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应会法律知识
检察官应知应会知识
作为检察官,是司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肩负着维护公正、公平、法治的重任。
以下是一些检察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
一、法律知识与法律解释作为检察官,首先要掌握的就是扎实的法律知识。
这包括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基础法律,以及与检察工作相关的专门法律,如检察法、反贪污法等。
同时,检察官还需要了解法律解释的原则和方法,以便在实践中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
二、案件审查与起诉检察官的核心职责之一是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
在审查案件时,检察官需要全面了解案情,评估证据,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
一旦决定起诉,检察官需要准备起诉书,并在法庭上支持公诉。
因此,检察官需要具备扎实的案件审查能力和出色的法庭表现能力。
三、法律监督与公益诉讼检察官不仅负责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还承担着法律监督和公益诉讼的职责。
法律监督包括对公安机关、法院等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公益诉讼则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如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检察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并勇于担当公益诉讼的原告。
四、人权保障与司法公正检察官在履行职责时,必须始终坚守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的原则。
这要求检察官在审查案件时,充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其辩护权和申诉权;在法庭上,客观公正地支持公诉,不偏不倚地维护司法公正。
同时,检察官还需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积极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和支持。
五、职业道德与纪律规范作为检察官,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
这包括遵守法律、尊重事实、保持公正廉洁、保守秘密等方面。
检察官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始终坚持法律和道德的标准。
同时,检察官还应该积极接受监督和约束,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和评价,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之,作为检察官,需要具备全面的法律知识和职业素养,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应知应会法律知识
宪法:是指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根本法法律地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立法工作的根据,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的重大作用1.宪法在组织国家政权方面的作用。
宪法的首要任务就是组织国家政权。
2.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宪法在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最大利益和最大幸福上主要是基于三个基本原则来进行的;一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协调的原则;二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基本人权;三是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
3宪法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基本制度方面的作用。
4.宪法在实行法制方面的作用。
宪法是法制存在的基本要素,并且是法治中的核心要素。
一方面,宪法作为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切法律规范产生、存在和变更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以宪法为基础而产生的宪政,其运作的过程本身就是法治的体现。
国家政权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国体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政体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的选举制度我国的选举权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
我国的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采用无记名的秘密投票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权、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宗教信仰自由权),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
宪法与宪政宪法,是以宪政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和政治过程。
2024年全国普法知识应知应会题库及答案
2024年全国普法知识应知应会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依照规定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可以向主管的负有()职责的部门报告。
A.环境保护B.劳动保护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住宅区的()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A.居民委员会B.业主委员会C.物业服务企业3.按新《消费者权益爱护法》规定在保修期内______次修理仍不能正常运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
A.一次B.二次C.三次4.依据《安全生产法》,应当给予民航、铁路、电力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行政处罚的,也可以由()进行处罚。
A.司法部B.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C.市场监管部门5.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国内差旅人员住宿、就餐由接待单位帮助支配的,其住宿费、餐费的担当者是______。
A.由接待单位支出B.由差旅人员按标准交纳C.由差旅人员所在单位开具介绍函可免费住宿、就餐D.由差旅人员所在单位和接待单位共同担当6.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平安工作的领导,_______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A.检查B.督促C.号召7.依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条例》,下列有关因公临时出国经费运用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限制经费预算总额,执行经费先行审核制度B.出国经费超出预算的可以用本单位其它项目预算资金补足C.出国经费超出预算的可以运用所属单位、企业、我国驻外机构的经费D.对无出国经费预算支配,即使有特别状况,也一律不予批准8.依据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能对下列哪个人员提出罢免案?()A.国家主席B.国家副主席C.全国政协主席D.国务院总理9.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组织________专家对汽车产品生产者不存在缺陷的证明材料进行论证。
2024年度陕西省普法知识应知应会题库(含答案)
2024年度陕西省普法知识应知应会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修改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叫做()A.刚性宪法B.柔性宪法C.不成文宪法D.钦定宪法2.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汽车产品经营者应当根据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规定建立并保存汽车产品相关信息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________年。
A.5B.8C.103.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生产者认为其汽车产品不存在缺陷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________个工作日内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异议,并供应证明材料。
