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说课稿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232494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8.png)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说课稿针对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单元进行分析。
1.1 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根和根的结构特点•植物的根的吸水和需要光合作用的养分•植物的根系和植物体对土壤的稳定作用1.2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 - 理解植物的根系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 掌握植物根系的吸水和吸收养分的过程和原理 - 了解不同植物根对土壤的作用和土壤保护的重要性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包括:•植物根系结构的特点和功能•植物根系的吸水过程和吸收养分的原理•不同植物根系的作用和土壤保护意识的培养二、教学过程2.1 导入与整合(5分钟)在开始教学之前,我将通过提问和回顾上一单元的内容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我可以提问以下问题:•你们还记得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吗?•植物是怎样生长的?有什么特点?2.2 展示与讲解(10分钟)首先,我会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来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根系统,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植物根系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然后,我将详细讲解植物根系的吸水和吸收养分的过程和原理。
我会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植物根系吸收物质的理解。
2.3 实践与探究(20分钟)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以帮助他们探究不同条件下植物根系吸收物质的能力和特点。
首先,我会将不同种类的植物放置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分析结果,讨论为什么不同植物对土壤的需求不同。
接着,我将让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室内小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根系的生长情况。
比如,我们可以分别将一些植物放置在水中、含糖水中、盐水中等不同条件下,并记录它们的根系生长情况。
通过实验的结果,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环境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2.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在本节课结束之前,我将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答以下问题:•植物的根系结构特点和功能有哪些?•植物的根系是如何吸水和吸收养分的?•不同植物根对土壤的作用有哪些?同时,我还会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更多与本单元相关的知识。
植物营养学植物如何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
![植物营养学植物如何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222142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6.png)
植物营养学植物如何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植物营养学:植物如何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植物是依靠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生长和发育的。
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是植物的营养需求、营养元素的吸收与转运、以及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植物如何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
一、根系吸收植物的根系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根系具有丰富的分支,能够增加营养吸收的表面积。
根系通过根毛来吸收地下水中的矿质养分。
根毛是细胞的长出的突起,其表面富含吸收营养所需的转运蛋白。
植物根系的吸收过程主要分为活动吸收和穿透吸收。
活动吸收是指植物对土壤中的活动态养分进行吸收,如氮、磷、钾等。
穿透吸收是指植物对土壤中离子形式的养分进行吸收,如铵态氮、磷酸根等。
二、养分运输吸收到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植物体内的转运系统进行运输。
植物主要通过根部和茎部的维管束来进行物质的运输。
维管束可以将水分和溶解其中的养分从根部向地上部分输送,供给叶片和其他各部位使用。
水分通过根吸力驱动,自根部向上游移动,这一过程被称为升水。
升水的主要机制是由于根部的水分蒸腾作用引起的,叶片中蒸腾作用产生的负压使得水分上行,从而带动了养分的上升。
同时,植物维管束中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别起到了水分和养分的运输作用。
三、养分利用植物对于吸收到的养分有不同的利用途径。
养分可用于植物的生长、代谢和抵御外界环境的逆境等。
氮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养分之一。
植物通过氮素合成氨基酸、蛋白质等生命活性物质。
氮素的过量供应会导致植物生长过旺,但产生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不足,影响植物的生理功能。
磷是植物代谢所必需的重要元素,参与能量代谢、DNA合成、核酸合成等过程。
植物通过吸收和利用磷来维持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磷的缺乏会导致植物的根系短小、叶片不展、果实发育不良等。
植物还需要吸收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
这些微量元素参与植物体内的许多酶的活性调控和代谢过程。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微量元素,并在体内进行合成和分配,以满足不同部位的需求。
植物吸收根系矿物质的主要方式
![植物吸收根系矿物质的主要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07d18d1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e.png)
植物吸收根系矿物质的主要方式
1植物根系矿物质吸收的主要方式
植物是一种有机的、生命活动的生物,根系是植物与土壤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重要结构器官,它不仅可以对外界环境进行感受,而且还依赖根系吸收养分,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根系吸收的养分主要有水分和矿物质,其中矿物质的含量较高,可以为植物提供氮、磷、钾、镁等元素所需要的吸收。
植物根系矿物质吸收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方式是对分散性交换电解质的吸收。
它是一种微量元素的主要摄取途径,它可以结合分散性交换电解质,使微量元素层吸收到植物体内,如:铝、铁、钡等。
第二种方式是被动迁移吸收,也叫溶质吸收或人工添加营养素吸收。
这种吸收方式的具体过程是:植物根系接触到各种溶质,比如氨基酸和磷酸根盐等离子,植物就会通过质子泵结和这些物质,然后通过生理活动把它们运转到植物体内。
第三种方式是离子交换现象。
土壤中被有机物或其它氧化物所覆盖的离子与植物根系之间会存在离子交换现象,对植物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如钾、钙等。
