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篇虚构的用来寄托作者社会理想的作品。
它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人们安居乐业、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图景。
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
这篇文章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
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色彩。
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朗朗上口,值得品味。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加深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语言现象的认识。
2.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3.掌握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来叙事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疏通大意,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能力。
2.引导学生查阅作者生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加以品析,帮助学生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意境和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外桃源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2.讨论世外桃源所寄托的社会理想,激发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品味优美、精练的语言。
2.难点: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
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走近陶渊明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
陶渊明生活在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
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简朴的生活。
又因他的洁身自好,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是晋宋时代著名的大诗人、辞赋散文家,所著诗文一并流传于世,有集八卷。
《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组诗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桃花源记》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桃花源记》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是唐代道士陶渊明所编写的一篇散文,内容讲述一个神秘的桃花源,人们在那里享受美好生活的故事。
这篇文章不仅描绘了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也传递了陶渊明对人文关怀和理想社会的构想。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份优秀的《桃花源记》教案,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篇经典文学作品。
一、教学目标1、了解《桃花源记》的文学背景和作者陶渊明生平事迹,掌握其写作风格。
2、理解桃花源的特点和桃花源人的生活方式,了解其影响和意义。
3、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建立自信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桃花源的特点和桃花源人的生活方式。
2、掌握如何从文中描绘和比较描写等多个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1、导入教师可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思考,通过简要介绍陶渊明的生平和写作风格,以及《桃花源记》的文学背景和历史背景,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探究(1)分析桃花源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找文中的关键词,如桃花、山水等,分析其象征意义和寓意。
(2)比较描写:教师可以选择文中结构相似但语言形式不同的段落,分析作者用比较描写手法的原因和意义。
(3)寓意分析:教师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探讨桃花源人的生活方式和陶渊明的理想社会构想等。
3、拓展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教师可以安排相关拓展活动,如课外阅读推荐、写作练习、文学讨论等。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检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掌握程度,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3、通过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成效和满意度。
五、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中学生来说,文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促进其个性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桃花源记》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桃花源记》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桃花源记》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桃花源记》是我国古代文学巨著之一,从初中开始,学生接触到这篇文章,往往会被它深深吸引。
在八年级下册的《国学经典》教材中,《桃花源记》被选为一篇重点阅读。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设计一节优质的《桃花源记》课,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领悟和理解这篇经典之作。
一、目标与需求通过阅读《桃花源记》,学生将会:1.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知和认同。
2.通过对全文的阅读和理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掌握文学鉴赏技巧。
3.锻炼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二、教学策略基于以上目标和需求,该课的教学策略可以采用“观看课件-合作探究-个性表达”三步法,充分结合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思维导图等多种教学方法,形成一个充满益智和趣味性的课堂氛围。
1.观看课件:启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本堂课一开始,可以通过展示精美的幻灯片或PPT,让学生先对《桃花源记》有个全面而清晰的了解:它是哪个朝代的作品,作者又是谁,这个故事里有哪些重要的人物、事件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等等,同时,也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或提问。
2.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探究然后,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提出一个问题,试图从自己的角度、背景和知识面来思考文本,例如:"这篇文章和现实有怎样的关系?"、"这个桃花源与小区、城市,社区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等等。
小组的成员相互合作,进行头脑风暴,并进行重要信息的收集、分类、筛选等工作。
最后,每个小组会派出一位代表,将自己的答案呈现给大家,并与其他答案进行比较和讨论,互相交流。
3.个性表达: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小组讨论之后,老师再集中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心得。
这里有两种方式:(1).每人都有机会在班级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体会或感受,并接受同学和老师的提问或评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桃花源记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桃花源记》的背景和基本情节。这篇文章通过渔人的经历,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它是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渔人发现桃花源的具体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陶渊明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出一个令人向往的理想境界。
(2)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课文中所学的修辞手法,以提高写作水平。
(3)文章主题的深入理解: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的象征,学生需要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以及作者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
