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_朱月娥
浅谈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浅谈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作者:左圆圆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12期摘要: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文学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更是缺一不可,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贯穿着整个翻译过程,主要体现在译者对原文的充分理解、译者对相应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译者再现原文时发挥的创造性等方面。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创造性一、译者的主体性什么是译者的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主体的本质特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的特性。
具体地说,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
”(王玉樑:1995)。
译者作為翻译的主体,是指“译者在收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屠国元,朱献珑:2003)。
查明建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查明建,田雨:2003)。
总的来说,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
但是译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不代表可以随意对原文进行改造,而是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为了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使译入语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而进行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文学翻译是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过程,文学翻译更是一个难点,因为文学创作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跟原作者思想感情不一致的地方。
译者首先作为一个读者对原作进行解读,然后作为一个译者把所感悟到的原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自己的语言再进行一个诠释,其中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译者必须结合跨文化意识和自己本身积淀的文化底蕴,在不扭曲原文内容和感情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准确传递作者的思想,在读者和原作者之间扮演好一个沟通者的身份。
试论英语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试论英语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作用的发挥Summary: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逐渐被重视起来。
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的主体性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
要想翻译出优秀的译作,译者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但是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是无限制地任意发挥,而是会受到诸多因素制约。
译者只有正确认识并处理这些限制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翻译主体的作用,创造出优秀的翻译作品。
关键字:译者,文化意识形态,审美意识一、译者主体性的内涵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西方翻译界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形成了面向目的语文化的翻译理论。
翻译研究的目的语文化取向,凸显了翻译主体研究,开辟了翻译学研究的新视角。
翻译主体性的研究受到了西方理论界的极大关注。
法国著名的理论家,拉美文学及德国哲学的翻译家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ine berman)指出,译论、批评必须以译者为主体,提出了“走向译者”的口号。
操纵学派则认为文学翻译实际上是译者做出抉择和摆布文本的过程。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都有一定的目的。
因此译者为了实现目的,会按照自己对读者和目的语的理解对原作进行再创作,制定相应的翻译方法。
译者主体性到底指什么?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的文化和审美创造性。
(可以这么说,译者作为翻译主体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翻译时依据自身文化对原作理解、吸收和再创作。
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2.1 选材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翻译创作的第一步是选材。
所以译者主体性首先是体现在选材上。
选材时译者必须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因为作者所处的时代、其家庭背景、个人生活经历、写作风格等都与其作品有着直接密切的关联。
海德格尔认为人们在理解事物时,都是以固有的意识去积极地参与,而不是用空白的头脑去被动地接受,这就是他所谓的“先结构”翻译实际上是忠实于原作的再创作。
从翻译主体到翻译主体中心——谈译者主体性的制约
2018年18期总第406期ENGLISH ON CAMPUS从翻译主体到翻译主体中心——谈译者主体性的制约文/方成【摘要】从翻译主体出发,界定翻译主体中心,进而讨论翻译主体组成部分中作者,译者本身和读者对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制约,从而探索出研究翻译主体和译者主体性制约问题对翻译及其研究活动的启示和积极意义。
【关键词】主体;主体性;译者主体性【作者简介】方成,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翻译主体1.谁是翻译主体。
在研究翻译主体之前,我们先要弄清主体是什么。
主体,在哲学上是与客体相对应的存在,指对客体有认知和实践能力,是客体是否存在即存在意义的决定者。
对主体的研究,从很久之前开始,一直是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最开始人们对主体的研究并未与客体联系起来,而是一直以主体本位论的形式去讨论主体的定义以及内涵。
例如,在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他指出主体一是指主词和主语;二是指实体和载体,也就是属性、规定性的拥有者和承担者。
亚里士多德还说:“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
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中。
”这两句话指出实体作为主体是在一个判断过程中被当作主词,被作为属性和规定性的主体,在判断中行使着谓词。
还有人指出如物质是变化的主体等等。
还有费尔巴哈说:“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
”这些所指的主体都是在主体本位论上的主体。
而从17世纪开始,人们逐渐开始将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最著名的就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在他提出的这个命题中,他将主体的自我意识与现实世界完全的对立起来。
德国的康德把主体看做是一个不能被认识的“自在之物”,黑格尔把主体看作精神,客体则是精神的创造物,也就是说客体受主体的支配与控制,这也是第一次将主体与客体统一起来。
费尔巴哈则反对黑格尔的观点,反对把主体看作为精神或者意识,他认为精神或意识终究还是人的,即生物学意义上的感性的个人的产物。
这时的客体也由原来的精神创造物具体化成物质和物质世界。
阐释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
