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中高纬度天气系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D
当温度槽落后于高空槽时,低压槽线随高度升高 逐渐向冷区(向后)倾斜,称后倾槽。
500hpa
700hpa
槽前广阔范围内 盛行辐合上升气 流,产生稳定性 云系和降水。
850hpa
当温度槽与高空槽相重合时,低压槽线垂直, 称垂直槽。
500hpa
700hpa
高空槽发展到最盛 阶段,天气也发展 得最强盛。
锋面气旋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P135图5· 17):
初生阶段(a,b,c); 成熟阶段(d,e,f)(P134图5· 15); 锢囚阶段(g,h,i); 消亡阶段(j,k,l)
锋面气旋的形成,最初由V· 贝坚克尼斯(Bjenknes) 为首的挪威学派首先提出锋面波动学说。波动学派认 为,锋面气旋是在一条准静止锋或缓行冷锋上发生扰 动,演变而成的。
垂直:
(1) 锋上暖空气呈螺旋式上升,锋下冷空气呈扇形散开下沉
(2) 高层是高空槽前气流辐散区,低层是气旋辐合区,上升运动
D
(3) 是温度不对称系统,低 压中心轴线自下而上向 冷区偏斜。
2、天气:一个发展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 前方:宽阔的暖锋云系,连续性降水 若水汽充足而不稳定,则St、Sc,毛毛雨 中部:暖气团天气 若干燥,则薄云,无降水 若是缓行冷锋,则有层状云 连续性降水 后方:较狭窄的冷锋云系,降水 若是急行冷锋,则有积状云 雷阵雨 Cb Ci Cs Ns As
一个锋面气旋活动时间约5天左右。但并非气旋 都需经历全部阶段。 锋面气旋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季节, 带来不同的天气,在我国所产生的天气主要是大风 和降水。如江淮地区,锋面气旋常带来充沛的降水, 并常引起大范围的灾害性暴雨和大雨;在北方,常 会造成大风和风沙。
东亚的锋面气旋源地主要集中于两个地带:一个在 45°~55°N之间,即内蒙到东北一线,称为北方气旋; 另一个在25°~35°N之间,即从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南 部,称为南方气旋。这两类气旋集中带与东亚北、南 两支锋带相联系。
长波槽、脊的活动: 是维持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机制; 是中高纬度较小尺度天气系统产生和发展的 背景条件。 其稳定和调整往往引起天气系统的变化,甚 至造成环流形势的转变。
wk.baidu.com
短波: 槽前:上升气流,云雨天气; 槽后:下沉气流,晴朗天气。
(二)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
大气长波演变而成的闭合系统
1、阻塞高压(阻高)
B
A
G
因此: 高空槽前最利于地面气旋的发展 高空槽后最利于地面反气旋的发展。
大量资料证明,只有发生在高空槽前的气旋和高空槽后的 反气旋才能得到发展和壮大,否则,气旋和反气旋难以形成, 即使形成也将不断减弱以至消失。
G
D
高空气流路径与地面气旋和反气旋配合示意图 (上图为高、低空叠加图,下图为沿XY线的剖面图)
3、发生和发展
第一类(A类)气旋:由锋面波动发展而成 第二类(B类)气旋:由地面低压发展而成 相似
都同高空温压场结构和演变密切相关
锋面气旋发展的高空温压场理想模式是: 高空温度槽落后于高k槽且气旋始终处于高空槽的前方。 槽前:气流辐散会造成地面系统动 力减 压 槽后:气流辐合,会造成地面系统动力 加压 D
1、初生阶段 :气旋发生前高纬偏东风,温度低;低纬是偏西风, 温度高;中间有一条准静止锋。
开始出现波动时,冷空气向南侵,暖空气向北扩展,于是静止 锋带东端演变为暖锋,西端演变为冷锋,并出现了相应的锋面 降水。 地面图上开始形成低压中心,出现了一条闭合等压线(a)。 这个阶段,高空温压场特点是(b),温度槽落后于高空槽,高 空槽落后于地面气旋中心之后。地面气旋中心恰处于高空槽前 气流辐散区,为暖平流,气旋后部正是高空槽后冷平流辐合区。 在此温压场的配置下,暖锋前热力 因子引起减压(图a横线区-)。冷锋 后为热力增压(+)。气旋中心为 动力因子引起减压(图a竖线区-), 促使气旋加深发展。此阶段天气发 展较弱。
