潮汕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特点,增进对潮汕地区的了解和认知。
3. 增进民众的参与感。
通过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二、活动内容1. 潮汕童谣展览在活动现场设置潮汕童谣展览区,展示潮汕童谣的历史发展、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
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让观众全面了解潮汕童谣的特点和魅力。
2. 潮汕童谣讲解邀请潮汕童谣专家和传承人,为观众讲解潮汕童谣的起源、发展和流传。
通过讲解,增进观众对潮汕童谣的了解和认知。
3. 潮汕童谣诵读比赛组织潮汕童谣诵读比赛,邀请各年龄段的参赛选手进行现场诵读。
比赛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评选出优秀选手,并颁发证书和奖品。
4. 潮汕童谣主题演出在活动现场进行潮汕童谣主题演出,邀请潮汕童谣专家和传承人进行现场演唱和解说。
同时,邀请潮汕戏曲演员进行潮汕戏曲表演,展示潮汕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5. 潮汕童谣教学体验设置潮汕童谣教学区,邀请潮汕童谣专家进行教学。
观众可以亲身体验潮汕童谣的韵味和乐趣,并学习到正确的发声和表演方法。
三、活动流程1. 筹备阶段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并制定详细的筹备计划。
联系潮汕童谣专家和传承人,邀请他们参加活动并提供指导。
2. 宣传阶段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广播和传单等多种媒介进行宣传,提高公众对活动的知晓度和关注度。
同时,联系各大学校和社区,邀请学生和居民参与活动。
3. 活动举办阶段搭建展览区、讲解区、比赛区和教学区,并布置现场音响和灯光设备。
按照活动流程,依次进行潮汕童谣展览、讲解、诵读比赛、演出和教学等环节。
4. 结束阶段活动结束后,评选出优秀选手,并进行颁奖。
同时,收集观众的反馈意见,以便今后改进,并制作活动纪实影片和照片,用于宣传和传播。
潮汕方言歌谣教案

潮汕方言歌谣教案第一篇:潮汕方言歌谣教案潮汕方言歌谣教案教学内容:《潮汕方言歌谣说唱赛》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竞赛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活动的过程中总结潮汕歌谣,并加以扩展。
3.通过“说”、“唱”、“赛”等多种形式表现歌谣。
4.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共同完成活动的过程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设计理念:歌谣是一种民间大众文艺,或抒写事实、或表现情绪,反映人民大众的普遍诉求和共同心理。
潮汕歌谣首先是地方的,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唱一方歌。
自然环境的陶冶、历史长期的积淀,造就潮汕文化中和、开放、多样的特点,反映在歌谣上便是善于汲取别人长处、结构形式和表现方法多样、平和而不激烈、含蓄而不奔放、精细而不阔大的开放型海洋文化。
潮汕歌谣又是民间的,与草根阶层结下不解之缘,由他的歌唱、为他们歌唱。
唱的是普通民众的亲情、爱情、友情和社情;唱他们的悲喜歌哭、对事物的感知;唱他们的诉求、常识和大众心理。
潮汕地区汉族居民占绝大多数,山里有畲族、水边有疍家。
汉族歌谣、畲族歌谣和疍歌并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以“说唱赛”的游戏竞赛的形式,说唱和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学习和收集、吟唱,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习惯,通过收集歌谣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歌谣,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收集学唱歌谣,组织学生在活跃而有序的课堂气氛中开展表演歌谣的活动。
教学方法:让学生课前学习或把平时生活中曾经认识过的通俗易懂的歌谣整理出来。
本节课首先从以往知道的歌谣入手,通过竞赛、游戏以及电脑与学生互动的形式对以前分散认识的歌谣做一次总结性的积累。
教师再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自主的收集能力,从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积累歌谣的活动中。
教学用具:大量的歌谣说唱材料、为学生提供写有歌谣的卡片、各种颜色纸花朵卡片及实物、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布老鼠、小鼓。
潮汕童谣教案活动设计

潮汕童谣教案活动设计教案标题:潮汕童谣教案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潮汕童谣的起源、特点和意义。
2. 学习潮汕童谣的歌词和曲调。
3. 培养学生对潮汕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1. 掌握潮汕童谣的基本知识和歌曲。
2. 培养学生对潮汕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准备:1. 潮汕童谣的相关资料和音频/视频资源。
2. 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学生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5分钟):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潮汕地区的风景和文化特色,引起学生对潮汕文化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潮汕童谣,了解他们对童谣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潮汕童谣的起源、特点和意义,介绍潮汕童谣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播放一些潮汕童谣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曲调和歌词。