A.10B.15C.204.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A.相同B.相衔接C.互为补充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其中,综合协调是指()。
A.中央领导地方、上级政府领导下级政府和政府对其各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B.按突发事件的类别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C.不同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政府各有关部门之间和各种应急保障力量之间的综合协调6.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组织开展危险源(),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的职责。
A.辨识和评估B.辨识和评级C.定义和评估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平安法》的规定,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应当_______,提高特种设备平安管理水平。
①加强行业自律②.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③.加强平安生产A.①②B.①③C.②③8.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地下室等,除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和宝贵文物保藏单位外,哪些应当逐步免费开放。
安全生产法应知应会
安全生产法应知应会
安全生产法是为了保障社会和个人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法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应知应会的内容:
1. 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
2.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事业单位负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
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标准制定等。
4. 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5. 事故危险源的防控:企事业单位要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和风险管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 事故应急救援: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保障事故发生时的迅速响应和有效处置。
7. 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处罚: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将承担相应的行政、刑事责任甚至严重的民事责任。
以上是安全生产法应知应会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了解并贯彻这些规定,可以提高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公务人员应知应会基本法律知识竞赛考试题库
公务人员应知应会基本法律知识竞赛考试题库以下是一些公务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法律知识竞赛考试题库:1. 什么是宪法?a) 国家的最高法律法规b) 法院的决策c) 政府的行政命令d) 国际法律准则2. 什么是民法?a) 规范人民日常生活关系的法律b) 关于刑事犯罪的法律c) 关于行政政策的法律d) 关于国际贸易的法律3. 司法机关的职责是什么?a) 解决民事争议b) 管理国家财政c) 维护国家安全d) 制定法律法规4. 什么是行政法?a) 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b) 关于民事争议的法律c) 关于刑事犯罪的法律d) 规范国际关系的法律5. 什么是刑法?a) 规范刑事犯罪行为的法律b) 关于民事争议的法律c) 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d) 关于国际贸易的法律6. 我国的行政法规最高效力是什么?a) 宪法b) 立法法c) 行政法规d) 司法解释7. 司法解释是由谁发布的?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最高人民法院d) 公安机关8. 什么是国际法?a) 国家制定的法律b) 国际组织制定的法律c) 国际社会共同遵守的法律准则d) 全球通用的法律准则9. 什么是合同?a) 双方当事人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b) 政府发布的法律法规c) 法院判决的决定d) 司法机关发布的解释性文件10. 什么是侵权行为?a) 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b) 遵守法律的行为c) 支持他人的行为d) 违反政府政策的行为以上只是一部分考试题目,供参考。
公务人员在参加考试时,建议根据自己的岗位和法律知识水平选择适当的题目。
公务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法律知识是其工作的基础,能够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执行法律法规,有效履行职责。
以下是对上述题目的详细解析,同时补充一些相关内容。
1. 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法规,规定了国家的组织形式、权力机构及其职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是国家制度和法治的根本,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
2. 民法是规范人民日常生活关系的法律。
它包括了婚姻家庭法、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多个子法律领域,用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规范社会关系。
应知应会法律知识题库
河南省公安机关基本法律知识题库一、判断题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的人民警察,指的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和国家安全机关的人民警察。
(×)4.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5.未满20周岁的人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6.人民警察必须无条件地执行上级的决定、命令和指令。
(√)7.汽车驾驶员有意违反规定,酒后驾车,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的,应当属于故意犯罪。
(×)8.在防卫案件中,只要防卫行为造成了不法侵害人的死亡,即属于防卫过当。
(×)9.甲为杀乙,深夜将乙家房门泼上汽油用火柴点燃后逃走,因被乙所在居民楼其他人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场火灾。
甲的行为构成放火罪。
(√)10.某企业领导甲因怀疑员工乙有偷窃行为,对乙捆绑吊打以逼其承认,导致乙受轻伤害,根据《刑法》的规定,甲的行为构成刑讯逼供罪。
(×)11.拘传的适用主体包括刑事诉讼中的公、检、法机关。
(√)12.在任何情况下,搜查都必须出示搜查证。
(×)1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以及犯罪人自首,不论是否属于自己管辖,都应当接受。
(√)14.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15.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6.怀孕或者哺乳不满1周岁婴儿的,违反治安管理,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17.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应当调解处理。
(×)18.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应当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19.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8小时。
应知应会法律法规知识
应知应会法律法规知识1. 法律法规的定义: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2. 国家法律的层级关系:国家法律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层级关系,其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其他法律法规应与宪法相一致。
3. 法律的适用原则:法律的适用原则主要包括逐行解释原则、适用优先原则、适用最优先原则、特定原则等,各原则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效力。
4. 法律责任的种类: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法规定而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而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定而承担的法律责任。
