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税收原则与最优税收理论
最优税收理论
4.2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 理想的税制的三个标准
– 税收公平原则 – 税务行政最小成本原则 – 最小负激励效应原则
•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 运用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的概念,在赋予各个标准不同 权重的基础上,将这些标准统一于惟一的标准之中。 – 能够带来最大社会福利水平的税收就是最优税收 最优税收 (optimal tax)。
4.3 最优商品税
• 次优税收(second-best taxation)
–即在保证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使课税行为 导致的经济扭曲程度最小化 。 –最优税收理论中的“最优”实际上指的是“次 优”。
• 最优商品税设计的两个法则
– 等比例减少法则 –逆弹性法则
• 等比例减少法则
–要使税收的超额负担最小,税率的设置应当使 各种商品的生产以相等的百分比减少。 –公式表示为: dx dx (12.1) dx
4. 最优税收
• • • • • 4.1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 4.2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4.3 最优商品税 4.4 最优所得税 4.5 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启示
4.1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
•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在于对税收的公平与 效率原则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便能够在公 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之间选择一个最优的 组合。 • 最优税收理论主要分为两内在的不公平性。
• 对拉姆齐法则的修正
–戴蒙德和米尔利斯率先在最优商品税率决定中 引入公平方面的考虑。 –在需求独立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最优税率不 仅取决于其需求价格的逆弹性,而且取决于它 的收入弹性。 –对于高收入阶层尤其偏好的商品,无论弹性是 否很高,也应确定一个较高的税率;而于低收 入阶层尤其偏好的商品,即使弹性很低,也应 确定一个较低的税率。
税收理论
税收工具选择
标准的最优税收理论一般假定税收工具是给定的,无法进行选择。最优商品税理论假定不使用总额税。生产 效率只有在对所有商品征税以及100%的利润税可行(或者没有利润税)的前提下才是能够实现的。最优所得税理 论研究通常以能力难以衡量为由,排除了对能力课税的可能性。斯兰罗德认为,能力可以衡量,尽管要耗费成本, 也会出现错误,但另一方面,所得(收入)也无法完全准确衡量,而且所得衡量的准确度取决于为此所耗费的资 源。
最优税制结构
最优税制结构理论综合考虑了商品税和所得税在效率和公平方面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理论避免了 孤立看问题带来的缺陷。(AtkinsonandStiglitz,1976)该理论研究了商品税(间接税)和所得税(直接税) 的适当组合问题,特别是用差别商品税来补充所得税是否可取的问题。当个人间的差异仅仅体现在生产率上时, 首先应考虑线性所得税。在这种情况下,差别间接税用于富人不成比例消费的商品或者增加总额补贴的规模,可 能是可取的。再来考虑非线性所得税。非线性所得税明显提供了更灵活的方式来实现所得税的分配目标。这种情 况下,统一的间接税是最优的,只要劳动和所有消费的商品之间是弱可分的效用函数;也就是说,所有商品之间 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独立于休闲。不幸的是,很难确定可分是合理的假定。
纳税人的行为选择是由各相关变量决定的。对于纳税人来说,所能选择的是如实申报,还是有所隐瞒。阿林 汉姆和桑德莫的研究强调了审计面和处罚率与税收服从的关系。实际上,这种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个人之所以支付 税收,仅仅是因为担心受到稽查和惩罚,从而处罚率的提高和审计面的扩大,可以提高税务服从程度。令人惊奇 的是,在标准模型中,税率提高对所报告的收入的影响并不明确;根据似乎合理的假定,服从实际上随税率提高 而提高,这与通常所认为的高税率鼓励逃税形成鲜明的对比。
税收效率与最优税收.
对商品和劳务的课税
二、增值税
(一)定义:以商品或服务的市场增值额为 课税对象的一种税。 (二)增值税的理论构建
对商品和劳务的课税
如何计算增值部分?