(4)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理想境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举例:课文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的“具言”和“叹惋”,学生需要理解其分别代表详细说明和感叹的意思,从而把握作者对桃花源的赞美之情。
(4)体会作者情感:感悟作者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举例:如文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运用了排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桃花源的美好景象。
2.教学难点
(1)古代词汇理解:课文中有许多古汉语词汇,如“俨然”、“属”等,学生需要理解这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一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桃花源记》,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三是锻炼思维品质,分析课文结构和主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四是增强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古诗文的过程中,培养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五是培养人文情怀,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关注社会与人生。通过以上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新时期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9课《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
本文是一篇语言清新、通俗易懂的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读"贯之全线,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中,把握文言文朗读节奏及文言内容。
课堂设计上,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文本情节有自己的理解感悟。
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文,学习本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本文是一篇浅显易懂、语言质朴清新的文言文,以武陵人探桃花源的行踪贯穿全文,通过对桃花源自然景物、人文风俗的描写,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舒适安逸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劳动人民对连年战乱的无奈,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了解了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点,懂得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
但是,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思想内容上有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大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理清行文思路,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掌握文段古今异义词。
2、通过反复诵读,领会文章主题思想。
3、树立对美好生活积极向往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掌握文段古今异义词。
2、通过反复诵读,领会文章主题思想教学方法:诵读法;角色扮演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我们跟随着武陵渔人进入了桃花源,大家还记得那里的风光吗?能用自己的话回忆一下桃花源的景象吗?预设1:那里的土地非常平坦宽阔,房屋排列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植物,环境非常舒适优美。
预设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和犬吠声可以互相听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9.>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2.梳理渔人行踪,理清课文思路3.掌握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体会“世外桃源"所寄托的社会理想4.构想新时代的“世外桃源”激发学生建设新中国的热情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寓文中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作用课前准备:熟读课文、了解文意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世界上有一个美好的地方,在哪里人们衣食无忧、自由快乐、人人平等,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对,“世外桃源"。
那是谁描绘出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呢,它在哪里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陶渊明的>,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1.听读朗读视频,辨识读音,感知节奏。
2.全班自由读,根据内容把握语气与情感3.学生分段朗读,根据所学知识制定朗读标准评价表评价同学朗读效果(评价1-2人)例:姓名读音正确,吐字清晰节奏明确,断句正确能根据情节变化,语气有轻重缓急能表达人物情感4.小结朗读要求:(1)声音清晰,没有误读、回读获缺字(2)骈散句断句正确,有节奏感(3)语气有轻重缓急,表现曲折的故事情节(4)感情充沛,符合人物身份三、感知文意1.完成预习作业作者简介写作背景重点字词读音文体知识补充:作者及写作背景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因宅边种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
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及农村生活。
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练,被称为“田园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八年级下册 9《桃花源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9《桃花源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这是一篇虚构的用来寄托作者社会理想的作品。
它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幼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的图景。
尽管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从中透露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
这同陶渊明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
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
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
全文叙述委婉曲折,层次分明,语言质朴自然,写景明丽如画,虽幻似真,虽虚似实,用艺术的手法展示了一幅古代东方“乌托邦”的图景。
学习重难点1.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品味作品的语言。
教学流程一、导引1400多年前,一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
当我们遇事不顺时,当我们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都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事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也是如此。
他所处的时代黑暗动荡,自己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于是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去感受桃花源的那份神秘与美好。
二、想像桃源之“美”在上节课疏通了文意之后,我们感觉到了桃花源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
面对此景,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美,你看_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示例1: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
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
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示例2: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方法指导】在描绘美景的时候,不应当仅仅是翻译课文,还可以适当发挥合理化的想象,以细致的描写来打动别人。
