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三峡》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第1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
重点
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
难点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知识链接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诼州市)人,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卒于关中(今陕西临漳)。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父、父亲曾多年为官。郦道元成年之后,也多次出任中央和地方官吏,到过很多地方。郦道元做官期间,执法严格,办事果断,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加惩处,因此触犯了一些地方豪强和皇亲国戚,后遭皇室暗算而死。
三峡
课题
三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推测(5)将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词(6)古今词义的不同(7)识别通假字
①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 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④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⑦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当堂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略无阙处( ) 叠嶂( )曦月( )御( )溯( )
5、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6、小组讨论,疏通课文的意思。注意以下句子的意思。
学法链接:疏通文义的方法(1)借助注释(2)查工具书(3)添字法、换字法(4)根据上下文内容
素湍( ) 飞漱( )涧肃( ) 沾裳( )
2、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学习
目标
1、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的河山。

《三峡》导学案(含答案)

《三峡》导学案(含答案)
详细描述
在课堂讨论和提问环节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在理解上的不足和错误,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和解释。同时,教师应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在点评和总结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05
CHAPTER
拓展延伸:相关文化现象探讨
重点词汇掌握情况
文章理解程度
写作技巧运用
学生对《三峡》的整体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来丰富自己的表达。
03
02
0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课堂参与度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如何,是否能够按时提交、作业质量如何。
长江三峡是中国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三峡地区孕育了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三峡文化,对中国的历史、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包括古代建筑、石刻、墓葬等,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和人类活动的印记。
三峡工程对库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持续关注和评估。
从文学角度看,长江三峡是诗人、作家笔下的重要题材,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激发了无数文艺创作灵感。
06
CHAPTER
练习与检测: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三峡》一课的课后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
作业需按时完成,书写工整,家长签字。鼓励学生在完成习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相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具有发电、防洪、航运等多重功能。

初二上册第六单元26课《三峡》导学案

初二上册第六单元26课《三峡》导学案

初二上册第六单元26课《三峡》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设计人:赵红梅审核人:日期:【学习目标】1、明白得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点,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2、学习积存重点词语,背诵并默写全文。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叠嶂.()曦.月()襄.陵()沿溯.()素湍.()飞漱.()长啸.()属.引()2、说明加点字词:襄.陵()良.多()阙.处()哀转.()乘奔.御风()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3、查找资料或图片,了解三峡(哪三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郦道元。

(!)(2)(3)4、写出你所明白的关于三峡的古诗文,并注明诗题和作者。

【合作探究】5、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句。

6、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要求读得自然流畅,注意停顿。

7、摸索讨论:(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描画三峡的美?用句式说一说三峡美在哪里。

你看,三峡美在,因为(2)文章描写了三峡哪些景物?找出关键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小组朗读内容,讨论翻译并落实答案)(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水?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点?把文中的关键词找出来。

(小组朗读内容,讨论翻译并落实答案)顺序:季节:关键词:特点:季节:关键词:特点:季节:关键词:特点:(4)作者什么缘故要写猿鸣?8、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借助课文内容,为亲朋好友写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

提示:要注意这篇文章动静结合、情形交融等写作特点,注意写景顺序,扣住课文句子进行编写?1 / 29、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什么疑难问题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课堂检测】1.背诵《三峡》2.积存本课的文言知识(将重点知识标记在课本上)【课外延伸】三峡工程总三峡工期17年。

届时,三峡工程全部建成。

那么,兴建长江三峡工程怎么说有哪些好处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防洪。

前面已讲过,防洪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动身点。

26《三峡》导学案学生版

26《三峡》导学案学生版

26课《三峡》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2、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

3、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4、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感受其画面美。

学习重点: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学习难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一、课前自学1.本文作者是北魏学家,本文选自《》。

课文标题所指的“三峡”是,,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2.给下列划线字注音略无阙.()处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绝巘.()飞漱.()属.()引凄异3、给下列语句划分节奏(用" / " 表示)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④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⑤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合作探究4、熟读课文1、2段,解释重要字词并翻译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不见曦.()月.()。

..()夜分。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当堂檢測5、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略无..()阙.()处②自非..(),不见曦.()月..()亭午..()夜分③重岩叠嶂.()④至于夏水襄.()陵⑤沿.()溯.( )阻绝⑥或.( )王命急宣.( )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6、翻译句子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C、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D、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第2课时一、自主学习1、熟读课文,熟练翻译课文第3、4段并解释重要字词。

