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体温

合集下载

新生儿低体温科普宣传课件

新生儿低体温科普宣传课件

为什么会发生低体温? 生理因素
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尤其是早产儿和 低体重儿更易发生低体温。
因为他们的皮肤表面积大,热量散失快。
为什么会发生低体温? 环境因素
新生儿出生后所处环境温度过低,或未能及 时保温。
保持适宜的室温(约24°C - 26°C)对于新 生儿至关重要。
为什么会发生低体温? 其他因素
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逐渐提高体温。
遇到低体温时该如何处理? 寻求医疗帮助
及时联系医生或带新生儿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和 治疗。
不要自行使用药物或治疗措施。
遇到低体温时该如何处理? 持续监测
在医疗人员的指导下,持续监测新生儿的体温和 状态。
记录变化,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发展。
谢谢观看
保持居住环境温度适宜,不要让新生儿暴露 在寒冷环境中。
避免直接风吹和寒冷空气。
如何预防新生儿低体温? 护理知识
新生儿父母需学习基本的护理知识,掌握温 度监测技巧。
可参加医院的育婴课程,提升护理能力。
遇到低体温时该如何处理?
遇到低体温时该如何处理? 立即采取措施
若发现新生儿体温低于正常范围,应立即将其放 在温暖的环境中。
新生儿低体温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新生儿低体温? 2. 为什么会发生低体温? 3. 何时需要关注低体温? 4. 如何预防新生儿低体温? 5. 遇到低体温时该如何处理?
什么是新生儿低体温?
什么是新生儿低体温? 定义
新生儿低体温是指新生儿体温低于正常范围( 36.5°C - 37.5°C)。
感染、营养不良和代谢异常等也可能导致低 体温。
定期检查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问题 。
何时需要关注低体温?

预防新生儿出生后低体温的最佳证据综合

预防新生儿出生后低体温的最佳证据综合

预防新生儿出生后低体温的最佳证据综合摘要:目的:为预防婴幼儿及早产儿在哺乳时出现低体温现象提供依据。

方法:利用电脑检索有关的网页和资料库,审查临床决策,推荐实践,指导方针,专家意见,总结证据,和系统的评价。

三位研究者对有关的文献进行了检验,并对其品质进行了评价。

本研究共有14篇,包含2篇临床决定,4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6篇系统评价,1篇文献回顾。

17条实证建议包含了产前护理,产后护理,复苏和转移护理等相关的理论知识。

医院可根据临床条件及新生儿的评价,选用适当的诊断指标,以减少新生儿出生后低体温现象,以期为有效地改善患儿的预后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生儿;低体温;最佳证据前言新生儿体温过低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短期并发症,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低温会引起新生儿缺氧,从而提高其对新陈代谢的需要,导致新生儿出现脑出血、低血糖、败血症等并发症,进而导致新生儿死亡。

在36.5℃以下的新生儿,每降低1℃,死亡率就会提高28%。

新生、早产儿机体温度调控机制尚不完善,体表面积、容积相对大、皮肤薄、皮下脂肪含量低,容易出现低体温。

在发达国家,有39%的新生儿患有低体温,在中国,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病症的概率也有31%,维持体温是影响新生儿生存的关键,特别是在早产和出生重量较小的新生儿。

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新生婴幼儿低温护理工作提供一定依据。

1数据和方法1.1确定问题基于PIPOST模型,提出了基于PIPOST的循证问题。

P(Population):临床试验验证对象:新生儿;I(Interventionmethod):低体温预防、温暖护理、低体温治疗等;P (professional)是指使用包括产科医生、新生儿急救工作者和医护人员在内的证据的专业人士;O (outcome):包含了低温和一系列相关的并发症;S (setting)包括出生治疗、新生儿和急诊室等;T (typeofevidence)是一种证据,包括临床决定,证据总结,指南,建议实践,专家共识和系统评估。