古人的理想栖居梦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0《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古人的理想栖居梦——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0《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古人的理想栖居梦——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语文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本单元主要学习记事、状物、游记类的文言文,单元学习要求是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积累文言文知识,感知课文大意,了解古人的思想,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桃花源记》中作者通过渔人的游踪,虚构了一个安定和谐、美丽淳朴的桃花源,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学情分析《桃花源记》是语文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本单元主要学习记事、状物、游记类的文言文,单元学习要求是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积累文言文知识,感知课文大意,了解古人的思想,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桃花源记》中作者通过渔人的游踪,虚构了一个安定和谐、美丽淳朴的桃花源,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学情分析《桃花源记》是语文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本单元主要学习记事、状物、游记类的文言文,单元学习要求是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积累文言文知识,感知课文大意,了解古人的思想,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桃花源记》中作者通过渔人的游踪,虚构了一个安定和谐、美丽淳朴的桃花源,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教学目标通过朗读课文,结合文中注释和工具书,翻译重点句子,读懂文意。
通过抓住关键字词句,概括桃花源之美。
结合《桃花源记》的写作背景,分析塑造桃花源的原因探寻陶渊明的志向。
教学过程一、结合诗句,激趣导入同学们!古代的诗词中,有许多描绘桃花源的句子,如王维的“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苏轼的“桃源信不远,杖藜可小憩”;梅尧臣的“武陵源中深隐人,共将鸡犬栽桃花",这些诗句都写到了桃花源,表明诗人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
那么,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描绘的桃花源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9 桃花源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9 桃花源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桃花源记【教材简析】《桃花源记》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晚年之作,《桃花源诗并序》的序文部分。
诗人以洗炼的笔墨,通过对桃源的描绘,人物行为的记叙,虚构的理想境界,强烈震撼着读者心灵,成为后代作家的传统题材,表现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因此,感知桃源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朗读和自主学习,整体把握文本,理解文章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知文字,提炼信息。
积累迁移,培养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知“桃源"魅力。
【教学难点】解读“桃源”意义。
【教学方法】品读法、情境创设法、联想感悟法、拓展延伸法。
一、导入课前知道,我们已经学过《桃花源记》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桃源"。
而对桃源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由此可见,桃源的魅力,可见这篇序文的魅力。
今天,我们作以进一步理解、赏析。
二、齐读课文思考:在文中,围绕着桃花源,作者写到了哪些人呢?明确:(板书)桃花源人渔人太守刘子骥师:在文中,作者侧重从言行方面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那么,在渔人离开桃源后还想再寻桃源时,有一个行为,是倍受争议的,什么行为?“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明确:(板书)渔人——“说"1.(再次浏览文本)渔人将这次经历感受向太守娓娓道来,他会向太守一一“说”些什么呢?(择时鼓励:如果我们能结合相关语句,通过合理的想象描述情境或者征引诗文丰富文本内涵,谈谈自己的理解就更好了。
)如:美丽神奇的桃花林——“行"(缘溪行)、“欲穷”(欲穷其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想象着:悠悠的蓝天,淡淡的云烟,浓浓的绿树,绚烂的桃花,花瓣娇柔而轻盈地落下,在碧绿的溪水中晕染着一抹抹粉红的梦。
第9课《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9课《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案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正确的读音及朗读节奏,梳理常用文言词语与句式,积累文言词语。
(重点)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借桃花源寄托的社会理想。
(难点)3.品味文章朴素、简练的语言风格,体会陶渊明朴素自然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3.积累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朗读下面两首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王维《桃源行》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毛泽东《七律·登庐山》以上两首诗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桃花源",东晋诗人陶渊明曾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他心中的桃花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去了解他描绘的美好社会,去了解他对人生理想的渴望和追求。
新课教学:(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1.作者档案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
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的风格。
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为著名,有《陶渊明集》传世。
2.背景链接元熙二年(420)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
次年,刘裕杀害晋恭帝。
这些事件使陶渊明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家园,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二)梳理文言词语,疏通文意1.请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2.积累文章中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一词多义】(1)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2)舍:便舍船,从口入(动词,舍弃) 屋舍俨然(名词,房舍)【通假字】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同“邀",邀请)【词类活用】(1)复前行(名词用作状语,向前)(2)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4.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
”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
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2. 本文写作年代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扫除字词障碍豁然俨然黄发垂髫要还家邑人间隔此中人语云诣阡陌2、录音范读。
(要求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3、指导学生朗读(1)老师做些断句讲解和师范:A、忘/路之远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一般都是按意义单位划分或者按句子成分划分)B、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9 桃花源记》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9 桃花源记》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渔夫偶然发现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并描述了桃花源的自然风光、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
课文通过这个寓言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对文言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此外,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式不太理解,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课文的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把握,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美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通过感受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解释。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创设一个美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美。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教案