总之,植物根系吸收矿物质的方式有分散性交换电解质的吸收、被动迁移吸收、以及离子交换的三种方式,这些方式都可以使植物吸收到养分,为植物发育生长提供条件。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完美版课件 (一)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完美版课件 (一)](https://img.taocdn.com/s3/m/d71b8e3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a.png)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完美版课件 (一)《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完美版课件植物的生长与发展离不开根的吸收。
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根的生长和发育不仅对地下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对《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完美版课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导学导学环节是整个课件的开头,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
在课件中,这一部分通常会有一些开场白,以及配一些简单易懂、有趣的图片。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先感性体会植物中根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
二、根的形态结构在这一部分,课件详细展示了植物根的不同部位的形态结构,包括根冠、根毛、飞根、肋根等。
通过清晰的图像和文字介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植物根的结构,对后续吸收物质的过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根的吸收机制在这一部分,课件详细介绍了根吸收过程中的最适环境和吸收机制。
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进行了分析和讲解,同时引入了渗透压概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植物吸收物质的原理。
四、根毛的示范这一部分是课件的实操环节。
通过展示根毛的观测、染色和显微镜下的观察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根毛吸收营养的过程。
五、根的适应环境在这一部分,课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根的适应性。
例如,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植物根可以借助生理变化实现自我保护,保证自身生存。
六、课堂总结在这一部分,课件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
强调了植物根的重要性以及吸收物质的机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并提出了课程的考点,对学生的学习和考试都有指导作用。
七、思考题在这一部分,课件会提供几道思考题,旨在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适当的思考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得不说,《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完美版课件是一次非常好的课堂教学体验。
通过科学、可视化和实操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对植物的根和吸收物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教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点将课件和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知识的传授、实践和反思。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完美版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1828f1a26925c52dc5bf31.png)
2.下列根组织中,能使根迅速长长的部分是
( B)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毛区
(D)根冠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完美版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完美版
3.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树大根深是自然界
普通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看法有错误的是 (C )
(A)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B)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水分 (C)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 (D)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
多
是否有明 显发达的
有
无
根
你知道还 白菜 、萝卜、 葱、蒜苗、
有哪些 芹菜、苋菜、 韭菜、荞头、
植物具有
菠菜、香菜 等
这样的根
水稻、玉米 等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完美版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完美版
有明显发达的主 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 叫做直根系。
没有明显的主侧 根之分的根系,叫做 须根系。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完美版
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完美版
(一)植物的根系: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完美版
大豆的根
小麦的根
。 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完美版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完美版
大豆
小麦
根的数
目
少
为什么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呢?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完美版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完美版
读图讨论
了解根尖的结构:
1、根尖可以分哪四部分?每一 部分的细胞有什么结构特点?各 部分有什么作用?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2)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2)](https://img.taocdn.com/s3/m/5d8d3afcda38376bae1fae1b.png)
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2)1.在植物的根尖结构中,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的是(B)A. 根冠B. 分生区C. 伸长区D. 根毛区2.在根尖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位和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分别是(A)A. 伸长区和根毛区B. 分生区和根毛区C. 分生区和伸长区D. 根冠和伸长区3.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与此有关的结构或生理特点是(D)A. 根毛区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般较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B. 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长短不一的根毛C. 根毛伸入土壤颗粒的空隙之间,扩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D. 以上三项都是4. 