32例新生儿体温过低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32例新生儿体温过低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32例新生儿体温过低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体温过低形成的原因,探讨有效护理措施,促进新生儿疾病恢复,防止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体温过低新生儿产生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32例低体温新生儿经过积极的对症处理和细心护理全部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新生儿体温过低现象,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并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关键词】新生儿;体温过低;原因分析;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253-02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不稳定,尤其是早产儿更是如此,这主要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有关。

一方面,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

另一方面,新生儿代谢功能低,热量形成不足,保温能力差。

同时,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体表面积较大、皮下脂肪较薄,血管较多,易于散热。

肌肉尚未发达,活动力弱,产热能力不足,保暖能力差,体温极易随外界温度而改变引起波动。

当环境温度突然降低,自身保暖措施不够或热量摄入不足时,很容易因为不能通过自身调节产热而发生低体温现象。

新生儿低体温不仅会引起皮肤硬肿,还会使体内各个重要的脏器组织受到损伤,正常功能受到影响,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1]。

因此,对新生儿体温过低现象,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并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1.临床资料我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1月共收治新生儿低体温患者32例,其中男婴20例,女婴12例;足月出生的患儿13例,早产儿19例;患儿体温均低于35℃。

经医护人员对症处理和细心护理,3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发生。

2.新生儿体温过低的原因分析2.1 环境温度过低。

如冬季由于环境温度降低,当保暖不恰当时,如果摄入的热量过少,新生儿常因不能通过自身调节产热而引起体温过低。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评估与护理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评估与护理

本章关注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温管理2.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体位护理3.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判断指征4.喂养方式对新生儿便秘的影响5.新生儿洗胃、灌肠等护理及注意事项第1节体温异常一,新生儿低体温低体温(hypoth erm ia)是指核心(直肠)温度≤35℃。

由于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血管丰富,故易于散热,加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完善,以致调节功能不全。

当环境温度降低,保暖措施不够或热量摄入不足和某些疾病影响时很易发生低体温。

新生儿低体温不仅可以引起皮肤硬肿症还可致心、脑、肝、肾和肺等重要脏器损伤,甚至导致死亡,研究证明,低温是一个危险信号,这可能会导致增加新生儿死亡率。

当体温<32℃时,病死率可达20%~50% ,体温低于30℃时,新生儿病死率高达%。

【病因及发病机制】1.受寒冷的影响新生儿体表面积较大,皮下脂肪少,皮肤薄,血管丰富,散热大于产热,在环境温度降至中性温度以下时,机体产热增加,主要通过氧耗提高新陈代谢来代偿性产热而新生儿这种代偿不充分,当寒冷刺激强时,不能维持正常体温导致低体温。

2.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环境温度降低时,擬人的热量过少 ,自身调节能力差而发生低体温。

3.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寒冷时主要依靠棕色脂肪代谢产热,但其代偿能力有限,早产儿能量储存少,摄人不足,体温调节能力差,寒冷时发生低体温。

胎龄越小,体重越轻,低体温发生率越高。

4,摄食不足新生儿肝脏储存的糖原量很少, 如果摄食不足,内生热不足,在生后18~24小时内可耗尽。

5,某些疾病新生儿患败血症、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缺氧、心力衰竭和休克等疾病时,进食量减少, 热量摄人不足,产热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正常散热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低体温。

【临床表现】新生儿低体温时,皮肤温度常因末梢血管的收缩而首先下降,患儿全身凉,体温常低于35℃。

新生儿的一般情况与低温的严重程度及潜在的疾病或并发症有关,患儿常嗜睡、拒乳、少哭、少动,部分患儿可见皮肤硬肿,始于四肢、大腿、臀部, 可遍及全身,严重者可有代谢性酸中毒,血液黏稠, 凝血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等多系统脏器损伤:1.呼吸系统当受到寒冷刺激时,起初呼吸增快,待体温下降,由于呼吸中枢受抑制,呼吸逐渐减慢。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