在本次《桃花源记》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并体会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深刻意境。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发现以提问方式引入课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对于“世外桃源”的概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显得有些拘谨,可能是因为对文言文的陌生感造成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解读文学作品,提出自己的观点;
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堂讨论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文本阅读与理解:《桃花源记》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特别是“世外桃源”的理想境界描绘,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通过分析课文,使学生理解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文学象征意义:文章中的“桃花源”不仅是现实中的理想之地,也具有象征意义,学生需要理解其深层含义。
举例解释:
-针对句式结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汉语与文言文的对比,辅以图表、示例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句式特点。
-对于文化背景的理解,教师可通过引入相关历史故事、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降低理解难度。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桃花源记》的背景和基本概念。这篇文章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纷扰的理想之地,反映了作者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它是文言文中的一篇经典之作,对于理解古代文人的理想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9《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9《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和特殊句式,读懂课文大意。
2.深刻领会世外桃源的美好。
3.体会作者寄寓的社会理想。
第一课时一、导入1.有一个成语叫“世外桃源",它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它出自于哪里呢?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桃花源记》。
这篇文章是作者《桃花源诗》前面的序言。
2.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可写景,可状物,本文是用游记的形式写成的一篇散文。
二、自学展示1.介绍作者陶渊明。
2.朗读展示。
请学生个别读,其他同学评议字音是否准确,感情是否到位,尤其要读出“忘路之远近”的兴致勃勃,发现桃花林的沉醉,进入桃花源村的震撼与赞叹等。
全班齐读。
3.讲桃花源故事。
先同桌互讲,一人一段,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然后推荐优秀讲故事者全班展示,有问题及时纠正。
三、整体感知1.全文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
预设:文章写渔人无意中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村并做客,离开桃花源的经过,以及后来人们再寻无果的事。
2.体会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来组织全文的特点,这也是游记散文的特点,一定要写作者的行踪,看到的景物以及游览时的感受。
即游记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四、布置作业请以渔人为第一人称给自己的朋友讲述这个故事,不少于500字。
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1.全文写了哪些内容?2.请解释下面这些四字词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二、赏析两个场景孩子们,好的语文学习就是把自己代入文章的情境,化身为文中的人物,此时此刻你们都是东晋太元年间的渔人和桃花源人,老师邀请你们参加一场记者招待会,回答世人的疑问。
请问幸运的渔人,你愿意接受世人的采访吗?好,谢谢你们,现在我宣布答记者问正式开始,首先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渔人来到我们班,老师代表世人提问了。
1.尊敬的渔人,在你的奇遇中,你看见了两个震撼人心的场面,请问是哪两个场面?注意先用原文回答,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9《桃花源记》优质课教案【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9《桃花源记》优质课教案【精编】一. 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文,描绘了一个远离世俗、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本文通过讲述渔夫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语言优美,情节引人入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桃花源记》,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并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与理想。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古文,对古文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桃花源记》中的意境和寓意较为深刻,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思考。
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与文章主题相契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4.发挥想象,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氛围,培养审美情趣。
5.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追求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把握,桃花源的美好氛围的体会。
2.难点: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美好世界。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涵。
4.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音乐、视频等。
2.参考资料:有关《桃花源记》的背景资料、译文等。
3.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创设一个美好、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分析重点词语和句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桃花源记优质课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标题:桃花源记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桃花源记》的背景和主题,并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社会价值观。
2. 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其文学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解读小说《桃花源记》背后的社会价值观。
2.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小说中隐藏的社会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
2. 板书工具和黑板。
3. 小说《桃花源记》复印件。
4. 学生讨论组织方式准备。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张山水画,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的含义。
2. 引发学生对于理想国家和乌托邦的思考。
步骤二:了解背景(10分钟)1. 分组讨论,了解东晋时期桃花源的历史背景。
2. 学生讲述各自组的研究成果。
3. 教师给出相关补充说明。
步骤三:逐章解读(30分钟)1. 将《桃花源记》分为几个章节,并列出主要情节。
2. 学生分组阅读各章节,并讨论各章节的重要情节。
3. 各组轮流发表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并与全班一起探讨。
步骤四:人物分析(20分钟)1. 学生回顾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分组讨论各人物在小说中的代表意义。
3. 各小组代表发表自己小组的解读并与全班讨论。
步骤五:社会价值观的讨论(2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所蕴含的社会价值观。
2. 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价值观并整理成小组报告。
3. 各组派代表发表小组报告。
步骤六:思考与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于理想国家和乌托邦的想法。