歌曲学唱(15分钟):1. 教授一首简单易学的潮汕童谣,先教唱歌词,再教学生跟着音频/视频一起唱。
2.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教唱,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创作活动(20分钟):1. 分发纸和笔,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潮汕童谣歌词。
2.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潮汕文化的理解和想象力,创作有创意的歌词。
3. 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歌词编曲成曲调,或者选择已有的潮汕童谣曲调进行演唱。
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创作的潮汕童谣歌词或演唱。
2. 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总结学习到的潮汕童谣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分享对潮汕文化和潮汕童谣的新认识和体会。
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保持对潮汕文化的兴趣。
拓展活动:1. 邀请潮汕童谣专家或当地文化传承人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表演。
2. 安排学生参观潮汕文化相关的展览或活动。
3. 组织学生参加潮汕童谣比赛或演出。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唱和创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创作的歌词和演唱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
潮汕童谣馃民歌教案

潮汕童谣馃民歌教案教案标题:潮汕童谣馃民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潮汕童谣馃民歌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2. 学习并掌握潮汕童谣馃民歌的基本节奏和歌词。
3. 提高学生对潮汕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1. 潮汕童谣馃民歌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2. 潮汕童谣馃民歌的基本节奏和歌词。
教学难点:1. 学习并掌握潮汕童谣馃民歌的基本节奏和歌词。
教学准备:1. 潮汕童谣馃民歌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学生的乐器(如鼓、木鱼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潮汕童谣馃民歌的场景和特点,引起学生对潮汕文化的兴趣。
导入(10分钟):1. 通过播放潮汕童谣馃民歌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潮汕童谣馃民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引导学生讨论潮汕童谣馃民歌的特点和与其他地方童谣的区别。
讲解(15分钟):1. 介绍潮汕童谣馃民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2. 分析潮汕童谣馃民歌的基本节奏和歌词特点,解释其中的文化内涵。
实践(25分钟):1. 分发歌词和乐器给学生,让学生跟随录音或老师的示范一起演奏乐器和唱歌。
2. 分组演唱,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演绎潮汕童谣馃民歌。
3.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潮汕童谣馃民歌的歌词或节奏,展示他们对潮汕文化的理解和想象。
总结(5分钟):1. 回顾学习的内容,强调潮汕童谣馃民歌对潮汕文化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和传承潮汕童谣馃民歌。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潮汕童谣馃民歌的比赛或演出,增强学生对潮汕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2. 邀请潮汕童谣馃民歌的传承人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示范,深入了解潮汕童谣馃民歌的更多知识。
教案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潮汕童谣馃民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对潮汕文化的兴趣和认同程度。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实践演唱等方式进行互动。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潮汕之声民歌教案

幼儿园潮汕之声民歌教案幼儿园潮汕之声民歌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潮汕地区的传统民歌,提高对于潮汕文化的认知度。
2. 引导幼儿感受民歌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3. 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觉和音乐素养,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听取潮汕民歌《山歌唱》。
