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分析
大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实时监视系统设计
21 0 2年
第 7期
7月
核 电子学 与探 测技 术
Nuce rElcr nis& Dee t n Te h oo y l a e to c t ci c n l g o
V0. No 7 132 .
Jl . 2 1 uy 0 2
大 型 地 震 数 据 采 集 系统 中的 实 时监 视 系统 设计
可 以应用 于其他数据采集系统 。
关键 词 : 数据采集系统 ; 系统 ; ; 监视 实时 不同数据传 输路径
中图分类号 : T 7 P2 4+.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0 5 -94 2 1 )70 1 -6 2 80 3 ( 02 0 -840
海 洋石 油 在 现 代 石油 中 的 比例 越 来 越大 , 地 震 勘 探 方法 是 目前 油气 田勘 探 的主 要 手段 ,
据 和地 震 采 集数 据 , 中状 态 数 据 需要 有 较 强 其
勘探时所使用的勘探设备具有规模大、 多通道 、 高 采样 率 、 分 辨 率 、 时 处 理 等 特 点 ¨ 。在 高 实 J
庞 大 的地 震数 据 获 取 系统 中 , 地 震 数据 采 集 对
的实时性 , 而地震采集数据量较大 , 需要数据传 输速 度较 快 。系统 根据 2种监 视数 据 的不 同要 求, 分别设计相应数据传输 通道来实现数据传 输要求 , 通过合理设计监视数据传输流程 , 进一 步优化相应传输通道 的传输性能 , 提高监视 系
地震 数 据总 量为 6×14 3 8 .2Mb= . 1 4G 。 2 2 18 b
则拖缆 接 口板分离后 的状态 数据 的数据率为 4 .8 2 9 16kp ; 60 × 0= 2 . bs经拖缆接 口板分离 的 地 震 数 据 为有 效 数 据 帧 中地 震 数 据 , 如果 系 统 的采样 率 为 2k , Hz系统 采 集通 道数 为 1 2 , 0 每 9
地震监测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地震监测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地震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和分析地震活动的技术系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地震活动的增加,设计和优化地震监测系统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探讨地震监测系统的设计原理、优化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地震监测系统的设计原理地震监测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地震活动的识别、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三个主要方面。
首先,地震活动的识别是地震监测系统的核心任务。
通过地震仪器感知和记录地震波的传播和振幅变化,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和识别地震事件。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地震波形识别、主震识别和余震识别等。
其次,地震监测系统需要采集大量的地震数据。
该系统应该包括多个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地震仪器,用于实时采集地震波及其它相关数据。
这些仪器之间需要进行准确的时钟同步以确保数据采集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最后,地震监测系统需要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一步骤涉及到信号处理、数据解读、地震参数计算和地震活动预报等。
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分析,可以提供地震监测报告、震源定位及短期预警等信息。
二、地震监测系统的优化方法为了提高地震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法。
首先,地震监测系统的传感器和仪器需要不断升级和优化。
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应该得到增强,以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和地震活动的变化。
同时,数据采集设备也需要更新,以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速率。
其次,地震监测系统的数据处理算法需要不断改进。
