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危险品种类特性及处置方法(精)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6f073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e.png)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常见的七种危险化学品包括酸碱类、燃烧爆炸类、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液体、有毒易燃固体、有害化学物质和危险放射物等。
针对不同种类的危险化学品,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措施。
一、酸碱类危险化学品:1.引爆危险之前首先要隔离,确保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用洗涤剂或大量水稀释溶液,将酸、碱中和,再进行小范围的处置。
2.对于废酸、废碱、酸性、碱性洗涤剂等大量危险物质的储存场所,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设有酸洗废液池或废碱化学品池,确保泄漏物质无法进入排水系统,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二、燃烧爆炸类危险化学品:1.发生着火或爆炸事故时,首先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人员疏散和火灾扑灭工作。
2.对于存放燃烧爆炸类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同时安装自动检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有毒有害气体:1.发现泄漏气体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佩戴好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2.确定泄漏源,封锁泄漏点,采取措施防止泄漏气体进一步扩散。
3.使用适当的气体吸附剂、抑制剂或稀释剂进行处理,以减少气体的浓度。
四、易燃易爆液体:1.发生泄漏时,首先要阻止液体的扩散,使用防溅设备和防爆器具进行处置。
2.控制火源,确保现场不会出现明火和电火花等可能引发爆炸的情况。
3.使用合适的吸液材料进行吸附,并将其封存在密闭容器中,防止进一步泄漏和扩散。
五、有毒易燃固体:1.针对不同的有毒易燃固体,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处置措施,佩戴好防护装备,迅速将其转移到安全地点。
2.使用稀释剂或稀释剂溶液进行稀释和稳定,然后进行处置。
六、有害化学物质:1.如果发生泄漏,首先要迅速进行封堵和封装,防止泄漏物质进一步扩散。
2.使用防护装备进行处理,如佩戴橡胶手套、安全眼镜等。
3.将泄漏物质转移到密闭容器中,然后送往专门的处理设施,进行安全处置。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2d103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8.png)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处置危急化学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将剧毒、有毒、有害的危急化学品尽可能处理成无毒、无害或毒性较低、危害较小的物质,避开造成二次污染,尽量削减和降低危急化学品泄漏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的损失。
可通过物理的(如回收、收集、吸附)、化学的(如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置。
在可能的状况下,用于处置的物质应易得、低廉、低毒、不造成二次污染,或易于消退。
同时,应确保处置人员及四周群众的人身安全,按规定佩戴必需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毒呼吸器等),进入现场进行处置。
(1)溶于水的剧毒物氰化钠、氰化钾的泄漏处置若固体物质泄入路面,可用铲子当心收集于干燥、干净、有盖的容器中,尽可能地全部收集;再在泄入路面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残留的泄漏物。
若氰化物溶液泄入路面,可在泄入路面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泄漏物。
留意对四周地表水及地下水的监控。
若泄入水体,对少量泄漏,可在泄入水体中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泄漏物;对大量泄漏,必要时,应在江河下游肯定距离构筑堤坝,掌握污染范围扩大,同时严密监控,直到监测达标。
(2)微溶于水的剧毒物三氧化二砷(砒霜)的泄漏处置若泄入路面,可用铲子当心收集于干燥、干净、有盖容器中,尽可能地全部收集;若泄入水体,可对水体进行喷洒硫化钠溶液,使溶于水的三氧化二砷与硫化钠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化砷沉淀,经监测水体达标后,还应对沉积于河床的三氧化二砷和硫化砷沉淀进行彻底清除,以消退隐患。
过后,在水体中喷洒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以消退喷洒硫化钠溶液时过量的硫化物对水体的影响,并测定水体中的硫化物至达标。
(3)无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氢氟酸、氯磺酸、高氯酸)的泄漏处置若泄入路面,对少量泄漏,用干燥沙、土等惰性材料洒入泄入路面,吸附泄漏物,收集吸附泄漏物的沙、土;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泄入路面,中和可能残留的酸。
常见35种危化品理化性质及处置措施
![常见35种危化品理化性质及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02989098762caaedc33d435.png)
理化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略呈芳香气味的无色气体。凝固点-159.7℃。沸点-13.37℃。闪点-78℃。自燃点472℃。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3.6~31%。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四氯化碳、苯。遇热、明火、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其热分解产物有氯化氢、光气、一氧化碳等。遇光或催化剂会发生聚合并放热。
疏散距离
小泄漏时,紧急隔离30m,隔离白天隔离200m,夜间隔离300m;
大泄漏时,紧急隔离95m,白天隔离800m,夜间隔离2700m。
1.9氯乙烯
品名
别名:乙烯基氯,英文名:Cholroethylene、Vinylchloride、VCM;
CAS:75-01-4。
分子式C2H3Cl。分子量62.50。
大泄漏时,紧急隔离125m,白天隔离600m,夜间隔离1800m。
1.4乙烯
品名
英文名:ethylene CAS号:74-85-1
分子式C2H4。 分子量28.06。
危规分类:GB2.1类 21016 易燃气体
理化特性
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臭味,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酮、苯,溶于醚,相对密度(水=1):0.61,(空气=1):0.98;爆炸极限(V/V%):2.7~36.0。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受热或处于火场中,可发生爆炸性聚合反应。液化气的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遇火源着火回燃。
2、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
![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1f7263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b.png)
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一、氨别名:液氨;氨气1.特别警示★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吸入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可致眼、皮肤和呼吸道灼伤★若不能切断泄漏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处理液氨时,应穿防寒服2.危险性1)燃烧爆炸危险性●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包装容器受热可发生爆炸2)健康危害●职业接触限值:PC—TWA 20mg/m3;PC—STEL 30mg/m3●IDLH:300 ppm●急性毒性:大鼠吸入LC501390mg/m3●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氨中毒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肺炎,重度中毒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
可因喉头水肿和呼吸道黏膜坏死脱落引起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和心搏停止●可致眼和皮肤灼伤3. 理化特性●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20℃、891kPa 下即可液化,并放出大量的热。
液氨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的系数很大。
极易溶于水。
与酸发生放热中和反应。
腐蚀钢、铜、黄铜、铝、锡、锌及其合金●沸点:-33.5℃●气体相对密度:0.59●爆炸极限:15%~30.2%4.应急处置措施1)隔离与公共安全泄漏: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200m,下风向疏散至少1000m。
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气体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1600m。