《 三峡》精品导学案

《 三峡》精品导学案

《三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

2.运用比较阅读法,探寻三峡自然景观的特点。

3.学会本文写景的方法。

4.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学习认真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

并找出疑点、难点。

(一)..资料链接1.《三峡》选自,作者是时期著名的、。

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写__。

2.三峡是__、__和__的总称。

(二).重点语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7、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合作交流1.小组成员汇总疑、难点问题,合作解决。

2.不同小组间可以通过互问形式,向对方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对方任何成员做出回答。

四.精讲透析:比较阅读《早发白帝城》与《三峡》,探寻三峡景观之特点。

1.找出《早发白帝城》与《三峡》中相对应、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写出三峡的什么特点?2.郦道元的《三峡》中所描绘的三峡自然景观特点还有哪些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所没有写到的?五.借鉴写景之方法1.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2.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

六.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

训练检测一一.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②绝: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群响毕绝()以为妙绝()③清:回清倒影()清荣峻茂()④属: 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二.根据理解用《三峡》原文填空。

(1)描写三峡群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险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

《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

《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三峡》导学案自学目标:一念正字音。

二念把节奏。

三读知内容。

四读理思路。

五读悟情感。

六念揣着特色。

学习重点:目标四;目标五;目标六。

学习难点:目标四;目标六。

预习案:《三峡》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并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后,不见踪影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扫除。

或王命着急崇,有时朝红肿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蓝潭,回清倒影。

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低猿长啸,属于惹来凄异,空谷传响,哀转长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短,猿鹤三声泪粘裳。

”科学知识超市本文选自《水经注》。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466或472―527),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

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址、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注释:自:从,此处存有“在”之意。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并无:不无。

阙:通在“失”,职位空缺。

嶂(zhàng):屏障似的山中山峰。

亭午: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

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

襄,上。

陵,小的土山,这里就是丘陵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王命:朝廷的文告。

宣:正式宣布,表达。

朝红肿帝:早上从白帝城启程。

白帝:城名,在重庆市奉节县。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奔:宝马的慢马。

御风:驾风。

《三峡》导学案

《三峡》导学案

26、《三峡》第一课时学案【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能当堂成诵。

2、掌握“自”“至于”“阙”“襄”“沿”“溯”“奔”“疾”“素”“绝”“属”等实词的意义,翻译重、难点句子。

【教学重点】1、重视朗读训练。

2、积累重点实词含义,准确流畅地疏通文意。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探究创新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位外国朋友曾经问他:“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余秋雨毫不犹豫的回答:三峡。

有人说,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老师是重庆人,但我一直很遗憾没能去一趟三峡,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追随郦道元,走进1500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它的无限风光。

二、自学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湍()涧()曦()啸()溯()漱()嶂()襄()奔()属()2.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字,(朝代)学家。

三、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处;重岩叠嶂,)峻(引()凄异,空谷传响,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4、背一背: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5、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四:品读探究。

1、请找出文章中描写“山”的语句,思考要点:写山,突出山“的特点。

”从“”可以看出三峡的“山”夹江对峙、绵延不绝;从“”可以看出三峡的“山”高峻挺拔、雄伟壮丽;从“”可以看出三峡的“山”秀丽幽雅、郁郁葱葱……)2、写水则分别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象,从“”可以看出三峡的“水”水势浩大、水流湍急、水情险恶;突出三峡的“”美,从“”可以看出三峡的“水”清澈妩媚,摇曳多姿,突出三峡的“”美;从“”可以看出飞流直下的“水”给夹江对峙的山崖增添了生机……林寒涧素,五、布置作业请写出描写三峡的诗文名句(不少于4句)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导学案 26《三峡》

导学案   26《三峡》

26《三峡》导学案侣俸中学 陶鸿中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积累文言词汇;2. 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过程与方法:1. 在诵读中疏通文意、翻译全文。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导学重点:1. 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反复朗读,当堂成诵。

2. 初步学习文中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导学难点: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疏通文意。

2. 在诵读中深入体味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赞赏之情。

导学课时:4课时导学方法:朗法读、点拨法。

第一课时 (总第49课时)导学要点:1、三峡风光图片、影像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整体感知,诵读积累。

一、三峡风光,感受引读。

1、这是一首歌唱长江三峡的歌,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吧。

2、话说三峡请你说说你所了解的三峡。

提示:地理位置、自然风光、人文风光、三峡 工程……3、长江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长江穿过条条深谷,绕过座座高山,流贯丘陵,横跨平原,汇百川,联千湖,以气吞万里之势,滚滚向东,直入东海。