新生儿发热及低体温的原因和护理新生儿发热新生儿的体温一般在37.5度以下,如超过这个温度就说明新生儿在发热。

新生儿宝宝在发热时,通常还伴有面红、烦躁、呼吸急促、吃奶时口鼻出气热、口腔发热发干、手脚发烫等症状。

疾病原因:1、环境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发热(如室内生火炉而致室温过高)。

新生儿提问调节功能还没有发育健全,不能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从而身体温度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发热一般只需调整环境温度即可,不需要治疗。

2、脱水热新生儿皮下脂肪少,皮肤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快,易脱水,尤其实在炎热的夏天出生的新生儿,由于大汗、进奶少等因素,很容易发生脱水,随之出现体温升高(达38-40度)。

此时的宝宝一般情况较好,精神反映正常,没有其他异常反映,在喂水或补液后体温会迅速下降,且发热的时间很少超过1天以上。

这种发热只需补充足够的液体即可,不需采取其他特殊处理,严重脱水的宝宝需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3、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发热疾病性感染分为产前感染、产时感染以及产后感染三个阶段。

不洁的阴道检查、羊水早破、第二产程延长及产时感染,一般在宝宝出生后1-2天开始发热。

产后感染一般发生在产后1周左右,宝宝常因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原虫、螺旋体、霉菌等所引起的急性感染造成的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败血症、脓肿、皮肤脓疱等疾病而发热。

这种类型的发热应该先找出发热原因,然后在对症治疗。

当发热超过39度以上时,可用物理方法降温(如温水擦浴等)。

退热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不可滥用。

4、无菌阻止被破坏如烧伤、骨折、血肿、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原因引起的发热。

5、生物制剂或药物引起的发热如血清、菌苗、异体蛋白或某些药物过敏护理新生儿发热后最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物理降温,不要随便使用退烧药物,以免引起毒性反映。

新生儿体温在38度以下时,一般不需要处理,但是要多观察,多喂一些水,几个小时后体温就会恢复到正常。

如在38-39度,可将襁褓打开,将包裹衣物抖一抖,然后给盖上较薄些的衣物,使皮肤散去过多的热,室温要保持在15-25度。

新生儿低体温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新生儿低体温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并发症
第四部分:低体温的风险和并发症
风险一:新生儿低体温可能导致代谢异 常和呼吸困难等问题。
风险二:如果不及时处理,低体温可能 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或低血糖等 。
第五部分:如 何应对新生儿
低体温
第五部分:如何应对新生儿低体温
应对方法一:保持室温适宜, 避免寒冷环境和温度过低。
应对方法二:及时观察新生儿 的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采 取措施。
第三部分:处 理低体温的方

第三部分:处理低体温的方法
方法一:临时措施,例如使用保温设备 将新生儿包裹起来保持温暖。
方法二:就医咨询,寻求医生的帮助和 建议,了解具体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治 疗。
第三部分:处理低体温的方法
方法三:保持室温适宜,避免 新生儿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 。
第四部分:低 体温的风险和
第五部分:如何应对新生儿低体温
应对方法三:提供足够的营养,增强新 生儿的抵抗力。
第六部分:结 论和建议
第六部分:结论和建议
结论:新生儿低体温是一个值 得关注的问题,但可以采取一 些预防和应对措施来减少风险 。
建议一:家长应了解新生儿低 体温的症状和处理方法,提高 防范意识。
第六部分:结论和建议
正常体温范围:新生儿的正常 体温范围在36.5℃至37.5℃之 间。
第一部分:什么是新生儿低体温
低体温原因:新生低体温的主要原因 有产后感染、早产、出生窘迫等。
第二部分:常 见症状和预防
措施
第二部分:常见症状和预防措施
常见症状:新生儿低体温的症 状包括皮肤发凉、婴儿肌肉僵 硬等。
预防措施:保持室温适宜、尽 早将新生儿裹紧、给新生儿提 供足够的营养等。
新生儿低体温 的科普知识 PPT课件