2. 让幼儿模仿歌曲中的歌词、旋律和节奏,进行音乐游戏。
3. 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幼儿创造自己的山歌。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出示图片:“潮汕地区”,并引导幼儿认识潮汕的位置、气候和饮食文化等。
然后播放《山歌唱》一曲,让幼儿通过听歌,感受潮汕民间文化的魅力。
步骤二:学唱《山歌唱》1. 教师将歌的旋律唱出,让幼儿跟随自己唱;2. 播放《山歌唱》的录音,让幼儿跟着唱,试着掌握一些基本的旋律和节奏。
3. 教师将歌词分句子分解,让幼儿逐句学唱。
步骤三:游戏1. 教师引导幼儿将「山形状」划成幼儿园的一个游戏区,然后将幼儿分成两队。
2. 教师用打击乐器敲出歌曲中的节奏,让两队幼儿分别拍出节奏、跟着唱词曲。
3. 最后,还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由创作,编造属于自己的山歌,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步骤四:总结教师在当堂课的结束阶段,可以再次播放《山歌唱》一曲,让幼儿能够听得更加专注,感受更多的音乐元素,从中获得一些关于音乐及文化的启迪与信息。
教学评价:1. 幼儿参与潮汕民歌《山歌唱》的学唱,能够初步掌握潮汕地区民歌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幼儿通过游戏,加深了对于潮汕民歌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可以评价幼儿的唱歌表现和创作想象力,从而更好地掌握幼儿的音乐发展水平。
教学方法和技巧:1. 建立音乐情境音乐情境对高成功率的创造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所以,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相应的促进音乐语言的方法,来建立具有潮汕地区文化特色的音乐情境。
例如,在教学前先唱几个朗诵山歌的纪实,引导幼儿产生了解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 骨干教材与活动教材的结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幼儿在以听唱为主的教学中,也能逐渐体验到各类音乐游戏和音乐活动的乐趣。
潮州歌谣活动方案

潮州歌谣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潮州歌谣是广东潮州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流传已久。
为了推广潮州歌谣文化,激发民众对潮州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们计划举办一场潮州歌谣活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这次活动的目标、内容和组织安排。
二、活动目标1.推广潮州歌谣文化:通过开展潮州歌谣活动,向广大市民展示潮州独特的歌谣艺术,增加对潮州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2.增加民众参与度:提供给市民一个参与活动的机会,让更多人亲身体验并参与潮州歌谣的创作和演唱,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3.建立潮州歌谣社群:通过活动,促进潮州歌谣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持久稳定的潮州歌谣社群。
三、活动内容1.歌谣创作工作坊:组织专业歌谣演唱家或文化名家,辅导参与者学习潮州歌谣的创作技巧和表演方法。
2.歌谣演唱比赛:邀请广大市民参与歌谣演唱比赛,提供个人和团体赛事,展示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潮州歌谣表演。
3.潮州歌谣展览:策划潮州歌谣展览,展示潮州歌谣的历史、演变以及地方特色,通过图文资料和音频展示,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潮州歌谣。
4.歌谣交流演出:邀请潮州歌谣团队、歌手、演员等进行潮州歌谣交流演出,与观众进行互动,推动潮州歌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5.歌谣论坛:举办潮州歌谣论坛,邀请专业人士、学者和业界人士,就潮州歌谣的保护、传承、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四、组织安排1.活动时间:计划在每年秋季举办活动,具体日期根据场地和参与者的情况而定,持续时间为三天。
2.活动地点:选择在潮州市中心或潮州市文化艺术中心等具备演出和展览条件的场所举办活动。
3.合作伙伴:与潮州市文化局、潮州市音乐协会等相关机构合作共同举办活动,整合资源,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专业水准。
4.人员组织:设立组委会,由各合作单位派员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宣传推广、志愿者招募和执行等工作。
5.财务支持:通过政府拨款、商业赞助和门票收入等渠道筹集活动经费,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6.宣传推广:通过市场营销手段,包括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宣传、电视广告和户外横幅等方式,全面宣传活动的内容和吸引力,吸引更多人参与。
潮汕童谣小小生意好安家教案

潮汕童谣小小生意好安家教案教案名称:潮汕童谣小小生意好安家教案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教案时长:40分钟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潮汕童谣和当地传统文化。