5. 法律程序的基本要素:法律程序的基本要素包括公正性、平等性、合法性、证据性、追溯性等,保障了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6. 人民法院的职权:人民法院的职权主要包括审判职权、执行职权和司法管理职权。
审判职权是指人民法院对诉讼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权力,执行职权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决和裁定的执行权力,司法管理职权是指人民法院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权力。
7. 人民检察院的职权:人民检察院的职权主要包括侦查职权、检察职权和法律监督职权。
侦查职权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案件进行侦查的权力,检察职权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进行检察和起诉的权力,法律监督职权是指人民检察院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的权力。
8. 法律法规的遵守方法:遵守法律法规的方法主要包括明晰法律意识、了解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规定、依法行动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以上是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知识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详细了解特定法律法规,请参阅相关官方出版物或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法规应知应会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法律法规应知应会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哪个是我国法律的最高法律文件?- A. 政策法规- B. 章程- C. 宪法- D. 通知- 答案:C2. 以下哪种情况是违法行为?- A. 私自监视他人- B. 外借身份证给朋友使用- C. 抄袭他人作品- D. 隐瞒经济收入- 答案:C3. 某公司拖欠员工工资一个月以上,员工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措施来维权?- A. 向人力资源部门投诉- B. 私自离职- C. 向法院起诉- D. 暴力抗议- 答案:C二、填空题1. 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
- 答案:宪法2. 合同属于根据_____制订的______。
- 答案:法律条款,法律文书3. 法律的实施见效日期一般是公告发布后的______天。
- 答案:三十三、判断题1. 法官是负责制订和修改法律的。
- 答案:错误2. 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可以任意公开。
- 答案:错误3. 合法合规的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
-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法律法规?- 答案:法律法规是国家制定的,用于保护社会秩序、规范行为、维护公共利益的规则和标准。
2. 为什么知道法律法规对我们很重要?- 答案:知道法律法规对我们很重要,因为它们规定了我们的权益和义务,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请简述法律的四个基本原则。
- 答案:法律的四个基本原则是平等原则、公正原则、自由原则和合法原则。
平等原则要求法律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原则要求法律对各方公正对待;自由原则要求法律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合法原则要求个人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答案:C2. 答案:C3. 答案:C二、填空题:1. 答案:宪法2. 答案:法律条款,法律文书3. 答案:三十三、判断题:1. 答案:错误2. 答案:错误3.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答案:法律法规是国家制定的,用于保护社会秩序、规范行为、维护公共利益的规则和标准。
法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
法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
法院作为国家权力机构的一部分,负责解决纠纷、审理案件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因此,了解法院的基本知识对于每个公民都是必要的。
下面是一些关于法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
1. 法院的职能:法院的主要职能是审理和解决各种纠纷和案件。
它的任务是依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 法院的组织结构:法院通常由多个审判庭组成,每个审判庭由一名或多名法官组成。
法院还设有行政机构,负责案件管理和行政事务。
3. 法院的级别:法院分为不同的级别,包括最高法院、高级法院、地方法院等。
不同级别的法院负责审理不同层次的案件。
4. 法官的角色:法官是法院的核心成员,负责主持审判并作出裁决。
他们必须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根据法律和证据作出决策。
5. 法庭程序:法庭审理案件时,双方当事人有权陈述事实、提供证据并进行辩论。
法官负责控制庭审程序,确保公正和合法。
6. 判决和裁决:法院在审理案件后会作出判决或裁决。
判决是对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决定,裁决是对行政案件和仲裁案件的决定。
7. 上诉程序:当一方对法院的判决或裁决不满意时,可以提起上诉。
上级法院将重新审理案件,如果认为原判决有错误,可以予以改变。
8. 法院的权威:法院的判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被执行。
违反法院判决的行为可能会面临法律制裁。
通过了解以上基本知识,公民可以更好地了解法院的作用和职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在面临纠纷或案件时,公民也能够更加理性地处理和解决问题。
法律知识点应知应会
法律知识点应知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律已经成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
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了解法律知识并知晓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
一、合同法合同是法律上约定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了解合同法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不论是购买商品还是与他人签署协议,都需要明白合同的基本要素和规定。
例如,合同要具备的合法目的、自愿协商、对等性和法律约束力等。
同时,了解合同成立、履行和解除等流程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劳动法劳动法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法规。
任何用人单位都需要了解劳动法,以保护员工权益,避免违法操作。
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需要明确约定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薪资待遇、休假制度等。
此外,用人单位还须了解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程序和赔偿标准等。
掌握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对于雇主和员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了解自己的消费者权益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消费者享有权益的范围、销售者应当履行的义务以及违反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等等。
此外,还需知道如何投诉维权以及相关的维权渠道和程序。
四、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是指人们通过智力创造出来的作品、发明和商标等所享有的经济利益和财产权益。
了解知识产权法有助于保护自身的创造成果和权益。
如何注册商标、著作权登记、专利申请等程序都需要对知识产权法有所了解。
五、行政法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机关组织和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不仅仅是政府机关的工具,对普通公民也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例如,了解行政行为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监察法规定为公民尽量提供必要的帮助等。
此外,了解行政申诉和行政复议的程序和途径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刑法刑法是保护社会公共安全和秩序的法律规范。
虽然普通公民不会直接运用刑法,但了解刑法规定还是很有意义的。