通过引入新的信号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算法,可以提高地震波形识别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
同时,地震参数计算和地震活动预报的算法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准确性和及时性。
另外,地震监测系统的网络和数据传输也需要进行优化。
由于地震仪器通常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对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
确保网络的稳定性、数据传输的带宽和实时性,能够提高地震监测系统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
三、地震监测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地震监测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以下几个趋势。
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技术方法探讨
柬 线 滚 动 距: 6 0 0 m
距
方 面 元 ( 线 元 ) 尺 寸 接 收 线 距 最 大 非 纵 距 最 小 炮 检 距 最 大 纵 距 道 距 覆 盖 次 数
2 5 l n x 2 5 1 1 1 4 5 0 m、 6 0 0 பைடு நூலகம் <  ̄ 5 3 7 5 m 3 5 . 3 5 m  ̄ < 5 3 7 5 m 5 0 m 1 0 8 、 1 4 4
0
覆 盖 次 数: 1 2 x 9 面元: 2 5 m x 2 5 m
最大纵距: 5 3 7 5 m 接收线距: 6 0 0 m
最 大 非 纵距 : 5 3 7 5 m 横纵 比: 1
最大炮检距: 7 6 0 1 m 柬线滚动距- 6 0 0 m
斜 交 中 间 激 发 观
炮线距: 4 0 0 m 道距: 5 0 m
覆盖次数: 1 2 x 9
最 大 非 纵 距: 5 3 7 5 m
向7 t k 2 5 m x 2 5 m
最大纵距: 5 3 2 5 m
横纵 比: 1 . O l
最 大 炮 检 距: 7 5 6 6 m
接收线距: 6 0 0 m
的能
间 激 发 观 测 系统
炮线距: 4 5 0 m 道距: 5 0 m
炮 检 对 的 三维 叠前 成 像 轨 迹 是 椭球 。 宽 方位 角具 有 更 高 的 陡倾 成 像 能 力 和 较 丰 富 的振 幅成 像 信 息 : 宽 方 位 角 地 震 还有 利 于压 制 近 地 表 散 射 干扰 . 提 高地 震 资 料信 比、 分 辨 率 和保 真 度 。 方位采集 毕竟成本较 高。 并不 是每一个地方 都适合. 真 正 需 要 宽 方 位 角 采集 的 是 地 质 前 景 看 好 、地 层 油 气 裂 缝 比 较 发 育 或 性 变 化 比 较 大 的 地 区 。 利 用 好 宽 方 位 角 覆 盖 对 纵 波 地 震 数 据 测垂 直 的 或 高 角 度 裂缝 的 空 间定 向 具 有 优 越 性 .从 而 可 提 高 料 解 释 结 果 的 精 度 。 维 宽 方 位 角 观 测 系 统定 义 为横 纵 比 大 于 0 . 5 ,横 纵 比 为最 大非 炮 检 距 与 最 大 纵 向炮 检距 之 比 。当 横纵 比等 于 1 时。 在最 大纵 炮 检 距 以 内 的炮 检 距方 位 角 在 0 — 3 6 o度 均 有 分 布 : 大 于 最 大 向炮 检距 的炮 检距 方 位 角 随炮 检 距 值 增 大 而 变 窄 。 所 以 在 宽 位 三 维设 计 时 ,最 大纵 向炮 检距 要 满 足 主 要 目 的层 勘 探 的需 三维 地 震 宽 方 位 角 观测 系统 设 计 事例 分 析
基于面元属性分析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
不同C MP面元 、 同覆 盖次数 、 不 炮检距 、 方位角的对 比分析 , 进行观测 系统的优化设计 , 结果表 明宽方位 角的 1 0线 8
炮观测 系统较其它常规的观测 系统在保证覆盖次数的前提下 , 炮检距和方位 角的分布上更加均匀 , 更加有利于压制采
集过 程 中的 采 集脚 印 。
束 状 正交 规则 观 测 系统 进行 数 据采 集 , 收线 距 由 接 原 来 的 4 0 10 到现在 的 4 m、0 从 以前 的 0 m、0 m 0 2 m, 大道 距 到现 在 的 2 m、0m甚 至 5I,接 收排 列 普 0 1 I T 遍 达 到一千 道 以上 。采集技 术 与地震 仪器 不断取 得 进 步 的 同时 , 临 的地 质 条 件 越 来 越 复 杂 , 观 测 面 对
变观设计。在区内已查明地质构造上应进行特观设 计, 以获得更详细 的信息 。本文假设为水平层状地
层 的理 想情 况 。
方位角分布差会产生静校正耦合 问题 , 均匀的 方位角分 布能保证面元周 围所有角度 的信息都参
与叠加。本文采用 的是窄方位角观测 系统 , 重点对
5 5
山西煤炭 S AN H XI COA L
8 ×8 O 8
1 0 4 0 2 0 8 0
5×l 0
参数
8线 8炮
激发方式 接收道数 接 收线数 / 条
接收道距 , m 接收线距 , m 炮点距 , m 炮 排距 , m
CMP尺 寸 / m m.