生产全过程 环节 1(小麦)农场主 收据 0.2 0.2 0.1=0.3-0.2 0.17=0.47-0.3 0.08=0.55-0.47 0.55 增值税
超额负担的定义
两种商品 大麦和玉米 收入固定 Pb 和Pc 是商品的价格 没有造成市场失灵的因素,例如,外部性、 不完全竞争、共用品等等。 图7.1中AD是预算约束,E1点是效用最大化; 假定政府按一定比例对大麦征税,税率为 tb , 这样鲁思面临的价格就变成了(1+tb)Pb 预算约 束线旋转。新的预算约束线是AF。
超额负担的定义
玉 米 年 消 费 量 磅
图7.1
大麦税前的 预算约束线
C2 C C1 大麦税后的 预算约束线
B
E1
来 测 量 税 收 对 其 影 响 。
i
F B1
消 费 者 所 消 费 玉 米 量 的 变 化
可 用 在 消 费 同 样 数 量 大 麦 时 ,
大麦年消费量
超额负担的定义
在每一大麦消费水平上,AD 和AF之间的垂直距离 表示以玉米衡量的鲁思的应纳税额。 标准化单位价格Pc=$1, 以便可以用玉米量或货币衡 量税收收入。 图7.2在预算约束线AF下的较高的价格下的最优选 择。 效益最大化的点在E2。 新的和旧的预算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用GE2表示,也 就是说应纳税额(“tax bill”)。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个人课税与个人行为
政策所关心的问题是税收对家庭成员的经济 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们将研究: 劳动供给 储蓄 住房 资产 组合构成
税收原则理论
一、早期西方学者的税收原则
• 200多年来,西方经济学界对税收原则问题不
断进行探讨,并使之越来越深刻化和系统化。 早在17世纪中后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 廉· 配第,后来德国官房学派的代表任务尤士提 以及意大利财政学者费里,对税收原则理论都 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 思想。然而第一次在总结前人思想基础上,明 确而系统地阐述税收原则的是“财政学之父” 亚当· 斯密。
一、早期西方学者的税收原则
• 19世纪后期,德国新历史学派的著名人物阿道
夫· 瓦格纳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税收原则,共分 四大项九小点,故称之为“四项九条原则”, 即: • (一)财政政策原则(财政收入原则) • 1. 充分原则,即税收收入必须要充分满足国 家财政的需要。 • 2. 弹性原则,即征税不仅要充分,而且税收 收入能在财政需要增加或税收以外的收入减少 时,基于法律增收或自然增收,以自动适应这 种收支的变化。
对比斯密的税收四原则与瓦格 纳的四项九条原则
• 对比斯密的税收四原则与瓦格纳的四项九条原则,可
以大致看出从古典经济学到19世纪末德国新历史学派 税收原则的发展变化。 • 归纳起来,斯密的税收原则有两大内容,即公平和易 于管理(包括确实、便利与节省),斯密并未考虑税 制应如何避免对市场机制效率的破坏。这是因为,第 一,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一直到19世纪初,公共 部门经济与私人部门经济相比微不足道;第二,古典 学派创立之初,西方经济学主流是反对政府干预,主 张“夜警国家”。因而政府承担的公共经济活动对市 场效率的影响问题远未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税收原 则仅强调公平与易于管理两个方面。
最优税收理论与我国财税改革
最优税收理论与我国财税改革最优税收理论是财政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研究的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最大化社会福利的税收制度。
最优税收理论主要包括最优税收原则、最优税收制度和最优税收政策三个方面。
首先是最优税收原则。
最优税收原则主要有两个,即内部和外部最优性原则。
内部最优性原则是指在给定社会福利函数的情况下,最优税收制度是能够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税收制度。
外部最优性原则是指在排除掉所有可能的税收制度之外,最优税收制度是能够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税收制度。
最优税收原则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税收的重分配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其次是最优税收制度。
最优税收制度是指能够最大化社会福利的税收制度,包括税种选择、税率设定和税收征收方式等方面。
最优税收制度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税基的广泛性、税收的公正性、税收的效率和税收的可行性等。
在最优税收制度中,需要通过适当的税种选择和税率设定来保证税收的公正性和效率,同时也要考虑税收的可行性,以确保税收的正常征收和使用。
最后是最优税收政策。
最优税收政策是指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具体税收政策。
最优税收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税收目标的确定、税收政策的协调性和稳定性等。
在最优税收政策中,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税收目标的确定,合理地调整税率和税种的设定,以实现税收的公正性和效率。
我国财税改革是在最优税收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我国财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简洁、透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最大程度地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财税改革在税收制度的设计中,借鉴了最优税收理论的原则和方法,优化了税种结构,调整了税率档次,改进了税收征收方式,提高了税收公正性和效率。
在我国财税改革中,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增值税改革。
增值税是一种按照货物和服务的增值额征税的消费税,它以价值增量为税基,实行多级抵扣制度,减少了税负的重叠和垄断的影响,提高了税收效率。
最优税收
最优税收理论评析任何一个国家税收制度的建设,都应综合考虑效率与公平两大目标。
从一般意义上说,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和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在税收领域内,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更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税收制度中的效率与公平之间,也并非总是互不相容的。
为了构建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税收制度而引出了最优税收原则。
含义最优税收指的是在社会对公平的期望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最佳平衡的征税方式。
最优税收理论研究的是信息的在不对称使得政府在征税时丧失了信息优势,在博弈中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在自然秩序作用下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况下,如何构建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税收制度。
它具体包括最优商品税理论、最优所得税理论和最优税收征管理论等内容。