长江在四川盆地东面,横切巫山山脉,在万山丛中汹涌奔腾而下,形成了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

三峡群峰夹峙,悬崖千丈,风光雄伟壮丽,风景如画。

4、三峡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合称.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峡谷之一.展示三峡示意图。

三峡示意图5、观看三峡风光图片。

各位旅客:欢迎你们三峡参观,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品尝金黄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你们欢迎常游此地.6、播放三峡风光片1、三峡风光片2。

26.《三峡》导学案

26.《三峡》导学案

26.《三峡》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水经注》及作者郦道元。

2、对照注解,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本课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3、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重点】1.文学常识、字词、翻译等基础知识。

2.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难点】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品味、体会。

2、学习字词时,注意文言知识的分类掌握,譬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66——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省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曾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执法严格,后为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

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有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2、背景资料:《三峡》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江水》中的一段,《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

因为它记叙简略,郦道元旁征博引为之作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名《水经注》。

它不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

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考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相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很多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题目解说:此文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文句简洁,意境优美,是《水经注》中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

题目是编者加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 26《三峡》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6《三峡》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三峡》【学习目标】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3.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学习重点】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自主预习案】1、给加点字注音。

阙( ) 叠嶂.(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素湍.( ) 绝巘.( ) 长啸.( ) 属.引( ) 哀转.( )2、解释加点字。

(1)晴初霜旦.()(2)夏水襄.陵()(3)素湍.绿潭()(4)飞漱.其间()(5)乘奔.御风()(6)不见曦.月()(7)林寒涧肃.()(8)空谷传响.()(9)属引..凄异()(10)春冬之时.()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4、本文作者,(朝代)人,选自,它是有文学价值的巨著。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

5、阅读课文,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板书:峡)根据“峡”字的字形结构,什么样的地势才可以称得上“峡”?(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谈出不同见解,最后明确“峡”的基本特征应为两山夹水。

)我们古老的母亲河长江就有一条神奇秀丽的峡谷。

几千年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北魏郦道元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节课我们就随着郦道元一起去游三峡。

(板书:三峡郦道元)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融入情境读三峡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展示三峡画面。

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语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郦道元导学案》

《三峡-郦道元导学案》

《三峡-郦道元》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 了解郦道元的生平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3. 分析《三峡》这首诗的主题、意境和艺术特点;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导学内容:1. 三峡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 郦道元的生平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3. 《三峡》的主题、意境和艺术特点;4. 文学鉴赏方法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看一段介绍三峡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三峡的兴趣。

第二步:进修郦道元(15分钟)1. 讲解郦道元的生平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介绍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和主题特点;2. 让学生阅读郦道元的代表作品,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引导学生理解郦道元的诗歌风格和思想。

第三步:分析《三峡》(20分钟)1. 分析《三峡》的主题、意境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2. 分组讨论《三峡》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步:文学鉴赏(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几个文学鉴赏题目,让他们分析《三峡》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2. 引导学生用批判思维分析《三峡》中的主题和艺术特点,培养他们的文学批判能力。

第五步:总结(10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的进修内容,回答提出的问题,稳固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拓展延伸:1. 让学生自由创作一首以三峡为题材的诗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2.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分享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导学案评判: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深入了解郦道元的生平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分析《三峡》这首诗的主题、意境和艺术特点,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峡》导学案篇二

《三峡》导学案篇二

《三峡》导学案《三峡》导学案【教学目标】1、节奏分明地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并能当堂成诵。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3、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4、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

【教学重点】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展开想象,品味语言,反复朗读,当堂成诵。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利用《三峡风光》导入课,给学生创造下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整体感知,突出重点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造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品读,初步把握课文的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思路。

检查预习(要求读背课文,弄准字音,掌握文学常识。

)1、给下列字注音阙曦溯湍漱2、本文作者是,(朝代)人,著名的.三、研讨课文,掌握重点。

(讲练结合,展示风采。

)(一)字词释义,我最棒!1、略无阙处2、夏水襄陵3、沿溯阻绝4、乘奔御风5、不以疾也6、素湍绿潭7、良多趣味8、属引凄异(二)区分词义,我能行!(一词多义)1、自:自三峡七百中自非亭午夜分2、绝:哀转久绝绝多生怪柏3、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4、属:属引凄异属于作文以记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三)辨析词类,看我的!(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回清倒影3、每至晴初霜旦4、素湍绿潭(四)慧眼辨真假(通假字)1、略无阙处2、哀转久绝(五)博古通今(古今异议)三声(六)学以致用(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四、团结就是力量(课文分析)1、文章从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分别写出了什么特点?2、文中引用名句的作用是什么?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句诗?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什么?它和本文的那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五、延伸迁移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你能说出理由来吗?并从本文找出印证的原句。