下列关于植物根尖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B. 分生区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C. 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D. 根的生长主要依靠伸长区细胞数量的增多5. 根毛吸水的途径是(B)A. 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液泡B. 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C. 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液泡D. 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壁→细胞膜→液泡→细胞质6. 土壤小明在给花卉施肥后发现有许多花都萎蔫了,其原因极可能是(D)A. 所施肥料不适合这些花卉生长B. 施加的是固体肥料,植物不能吸收C. 肥料溶于水后产热,造成土壤温度过高D. 一次施肥过多,致使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造成植物细胞失水7.在腌制咸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菜卤,其中的水主要来自于(B)A. 食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B. 被腌蔬菜的细胞失水C. 空气中水蒸气凝结D. 食盐与蔬菜发生化学反应产生8.海滩盐碱地一般不适宜种植庄稼。
据报道,有关部门已利用海滩大面积发展海水浇灌种植绿色蔬菜工程,并且海水浇灌种植的蔬菜产量高,病虫害少。
据此推测这类蔬菜植株应具有的特点是(C)A. 植株较高大B. 根系较发达C. 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高D. 叶片较多(第9题)9.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结构是根尖的根毛区。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baa91394a417866fb94a8e60.png)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一、单选题1.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跟下列哪些因素直接有关( )A. 空气湿度B.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C. 土壤湿度和土壤肥力D. 光照强度和温度2.植物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 根尖B. 茎尖C. 叶D. 种子3.不利于农作物的根系吸收无机盐的农田管理措施是( )A. 中耕松土B. 及时排涝C. 合理灌溉D. 多用化学肥料,少用农家肥4.关于植物对无机盐的需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种植物生长只需要一种无机盐B. 植物生长只需含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无机盐C.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D. 植物需要的无机盐越多越好5.生长在沙漠地区的植物,其根系的特点一般是( )A. 少而短B. 少而长C. 多而短D. 多而长6.移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 )A. 保留水分和无机盐B. 避免伤害分生区C. 避免伤害根冠D. 避免伤害根毛和幼根7.下列叙述不属于根的功能的是( )A. 吸收水分B. 固定植物体在土壤中C. 吸收无机盐D.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8.在观察小麦根尖结构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根尖上有很多茸毛。
这些茸毛集中生长的部位是根尖的( )A. 根毛区B. 分生区C. 伸长区D. 根冠9.将甲、乙两株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按照如图方式处理后,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土壤浸出液中进行实验。
该实验是为了研究()A. 根吸水的部位B. 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C. 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D. 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0.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
根对茎叶说:“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
”说的是根具有吸收水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由根尖的哪部分完成()A. 分生区B. 根冠C. 根毛区D. 伸长区11.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而且要带土移栽,主要是为了()A. 减少水分散失B. 减少对幼根和根毛的损伤C. 防止营养流失D. 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12.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的无机盐”,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中都注意为植物提供光照、适宜的温度,并及时浇水),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设计更能说明问题?()A. 甲幼苗种在蒸馏水中,乙幼苗种在溶有适量含镁无机盐的蒸馏水中B. 甲幼苗种在土壤浸出液中,乙幼苗种在加含镁无机盐的土壤浸出液中C. 甲幼苗种在完全培养液中,乙幼苗种在不含镁的完全培养液中D. 甲幼苗种在砂土中,乙幼苗种在加镁的砂土中13.某同学探究植物的根对水的反应的实验装置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 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B. 实验中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C. 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茎和叶的生长状况D. 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14.如图为根尖结构模式图,与根不断生长有关的部位是( )A. ②③B. ①②C. ③④D. ①④15.根是植物吸水的器官,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 )A. 根毛区B. 伸长区C. 分生区D. 根冠16.一株植物缺钾,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 只开花不结果B. 叶色暗绿带红C. 生长矮小,叶色发黄D. 生长矮小,叶有褐斑17.蚕豆根尖上画上等距离的细线,培养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细线之间距离最大的是( )A. 根冠B. 分生区C. 伸长区D. 成熟区二、填空题18.观察植物的根的生长情况图片,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大班科学活动发现植物的根系和吸收养分
![大班科学活动发现植物的根系和吸收养分](https://img.taocdn.com/s3/m/6bf54e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a.png)
大班科学活动发现植物的根系和吸收养分在大班科学活动中,我们发现了植物的根系和吸收养分这一重要现象。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根系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是如何吸收养分的。
一、植物根系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根系是指植物地下部分的结构,包括主根、侧根和根毛等。
主根是从种子发芽后首先出现的根,具有向下深入土壤的能力。
侧根是从主根分支出来的根,可以增加植物的吸收面积。
根毛是根的顶部的细长突起,可以增加吸收养分的表面积。
植物的根系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功能:1. 吸水吸养分:根系通过根毛吸附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通过根的皮层和木质部传输到植物的地上部分。