2. 学生通过制作小生意的方式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认识物品的价值和用途。
教学准备:1. 潮汕童谣资料和音乐。
2. 制作小生意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3. 准备一些实物作为展示,如小摊位、小商店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播放潮汕童谣音乐,让学生听一遍,然后问学生有没有听过这首歌,知道这首歌是从哪里来的吗?介绍潮汕童谣的来历和意义。
2. 演唱(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演唱潮汕童谣,逐句解释歌词的意思。
3. 制作小生意(2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小生意,如卖纸风车、卖小饰品等。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并让他们自己设计一种小生意,提供一些常见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剪刀、胶水等,让他们动手制作。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考虑物品的价值和用途,以及如何提高制作的质量。
4. 展示和分享(5分钟):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小生意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介绍产品的特点和用途。
5. 小结(5分钟):让学生回顾制作小生意的过程和体验,分享成功和不足之处,并总结课程要点。
教学反思:1. 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引入更多潮汕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
2. 制作小生意的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提供多种材料和工具,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3. 在展示和分享环节,教师可以适当安排时间和场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能,并与同学互动交流。
潮汕童谣月光月疏朵教案

潮汕童谣月光月疏朵教案一、教学课题:教唱广东儿歌《月光月疏朵》(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二、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做等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静”。
2、了解民歌特点,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月光月疏朵三、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利用有别于平常的问好方式,可以在上课前就提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一同学们你好!你好你好,蔡老师你好!(二)导入师:同学们先来看看以下5幅有趣的图片。
师:嗯,看完图片之后,同学们觉得这些画面熟悉吗?生:熟悉。
师:那它们都是你们小时候听过的什么呢?生:儿歌。
师:对了,老师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儿歌。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儿歌。
(出示幻灯片)师:对儿歌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们现在来看看儿歌的分类。
儿歌的范围是很广的,老师今天就带领同学们了解一下儿歌的其中一类,广东儿歌,听听看,学学看,广东的儿歌是怎样的!在学广东儿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广东儿歌的来源以及广东儿歌的分类。
好了,了解了那么多的有关于儿歌和广东儿歌的定义,来源及分类,同学们对儿歌应该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了吧?生:是的,我们明白了!(三)初步欣赏歌曲师:好的,现在老师就教同学们唱一首广东儿歌《月光月疏朵》。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3面。
我们看着谱子来听听这首歌。
听完这首曲子后,你们觉得这首曲子是欢快活泼还是宁静,温柔的?生:宁静,温柔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
好,现在跟着老师的钢琴,一句一句的学,我们先用a 音来代替歌词。
(边弹琴边教唱)四)解释歌曲内容,教同学们粤语师:这是一首粤语的歌曲,同学们可能不大了解歌词的意思,现在老师来告诉大家每一句歌词的意思。
虾仔:宝宝,孩子训:睡听朝:明天早上睇牛:看牛距:他(五)跟着视频,学唱歌词(播放视频)四、课堂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儿歌的定义及分类,又深入的了解了广东儿歌还有学习了广东儿歌《月光月疏朵》,同学们也学多了一种语言了吧,呵呵,希望同学们回去多家复习,别忘了,今天的课就到此结束,下课!。
潮汕童谣《点灯笼》教学设计方案

潮汕童谣《点灯笼》教学设计方案《潮汕童谣《点灯笼》教学设计方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名称:《点灯笼》主题内容简介:《点灯笼》是一首潮汕童谣,歌词大意是“点啊点灯笼,一点红通通,红红灯笼照四方,四乡六里点灯笼,灯笼照耀明礼人,做人做事心通朗。
”通过学习这首潮汕歌曲,让幼儿传承潮汕文化、传承潮汕人的传统美德。
学习目标分析1. 知道中国每逢元宵节有点灯笼的习俗,它象征着欢庆、喜悦、团圆。
2. 通过学习歌词,懂得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旷达开朗的人。