最优商品税理论由于政府征税,会破坏价格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造成超额负担。
最优商品税理论要研究的就是如何确定应税商品的范围与税率,才能使政府课征商品税带来的效率损失最小化。
拉姆齐指出:最优税制应当使对每种商品的补偿需求均以税前状态的同等比例下降为标准。
后来,通过对用来推导拉姆齐法则的经济施加进一步的约束,即假定课税商品之间不存在交叉价格效应,威廉·杰克·鲍莫尔和布莱德福特推导出逆弹性法则:比例税率应当与课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成反比例。
如果按理论来的话,生活必需品应当课以高税,而对奢侈品则课以轻税。
这就意味着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高于高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它忽略了收入分配具有内在的不公平性。
为改变拉姆齐法则置分配公平于不顾的境地,理所当然应当对其加以适当的纠正。
彼得.戴蒙德和詹姆斯.米尔利斯率先在最优商品税率决定中引入公平方面的考虑,并且将拉姆齐法则中的单个家庭经济扩展至多个家庭经济中。
他们指出:在需求独立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最优税率不仅取决于其需求价格的逆弹性,而且取决于它的收入弹性。
这意味着,对许多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较低的商品来说,应当将实行高税率的分配不公问题和实行低税率的效率损失问题进行比较,最有意义的改变应当是使那些主要由穷人消费的商品数量减少的比例比平均水平低。
最优税收
最优税收理论评析任何一个国家税收制度的建设,都应综合考虑效率与公平两大目标。
从一般意义上说,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和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在税收领域内,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更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税收制度中的效率与公平之间,也并非总是互不相容的。
为了构建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税收制度而引出了最优税收原则。
含义最优税收指的是在社会对公平的期望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最佳平衡的征税方式。
最优税收理论研究的是信息的在不对称使得政府在征税时丧失了信息优势,在博弈中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在自然秩序作用下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况下,如何构建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税收制度。
它具体包括最优商品税理论、最优所得税理论和最优税收征管理论等内容。
最优商品税理论由于政府征税,会破坏价格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造成超额负担。
最优商品税理论要研究的就是如何确定应税商品的范围与税率,才能使政府课征商品税带来的效率损失最小化。
拉姆齐指出:最优税制应当使对每种商品的补偿需求均以税前状态的同等比例下降为标准。
后来,通过对用来推导拉姆齐法则的经济施加进一步的约束,即假定课税商品之间不存在交叉价格效应,威廉·杰克·鲍莫尔和布莱德福特推导出逆弹性法则:比例税率应当与课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成反比例。
如果按理论来的话,生活必需品应当课以高税,而对奢侈品则课以轻税。
这就意味着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高于高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它忽略了收入分配具有内在的不公平性。
为改变拉姆齐法则置分配公平于不顾的境地,理所当然应当对其加以适当的纠正。
彼得.戴蒙德和詹姆斯.米尔利斯率先在最优商品税率决定中引入公平方面的考虑,并且将拉姆齐法则中的单个家庭经济扩展至多个家庭经济中。
他们指出:在需求独立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最优税率不仅取决于其需求价格的逆弹性,而且取决于它的收入弹性。
这意味着,对许多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较低的商品来说,应当将实行高税率的分配不公问题和实行低税率的效率损失问题进行比较,最有意义的改变应当是使那些主要由穷人消费的商品数量减少的比例比平均水平低。
最优税收理论及对我国税制改革
最优税收理论及对我国税制改革最优税收理论及对我国税制改革摘要:最优税收评价的基本方法就是借助现代经济分析手段,运用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的概念,在赋予各个标准不同权重的基础上,将这些标准统一于唯一的一个标准中以可计量的形式来进行经济分析。
税制设计就是寻找能在公平和效率间达到最佳平衡的税收制度。
社会福利取决于个人效用,但决不是个人效用的简单累加,它还取决于个人效用的公平分配程度:当个人效用不平等加剧时社会福利会减少,从而社会福利也反映了税收制度的公平含义――最大化社会福利同样蕴涵了公平标准。
关键词:效率公平最优税收从现代经济学理论来看,税收原则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公平原则,税收应由所有社会成员共同承担,并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二是效率原则,税收应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三是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原则,即税收应能促进生产水平、价格水平的稳定以及生产力的发展。
真正对于指导税制设计有帮助的,最优税收所体现的还是公平和效率两个因素,所谓最优税收也就是兼顾了效率和公平的税收。
一、税收效率和公平的统合性按照一般的税收理论,要使税收达到最优,从效率原则考虑就要使税收造成的超额负担最小;而从公平原则考虑应当使税收有助于实现社会所要求的收入分配公平。
税收遵循效率原则,目的是为促进经济发展,让社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税收遵循公平原则,目的是让税收负担能尽可能合理地分摊到社会每个成员身上,使纳税人税后的边际效用相同。
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培育税源,只有丰厚的税源,才谈得上税收如何公平负担。
同样如果税收不能比较公平地分担,产生较大的替代效应,则势必影响纳税人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因此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效率原则中的社会效率,强调的是通过税收调节,维持社会分配格局的基本平等,核心思想就是维持社会公平;公平原则中的量能负担标准,就是要使税收具有尽可能小的社会成本,强调的是税收本身的效率。
因此税收的效率和公平原则,从纵向看目标是统一的;从横向看效果是互补的,也就是说税收的效率和公平原则并非互斥,相反具有一定统合性。
最优税收理论课件
评价
埃奇沃斯模型的假设条件非常严格。社会可获得的收 入是固定的假设,意味着即使税率很高,对产出也没 有影响,现实并非如此;最大边际税率100%,说明当 收入达到一定等级时,所得的收入都将用来交税,这 样,非常大的可能性就是高收入者将放弃工作,选择 闲暇;而个人效用仅取决于收入的假定,忽略了闲暇 也是获得效用的一种途径。一旦考虑到个人效用不仅 取决于收入,而且还取决于闲暇,那么所得税就会扭 曲工作决策,带来超额负担。
