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含答案)

合集下载

爱莲说(附带练习题及答案)

爱莲说(附带练习题及答案)
《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所作的一篇议论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于都县)罗岩,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
词类
编辑本段阅读理解 1、莲的品质:“莲,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表现词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8、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0、对莲花一般映衬的句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11、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2、形容洁身自好,然而不以此媚人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予独爱莲”的原因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4、从反面映衬莲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作者用隐逸者-菊花来正面衬托出莲花在尘世中也能洁身自爱。 16、作者同时运用了富贵者-牡丹来反面衬托出莲花拥有君子的高尚情操,不与世人一样,只追求名利。 17、体现莲自尊自爱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8、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文章从哪个方面写莲花:1.生长环境 2.体态香气 3.风度气质。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 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 ,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 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的高贵品质。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 出了它空管挺直、不牵扯攀附的高尚 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凛然不可侵犯。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像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文章第一段以菊花和牡丹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莲花的品格。第二段与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相比较,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全文以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的高明手法,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把爱莲这一主题落到了实处,也把爱莲变现的淋漓尽致。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蔓不枝”,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爱莲说》(含答案)

《爱莲说》(含答案)

《爱莲说》(含答案)中考文言文:《爱莲说》一填空题1.《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体裁,既可以,也可以都是为了。

2.《爱莲说》作者,是道州人,字家,因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著有。

《爱莲说》是他的名文。

二解释下列字词1.可爱者甚蕃() 2.世人盛爱牡丹()3.出淤泥而不染() 4.濯清涟而不妖()()()5.中通外直() 6.不蔓不枝()()7.香远益清() 8.亭亭净植()()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花之隐逸者也()11.花之君子者也( 12.陶后鲜有闻()13.同予者何人() 14.宜乎众矣()三原文填空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2.描写莲花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名句,。

3.作者感慨真正的隐士非常少的语句是,。

4.作者感慨真正的君子很少见的语句是5.讽刺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语句是6.点明牡丹喻义的语句是7.突出莲花质朴品质的语句是8.表明莲花庄重而高雅的语句是9.赞颂莲正直而通达事理语句是10.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似的语句是11.最能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语句是12.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语句是1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14.隐喻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盛行的语句是15.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名句是16.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17.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在写到“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他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四问答题1.划分第一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2.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的哪些美好品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3.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有什么用意?4.第二段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又怎样的关系?5.第二段句式有哪些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莲之爱,同予者和人”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句相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句相照应。

《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莲说》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莲说》阅读答案1四、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

(共16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现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到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注释】①群葩(pā):百花。

各种花都在一定的时节开放,这段时节称为当令。

②芙蕖:荷花的别称。

③妍:美丽。

④迨至:等到。

菡(hàn)萏(dàn):尚未开的荷花。

⑤资:资财,这里指享受。

⑥目:观赏。

16.解释下面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3分)(1)陶渊明独爱菊 (2)香远益清(3)陶后鲜有闻1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9.甲文和乙文作者喜欢莲(荷花)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元曲,回答问题。

(5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爱莲说》阅读答案(集合15篇)

《爱莲说》阅读答案(集合15篇)

《爱莲说》阅读答案(集合15篇)《爱莲说》阅读答案(集合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莲说》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爱莲说》阅读答案1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

(14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周敦颐,字,号,北宋哲学家。

(1分)小题2:.解释划线词语。

(2分)①可爱者甚蕃()②宜乎众矣()③陶后鲜有闻()④不可亵玩焉()小题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花的?并赋予君子哪些品格?(4分)小题4:.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5:.《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

这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2分)小题6:.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3分)参考答案:小题1:茂叔濂溪小题1:多应当少轻慢小题1: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不趋炎附势美名远扬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小题1: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小题1: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和对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污浊世风的批判和讽刺。

小题1:(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小题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都是课内重点。

爱莲说原文注释练习及答案

爱莲说原文注释练习及答案

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注释】①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②蕃(fán):多。

③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④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予,我。

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⑥濯(zhuó)清涟而不妖:经过水播的。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⑦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⑧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