3. 学会用潮汕话有表情地唱歌,注意唱好附点音符。
学情分析前需知识掌握情况:幼儿已初步认识元宵节,知道时间、习俗。
部分幼儿不会讲潮汕话,对歌词“红通通、四乡六里、明礼人、心通朗”的意思并不理解。
歌曲旋律优美,适合幼儿学习、歌唱,幼儿接触过附点音符的节奏。
对微课的认识:幼儿已经学过四至五首潮汕歌曲,之前是通过观看歌唱视频和PPT来学习的。
如果使用微课的形式和使用微课学习的方式,我觉得小朋友会很感兴趣的,会快乐地学习的。
学生特征分析学习态度:幼儿通过我采用的微课自主学习,会更加认真,课堂学习模式应该能激起幼儿的兴趣。
学习风格:根据我平常的观察和接触,幼儿很喜欢音乐活动,喜欢观看一些歌唱视频,并模仿歌唱者的表情、声音。
直观形象生动的图片更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借助图片幼儿轻松理解歌词大意。
喜欢玩音乐游戏,课堂气氛非常好,孩子们能情绪愉快地参加活动,笑声不断。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目的:微课《点灯笼》用于幼儿学习是为了让幼儿能模仿歌唱者的声音、表情随时学唱。
观看与歌词相关的图片、讲解,更容易理解歌词的意思。
学说潮汕话,学唱潮汕歌曲,传承潮汕文化、传承潮汕人的传统美德。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时机:我的微课可以用于课堂的观看讨论,因为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需要大人陪伴学习,所以放在课堂上学习我觉得更为合适。
潮汕童谣小先生教案

潮汕童谣小先生教案教案标题:潮汕童谣小先生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潮汕童谣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学习潮汕童谣《小先生》的歌词和曲调。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4. 提高学生对潮汕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潮汕童谣的特点和历史背景介绍。
2. 学习潮汕童谣《小先生》的歌词和曲调。
3. 音乐欣赏和分析。
4. 表演和创作。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多媒体资料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潮汕童谣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让学生了解潮汕童谣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学习歌词和曲调:2. 分发《小先生》的歌词给学生,并播放原版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歌唱。
教师可反复播放,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曲调和节奏。
音乐欣赏和分析:3. 听取学生对《小先生》的感受和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音色等。
表演和创作:4.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潮汕童谣,并进行小组表演。
鼓励学生动手创作自己的潮汕童谣,可以是歌词、曲调或整个歌曲。
评价和总结:5.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让学生对潮汕童谣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和资料,如图片、音频。
2. 《小先生》的歌词和原版音乐。
3. 学生创作潮汕童谣的材料和乐器(如口琴、小鼓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潮汕童谣的作品,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欣赏和分享。
2. 引导学生学习潮汕方言,了解潮汕童谣中的文化内涵。
3. 组织学生参加潮汕童谣的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对潮汕文化的理解。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学习潮汕童谣《小先生》,让学生对潮汕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音乐欣赏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创作和参与,激发学生对潮汕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潮汕童谣《看电视》教案

潮汕童谣《看电视》教案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相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在合作中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3、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懂得相互关切。
教材分析: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的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奇她的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包含深情,让人忍俊不禁。
又感慨万千,以奇妙为线索,首尾呼应。
学情分析:本课将家庭中的事情,学生比较熟识,本课将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学习,感受家庭的暖和,培育学生关切别人的习惯。
教学打算:投影片,生字卡片一、猜谜语揭题1、猜谜语: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