考虑撤离隔离区内的人员、物资●疏散无关人员并划定警戒区●在上风处停留●进入密闭空间之前必须先通风2)泄漏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使用防爆的通讯工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用关阀、堵漏等措施,以切断泄漏源●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防止气体通过通风系统扩散或进人限制性空间●喷雾状水溶解、稀释漏出气●如果钢瓶发生泄漏,无法关闭时可浸入水中●高浓度泄漏区,喷稀盐酸吸收●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3)火灾扑救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禁止将水注人容器●毁损钢瓶由专业人员处置储罐火灾●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禁止向泄漏处和安全装置喷水,防止结冰●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发生异常现象,立即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4)人员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常用危险品种类特性及处置方法(精)
![常用危险品种类特性及处置方法(精)](https://img.taocdn.com/s3/m/714111d86137ee06eff91869.png)
常见危险品及其安全处理 ID 名称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关知识三甲胺名称:三甲胺别名:无水三甲胺拼音缩写:SJA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662闪点 =-6.67自燃点 =190沸点 =3爆炸下限 =2爆炸上限 =11.6理化特性:无色液化气体 , 有鱼腥的氨气味 , 能溶于水 , 易燃烧 , 有毒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二甲胺名称:二甲胺别名:无水二甲胺拼音缩写:RJWWS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680闪点 =-17.78自燃点 =400沸点 =6.88爆炸下限 =2.8爆炸上限 =14.4理化特性:无色易燃气体或液体 , 具有强烈的令人不愉快的胺味 , 浓度极低时有鱼腥恶臭 . 易溶于水 , 有毒 .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急救措施:吸入时 , 离开现场 , 进行休息一甲胺名称:一甲胺别名:无水一甲胺拼音缩写:YJAWS AJ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09闪点 =0自燃点 =430沸点 =-6.79爆炸下限 =4.95爆炸上限 =20.75理化特性:无色气体或液体 , 有氨的气味 . 易溶于水 . 易燃烧 , 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有毒 .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急救措施:吸入时 , 离开现场 , 进行休息环氧乙烷名称:环氧乙烷别名:氧化乙烯拼音缩写:HYYW(YHY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871闪点 =<-17,78自燃点 =429沸点 =10.7爆炸下限=3.0爆炸上限 =100理化特性:在常温下为气体 ,4度以下为无色液体 . 易溶于水 . 易燃 , 有毒 . 对皮肤和眼睛有剌激性 . 遇火星 , 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处置方法: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溴代乙烯名称:溴代乙烯别名:溴乙烯 ; 乙烯基溴拼音缩写:XDYX XYX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51沸点 =-15.6理化特性:无色气体 , 在 15度以下为液体 . 易燃 , 有微毒 . 不溶于水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急救措施:中毒者速移离毒区 , 作人工呼吸氯乙烯名称:氯乙烯别名:拼音缩写:LYX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919闪点 =-78自燃点 =472沸点 =-13.4爆炸下限 =3.6爆炸上限 =33理化特性: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 , 在 -12--14度以下为液体 . 略带芳香气味 , 其蒸气易燃 . 难溶于水 . 见光及含有催化剂时易聚合 . 有麻醉作用 , 吸入有毒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急救措施:中毒者速移离毒区 , 作人工呼吸氯乙烷名称:氯乙烷别名:氯化乙烷 ; 乙基氯拼音缩写:LYW LHYW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2.2闪点 =-40沸点 =12.27爆炸下限 =3.5爆炸上限 =15理化特性:常温时为气体 , 加压则液化 . 有芳香味及麻醉性 . 极易燃烧 , 带绿色火焰 , 且会生成有毒的光气处置方法:水 , 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急救措施:发现呼吸不正常或面色青时 , 给予含 5%二氧化碳的氧气帮助呼吸 . 给予热茶 .氯甲烷名称:氯甲烷别名:氯化甲烷 ; 甲基氯拼音缩写:LKW LHKW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918闪点 =<0自燃点 =632沸点 =-23.7爆炸下限 =8.25爆炸上限 =18.7理化特性: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 , 加压易液化 . 易燃 . 有麻醉性 , 有甜味 , 人吸入大于 1克 /立方米氯甲烷可能发生急性中毒 , 危害神经系统 . 易溶于水 , 无腐蚀性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急救措施:将吸入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 内服及注射静脉碱性剂和葡萄糖1,4-戊二烯名称:1,4-戊二烯别名:拼音缩写:1,4-WRX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闪点 =-32理化特性:无色气体或液体 , 沸点接近室温 , 遇热与水易燃烧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1,3-戊二名称:1,3-戊二烯别名:拼音缩写:1,3-WRX 分子式:烯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693闪点 =-15沸点 =-44理化特性:无色气体 , 易燃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甲醚名称:甲醚别名:木醚 ; 氧二甲 ; 二甲醚拼音缩写:JM(MM;YR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沙土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661闪点 =-41.11自燃点 =350沸点 =-23.7爆炸下限 =3.4爆炸上限 =27理化特性:无色气体 , 经加压则为挥发性无色液体 , 有醚类特有的气味 , 易燃 . 有毒 , 有麻醉作用 . 能溶于水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沙土急救措施:中毒者离开现场 , 至新鲜空气处异丁烷名称:异丁烷别名:拼音缩写:YDW 分子式:灭火物质: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557闪点 =-82.78自燃点 =462.22沸点 =-11.7爆炸下限=1.9爆炸上限 =8.5理化特性:无色气体 , 有轻微的气味 . 无毒 . 微溶于水 , 与水不起作用 . 与氧化剂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丁烷名称:丁烷别名:拼音缩写:DW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599闪点 =-60自燃点 =405沸点 =-0.5爆炸下限 =1.9爆炸上限 =8.5理化特性:无色易燃气体或液体 , 有轻微的不愉快气味 . 易溶于水 . 遇火易燃烧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乙烷名称:乙烷别名:拼音缩写:YW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04闪点 =-60自燃点 =515沸点 =-88.6爆炸下限 =3爆炸上限 =16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气体 . 遇火极易燃烧 . 不溶于水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丙烷名称:丙烷别名:拼音缩写:BW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585闪点 =-104自燃点 =450沸点 =-42.1爆炸下限 =2.3爆炸上限 =9.5理化特性:无色气体 , 易燃烧 . 微溶于水处置方法:雾状水 , 二氧化碳石油气名称:石油气别名:原油气 ; 油气拼音缩写:SYQ(YYQ;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二氧化碳 , 干粉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5闪点 =-73.5自燃点 =446-480沸点 =-50度以下爆炸下限 =2爆炸上限 =10理化特性:黄色或棕色油状有臭液体 , 或无色有特臭气体 , 比空气重 , 并能沿地面飘移而不易逸散 , 遇明火点燃即引起强烈燃烧爆炸 , 火焰温度高达 2000度 .处置方法:雾状水 , 二氧化碳 , 干粉注意事项:首先要切断气源 , 并冷却受火焰高温辐射的容器 . 如系气体泄漏 , 应迅速组织力量划出禁火警戒区 , 并禁止一切车辆入内 .丁二烯名称:丁二烯别名:拼音缩写:DEX 分子式:灭火物质:雾状水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621闪点 =-78自燃点 =420沸点 =-4.5爆炸下限 =2.0爆炸上限 =11.5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气体 . 易聚合有氧存在下更易聚合 . 易燃 , 遇火星 ,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 有毒 ,1%浓度气体吸入 5分钟会引起口腔干痛 , 对皮肤 , 眼睛 , 呼吸系统有腐蚀性 .