阐释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王瑞琼译者主体性研究近年来在翻译研究中反复提及,译者早已不再是诸多学者口中的“仆人”。
译者作为一个客观的存在,是原作与译本之间的“桥梁”,而这是一座会思考的桥梁。
译者选择翻译何种文本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正与乔治·斯坦纳的翻译阐释学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 引言译者主体性研究已成为中国译学界研究的新趋势,译者被认为是一部译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译者首先是一个人,每个人都会存在感情偏差,就会因为成长环境、文化背景以及心理构建等等因素对翻译的过程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正是这样后来才出现了译者“创造性叛逆”的研究,是译者给了原作第二次生命。
研究译者主体性,其实就是在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翻译。
2 何为译者主体性?2.1 译者主体性的定义译者主体性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查明建,田雨2003)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忠实原文本以正确传达原作者的意思,同时译者还需要承担另一个创作者的身份,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情感体现来再现原文本的意思。
正是因为译者的能动性才会有“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激烈争论,才有“创造性叛逆”的争论。
这也正是译者的主体性的有力体现。
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简言之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
(陈先达 1991:115)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主动性的一面,就必然会有受动性的一面。
2.2 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方法和视角2.2.1 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方法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方法采用穆雷(2010:13)的分类,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范式,也有学者会把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应用。
翻译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具体的研究还是需要深入到实证的研究,再用理论研究作为支撑。
在译者主体性的实证研究中,个案研究方法较为普遍,且基本都是从微观角度来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
第31卷第1期20 1 7年1月长沙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S H A UNIVERSITYVol.31 N o.1Jan.2 0 17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谢志辉(长沙大学外语系,湖南长沙41〇〇22)摘要:“译者为中心”是生态翻译理论的重要观点。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需 要对译文进行能动的选择,其选择与适应都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但是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是绝对的,而 是会受到翻译生态系统其他因素的制约。
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与制约都是为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和谐。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译者主体性;制约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4681(2017)01 -0103 -03近年来生态翻译学研究在国内译界蓬勃发展,一批中国 学者对该领域进行了深人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生态 翻译学从生态学的途径研究翻译,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 交叉研究。
该研究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 研究,以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指导,探讨 “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适应与选择行为的相互关系和基本 特征,论证和构建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1]。
生态翻译学强调译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译者是翻译过程中一 切“矛盾”的总和,并关注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
那么,在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是如何凸显的,又受到何种制约呢?本文将结合生态翻译理论的观点探讨 译者主体性。
一生态翻译学与译者主体性的彰显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
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关 联性、类似性和同构性[2]。
“自然选择V‘适者生存”的自然 生态理念也适合于翻译生态,只有适应了才能生存,不适应 的就生存不好,或遭到淘汰。
而在与翻译相关的各因素中,只有译者才具有适应能力和选择能力,译者为了不被淘汰,就会尽可能做出各种选择,这些选择就是为了适应真实的生 态环境所做出的反应,或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二语教学翻译课堂中译者主体性表现
二语教学翻译课堂中译者主体性表现作者:王晓转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09期在二语教学中,翻译课是提升学生语言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翻译的实质是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之间跨越时空进行的文化交流。
人们通常只重视翻译活动本身而忽略了译者的重要性。
随着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理念的出现,译者终于站到了与原作者对等的舞台上,翻译作品也不再是原作的附属品。
因此,在二语教学翻译课堂中,引导学生把握译者主体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以林文月和周作人的《枕草子》中文译本为例,分析译文中翻译主体性的表现。
希望能够为二语翻译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译者主体性提供有效的帮助。
自20世纪70年代,翻译领域出现了“文化转向”理论后,翻译作品不再是原作的影子。
根据现代翻译理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具有主体性。
译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翻译直觉对翻译有重要影响。
译者主体性的核心是能动性,而目的性和受动性是主体性特征的一部分。
本文以林女士和周先生的译本为例分析译者主体性的三个表现。
1.1 译者主体性的能动性能动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积极地将自己融入到原作文化中所发挥的特性。
为了更准确地向读者传送原文意思,译者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译文进行再创作。
另外,译者在把握原文内容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增加对原文内容的解释。
原文中没有而被译者主动添加的部分是译者能动性的表现之一。
林文月女士和周作人先生在《枕草子》的译本中都明确表现出了译者的主体性。
例文:春は曙。
やうやう白くなりゆく、山際(やまぎわ)すこしあかりて、紫だちたる雲の細くたなびきたる。
林:春,曙为最。