•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为了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每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必须相等。在个人效用函数 相同的情况下,只有当所得水平相同时,所得的边 际效用才有可能相等,这就要求税收制度应当使税 后所得尽可能地平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应当 对富人的所得课以高税,这是因为政府征税使富人 损失的边际效用小于穷人损失的边际效用。如果在 所得分配已达到完全平等的情况下,政府还要增加 税收收入,增加的税收负担就应平均分配。 • 可见,埃奇沃斯模型意味着,所得税制要实行累进 程度很高的税率结构,即应从高收入一端开始削减 收入,直到达到完全平等。也就是说,最大边际税 率达到100%。
最优税收理论
optimal taxation
刘畅 2012年
最优税收理论概念
最优税收理论是以福利经济学为基础的一种税 制选择理论。该理论在个人效用能够加总、可 供选择的税收工具(税种)既定、政府税收收 入水平既定的约束下,研究如何选择税收工具 ,确定税制,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该理论实 际上是对税收效率与税收公平这两项基本原则 的综合和深化,它研究的是如何构建能够兼顾 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的税收制度。
最优税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平等、确实、便利和最小征收费用 等四项税收原则
最优税收理论及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启示
最优税收理论及对我国税制革新的启发[择要]最优税收评价的根本要领就是借助当代经济阐发本领,运用小我私家效用和社会福利的观点,在给予各个尺度差异权重的底子上,将这些尺度同一于唯一的一个尺度中以可计量的情势来举行经济阐发。
税制方案就是探求能在公安然平静服从间到达最正确平衡的税收制度。
社会福利取决于小我私家效用,但决不是小我私家效用的简朴累加,它还取决于小我私家效用的公正分派程度:当小我私家效用不服等加剧时社会福利会淘汰,从而社会福利也反响了税收制度的公正寄义——最大化社会福利同样蕴涵了公正尺度。
[要害词]服从公正最优税收从当代经济学理论来看,税收原那么可以归纳为三个重要方面:一是公正原那么,税收应由全部社会成员配合包袱,并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二是服从原那么,税收应能促进资源的有用设置;三是经济不变和增长的原那么,即税收应能促进消费程度、代价程度的不变以及消费力的生长。
真正对付引导税制方案有帮助的,最优税收所表现的照旧公安然平静服从两个因素,所谓最优税收也就是分身了服从和公正的税收。
一、税收服从和公正的统合性根据一样平常的税收理论,要使税收到达最优,从服从原那么思量就要使税收造成的超额包袱最小;而从公正原那么思量应当使税收有助于实现社会所要求的收入分派公正。
税收遵照服从原那么,目的是为促进经济生长,让社会资源得到有用使用。
税收遵照公正原那么,目的是让税收包袱能尽大概公正地分摊到社会每个成员身上,使纳税人税后的边际效用雷同。
只有经济生长才气培养税源,只有丰富的税源,才谈得上税收怎样公正包袱。
同样假设税收不克不及比力公正地分管,产生较大的交换效应,那么势必影响纳税人的事情积极性,从而影响经济生长。
因此服从是公正的条件,公正是服从的包管。
服从原那么中的社会服从,夸大的是通过税收调治,维持社会分派格式的根本同等,焦点头脑就是维持社会公正;公正原那么中的量能包袱尺度,就是要使税收具有尽大概小的社会本钱,夸大的是税收自己的服从。
最优税制理论
模型类型
新(内生)增长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技术进步归结为积累的结果
把技术进步归结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的结果。如把技术进步完全归结为物质资本的积累,产出以净投 资率增加(切米利 Chamley,1986.卢卡斯Lu-CaS,1990);把技术进步归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共同积累的结 果,人力资本积累主要通过教育与培训支出和时间投入实现。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生产可分为二种情况,一种 是二者生产技术相同(Barro,1992),另一种是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生产采用不同的技术,生产中使用的人力 资本份额不同。
最优税制理论是对税收调控作用的重新认识。在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传统中,市场是万能的,税收要保持中性 的原则,不能干预市场的正常运行。但是随着人们对市场失灵的认识,税收被认为在存在失灵的领域具有调控作 用。现代的最优税制理论更加明确了税收在市场中的调控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在失灵领域,而且还作用于非失灵 领域。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对市场运行进行调控,其目标定位于减少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促进 产业结构的优化。最优税制理论无论是从假设上还是从模型建立的意义上,都是为调控经济这个目标服务的,这 使得我们对税收的调控作用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评价
积极意义
最优税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效率原则到兼顾公平原则的转变。在自由主义的传统下,人们注重的是效率,把 公平放在理想中,二者是不可兼得的。最优税制理论却通过引入社会福利函数,运用数学方法,从理论上探讨效 率和公平的协调问题。最优税制理论从最初的理想状态回到了与现实结合的状态。理想中的最优税制是建立在信 息完全对称的假设基础上的,而在现实中,个人能力是私人信息,政府无法掌握,信息存在着不对称,最优税制 理论就是在正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使得最优税制理论研究具有意义。
最优税收理论与我国财税改革
最优税收理论与我国财税改革最优税收理论是指在一个经济系统中,通过对税收政策的优化,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一种理论。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税收应该根据纳税人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进行合理的分配,以达到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标。
最优税收理论主要有两个基本原则:税收应该按照能力支付的原则,即高收入者应该支付更多的税收;税收应该按照消费能力支付的原则,即大额消费者应该支付更多的税收。
根据最优税收理论,税收政策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能力支付原则:高收入者应该承担更高的税额,以减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这可以通过增加高收入群体的税率或者征收高额的个人所得税来实现。
3. 边际税率应该递增:边际税率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或消费所需要支付的额外税费。
最优税收理论认为,边际税率应该递增,即随着收入或消费的增加,需要支付的税费也应该逐渐增加。
4. 考虑税收承受能力:最优税收理论认为,税收政策应该考虑个体的税收承受能力。
即对于低收入群体,应该采取一定的免税或减税政策,以减轻负担。
在我国财税改革中,也需要参考最优税收理论,通过优化税收政策,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我国可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