例如,明确了解每个人的基本人权和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就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涉及犯罪和违法行为。
民法典应知应会知识30题
民法典应知应会知识30题一、总则篇民法典的立法目的是什么?答案: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事主体包括哪些?答案: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民事权利有哪些分类?答案:根据权利内容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根据权利作用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根据权利效力范围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根据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主权利和从权利;根据相互间是否有派生关系可分为原权利和救济权。
民事活动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答案: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绿色和公序良俗原则。
什么是法人?答案: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二、物权篇物权有哪些种类?答案: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何时生效?答案:经依法登记后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遗失物应如何处理?答案: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三、合同篇合同的订立需要哪些要素?答案: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哪些合同是无效的?答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等。
合同解除的条件有哪些?答案: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等。
四、人格篇人格权包括哪些?答案: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吗?答案:是,任何组织或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五、婚姻家庭篇结婚的条件是什么?答案: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五五”普法应知应会知识问答试题
“五五”普法应知应会知识问答试题一、法律基础篇1、什么是法律?法律呀,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游戏规则。
比如说,在学校里不能随便打人,这就是一条大家都要遵守的规则。
法律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告诉我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让社会变得有秩序。
我想起之前小区里有个叔叔,他觉得自己在小区里停车不应该收费,就跟物业闹了起来。
后来物业拿出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告诉他小区的停车位管理是有合法依据的,这位叔叔这才知道自己错了。
2、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我国的法律体系那可多了去了,像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等。
宪法是根本大法,就像大树的根,其他法律都是从它这儿长出来的。
民法管的是老百姓之间的事儿,比如借债还钱、买卖东西。
刑法呢,就是处理那些犯罪行为的。
行政法是管政府和老百姓之间关系的。
有一次我去超市买东西,看到有个顾客和收银员因为商品价格的问题吵了起来。
后来有人说可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解决,这就是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3、法律的作用是什么?法律的作用可大了!首先它能保护我们的权利,让我们不被欺负。
比如说,如果有人偷了你的东西,法律就能帮你把东西要回来,还能惩罚小偷。
其次,法律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让好人有好报,坏人受到惩罚。
最后,法律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让大家都能和平相处。
我记得有个新闻,一个农民工辛苦工作了一年,老板却不给发工资。
后来通过法律途径,这个农民工终于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钱。
这就是法律保障公平正义的体现。
二、宪法篇1、宪法是什么?宪法就像是一个国家的“大宪章”,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是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比如说,我们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宪法规定的。
我有个同学,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宪法宣传活动,回来后给我们讲了好多关于宪法的知识,让我们对宪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公民有很多基本权利,像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等。
应知应会法律知识
应知应会法律知识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保障,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应知应会法律知识。
了解法律知识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还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法律。
一、合同法基本知识合同是一种民事行为,是需要多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的一种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基本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与合同打交道,例如购买商品、签订租赁合同等。
了解合同法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
合同的成立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素:合同的当事人、合同的内容和合同的形式。
当事人是指合同中约定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可以是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合同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包括合同的目的、性质、数量、质量、期限、价格、履行地点等。
合同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可以确认合同意思的形式。
当然,以书面形式记录合同能够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合同的履行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和要求履行各自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互相信任、诚实守信,并根据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时间予以履行。
如果一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履行义务,另一方有权要求其履行,并有权要求相应的赔偿。
合同的履行是合同法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双方交易的基础。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合同进行修改或者提前解除。
合同的变更必须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
合同的解除可以有很多原因,例如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违约解除、不可抗力等。
合同的解除需要经过合同的当事人一致同意或者依法解除。
二、劳动法基本知识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劳动者,了解劳动法的基本知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从而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成立的基本依据,它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内容。
应知应会的内容是什么
应知应会的内容是什么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有些信息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应知应会的内容”。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内容算是应知应会的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会探讨这个问题,并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
