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场地类别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与方法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50338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e.png)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与方法1. 什么是建筑场地类别?在咱们聊建筑的时候,首先得明白一个事,那就是“建筑场地类别”这个概念。
这就像是给不同的地方贴上标签,告诉大家这里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说白了,建筑场地类别就是根据地块的性质、环境、用途等来进行的分类。
你想啊,就像去饭店点菜,有的地方主打火锅,有的地方是自助餐,不同的场地有不同的“菜单”。
那这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这就得看看环境、法律规定和经济效益这几方面了。
2. 场地划分的依据2.1 自然条件首先,自然条件是个重要的因素。
比如说,你在一块山坡上想建个高楼大厦,这可就有点“天方夜谭”了。
山坡不稳定,容易滑坡,那可是个危险的“火坑”。
所以,场地的地形、土壤质量、地下水位等自然条件,都是得好好考量的。
再说了,如果你的地块在个风口浪尖的地方,风一吹,楼就摇,那你可得想清楚了。
2.2 社会经济条件其次,社会经济条件也不能忽视。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个繁华的商业区,周围都是人来人往,建个购物中心肯定是“恰到好处”。
但如果你在个偏远的地方,那恐怕就得考量一下人流量和经济回报。
毕竟,投资可不是小事,心血来潮可不行,得有个长远的计划。
这时候,地块的可开发性、市场需求和区域发展规划都得一起算进去,像是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得慢慢解。
3. 场地划分的方法3.1 法规和标准那么,咱们聊聊具体的方法吧!第一步,看看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这就像考试前复习,得先明白考纲是什么。
有些地方可能有特定的建筑法规,限制你的高度、面积,甚至外观,真是“束缚之手”。
这些法规是为了保护环境、维护城市形象,让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避免“火上加油”的局面。
3.2 专家评估接下来,别忘了请专家评估!就像你去医院看病,当然得找医生,建筑这块也是一样。
专业的建筑师、规划师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提供建议。
他们就像是建筑界的“神算子”,能帮你看出很多潜在的问题和机会。
总之,专家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听听他们的想法,能避免很多弯路。
什么是场地类别
![什么是场地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a14ec2e1f8c75fbfc77db267.png)
场地4.1.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按表4.1.1 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表 4.1.1 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4.1.2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
4.1.3土层剪切波速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场地初步勘察阶段,对大面积的同一地质单元,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应为控制性钻孔数量的1/3 ~1/5,山间河谷地区可适量减少,但不宜少于3 个。
2在场地详细勘察阶段,对单幢建筑,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2 个,数据变化较大时,可适量增加;对小区中处于同一地质单元的密集高层建筑群,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可适量减少,但每幢高层建筑下不得少于一个。
3对丁类建筑及层数不超过10 层且高度不超过30m 的丙类建筑,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按表4.1.3 划分土的类型,再利用当地经验在表4.1.3 的剪切波速范围内估计各土层的剪切波速。
表 4.1.3 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注:g 为重力加速度。
4.1.4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2当地面5m 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 2.5 倍的土层,且其下卧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 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3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
4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4.1.5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应按下列公式计算:υse=d0/t(4.1.5-1)(4.1.5-2)式中υ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d0——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 二者的较小值;t——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d 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厚度(m);υ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剪切波速(m/s);n——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
工程类别环境类别场地类别和土壤类别
![工程类别环境类别场地类别和土壤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f022d1f53b3567ec112d8a14.png)
工程类别:一,工程类别的标准一、建筑工程类别划分标准项目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工业建筑单层厂房跨度m >24 >18 >12 ≤12 檐高m >20 >15 >9 ≤9多层厂房面积㎡>8000 >5000 >3000 ≤3000 檐高m >36 >24 >12 ≤12民用建筑住宅层数层>24 >15 >7 ≤7面积㎡>12000 >8000 >3000 ≤3000檐高m >67 >42 >20 ≤20公共建设层数层>20 >13 >5 ≤5面积㎡>12000 >8000 >3000 ≤3000檐高m >67 >42 >17 ≤17特殊建筑 I级 II级 III级 IV级构筑物烟囱高度m >100 >60 >30 ≤30水塔高度m >40 >30 ≤30 砖水塔筒仓高度m >30 >20 ≤20 砖水塔贮池容量m3 >2000 >1000 >500 ≤500注:一、名词界之:1.跨度:指按设计图标注的相邻纵向定位轴线的距离。
2.檐高:指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至檐口滴水的垂直距离。
3.面积:指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的单位工程建筑面积。
4.层数:指建筑物的分层数(不含地下室)。
不计算建筑面积的建筑层和屋顶水箱间、楼梯间、电梯机房也不计算层数。