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
周: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
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地飘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原文中虽有「春は曙」,但仅根据字面意思翻译就是「春是曙」,这样的直译读者并不明白。
清少纳言的风格以简洁明了著称,原文中虽未写明,但作者想表达是「春には曙が一番美しい」的意思。
论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其制约因素
论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其制约因素作者:朱兰珍来源:《职业时空》2010年第05期摘要:目前译者主体性成为国内外翻译界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正确、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是翻译成功的关键,也是翻译活动的魅力所在。
文章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并进一步探讨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翻译操作过程的影响,并指出译者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翻译过程;译者主体性;制约因素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译者始终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的文化边缘地位,常被人冠以“仆人”、“画家”、“媒婆”、“翻译机器”等不雅的称呼,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能得到应有的肯定和重视,以致译者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原文作者及原作的后面,完全成了隐身人。
但随着功能主义、解释学和解构主义等新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和译论研究,译者的地位,其在翻译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译者、译论研究者及评论家的重视。
一、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所谓主体性,就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
具体的翻译过程是翻译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译者主体性表现得最为显著的层面。
以文学翻译为例,翻译过程中译者至少需要表现出三种文学身份,即读者、阐释者和作者(文学再创造者)。
首先作为读者的译者是最积极、最主动、最富有创造意识和钻研精神的。
译者需要调动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激活想象力和审美力,将作品“召唤结构”中的“未定点”、“空白点”具体化,调整自己的“先结构”,与作品达到“视界融合”,从而实现文本意义的完整构建。
其次作为阐释者,译者需要发挥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语言作为艺术表达的无限开放的潜在性,不同的译者对原著的阐释会有无限的视域,任何译者对文本的阐释都不会是终结的圭臬,而只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段理解过程,是“一段特殊的历史逗留”(张德让,201:23)。
所有的译作皆生成于不同的历史环境下,皆以译者各自的阐释视角,以各自时代的读者为阅读对象,采取适合各自时代语言规范和普遍接受的形式而译出的阶段性版本。
译者主体性及其对杨氏夫妇《红楼梦》译本的影响
译者主体性及其对杨氏夫妇《红楼梦》译本的影响作者:陈璇来源:《校园英语》 2021年第16期文/陈璇【摘要】翻译学的“文化转向”凸显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研究多采用“文化转向”中的目的语文化导向的研究角度,将译者置身于目的语文化中进行考察分析,关注翻译中背离原文的现象。
本文对文学翻译本质进行探讨、采用多元系统理论、解构主义理论及勒弗尔的翻译即改写的观点对传统的“忠实”翻译标准提出质疑,指出“紧随原文”的翻译风格也能体现译者主体性,是译者主体性受源语文化影响的体现。
本文通过对分析杨宪益夫妇的文化身份及翻译能动性,指出其“紧随原文”的翻译风格是译者的文化身份和审美价值观所决定的,为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提出新想法。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源语文化;目的语文化;红楼梦翻译【作者简介】陈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传统翻译理论将忠实于原文视作优秀翻译作品的唯一标准。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对忠实这一标准提出质疑,使译者摆脱了“忠实”这一不可能的使命。
然而研究常将翻译中背离原文的现象视作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体现,而忽略了翻译作品中“紧随其文” 的翻译风格,即着力保留源语文化特有文化形象及语言风格的做法,同样体现译者主体性。
《红楼梦》共有9个英译本,其中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 A Dream of Red Mansions(文中用“杨氏夫妇红楼梦译本”指称)和David Hawks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 为两个完整译本(陈宏薇,2004:46)。
杨的译本采用异化策略,高度尊重源语文化和源语言,有时被指过于平实。
Hawks采用归化手法,译本更为生动。
正是杨译本与同一时期的译本相比的显著特点,引发了本研究的兴趣。
二、“紧随原文”的翻译风格及译者主体性“紧随其文”是一个相对概念,与“背离原文”的风格形成对比。
“紧随其文”的翻译风格不同于简单的直译,其区别主要在于前者保证了译文通畅可读,而非字字对应的机械式翻译。
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肖飒摘要:近些年有关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突出了译者的文化创造者身份和翻译主体地位。
但实际上,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作者和读者皆为翻译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译作是这三者智慧的结晶。
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的关系。
为保证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翻译研究应从主体性研究延伸到主体间性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翻译主体的几种争议及译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关键词:译者;翻译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译者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是在翻译活动中体现出来的。
毫无疑问,是译者在进行翻译。
但长期以来,纵观中西翻译史,译者的主体地位始终未得到确立。
直到1980年,翻译研究者才把译者为翻译主体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科学研究。
从此之后,就译者是翻译主体一说再无反对声音出现。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翻译主体争论和研究的重点进而转向翻译主体包括哪些成员与怎样界定翻译主体等问题。
一、国内翻译主体研究现状西方文化翻译理论于1980年开始引入我国。
在它的影响下,国内翻译理论从传统研究阶段迈向了现代研究阶段,有关翻译问题的研究也相继展开。
有关这一主题的研究人员包括:杨武能、许钧、谢天振、查明建、屠国元等。
在《阐释,接受与创造的循环》中,杨武能辩称,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通常是人,主体和客体也是相互对应的。
因此,他认为:“文学翻译的主体与其他文学活动一样都是人。
”也就是说,作家、翻译家、原著、翻译作品及其读者这五个要素中,原著和翻译作品仅是一种工具或传播工具。
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承载者是创造的客观对象。
在所有这些创造性活动中,翻译者无疑是中心人物,并且扮演着最积极的角色。
在原著和作者面前,他是一名读者;在译本和译文读者面前,他又成了一名作者。