益,更,越。

⑨亭亭:耸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

⑩亵(xiè)玩:近前把玩。

亵,亵渎不尊重.①①隐逸者:隐居的人。

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①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①③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①④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①⑤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①⑥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

鲜,少。

①⑦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爱莲说(答案解析)

爱莲说(答案解析)

爱莲说(答案解析)《爱莲说》晋陶渊明独爱菊;⾃李唐来,世⼈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解释下列词语⼆、⽤现代汉语翻译下⾯的句⼦1、⽔陆草⽊之花,可爱者甚蕃。

⽔上和陆地上草本⽊本的花中,可爱的有很多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

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3、⾹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在那⾥,(⼈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4、莲之爱,同予者何⼈?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样的还有什么⼈?对于牡丹的喜爱,⼈该是很多了。

三、按课⽂填空3、《爱莲说》⽤来⽐喻君⼦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孤⾼⾃傲的句⼦是:4、⽐喻君⼦通达整理,⾏为⽅正,美名远扬的句⼦是:5、⽐喻君⼦志洁⾏廉,庄重⽽⼜令⼈敬佩的句⼦是:6、与“近朱者⾚,近墨者⿊”意思相反的句⼦是:7、⽂中最能概括莲的⾼贵品质的句⼦是: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四、理解课⽂,回答问题12、作者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使⽤?答:作者⽤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洁⾝⾃好,不摹名利的⽣活态度,含蓄⽽突出地表达了⽂章的主旨3、本⽂赞扬莲“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喻君⼦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许。

但在我们⽣活中常听⾄⼈们说“近朱者⾚,近墨者⿊”,你是怎么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答:同意第⼀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不移4、“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活态度?答:独爱菊指的是平静安逸的⽣活。

2023年《爱莲说》阅读附答案

2023年《爱莲说》阅读附答案

2023年《爱莲说》阅读附答案2023年《爱莲说》阅读附答案1阅读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余以为妙绝()2.《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

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3.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晋陶渊明独/爱菊B.世人/盛爱牡丹C.荷花为雨/所洗D.余忆年/少时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文赏荷:(1)赏荷,可观其形美。

[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用原文填空)(2)赏荷,可品其神美。

[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

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
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
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下面小编整理了爱莲说的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希
望可以帮助大家!
1《爱莲说》原文翻译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
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
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
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幺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
然就很多了!
1《爱莲说》阅读及答案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

爱莲说课后题答案

爱莲说课后题答案

爱莲说一、1(I)横生藤蔓旁生枝茎(2)远闻2.(1)①清澈②清芬③清波④凄清(2)①远远地(从远处)②疏远,远离⑶①少②新鲜③新鲜3.(1)多(2)只(3)沾染(污秽)(4)洗水波艳丽(5)贯通笔直(6)更加(7)耸立的样子竖立(8)亲近而不庄重赏玩(9)应当4.(1)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连词,表转折,却,但是(3)语气词,不译(4)与“也”连用,表判断(5)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二、1.我则只喜爱莲——莲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艳丽。

2.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者。

3.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匕对接课内【参考译文】马援年轻时,因家庭贫困与哥哥马况告别,想要到边境地区种田放牧。

马况说:“你多才,应该年岁较大才有成就,技艺高超的人,不把未经加工的木材拿给人看,尚且顺从你自己的意愿吧J于是(马援)到北地种田放牧。

他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困的时候应当更加坚定,年老的时候应当更加强盛」后来(他)拥有几千头牲畜,几万斛粮食,不久又叹息说:“大概增长财富,可贵之处在于能够赈济施舍,不这样(的话),不过是守财奴罢了!”于是把全部家产分送给亲戚故旧。

听说隗嚣礼贤下士,前往去跟随他。

隗嚣很敬重马援,与(他一起)筹划决策。

1(4分)(1)告别(2)对……说(3)更加(4)很,非常(每小题1分,有错该小题不给分)2.(3分)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标对一处或两处均给1分,标对三处给3分)3.(4分)(1)于是(马援)到北地种田放牧。

(2)听说隗嚣礼贤下士,前往去跟随他。

(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4.(3分)马援志向坚定,赈施钱财。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实词迁移】香远益清更加可爱者甚蕃很,非常停数日,辞去告别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对……说【翻译关键词/句式迁移】1.省略句(省略主语)示例: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爱莲说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爱莲说》,完成下面题目。