处置方法:雾状水 , 二氧化碳急救措施:皮肤沾染或眼睛受刺激时用大量水清洗 .丁烯名称:丁烯别名:[异 ]丁烯 [包括顺 , 反 -1位 ,2位 ]拼音缩写:DX (YDX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668闪点 =-77自燃点 =465沸点 =-6.9爆炸下限 =1.8爆炸上限 =9.6理化特性:无色气体 , 可燃 , 加压可液化 , 遇碘 , 氧化物时可能爆炸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急救措施: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场所环丙烷名称:环丙烷别名:拼音缩写:HBW 分子式:灭火物质: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879自燃点 =500沸点 =-33.5爆炸下限 =2.4爆炸上限=10.4理化特性:无色易燃气体 , 有刺激性气味 . 微溶于水 , 在 4-6大气压下可液化 ,加氢生成丙烷 . 热解后则成丙烯处置方法:泡沫 , 二氧化碳丙烯名称:丙烯别名:拼音缩写:BX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478闪点 =-108自燃点 =460沸点 =-47.7爆炸下限 =2爆炸上限 =11.1理化特性: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气体 , 略有烃类的特殊气味 . 能溶于水 . 有低毒 . 重于空气 , 能扩散到相当距离外的火源处点燃 , 并将火焰传播回来 . 接触液化的丙烯会引起冻伤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注意事项:扑救火灾时首先要切断气源 , 冷却受火焰高温辐射的容器乙炔名称:乙炔别名:电石气拼音缩写:YQ DSQ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907自燃点 =305爆炸下限 =2.5爆炸上限 =82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气体 , 含有硫化物 , 磷化物时有蒜样气味 . 极易燃烧爆炸 . 微溶于水 . 乙炔燃烧时的温度可达 3150度 . 乙炔与纯铜 , 银 , 汞等金属接触 , 能产生容易爆炸的乙炔铜 , 乙炔银 , 乙炔汞等化合物 . 乙炔还能和氯 , 溴及次氯酸盐等化合 , 发生燃烧爆炸 , 乙炔含磷化氢超过 0.15%以上时 , 遇空气容易自燃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乙烯名称:乙烯别名:拼音缩写:YX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610闪点 =-136自燃点 =490沸点 =-103.9爆炸下限 =2.7爆炸上限 =36理化特性:在常温常压下这无色易燃气体 , 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 . 不溶于水 , 爆炸范围很广处置方法:水 , 二氧化碳注意事项:扑救火灾时首先要切断气源 , 冷却受火焰高温辐射的容器 , 如是钢瓶则移至空旷处所甲烷名称:甲烷别名:沼气拼音缩写:JW ZQ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716闪点 =-190自燃点 =540沸点 =-161.5爆炸下限 =5.3爆炸上限 =15理化特性:无色无味的气体 , 能被液化和固化 , 微溶于水 , 易燃 , 燃烧时呈青白色火焰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磷化氢名称:磷化氢别名:磷化三氢 , 膦拼音缩写:LHQ LHSQ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2自燃点 =100沸点 =-87.5理化特性:无色气体 , 剧毒 , 有类似大蒜的气味 . 微溶于冷水 , 不溶于热水 , 极易燃烧 . 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 . 平时制得的磷化氢因含有少量的二磷化四氢 , 在空气中能自燃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急救措施:吸入立即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休息 , 严重者松解衣服 , 给予含 5%二氧化碳的氧气 , 或送医院治疗注意事项:空气中含有 0.1毫克 /升时 , 吸入即中毒 , 主要危害神经系统氢名称:氢别名:氢气拼音缩写:Q QQ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089自燃点 =400沸点 =-252.8爆炸下限 =4.1爆炸上限=74.2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气体 . 极微溶于水 , 无毒 . 无腐蚀性 , 极易燃烧 , 燃烧时放出青色火焰 , 并发生爆鸣 , 燃烧温度可达 2000度 , 与氧气混合燃烧的火焰温度为2100-2500度 , 与氟 , 氯等能起猛烈的化学反应处置方法:雾状水 , 二氧化碳急救措施:如吸入过多 , 即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输氧帮助呼吸注意事项:本品比空气轻 . 在室内使用或储存氢气 , 当有漏气时 , 氢气上升滞留在顶部 , 不易自然排出 , 稍遇火花会引起爆炸 . 且爆炸范围广 , 而爆炸威力大八氟异丁烯名称:八氟异丁烯别名:拼音缩写:BFYDX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59理化特性:无色不燃气体,有灯似光气的气味,难溶于水 , 剧毒,毒性大于光气、氰化氢。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67445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a.png)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性、腐蚀性、易燃性、爆炸性、放射性等性质,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对于不同类型的危险化学品,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来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其性质和处置方法:1. 毒害性化学品:毒害性化学品是对人体有毒作用的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类等。
这些物质可能通过吸入、接触或摄入进入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
对于毒害性化学品,应采取以下处置方法:- 储存: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与其他物质隔离存放,使用专用容器进行储存。
- 使用: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毒面具、穿戴防护服等。
-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应分类处理,禁止随意倾倒。
可以通过专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或者将废弃物交给当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 腐蚀性化学品:腐蚀性化学品具有强酸或强碱性,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严重的腐蚀性。
如硫酸、盐酸、氢氟酸等。
对于腐蚀性化学品,应采取以下处置方法:- 储存:应储存在特殊的腐蚀品储存柜中,与其他物质隔离存放,防止泄漏。
- 使用:应佩戴化学防护服、防护面具、手套等个人防护措施。
-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应分类处理,禁止直接排放到排水系统中。
可以利用稀释液体进行中和,然后交给专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3. 易燃性化学品:易燃性化学品具有较低的燃点,易于燃烧、爆炸。
如酒精、柴油、丙烷等。
对于易燃性化学品,应采取以下处置方法:- 储存:应储存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的地方,防止高温、火花等引起燃烧。
- 使用: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避免产生火花、热源等。
-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应分别存放,禁止倾倒到火源附近。
可以采用安全的燃烧方式进行处理,或交给专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4. 爆炸性化学品:爆炸性化学品具有极高的爆炸性,如火药、炸药、液氧等。
对于爆炸性化学品,应采取以下处置方法:- 储存:应储存在远离火源、防爆设施齐全的仓库中,防止摩擦、碰撞等引起爆炸。
常见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处置方法
![常见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处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b33b8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d.png)
附件1常见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处臵方法一、汽油(一)理化特性烷烃类化合物,分子式:C5H12~C12H26 ,无色或黄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苯、二硫化碳和无水乙醇。
沸点40~2000C,闪点-500C,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3~6.0(V%),液体相对密度0.7~0.9,气体相对密度3.5,易挥发。
(二)火灾危害性:易燃易爆。
(三)毒性危害在空气中浓度达到30~40mg/L,能引起人身中毒,一次性吸入高浓度汽油蒸汽能导致死亡。
(四)石油储罐火灾处臵程序1、火情侦察。
首先查清油品的种类、数量、液面高低、罐体是否变形或破坏,对邻近罐的威胁程度、液体流散的范围,有无防火堤及排油设施,能否发生喷溅或沸溢,有无自动灭火设备等。
2、对油罐加强冷却降温,是控制火势扩大、降低油罐温度和燃烧强度,使之不变形、不破裂的一项重要措施。
冷却时水流在罐上部均匀横向冷却,不留空白部,不能间断供水,不要把水射入罐内。
3、向燃烧罐进攻时,应在统一指挥下用干粉或泡沫同时进攻,灭火时间要留有一定的延续时间。