唱歌又演戏,每天翻花样。
(打一家用电器)电视机2、指名沟通,说说你最喜爱看什么电视节目?你知道爸爸妈妈喜爱看什么电视节目?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爱好,创设情境,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二、初读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2、全班沟通读课文过程中遇到的不相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
说说自己学会什么,谁教会了自己什么?让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三、自主识字1、借助拼音自由读2、投影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3、识字沟通4、开火车读生字。
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四、再读课文1、自由练读2、小组评议3、全班齐读课文。
4、齐读第一自然段(1)指导看图(2)全班沟通(3)指名朗读以“奇异”设立悬念,有哪些奇异的事呢?5、学习其次自然段全班沟通。
(1)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足球,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2)奶奶放弃了自己宠爱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
(3)我们不再看足球,而是换成了听音乐、看舞蹈。
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懂得相互关切,相互爱惜。
五、作业读熟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汕方言歌谣教案
教学内容:《潮汕方言歌谣说唱赛》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 通过各种竞赛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活动的过程中总结潮汕歌谣,并加以扩展。
3.通过“说”、“唱”、“赛”等多种形式表现歌谣。
4.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共同完成活动的过程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设计理念:
歌谣是一种民间大众文艺,或抒写事实、或表现情绪,反映人民大众的普遍诉求和共同心理。
潮汕歌谣首先是地方的,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唱一方歌。
自然环境的陶冶、历史长期的积淀,造就潮汕文化中和、开放、多样的特点,反映在歌谣上便是善于汲
取别人长处、结构形式和表现方法多样、平和而不激烈、含蓄而不奔放、精细而不阔大的
开放型海洋文化。
潮汕歌谣又是民间的,与草根阶层结下不解之缘,由他的歌唱、为他们
歌唱。
唱的是普通民众的亲情、爱情、友情和社情;唱他们的悲喜歌哭、对事物的感知;
唱他们的诉求、常识和大众心理。
潮汕地区汉族居民占绝大多数,山里有畲族、水边有疍家。
汉族歌谣、畲族歌谣和疍歌并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
以“说唱赛”的游戏竞赛的形式,说唱和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学习和收集、吟唱,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习惯,通过收集歌谣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歌谣,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收集学唱歌谣,组织学生在活跃
而有序的课堂气氛中开展表演歌谣的活动。
教学方法:
让学生课前学习或把平时生活中曾经认识过的通俗易懂的歌谣整理出来。
本节课首先
从以往知道的歌谣入手,通过竞赛、游戏以及电脑与学生互动的形式对以前分散认识的歌
谣做一次总结性的积累。
教师再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的发散思维,培
养学生自主的收集能力,从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积累歌谣的活动中。
教学用具:
大量的歌谣说唱材料、为学生提供写有歌谣的卡片、各种颜色纸花朵卡片及实物、计
算机、教学辅助课件、布老鼠、小鼓。
教学辅助课件:
主画面:一个放满美丽纸花的万花筒
板书:黑板上两个万花筒
每一朵纸花分别连接一张幻灯片,一张幻灯片就有一首歌谣,点击幻灯片可以自动播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本节课内容。
导语:同学们通过“歌谣”这个单元认识了许多潮汕歌谣,这些歌谣都非常的有趣,那么今
天我们就来开一个“潮汕方言歌谣说唱会”,我们用游戏的方法来比赛,比一比谁知道的潮
汕歌谣多,谁表演的歌谣好,怎么样?
二、歌谣说唱会:
阶段目标:在互动游戏的过程中认识更多的潮汕歌谣,游戏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
游戏一:传布老鼠
教师操作: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围成一个大圈做传布老鼠游戏。
教师语: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大家都玩过的游戏──“传布老鼠”,鼓声停时接到布老鼠的同学要说一个或者唱一个你准备的潮汕歌谣,说得好的老师就奖励你一朵纸花放进你们组的万花筒里;如果你没有准备好就到电脑前面采一朵纸花,读好了就算过关,读不好就要被淘汰出局回到座位喽。
学生活动:围成圈做游戏,老师击鼓,学生把布老鼠往后传。
接到布老鼠的学生:我来给大家说一个歌谣──天顶一粒星, 地下开书斋; 书斋门,未能开阿奴丙爱食油堆; 油堆未能浮, 阿奴丙爱偷牵牛; 牛卖牵, 阿奴丙爱偷收衫; 衫卖衬, 领父领母饲你无订用.
