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三中学初中美术教案: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型:欣赏·评述授课教师:宋倩课时: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3)运用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中国与西方绘画技法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追求。

(2)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2)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的不同之处。

2.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提问: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吗?70米的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大气与独特的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从此,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中国画。

欣赏: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视频《画卷》图片——引入课题二、新课教学(一)思考与讨论比较中国画和西方油画1、中国画除了装裱形式的独特,还有什么地方与西方绘画不同呢?2、你更喜欢哪种绘画?下面,我们在两组画的对比中一起寻找答案吧。

咖啡馆实景照片和梵高的油画作品《咖啡馆》日出实景照片和中国画《日出》A.材料不同西方油画:画布、油画颜料、松节油、油画笔等。

中国画:宣纸、国画颜料、墨、毛笔等。

图片B技法不同西方油画:焦点透视法,讲究科学性,写实。

人教版初中美术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2

人教版初中美术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2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教学目标: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及诗画与印章怎样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的。

教学重点: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结合。

2、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人文精神,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1、教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由老师提出问题,并让同学们自由讨论。

2、学法:自主学习并进行讨论。

教具准备:教材、备课本、课件等。

学具准备:笔、纸。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2分钟)上下课起立进行清点人数等等。

二、引入新课:(5分钟)回顾上堂课所学的中国古代人物画,通过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欣赏,我们对中国画有了略微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去了解并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以及体会它的中国人文精神。

三、讲授新课:(25分钟)中国古代山水画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

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应了社会生活。

(一):如同中国古代人物画一样,中国古代山水画也有它自己的艺术传统。

(板书:画面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在表现上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要求山水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满足于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要求画家把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与被描绘的客观对象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情与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在这种融合中,表现出十分鲜明的、可给人以启发和思想的自然景物,同时又包含这耐人寻味的意蕴。

下面我们欣赏几幅宋、元的山水画。

江山秋色图赵伯驹北宋幽谷图郭熙北宋踏歌图马远南宋万壑松风图李唐南宋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元渔父图吴镇元提问:大家在刚才的欣赏过程中是否感受到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教师作补充,并详细讲述这几幅图画的不同,及它们所反映的传统文化,(二)中国古代山水画艺术特色(板书: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1、构图(板书:空间上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式)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上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式,如《溪山行旅图》青卞隐居图》,有时也采用长卷,如《千里江山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教学反思
科目
美术
教师
于文芳
时间
第八周Leabharlann 序号8题目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本课教学内容为美术绘画模块第一课《笔墨丹青》中第1项,主要讲述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本课为绘画开篇之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中国画对于高中生来说距离较远,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可以说学生的国画基础较薄弱。因此,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弥补了学生技法上的缺陷,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与常规课相比,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学生运用Photoshop软件,能够多次尝试给作品配诗、加盖印章。通过这种独特的手段,学生们思考着、体验着、学习着,能够较高质量的完成作业。
2、学生通过朗读诗句,了解作者生平事迹,体验作者当时的绘画心理,加深感受,从而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第一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

《第一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目标: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通过网上的讨论和老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通过分析中国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的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画作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中国画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教室里响着古乐曲,问:请大家静下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悠扬的古乐声,有人想起曲名的?答:高山流水。

对,高山流水这也是我国古人的绘画题材。

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古代山水离我们好遥远,到现在我们就借助这些现代的设备和我们的传统艺术来一次亲密接触。

在亲近传统艺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在座各位同学的兴趣。

艺术论坛上有个问题在等待大家,“现在该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请发表自己的见解。

投票,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从同学的投票中可见,大部分学生说喜欢,也有学生持否定态度,更有同学说不了解。

究竟原因何在?现在我们就是通过了解中国画来看看自己为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传统绘画。

新课讲授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图片欣赏:齐白石《不倒翁》思考:诗、书、画、印在作品中起立什么样的作用?学生讨论赏析:《荷花水鸟图》体验: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画题诗二组:为诗作画提款知识:中国画的提款常见的有横提、直提、多提、随形提、穿插提、满提等。