新生儿低体温复温原则

新生儿低体温复温原则

新生儿低体温复温原则1. 引言新生儿低体温是指新生儿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

低体温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低血糖、代谢紊乱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出生后低体温的新生儿,及时复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低体温复温的原则,包括复温的目标、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有效地进行新生儿低体温复温。

2. 复温目标新生儿低体温复温的目标是将新生儿的体温提升至正常范围内,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的运行。

新生儿正常体温范围为36.5℃-37.5℃,低于36.5℃则被定义为低体温。

复温的目标是将新生儿的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并保持稳定。

复温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复温,以免引起其他的并发症。

3. 复温方法3.1 皮肤接触法皮肤接触法是最常用的复温方法之一。

将新生儿与母亲或保暖物品直接接触,以利用母亲或物品的温度将新生儿的体温逐渐提升。

在进行皮肤接触法时,要确保母亲或物品的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同时,要注意保持新生儿与母亲或物品的接触面积较大,以增加热量传递的效果。

3.2 外源性加热法外源性加热法是通过外部提供热源,将热量传递给新生儿,以提升其体温。

外源性加热法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温水袋、电热毯、红外线灯等。

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确保热源的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同时,要注意保持新生儿与热源的适当距离,以避免热源对新生儿的直接伤害。

3.3 内源性加热法内源性加热法是通过促进新生儿自身产热来提升其体温。

内源性加热法常用的方法包括喂养、保暖、保持环境温暖等。

喂养是一种有效的内源性加热方法,通过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新生儿的新陈代谢和产热能力。

同时,要确保新生儿的衣物和环境温暖,避免受冷。

4. 注意事项4.1 监测体温在复温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体温变化。

可以使用体温计等工具进行定期测量,以确保复温的效果和安全性。

4.2 避免过度复温在进行复温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复温。

过度复温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其他的并发症,如代谢紊乱、呼吸困难等。

新生儿低体温复温原则

新生儿低体温复温原则

新生儿低体温复温原则一、引言新生儿低体温是指新生儿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这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健康问题。

在生命的最初几天里,新生儿的身体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尤其是体温的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

当新生儿遇到低温环境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复温,以保证其健康和生存。

二、新生儿低体温的原因新生儿低体温的原因有多种,包括以下几点:1. 环境温度不合适:新生儿在出生后,由于外界环境与母体的温暖环境相比存在巨大的温度差异,容易发生散热过多,导致体温下降。

2. 早产儿:由于早产儿的各项生理功能没有完全成熟,包括体温调节功能,使得其易受低温的影响。

3. 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往往代表着婴儿的生长不良和营养不足,这也会间接地影响其体温调节能力。

4. 分娩过程中的受寒:在胎儿分娩过程中,如果没有提供足够的保暖措施,胎儿会遭受寒冷刺激,从而使体温下降。

三、新生儿低体温复温原则针对新生儿低体温的处理,需遵循以下复温原则:1. 温暖环境:将新生儿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可采用保温箱、保温毯或温暖的衣物进行保暖。

环境温度应保持在36.5°C-37.5°C之间,以确保新生儿的体温不会进一步下降。

2. 皮肤接触:新生儿与母亲的皮肤进行密切接触,促进母亲的体温传递给新生儿。

这种皮肤接触不仅可以提供温暖,还有助于建立母亲与婴儿之间的亲子联系。

3. 温暖喂养:及时喂养新生儿,可提供热量和营养,促进新生儿体温的恢复。

母乳或配方奶都可以作为温暖喂养的选择。

4. 睡袋或包裹:使用睡袋或包裹是一种有效的保温方法,可以使新生儿的四肢和躯干都保持温暖,并减少散热。

5. 体温监测:及时监测新生儿的体温,以确保其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温度计可以用于测量体温,并且在必要时可以调整保温措施。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位写手,我个人对新生儿低体温这一主题有着深刻的理解。