冬季,乌拉尔阻塞高压维持时,阻塞 高压上游的欧洲地区,因冷空气受阻、 滞留而出现严寒天气,
而阻塞高压下游的亚洲地区,则多平 直的环流,冷空气活动较弱,天气变 化不大。
一旦阻塞高压崩溃,阻塞高压下游的 冷空气在西北气流的引导下,迅速南 侵,可爆发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出现 严寒天气。
2、切断低压
温压场较对称的深厚暖高压
特征: (1)闭合中心,50°N以北 (2)5~7天 (3)移动:﹤7~8个经度/天,准静止,向 西退
形成 命名 地区性、季节性 天气: 晴朗,不同部位有差异 东部:偏北气流,冷平流,下沉运动,冷晴 西部:偏南气流,暖平流,上升运动,阴雨 南北:西风气流,短波,时阴时晴
(一)大气长波
行星波、罗斯贝波
波长:5000~7000千米,P109图 波幅:10~20个纬距以上 移动:自西向东,<10经度/天,准静 止,倒退 时间:3~5天以上
一般:等温线的位相稍落后于等高线 冷槽暖脊
槽前:暖平流 辐合上升运动 云雨区
槽后:冷平流 辐散下沉运动 晴朗
(二)温带气旋 (锋面气旋)
1、 结构: 发展成熟的锋面气 旋模式: P134图5· 15 中间为平面图 上图和下图为垂直 剖面图
平面: (1) 逆时针旋转,中心气压值最低 (2) 自中心向前方伸展一个暖锋,向后方伸 出一条冷锋,两锋之间是暖空气,以北 是冷空气。 (图中阴影部分为降水区,暖 锋坡度小, 雨区宽;冷锋坡度大,雨区窄。)
第二节 中高纬度天气系统
一、对流层中、上层 ,500hpa (大型天气系 统,): 大气长波、阻高、切断低压、极涡 二、对流层中、下层 ,700、850hpa (西风带 中型扰动): 高空槽、切变线、低涡 三、近地面: 温带气旋和反气旋
一、高空主要天气系统
波状西风气流
超长波:波长>10000千米 长波:波长3000~10000千米 短波:波长<3000千米
4、气旋族
锋面气旋一般不是单个出现,而是在同一条锋上产 出一连串的气旋,称为气旋族。 气旋族中每一个锋面气旋都同一个短波槽相对应。 气旋族上的各个气旋,大致沿高空急流方向自西南 向东北方向移动。 不同阶段
(三)冷性反气旋和寒潮
1、冷性反气旋: 中、高纬度;冬季; 降温、大风、降水 是中、高纬地区冬季最突出的天气过程 近地面,势力十分强大 浅薄系统, 水平范围很大,如:西伯利亚高压
3、锢囚阶段: 锋面气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冷锋追上了暖锋,接近 气旋中心的暖空气被冷空气包围,并抬离地面,出现 了锢囚。气旋低层出现冷性涡旋。 这时,高空槽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闭合中心( h), 高空温度槽与闭合中心更加接近,冷平流已侵入到气 旋的南部,气旋达到最盛阶段。
天气达最盛期,出现大
850hpa
当温度槽超前于高空槽时,低压槽线随高度升高 逐渐向冷区(向前)倾斜,称前倾槽。
500hpa
700hpa
槽后冷空气置于槽 前暖空气之上,导 致低槽很快消失, 产生不稳定云系和 阵性降水。
850hpa
我国:西北槽、青藏槽、印缅槽
2、切变线
风向或风速分布的不连续线; 即风向或风速发生急剧改变的交界线。 特征: (1)850、700hpa等压面上 (2)两侧气流出现明显的气旋式切变 (3)两侧温度梯度很小(与锋的主要区别)
降水主要产生在寒潮冷锋附近。
淮河以北空气较干燥,很少降水,偶 有降雪。 淮河以南,暖空气活跃,含水汽较多, 降水机会增多, 尤其当冷锋速度减慢或在长江以南静 止时,能产生大范围、长时间的降水。
第三节 低纬度天气 系统
一、副热带高压
(一)概述 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存在着一条由于动力 作用而形成的高压带。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这 条高压带常被割裂成若干个高压单体,这些单体统 称为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