当前,我国税收体系中的个人所得税主要采用的是等级累进税率。
可以考虑适当提高高收入者的税率,以减小收入的不平等。
我国可以调整消费税的税率结构。
目前我国消费税的税率并不高,可以考虑适当提高高消费品的税率,以减小社会消费的不平等。
我国可以通过改革增值税制度,引入差异化税率。
通过对不同行业和商品的差异化税收政策,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还可以通过增加对低收入者的减税政策,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提高其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
最优税收理论为我国财税改革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通过优化税收政策,实现税收的合理分配和社会公平,可以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
也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优税收理论
最优税收理论我国烟草消费税的优化詹杨向婧谭微张雅慧一、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内涵最优税收理论的开端,最早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
历史上,西方经济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建立最优税收体制。
其中,英国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提出税收原则的人。
在17世纪中叶,他在其代表作《赋税论》和《政治算术》中,提出了著名的公平、简便、节省三原则理论。
其后,英国古典学派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公平、确定、便利和经济的税收四原则,影响深远。
在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的代表人物瓦格纳主张,税收不仅要有纯财政的目的,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用以干预和调节国民所得及财产的分配。
在《财政学原理》中他总结提出了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正义原则和税务行政原则。
1973年,马斯格雷夫在《财政理论与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理论成果,提出自己的六项税收原则理论:①税收分配应该是公平的;②税收的选择应尽量不干预有效的市场决策;③如果税收政策被用于实现刺激投资等其他目标,那么应使它对公平性的干扰尽量地小;④税收结构应有助于以经济稳定和增长为目标的财政政策的实现;⑤税收制度应明晰而无行政争议,并且要便于纳税人理解;⑥税收的管理和征纳费用应在考虑其他目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较少。
在当代,对于理想税收制度的讨论往往都在马斯格雷夫思想框架内。
二、拉姆齐法则英国剑桥大学的福利经济学家拉姆齐于1927年对优化商品税理论作了开创性的研究。
拉姆齐法则包括五个假设前提: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②除商品税收,政府不征收其他扭曲性的税收;③劳动的形式只有一种且劳动是唯一的投入品;④每一生产部门只生产一种产品,且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⑤经济中的每个家庭都具有相同的偏好结构,因此可以假定经济中只存在一个家庭。
上述第五个假设,即“一个家庭”的假设,对于我们理解拉姆齐规则实质上是效率原则而非公平原则,是关键性的。
萨缪尔逊在1986年发表的《最优税收理论》中对“一个家庭”假设做过解释。
最优税收理论及其对税收政策的指导
最优税收理论及其对税收政策的指导税收是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和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税收政策的制定中,如何确保税收收入最大化,同时避免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优税收理论通过研究税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于指导税收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
1.税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最优税收理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税收对经济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税收的影响可分为两种:供给侧效应和需求侧效应。
供给侧效应主要是指税收对经济主体的生产行为产生的影响。
高税收率可能会降低个人和企业的激励,抑制创新和投资,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设计税收政策时,政府应尽量避免对企业生产能力和个人创造力的抑制,并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
需求侧效应则主要是指税收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
通过差别税率的调整,可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和行为。
例如,对烟酒等非必需品征收较高的消费税,可以有效降低不良消费行为的发生。
对于投资来说,通过调整资本利得税的幅度,政府可以激励或抑制资本的流动,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2.税收公平性的考量除了经济效率外,最优税收理论还强调税收的公平性。
在社会中,财富的分配不均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税收政策应当考虑到财富的再分配问题,以减轻社会贫富差距。
在这一方面,最优税收理论推崇纳税能力原则,即税负应当与个人或企业的能力水平相适应。
根据纳税能力原则,税收应当采取渐进税率,即随着个人或企业的收入水平增加,税率逐渐提高。
这种设计可以确保社会财富的再分配,降低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然而,在实施渐进税率时,也需要考虑到资本的流动性和国际竞争力等因素,避免高税率导致资本外流,影响经济增长和国家财政收入。
3.税收结构的优化最优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结构的合理设置对于税收政策的有效执行至关重要。
优化税收结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税收收入和维持社会稳定。
首先,税收结构应当考虑税基的广度和税率的合理分配。
《税收学》课程笔记
《税收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税收概论一、税收的起源与发展1. 税收的起源税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制和阶级分化,以及国家机器的形成。
以下是税收起源的三个关键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与剩余产品的出现: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能够生产出超过自身消费需求的产品,剩余产品的出现为税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私有制和阶级的分化: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了财产的不平等分配,阶级分化使得社会出现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税收成为统治阶级维护政权和满足公共需求的经济来源。