新生儿低体温是一个既常见又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婴儿的健康和生存。

儿童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表

儿童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表

儿童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表一、体温儿童体温是反映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体温范围因年龄和测量方式而异。

以下是儿童体温的正常值范围:1. 新生儿(0-3个月)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6.5-37.5摄氏度。

2. 婴儿(4-12个月)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6.4-37.6摄氏度。

3. 幼儿(1-5岁)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6.1-37.8摄氏度。

4. 学龄前儿童(6-12岁)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6.1-37.8摄氏度。

5. 青少年(13-18岁)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5.9-37.6摄氏度。

二、脉搏脉搏是血液在心脏收缩时通过动脉血管的推动力。

脉搏的频率和强度可以反映心脏和循环系统的运行情况。

以下是儿童脉搏的正常值范围:1. 新生儿的正常脉搏范围为120-160次/分钟。

2. 婴儿的正常脉搏范围为100-160次/分钟。

3. 幼儿的正常脉搏范围为90-140次/分钟。

4. 学龄前儿童的正常脉搏范围为80-120次/分钟。

5. 青少年的正常脉搏范围为60-100次/分钟。

三、呼吸呼吸是身体获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呼吸频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呼吸系统的状况。

以下是儿童呼吸的正常值范围:1. 新生儿的正常呼吸频率范围为30-60次/分钟。

2. 婴儿的正常呼吸频率范围为25-40次/分钟。

3. 幼儿的正常呼吸频率范围为20-30次/分钟。

4. 学龄前儿童的正常呼吸频率范围为20-25次/分钟。

5. 青少年的正常呼吸频率范围为12-20次/分钟。

四、血压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正常血压范围因年龄和性别而异。

以下是儿童血压的正常值范围:1. 新生儿的正常血压范围为60-90/20-60毫米汞柱(收缩压/舒张压)。

2. 婴儿的正常血压范围为70-100/40-60毫米汞柱。

3. 幼儿的正常血压范围为80-110/50-70毫米汞柱。

4. 学龄前儿童的正常血压范围为90-120/60-80毫米汞柱。

5. 青少年的正常血压范围为100-120/60-80毫米汞柱。

新生儿低体温危害及预防PPT

新生儿低体温危害及预防PPT
新生儿低体温 危害及预防PPT
目录 引言 新生儿低体温的危害 新生儿低体温的预防措施
引言
引言
新生儿低体温是指新生儿的体 温低于正常范围,在医学上被 定义为低于36.5摄氏度的情况 。
新生儿低体温可能带来严重的 健康危害,包括呼吸系统问题 、心血管问题和代谢问题等。
引言
在本PPT中,我们将探讨新生儿低体温 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新生儿低体温的预防措施
定期体温监测:定期监测新生 儿的体温,及时发现低体温情 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新生儿低体温 的危害
新生儿低体温的危害
新生儿低体温可能导致呼吸系 统问题,如呼吸停止或呼吸困 难,增加死亡风险。
新生儿低体温可能导致循环系 统问题,如心率下降和低血压 ,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新生儿低体温的危害
新生儿低体温可能导致代谢问题,如低 血糖和代谢障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和 发育。
新生儿低体温 的预防措生儿环 境温暖,尽量避免低温环境对 新生儿的影响。
适时衣物保暖:根据环境温度 和新生儿的体温,选择适当的 衣物来保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 。
新生儿低体温的预防措施
在外出时使用保温袋或被子:在寒冷的 季节,外出时使用保温袋或被子保持新 生儿温暖。
及时喂养:新生儿的体温能通过摄入食 物来维持,所以及时喂养是非常重要的 。