(1)谢天振在《译介学》中表示,除了将翻译者和读者视为翻译的主体之外还包括接受環境。
很明显,这与他所讨论的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有关。
(2)从研究和实践的角度看,刘宓庆认为翻译理论的研究者和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外宣翻译的译者主体性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外宣翻译的译者主体性一、引言生态翻译学强调译者主体性与翻译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为研究译者主体性提供新视角。
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译者进行外宣翻译活动时,应充分发挥译者主体作用,进行语言、文化、交际三维度转换,适应外宣翻译生态环境。
二、生态翻译学简述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适应选择学说,胡庚申首次创造性地提出“生态翻译学理论”,强调将生态学融入翻译研究。
翻译生态——指翻译主体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
也就是说,翻译生态是翻译主体在其周围环境的生存和工作状态[1]。
胡庚申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生存目的是适应环境,选择依据是优胜劣汰。
一方面,译者要充分适应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该环境为一个多要素的生态系统,涵盖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另一方面,译者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选择翻译文本、策略等,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需求。
胡庚申提出“生态翻译学”,创新了传统译学研究理论与实践,体现了中国学者对构建中国译学理论的积极探索[2]。
(一)翻译行为的“适应与选择”译者需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包括各个元素及其动态变化,即语言环境、社会背景、读者审美需求、意识形态等方面。
同时,译者需有意识、能动地选择合适的文本材料、翻译策略等,并进行译文审校和润色,不断适应动态的翻译生态环境。
首先,译者通常会将自身置于并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有意识地选择符合自己的翻译风格和能力的作品进行翻译。
例如,《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是我国向外国读者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文本,译者应担负起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责任,准确译出中国过去一年的重点工作及其政治内涵,为外国读者正确认识中国搭建起重要桥梁。
另外,译者自身的个人经历、专业领域等也是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
其次,译者在进行具体翻译实践时,需充分考虑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个因素,不能只停留在语言层面,也要关注文化背景差异、交际需求等,进行语言、文化、交际“三维转换”[3]。
评价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评价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作者:缪沐珍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4期一、引言对于译者主体性的分析在翻译研究中已不少见,但从评价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译者在作品中的评价性语言来分析其主体性的并不多见。
文中采用的《声声慢》英译本作者分别为林语堂、许渊冲、杨宪益与朱纯深,都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旨在为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以期在翻译评价中得出更为准确、客观的结论。
二、评价理论与译者主体性1.评价理论。
评级理论由澳洲语言学家马丁(James.R.Martin)提出,旨在补充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人际功能论述的不足。
“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文本中语言手段共同作用而表达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强弱,价值观念的来源方式以及如何使读者与作者意见保持一致的方式”(马丁:2003)。
2.译者主体性。
业界一直以来尝试为译者主体性下一个明确定义,目前较为权威的便是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田雨:2003)。
三、《声声慢》译本分析1.评价资源分析。
在《声声慢》原文中,笔者总结出情感资源5处,判断资源4处,语势3处。
根据译文的评价意义可分为四种:原文的评价标度一致;评价标度高于原文;评价标度低于原文;没有译出原文的评价意义(张美芳:2005)。
2.译者主体性分析。
译者对于原文的解读一般来说是基于自身所持的翻译理念,四位译者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造诣都颇为深厚,但是生活的年代却不完全相同。
本文所提到的前三位译者:林语堂、许渊冲和杨宪益三位老先生都是属于近代时期的翻译家,而朱纯深教授所属的时期更为靠后。
林语堂先生秉持其提出的“忠实、通顺、美”的翻译三标准,在译文中延续原文诗词的结构,译文也具有诗词的特点,如押韵,句子相对不够完整等。
而在评价资源分析中可以看出,林先生用词多为低于原文评价标准,也是采用了一种符合英文习惯的表达方式,并以此实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
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作者:马亚丽王亚荣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4年第10期【摘要】文章对国内外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做了综述。
全方位地阐释了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翻译过程不仅是一个从原语到译语的简单转换过程,而且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
从而使翻译者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要注意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要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一、引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得译者在翻译研究中的地位被重新发现并确立起来,而译者的主体性问题也自然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国外研究翻译是吸收域外文化成果最直接的有效方式。
而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翻译中却长期受到屏蔽。
20世纪70 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界出现了“文化转向”,尤以苏珊·巴斯内特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为代表。
[1]这推动了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转向文化层面,从原语研究转向译入语研究。
人们发现翻译过程不仅是一个从原语到译语的简单转换过程,而且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
从而使翻译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译者也经历了从幕后到幕前和从隐形人到主体的漫长过程。
[2]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渐渐成为翻译研究中的热点课题。
各种翻译流派重新确立了译者的地位和身份,当代翻译理论如功能学派、描写学派、阐释学等都开始质疑原文的唯一权威性,并将译者推向更主导、更权威的地位。
劳伦斯·韦努蒂提出在翻译中要求译者隐身是错误的。