印章知识:印章一般分为三中,姓名章、斋馆章、闲章。

(三)小结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独有的艺术表现,源于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诗意理解。

课后讨论:篆刻和书法是如何融入绘画艺术的。

有些学者说“盛世出任务、花鸟画名家,乱世出山水画名家”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你如何看待。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第一章:诗书画印的发展简史1.1 诗歌的发展:从《诗经》到唐代诗歌的鼎盛,再到宋词、元曲的演变。

1.2 书法的发展:从甲骨文、金文到秦汉隶书,再到魏晋南北朝的楷书、行书、草书的兴起,以及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书法特点。

1.3 绘画的发展:从先秦战国时期的壁画、帛画,到汉唐绘画的繁荣,再到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绘画特点。

1.4 篆刻的发展:从先秦的玺印,到汉代的印章,再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篆刻特点。

第二章:诗书画印的基本技法2.1 诗歌的基本技法:平仄、韵律、对仗、意象、修辞等。

2.2 书法的基本技法:笔法、墨法、章法、结构等。

2.3 绘画的基本技法:线条、色彩、构图、光影、渲染等。

2.4 篆刻的基本技法:篆法、刻法、章法等。

第三章:诗书画印的相互关系3.1 诗歌与书法的关系:诗歌的韵律美与书法的线条美相互映衬。

3.2 诗歌与绘画的关系:诗歌的意象美与绘画的形象美相互交融。

3.3 诗歌与篆刻的关系:诗歌的意境美与篆刻的章法美相互补充。

3.4 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书法的线条美与绘画的构图美相互协调。

3.5 书法与篆刻的关系:书法的章法美与篆刻的篆法美相互呼应。

3.6 绘画与篆刻的关系:绘画的形象美与篆刻的章法美相互衬托。

第四章:诗书画印的应用实例4.1 古代文人画家的诗书画印作品分析:如苏轼、米芾、赵孟頫、文徵明等。

4.2 近现代书画家的诗书画印作品分析:如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等。

4.3 当代书画家的诗书画印作品分析:如范曾、启功、沙孟海等。

第五章:诗书画印的创作实践5.1 创作准备:选择题材、确定主题、准备工具材料等。

5.2 创作过程:从诗歌创作开始,逐步进行书法、绘画、篆刻的创作。

5.3 创作心得:总结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提高诗书画印的综合素养。

第六章:诗书画印的艺术特色与风格6.1 诗书画印的共同艺术特色:意境、情趣、韵味、节奏等。

6.2 不同历史时期的诗书画印风格:先秦古朴、汉代雄浑、唐宋意境、明清文人意趣等。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过程:导入:还记得08年北京奥运会吗?70米的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幅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大气与独特的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从此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中国画。

中国画除了装裱形式的独特,还有什么地方与西方绘画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寻找一下答案。

(PPT展示一幅中国画和一幅油画)师问:运用你所了解的知识来判断一下哪幅是中国画,哪幅是西方油画?它们有什么不同?生回答:颜色不同,西方画颜色鲜艳丰富,中国画只有墨色。

绘画技法不同,西方画比较真实,中国画抽象。

师总结:对的,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我们来系统总结一下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

1、材料不同2、技法不同3、画面不同(总结的同时适度讲解)以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中国画?生齐读: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使用中国特有的毛笔,墨和颜料,在宣纸或绢上作画,运用散点透视法,诗书画印相结合。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

(简介中国画工具,欣赏几幅中国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画的美)师问:中国画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引出本课主题“诗书画印完美结合”。

指出诗书画印的结合并不是从古代就有的,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来的。

发展阶段:(分小组思考讨论,参考课本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画为什么要与诗相结合?2、中国画为什么要与书法相结合?3、中国画为什么要与印相结合?总结:1.小组代表总结诗与画结合的作用诗与画的结合①画是静态具体,诗是动态抽象②活跃画面,构图完整③点题要求文化修养高,显示画家的才情(欣赏一组诗画结合的作品,重点解析《不倒翁》的内涵,说明诗画结合让构图更饱满,并点明作品主题,有所感悟。