中间激发 中间激发 中间激发 中间激发 中间激发 8 8 0× 8
11 常用 的观测 系统 类型 .
进 了一大步。为煤矿生产矿井 、 采掘工作面的合理
布 设 提 供 了参 考 依 据 , 快 了煤 矿 生产 进 度 , 少 加 减
井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HI 扑nⅡ地震 技术研究了葳地Ⅸ∞低 岸扭断层&储E;持Ⅱ ,N先#*盛《*目地崔t E∞地峨艇! 建,£ⅡⅨ模
Ⅲ.伥据世I i ☆々观刊茅统m行11:*Ⅸ拟樱{Ⅸ∞*场Ⅲ%』’" Ⅻ地罐∞i 璺波场特“厦射渡虚悔制《压跳T地
质艇Ⅲ的地匝#Ⅱ《t E演模拟结牝"地州茉统进钉优化井盛行野外※辈#删的童际资科∞Ⅱ”*成像
嘲j地质摧m抓蚺4c奄型包含砂泥岩薄旺瞄岩陆尖火低序级断层和微幅度构造等t模刑参数米自r岩石物理参数研究的结果主要摩敬自纵波琏噬横渡建度密度纵波品质嘲千和横渡r铺顷r等
第^ 0卷第5Ⅻ
。:。。。。。高。器热。鬈。。。。。
女●*日:1 r mr l 1¨1( 2 010 ) 0;一( } 5 c}9 ‘07
哪19拄
l 赴记求l :判断 临拌巾的范I Mcl 刳1) 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临界 角.一l 『以通t f 声波测
" 数据汁算地层临抖角。吐l 、F地层的谴度分别 ~Ⅵ和n.八日f 角和透劈f 角讣别为。和口.则根据 s nol l 定律.t Ⅱ以得剑
8氅一l 5l nJ ,。,
<1)
’1透射珀d 等于9{) 。时.八日f 角即山临界m.则( 1)
』℃If变为
““口~、+口
( 2)
… l n 1( Ⅵ7∞)
( 3)
( 3) 止巾的a即为上,下地壕分界面的l 临界角。根据
f 3) 式町以求取每层的临抖角.从m】得到十临界期
浆合。根据该临界角颦☆碲定临蚪珀的下限假,并
将临羿角的F限f ^ 作为反自t 角的l :限值( 刚2 ) 。
I N? ‰” 舶敞^统l
l 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J I 设计思路 观测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增加探测口标的_酲盖
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仪器系统理论设计
探 的要 求 。 提 出在 地 震 数 据 采 集 系统 中增 加 智 能 程 控 型 前 置 放 大 器 和 频 谱 均 衡 滤 波 器 , 用 它 们 对 球 面 扩 散 和 地 层 吸 收 衰 利 减进 行 补 偿 , 善 地 震 反 射 波 的特 征 参 数 。 建 立 理 论 模 型 , 证 改进 方 案 的 有 效 性 。 结 果 表 明 , 改 验 改进 后 仪 器 接 收 到 的 地 震 反
深 层勘 探 十分 不利 ; 同时 不利 于仪 器 的宽 频 带接
收 , 些都 会 导 致 地 震 记 录 的 附 加 相 位 增 多 , 而 这 反
于球 面扩 散 和地 层 吸 收 衰减 效 应 , 得 来 自地 下深 使 层 的地震 反射 波 的振 幅变 得很 微弱 , 致 2 导 4位模 数 转换 器 ( / 在 记 录时 A D高 端 出现 若 干 空位 , A D) / 所 以实 际记 录 到 的信 号 动态 范 围也 很 小 , 大约 为 6 0~ 8 B 0 d 。至 于地 震反 射 中 的 高频 成 分 , 层 的 吸 地 收衰 减使 其更 加微 弱 , 导致 中深 层 反射 3 0H 0 z以上
射波主振幅、 主频率、 频带宽度 、 向分 辨率及仪器记录信 号的有效动态 范围均不 同程度 地提高。 垂 关键词 地层 吸收 球 面扩散 程控放 大 B 均衡滤波
中图法分类 号
T l; E 9
文献志码