(3)国家的产生: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公共秩序,国家机器应运而生,税收成为国家机器运转的经济支柱。
2. 税收的发展税收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奴隶社会税收:在奴隶社会,税收主要以土地税和人头税为主,税收制度相对简单,征收方式直接。
(2)封建社会税收:封建社会的税收制度逐渐完善,出现了以土地为基础的田赋、以人口为基础的户赋以及针对商业活动的商税等。
(3)资本主义社会税收:资本主义社会税收制度进一步发展,所得税和增值税成为主体税种,税收的职能从单纯的财政收入扩展到经济调节和社会公平。
(4)社会主义社会税收:在社会主义社会,税收不仅是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调节经济、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
二、税收的概念和性质1. 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据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对纳税人的财产或所得进行强制性的、无偿的征收,以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经济活动。
2. 税收的性质税收具有以下四个基本性质:(1)强制性: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不得拒绝或逃避,国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征收。
(2)无偿性:纳税人缴纳的税款不直接与国家提供的具体商品或服务相交换,而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3)固定性:税收的征收标准和税率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不会随着纳税人的具体情况而变化。
(4)共同性:税收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各界的利益,是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经济活动。
专题一最优税收理论
最优商品课税理论一、最优商品课税理论的产生理论上讲,凡是满足一次总付税特性的税制并不是最优税制,因为它不能在收入分配方面发挥调节作用,即不能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但从税收征收效率的角度看,一次总付税的课征效率最高。
一次总付税有两个特性:税收数额固定和纳税人的任何行动(除了移居国外或自杀)都不能改变他或她的纳税义务。
在历史上,具有一次总付税特性的例子是人头税,但人头税是非常不公平的税。
所以,一次总付税性质的税不是最优课税理论所涉及的税。
然而,一次总付税理论在研究最优课税理论时是有用的。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头税是一次总付税仅有的可行的形式,由于人头税不能与支付能力相匹配,或不能在有一次总付税的性质下用来实现财富收入的再分配,但一次总付税可以做一个参照物,依据它可以测度通常遇到的次于最优的税收,这是一次总付税理论的意义所在。
正因为如此最优商品课税理论就是要阐明,应如何课征商品税,才能使税收额外负担最小。
以个人能力、财富、收入和支出为依据设计的税制显然不具有一次总付税的特性。
因为能力被隐藏;财富被消费;收入和闲暇具有代替关系;储蓄和消费支出也同样具有代替关系。
所以,当人们采取这些行为时,都会使税额发生变化或改变个人的纳税义务。
现在假定财政支出一定,需要用税收收入来满足开支,再假定税收收入必须对不同的商品征税来筹集。
二、最优商品课税理论的发展1、最优商品课税分析假设个人A只消费两种私人物品:X和Y,此外A还享受闲暇。
商品X的价格为Px,商品Y的价格为Py,工资率(也可看成闲暇的价格)为W,A的闲暇时间为I,最高工作时数为T-I,收入为工资率与工作时数之积W(T-I),再假设所有收入都是用来购买商品X和Y,没有储蓄。
这样,A的预算约束线的代数式为:W(T-I)= PxX+PyY等号左边表示收入,右边为支出。
若把式子变形,则有:WT= PxX+PyY+WI等号左边的WT表示,如果一个人除了睡觉之外,其他所有的时间都在工作,能够取得多少收入。
最优税收理论与我国财税改革
最优税收理论与我国财税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税收的作用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因此,如何制定最优税收理论,实现最优税收的目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介绍最优税收理论的概念、原则和意义,并分析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在实践中的问题,最后提出改革建议。
最优税收理论的概念、原则和意义最优税收理论是指在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制定能够最大化社会总福利的税收制度。
它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税种和税率,以达到最优的税收目标。
通常来说,最优税收理论应符合以下原则:1.效率原则:税收应尽可能少地影响经济效率,对于经济主体不增加过多的成本和负担。
2.公平原则:税收应该保证公平性,使不同的经济主体平等地承担自己的税收责任。
3.简单原则:税收应该尽可能地简单明了,使纳税人能够理解自己应该缴纳的税款。
最优税收理论的实现有助于增强税收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因此,研究和实现最优税收理论对于我国的财税改革至关重要。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问题在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
以下是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1.过度依赖间接税:我国税收制度中,消费税、关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间接税占据了很大比重,而直接税(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收入相对较少。
这种对间接税的依赖会加重中小企业的负担,制约经济发展。
2.税收收入过于集中:我国税收收入的来源十分集中,主要由少数几家企业和富裕人群贡献。
这不仅影响了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均衡发展,而且还加剧了贫富差距。
3.税收征收难度大:我国税收制度中,税种较多、税率复杂、缴纳程序繁琐,使征收难度加大,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争议。
建议为了解决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问题,实现最优税收理论目标,我们需要有以下几个建议:1.税收结构应调整:我国应逐步实现直接税主导,间接税为辅的税制结构,加强对取消或调整税收优惠的管理和监督,使税收更公平、更公正。
第11章 税收原则与最优税收理论
本章小结
▪ 在现代税制的分析中,税收公平的主要原则是支付 能力原则,它要求纳税人的负担应根据其缴纳税收 的能力来确定。
D2 GY2/ GY2 NY2/
C2 NY2
E2/
U2/ E2 U2
O
A1 闲暇
(a) 低收入者L
O
A2 闲暇
(b) 高收入者H 41
▪ 重要结论
• 最优税收结构近似于线性,即边际税率不变,所 得低于免税水平的人可获得政府的补助;
• 边际税率相当低; • 所得税并非缩小收入不平等的有效工具。
42
▪ 最优线性所得税模型 (Stern, 1976)
▪ 个人所得税应怎样和家庭情况相联系?