乔治·斯坦纳的基于阐释学分析的翻译四步骤也体现了译者的存在及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安托瓦纳·贝尔曼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唐》中指出,译论批评必须以译者为主体和基本出发点,并提出了“走向译者”的口号。
[3]三、国内研究在国内,早在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开始进行译者主体性的研究。
其中有代表性研究:袁莉(1996)、高宁(1997)、查明建(2003)、陈大亮(2004)等。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作者:张晓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17期摘要: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
我国翻译理论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对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的讨论,80年代以来,中外翻译理论界对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探讨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性。
在强调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同时,必须看到译者主体性有着明显的限度。
关键词:文学翻译 ; 译者主体性 ; 限度文学翻译不仅是跨文化的语言转换活动,而且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文学翻译之所以可以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根本原因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观能动性的投入。
本文主要探讨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翻译主体性包含受动性,即主体性限度。
在这里,受动性因素包括两种语言的特点、习惯,语言转换的客观规律,原作的语言、文化和审美特征,译者所处的时代语境,特定时代的翻译观,等等。
以下我们先对中外译论界关于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这一问题的有关论述进行梳理和分析,然后就译者主体性限度谈一点看法。
一、翻译名家论文学翻译与创造性我国新文学运动以来涌现出来的著名文学家几乎都是一身而兼两任,他们既是作家同时是翻译家。
他们的创作和翻译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对翻译与创作的关系都进行过论述。
早期的翻译家基本上都是从原作“神韵”的再现这一角度来阐述翻译的创造性的。
茅盾是新文学运动开展以后在译论中提出“神韵”这一翻译美学概念的,只不过当时论述的重点是要注意不同作家的作品中的“神韵”的传达。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茅盾对翻译与创作进行了比较。
此外,曾虚白对神韵的有关阐述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发。
针对陈西滢提出的“神似”是“一个极飘渺的目标”,而其所谓“神韵”也“仿佛是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一种神秘不可测的东西”,曾氏明确提出“神韵”“只不过是作品给予读者的一种感应。
可见,译者从原作中所获得的“神韵”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
因此在他看来,让译者与原文同化为一是绝无可能的,“因为化来化去,他总化不掉自己内心的弦线所弹出来的声音,永远脱不了主观的色彩”。
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讨与分析
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讨与分析作者:赵琪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6年第10期摘要:在翻译生态学视角下,虽然将译者的主体性充分调动起来,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旧受作品以及作者的文化背景所影响,制约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本文通过研究翻译生态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意义,探讨分析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制约因素,希望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翻译生态学;译者;主体性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加大,翻译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翻译人员也受到国家的重视,对于译者的主体性研究更引起学者的关注。
翻译生态学的出现,为译者的主体性探讨与分析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在翻译生态学的新视角下,译者以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为依据,面对外界与内部的大环境,克服主观与客观条件的制约,实现在翻译过程的主体作用发挥。
一、研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意义翻译生态学是将翻译过程与生态自然系统紧密相连,并在其相互作用下进行研究,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对翻译的探讨与分析,应对翻译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翻译对作品的完美诠释。
1.将译者的主体性放在翻译过程中的首要位置在传统的翻译学中,译者的主体性往往被学者忽视掉,甚至被认为严重影响作品内容以及精神的诠释,被当成一种消极因素看待。
然而,在翻译生态学视角中,完全颠覆了这些看法,认为译者具备的文化背景以及观点对翻译有积极的作用,提倡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并在翻译过程中将其置于首要位置。
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一些理论观点都诠释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
例如,茅盾指出“翻译文学之应直译,在今日已没有讨论之必要”。
卡特福德提出“对等语”“级无限”与“级受限”等翻译思想。
2.以人为本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在翻译生态学视角下,不仅注重译者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以译者为整个过程核心,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
这也是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研究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意义所在,更对今后译者主体性的挖掘起到很大的帮助。
跨文化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研究_译者主体性
跨文化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研究_译者主体性论文导读::在这个跨文化活动中。
而它在诗歌翻译中体现得更加显著。
关于译者主体性。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诗歌翻译,译者主体性众所周知,20世纪的西方哲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它经历了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语言论的转向,最终将人文科学从科学主义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在其影响下,译学研究也出现了类似的“文化转向”,其中影响较大的理论是埃文-佐哈尔(ItamarEven-zohar)的多元系统(Polysystem)理论,吉蒂昂·图里(GideonToury)的描写翻译(Descriptive translation)理论,以及安德烈·勒弗菲尔(André Lefevere)和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的“操纵学派”(Manipulationschool)理论。
这种文化转向使得译界逐渐形成了面向文化研究尤其是译入语文化研究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使翻译研究由以语言和文化为本体的研究转向以人为主体的研究,即“译者转向”。