5.公共建筑:指医院、宾馆、综合楼、办公楼、教学楼、候机楼、车站、客运楼等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
6.特殊建筑:指影剧院、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
二、工程类别标准的说明:1.以上各项工程分类均按单位工程划分。
2.住宅及公共建筑符合表中两个条件方可执行本标准,其余符合表中的任一个条件即可执行本标准。
3.室外管沟、化粪池、围墙、按四类标准执行,挡墙按市政定额的划分标准执行。
场地判别依据
![场地判别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614e041dfad6195f312ba6bf.png)
场地类别判别一目的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标准判别场地的类别 二判别方法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2.建筑场地类别 1)交互场地覆盖层厚度(m ) 2)建筑场地类别建筑场地类别划分表15.3-2 3.1.2)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建筑场地类别共分成四类:I 、II 、III 、IV ;建筑场地类别=F (场地土的类型、覆盖层的厚度)1.场地土的类型场地土的类型根据土的坚硬程度划分成四类:坚硬场地土、中硬场地土、中软场地土、软弱场地土;根据下列方法划分(1)根据土层剪切波速划分取地面下15m 且不深于场地覆盖层厚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按土层厚度的加权平均值。
按下表15.3-1划分。
s v sm ---为土层平均剪切波速(m/s ),取地面下15m 且不深于场地覆盖厚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按土层厚度加权的平均值。
(2)交互 注:丙、丁类建筑无波速试验数据时,由用户给定场地土的类型。
2场地类别划分根据场地土类型和覆盖层的厚度,按下表确定场地类别。
ov 2.2《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1场地分类场地分类根据场地指数按下表确定。
当有充分依据时,下表(15.3-6)的场地指数划分范围可作适当调整。
表中:μ-----场地指数;按下式计算。
d d G G μγμγμ+=-------------------------------------------------------(15.3-1a )(GB50191-93式4.1.1-1)310)30(6.61----=G G eμ当G ≤30Mpa 时,取0=G μ。
------------------------------------------------------(15.3-2a )(GB50191-93式4.1.1-2)3210)5(5.01----=d d eμ 当d>80m 时,取0=d μ。
北京建筑的场地类别
![北京建筑的场地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5eccac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b.png)
北京建筑的场地类别
北京建筑的场地类别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类地区:主要是指二环路以内的区域,这里是严格控制区,主要采用上限控制的方法,重点在于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改善交通出行环境。
二类地区:指二环路至三环路之间的区域,属于适度控制区。
这个区域的指标采取上下限控制,执行较低的指标,以实现出行车位的低水平供给,引导小客车使用的合理分布。
三类地区:指的是三环路至五环路之间、五环路以外的中心城和新城集中建设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属于统筹平衡区。
这个区域的指标也采取上下限控制,略高于二类地区,适度增加出行车位的供给。
四类地区:主要位于五环路以外,除了上述地区的其他区域,属于宽松调节区。
指标采取下限控制,略高于三类地区,基本满足出行停车需求。
此外,根据建筑类别和用地类型,北京的建筑还可以分为7大类、18小类,包括行政办公、商务、商业、医院、学校、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等。
与《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2003)》中的建筑分类相比,本次增设了商务、学校大类公共建筑,细化了商业、医院、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大类公共建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评价分析某山区场地的建筑场地类别划分
![评价分析某山区场地的建筑场地类别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873018d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6.png)
评价分析某山区场地的建筑场地类别划分摘要:划分建筑场地类别是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中,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尤为重要,尤其是建筑场地位于山区,涉及到挖方和填方的地段,划分建筑场地类别要结合现状和场平两种工况分别进行评价。
1、引言在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中,建筑场地类的划分别有为重要,这涉及到抗震地段的划分。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划分建筑场地类别是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4.1.2条规定: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
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是根据现场实测剪切波速而确定的土层加权平均剪切波速,即地面以下20m且深度不大于覆盖层厚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的厚度加权平均值,覆盖层厚度根据勘察成果资料确定。
当建筑场地位于山区时,而且涉及到挖方和填方的情况,该场地的覆盖层厚度会因工况的变化而改变,从而会引起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值有所变化,最终导致场平前后建筑场地类别改变。
2、等效剪切波速的定义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1.5条,土层的等效剪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1)式(2)式中:v——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sed——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和20m两者的较小值;t——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d——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厚度(m);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剪切波速(m/s);vsin——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
3、工程概况某新建住宅项目位于山区,拟建场地地势起伏较大,地面高程在434.5~492.3米之间,整个场地有3条冲沟分布,最大高差57.8米,区域地貌属低山丘陵与冲沟相间地区。
设计±0.00在459.0m~465.0m之间,场平标高约为460m左右。
拟建项目所在场地的大致地层情况及土层的剪切波速值、覆盖层厚度参见表1,场地地层情况及场平情况参见工程地质剖面图1。
建筑场地类别
![建筑场地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281e8fa61a37f111f1855b94.png)