2. 学生个人撰写对《桃花源记》的思考和总结。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中的学生表现。
2. 学生的小组报告内容和汇报方式。
3. 学生的个人思考和总结。
七、拓展延伸1. 带领学生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并进行比较分析。
2. 了解其他乌托邦文学作品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组讨论和互动交流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加深了对《桃花源记》的理解和思考。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9课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教案》最新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教案
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9《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
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欣赏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二、自学:初步感知课文(一)认真听读,注意正音;自读豁(huò)然开朗俨(yn)然诣(yì)太守垂髫(tiáo)刘子骥(jì)阡(qin)陌交通便要(yo)还家1.自学:疏通字词。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咸:都。
所从来:从哪儿来。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云: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既:已经。
志:做记号。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2.自我尝试翻译课文,看看哪个地方在翻译的时候有困难的可与其他同学交流解决,如不能解决,可向老师提出来。
3.检查:出示练习,检查掌握情况:缘:缤纷:仿佛:舍:豁然开朗:俨然:属:阡陌:交通:具:要:绝境:无论:延:向:志:及:诣:志:遂:规:寻:妻子:三、分组讨论,明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2.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9.《桃花源记》第1 课时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9.《桃花源记》第1 课时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文章,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的美丽画卷。
本文通过讲述渔夫偶然发现的桃花源,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争、没有痛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世界。
文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文中的意境、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桃花源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追求和谐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
2.难点:分析课文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合作探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桃花源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方案,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方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桃花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桃花源的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桃花源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教案三篇
【导语】《桃花源记》描写了⼀个美好的世外仙界,在那⾥⽣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群避难的⼈,⽽不是神仙,只是⽐世⼈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的劳动取得的。
在这篇短⽂中,作者表达了⾃⼰对现实⽣活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学情分析: 《桃花源记》是⼋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篇⽂⾔⽂,作者是晋宋时期诗⼈、辞赋家、散⽂家陶渊明。
《桃花源记》描写了⼀个美好的世外仙界,在那⾥⽣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群避难的⼈,⽽不是神仙,只是⽐世⼈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的劳动取得的。
在这篇短⽂中,作者表达了⾃⼰对现实⽣活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经过了两年的学习积累,学⽣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的⼀般⽅法,也积累了⼀定的⽂⾔常识和⽂⾔字词。
⽽这篇⼩短⽂,有故事有情节,学⽣理解起来应该不难。
所以要更多地放⼿让学⽣⾃学感悟。
⼆、学习⽬标: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平,了解本⽂的写作背景。
2、认读⽣字,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
3、掌握常见⽂⾔实虚词,积累古今异义词;会翻译课⽂。
4、学习本⽂叙事脉络清晰、描写⽣动、语⾔精练准确的特点。
5、理解本⽂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三、学习策略: 在课堂模式上,我选取了我校⼀直在探究的“⼀四三”教学模式。
即“⼀个中⼼、四个环节、三种学习”。
在学案的编写上,要尽可能的多给学⽣⼀些资料,以减少学⽣查阅资料的时间,从⽽减轻学⽣的学习负担。
要多指导学⽣学会有效的预习⽂⾔⽂。
⽐如,反复诵读,熟悉⽂章内容;根据课下注释和参考书翻译全⽂,把有难度的句⼦翻译和词语解释批注在相应的词句旁边;看课下注释和参考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在课本上做标记;要学会分类整理词语和特殊句式等。
有了充分的⾃学预习,课堂上的⼩组合作探究学习才是“有源之⽔,有本之⽊”。
在课堂学习时,要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桃花源记1.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3.感受“世外桃源”的美好情景,体味古人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4.欣赏文本写法特色,感受本文的简洁笔法和丰富内涵。
5.探究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理想及其现实意义。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桃花源记》视频前半段。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这段视频叫《桃花源记》,讲的是一位打鱼人不经意间发现了一片桃林,桃林尽头、溪水的源头有一个可容一人通过的石缝,石缝后面有什么呢?想知道的话,就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桃花源记》。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作品背景1.了解作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著名诗人。
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父亲都做过官。
他受家庭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
但时值东晋和南朝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使之壮志难酬。
陶渊明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归。
陶渊明35岁时,在江陵为桓玄僚佐。
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义熙元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令。
郡遣督邮至县,吏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
”即自离职去,在官仅八十多天。
离任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
因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再没有出仕,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2.写作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时年57岁。
他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了争夺统治地位,多次发生流血政变。
如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
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恭帝。
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
他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
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梳理文言句义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讨论,互助解答。