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国画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发展过程,并了解中国画画家通过诗书画印来抒发情感,表现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中西方绘画技法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追求。

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欣赏评述中国画作品,并初步将诗书印与画面结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艺术是一个发展过程,从而感受中国画诗书画印结合之美,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思路本课教学采用“情境引入、发现探讨、深入研究、实践提高、归纳小结”的教学策略。

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中国画作品和教师范画,生动直观地探索中国化的发展轨迹,感悟中国书画的笔墨、意境之美,感受画家的精神世界。

通过欣赏精美作品,提高自身审美、判断能力。

在实践课中,体验中国画以书法笔意进行绘画,以诗词散文进行题款、落款,以石章篆刻进行压印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教师进行示范,学生作画实践练习获得审美体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师:导入新课,展示教师中国画作品,看上面都有什么?生:看到有诗书画印四个元素。

师:讲解诗情画意。

生:感受中国画独特的形式美感。

师问:同学们,谁家有中国画,用中国画装点居室?生:感受中国画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感受民族国粹——中国画。

师: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有什么不同?生:材料、技法、画面等艺术手段的不同,理念的不同。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西方绘画更重视客观事物形貌的逼真再现,中国画则更加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就是面对无生命的山水和无意义的花鸟时,也能借物抒情。

二发展阶段师: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图片赏析:齐白石的《不倒翁》。

思考:诗书画印在作品中起到的什么作用呢?生:《不倒翁》幽默风趣,含义深刻,借京剧中的丑角形象,把唯利是图、奉上欺下、卖国求荣的汉奸形象揭露得淋漓尽致。

初中美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1 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时:第一课时“走近书法”教材分析:第1 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旨在引领学生通过欣赏古代经典绘画,初步感受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独特的中国画。

鉴于学生书法知识匮乏,首先设置“走进书法”一课,帮助学生顺理成章地逐步理解诗书画印如何做到完美结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领学生深入理解“书画同源”、“书如其人”的涵义,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书画的审美,同时建立起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带动与鼓励全体学生积极欣赏评述,从而深入浅出的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领学生对书法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真善美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做人的独立意识。

4、教学重难点:“书画同源”与“书如其人”的理解教具与学具:PPT 课件、示范录像、以及学生作品图片。

学生准备好书写用具。

教学过程:壱、导入新课环节出示郑板桥《兰竹馨香图》,以及诗句:“书画从来本相同,首在精神次在功。

悟得梅兰腕下趣,纸上自然有清风。

”谈话法轻松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环节1、“书画同源”的理解(1)师:你对书法有多少了解?(2)走进经典。

播放《王羲之》纪录片片段,大致了解王羲之的生平、艺术特色等。

课件出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品味王羲之柔韧灵动的雅韵书风。

出示有第二行书之称的颜真卿《祭侄文稿》,赏析作品,体会“书法同绘画一样,都是一种主观情感的表达”。

西方著名绘画大师毕加索的观点亦是如此。

(3)书如其人出示古书论,探究“一字乃见其心”的含义。

出示张迁碑字“幕”以及柳字“以”,引领学生对书法的热忱表述,深入理解书法艺术的奥妙。

出示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通过故事引领,带领学生深入理解“书如其人”的含义:书,如也。

如其志、如其才,如其人而已。

书法像一面镜子,反射出书者的心态、修养以至人格与灵魂!至此,你对书法又多了几分了解呢?我们每每提笔写字之时,应该持有一种怎样的态度呢?(认真、严肃)2、教师示范环节3、出示学生国画作品欣赏品评,提出建议,帮助修正。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示范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示范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方案教材解析本课将通过大量图片范例展示中国形式美的丰富内容,对中国画的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分析、阐述。

学生通过欣赏《江干雪霁图卷》《潇湘竹石图》等古代中国画作品,认识从诗画结合、书画结合、印的结合到逐步形成“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特点,帮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