( 14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⑴、陶后鲜有闻()⑵、濯清涟而不妖()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⑷宜乎众矣()【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小题3】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4】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2分)【小题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

请你为重庆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

(2分)答案【小题1】(1)、少(2)、洗涤(3)、亲近而不庄重(4)、应当【小题2】(1)、从淤泥里出来却不粘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对于菊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小题3】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小题4】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小题5】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重庆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重庆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

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重庆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

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多②树立或立2.D3.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爱莲说选择试题及答案

爱莲说选择试题及答案

爱莲说选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爱莲说》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周敦颐D. 苏轼答案:C2. 《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下一句是什么?A. 濯清涟而不妖B. 濯清涟而妖C. 濯清涟而清D. 出淤泥而染答案:A3. 《爱莲说》中“中通外直”描述的是哪种植物?A. 荷花B. 竹子C. 松树D. 柳树答案:A4. 《爱莲说》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亵玩”是什么意思?A. 轻视B. 玩耍C. 亲近D. 亵渎答案:D5. 《爱莲说》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A. 孤独B. 喜悦C. 愤怒D. 悲伤答案:A二、填空题6. 《爱莲说》中,作者用“_”来比喻君子的品格。

答案:莲花7. 《爱莲说》中,作者认为莲花的香气是“_”。

答案:香远益清8. 《爱莲说》中,作者提到了“_”和“_”两种植物,用来与莲花进行对比。

答案:菊花、牡丹三、简答题9. 请简述《爱莲说》中作者对莲花的赞美。

答案:在《爱莲说》中,作者周敦颐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了莲花即使生长在污泥之中,也能保持清洁不染,即使经过清水洗涤,也不显得妖艳。

这体现了莲花高洁的品格。

10. 《爱莲说》中,作者为何要将莲花与菊花和牡丹进行对比?答案:在《爱莲说》中,作者周敦颐将莲花与菊花和牡丹进行对比,是为了突出莲花的高洁和独特。

菊花虽然耐寒,但过于冷清;牡丹虽然富贵,但过于俗艳。

而莲花则兼具了清洁和美丽,代表了君子的品格,是作者所推崇的理想境界。

《爱莲说》试题及答案

《爱莲说》试题及答案

《爱莲说》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___。

2. 作者在文中提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含义是莲花________。

3. 文中“中通外直”形容的是莲花的________。

4. “香远益清”指的是莲花的________。

二、选择题1. 《爱莲说》一文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苏轼C. 周敦颐D. 王安石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爱莲说》中所描述莲花的特点?A. 出淤泥而不染B. 濯清涟而不妖C. 香远益清D. 凌寒独自开答案:D三、简答题1. 请简述《爱莲说》中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答:作者通过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描写,赞美了莲花的高洁品质,表达了自己对莲花的敬仰和喜爱之情。

2. 作者在《爱莲说》中提到了哪些与莲花相似的君子品质?答: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等品质,这些都是君子所应具备的高尚品德。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爱莲说》全文,回答问题:1.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莲花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莲花所象征的君子品质的向往。

2. 文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观?答: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尊重和保护,认为君子的美德应当被远观和敬仰,而不是被亵渎和玩弄。

五、论述题1. 请结合《爱莲说》全文,谈谈你对“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的理解。

答:这句话是作者对莲花的极高评价,将莲花比作君子,意味着莲花具有君子的高尚品质。

莲花生长在污泥中,却能保持自身的洁净,不沾染污秽,这象征着君子即使身处污浊的环境,也能保持自己的清高和纯洁。

同时,莲花的香气远播,象征着君子的德行能够影响他人,使周围的人受益。

因此,“莲,花之君子者也”是对莲花的一种崇高的赞美,也是对君子品质的一种象征。

答案:一、填空题1. 周敦颐2. 莲花生长在污泥中,却能保持自身的洁净3. 茎4. 香气二、选择题1. C2. D。

《爱 莲说》阅读附答案

《爱 莲说》阅读附答案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1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可爱者甚蕃______出淤泥而不染____ 陶后鲜有闻香远益清 【小题2】翻译句子。