2. 固定植物:根系能够通过向土壤中长出根和侧根来固定植物在土壤中的位置,防止植物被风吹倒。
3. 储存养分:有些植物的根系可以储存多余的养分,供植物在干旱或寒冷时使用。
二、植物吸收养分的过程植物的根系通过吸收根毛吸附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植物吸收养分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 吸附:根毛通过吸附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将其吸附到根的表面。
2. 渗透:吸附到根的表面的水分和养分通过根的皮层和木质部的细胞间隙渗透到植物的地上部分。
3. 运输:渗透到植物的地上部分的水分和养分通过植物的导管组织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植物吸收养分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的质地、养分浓度、水分状况等。
不同类型的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也有所差异,一些植物对某些特定的养分有特别的吸收途径。
三、大班科学活动中的实验为了更好地理解植物的根系和吸收养分的过程,我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实验。
实验过程如下:1. 准备材料:一颗小植物、一小碗水、适量的土壤和一把小锄头。
2. 植物移植:我们将小植物小心地从原来的花盆中取出,保持其根系完整,并放入备好的土壤中。
3. 浇水观察:我们将适量的水倒入小碗中,然后将小植物悬挂在碗中,以保证其根系能够接触到水。
4. 观察变化:我们每天观察小植物的生长情况,特别关注根系的生长和变化。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评课稿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b7d51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c.png)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评课稿1.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课的一节课,主要介绍了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的相关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植物根系的组成结构、根的吸收功能以及根的适应性等知识点。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掌握植物根系的组成结构,包括主根、侧根、根毛等的功能;•理解根的吸收功能,包括水分和无机盐等的吸收过程;•了解根的适应性,包括水生植物和沙生植物的根的适应特征。
2.2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并描述植物根系的结构特征;•能够通过实验了解根的吸收功能;•能够理解和应用根的适应性原理。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和根系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植物的观察与实验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植物根系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根的吸收功能与物质的吸收过程。
3.2 教学难点•根毛的结构与功能;•根的适应性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 教学过程安排4.1 活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植物的根系结构,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
4.2 活动2:导入知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的组成部分,并重点介绍根的结构与功能,包括主根、侧根和根毛等。
4.3 活动3:实验探究(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过程。
学生通过实验记录和观察,了解根的吸收功能。
4.4 活动4:合作学习(15分钟)学生分组完成小组讨论,探讨水生植物和沙生植物的根的适应性特征,并归纳总结。
4.5 活动5:知识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知识要点,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补充。
4.6 活动6:课堂练习(10分钟)布置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7 活动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
5. 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5.1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植物的根系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加深对根的吸收功能的理解;•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同步培优练习)八年级科学下册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同步培优练习)八年级科学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63fe106f8c75fbfc67db209.png)
C.植物细胞还能存活很长时间,植物的根细胞还具有呼吸作用,C错误;
D.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称为根压。根压把根部的水分压到地上部,土壤中的水分便不断补充到根部,这就形成根系吸水过程,这是由根部形成力量引起的主动吸水。所以有影响,D错误。
16.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矿物质元素,如果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症状。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缺Mg的完全营养液、含Mg的无机盐溶液、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症状。
(实验步骤)
①将玉米幼苗平均分成两组,标号A、B;
13.如图所示是棉花的根系图,请据图填写有关的内容。
(1)图中的1是根,它是由棉花种子中的胚根直接发育而成的。
(2)图中的2、3、4都是根。
(3)上述根系属于直根系。从数量上看,构成这类根系的根主要是根。
14.如图是细胞吸水、失水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久旱逢雨时的大树,枝叶会逐渐舒展硬挺,青翠欲滴.此时的植物细胞所处状态,符合图________.
5.B
【详解】
选项B中一组去根前端(即去除根尖),一组保留根,形成对照,能说明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
故选B
6.D
【详解】
A.④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A错误。
B.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B错误。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课件(初中科学)38张)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PPT课件(初中科学)38张)](https://img.taocdn.com/s3/m/76fe042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2.png)
正常 缺磷
缺氮 缺钾
有时为了使农作物生长得更好,人们常施用化肥,使江河 湖泊等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大量增加。
丰富的营养物质会使水中的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育,从 而引发淡水中的“水华”现象和海洋里的“赤潮”等。
水华
课后练习
1. 下列有关植物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 植物的根有吸取和固定的功能 B. 直根系上有明显的主根 C. 主根生出的根称为侧根 D. 植物根系的散布只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取
植 物
果实、种子 生殖器官
的
花
六
大
叶
器
官
是
茎 营养器官
什
么 ?