首先,应知应会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的法律知识,比如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条款和法律常识,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基本的医疗常识,比如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急救知识等,这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三是基本的金融知识,比如理财规划、投资理念等,这对我们的财务管理非常重要。
四是基本的安全知识,比如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等,这些知识可以保障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基本的科技知识,比如网络安全、信息技术等,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应知应会的内容还包括一些社会常识和文化常识,比如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国家的基本情况、国际形势、社会风气等,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另外,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些文化常识,比如历史知识、文学常识、艺术常识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世界。
总的来说,应知应会的内容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识,这些知识和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积累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举个例子,比如在法律知识方面,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条款,比如合同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这样在我们签订合同、保护劳动权益、维护消费者权益时就能更有把握。
在医疗常识方面,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比如感冒、发烧、胃痛等,这样在生病时就能更好地应对。
在金融知识方面,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财规划和投资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我们的财务。
在安全知识方面,我们应该了解一些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等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律师应知应会知识
律师应知应会知识律师是法律专业的从业人员,担负着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职责。
作为一名合格的律师,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应知应会的专业技能。
本文将就律师应知应会知识与大家分享。
一、法律基础知识作为律师,首先需要具备坚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法律知识,才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条文,为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
二、诉讼程序律师在代理诉讼时,需要具备扎实的诉讼程序知识。
包括知道诉讼的起始、受理、审理、判决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
此外,还需要了解诉讼材料的准备和书写格式,以及应对各个程序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三、法律研究与分析能力律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法律研究与分析能力。
这包括对相关案例和法律文献的查找与研究,能够迅速找到合适的法律依据和判例,并结合具体案情进行深入分析。
只有具备扎实的研究能力,律师才能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合理合法的法律建议。
四、沟通与谈判技巧作为律师,与当事人、法官、检察官等各方人士的沟通与谈判是常见的工作内容。
因此,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谈判能力。
了解如何与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在谈判中争取最大的利益,这对于提高律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十分重要。
五、法律伦理道德作为一名律师,应该具备高尚的伦理修养和道德操守。
律师在工作中要坚守法律法规,严格遵循律师职业道德规范。
要善于处理各种纠纷和矛盾,始终保持专业的中立立场,不偏不倚地为当事人提供服务。
六、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法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领域,律师需要不断学习与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分享,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适应法律领域的变化与发展。
总结起来,律师应知应会的知识包括法律基础知识、诉讼程序、法律研究与分析能力、沟通与谈判技巧、法律伦理道德以及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等方面。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律师才能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
法治知识应知应会知识点
法治知识应知应会知识点法治知识应知应会知识点:1. 法治的定义和原则:法治是一种国家政治制度和管理方式,建立在法律尊严、法律权威和法律约束之上。
其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公正透明、法治权威不可侵犯等。
2. 法律的层级和适用:法律的层级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
法律适用原则包括逐级适用、最有利原则和法无可依原则等。
3. 公民权利和义务:公民享有平等、自由、人格尊严、财产权等基本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如遵守法律、履行合同、尊重他人权益等。
4. 行政程序和行政裁量权限:行政程序包括行政决策前的听证、听证会,行政诉讼等程序。
行政裁量权限是指行政机关按照法律规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的权力。
5. 刑事诉讼原则和程序:刑事诉讼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疑罪从无、非罪推定等。
刑事诉讼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环节。
6. 民事诉讼原则和程序:民事诉讼原则包括平等主义、自愿原则、合法权益保护等。
民事诉讼程序包括起诉、答辩、举证、调解、判决执行等环节。
7. 经济法律知识:包括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竞争法等,涉及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和规则。
8. 环境保护法律知识:涉及环境污染防治、物种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
9. 宪法和基本人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10. 社会公义和社会福利:法治的核心是保障公正和社会福利。
社会公义包括公平正义、责任和义务平衡等。
社会福利涉及社会保障、医疗保健、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这些是法治知识的一些基本要点,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和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事务。
法律常识应知应会
法律常识应知应会
一、了解法律常识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有时候我们可能并不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因此,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当我们知道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二、常见的法律常识
1. 合同法: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如果合同中有不明确的地方,可以寻求法律援助。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消费者,我们有权享受合理的服务和商品质量保障。
如果遇到消费纠纷,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