整个翻译过程其实是译者的一个跨文化交际活动——对原作的理解必然带有自己的主观性,对原作的翻译处理也无疑会打上其主体性作用的烙印。
关于译者主体性,查明建在《中国翻译》中提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查明建2003:22)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就体现为译者的语言风格、个性审美偏好、文化底蕴等对译作的影响,而它在诗歌翻译中体现得更加显著。
一、译者语言风格对译作的影响语言风格是展现一部作品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译者能否再现原作的风采,其语言风格会对译作产生重大的影响。
本文首先一篇汉译英诗,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的节选为例来分析译者语言风格对译作的影响: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rose,/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O 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he tune,/And fare thee weel, /my onlyLuve,/And fare thee weel awhile;And I will come again, myLuve,/Tho'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By Robert Burns)译文(1):颖颖赤墙靡,首夏初发苞译者主体性,恻恻清商曲,眇音何远姚?掺祛别予美,离隔在须臾论文格式。
生态翻译观下散文英译中主客体关系之转换--以《荷塘月色》英译本为个案
V o l . 1 5 N o . 1 J a n . 2 0 1 5
[ 5] 3 9 ” 胡庚 申 教 授 开 创 的 生 态 翻 译 视 角 互动的整体 。
下的翻译理论详细阐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本 质的认识过程 , 即翻 译 是 译 者 适 应 与 译 者 选 择 的 交 替循环过程 , 认为翻译是 “ 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
[ ] 4 2 选择活动 。 ” 因而翻译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译
然译者是 主 体 , 原 文 作 者 理 应 归 结 为 翻 译 的 主 体。 而在此翻译实践活动中涉及的其它因素 , 如原文 、 原
收稿日期 : 2 0 1 4 0 9 1 1 基金项目 : 2 0 1 3 年度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1 6 6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郁” 描写周遭环境 , 呈现出一幅荷塘边静谧阴沉的生 态景象 , 实则暗指作者苦闷压抑 , 而又寻不着出路的 心境 。 因而 , 客观事 物 “ 幽 僻 寂 寞 的 路” 、 “ 蓊蓊郁郁 的树 ” 参 与 了 朱 自 清 的 主 体 情 感 和 生 命 体 验 活 动。 译文中 , 作者 采 用 直 译 的 方 法 , 用“ e a c e f u la n ds e p , ” 来描述夜晚寂静的小路 , 给人一 种 s o l i d a r c l u d e d y 身临其境的感觉 。“ 蓊 蓊 郁 郁” 这 组 叠 声 词, 除了有 “ 茂盛 ” 的含义外 , 淋漓尽致的刻画出周遭环境之静 作者郁 郁 之 情 思 。 朱 纯 深 把 该 词 巧 妙 的 译 寂压抑 , , 借助“ 音 的 重 叠, 为“ a l u s h, s h a d m b i e n c e” s h” ya 类似汉语中的 “ 嘘” , 以此营造安静的环境 , 再现原文 中静谧阴沉的意境 , 和作者心中淡淡的忧伤 。 曲曲折折 的 荷 塘 上 面 , 弥 望 的 是 田 田 的 叶 子。 叶子出水很高 , 像 亭 亭 的 舞 女 的 裙。 层 层 的 叶 子 中 间, 零星地点缀着 些 白 花 , 有 袅 娜 地 开 着 的, 有羞涩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 又如碧天里的星 地打着朵儿的 ; 又 如 刚 出 浴 的 美 人。微 风 过 处, 送 来 缕 缕 清 香, 星,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这时候叶子与花 也有一丝的颤动 , 像闪电般 , 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 了 。 叶子本是肩并 肩 密 密 地 挨 着 , 这便宛然有了一 道凝碧的波痕 。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 遮住了 , 不
英语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研究
英语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研究作者:朱建丽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05期语言翻译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其成为存在的一部分及作为被研究的对象似乎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趋势,因为这种趋势是人类由零星散居到不断加强一体化过程的重要部分,各个民族、各个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必将从语言的相互学习和翻译做起。
译者在语言翻译中扮演的角色直接决定着其必将成为整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英语翻译也是如此。
在复杂的翻译活动中,译者无疑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角色。
可是长期以来译者的主体性意识得不到重视,译者社会地位与原作者相差甚远,一直处在一个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直到翻译研究中出现了文化转向之后,译者的主体性研究才有了合适的生长土壤。
本文以下将主要围绕英语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地位的问题,探讨相关的问题。
巴斯奈特指出,翻译活动是连续的,绝非处在真空中,对译者而言存在着各种文本和超文本的限制。
以勒弗梅尔的“三因素”论来审视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外在因素,即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观。
作者仔细探讨在这些因素影响下译者是如何发挥主体性,以及译者是否隐身的问题。
毫不夸张地说,赞助人对翻译活动的宏观走向,翻译文学的兴衰,译者的社会地位等都起着极大的影响。
作者指出,在面临赞助人的强势要求时,译者通常别无他法,只能抑制自己的再创造的冲动。
不过他也能够通过与其协商谈判,使自己不至于彻底隐身,从而使主体性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彰显。
意识形态和赞助人联系密切,赞助人用它来评判该怎么译,以及译得是否合乎规范。
而诗学观则是和译者主体性联系得最为密切的一个超文本因素。
由于有着迥异的诗学观,不同的译者可能决定遵从还是背离主流意识形态。
而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背离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大彰显,而译者隐身则成了不可能之事。
首先我们需要从更高层面上理解翻译的功能,这有助于探讨英语翻译中译者的角色定位。
“翻译”较为简单的定义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从翻译社会环境和译者主体性
从翻译社会环境和译者主体性作者:刘洋来源:《神州·下旬刊》2019年第10期摘要:译者主体性,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界关注比较多的一个话题,从原先的原文主体和读者主体到译者主体性的界定,是翻译史上的一大革新。
林语堂先生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文坛的语言大师,他的众多小说受到广泛关注,其文学著作 Moment in Peking便是其中之一。
其中原文及原文,作者与译本及译者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涉及到乱世沧桑与生离死别的社会环境背景,至交好友与至亲父子的人物关系。
这些背景对译者的主体性有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环境;译者主体性;京味;文化意象一、翻译的社会环境1.原作者林语堂先生林语堂先生的《瞬息京华》,在作品中表达了中西方文化独立而又相融互补的观点,使西方读者从他们熟悉的阅读视角和文化层面上了解当时的中国。
2.感想这本小说着重描写了曾,姚,牛三大家族的兴衰历史,其中还注入了浓厚的道家思想,姚木兰的父亲姚思安曾出走去寻求道,人生的领悟,他看的比谁都要透彻,一切顺其自然,这也是林语堂先生的信仰。