根
常见的根
常见的根
植物的根系
(一) 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叫做根系。 主根:根系中特别发达的,由胚根发育而 成的根。 侧根:主根上分支出来的较发达的根。 不定根:指的是从植物的茎、叶上产生的根。
玉米
2. 将两组植物的根部洗净,分别放入盛有清水和浓盐水的2只锥
形瓶中,如图所示。
尽量不要损伤根毛
3. 过20-40分钟后视察2组植物,加以比较,并做好视察记录。
在清水中的植物_正__常__生__长________________
在浓盐水中的植物_叶__片___萎__蔫__下__垂_________
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于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
带土移栽是为了尽量不损伤植物的根系,主要是保护根尖。
从根尖的尖端起,根据它的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同,依次可 分成根冠(root cop)、分生区 (meristem region)、伸长区 (elongation region)和根毛区 (root hair region)四个部分。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精品教学课件.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105fde192e45361166f531.png)
植物缺无机盐的叶片症状 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只有在高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植物的根才能吸水。 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当分别按标准添加含氮、磷和钾的化合物后,植物的生长慢慢恢复正常。 腌制青菜时,青菜失水; 幼苗时为什么要带土移栽? 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内的质量分数,细胞就会失水过多而发生
“烧苗”现象。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配制四种营养液,观察同种植物在 不同营养液中的生长情况。A 正常ຫໍສະໝຸດ B 缺氮缺氮C 缺磷
D 缺钾
缺磷
植物缺无机盐的叶片症状
正常 缺氮
缺磷 缺钾
叶片绿色 叶片发黄 叶片暗绿带 叶片焦枯有
红
褐斑
正常
缺氮
缺磷
缺钾
当分别按标准添加含氮、磷和钾的化合物后, 植物的生长慢慢恢复正常。
腌根若制尖施青 分 肥菜生过时区多,细青胞土菜的壤失分溶水裂液;和的质量分数会超过根毛细胞液内的质量分数,细胞就会失水过多而发生“烧苗”现象。 伸茎在长秆浓区 软 盐细弱水胞,中的容分易胡化倒萝和伏卜伸,出长叶现。片了的萎边蔫缘现和象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茎 实 这秆例表软:明弱 当 作, 作 物容 物 体易 施 内倒 了 的伏 过 水, 多 分叶的减片 肥 少的 料 了边 时 。缘 ,和 作尖 物端 反呈 而褐 发色 生, 萎并 蔫逐 现渐 象焦 。枯
读表:
无机盐的作用
无机盐
作用
缺乏时的症状
含氮的无机盐 (如硝酸铵)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 生长,使枝叶长得 繁茂
植株矮小瘦弱,叶 片发黄,严重时叶 脉呈淡棕色
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04f40cd1998fcc22bdd10d14.png)
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1课时植物的根系、根的吸水和失水01知识管理1.植物的根系分类:(1)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是直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2)没有明显主根的根系是须根系(如:水稻、小麦、蒜、葱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根的功能:根具有固定和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功能。
(1)植物的根十分发达,生长范围比枝叶大,把植物牢牢固定在地上;(2)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根吸收进入植物体的。
根的分布: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植物的种类、土壤的结构、肥力、水分和通气状况等密切相关。
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地下水位越高,植物根系平均长度越短。
2.根的吸水和失水吸水器官: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器官是根。
主要吸水部分: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是根尖。
3.根尖的结构根冠:位于根尖顶端的帽状结构。
细胞壁薄,外层细胞排列疏松,内部细胞小、排列紧密。
主要起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生长。
分生区:位于根冠内侧,长约1~3毫米。
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排列紧密。
分裂能力强,大部分成为伸长区细胞,进而形成根的各部分结构。
伸长区:逐渐停止分裂,但能较快生长,使根不断地伸长生长。
根毛区:由伸长区细胞进一步分化而来,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
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02基础题1.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A)A.根毛区、伸长区B.根毛区、分生区C.伸长区、分生区D.根冠、伸长区2.(2017·云南)如图是根尖纵切面示意图,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A.①B.②C.③D.④3.有关植物根的叙述,错误的是(A)A.成熟区细胞的迅速伸长是根伸长的唯一途径B.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C.植物体的根系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作用D.中耕松土的目的之一是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4.移栽的黄瓜幼苗,根部总是带一个土坨,目的是(B)A.保护幼嫩的茎B.保护根毛C.防止水分蒸发D.防止营养流失5.家庭盆栽花卉,浇水时浇透,这样做的意义是(B)A.促进根向深层发展B.利于根吸水C.利于根的呼吸D.利于根吸收无机盐6.分别从生长在干旱地区和潮湿地方挖一棵大小差不多的白菜,比较它们的根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比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根系更发达B.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比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根系更发达C.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是须根系,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是直根系D.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是须根系,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是直根系7.如图是大豆和小麦的根系,请据图回答。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下册 4 —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教师版含解析)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下册 4 —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教师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3612c6ccbff121dc368376.png)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4章植物与土壤4.3-2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目录 (1) (4) (6) (10) (13)一、根的吸水和失水1.根尖的结构和功能(1)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分叫根尖。
(2)根尖的结构与功能:从根尖顶端起,依次可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四部分(如下图),各部分细胞的形状、特点和功能如下表所示。