2.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豁.然开朗(huò)俨.然(yǎn)垂髫.(tiáo)诣.太守(yì)阡.陌交通(qiān) 便要.(yāo) 还.家(huán) 刘子骥.(jì)3.自主学习。
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4.教师点拨。
(1)通假字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2)古今异义①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②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③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④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连词)。
](3)一词多义①舍:A.便舍.船(离开)B.屋舍.俨然(房子)②寻:A.寻.向所志(寻找)B.寻.病终(随即,不久)③志:A.处处志.之(做记号)B.寻向所志.(记号)④为:A.不足为.外人道也(对)B.捕鱼为.业(作为)⑤乃:A.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B.乃.不知有汉(竟然,居然)⑥遂:A.遂.迷(终于)B.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4)词类活用①渔人甚异.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异)②欲穷.其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的尽头)5.学生翻译全文。
目标导学三:找出线索,梳理文章情节明确:全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行踪的不同分五部分: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其中重点是第二、三两部分。
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自由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三、板书设计第2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桃花源记》完整视频。
引导语:我们看到,动画中的桃花源真是美极了,桃源外桃花灼灼,落英如雨;桃源内屋舍俨然,人们其乐融融。
这动画中的美景,正是从这篇文字生出的。
同学们,我们何不再来看看这些文字,也许我们能创造出比动画更美的桃花源呢!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深入桃源,感受桃源之美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明确: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
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3.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明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
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
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4.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明确: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桃花源”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世界,成为美的象征。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幸福和谐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这仍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
5.我们已经在视频中看见了桃花源的景色美丽如画,其中进入桃花源前与进入桃花源时的景色更令人如痴如醉,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这两段景物描写的句子,想象其画面,并说说它给你的感受。
明确:(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感受:无论是桃林景色还是桃花源景色,都是风光无限,美丽如画的自然之景。
如画的美景更多的是靠读者的想象,读者的艺术再创造。
经过读者的艺术再创造,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有着诗歌般的意境。
探究:除了感受到古人寄情山水的山水自然之美,我们是否还能感受到别的美呢?明确:人文美。
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充满了人文之美。
在这个理想世界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过着自由、快乐、祥和、安宁的生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完全是一个中国的乌托邦。
这儿的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桃花源人富有同情心,“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发散探究:可见这篇古文的美是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是期待人文和谐的美。
倘若要你刻画一个世外桃源,你希望你的桃源是什么样子的?是否与古人相同呢?目标导学二:感受文章的笔法简洁,内涵丰富前面我们讲到了文章叙述的自然美与人文美,按道理,叙述如此多的美,理当需要很长篇幅,但作者短短几百字不仅叙述了其中的美,还叙述了遇桃源的前因后果。
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明确:原因在于文本叙事简约。
叙事简约的具体体现:(1)省略句子成分。
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
(渔人)具答之。
(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省略问答内容。
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可见作者裁剪功夫。
(3)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
如:“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前文所介绍内容。
探究:本文虽然简约,但是意蕴却丝毫不减,这是为什么呢?明确:文章的语言不仅朴素,而且简练生动。
如“设酒杀鸡作食”几字,虽着墨不多,但亲切之情溢于言表。
又如“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是以少胜多,仅两句八个字,就从反面高度概括他们已经过了汉魏以来整个漫长而动乱的历史年代。
文章里还有许多词语,由于简练生动,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仍有生命力。
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等等。
目标导学三:深度探究,领悟桃源成因探究: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作者以如此精湛的艺术手法虚构这桃源仙境到底有何目的?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之前探讨的桃源之美来分析这个问题。
时代背景:东晋末年,陶渊明家乡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由于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
及至晋宋易代,人民逃亡情形更为严重。
《宋书·荆州蛮传》说“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因“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
分析: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
他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
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
本文正是他这种理想的写照。
探究:说这是作者本人理想的写照,也许还不够准确,我们可以看见,作者笔下,太守欲往,高尚士刘子骥欲往,这说明了什么?而后大家都未能寻到桃花源,这又说明了什么?分析:桃花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是时代背景下的整体愿望。
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
桃花源究在何处,无处找寻。
目标导学四:材料拓展,桃花源与乌托邦“乌托邦”是欧洲拉丁文的音译,原意为“乌有之乡”,即不存在的地方。
自从16世纪初叶,英国人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一个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公有制、按计划生产和消费及人人都从事劳动生产的理想社会后,人们便把“乌托邦”理解为“空想的理想社会”,“乌托邦”也就成了“空想”的同义语。
在中国,乌托邦同样令人憧憬、神往。
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他的作品中就表现了对“乌托邦”的美好向往。
陶渊明一生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灾害频繁的年代中,几次出仕,壮志难酬,终于归隐田园。
自己一生的贫病交加,以及目睹的社会腐败混乱、民生疾苦,使其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对美好、平等、安定的社会生活的渴盼,正是有了这种渴盼,才使得他唱出了一曲世界上最古老的“乌托邦”恋歌。
思考:乌托邦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是否能实现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表意见。
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