4、在围歼灭火时,要求:(1)将泡沫液等灭火剂和灭火器材配臵在进攻阵地上;(2)备好充足水源,保证不间断供水;(3)进攻前做喷射泡沫的试验,保证器材完整好用;(4)在指挥员统一号令下各灭火区同时灭火。
5、筑堤堵截、阻止蔓延、消灭流淌火不让火势扩大。
6、大火扑灭后,要延续冷却罐壁,使油罐内温度降到常温。
(五)油罐车应急方案1、当油罐汽车在加油站或油库发生着火时,应迅速停止作业,将油罐汽车驶离油料作业现场到空旷地带再进行补救。
2、如果是油罐汽车罐口着火,可首先用石棉被将罐口盖上闷死,也可使用随车携带的灭火器对准罐口将油火扑灭,亦可使用其它覆盖物(如湿棉被、麻衣等)堵严罐口将油火扑灭;油罐汽车其它部位着火,也可用随车携带的灭火器材对准着火部位进行喷射灭火。
要注意检查,防止复燃。
3、油罐车在行驶途中发生着火,驾驶员应迅速将车辆停靠在人员稀少的空旷地带,取下随车携带的灭火器材对着火源进行扑救,并及时向119报警,在最短时间控制火势、灭火。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方案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69657b80eb6294dc886c26.png)
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案危险化学品一般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在应急处理时必须要了解其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及时地进行处理,其应急处置措施如下:(一)液化石油气⒈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成,还含有少量H2S、CO、CO2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闪点-74℃;沸点从-0.5℃到-42℃;引燃温度426~537℃;爆炸下限[%(V/V)]2.5;爆炸上限[%(V/V)]9.65;相对于空气的密度:1.5~2.0;不溶于水。
⒉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⒊危险特性:第2.1类易燃气体,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
⒋健康危害: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气蒸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
⒌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⒍公众安全:蒸气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如污水沟、下水道等),所以,要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泄漏区至少100米;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必要时应实施交通管制。
⒎个体防护: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隔热服。
⒏大泄漏:考虑至少隔离8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800米的隔离区)。
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16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米的隔离区)。
⒐中毒处置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就医。
十种化学危险品的化学特性及应急处理措施
![十种化学危险品的化学特性及应急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971f9be25c52cc58bd6bee1.png)
灭火:干粉、沙土。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如二氧化碳。
l 有机物(苯、甲醛)
8 苯(C6H6)
危
险
性
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易着火、爆炸。蒸气比空气重,可扩散相当远距离。能与氧化物BrF5、Cl2、CrO3、O2、O3、高锰酸盐、K2O、(AlCl3+FClO4)、(H2SO4+高锰酸盐)、(AgClO4+醋酸)、Na2O2发生强烈反应。苯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消防方法
禁止用水,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3 硝酸(HNO3)
危
险
性
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烟雾;强氧化剂,与可燃物和还原性物质发生激烈反应,爆炸。强酸性,与碱发生激烈反应,腐蚀大多数金属(铝及其合金除外),生成氮氧化物;与许多常用有机物发生非常激烈的反应,引起火灾和爆炸危险。
急性
中毒
表现
蒸气对眼睛、呼吸道等的粘膜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蒸气浓度高时可引起肺水肿。对牙齿具有腐蚀性。皮肤沾上可引起灼伤,腐蚀而留下疤痕,浓硝酸腐蚀可达到相当深部。如进入咽部,对口腔以下的消化道可产生强烈的腐蚀性烧伤,严重时发生休克致死。人在低于30mg/m3左右时未见明显损害。吸入可引起肺炎。
应
急
措
施
急救措施
立即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密切观察24~28h,静卧、吸氧。
眼接触氢氟酸: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2%~3%碳酸氢钠液冲洗至少10min。灼伤时用1%的可卡因滴眼以止痛,1%阿托品滴眼以扩瞳防止虹膜后粘连。
皮肤接触:应迅速脱去污染氢氟酸的衣服,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至少30min,可用适量中和剂(如30%氢氧化钠或10%葡萄糖钙液)冲洗、浸泡或湿敷。患处可用冰水或冰冷敷10min,以冷却创面、控制水肿,及时就医。
常见54种剧毒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办法(一)2024
![常见54种剧毒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办法(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734e59c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5.png)
常见54种剧毒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办法(一)引言概述:本文介绍了常见的54种剧毒化学品的特性及应急处置办法,旨在提供给相关人员在应对突发化学品事故时的参考和指导。
正文内容:一、有机溴化合物类剧毒化学品1. 溴单质a. 特性:溴单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b. 应急处置办法:遇到泄漏应立即远离,确保安全距离,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封锁和清除。
2. 溴苯a. 特性:溴苯是有机溴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和易燃性。
b. 应急处置办法:应尽量采取措施将其稀释,避免与火源接触,远离泄漏现场。
3. 溴甲烷a. 特性:溴甲烷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燃易爆。
b. 应急处置办法:应戴上防护装备,采取适当的防爆措施,将泄漏源封堵或移至通风良好的区域。
4. 溴乙烷a. 特性:溴乙烷是一种有机溴化合物,具有刺激性气味和易燃性。
b. 应急处置办法:应立即远离泄漏现场,避免呼吸溴乙烷蒸汽,封堵泄漏源并通风排气。
5. 溴乙酸a. 特性:溴乙酸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刺激性气味。
b. 应急处置办法:应立即远离泄漏现场,戴上防护装备,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
二、有机氰化物类剧毒化学品1. 氰化氢a. 特性:氰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剧毒,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
b. 应急处置办法:应迅速撤离泄漏现场,保持安全距离,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受污染区域。
2. 氰化钠a. 特性:氰化钠是一种无色或略带黄色的晶体,有剧毒,易溶于水。
b. 应急处置办法:应戴上防护装备,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避免与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3. 氰化钾a. 特性:氰化钾是一种白色结晶体,有刺激性气味,对皮肤和黏膜有强腐蚀性。
b. 应急处置办法:应立即远离泄漏源,戴上防护装备,避免吸入氰化钾粉尘,用大量水冲洗皮肤和眼睛。
4. 氰化银a. 特性:氰化银是一种无色晶体,有剧毒,具有刺激性。
b. 应急处置办法:应迅速撤离泄漏现场,保持安全距离,用大量水冲洗受污染区域。
常见化学危险品特性危害及处置方法
![常见化学危险品特性危害及处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acc4f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8.png)
常见化学危险品特性危害及处置方法一、氯气特性:黄绿色有刺激臭味气体。
危害:提振眼及上呼吸道,轻微时引发化学性肺炎与肺水肿、皮肤烧伤。
通常易燃性气体或蒸气都能够与其构成火灾或核爆。
(例如松节油、乙醚、氨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呼出极高浓度的氯气,可以引发迷走神经反射性眩晕停在或喉头痉挛而出现“电击样”丧生。
处置方法:人员迅速撤离泄漏区至上风向,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气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钠瓶浸入石灰乳液中;各种防毒面具均能有效防护进入高浓度区,必须全身防护,采用隔绝式面具。
二、氨气特性:无色存有刺激性臭味气体。