2.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结合。

2.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人文精神,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介绍中国山水画美学思想的核心:中国古代山水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门传统艺术,东方的哲理和美学思想滋养了它的精神内涵,山水画的材质工具——笔、墨、砚、纸造就了它的表现形态。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为本课的学习打基础。

二、新授1.教师讲授古代山水画的基本技法:(1)笔法:中锋、侧锋、逆顺、点、粗细、顿挫、方圆、疾徐、转折。

(2)墨法:焦墨、浓墨、破墨、淡墨、积墨、宿墨、泼墨。

【设计意图】通过对笔法以及墨法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绘画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感悟古代山水画家的创作灵感:每个画家有着不同的气质与素养,面对同一座山心灵会有不同的感受。

山水画是最心灵化的艺术,中国山水画家以自己内心的情绪,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去创造一幅意境幽深、气象万千的胸中丘壑。

让我们感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眷恋、那份痴情,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有独特意境的美的享受。

2.经典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最大的区别之一。

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诗、书、画、印四化并举的艺术风格特点;2.掌握常见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和印章制作的方法;3.学习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方法和韵律规律;4.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和印章制作的方法;2.学习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方法和韵律规律。

三、教学难点1.了解文人雅士的诗、书、画、印四化并举的理念;2.掌握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方法和韵律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看现代诗歌、书法、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认识文人雅士的诗、书、画、印四化并举的艺术风格。

2. 观看视频(5分钟)播放有关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诗、书、画、印四化并举的视频。

3. 展示书法作品(10分钟)老师介绍中国古代书法的历史和种类,并展示一些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4. 制作印章(15分钟)教师讲解印章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让学生利用泥土、木材等材料制作印章。

5. 制作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30分钟)教师介绍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并带领学生完成一幅画作。

6. 学习古代诗歌创作方法(20分钟)老师讲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方法和韵律规律,并让学生在班内尝试。

7.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学生的问题并提出下次课的预习任务。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诗、书、画、印四化并举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和印章制作的方法,同时也学习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方法和韵律规律。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得到了培养。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教案名称: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目标:1. 了解诗书画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 学习诗书画印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4.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诗书画印的定义和发展历史;2. 分析诗书画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 学习诗书画印的基本技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5. 实践和创作属于自己的诗书画印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几幅精美的诗书画印作品,引起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并简要介绍诗书画印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步: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诗书画印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文化背景。

2. 分析诗书画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三步:技法教学(15分钟)1. 介绍诗书画印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如笔法、墨法、颜色运用等。

2. 通过示范和实操演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法和技巧。

第四步:创作实践(20分钟)1. 提供一些常见的诗句、书法篆刻和画稿,让学生选择并进行创作。

2. 引导学生将诗词、书法、绘画和印章结合到一起,完成一幅完整的诗书画印作品。

第五步:展示和评价(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也给予合理的评价和指导。

第六步:总结和延伸(5分钟)总结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强调诗书画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的书籍和考古文物,培养他们对诗书画印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包括对知识掌握程度、技法运用的熟练度以及作品的创作和表现能力。

2. 学生的作品评价,包括审美上的美感、技法运用的正确性和独特性。

教学资源:1. 诗书画印作品图片和图书资料;2. 书法篆刻和绘画素材;3. 创作和展示的展示板或幻灯片。

教学反思:通过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书法、绘画和印章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协调发展。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教案标题: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目标:1. 了解诗书画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诗书画印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代表作品;3. 培养学生对于诗书画印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对于诗书画印的了解和认识。

2. 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你认为诗书画印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诗书画印的概念和特点:诗指诗词,书指书法,画指绘画,印指篆刻。

2. 讲解诗书画印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代表作品,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作品。

3. 分析诗书画印的共同之处和相互关系,强调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三、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示范教学:教师展示一幅诗书画印作品,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技法。

2.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选择一幅诗词,进行书法和绘画创作,并最终将作品印刻在纸上。

3. 学生展示和交流: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欣赏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欣赏:学生观赏其他小组的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2.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的创造力和努力。