3. 交通法规: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4. 劳动法:了解自己的劳动权益,避免遭受不公平待遇。
如果遇到劳动纠纷,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求助。
5. 知识产权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版权和专利权。
在创作和使用作品时要注意法律规定。
三、如何学习法律常识
1. 参加法律知识培训班:可以通过报名参加法律知识培训班来
系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2. 阅读法律书籍:可以购买一些简单易懂的法律书籍,了解基
本的法律常识和原则。
3. 关注法律信息:可以通过阅读法律类的报纸、杂志或者关注
法律类的网站,及时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案例。
4. 咨询法律专家: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寻求专业的建议和帮助。
四、总结
了解法律常识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可以提高自己
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重视法律常识的学习,做一
个守法的好公民。
2024全国普法知识应知应会题库(含答案)
2024全国普法知识应知应会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依据我国国徽法的规定,国徽及其图案不得用于()A.国务院颁布的任命书B.中心军委主席以职务名义对外运用的请柬C.商标和广告D.国家出版的法律正式版本的封面2.《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条例》进一步规范了因公临时出国(境)的交通工具、食宿、目的地、事务、公务活动内容,下列没有违反规定的是______。
A.乘坐私人、企业和外国航空公司包机B.自行增加出访国家或者地区C.自行延长在国外停留时间D.拒绝我国驻外机构和其他中资机构的公款宴请3.某县发生重大气象灾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下列关于该县事后恢复与重建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停止执行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B.组织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C.其他地区应当向该县无偿提供支援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平安法》的规定,国家支持有关特种设备平安的科学技术探讨,激励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_______赐予嘉奖。
A.企业领导B.单位和个人5.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时,应留意哪些行为规范?_______A.佩戴导游证、领队证,遵守职业道德B.可根据个人阅历,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务活动C.不得诱导、欺瞒、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与另行付费旅游项目D.某些状况下可以向旅游者索取小费6.依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条例》,党政机关应当严格根据有关标准和本单位“三定”方案,从严核定、运用办公用房,对超标部分,应当______。
A.移交同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B.安排给下属企事业单位运用C.出租给社会企业或个人运用D.上交上级部门或转借同级其他运用7.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行政人员B.主要负责人C.后勤人员8.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A.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B.厂长(经理)负责制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C.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实行民主管理D.党组织、厂长(经理)和工会相结合实行民主管理9.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汽车产品经营者应当根据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规定建立并保存汽车产品相关信息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________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是指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根本法法律地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立法工作的根据,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的重大作用1.宪法在组织国家政权方面的作用。
宪法的首要任务就是组织国家政权。
2.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宪法在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最大利益和最大幸福上主要是基于三个基本原则来进行的;一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协调的原则;二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基本人权;三是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
3宪法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基本制度方面的作用。
4.宪法在实行法制方面的作用。
宪法是法制存在的基本要素,并且是法治中的核心要素。
一方面,宪法作为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切法律规范产生、存在和变更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以宪法为基础而产生的宪政,其运作的过程本身就是法治的体现。
国家政权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国体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政体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的选举制度我国的选举权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
我国的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采用无记名的秘密投票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权、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宗教信仰自由权),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
宪法与宪政宪法,是以宪政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和政治过程。
宪法的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
如果在政治实践中宪法得到了很好的实施,那么宪政也得到了很好的建设。
宪政的基本精神是建立有限政府。
这一精神具体体现为两个宪政原则:一是公共权力是人民通过宪法授予的,不得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和禁止行驶的权利;二是公共权力不得侵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有义务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宪法与宪政有着密切的联系。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
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
二者都是民政政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表现,都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权为目的。
依法治国实质上就是依宪治国,法制建设就是宪政建设。
“人权”入宪的意义第一,确立了人权原则,进一步完善了民主宪政;第二,突出了人权价值和理念,为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注入了新的意义;第三,完善了公民权利保障的原则规定,强化了宪法的人权精神。
授权立法应当注意:①所谓授权立法是指就某些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而不是授权制定法律;②有些事项可以授权,有些事项不能授权;③被授权机关不得将权力转授;④法律制定后,相应的立法事项的授权终止。
行政许可的特征1.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管理性的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是对社会实施的外部管理行为。
3.行政许可是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产生的行政行为。