教师语:你们觉得他说的怎么样?能过关吗?
学生语:可以过关。
教师操作:把一朵纸花卡片放进这个同学组的万花筒里。
教师语:好了,他说的不错,奖励他们组一朵花,咱们继续做游戏。
学生活动:围成圈做游戏,老师击鼓,学生把布老鼠往后传。
接到布老鼠的学生:老师我来唱一个童谣吧。
唱——阿公爱食韭菜果,后头韭菜还未生。
保贺阿公食百岁,牵仔牵孙入书斋。
阿公爱食韭菜汤,后头韭菜还未长。
保贺阿公食百岁,牵仔牵孙入祠堂。
教师语:你们觉得他能过关吗?
学生语:他唱的是咱们课上学过的,不能过关!
教师语:那你到电脑那里取一个歌谣来学好吗?
接到布老鼠的学生操作:到电脑前点击花朵出现──
《挨呀挨》
“挨呀挨,挨米来饲鸡。
饲鸡叫啯家,饲狗来吠夜,
饲猪来还债,饲牛拖犁耙。
饲逗仔(男孩),落书斋;
饲走仔(女孩),雇人骂。
”
学生看屏幕把歌谣读出来。
教师语:你们觉得他读的好不好呀?能不能过关呢?
学生语:读的还可以,可以过关了。
教师语:好吧,那我们继续我们的游戏吧。
学生活动:围成圈做游戏,老师击鼓,学生把布老鼠往后传。
接到布老鼠的学生:我想去跟电脑要一朵花可以吗?
教师语:当然可以,你去采一朵花吧。
学生活动:点击电脑屏幕,出现《拥金囝》
课件自动播放学生认真观看。
教师语:这个童谣是一个歌曲,要马上唱会有些难度,咱们帮他一把,跟他一起学唱怎么样?
教师操作:再次循环播放动画,请学生小声跟着唱,学会后可以大声唱。
教师语:我觉得大家唱的都很好,学的都很认真,那么这回奖励你们每个组朵花好吗?
游戏二:采花比赛
教师操作:对刚才的游戏进行总结,并组织进行下一个游戏活动。
教师语:经过了一轮的竞赛,我们的两个组都不分高低,现在我们再通过一个游戏来争个高低上下吧。
教师操作:出示电脑屏幕中剩下的纸花,介绍游戏方法。
教师语:首先请同学们自己推选出5名评委,评委必须是能遵守公平和公证的原则的同学,然后开始进行比赛。
由第二轮比赛中落后的小组先开始到屏幕上的“万花筒”里采“花”,然
后另一组也去采一朵花,每组一朵花,然后组员一起讨论,学习这首歌谣,可以设计各种
方法来表演歌谣;时间到了以后,请每组派代表到前面表演,没有设计表演可以不表演,
其他同学一起齐声朗读这个歌谣,两组都表演完之后评委投票选出优胜组;获得优胜的组
老师还是要奖励一朵花放到你们组的万花筒中,没有获胜的组不能得到奖励,而且要为大
家唱一首本学期学过的潮汕歌谣,如果唱的不好还要把自己万花筒中的一朵花送给胜出的
小组。
学生活动:分组到屏幕上点击采花,然后分组讨论学习,准备表演歌谣。
时间到了以后分组到前面表演本组抽到的歌谣,评委进行评判打分。
三、赛歌谣:
教师语:刚才同学们通过各种游戏学习到了不少的歌谣,那么我们来个潮汕歌谣赛歌会
学生活动:分二个小组活动,按先后顺序说唱歌谣。
学生分组派代表进行比赛,歌谣不能重复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特别大,知道了好多有意思的歌谣,还自己表演了有意义的歌谣,
增长了不少知识,祝贺你们!希望你们在课下继续通过收集更多的歌谣并学会吟唱,同学
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