危害:极易于液化、易燃,接触氨可引起严重灼伤;水溶液有腐蚀性;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处理方法:人员快速撤走外泄污染区至上风向,并隔绝直到气体倾尽,避免皮肤碰触;阻断电源,建议应急处置人员穿自给自足单轴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高浓度外泄区用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吸收、熔化;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例如有可能,将残存气或外泄气用排在风机送来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设备内,储罐区最出色设立浓酸喷药设施;漏气容器必须处置,复原、检验后再用。
三、苯系毒物特性:易燃有刺激性和毒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易着火、爆炸;蒸气比空气重,能与氧化物发生强烈反应。
危害:腐蚀性较强;对人体有严重损害,重症者可昏迷、抽搐、呼吸及循环衰竭;为致癌物。
处理方法:快速撤走外泄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展开隔绝,严苛管制进出,阻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置人员穿自给自足单轴式呼吸器,穿杀毒工作服;尽可能阻断外泄源,用雾状水驱散大面积火灾,维持容器加热;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或沙土稀释,也需用不燃性分散剂乳液冲洗,经吸收后放进废水处理系统;例如大量外泄,立即建好围堤收容,然后搜集、迁移、无害化处置。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9d4970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44.png)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危险化学品一般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在应急处理时必须要了解其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及时地进行处理。
本文所述的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是指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氰化物、高锰酸钾、氯气、液氨和汽油,其应急处置措施如下:(一)液化石油气⒈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成,还含有少量H2S、CO、CO2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闪点-74℃;沸点从—0.5℃到—42℃;引燃温度426~537℃;爆炸下限[%(V/V)]2。
5;爆炸上限[%(V/V)]9.65;相对于空气的密度:1.5~2。
0;不溶于水。
⒉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⒊危险特性:第2.1类易燃气体,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
⒋健康危害: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气蒸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
⒌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⒍公众安全:蒸气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如污水沟、下水道等),所以,要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泄漏区至少100米;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必要时应实施交通管制。
⒎个体防护: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隔热服。
⒏大泄漏:考虑至少隔离8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800米的隔离区)。
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16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米的隔离区)。
⒐中毒处置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范本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4dc795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3.png)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范本一、易燃物质易燃物质是指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燃烧的物质。
其处置方法如下所示:1. 储存安全:a. 易燃物质应储存在通风良好、防火安全的地方。
禁止与氧化剂、易燃物质等混储。
b. 储存区域应定期检查,确保防火设施完整且可正常运行。
2. 物质运输:a. 运输容器应具备防火、防爆等性能,确保安全到达目的地。
b.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撞击、高温环境等可能造成物质泄漏和燃爆的因素。
3. 泄漏应急处理:a. 发生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遏止泄漏,并确保自身安全。
b. 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质,使用吸附剂或沙土等材料进行吸附和封堵。
c. 注意通风,避免泄漏物质蒸气积聚导致爆炸或中毒。
4. 灭火:a. 遇到火灾,请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合适的灭火设备进行灭火。
b. 注意灭火时不要将水直接喷洒在易燃物质上,以免扩大火灾范围。
二、腐蚀物质腐蚀物质是指具有强烈腐蚀性的化学品。
其处置方法如下所示:1. 储存安全:a. 腐蚀物质应储存在与其他不同性质化学品隔离的储存区。
b. 储存区应配备酸碱中和剂等应急处理物资,以应对泄漏和事故情况。
2. 物质运输:a. 运输容器应具备耐腐蚀性能,确保安全运输。
b. 与其他不同性质的化学物质应分开运输,避免相互影响造成事故。
3. 泄漏应急处理:a. 发生泄漏时,应立即远离现场并采取措施遏止泄漏。
b. 佩戴防腐蚀服、橡胶手套、防雾面罩等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腐蚀物质。
c. 使用酸碱中和剂中和泄漏物质,并使用吸附材料进行吸附。
4. 灭火:a. 腐蚀物质不适合用水进行灭火,应采用干粉灭火器等非水剂进行灭火。
b. 如遇水与腐蚀物质混合产生热化反应,请使用适量的水进行稀释。
三、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是指具有一定毒性,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化学品。
其处置方法如下所示:1. 储存安全:a. 毒性物质应储存在通风良好、标识清晰的储存区域。
b. 储存区应具备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以防止事故发生。
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
![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dd16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f.png)
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或其他危险性质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泄漏或事故发生,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了解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1.防腐剂:防腐剂一般具有腐蚀性,接触后可能引起皮肤和眼部刺激。
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立即将受伤部位进行冲洗,然后就医治疗。
2.可燃性液体:可燃性液体易于燃烧,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应急处置措施包括尽快采取措施停止泄漏源,远离火源,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如用干粉灭火器。
3.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对皮肤和眼睛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应急处置措施包括使用安全装备,如护目镜和手套,将泄漏物迅速转移到密闭容器中,并进行安全处置。
4.毒性气体:毒性气体可能导致窒息、中毒或其他严重健康问题。
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立即撤离泄漏源附近的人员,并确保通风良好的场所。
5.爆炸物:爆炸物具有极高的爆炸性,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应急处置措施包括迅速疏散人员,并与专业人员合作进行安全清理和处理。
6.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可能造成辐射污染,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立即撤离辐射源附近的人员,并通知辐射防护部门进行处理。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危险化学品,每种物质都有其特殊的危险性质和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法。
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必须要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演练,以保证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总之,了解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对于预防化学品事故和减少伤害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和紧急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带来的损失。