六、总结本文只有155个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色,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相,有动有静,可见,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确实是美不胜收的,通过对三峡山水的具体描绘,突出了三峡的雄奇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6 三峡【导学目标】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诗文内容;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

2.在反复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3.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4.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操。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一:【文言实词理解法】1.以今推古法。

即以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来推断古汉语中词语的含义,其形式同现代汉语的组词法一样。

2.互文见义法。

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等对立位置使用近义词或反义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迭出的奇景,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流,耸峙的山峦,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泼墨。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抒写了三峡的壮美。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郦道元的《三峡》,领略1500多年前雄壮美丽的三峡风光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三峡导学案及答案

三峡导学案及答案

三峡导学案及答案【篇一:26_三峡_导学案含答案[4]】t>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 , 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达到熟读成诵。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知三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重点难点1.准确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

2.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导学过程一、知识点拨:《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系统、最全面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预习检测:1.本文作者是学家,选自《》。

课文标题所指“三峡”是峡、峡和峡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之间。

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阙处()重岩叠嶂()襄陵())))素湍()绝巘()长啸()属引()涧()飞漱()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分节奏,理解加线词语。

14、小组展示翻译课文三、课内自主探究(一)读、背第1段。

然后做下列练习。

1、本段描写三峡的。

突出其、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写两岸山峰。

“隐天蔽日,??不见曦月”是从面映衬/烘托出。

3、自主提问互相质疑(二、)读、背第2段。

然后做下列练习。

1、(请用你喜欢的1-3个字词概括)三峡夏季江水特点:。

3、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这段写清秋三峡之,重点渲染叫声的,写出了三四、自主探究互相质疑2、文段中从侧面描写夏季江水湍急的句子是:峡的。

这一句,你想到谁的什么诗?五、总结:4、怎样理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1.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以疾也” 这一句?冬的顺序来写?每段描写的内容、特点并概括分别突出了三峡的哪方面的美? 2.5、自主提问互相质疑(三)读、背第3段。

然后做下列练习。

1、作者用哪四个字概括春冬之景物的特点?作者的感受是?3.主题:本文主要描写了三峡的景象:先写三峡的,后写三峡的作者对大自然三峡的无比之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6 三峡【导学目标】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诗文内容;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

2.在反复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3.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4.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操。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一:【文言实词理解法】1.以今推古法。

即以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来推断古汉语中词语的含义,其形式同现代汉语的组词法一样。

2.互文见义法。

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等对立位置使用近义词或反义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迭出的奇景,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流,耸峙的山峦,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泼墨。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抒写了三峡的壮美。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郦道元的《三峡》,领略1500多年前雄壮美丽的三峡风光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六《三峡》导学案(教师专用)平凉八中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备写设计:李正明时间:年月日审阅:【学习目标】1、了解《水经注》及作者郦道元。

2、对照注解,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本课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3、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重点】文学常识、字词、翻译等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品味、体会。

2、学习字词时,注意文言知识的分类掌握,譬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学习时数】2学时第一学时(总第学时)一、【课前学习】1、熟记有关描写山水风光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2、读读写写:匀称(chèn) 惟妙惟肖(xiào) 刹(chà)那驻(zhù)足轩(xuān)榭(xiè) 丘壑(hè) 嶙(lín)峋(xún) 镂空(lòu) 蔷薇斟酌(zhēn zhuó)重峦叠嶂(zhàng) 御(yù)道钟磬(qìng) 雍(yōng) 积攒(zǎn) 鳖(biē)头蟠(pán)龙韶(sháo)光伧(cāng)俗休憩(qì) 郦(lì)道元绝巘(yǎn)略无阙处(quē)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二、【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66--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省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曾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执法严格,后为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

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有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2、背景资料:《三峡》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江水》中的一段,《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

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旁征博引为之作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名《水经注》。

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

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考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题目解说:此文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文句简洁,意境优美,是《水经注》中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

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约200公里。

因瞿塘峡挺拔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险湍急,故有“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之说。