新生儿低体温诊断与治疗PPT

新生儿低体温诊断与治疗PPT

药物复温:包 括静脉注射、 口服、直肠给
药等
注意事项:复温 过程中要密切监 测体温,避免复 温过快或过慢, 保持体温稳定在
正常范围内。
药物选择:根据病 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如抗生素、抗病毒 药物等
药物剂量:根据新 生儿体重和病情调 整药物剂量
药物给药方式:口 服、静脉注射、肌 肉注射等
药物副作用:注意 药物的副作用,如 过敏反应、肝肾功 能损害等
保暖:使用暖箱、保暖毯等设备保持新生儿体温 药物治疗:使用抗寒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营养支持:提供足够的营养,如母乳喂养、配方奶等 监测体温:定期监测新生儿体温,确保体温稳定
低血镁:监测血镁水平,及 时补充镁剂
低血钙:监测血钙水平,及 时补充钙剂
低血糖:监测血糖水平,及 时补充葡萄糖
低血钾:监测血钾水平,及 时补充钾剂
保持适宜的喂养:避免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保持喂养适宜, 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保持适宜的睡眠:避免过度睡眠或睡眠不足,保持睡眠适宜, 避免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
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避免过冷或过热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检查新生儿皮肤,及时发现硬肿症 加强新生儿营养,提高免疫力
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有助于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
药物影响:某些 药物可能导致新 生儿体温下降
剂量过大:药物剂 量过大可能导致新 生儿体温下降
药物相互作用:药 物相互作用可能导 致新生儿体温下降
药物代谢:新生儿 代谢能力较弱,可 能导致药物在体内 积累,影响体温
疾病因素:如感染、代谢紊 乱、先天性心脏病等
环境因素:如寒冷、潮湿、 通风不良等
药物因素:如使用镇静剂、 麻醉剂等药物
临床表现:观察新生儿是否有低体 温的临床表现,如皮肤苍白、呼吸 急促等

新生儿低体温的科普知识PPT

新生儿低体温的科普知识PPT
新生儿低体温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新生儿低体温? 2. 为什么新生儿会发生低体温? 3. 何时应关注新生儿的体温? 4. 如何预防新生儿低体温? 5. 如何处理新生儿低体温?
什么是新生儿低体温?
什么是新生儿低体温?
定义
新生儿低体温是指新生儿体温低于正常范围( 36.5°C以下)。
低体温可能导致新生儿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 。
何时应关注新生儿的体温? 特殊情况
在寒冷天气或新生儿接受医疗操作后,更应关注 体温变化。
尤其是在室外进行接种或检查时,需注意保暖。
如何预防新生儿低体温?
如何预防新生儿低体温? 保持温暖
为新生儿提供一个温暖、干燥的环境,使用 保温毯等物品。
在产房和家庭环境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
如何预防新生儿低体温?
适当穿衣
根据环境温度为新生儿选择合适的衣物,避 免过于厚重或单薄。
注意衣物的透气性,避免出汗导致体温下降 。
如何预防新生儿低体温?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新生儿的体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家长应学会使用体温计,了解正常体温范围 。
如何处理新生儿低体温?
如何处理新生儿低体温?
保暖措施
立即将新生儿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使用加热设 备或温暖的毛毯。
谢谢观看
什么是新生儿低体温? 分类
低体温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具体取决于 体温的下降程度。
不同程度新生儿低体温?
重要性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低体温可能危及生 命。
及时识别和处理低体温是新生儿护理的重要环节 。
为什么新生儿会发生低体温?
为什么新生儿会发生低体温? 生理因素
切忌使用直接加热的方式,如热水袋,以免烫伤 。

新生儿低体温患者的护理

新生儿低体温患者的护理

新生儿低体温的护理方法 如何保持体温
使用保温箱或加热设备,确保环境温度适宜 。
建议将温度保持在32-34°C之间。
新生儿低体温的护理方法
怎样进行皮肤接触
实施袋鼠护理,即将新生儿与母亲皮肤紧密 接触。
这种方法有助于通过母体温度调节新生儿体 温。
新生儿低体温的护理方法
如何合理喂养
提供充足的母乳或配方奶,帮助新生儿获得 足够的能量。
喂养时应注意喂养环境的温暖,避免体温进 一步下降。