54种常见剧毒化学品特征及应急处置方法
![54种常见剧毒化学品特征及应急处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77f80daf45b307e8719749.png)
54种常见剧毒化学品特征及应急处置方法2,4-二硝基苯酚一、标识【品名】2,4-二硝基苯酚【别名】二硝酚、1-羟基-2,4-二硝基苯【危险货物编号】41010易燃固体【剧毒化学品目录编号】138二、性状【外观与形状】淡黄色固体。
【毒性】半数致死量:30mg/kg(大鼠经口);700mg/kg(豚鼠经皮)。
【燃烧性】易燃【危险特性】本品遇火种、高温、摩擦、震动或接触碱性物质、氧化剂均易引起爆炸。
与重金属粉末能起化学反应生成金属盐,增加敏感度。
粉尘在流动和搅拌时,会有静电积累。
属爆炸品。
三、用途用于有机合成、染料、炸药等。
四、储运方法【储存】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房内。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库温不宜超过300C。
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运输】运输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车速要加以控制,避免颠簸、震荡。
不得与酸、碱、盐类、氧化剂、易燃可燃物、自燃物品、金属粉末等危险物品及钢铁材料器具混装。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停留时应严格选择停放地点,远离高压电源、火源和高温场所,要与其它车辆隔离并留有专人看管,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五、健康危害及防护救治【健康危害】本品直接作用于能量代射过程,可使细胞氧化过程增强,磷酰化过程抑制。
急性中毒:职业中毒主要经皮肤吸收和呼吸道吸入所致,尤以皮肤吸收中毒多见。
表现为皮肤潮红、口渴、大汗、烦躁不安、全身无力、胸闷、心率和呼吸加快、体温升高(可达400C 以上)、抽搐、肌肉强直,以致昏迷。
最后可因血压下降、肺及脑水肿而死亡。
成人口服致死量约1~3g。
口服轻者除有上述表现外,恶心、呕吐、腹痛等化道症状明显,重者可有肝功能异常和肾损害。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2b2333bceb19e8b9f6bab7.png)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将剧毒、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尽可能处理成无毒、无害或毒性较低、危害较小的物质,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尽量减少和降低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的损失。
可通过物理的(如回收、收集、吸附)、化学的(如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置。
在可能的情况下,用于处置的物质应易得、低廉、低毒、不造成二次污染,或易于消除。
同时,应确保处置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按规定佩戴必需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毒呼吸器等),进入现场进行处置。
(1)溶于水的剧毒物氰化钠、氰化钾的泄漏处置若固体物质泄入路面,可用铲子小心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尽可能地全部收集;再在泄入路面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残留的泄漏物。
若氰化物溶液泄入路面,可在泄入路面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泄漏物。
注意对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的监控。
若泄入水体,对少量泄漏,可在泄入水体中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泄漏物;对大量泄漏,必要时,应在江河下游一定距离构筑堤坝,控制污染范围扩大,同时严密监控,直到监测达标。
(2)微溶于水的剧毒物三氧化二砷(砒霜)的泄漏处置若泄入路面,可用铲子小心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容器中,尽可能地全部收集;若泄入水体,可对水体进行喷洒硫化钠溶液,使溶于水的三氧化二砷与硫化钠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化砷沉淀,经监测水体达标后,还应对沉积于河床的三氧化二砷和硫化砷沉淀进行彻底清除,以消除隐患。
过后,在水体中喷洒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以消除喷洒硫化钠溶液时过量的硫化物对水体的影响,并测定水体中的硫化物至达标。
(3)无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氢氟酸、氯磺酸、高氯酸)的泄漏处置若泄入路面,对少量泄漏,用干燥沙、土等惰性材料洒入泄入路面,吸附泄漏物,收集吸附泄漏物的沙、土;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泄入路面,中和可能残留的酸。
常见35种危化品理化性质及处置措施
![常见35种危化品理化性质及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02989098762caaedc33d435.png)
1.4乙烯
品名
英文名:ethylene CAS号:74-85-1
分子式C2H4。 分子量28.06。
危规分类:GB2.1类 21016 易燃气体
理化特性
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臭味,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酮、苯,溶于醚,相对密度(水=1):0.61,(空气=1):0.98;爆炸极限(V/V%):2.7~36.0。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受热或处于火场中,可发生爆炸性聚合反应。液化气的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遇火源着火回燃。
2、泄漏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体漏出。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医疗救护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医疗救护
当人员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疏散距离
小泄漏时隔离100m,大泄漏时隔离800m。
1.3一氧化碳
品名
英文名:Carbonmonoxide CAS号:630-08-0
分子式CO。分子量28.01。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范文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b4479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7.png)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范文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一定危险性质,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它们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性质。
对于危险化学品的正确处置,是保障人员和环境安全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针对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相应的处置方法进行探讨,以提供参考。
1. 易燃化学品易燃化学品是指在常温下易燃烧的化学物质,例如乙醇、汽油等。
其主要特点是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引发火灾。
对于易燃化学品的处置方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储存时应将易燃化学品与其他化学物质分开存放,避免发生交叉反应。
其次,储存容器要密封良好,防止化学物质挥发或泄漏。
然后,在操作过程中要禁止使用明火,避免引发火灾。
此外,当发生泄漏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例如使用不燃的材料将泄漏物质覆盖,以阻止其进一步扩散。
最后,对于废弃的易燃化学品,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可以选择化学中和、焚烧等方法进行处理。
2. 易爆化学品易爆化学品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迅速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以及产生剧烈的爆炸的化学物质,例如硝化甘油、硫化鱼翅等。
对于易爆化学品的处置方法,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储存易爆化学品时要选择防爆储存设备,例如防爆柜、仓库等。
同时,要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的完整性和密封性,以确保安全。
其次,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剧烈撞击、摩擦或变形等情况的发生,防止引发爆炸。
然后,避免暴露在高温、火源或静电火花附近,以减少爆炸的风险。
此外,如遇到可疑包裹或容器,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切勿私自打开或处理。
最后,对于废弃的易爆化学品,应按照专门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置,例如掩埋、化学中和等方式。
3. 有毒化学品有毒化学品是指对人体有害,可能危及生命或引起其他严重疾病的化学物质,例如砒霜、氰化物等。
对于有毒化学品的处置方法,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储存有毒化学品应选用专门的储存设施,保证质量合格,并进行标识和分类。