• 假设两对夫妇总收入都是3000元,一对夫妇,妻子失业, 丈夫月收入3000元,如果扣除2000元的免征额,另外 1000元要缴个税;而另一对夫妇各收入1500元,两人的 收入都达不到个税免征额,他们则不需要缴税。
3
11.1 税收的公平原则
▪ 11.1.1 税收公平的含义 ▪ 11.1.2 实现横向公平 ▪ 11.1.3 实现纵向公平
• 实行负所得税制累进税(BG); • 实行税率分级,收入级次越高,适用的税率越高。
(OTG)
7
纳税额
TG TE
R2 正税收
R1 0
负 税 收 R0 G
R2 M2
M0
B M1
MT M2
收入或支付能力
图11-1 累进所得税制的三种方案
8
▪ J. S. Mill提出三种方案,以实现所得税的纵 向公平:
t
G
Lw (Lw G)
44
11.3.5 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启示
▪ 需要重制改革应综合考虑效率与公平两大目标。 ▪ 如果要在实践中实行最优税收理论所推导的各种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总额税(lump sum tax)
• 指纳税义务不因纳税人经济行为的改变而改变的 税收。(人头税,土地税,一次总付税)
• 不会产生超额负担。 • 一种税之所以会产生超额负担,根本原因还在于
替代效应。而总额税是一种只会带来收入效应而 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 但它具有明显的不公平性,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39
11.3.4 最优所得税
▪ 非线性所得税最优模型(Mirrlees, 1971)的 一般结果
• 边际税率应在0与1之间; • 有最高所得的个人的边际税率为0; • 如果具有最低所得的个人按最优状态工作,则他
们面临的边际税率应当为0。
40
非线性最优所得税
收入
B1
GY1 C1
NY1
E1 U1
收入 B2
“鹅”叫最少的税种—印花税
——征税是拔鹅毛的艺术。
▪ 1624年,荷兰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财政十分困难。 ▪ 统治者悬赏请人设计新税。 ▪ “印花税”:在经济活动中使用契约、借贷凭证时,按照
相关单据征收。这个方案获得通过。 ▪ 印花税被誉为“良税”。继荷兰之后,丹麦、法国、美国、
奥地利、英国都陆续开征这个税种。 ▪ 问题:为什么印花税是良税? ▪ 税源可观,阻力小,对经济负面影响少,手续简便。
DY
数量
27
11.2.4 税收的简化原则
▪ 好税制的又一特征是管理与遵从成本低。 ▪ 管理与遵从成本
• 政府管理与执行税法的成本 :直接成本 • 纳税人的遵从成本:间接成本 • 逃、避税所发生的成本
▪ 避税是纳税人采取合法的行为来减少其纳税额; ▪ 逃税是纳税人采取非法的行为来减少其纳税额。。
28
▪ 个人所得税应怎样和家庭情况相联系?
• 假设两对夫妇总收入都是3000元,一对夫妇,妻子失业, 丈夫月收入3000元,如果扣除2000元的免征额,另外 1000元要缴个税;而另一对夫妇各收入1500元,两人的 收入都达不到个税免征额,他们则不需要缴税。
3
11.1 税收的公平原则
▪ 11.1.1 税收公平的含义 ▪ 11.1.2 实现横向公平 ▪ 11.1.3 实现纵向公平
• 戴蒙德和米尔利斯率先在最优商品税率决定中引 入公平方面的考虑。
• 在需求独立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最优税率不仅 取决于其需求价格的逆弹性,而且取决于它的收 入弹性。
• 对于高收入阶层尤其偏好的商品,无论弹性是否 很高,也应确定一个较高的税率;而于低收入阶 层尤其偏好的商品,即使弹性很低,也应确定一 个较低的税率。
45
本章小结
▪ 在现代税制的分析中,税收公平的主要原则是支付 能力原则,它要求纳税人的负担应根据其缴纳税收 的能力来确定。
第11章 税收原则与最优税收理论
概要
▪ 11.1 税收的公平原则 ▪ 11.2 税收的效率原则 ▪ 11.3 最优税收
2
引例
▪ 为什么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可能对穷人不利?
• 把免征额再提到2000元以上,对大多数工薪阶层没有影 响,中低收入阶层只能降低很少的税负,但高收入者每 月则可少缴几百元到几千元的个税。
• 边际均等牺牲; • 绝对均等牺牲; • 比例均等牺牲。
▪ 虽然具有理论价值,但实际可操作性较差。
9
效用 M1
边际均等牺牲
效用
M2
G1
G2
MU1
F1
收入
F2
MU2 收入
10
效用 M1 E1
绝对均等牺牲
效用 M2
D1
E2
MU1
C1
B1 收入
C2
D2 MU2
B2 收入
11
比例均等牺牲
效用 M1
效用
5
11.1.2 实现横向公平
▪ 所得税
• 应尽可能将应税收入界定得宽一些 • 综合所得税比分类所得税更容易做到横向公平
▪ 商品税
• 税基宽的商品税收有助于实现横向公平 • 网上开店应该征税么?