新生儿低体温的监测与评估
新生儿低体温的监测与评估 如何监测体温
定期使用温度计测量新生儿的体温,记录变化。
建议每小时监测一次,必要时调整护理措施。
新生儿低体温的监测与评估 怎样评估护理效果
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如体温回升、皮肤颜色变化 等。
及时调整护理策略,确保效果最佳。
新生儿低体温患者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新生儿低体温的定义与重要性 2. 新生儿低体温的护理方法 3. 新生儿低体温的监测与评估 4. 新生儿低体温护理的注意事项 5. 总结与展望
新生儿低体温的定义与重要性
新生儿低体温的定义与重要性 什么是新生儿低体温
新生儿低体温是指体温低于正常范围(通常为 36.5°C以下)。
新生儿低体温的监测与评估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体温持续低于正常范围,应立即联系医生。
专业的医疗干预可能需要药物或其他治疗。
新生儿低体温护理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低体温护理的注意事项 如何避免交叉感染
保持护理环境的洁净,确保医护人员手部卫 生。
使用无菌设备进行护理,减少感染风险。
新生儿低体温护理的注意事项 怎样处理特殊情况
低体温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新生儿低温症

新生儿低温症

新生儿低温症一概述新生儿低温症是指新生儿的核心温度(肛温)低于35℃,严重者可低于32℃。

新生儿低体温可导致新生儿寒冷损伤,引起新生儿硬肿症,严重的低温症可以引起心、脑、肝、肾和肺等重要脏器损伤,甚至死亡。

二病因1.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温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2.寒冷影响:寒冷是低体温的重要因素,新生儿体表面积大,散热多,环境温度太低,若不能有效保温,体温无法维持,形成低体温。

3.热量摄入不足:各种原因所致摄入不足,加之新生儿肝脏自身储存的糖原量很少,可引起低体温甚至硬肿症。

4.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产热主要依赖棕色脂肪,早产、低出生体重棕色脂肪生成不足,能源物质储备少,更容易发生低体温。

5.疾病影响: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容易受疾病的影响而导致功能障碍,且受疾病影响,摄入减少,消耗增多。

三临床表现1.呼吸系统可出现呼吸减慢、呼吸暂停、肺出血。

2.心血管系统心律不齐,甚至出现心室颤动、引起死亡。

3.神经系统可表现为嗜睡、拒奶、少哭、少动、甚至昏迷。

4.泌尿系统肾功能损害,可表现为尿少、甚至无尿。

5.血液系统血流减慢,血液黏滞度增加,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及血小板减少。

6.电解质酸碱平衡系统常伴有酸碱平衡紊乱,有酸中毒、高血钾和低钙血症。

7.免疫系统免疫功能降低,易合并感染如并发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等。

四检查新生儿低温症患儿应做血气分析、血常规、血尿素氮和电解质测定,血糖和血培养以及凝血功能检查等,某些新生儿须测定甲状腺功能,因为部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个患儿常常表现为低体温。

其他包括心电图、彩超、头颅磁共振等相关检查。

五治疗新生儿低温症的处理原则包括复温、控制感染、保证充足热量供给、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纠正器官功能障碍等。

复温是治疗新生儿低体温的主要措施,复温应逐步进行,复温过程中,应密切监护患儿的生命体征。

常用新生儿暖箱,复温速度每小时提高温度1℃,体重越小、胎龄越小,复温速度越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因素:患儿如存在窒息、肺炎、感染等因素影响,可导致入量不足, 能量物质消耗增加,严重者导致出现新生儿硬肿症。
环境因素:周围环境寒冷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周围温度降低,导致末 梢血管收缩,棕色脂肪消耗,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寒冷损伤。
进食不足:如果新生儿摄入不足,且新生儿糖原储备少,可能出现新生儿 硬肿症。
差。