建筑场地类别建筑场地类别基本简介:根据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土层等效剪切波速等因素,按有关规定对建设场地所做的分类。
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地震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
场地的类别分为四类,分别是Ⅰ、Ⅱ、Ⅲ、Ⅳ类,其中Ⅰ类分为Ⅰ0、Ⅰ1两个亚类。
具体的分法可以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1.6条规定。
建筑场地类别:场地土系指构造物所在地的土层。
可分为四类:Ⅰ类场地土:岩石,紧密的碎石土。
Ⅱ类场地土:中密、松散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250kPa的粘性土。
Ⅲ类场地土:松散的砾、粗、中砂,密实、中密的细、粉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 ≤250kPa的粘性土和[σ0]≥130kPa的填土。
Ⅳ类场地土:淤泥质土,松散的细、粉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130kPa的填土。
场地类别分类与场地土类型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年版4.1.6条: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
同时4.1.6条具体规定了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双参数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等四个类别的定值范围(其中Ⅰ类可分为Ⅰo、Ⅰ1两个亚类)。
这是与GBJ11-89规范的一个明显区别(GBJ11-89第3.1.5条规定:建设场地的类别,应根据建筑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4.1.4 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且其下卧各层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2 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其上部各土层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该层及其下卧各层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场地类别划分案例
![场地类别划分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6c770b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b.png)
场地类别划分案例一、案例背景。
假设有这么一块地,要建一个新的小区,在施工之前呢,得先把这个场地类别划分好,这就像是给这块地做一个身份鉴定。
二、场地的基本情况。
1. 土质情况。
这个场地的表层土啊,大部分是比较松软的粉质黏土,就像那种捏起来有点软乎乎的泥巴。
用小铲子挖一下,大概往下挖个一两米的样子,土质的性质变化不大。
不过呢,再往下挖个四五米,就会发现土变得更硬一些了,像是黏土和一些小碎石混合在一起的感觉。
2. 地下水情况。
地下水可调皮了,在这个场地里,地下水的水位不算太深,大概离地面也就三四米的样子。
在有些地方,还能看到地面有点湿漉漉的,那就是地下水在悄悄地冒头呢。
3. 地形地貌。
整个场地是比较平坦的,就像一块大煎饼一样平。
没有什么大的山丘或者低洼的大坑,只是有一点点小坡度,大概每一百米才下降个一两米的高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三、场地类别划分过程。
1. 第一步:查看相关规范标准。
就像我们查字典一样,工程师们得把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规范拿出来。
规范里说,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来确定的。
2. 第二步:确定场地土的类型。
因为这个场地大部分是粉质黏土,根据规范里对土类型的定义,这种土属于中软土类型。
这就像是给这个场地的土定了个“家族属性”。
3. 第三步: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
前面说到,土质在四五米左右有变化,但是地下水在三四米的地方,而且场地相对平坦。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按照规范的计算方法,这个场地的覆盖层厚度算下来大概是四五米的样子。
4. 第四步:最终类别划分。
再对照规范里的表格,中软土类型,覆盖层厚度四五米,最后确定这个场地的类别是Ⅱ类场地。
这就像是这个场地在建筑的世界里有了自己的专属标签,以后盖房子的时候,设计师们就可以根据这个标签来设计合适的建筑结构啦。
比如说,Ⅱ类场地对于地震作用的考虑就有特定的计算方法,就像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相处方式一样,不同类别的场地也有不同的建筑设计方式呢。
试述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和方法。
![试述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67afb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f.png)
试述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和方法。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和方法在建筑规划与设计中,对场地进行合理的分类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助于明确不同场地的特征和功能需求,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7868854c336c1eb91a375d2c.png)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3.1.2 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场地等级: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1)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4) 地形地貌复杂;5)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地。
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1)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4)地形地貌较复杂;5)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3 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1)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 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3)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4)地形地貌简单;5)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注:1 从一级开始,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第3.1.3 条亦按本方法确定地基等级;2 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确定。