其次,操作过程中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防止对人体产生危害。
危险品性质及特殊操作
![危险品性质及特殊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85d85a2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5.png)
危险品性质及特殊操作危险品是指因其化学、物理或生物性质,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伤害、污染或其他危害的物质。
在处理和操作危险品时,必须严格遵守特殊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以减少事故和风险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危险品的性质以及特殊操作。
1. 爆炸品:爆炸品是能产生爆炸或燃烧反应的物质。
它们主要包括炸药、火药、雷管等。
处理爆炸品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操作措施,如避免撞击、摩擦和静电等可能引起爆炸的情况,保持通风和排气,禁止吸烟和明火等。
2. 易燃物:易燃物是具有易燃性质的物质,例如汽油、酒精、液化石油气等。
易燃物具有低闪点和易挥发的特点,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特殊操作包括避免明火和高温、保持通风、避免撞击和泄漏等。
3. 氧化剂:氧化剂是一类能够引发其他物质燃烧或加剧火势的物质。
例如,过硫酸铵、高锰酸钾等。
在操作氧化剂时,必须避免与易燃物和可燃物接触、保持干燥、防止撞击和泄漏等。
4. 腐蚀品:腐蚀品是具有腐蚀性质的物质,如硫酸、盐酸、氨水等。
它们能够侵蚀金属、损伤皮肤和呼吸道等。
在处理腐蚀品时,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设备,如眼镜、手套和防护服,避免与其直接接触,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5. 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是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如农药、有机溶剂、重金属等。
这些物质可能引起中毒、损害器官和破坏环境。
在操作毒性物质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保持通风,避免吸入和误食等。
6. 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能够放射出辐射的物质,如铀、钚、放射性同位素等。
它们具有辐射性和毒性,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长期危害。
在操作放射性物质时,必须符合放射性物质的特殊管理规定,佩戴防护服和防护设备,保持距离和避免接触等。
7. 压缩气体:压缩气体是在容器中被压缩的气体,如氧气、氮气、乙炔等。
它们具有高压和易燃的特点,操作时必须保持容器完整和使用合适的阀门和连接器,避免撞击和高温等。
除了具体的危险品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操作需要注意,如:- 尽量避免危险品的混合、接触和泄漏,使用合适的容器和包装材料,避免损坏和泄漏。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应急措施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应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f9b933c227916888486d76d.png)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应急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应急措施(1)苯:别名纯苯、净苯、氢化苯。
1)性质及用途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易燃液体。
一般包装:易燃液体,小开口钢桶。
稳定性和危险性:易燃,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易着火、爆炸。
蒸汽比空气重,可扩散到相当远距离。
毒理学指标:急性中毒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状态,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皮肤脱脂、干燥、皲裂、皮炎。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合成苯的衍生物、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
2)安全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佩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3)应急措施急救措施:对于急性中毒者,应迅速将中毒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立即脱去被苯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洗污染处的皮肤,注意保暖。
泄露处置: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带防毒面具和手套,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用雾状水扑灭小面积火灾,驱散蒸汽及泄漏的液体,用活性炭、沙土或其它第 2 页共 12 页惰性材料吸收,然后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后排入废水处理系统。
消防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进行消防。
环境监测方法:水质检测管法、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管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气体速测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危险品及其安全处理 ID 名称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关知识三甲胺名称:三甲胺别名:无水三甲胺拼音缩写:SJA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662闪点 =-6.67自燃点 =190沸点 =3爆炸下限 =2爆炸上限 =11.6理化特性:无色液化气体 , 有鱼腥的氨气味 , 能溶于水 , 易燃烧 , 有毒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二甲胺名称:二甲胺别名:无水二甲胺拼音缩写:RJWWS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680闪点 =-17.78自燃点 =400沸点 =6.88爆炸下限 =2.8爆炸上限 =14.4理化特性:无色易燃气体或液体 , 具有强烈的令人不愉快的胺味 , 浓度极低时有鱼腥恶臭 . 易溶于水 , 有毒 .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急救措施:吸入时 , 离开现场 , 进行休息一甲胺名称:一甲胺别名:无水一甲胺拼音缩写:YJAWS AJ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09闪点 =0自燃点 =430沸点 =-6.79爆炸下限 =4.95爆炸上限 =20.75理化特性:无色气体或液体 , 有氨的气味 . 易溶于水 . 易燃烧 , 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有毒 .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急救措施:吸入时 , 离开现场 , 进行休息环氧乙烷名称:环氧乙烷别名:氧化乙烯拼音缩写:HYYW(YHY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871闪点 =<-17,78自燃点 =429沸点 =10.7爆炸下限=3.0爆炸上限 =100理化特性:在常温下为气体 ,4度以下为无色液体 . 易溶于水 . 易燃 , 有毒 . 对皮肤和眼睛有剌激性 . 遇火星 , 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处置方法: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溴代乙烯名称:溴代乙烯别名:溴乙烯 ; 乙烯基溴拼音缩写:XDYX XYX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51沸点 =-15.6理化特性:无色气体 , 在 15度以下为液体 . 易燃 , 有微毒 . 不溶于水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干粉急救措施:中毒者速移离毒区 , 作人工呼吸氯乙烯名称:氯乙烯别名:拼音缩写:LYX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919闪点 =-78自燃点 =472沸点 =-13.4爆炸下限 =3.6爆炸上限 =33理化特性: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 , 在 -12--14度以下为液体 . 略带芳香气味 , 其蒸气易燃 . 难溶于水 . 见光及含有催化剂时易聚合 . 有麻醉作用 , 吸入有毒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急救措施:中毒者速移离毒区 , 作人工呼吸氯乙烷名称:氯乙烷别名:氯化乙烷 ; 乙基氯拼音缩写:LYW LHYW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2.2闪点 =-40沸点 =12.27爆炸下限 =3.5爆炸上限 =15理化特性:常温时为气体 , 加压则液化 . 有芳香味及麻醉性 . 极易燃烧 , 带绿色火焰 , 且会生成有毒的光气处置方法:水 , 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急救措施:发现呼吸不正常或面色青时 , 给予含 5%二氧化碳的氧气帮助呼吸 . 给予热茶 .氯甲烷名称:氯甲烷别名:氯化甲烷 ; 甲基氯拼音缩写:LKW LHKW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918闪点 =<0自燃点 =632沸点 =-23.7爆炸下限 =8.25爆炸上限 =18.7理化特性: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 , 加压易液化 . 