五、总结与延伸(5分钟)1. 总结: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2. 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欣赏、多创作诗书画印作品。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作品创意和技巧;3. 学生对于诗书画印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资源:1. 诗书画印作品图片;2. 书法、绘画和篆刻工具;3. 纸张和印泥等材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知识讲解、示范与实践、欣赏与评价等环节,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诗书画印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并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作,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在评估环节中,教师的点评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诗书画印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诗书画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诗书画印的鉴赏能力。

3.通过创作实践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1.诗书画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习诗书画印的鉴赏方法。

3.进行诗书画印的创作实践。

教学难点:1.如何将诗书画印的概念融入到创作实践中。

2.如何进行有机的诗书画印融合。

教学准备:1.诗词作品或诗句。

2.书法工具和练习纸。

3.绘画工具和画纸。

4.印章和印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介绍诗书画印的相关概念和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诗书画印的定义和特点。

2.诗书画印的发展历史和流派。

3.诗书画印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三、示范与实践(20分钟)1.老师示范诗书画印的创作过程,重点讲解如何将诗词与书法、绘画和印章结合。

2.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创作实践,通过选择或创作诗词,运用书法和绘画表现手法,以及印章的应用,完成一幅诗书画印作品。

四、作品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将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总结诗书画印的鉴赏和创作要点,评价学生的作品表现和进步。

六、拓展延伸(10分钟)欣赏诗书画印的经典作品和名家作品,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诗书画印的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实践创作提升了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具体的实例和案例,培养学生对诗书画印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本课教学内容为美术绘画模块第一课《笔墨丹青》中第1项,主要讲述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

本课为绘画开篇之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中国画对于高中生来说距离较远,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

可以说学生的国画基础较薄弱。

因此,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熟练软件的使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信息技术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利用Photoshop软件完成课堂作业。

三、教学过程:四、(一)课前预习:学生利用顺义一中教学网络平台阅读资料,对画家的生平事迹、生活背景有一大致的了解,师生在教学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教师及时答复。

设计意图: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在不同时间内,在家进行预习、讨论、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且教师也能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答复,节省了课上时间。

(二)导入新课:出示倪瓒作品《六君子图》和凡高作品《星月夜》,进行比较,学生思考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而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1、以诗入画,以景抒情。

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⑴出示图片。

徐渭的《墨葡萄》(此图经过处理,诗文用软件去掉,以便学生体会诗画结合的寓意)⑵教师提问:这张给大家什么感受?⑶教师总结:有的同学说,作品画的不像葡萄,没有那么真实。

初中美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含过程与方法 )
设计目的和说明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收集相关的图片、笔、墨、宣纸颜料等。学生课前提前搜集资料、进行预习。
努力搜集已有的
、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对作品知识有一个初步
的认识。
新课导入
(故事导入)古时候有一位词人叫作秦观,他曾得了一种怪病,卧床不起,看了无数神医都对他
(学生进行思考回答得出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典型特征这一结论。)
学生思考后,引出区别点——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典型特征。
1.接下来我们详细学习了解一下中国画是如何做到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首先是“诗”的部分,其实大家可能不知道,“诗”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于中国画里的,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上王维的这件作品《江干雪霁图卷》,就没有“诗”出现对吗?但是没有“诗”,影响画面的意境表现吗?
引起学生的学习
这病没辙。后来,秦观看到了一幅画,病竟然全
兴趣,怀着疑问
好了,于是坊间将这幅画的作者传说为了画界的
去听这节课的内
老中医。同学们好不好奇这位画家是谁?秦观看
容。
到的又是哪幅画呢?答案会在这节课中揭晓,请
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学习第三单元第一课——《诗
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新课传授
下面请跟老师一起走进《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中国画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画种是吗?那你真的了解中国画吗?请同学们对比两件中国画和油画作品,它们有什么区别?
以小组的形式让 学生合作探究,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 对作品的赏析, 真正成为课堂的 主体。
5.交流大家的看法

第一课_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

第一课_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一、教学目标: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2、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室里响着古琴曲问: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悠扬的古琴声,有人想起它的曲名了吗?答:高山流水。