【注意】根的长度不断增加的原因: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细胞能够伸长的缘故。
2.细胞吸水和失水(1)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原理:细胞吸水或失水取决于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①细胞吸水条件:根毛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细胞失水条件: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根毛吸水的具体过程:水→根毛细胞→各层细胞间隙→导管。
3.植物细胞吸、失水原理的应用。
①解释生活现象:腌制的农作物在短时间内会变软萎蔫,存放多天的青菜在清水中放置一会儿变新鲜。
②指导生产: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不能过多,不能给农作物连续多天施肥,否则会出现“烧苗现象。
【思考】给你一个萝卜、解剖刀、天平、砝码、吸水纸、两只烧杯、食盐、水等器材和物质,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植物细胞的吸、失水原理。
二、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1.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生长所需要的各种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起不同的作用,有的无机盐用于构建植物体,有的无机盐用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2.氮、磷、钾元素对植物的作用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意义。
下表是氮、磷、钾三种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及缺乏时的症状。
3.“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农田的肥力在有植物生长的地方,都会有许多枯枝、落叶或死亡的生物体留在土壤里,这些生物体腐烂后产生的各种营养物质又会进入土壤,使土壤更为肥沃。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https://img.taocdn.com/s3/m/a565406df46527d3240ce0a7.png)
【答案】
C
【跟踪练习 2】 植物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而来。 影响根系吸收矿物质元素的外界条件包括 ( ) ①土壤通气状况 ②土壤温度 ③土壤含水量 ④土壤微生物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解析】 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适宜的温度,如温度过低, 植物的生命活动(如根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就会减弱; 土壤中的微 生物能把有机质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只有无机盐中的 矿物质元素才能溶解在水中,被根吸收。由此可知,①土壤通气 状况;②土壤温度;③土壤含水量;④土壤微生物等都影响根对 矿物质元素的吸收。 【答案】 D
名师指津
1.直根系和须根系是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标志性 区别之一,双子叶植物通常为直根系,单子叶植物通 常为须根系。
2.一般情况下,直根系分布在较深的土层,须根系分布 在较浅的土层。
按时完成A本课后训练相关内容
点此进入
【点拨】 (1)本题考查根生长的特性,解答时可以从根的生长具 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方面来切入。 (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植物根系生长特点, 说明根系在土壤里
的分布和意义。
【解析】 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根系在生长 过程中,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长,干旱地区土壤表层的水分少,根 向土壤深处(水分较多 )生长,可以吸收到土壤深处的水分;潮湿 土壤中,土壤表层的水分较多,根在土壤浅层生长也能吸收到足 够的水分。这种生长现象主要是受根的向水生长的特性影响。
【跟踪练习 1】 直根系和须根系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根系分布的范围大小 C. 有无主、侧根之分 【解析】 B. 根系分布的深度大小 D. 根系中根的数量多少
(பைடு நூலகம்
)
根据直根系和须根系的概念即可找到两者的主要区
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原卷版+解析)
![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原卷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f8ec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6.png)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精讲精练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某研究小组设计了“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的四组实验,最恰当的一组是()A.图甲B.图乙C.图丙D.图丁2.下列关于根尖结构和功能叙述中,正确的是()A.根毛区的根毛可增大根吸收的表面积,提高吸收效率B.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是根尖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位C.根毛区内部出现中空的导管,能运输吸收来的有机物D.根冠部位的细胞细长且排列紧密,因此对根尖有保护作用3.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生长所需的各种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
下列植株是由于缺乏氮出现相应症状的是()A.茎秆粗壮叶片墨绿B.植株矮小叶片发黄C.植株暗绿带红D.植株矮小叶片褐斑4.若a、b、c是3个相邻的植物细胞,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为a>b>c,它们之间水分渗透的方向(用箭头表示)正确的是()A.B.C.D.5.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A.A B.B C.C D.D6.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
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
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 没有固定功能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 还吸收有机营养7.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其原因是①根毛细胞有大液泡②生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③内有输导组织④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通常比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A.只有①④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D.全部都是8.如图是大豆的种子、幼苗和根尖结构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中的A 发育成乙中的2B.乙中的1 是由甲中的B 发育来的C.丙中的b 和c 可以使乙中的3 不断长长D.甲萌发长成乙的过程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丙中的d9.观察分析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y表示人肺的容积,则a→b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B.若y表示放在室外的某一盆植物的玻璃罩内(密封)气体的含量,则a→c反映是早上到晚上罩内二氧化碳的变化C.若y表示根尖的生长速度,则a→b→c分别表示的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各部位的生长速度D.若y表示人血液中尿素的含量,则b→c表示血液经过肾脏时含量的变化10.把萝卜块放在浓盐水中,萝卜块会皱缩。
植物的根系和吸收营养
![植物的根系和吸收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e143a92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2.png)