(2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2分)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写“莲”却还写了菊、牡丹,目的是什幺?(2分) 【小题5】莲“出淤泥而不染”,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请说明理由。

(3分) 答案 【小题1】(1)多;(2)污染、沾染(污秽);(3)少,不多;(4)更加,越发。

 【小题1】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有人喜欢;对于莲的爱好,和我一样的还有什幺人呢? 【小题1】(1)出淤泥而不染。

(2)香远益清。

(或者填:莲,花之君子者也。

) 【小题1】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

突出莲花的高贵品质。

 【小题1】提出看法,表述完整即可。

例如:扣住“人与环境关系”就一观点或二者关系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题1】了解衬托手法的特点,明确该手法的表达作用。

 【小题1】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附答案[1]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附答案[1]

22课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②濯.清涟而不妖③不蔓.不枝④陶后鲜.有闻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⑦宜.乎众矣2. 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花之隐逸者也D花之君子者也3. 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从他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我的理解:4. 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喜爱的原因。

我最喜爱的花是:我喜爱的原因是: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①在古诗中有不少咏莲的名句。

结合课内外的积累,试写出两句来,多答加分。

②作者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我的观点:6.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A.何: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调素琴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之:水陆草木之.花莲之.爱7.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8.简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9.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10.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一个突出特点是:11.翻译句子。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

(4分)(D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亭亭净植()@陶后鲜有闻()【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旬子。

(6分)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小题3】周敦颐喜欢莲的淡雅高洁,你喜欢什么花,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理由不少千20个字)(3分)答案【小题1】(D沾染(污秽)@亲近而不庄重@树立@少【小题1】心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小题1】略解析【小题1】学生对课内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旬意完整、语旬通顺。

【小题1】只要设计合理,理巾充分,文通旬顺即可。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二」比较阅读《陋室铭》和《爱莲说》,回答问题。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臼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各组旬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有仙则名/莫名其妙B.宜乎众矣/因地制宜C.晋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D.香远益清/精益求精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旬子。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爱莲说》阅读附答案1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2)亭亭净植()(3)出淤泥而不染( )16.翻译下面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7.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18.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在《马说》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3分,每题l分)①多②立③却,但是16.(3分)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17.(2分)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

(意思相近即可)18.(5分)陋室(或陋室不陋)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千里马的遭遇希望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愿望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意思租近即可)《爱莲说》阅读附答案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爱莲说》一填空题1.《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体裁,既可以,也可以都是为了。

2.《爱莲说》作者,是道州人,字家,因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著有。

《爱莲说》是他的名文。

二解释下列字词1.可爱者甚蕃()2.世人盛爱牡丹()3.出淤泥而不染()4.濯清涟而不妖()()()5.中通外直()6.不蔓不枝()()7.香远益清()8.亭亭净植()()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0.花之隐逸者也()11.花之君子者也()12.陶后鲜有闻()13.同予者何人()14.宜乎众矣()三、原文填空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2.描写莲花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名句是,。

3.作者感慨真正的隐士非常少的语句是,。

4.作者感慨真正的君子很少见的语句是,。

5.讽刺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语句是,。

6.点明牡丹喻义的语句是,。

7.突出莲花质朴品质的语句是8.表明莲花庄重而高雅的语句是,。

9.赞颂莲正直而通达事理语句是,。

10.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11.最能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语句是,。

12.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语句是,。

1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14.隐喻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盛行的语句是,。

15.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名句是,。

16.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

17.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在写到“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他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

四问答题1.划分第一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2.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的哪些美好品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3.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有什么用意?4.第二段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又怎样的关系?5.第二段句式有哪些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莲之爱,同予者和人”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句相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句相照应。

其中“众”和词形成反照应。

8.“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就是时代著名体现他爱菊的诗句是,。

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是,学过他的诗是。

9.作者认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10.“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说明了什么?11.“陶渊明独爱菊”和“予独爱莲”中两个“独”的作用是什么?12.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人,本文各是什么情感和态度?13.请说出文中菊、牡丹、莲的象征意义14.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15.第二段中的“噫”有什么作用?能否删去?16.陶渊明以“逸”来保持自己的气节,本文作者不愿意隐逸,也不贪慕富贵,那他追求什么?17.“孟母三迁”以求不受环境的影响。