易燃 . 有麻醉性 , 有甜味 , 人吸入大于 1克 /立方米氯甲烷可能发生急性中毒 , 危害神经系统 . 易溶于水 , 无腐蚀性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急救措施:将吸入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 内服及注射静脉碱性剂和葡萄糖1,4-戊二烯名称:1,4-戊二烯别名:拼音缩写:1,4-WRX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闪点 =-32理化特性:无色气体或液体 , 沸点接近室温 , 遇热与水易燃烧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1,3-戊二名称:1,3-戊二烯别名:拼音缩写:1,3-WRX 分子式:烯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693闪点 =-15沸点 =-44理化特性:无色气体 , 易燃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甲醚名称:甲醚别名:木醚 ; 氧二甲 ; 二甲醚拼音缩写:JM(MM;YR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沙土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661闪点 =-41.11自燃点 =350沸点 =-23.7爆炸下限 =3.4爆炸上限 =27理化特性:无色气体 , 经加压则为挥发性无色液体 , 有醚类特有的气味 , 易燃 . 有毒 , 有麻醉作用 . 能溶于水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 , 沙土急救措施:中毒者离开现场 , 至新鲜空气处异丁烷名称:异丁烷别名:拼音缩写:YDW 分子式:灭火物质: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557闪点 =-82.78自燃点 =462.22沸点 =-11.7爆炸下限=1.9爆炸上限 =8.5理化特性:无色气体 , 有轻微的气味 . 无毒 . 微溶于水 , 与水不起作用 . 与氧化剂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丁烷名称:丁烷别名:拼音缩写:DW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599闪点 =-60自燃点 =405沸点 =-0.5爆炸下限 =1.9爆炸上限 =8.5理化特性:无色易燃气体或液体 , 有轻微的不愉快气味 . 易溶于水 . 遇火易燃烧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乙烷名称:乙烷别名:拼音缩写:YW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04闪点 =-60自燃点 =515沸点 =-88.6爆炸下限 =3爆炸上限 =16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气体 . 遇火极易燃烧 . 不溶于水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丙烷名称:丙烷别名:拼音缩写:BW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585闪点 =-104自燃点 =450沸点 =-42.1爆炸下限 =2.3爆炸上限 =9.5理化特性:无色气体 , 易燃烧 . 微溶于水处置方法:雾状水 , 二氧化碳石油气名称:石油气别名:原油气 ; 油气拼音缩写:SYQ(YYQ;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二氧化碳 , 干粉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5闪点 =-73.5自燃点 =446-480沸点 =-50度以下爆炸下限 =2爆炸上限 =10理化特性:黄色或棕色油状有臭液体 , 或无色有特臭气体 , 比空气重 , 并能沿地面飘移而不易逸散 , 遇明火点燃即引起强烈燃烧爆炸 , 火焰温度高达 2000度 .处置方法:雾状水 , 二氧化碳 , 干粉注意事项:首先要切断气源 , 并冷却受火焰高温辐射的容器 . 如系气体泄漏 , 应迅速组织力量划出禁火警戒区 , 并禁止一切车辆入内 .丁二烯名称:丁二烯别名:拼音缩写:DEX 分子式:灭火物质:雾状水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621闪点 =-78自燃点 =420沸点 =-4.5爆炸下限 =2.0爆炸上限 =11.5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气体 . 易聚合有氧存在下更易聚合 . 易燃 , 遇火星 ,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 有毒 ,1%浓度气体吸入 5分钟会引起口腔干痛 , 对皮肤 , 眼睛 , 呼吸系统有腐蚀性 .处置方法:雾状水 , 二氧化碳急救措施:皮肤沾染或眼睛受刺激时用大量水清洗 .丁烯名称:丁烯别名:[异 ]丁烯 [包括顺 , 反 -1位 ,2位 ]拼音缩写:DX (YDX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668闪点 =-77自燃点 =465沸点 =-6.9爆炸下限 =1.8爆炸上限 =9.6理化特性:无色气体 , 可燃 , 加压可液化 , 遇碘 , 氧化物时可能爆炸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急救措施: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场所环丙烷名称:环丙烷别名:拼音缩写:HBW 分子式:灭火物质: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879自燃点 =500沸点 =-33.5爆炸下限 =2.4爆炸上限=10.4理化特性:无色易燃气体 , 有刺激性气味 . 微溶于水 , 在 4-6大气压下可液化 ,加氢生成丙烷 . 热解后则成丙烯处置方法:泡沫 , 二氧化碳丙烯名称:丙烯别名:拼音缩写:BX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478闪点 =-108自燃点 =460沸点 =-47.7爆炸下限 =2爆炸上限 =11.1理化特性: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气体 , 略有烃类的特殊气味 . 能溶于水 . 有低毒 . 重于空气 , 能扩散到相当距离外的火源处点燃 , 并将火焰传播回来 . 接触液化的丙烯会引起冻伤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注意事项:扑救火灾时首先要切断气源 , 冷却受火焰高温辐射的容器乙炔名称:乙炔别名:电石气拼音缩写:YQ DSQ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907自燃点 =305爆炸下限 =2.5爆炸上限 =82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气体 , 含有硫化物 , 磷化物时有蒜样气味 . 极易燃烧爆炸 . 微溶于水 . 乙炔燃烧时的温度可达 3150度 . 乙炔与纯铜 , 银 , 汞等金属接触 , 能产生容易爆炸的乙炔铜 , 乙炔银 , 乙炔汞等化合物 . 乙炔还能和氯 , 溴及次氯酸盐等化合 , 发生燃烧爆炸 , 乙炔含磷化氢超过 0.15%以上时 , 遇空气容易自燃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乙烯名称:乙烯别名:拼音缩写:YX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610闪点 =-136自燃点 =490沸点 =-103.9爆炸下限 =2.7爆炸上限 =36理化特性:在常温常压下这无色易燃气体 , 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 . 不溶于水 , 爆炸范围很广处置方法:水 , 二氧化碳注意事项:扑救火灾时首先要切断气源 , 冷却受火焰高温辐射的容器 , 如是钢瓶则移至空旷处所甲烷名称:甲烷别名:沼气拼音缩写:JW ZQ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716闪点 =-190自燃点 =540沸点 =-161.5爆炸下限 =5.3爆炸上限 =15理化特性:无色无味的气体 , 能被液化和固化 , 微溶于水 , 易燃 , 燃烧时呈青白色火焰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磷化氢名称:磷化氢别名:磷化三氢 , 膦拼音缩写:LHQ LHSQ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2自燃点 =100沸点 =-87.5理化特性:无色气体 , 剧毒 , 有类似大蒜的气味 . 微溶于冷水 , 不溶于热水 , 极易燃烧 . 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 . 平时制得的磷化氢因含有少量的二磷化四氢 , 在空气中能自燃处置方法:雾状水 , 泡沫 , 二氧化碳急救措施:吸入立即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休息 , 严重者松解衣服 , 给予含 5%二氧化碳的氧气 , 或送医院治疗注意事项:空气中含有 0.1毫克 /升时 , 吸入即中毒 , 主要危害神经系统氢名称:氢别名:氢气拼音缩写:Q QQ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 , 二氧化碳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0.089自燃点 =400沸点 =-252.8爆炸下限 =4.1爆炸上限=74.2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气体 . 极微溶于水 , 无毒 . 无腐蚀性 , 极易燃烧 , 燃烧时放出青色火焰 , 并发生爆鸣 , 燃烧温度可达 2000度 , 与氧气混合燃烧的火焰温度为2100-2500度 , 与氟 , 氯等能起猛烈的化学反应处置方法:雾状水 , 二氧化碳急救措施:如吸入过多 , 即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输氧帮助呼吸注意事项:本品比空气轻 . 在室内使用或储存氢气 , 当有漏气时 , 氢气上升滞留在顶部 , 不易自然排出 , 稍遇火花会引起爆炸 . 且爆炸范围广 , 而爆炸威力大八氟异丁烯名称:八氟异丁烯别名:拼音缩写:BFYDX 分子式:灭火物质:水主要信息相对密度 =1.59理化特性:无色不燃气体,有灯似光气的气味,难溶于水 , 剧毒,毒性大于光气、氰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