植物的根系和吸收营养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生长在土壤中,依靠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为自身的生长和发展提供所需的养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植物的根系结构、吸收营养的机制以及根系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一、根系结构植物的根系通常分为主根和侧根两个主要部分。
主根直接从植物的种子中延伸而出,向土壤深处生长。
侧根则从主根上分支出来,向周围扩展。
这种分布方式使根系能够充分利用土壤中的资源。
根系的末梢部分被称为毛根,它们非常细小,能够更好地与土壤颗粒接触。
植物通过毛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毛根的数量和密度因植物的种类、环境和根系的状态而有所不同。
二、吸收营养的机制植物的根系通过吸收营养的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
根系通过渗透、附着和运输等方式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首先,根系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当土壤中的水分浓度高于根内的浓度时,水分会主动进入根细胞中,从而实现了水分的吸收。
其次,根系依靠附着作用吸收养分。
根毛上的细胞壁含有特殊的氧化酶,这些酶能够与土壤颗粒表面的养分结合,并将其吸附在根毛上。
最后,根系通过运输作用将吸收到的养分从根部输送到植物的地上部分。
这是通过根内细胞间隙和细胞壁上的运输通道实现的。
这些通道被称为细胞间液和木质部,能够将养分从根部有效地运输到植物的茎、叶和花。
三、根系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植物的根系和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根系通过将自身扎根于土壤中,提供了植物生长的物理支撑。
此外,根系能够与土壤微生物进行共生关系。
植物根际是土壤中微生物聚集的地方,它们与根系形成共生关系。
这些微生物能够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提供保护和抵御病原体。
根系还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
例如,植物的根系能够将有机物质分泌到土壤中,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气孔度。
总结起来,植物的根系是其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
根系的结构和功能为植物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了支持。
同时,根系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对土壤的质地和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八年级下5月份自学指导2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知识点1】植物的根系;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植物的根系:1、植物通过根来吸收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物质——水分和无机盐。
【实验】根的观察——了解根是如何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的。
植物大豆小麦比较项目根的数目较少(有主、侧根之分)较多(无主、侧根之分)是否有明显发达的根有无还有哪些植物具有这样的根青菜、花生、萝卜等玉米、葱、大蒜、水稻等2、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
像大豆、青菜、花生、萝卜等植物一样,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
像小麦、玉米、葱、大蒜、水稻等植物一样,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须根系。
根的功能: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3、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等因素有关。
【探究】植物根系(同种植物的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的高低的关系提出问题:根系的分布和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如何?建立假设:(1)地下水位高,植物根系分布浅。
(2)地下水位低,植物根系分布浅。
(3)地下水位的高低与植物根系的分布无关。
实验方案:1、野外调查2、野外栽培3、实验室栽培实验方案优劣评价:⑴组织野外观察较难,还要强调安全问题。
虽然观察条件不是任何学校所在地都能满足的,但是一旦观察到,则实验的成功率就较大;⑵野外栽培,可控性增强,但实验条件并不是任何学校都能满足的;⑶实验室栽培,虽然可控性较强,但模拟地下水位的高低不大容易做到。
数据处理:一株植物根系的长度是根系所有根的平均长度——所有植物根的长度之和除以根的总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数据处理时,应该去掉无效数据。
实验结论:地下水位越高,根系的平均长度越短,根系分布越浅。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研究根的吸水部位实验现象:被剪去根的前端的小麦先出现萎蔫现象。
结论:说明根吸水的部位在根尖。
【讨论】在农业生产中,移栽作物幼苗时为什么要带土移栽?——避免损伤幼嫩的根尖,使根尖在适应“新环境”以前,仍旧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从被夹带的土壤中获取水分和营养物质。
【问题】为什么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呢?【观察】了解根尖的结构:显微镜观察根尖。
根尖的结构:有人统计:正在抽穗的一株黑麦的根系具有1381万条根和140多亿条根毛。
【问题】植物的根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呢?——不是,例如:当作物被施以过多肥料时,作物反而发生萎蔫现象。
这表明作物体内的水分减少了。
【实验】植物细胞失水的实验实验现象:在清水中的青菜没有出现萎蔫现象,在浓盐水中的青菜出现了萎蔫现象。
结论: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只有在高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植物的根才能吸水。
【思考】有无其它方法证明根毛确实必须在土壤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才能吸水?腌制青菜时,青菜失水;海水漫入农田,农作物萎蔫等。
正常情况下,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一般高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若施肥过多,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会超过根毛细胞液内的质量分数,细胞就会因失水过多而发生“烧苗”现象。
【小结】当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
【知识点2】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1、植物的生长除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需要无机盐。
【实验】配制四种不同的营养液,观察植物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
实验现象:在分别缺乏氮、磷和钾元素的培养液中,植物的生长状况不同,分别出现生长异常。
当分别按标准添加含氮、磷和钾的化合物后,植物的生长慢慢恢复正常。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起不同的作用。
植物的营养缺乏症:(1)缺氮: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2)缺磷:植株细小,叶色暗绿带红。
(3)缺钾: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带有许多褐斑。
2、植物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植物可以帮助土壤积累有机物,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常提倡“秸秆还田”,以提高农田的肥力。
同时,农业生产也会对土壤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1)过多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改变土壤的结构。