三、【自主学习】老师巡回指导。

1、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字,(朝代)学家。

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③故渔者歌曰:“,。

”①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奉节郦道元善长北魏地理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③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给加点的注音:quē zhàng xī xiāng sù bēn tuān yǎn xiào zhǔ zhuǎn 略无阙( )处重岩叠嶂( ) 不见曦( )月夏水襄( )陵沿溯( )阻绝乘奔( )御风素湍( )绿潭绝巘( )怪柏高猿长啸( ) 属( )引凄异哀转( )久绝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自()三峡七百里中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沿()溯()阻绝(5)绝巘()多生怪柏(6)每至晴初霜旦()(7)属引()凄异(1)在(2)正午,中午半夜日光,这里指太阳(3)即使这里指飞奔的马快(4)顺流而下逆流而上(5)极高的山峰(6)早晨(7)接连不断。

属,动词,连续接连。

引,延长。

4、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1)“阙”通“缺”,中断。

(2)“转”通“啭”,婉转发声。

(1)略无阙处()(2)哀转久绝()5、解释句中的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2)虽乘奔御风()(3)略无阙处()(4)至于夏水襄陵()(5)良多趣味()(1)或,古义:有时。

今义:或许,也许(2)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3)略,古义:完全、全部。

今义:省略。

(4)至于,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襄,古义:漫上。

今义:帮助。

(5)良,古义:的确。

今义:良好。

6、解释句中词类活用的词:(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回清倒影()(3)每至晴初霜旦()(4)素湍绿潭()(5)空谷传响()(6)清荣峻茂()(1)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2)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3)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4)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

(5)响:动词用作名词,回声。

(6)清、荣、峻、茂四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水清、木荣、山峻、草茂”。

7、翻译句子:(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则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4)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的确趣味无穷。

8、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侧面渲染山峰高峻、江面狭窄的句子是。

(2)写三峡秋天景象的句子是(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合作探究】9、文中描写的三峡两岸的山势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1)连绵不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0、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

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

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

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能体现长江三峡的特征,故作者将“夏水”臵于首位。

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

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11、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总结上句内容,强调了猿啼的凄厉哀转,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现力。

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一种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12、三峡,一条七百里的水廊如此牵动一个民族的思绪,除了它的美景之外,还有挥之不去的关于三峡的民族记忆。

请你写出与三峡有关的人物、故事或诗句。

人物:屈原、杜甫、李白、刘备、王昭君故事:白帝城托孤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五、【课后练习作业】1《长歌行》诗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及时努力的诗句:请再写出一句告诫人们要懂得惜时的名句:2《野望》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本诗中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相顾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意思相似的诗句:3《早寒江上有怀》诗中借“乡泪”、“归帆”表达旅人睹物伤情,思念故乡的诗句:诗中能够寄托诗人思归的哀愁和前途渺茫的愁绪的诗句: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的诗句:诗中表明作者对自己不能报效君主而深感愧疚的诗句:5《黄鹤楼》中表现诗人怀念家乡惆怅之情的诗句:请再写出关于“乡愁”的两句诗:第二学时(总第学时)一、【复习检查】1、抽查背诵及默写2、学生再次自由通读,读通读顺课文,选一名同学试读,老师和同学一起对关键句划出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生自由读,加以巩固,然后齐读。

二、【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教师指点:在朗读中学习处理语速、语调、重音的方法,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的要求。

如第二节略快,读出气势;第三节读慢,读出清幽之气;第四节略慢,读出凄美之气。

三、【析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问: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山、水2、请男生找出三峡山的特点,以三峡的山是说句子。

三峡的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怪异的、幽寂的……3、请女生找出三峡水的特点,以三峡的水是说句子。

三峡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荡的、凄寒的……四、【探究阅读------了解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1、这篇文章虽然既写了山又写了水,但从文章写作目的和内容来说,侧重于写什么?水2、试分析写作顺序。

写山是为了写水蓄势,写水是从最主要的特征写起:三个时间:夏天:奔放;春冬:清幽;晴初霜旦:凄婉。

五、【延伸阅读——培养热爱祖国的激情】请同学说说三峡大坝竣工后景色会有什么变化?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如下:大坝建成以后,在一定流域内水位会有所升高,“两岸连山,略无阕处”这一景观会有所变化,三峡上游会出现又一个秀丽的千岛湖。

大坝建成以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有大坝来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证水道的畅通,无论是丰水还是枯水的季节,航运都不受影响。

大坝建成以后,“回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为大坝蓄水会导致污染。

大坝建成之后,游客可以到达以前难以到达的山林深处,会吓走猿猴,“高猿常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景象就会消失了。

问:三峡即将发生许多变化,那么,这个新的三峡和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相比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结语:其实,它们各有各的美。

远去了的,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个现代而又更加壮美的三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