6
11.1.3 实现纵向公平
▪ 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图11-1
• 规定免征额,而高于数量界限的所有收入都以固 定边际税率征税(BTE);
43
简化的最优线性所得税模型
▪
假定劳动者的效用来自收入 和闲暇:
U
lw(1 t) 1 (L l)
▪ ▪
财政收入为: 最优税制的问题是,在保证
G lwt
税收收入的前提下,使劳动
者的效用最大。
L l L lt 0;l G / wt;
▪
β越大,或者劳动者越喜欢 闲暇,t应当越大。即税率 与劳动供给弹性负相关。
但同时得到了广泛征收的好处,总的结果不一定。
26
价格
价格
1 tX' 1 tX
1
A
C
B
DE
SX ' SX t
1 tY
SX
1
DX
F
G
O
Xt ' Xt
(a) X 的 市 场
数量 O
Yt
(b) Y 的 市 场
图11-4 拓宽税基的效率优势
单独征税,超额负担为C+D+E,广泛征税,超额负担为E+G
SY ' SY
同时,征税的超额负担最小。
34
▪ 政策含义
• 要实现最优商品课税,应当对所有的商品课征统 一的税率,从而尽可能使税收只具有收入效应而 不会产生替代效应。
▪ 局限性
• 公平的考虑 • 纠正外部性的考虑
35
▪ 逆弹性法则
• 拉姆齐法则:最优税制应当使对每种商品的补偿 需求均以税前状态的同等比例下降。
29
11.3 最优税收
▪ 11.3.1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 ▪ 11.3.2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 11.3.3 最优商品税 ▪ 11.3.4 最优所得税 ▪ 11.3.5 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启示
30
11.3.1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
▪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
• 对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便 在公平与效率之间选择一个最优组合。
24
11.2.3 减少税制的超额负担
▪ 途径
• 拓宽税基 • 抵消税收扭曲的影响
25
▪ 拓宽税基
• 即广泛对物品和服务征税 • 效率优势:
▪ 两种商品独立的情形:图11-4 ▪ 两种商品不独立
• 替代品:同时征税能够降低超额负担,替代行为减少。 • 互补品:同时征税可能会增加超额负担,消费量减少更多,
• 结论:线性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随着闲暇和商 品之间的替代弹性的减小而增加,而随着财政收 入的需要和更加公平的评价而增加。
• 政策含义
▪ 人们对减少分配不平等的关注越大,则有关的税率就 应越高。
▪ 最优税率与劳动供给的反应灵敏度、财政收入的需要 和收入分配的价值判断密切相关,假如能够计算或者 确定这些参数值,就可以计算出最优税率。
• 逆弹性法则:比例税率应当与课税商品的需求价 格弹性成反比例。
• 政策含义
▪ 生活必需品(因为它们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应当课 以高税,而对奢侈品则课以轻税。
▪ 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忽略收入分配,具有内在的不公平性。
36
拉姆齐法则的推导
P
B
Px(1+tx)
S/
Px
C
O Xt
E S
D
X0
Q
37
▪ 对拉姆齐法则的修正
4
11.1.1 税收公平的含义
▪ 税收公平与否,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判断 ▪ 两种原则
• 公平的受益原则
▪ 指纳税人的负担取决于其在政府支出中的受益情况 ▪ 困难在于很难确定不同群体从公共项目中的受益程度
• 公平的支付能力原则
▪ 指纳税人的负担取决于其缴纳税收的能力(一般用收入 测度)
▪ 横向公平:纳税能力相同者缴纳相同的税收 ▪ 纵向公平:纳税能力较高者缴纳较多的税收
t
G
Lw (Lw G)
44
11.3.5 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启示
▪ 需要重新认识所得税的公平功能,并重新探讨累进 性所得税制的合理性。
▪ 税制改革应综合考虑效率与公平两大目标。 ▪ 如果要在实践中实行最优税收理论所推导的各种规
则,可能需要对财税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但这 不太现实。改革过程中可能产生暂时性的无效率。 制度变革之路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38
▪ 需注意的问题
• 对那些既非富人也非穷人特别偏好的商品,仍可 以遵循拉姆齐法则行事;
• 尽管有人辩称商品税无须承担收入分配的职能, 并认为收入分配问题只应由所得税解决,但实际 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少收入弹性 高而价格弹性低的商品(如钻石、名画、豪宅 等),这就提供了通过对这些商品课税以改进收 入分配的可能性。
• 等比例减少法则 • 逆弹性法则
33
▪ 等比例减少法则
• 要使税收的超额负担最小,税率的设置应当使各 种商品的生产以相等的百分比减少。
• 公式: dx1 = dx2 = L = dxn
x1 x2
xn
• dxi 是课税所导致的第i 种商品生产量的减少,而 xi 是课税前第 i种商品的生产量。
• 公式表明:只有在所有商品的边际额外负担都相
• 能够带来最大社会福利水平的税收就是最优税收(optimal tax)。
32
11.3.3 最优商品税
▪ 次优税收(second-best taxation)
• 即在保证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使课税行为导 致的经济扭曲程度最小化 。
• 最优税收理论中的“最优”实际上指的是“次 优”。
▪ 最优商品税设计的两个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