大风出现在寒潮冷锋附近, 风速一般可达5~7级,海上达6~8级, 有时短时间出现12级大风,也有时大 风持续1~2天。 大风强度以我国西北、内蒙最强。
在北方多吹西北风,中部偏北风,南 方为东北风。
寒潮冷锋过境后,气温猛烈下降,降温可持 续一到数天。西北、华北地区降温较多,中 部、南部由于冷空气在南侵过程中逐渐变性, 降温幅度有所减小,但还是可引起冰冻和霜 冻等。 如1955年1月有连续寒潮侵袭,使我国华中、 华南绝大部分地区出现破纪录低温,如武汉 -14.6℃,南京-14.0℃,上海-9.2℃,南宁 -2.1℃,海南岛南部也出现了罕见霜冻。 其中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不 少地区连续出现10~15天大雪和冻雨,大部分 江河封冻,导致交通、电讯受阻,农牧业生 产遭受较大损失。华南地区数十万亩热带经 济作物和经济林木被冻死。
温压场较对称的冷低压。 形成、消亡 天气: 前部(东和东南侧):云雨天气 后部(西侧):降水
(三)极地涡旋
高空:极地涡旋(冷低压) 低空:冷高压
(四)高空低压槽和切变线
(中型扰动,700、850hpa) 1、高空低压槽:垂直结构:
槽前:暖湿的西南气流 成云致雨 槽后:干冷的西北气流 晴冷天气 高空槽都有高空温度槽 相配合:
范围云雨区,雨量增大, 风力加强,常可造成危害。
卫星云图: 云系呈螺旋状,在锋面云带后出现干舌,并逐渐伸向气旋中心。 当干舌伸到气旋中心时,水汽供应被切断,气旋不再发展。
4、消亡阶段: 经过锢囚一段时间以后,冷空气从前后包围 了暖空气,迫使暖空气抬离地面,这时,气 旋与锋面脱离,成为冷性涡旋。 高空温压场近于重合,构成一个深厚的冷低 压(k)。在地面摩擦、辐合作用下,气旋 逐渐填塞、消亡。
3、低涡(冷涡)
700hpa上较明显;
强度较弱,常只有一条甚至无闭合等高线, 只有风场上的气旋式的闭合环流; 范围较小,几百千米; 地面常被诱导出低压; 辐合上升,云雨天气。
我国:西北涡、西南涡
二、温带气旋和反气旋
(一)概述 名称 范围 强度 旋转方向 分类
分类:
(1)冷锋式切变:偏北风与偏西风之间的切 变,自北向南移动;与冷锋类似。 (2)暖锋式切变:东南风与西南风之间的 切变,自南向北移动;与暖锋类似。 (3)准静止锋式切变:东风与西风之间的 切变,少移或南北摆动;与准静止锋类似。
结构与天气:
气流呈气旋式环流,水平辐合明显,利于发展上升 运动,产生云雨天气。 (1)冷锋式切变:降水量不大,时间不长 (2)暖锋式切变:云层厚,降水量较大,时间较 长 (3)准静止锋式切变:气流辐合较弱,云层较薄, 降水量不大,时间较长 江淮切变线: 产生于江淮流域(青藏高原以东,25°~35°N之间) 中低层上空准东西向的切变线。沿切变线经常有西 南涡东移,造成沿途的大降水天气,它是引起江淮
亚洲最频繁、最强大(中心气压值高、水平范围很 大):
大陆面积广大,冬季降温幅度大 高大地形阻挡冷空气南下
当其南移时,就造成一次冷空气袭击
2、寒潮
在冬季,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强冷空气的 侵袭,如同寒冷潮流滚滚而来,给流经地区 造成剧烈降温、霜冻、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寒潮的标准、出现时间 纬向环流转变为经向环流(P138图a) 寒潮冷锋 大风,强度以西北、内蒙为最强 降温,常达10度以上 降水,产生在冷锋附近
阻塞高压对中高纬地区天气的影响非常 明显。 在亚洲主要出现在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 海地区的上空; 它(们)的形成和崩溃,常伴随着大型 环流的转变,对我国高空的环流形势和 大型天气过程影响较大。
如夏季:亚洲东北部鄂霍次克阻塞高压 出现后,构成东亚夏季环流的稳定形势, 使我国江淮流域一带出现稳定的梅雨天 气。
2、成熟阶段:
锋面波动振幅进一步增大,冷、暖锋更加发展, 锋面降水继续加强,雨区不断扩大。 地面图上等压线增多( d),气旋中心气压值 比外围低10一20hpa左右。
此阶段,高空温压场振幅
增大(e),温度槽接近 高空槽。地面气旋仍处在 高空槽前,气旋前部仍为 暖平流(d),后部为冷 平流,暖空气区变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