目前将低体温分为三个情况:
温度
轻度 36.0-36.4
中度 32.0-35.9
重度 32.0摄氏度以下
❖ 新生儿出生后低体温的概率很高,可达八成左右,低体温可能导致新生儿细胞代谢增加,可能导致出现 低血糖、酸中毒等,还可能造成其他脏器的损害。当体温低于32摄氏度时,死亡率明显增加。
新生儿散热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床表现新生儿低体温时,皮肤温度由于末梢血管收缩首先降低,体温往往低于35摄氏度,小儿常 表现为:拒奶、少哭、少动,继而出现新生儿硬肿症。
一.呼吸系统:体温低时,呼吸频率降低,肺血管紧张度下降,肺血增多,出现肺水 肿和肺出血。
二.循环系统:体温低时,心跳增快,心电图T波出现低平或倒置,严重者血压下降。 三.神经系统:体温低时,反应迟钝,低于33摄氏度时,可处于半昏迷状态,低于30
摄氏度时,对外界反应消失。
2
四.肾脏:体温下降时,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降低,体温低于30摄氏度时,注意是否 合并肾功能衰竭。
五.血液系统:体温低时,血液流动减慢,需要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可能引起DIC。 六.电解质紊乱:体温低时,电解质更容易出现紊乱,更易出现酸、碱中毒。 七.免疫系统:体温低时,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合并新生儿败血症、脑炎等情况。
新生儿低体温
十分秀气
基本介绍
❖ 新生儿体温的平衡主要通过产热和散热维持,新生儿娩出后,小儿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室温低于
子宫温度,故新生儿散热增加。

新生儿保温能力相对较差,主要由于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血管相对较多,故散热多,
相对应的是小儿脂肪储存量少,产热能力欠佳,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产热减少,故小儿保温能力
预防
目前提倡:袋鼠妈妈护理办法,早接触。对于孕周小 于28周或体重小于1500g的新1 生儿,还可以采用塑料 膜法。
谢谢!!!
诊断
❖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三方面: ❖ 病史:问病史过程中注意是否出现低体温,注意生病的季节,注意是否
存在其他基础疾病。 ❖ 查体:查小儿过程中注意小儿的温度,注意小儿的反应,注意小儿的呼
吸、循环、神经系统。 ❖ 化验:本病需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比如血气、血生化、胸片、心电图
等。
治疗
本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复温、控制感染、给予能 量、纠正水喝电解质的紊乱。复温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在 复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小儿的呼吸、循环等情况。建议至于 暖箱复温,建议每小时提上箱温1摄氏度,12-24小时恢复正 常,若体温极低,如低于1200g或小于28周,每小时复温的 程度应不超过0.6摄氏度。
1. 辐射散热:新生儿的热量散失到周围的物 体。
2. 传导散热:新生儿通过皮肤将热量传导到 周围。
3. 对流散热:新生儿热量散失到周围,空气 如存在对流,可能导致散热增加。
4. 蒸发散热:新生儿的热量通过皮肤蒸发散 热。
新生儿散热的 途径
新生儿低体温的危害
新生儿出现低体温,可能导致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出现:
一.机体耗氧增加,组织缺氧,无氧代谢增 加,出现酸中毒。
二.外周血管收缩,外周氧气供应减少,无 氧代谢增加,出现酸中毒。
三.机体新陈代谢增加,棕色脂肪利用增加, 游离脂肪酸利用增加,出现酸中毒。
四.肺血管收缩,肺循环向体循环右向左分 流增加,体循环低氧血症,引起酸中毒。
病因
病 因
早产、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棕色脂肪生成不足,能源物质 储存少,生后进食情况欠佳,能源物质补充不足,此外,早产儿、低体重 儿体重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