例:语言风格“What is the use of silver when you are dead?”Replied the driver.“Those bullets from foreign rifles don’t recognize persons.Peng-teng!It goes through your brain-cap and you are already a corpse with a crooked queue.”郁译:“人死了银子有什么用?”那个赶车的答道,“洋枪里的子弹才不认人呢。
嘭腾一声打穿你脑袋,你就翘了辫子。
”本书主要的描述范围就是北京,所以在翻译时应注意本文所处的一个社会环境。
“翘辫子”的说法,符合北京方言俚语中的“死”的说法,也十分符合车夫的人物身份。
不了解此话的人如根据英语的 corpse with a crooked queue翻译成“一个弯着辫子躺在地上的死尸”,不怪异得很,哪里来的京味可言呢?二、译者主体性1.定义译者主体性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谢志辉【期刊名称】《长沙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1)001【摘要】Eco-translatology accords a centrality of place to the translator.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eco-environment, the translator will select the most suitable translation, and both the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reflect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But the subjectivity, constrained by different factors in the translation eco-system, is not absolute at all.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nd the constraints are both for the balance and harmony of translation eco-system.%"译者为中心"是生态翻译理论的重要观点.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需要对译文进行能动的选择,其选择与适应都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但是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是绝对的,而是会受到翻译生态系统其他因素的制约.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与制约都是为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和谐.【总页数】3页(P103-105)【作者】谢志辉【作者单位】长沙大学外语系,湖南长沙 41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相关文献】1.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苗族古歌·融水卷》英译的译者主体性发挥 [J], 陆莲枝2.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 [J], 李紫昂; 赵泽超; 邓建华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蒹葭》两英译本为例 [J], 励唯璐;张琬怡4.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英译译者主体性探究 [J], 王君5.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公示语英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 [J], 何树林;邓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朱月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y u e e z h u2003@y a h o o.c o m.c n 长沙市 410004)摘 要 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相似性和同构性。
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确定译者主体和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正确理解源语作者和源语文本,恰当处理好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关系,有效进行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沟通,使各翻译主体间形成互动、和谐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译者主体性介入无处不在。
这一介入有利于在各语种间建立共生关系,以维护民族文化个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全球文化生态圈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 翻译 主体生态系统 生态学理论 译者主体性A b s t r a c t 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i s s i m i l a r t o t h e n a t u r a l e c o s y s t e m i n t h e i r c o m p o s i t i o n.B y c o m p a r i n g t h e s e t w o s y s t e m s,t h i s p a p e r i n t e n d s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 a n d t h e e c o s y s t e m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u b-j e c t s,a n dt o r e v e a l t h a t 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f i n d s i t s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i nc o r r e c t l y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 a u t h o r a n d t h e t e x t i nt h e s o u r c e l a n g u a g e,p r o p e r l y d e a l i n g w i t h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t e x t s i nb o t h s o u r c e l a n-g u a g e a n d t a r g e t l a n g u a g e,e f f e c t i v e l y c o m m u n i c a t i n g w i t h t h e a u t h o r i n t h e s o u r c e l a n g u a g e a n d t h e r e a d e r s i nt h e t a r g e t l a n g u a g e,e s t a b l i s h i n g a n i n t e r a c t i v e,h a r m o n i o u s e c o s y s t e m.T h i s w i l l c o n t r i b u t e t o b u i l d i n g ac o-e x i s t i n g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c u l t u r e s s o a s t o k e e p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c u l t u r e a n dt h e d i v e r s i t y o f t h e c u l t u r e s o f t h e w o r l d,w h i c hw i l l h e l pb u i l da n dd e v e l o p ah e a l t h y 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 g l o b a l c u l t u r a l e c o s y s t e m.K e yWo r d s 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 o f s u b j e c t s e c o l o g i c a l t h e o r y t r a n s l a t o r'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1 引 言翻译生态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全球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