(2)过多施用化肥有可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
使淡水出现“水华”现象,海水出现“赤潮”现象。
根冠:细胞排列不整齐。
保护后面的组织,使根在向前生长时,不被土壤颗粒擦伤。
分生区:细胞质的密度较大,没有液泡。
能不断分裂,使根生长。
伸长区:细胞的液泡较小(通过吸收水分而形成),细胞壁较薄。
细胞能迅速生长,把根尖推向土层。
根毛区(又称成熟区):细胞有较大的液泡(由小液泡融合而成),细胞壁较厚,内有输导组织(导管)。
植物的根毛很多,保证了植物能吸收足够的营养。
根毛区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科学八年级下5月份自学检测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一、选择题1. 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所需的有机物来自()A. 土壤B. 土壤中的微生物C.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D. 动植物的遗体2.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无土栽培法好处的是()A. 节约土地种植面积B. 环保无污染C. 不适宜四季栽种D. 用水经济,产量高3. 某地试行用“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酸性溶液)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①加强呼吸作用②加强光合作用③改良碱性土壤④加强植物蒸腾作用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4. 家用洗涤剂中含有一种叫三聚磷酸钠的化学物质,因此工农业生产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 磷是生物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 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C. 含磷污水导致富营养化污染,必须除去D. 磷对人体无毒,除去与否无关紧要5. 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A. 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B. 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C. 给植物提供食物D. 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6. 植物根毛吸水的途径是()A. 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B. 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液泡C. 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液泡D. 土壤溶液里的水分细胞壁细胞膜液泡细胞质*7. 小张同学在做糖番茄时加入了大量的白糖,过了一会儿发现碗中出现大量的水分。
请你分析这些水分的来历。
()A. 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量失水引起的B. 是因为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引起的C. 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量吸水引起的D. 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部分变成了水8. 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生活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减少了()A.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B. 土壤中的生物性污染C. 大气中的粉尘污染D. 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9. 隆冬季节,百花凋零,但水仙花不用土壤却照样盛开,一盆清水就能让其开花,那么水仙花生命活动所需的养料主要来自()A. 水中B. 叶的光合作用C. 鳞茎中D. 空气中10. 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
”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有错的是()A. 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B. 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水分C. 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D. 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二、填空与探究题1. 某池塘因污染而出现了黄绿色的“水华”现象,这属于水的_________污染,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大量增多,导致____________大量繁殖。
2. 植株出现暗绿带红现象是因为缺___________元素,植物要正常发育生长,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的主要矿物质元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 很久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它那粗壮的树干和繁茂的树叶完全是“土壤汁”变化而来的。
1648年,荷兰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颗重2.2千克的柳树苗栽种到—个木桶里,桶里装有事先称好质量的土壤。
在这之后,他只用清洁的雨水浇灌树苗。
为了防止灰尘落入,他还专门做了一个桶盖。
5年以后,柳树长大长高了。
经过称量,他发现柳树质量增加了70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60多克。
(1)此实验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尔蒙特在桶上加了桶盖,且只浇清洁雨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树的生长完全靠“土壤汁”,则其实验结果应该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中,柳树质量增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实验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择大小和生长情况相同的A、B两株豌豆幼苗,分别植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即无土栽培),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测量它们—天内各自的吸水量(实验1)。
然后再将它们分别放置在与实验1同样的培养液中,同时在B株的培养液中添加较多NaCl(盐),A株不变,一天后再测量它们各自的吸水量(实验2)。
两个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结果证明:在实验中,可选择A植株作为B植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株植物的根吸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四题第七题5.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生活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
但是长期的开荒种地和过度的放牧,历代朝廷的大量伐木建造宫殿以及战争的影响,使茂密的森林丧失贻尽。
目前,我国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许多地区土地被沙漠覆盖,此现象说明了绿色植物有的作用。
6. 植物根尖分生区中的细胞较小,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浓;分生区细胞具有_________能力,可以使根尖细胞数目不断增加。
7. 图是根尖的立体结构和平面结构图,识图并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①是根尖的______区,它的细胞的细胞壁较_____(填“厚”或“薄”),液泡很______(填“大”或“小”),所以是根吸收______和______的主要部分。
②是根尖的______区,能够较快的生长,因此是根______的主要原因,此处的细胞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是根尖的______,细胞排列______(填“不”或“很”)整齐,具有______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