4.行政许可是准予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行政许可基本内容通过建立规范的行政许可制度,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
明确规定了什么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什么事项不需要审定行政许可。
通过规定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规定了实施行政许可要一个窗口对外,一件事依法涉及几个部门要联合办理、集中办理,建立政府审批超市。
通过把对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作为行政许可权的自然延伸,专门规定了需要通过行政的活动进行检查,从而把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督统一起来。
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一)合法原则。
(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三)便民原则。
(四)救济原则。
(五)信赖保护原则。
(六)监督原则。
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有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
5.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行政许可的实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有关组织依法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具体办理型行政许可的行为。
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实施体制规定:1.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2.“一个窗口”对外。
3.统一办理、联合办理或者集中办理。
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1.凡行政许可法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法律都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2.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3.对于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因行政管理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设定行政许可应该遵循的原则:1.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明确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2.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和省级人民政府规章草案,拟设定行政许可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说明设定该行政许可的必要性、对经济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3.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对随着形势的发展不再需要实施行政许可的,应当对设定该行政许可的规定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行政许可的监督与责任制度(1)监督检查制度。
1.书面监督检查制度。
2.实地监督检查制度。
3.属地管辖制度。
举报制度。
(2)法律责任制度。
1.违法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
2.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
3.实施许可后不履行监督职责的法律责任。
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审查和裁判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解决行政争议的诉讼活动。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即法律规定的法院受理、审判一定范围行政案件的权利。
(p154)行政诉讼管辖各级人民法院或不同地区的同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分工。
(1)级别管辖。
指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案件的权限分工。
(2)地域管辖。
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分工。
氛围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
(3)选择管辖。
是指对一般地域管辖里外规定的一种管辖。
(4)裁定管辖。
依据人民法院的裁定而非法律的直接规定确定的管辖。
有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转移三种。
行政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共同诉讼人、诉讼中的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
1.行政诉讼当事人。
指因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争执,以自己名义起诉、应诉和参加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人。
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和第三人。
2.行政诉讼代理人。
是指在代理权限内,以当事人名义进行行政诉讼的人。
按照代理权产生依据不同,分为三类:(1)法定代理人;(2)指定代理人;(3)委托代理人。
行政诉讼程序1.起诉与受理(启动程序)。
(1)起诉。
(2)受理。
2.第一审程序。
内容主要有:审理前的准备、庭审、审理期限、撤诉和缺席判决、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以及判决等。
第一审做出四种类型的判决:(1)维持判决。
(2)撤销判决。
(3)限期履行判决。
(4)变更判决。
3.第二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做出如下审判处理:(1)维持原判。
(2)依法改判。
(3)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4.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程序)。
提起再审程序,有三种情况:(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2)上级人民法院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3)人民检察院抗诉。
5.诉讼执行程序。
第一审撤销判决,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五种情况(1)主要证据不足;(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3)违反法定程序;(4)超越职权;(5)滥用职权。
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总结: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制实施体系、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治国总目标需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
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核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一)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形式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二)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三)推进严格司法。
(四)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五)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六)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一)推动全社会梳理法治意识。
(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三)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四)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一)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二)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三)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一)坚持依法执政。
(二)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三)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