在国外,N e w m a r k,〖1〗提出了翻译具有生态学特征的说法,K a t a n〖2〗对翻译生态文化进行明确的分类,C r o n i n〖3〗首次明确提出“翻译生态学”(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l o g y)这一概念。
在国内,近年来也不断有人借用自然生态的术语或概念来描述翻译活动的生态性特征、持续性研究和翻译生态学关注的焦点和发展研究的趋向等〖4-8〗,孙茜〖9〗等用翻译生态学理论阐释翻译实践。
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受到中外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的研究主要从阐释学理论出发,讨论文学翻译中译者地位、译者主体的创造性〖11-14〗,刘宓庆〖15〗则从美学的角度谈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但此类研究并未把译者置于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进行整体性、协调性的研究。
因此,本文通过对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联性、类似性和同构性的讨论,来研究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译者的主体性;在生物多样性理论、生态学种群理论、限制因子定律等理论的参照下,探讨译者主体在维护语言多样性、实现文化的互惠与共生和保持文化自我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2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与译者主体性翻译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内,翻译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翻译生态单位。
”〖8〗翻译主体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其生产者指译者,是翻译产品的创造者;消费者包括译者和译语读者,是翻译产品的享受者;分解者指翻译研究者。
各翻译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平衡的翻译主体生态第23卷1期2010年2月中国科技翻译C H I N E S E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T R A N S L A T O R SJ O U R N A LV o l.23.N o.1F e b.2010*资助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X J K06Q G D019)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08](08112)。
收稿日期:2008-08-27/55系统,而译者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既是读者又是作者,因此他在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居于中心位置。
2.1 自然生态系统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A.G.T a n s l e y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
它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两部分组成,前者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包含阳光以及其它所有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物质:水、无机盐、空气、有机质、岩石等。
后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消费者指依靠摄取其他生物为生的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能量;分解者也是消费者,但它们是特殊的消费者,所以又称“还原者”,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在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
一个生物群落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而无数个生态群落共同组成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
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在生态系统中既适应着环境,也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各种基础物质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2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生态语言学认为语言系统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言系统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映射,语言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语言与生态的结合不仅仅是新范式的建立,而且是一个双赢互动过程。
”〖5〗翻译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翻译生态系统当然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的一部分。
如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翻译生态系统由翻译无机环境、翻译生物群落组成。
这一系统中的无机环境指原语文本及原语文本、作者、译者、读者和翻译研究者等的社会历史语境;翻译生物群落,即翻译主体,其生产者包括作者和译者,作者生产原作,译者的翻译行为受作者的影响,但直接参与翻译行为的是译者,他是翻译产品的创造者,在翻译生态系统中居于最中心的位置;消费者是译语读者,是翻译产品的享受者;分解者指翻译研究者,即特殊的消费者,他从译者和其翻译作品中总结、提炼和升华翻译理论,使其指导生产者即译者的翻译活动。
从这一关系链中可看出:译者的重要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他像绿色植物一样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原作和翻译的无机环境)通过光合作用(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转换机理),合成有机物质(译品),直接生产产品;另一方面,他同时又是消费者还可能是分解者,影响着整个生物群落,可见译者是在翻译生态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而各翻译主体———作者、译者、译语读者和翻译研究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独立运转的开放系统,即翻译主体生态系统。
2.3 译者主体性和翻译主体间性的生态辨证关系如上所述,译者在各翻译主体中处于中心位置,他与作者、译语读者、翻译研究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翻译主体系统。
各翻译主体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平等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即主体间性;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则表现译者的选材取向、对翻译标准的厘定和翻译策略的选择等方面。
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是肆无忌惮、无所顾忌的,而应充分考虑原语作者及其作品和译语读者,凭借翻译研究者的翻译理论与原则,关照主体间性,“只有处理好这多重的主体间关系,才能有成功的、出色的翻译。
”〖16〗因此,翻译生态群落中的各主体要相互融合,脱离主体间性的主体性,往往失去合理发挥的尺度,极易出现“过之”与“不及”的现象;而离开主体性的主体间性,因没有现实基础而成为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