3.1.3 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地基等级: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地基(复杂地基):1)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2)严重湿陷、膨胀、盐渍、污染的特殊性岩土,以及其他情况复杂,需作专门处理的岩土。
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1)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2)除本条第1 款规定以外的特殊性岩土。
3 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地基(简单地基):1)岩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不大;2)无特殊性岩土。
3.1.4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可按下列条件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建筑场地类别
![建筑场地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dff4c965240c844768eaee4d.png)
(复杂场地)一级场地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
(复杂场地):1)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
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4) 地形
5)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
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3)地
年版4.1.2条: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
4.1.6条具体
Ⅱ类、Ⅲ类、Ⅳ类等四个类别的定值范围。
GBJ11-89规范的一个明显区别(GBJ11-89第3.1.5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年版4.1.4条规定了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确定
(1)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
的土层顶面距离确定;(2)下卧岩土层的剪切波速均
4.1.3条之表4.1.3是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结合当地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年版4.1.5条规定了
其中“式中do—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
(本人理解是:覆盖层厚度小于20m时取实
大于20m时只计算到20m)。 折叠 编辑本段 场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8版GB 50021-2001、3.1.2
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
400m/s,且不小于相邻的上层土的剪切波速2.5倍时,
5m的情况;(3)剪切波速
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本人理解:
。(4)土层
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层中剔除。
、现在好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对场地类别的划分,仍
GBJ11-89规范“应根据建筑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
的划分规定,这里显然有一个理解问题。GB50011-2008
试述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
![试述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149eb09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e.png)
试述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其实就像给一块空地挑选合适的“衣服”一样,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做调整。
你想,建筑物嘛,总是要跟它周围的环境搭配的,不然看着别扭。
所以呀,怎么划分场地的类别,就得从几个基本的标准来着手。
首先呢,要看地理位置,往哪儿建?市区还是郊区?接着得考虑自然条件,比如风、土壤、噪音等。
还得瞧瞧建筑的功能需求。
这就像你选衣服一样,今天要去见客户,那就得挑西装;明天周末去公园,运动鞋和T恤准没错。
首先我们要聊的,是地理位置。
大家都知道,城市里人多、房子也多,那一片地方的使用强度就自然高。
这就类似于大家都往繁华地段集中,你看那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土地本身就贵,所以建筑场地得根据其周围的环境来做选择。
比如市区的建筑场地,它肯定得遵循一些严格的规则,因为人多、车多,连空气都显得有点紧张。
而在郊区呢,可能就能相对“松散”一些,大家不那么紧张,建筑的性质也会有一些区别。
你如果把这些东西都搞清楚了,就不容易“踩雷”了。
知道怎么分类,就能事半功倍。
再来说说自然条件吧。
这个说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如果不搞清楚,后果可大着呢。
风呀、气候呀这些都是很直接影响建筑设计的东西。
比如你在一个风很大的地方建房子,那这建筑的外立面肯定得做得结实点,不能让人一吹就倒了。
如果地面不稳或者土壤松软,那设计上就要特别注意抗震,不能让地震一来就垮了。
你说这是不是在考验建筑师的脑袋呢?不过,搞清楚这些自然条件的不同,也能让场地的划分更加精准。
你说这事儿,真得讲究一些。
像个经验丰富的厨师,根据不同的食材来做菜,不然就成了“死菜”。
接着呀,就是建筑功能了。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觉得建筑不就用来住的吗?错!建筑的功能可复杂了,怎么可能只有住宅那么简单。
你想,学校、医院、商场、工厂、办公室等等,都是建筑的一部分。
而这些不同的建筑类型,所在的场地要求也不一样。
例如医院那种地方,周围要保持安静,避免噪音,最好避开那些热闹的街区;而商业区,热闹是最重要的,得人流量大,有一定的噪音和活力,能吸引顾客。
场地类别的划分标准
![场地类别的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678fee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c.png)
场地类别的划分标准
场地类别的划分标准可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划分:
1. 用途:场地可以根据其主要用途来进行分类,例如体育场、会议场所、演艺场所等。
2. 建筑结构:场地可以根据其建筑结构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分类,例如室内场馆、室外场馆、帐篷、临时搭建场地等。
3. 容纳人数:场地可以根据其容纳人数的不同来进行分类,例如大型场馆、中型场馆、小型场馆等。
4. 所在地区:场地可以根据其所在地区的不同来进行分类,例如城市场地、乡村场地等。
5. 设备设施:场地可以根据其配备的设备和设施的不同来进行分类,例如有游泳池的场地、有音响设备的场地等。
6. 租借方式:场地可以根据其租借方式的不同来进行分类,例如长期租借的场地、临时租借的场地等。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划分标准,实际上还可以根据特定需求和使用情况来进行更详细的划分。
工程类别环境类别场地类别和土壤类别
![工程类别环境类别场地类别和土壤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0c6679739ec3d5bbfc0a741c.png)