对,高山流水,这也是我国古代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

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古代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

在亲近传统艺术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各位同学的兴趣。

艺术论坛上有一个问题等待着大家“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请发表自己的见解。

投票: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从同学们的投票中可见,大部分同学说喜欢,也有不少同学说不喜欢,更有同学说不了解。

那原因何在?现在我们就通过了解山水画来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古代绘画。

(二)新课讲授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话特有的表现形式。

图片欣赏:齐白石《不倒翁》思考:诗、书、画、印在作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学生讨论赏析:《荷花水鸟图》体验:学生分为两组一组题目:为画提诗二组题目:为诗作画提款知识:中国画的提款常见的有横提、直提、多提、随形提、穿插提、满提等。

印章知识:印章一般分为三种:即姓名章、斋馆章、闲章。

(三)小结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源于坐着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诗意的理解。

(四)课后讨论:1、篆刻和书法是如何融入绘画艺术的。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字体:大中小2013-10-08 14:13:00公告:全套教案打包全套说课稿打包全套课件打包本课教学内容为美术绘画模块第一课《笔墨丹青》中第1项,主要讲述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

本课为绘画开篇之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中国画对于高中生来说距离较远,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

可以说学生的国画基础较薄弱。

因此,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熟练软件的使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信息技术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利用Photoshop软件完成课堂作业。

三、教学过程:四、(一)课前预习:学生利用顺义一中教学网络平台阅读资料,对画家的生平事迹、生活背景有一大致的了解,师生在教学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教师及时答复。

设计意图: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在不同时间内,在家进行预习、讨论、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且教师也能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答复,节省了课上时间。

(二)导入新课:出示倪瓒作品《六君子图》和凡高作品《星月夜》,进行比较,学生思考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而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1、以诗入画,以景抒情。

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⑴出示图片。

徐渭的《墨葡萄》(此图经过处理,诗文用软件去掉,以便学生体会诗画结合的寓意)⑵教师提问:这张给大家什么感受?⑶教师总结:有的同学说,作品画的不像葡萄,没有那么真实。

初中美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3)运用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中国与西方绘画技法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追求。

(2)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2)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让学生尝试以诗作画和以画作诗。

【教学过程】一、引入播放视频2008 年奥运会开幕式片段提问: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70 米的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大气与独特的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从此,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中国画。

那什么是中国画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讲解中国画的分类。

中国画除了装裱形式的独特,还有什么地方与西方绘画不同呢?下面,我们在两组画的对比中一起寻找答案吧。

(课件展示一幅中国画和一幅油画)比较中国画和西方油画(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小结:1. 材料不同:油画:画布、油画颜料、油画笔。

国画:宣纸、国画颜料、墨、毛笔。

2. 技法不同:油画:焦点透视、写实。

国画:散点透视、写意、无背景。

3. 画面不同:油画:只有绘画。

国画:几乎每幅画都有诗、书、画、印四个元素。

二、新课讲授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笔墨丹青
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主要讲述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

本课为绘画开篇之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中国画对于高中生来说距离较远,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

可以说学生的国画基础较薄弱。

因此,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熟练软件的使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信息技术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利用Photoshop软件完成课堂作业。

三、教学过程:
四、?
(一)课前预习:
学生利用顺义一中教学网络平台阅读资料,对画家的生平事迹、生活背景有一大致的了解,师生在教学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教师及时答复。

设计意图: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在不同时间内,在家进行预习、讨论、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且教师也能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答复,节省了课上时间。

(二)导入新课:
出示倪瓒作品《六君子图》和凡高作品《星月夜》,进行比较,学生思考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而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以诗入画,以景抒情。

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⑴出示图片。

徐渭的《墨葡萄》(此图经过处理,诗文用软件去掉,以便学生体会诗画结合的寓意)
⑴教师提问:这张给大家什么感受?
⑴教师总结:有的同学说,作品画的不像葡萄,没有那么真实。

其实这正是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讲究“写意”,而不追求“画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