孟子也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

而周敦颐却提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18.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莲花的任意连续的两句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19.你知道莲花还有哪些别名吗?20.古今中外,有许多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的人,你知道有谁吗?21.你认为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2.《爱莲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濡养了千千万万的文人,把莲花式的高贵品质作为为人处事之道,读完此文,请谈谈你的感受。

23.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

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喜爱的花喜爱的原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既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2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是宋代道州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

《爱莲说》是他托物言志的名文。

二解释下列字词1可爱者甚蕃(多) 2世人盛爱牡丹(非常) 3出淤泥而不染(沾染) 4濯清涟而不妖(洗涤)(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美丽而不庄重)5中通外直(贯通,通达)6不蔓不枝(牵牵连连)(枝枝节节)7香远益清(更加)8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10花之隐逸者也(指隐居的人)11花之君子者也(指品德高尚的人)12陶后鲜有闻(很少)13同予者何人(我)14宜乎众矣(应当)三原文填空1 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 描写莲花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作者感慨真正的隐士非常少的语句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 作者感慨真正的君子很少见的语句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 讽刺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语句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 点明牡丹喻义的语句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7 突出莲花质朴品质的语句是濯清涟而不妖8 表明莲花庄重而高雅的语句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 赞颂莲正直而通达事理语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0 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似的语句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1 最能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语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2 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 隐喻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盛行的语句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5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名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6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7 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在写到“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他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问答题1 划分第一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一、世人爱花的不同和人的思想感情的不同。

二、描写莲的形象和品格,说明爱莲的缘由。

2 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的哪些美好品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来描写莲的形象。

表达了作者布幕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操。

3 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有什么用意?作者用菊来正衬,用牡丹来反衬,以突出莲的现象。

作者对于菊,肯定其不同流合污,但否定其消极避世。

对于牡丹,批判其贪图富贵,追名逐利。

赞扬了莲的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4 第二段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又怎样的关系?第二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是以上段记叙、描写为基础,是上段在思想内容的深化。

5 第二段句式有哪些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三句式陈述句,二、五句式感叹句,四句是反问句生动深刻的表达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6 “莲之爱,同予者和人”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对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庸俗世风的鄙弃。

7 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句相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世人盛爱牡丹句相照应。

其中“众”和独词形成反照应。

8 “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就是东晋时代著名诗人体现他爱菊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是《桃花源记》,学过他的诗是《归园田居》。

9 作者认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洁身自好,坚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质。

10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说明了什么?唐人贪图富贵,趋炎附势之风盛行。

11 “陶渊明独爱菊”和“予独爱莲”中两个“独”的作用是什么?两个“独”字表明他们遗世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明作者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2 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人,本文各是什么情感和态度?对“菊”肯定并惋惜。

对“牡丹”讽刺对“莲”赞美13 请说出文中菊、牡丹、莲的象征意义菊-----隐逸者牡丹------- 贪图富贵者莲---------君子14 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了莲以人的美好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5 第二段中的“噫”有什么作用?能否删去?不能。

用叹词表达深沉的感慨,一叹爱菊者“鲜”二叹爱莲者甚少,三叹爱牡丹者众。

16 陶渊明以“逸”来保持自己的气节,本文作者不愿意隐逸,也不贪慕富贵,那他追求什么?在污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17 “孟母三迁”以求不受环境的影响。

孟子也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

而周敦颐却提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18 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莲花的任意连续的两句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19 你知道莲花还有哪些别名吗?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荷花,芙蓉,菡萏20 古今中外,有许多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的人,你知道有谁吗?司马迁。

因为他能做到行为方正,据实写史。

21 你认为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独立的见解,高洁的品质。

22《爱莲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濡养了千千万万的文人,把莲花式的高贵品质作为为人处事之道,读完此文,请谈谈你的感受。

无论何时都应抵制不良环境对人的影响,要保持高尚的人格,高洁的操守,不随波逐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3 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

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喜爱的花喜爱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