工程类别环境类别场地类别和土壤类别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工程类别:一,工程类别的标准一、建筑工程类别划分标准项目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工业建筑单层厂房跨度m >24 >18 >12 ≤12 檐高m >20 >15 >9 ≤9多层厂房面积㎡>8000 >5000 >3000 ≤3000 檐高m >36 >24 >12 ≤12民用建筑住宅层数层>24 >15 >7 ≤7面积㎡>12000 >8000 >3000 ≤3000檐高m >67 >42 >20 ≤20公共建设层数层>20 >13 >5 ≤5面积㎡>12000 >8000 >3000 ≤3000檐高m >67 >42 >17 ≤17特殊建筑 I级 II级 III级 IV级构筑物烟囱高度m >100 >60 >30 ≤30水塔高度m >40 >30 ≤30 砖水塔筒仓高度m >30 >20 ≤20 砖水塔贮池容量m3 >2000 >1000 >500 ≤500注:一、名词界之:1.跨度:指按设计图标注的相邻纵向定位轴线的距离。
2.檐高:指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至檐口滴水的垂直距离。
3.面积:指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的单位工程建筑面积。
4.层数:指建筑物的分层数(不含地下室)。
不计算建筑面积的建筑层和屋顶水箱间、楼梯间、电梯机房也不计算层数。
5.公共建筑:指医院、宾馆、综合楼、办公楼、教学楼、候机楼、车站、客运楼等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
6.特殊建筑:指影剧院、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
二、工程类别标准的说明:1.以上各项工程分类均按单位工程划分。
建筑场地类别如何确定
![建筑场地类别如何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a22d84a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3.png)
建筑场地类别如何确定一、土地使用规划要求土地使用规划是国家对土地的分区和利用进行管理的一种手段,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划要求,确定不同土地用途的分区。
一般来说,土地使用规划要求中明确了各个区域的用地类型,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根据这些要求,可以初步确定建筑场地的类别。
二、场地的自然条件场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土地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方面的特点。
不同的自然条件对于建筑的选择和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地形条件可能会决定建筑的朝向和高度限制;地质条件可能会对地基的承载力产生影响;水文条件可能会对排水系统的设计产生影响等。
因此,需要对场地的自然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以便确定建筑场地的类别。
三、土地可利用率土地可利用率是指场地上能够容纳建筑物的比例,它通常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限制。
一般来说,低可利用率的场地适合建设大型建筑物,而高可利用率的场地适合建设小型建筑物。
因此,在确定建筑场地类别时,需要考虑土地可利用率的限制。
四、人口和社会经济需求人口和社会经济需求是决定建筑场地类别的重要因素。
根据人口的规模和分布、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可以确定建筑场地的类型。
比如,人口密集的地区需要建设住宅区和商业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需要建设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需要建设旅游景区等。
五、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是当前社会对建筑场地的关注点之一、在确定建筑场地类别时,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例如,需要避免建设在生态敏感区域,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要优先选择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建筑场地类别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土地使用规划要求、场地的自然条件、土地可利用率、人口和社会经济需求以及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和权衡,可以确定最合适的建筑场地类别,为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工程类别、环境类别、场地类别、土壤类别
![工程类别、环境类别、场地类别、土壤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f3f900ed336c1eb91b375d3f.png)
工程类别、环境类别、场地类别、土壤类别————————————————————————————————作者:————————————————————————————————日期:工程类别:一,工程类别的标准一、建筑工程类别划分标准项目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工业建筑单层厂房跨度m >24 >18 >12 ≤12 檐高m >20 >15 >9 ≤9多层厂房面积㎡>8000 >5000 >3000 ≤3000 檐高m >36 >24 >12 ≤12民用建筑住宅层数层>24 >15 >7 ≤7面积㎡>12000 >8000 >3000 ≤3000檐高m >67 >42 >20 ≤20公共建设层数层>20 >13 >5 ≤5面积㎡>12000 >8000 >3000 ≤3000檐高m >67 >42 >17 ≤17特殊建筑 I级 II级 III级 IV级构筑物烟囱高度m >100 >60 >30 ≤30水塔高度m >40 >30 ≤30 砖水塔筒仓高度m >30 >20 ≤20 砖水塔贮池容量m3 >2000 >1000 >500 ≤500注:一、名词界之:1.跨度:指按设计图标注的相邻纵向定位轴线的距离。
2.檐高:指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至檐口滴水的垂直距离。
3.面积:指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的单位工程建筑面积。
4.层数:指建筑物的分层数(不含地下室)。
不计算建筑面积的建筑层和屋顶水箱间、楼梯间、电梯机房也不计算层数。
5.公共建筑:指医院、宾馆、综合楼、办公楼、教学楼、候机楼、车站、客运楼等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
6.特殊建筑:指影剧院、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场地类别
目录
建筑专业术语
场地土类别分类
场地类别分类
场地等级
地基等级
建筑专业术语
根据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质刚度等因素,按有关规定对建设场地所做的分类。
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地震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
场地的类别分为四类,分别是Ⅰ0、Ⅰ1、Ⅱ、Ⅲ、Ⅳ类,具体的分法可以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1.6条规定。
场地土类别分类
场地土系指构造物所在地的土层。
可分为四类:
Ⅰ类场地土:岩石,紧密的碎石土。
Ⅱ类场地土:中密、松散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250kPa的粘性土。
Ⅲ类场地土:松散的砾、粗、中砂,密实、中密的细、粉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 ≤250kPa的粘性土和[σ0]≥130kPa的填土。
Ⅳ类场地土:淤泥质土,松散的细、粉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130kPa的填土。
场地类别分类
与场地土类型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年版4.1.2条: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
同时4.1.6条具体规定了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双参数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等四个类别的定值范围。
这是与GBJ11-89规范的一个明显区别(GBJ11-89第3.1.5条规定:建设场地的类别,应根据建筑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年版4.1.4条规定了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确定的几条标准:
(1)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距离确定;
(2)下卧岩土层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且不小于相邻的上层土的剪切波速2.5倍时,覆盖层厚度可按地面至该下卧层顶面的距离取值。
但这一规定只适用于这种硬土层埋深大于5m的情况;
(3)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本人理解:此时计算厚度不剔除,剪切波速用上下土层的)。
(4)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层中剔除。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年版4.1.5条规定了土层(理解:此处应是指覆盖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公式。
其中“式中do—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二者的较小值”(理解:覆盖层厚度小于20m时取实际的,大于20m时只计算到20m)。
4、现在好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对场地类别的划分,仍沿用GBJ11-89规范“应根据建筑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划分规定,这里显然有一个理解问题。
GB50011-2008年版4.1.3条之表4.1.3是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结合当地经验,根据地岩土名称与性状,划分土质的类型和估算各土层的剪切波速,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覆盖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
如果确实要确定场地土类型,那也只有一层就是一层的了,除非是单一土层,其剪切波速就等于等效剪切波速。
场地等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8版GB 50021-2001、3.1.2 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场地等级:
一级场地(复杂场地)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
1)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
2) 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
3) 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
4) 地形地貌复杂;
5) 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地。
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1)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
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
4)地形地貌较复杂;
5)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三级场地(简单场地)
3、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
1)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 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
2)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
3)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
4)地形地貌简单;
5)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注:1 从一级开始,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第3.1.3 条亦按本方法确定地基等级;
2 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确定。
地基等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8版GB 50021-2001第3.1.3条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地基等级
一级地基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地基(复杂地基):
1)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
2)严重湿陷、膨胀、盐渍、污染的特殊性岩土,以及其他情况复杂,需作专门处理的岩土。
二级地基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1)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
2)除本条第1 款规定以外的特殊性岩土。
三级地基
3、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地基(简单地基):
1)岩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不大;
2)无特殊性岩土。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8版GB 50021-20013.1.4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可按下列条件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
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注:建筑在岩质地基上的一级工程,当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
举例:拟建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该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场地内未发现断层等不良地质构造,现场地的整体稳定性较好,不存在大的严重威胁场地和工程安全的工程地质灾害。
场地内无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适宜本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