在 探 测 石 油 薄 储 层 及 油 气 开 发 精 细 地 质 描 述 中, 地震 勘探 技 术受 到越 来 越 广 泛 地 重 视 和 普 遍 应 用, 同时精 细地 石油 勘 探 与 开 发 对 地 震 勘 探 的精 度
5m以下 厚度 的 地 层 , 要 求 地 震 勘 探 仪 器 应 能 记 就
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采集观测系统优化及应用
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采集观测系统优化及应用 木
张宇生 魏寿云 李可恩
( 中国石油东方地 球物理 公司,河北省涿州市 0 2 5 ) 77 1
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山地采集施工难度 ,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达到了在该地 区进行观测系统优化的预期效果 。 关键词 :碳酸盐岩裸露区 ;观测系统 ;数字高程 图
中图分类号 :P 3 . 6 14
文献标识码 :A
众 所 周知 ,南方碳 酸盐 岩裸露 区地 震勘 探属 于世 最 高可达 60 0m左右 。 地表 岩性主要 出露 三叠 系、二叠 界性难 题【 桂 中和 黔南坳 陷在南方海 相碳酸 盐岩盆地 系 、石炭 系和 泥盆 系 ,基本上均 为石灰 岩 ,岩 溶发 育 , 1 】 。 中具 有代表性 和典 型解剖意 义 , 沉积有 巨厚的 泥盆 系、 为典型 的喀斯特 地貌特征 。
效勘 探面 积为 83×14i . 0 n 。晚古生 代地层保 留较全 , 地表分 为三大 类型 。 k
峰丛区: 其分布约占工区面积的7%, 0 主要是陡坡 6 0 ~8 0 0 0 0 0余米【3 2】 ,。目前 ,地震勘探 主要地 质任务是 或 山顶。一般 为岩石裸 露 , 部为 0 m的土 层覆盖 。 局 ~l 缓坡区: 约占总面积的 2%。 O 大部分为灌木树丛覆 优 选 出有 利 的勘 探方 向和 重点 区带 ,发现 和控 制一批 也有少数地区岩石直接裸露 , 土层相对较厚, 一 局部 构造 圈闭 , 探索 生物礁体 圈闭特 征 , 区域 钻探和 盖区, 为 油 气突破 提供有利 靶 点[ 4 】 。 般 在 0 m。 ~3 平坦区: 约占总面积的 l% 0 。土层堆积较厚, 一般 1 主要地震地质条件 为3 0 ~1 多米 。潜水 面起伏很 大 ,最浅处接近 地表 , 深
地灾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华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7月目录第一章地质灾害滑坡体监测设计的原则、依据和技术指标 (1)2.1监测的内容和任务 (1)2.2监测设计的原则、依据和技术指标 (1)2.3监测依据 (3)2.4系统技术指标 (4)第二章滑坡立体监测设计 (5)2.1 拟设计监测的主要的参数 (5)2.2 滑坡体监测拓扑图 (6)2.3 现场监测各子系统 (8)2.3.1 高精度GPS自动化监测 (8)2.3.2 滑坡体表面裂缝监测之振弦式裂缝计 (24)2.3.3 滑坡体表面裂缝监测之拉线式裂缝计 (28)2.3.4滑坡体固定测斜深部位移监测 (30)2.3.5 孔隙水渗压计水位监测 (36)2.3.6土压力计 (39)2.3.7 土壤温湿度监测 (43)2.3.8气象监测站 (44)2.4北斗传输 (45)第三章、软件介绍 (46)第四章、服务体系 (50)4.1 保修、维修和升级服务 (50)4.2 技术培训 (51)4.3 技术服务 (51)第一章地灾监测技术指标2.1监测的内容和任务1)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点具体特征、影响因素,建立较完整的监测剖面和监测网,使之成为系统化、立体化的监测系统;2)及时快速的对不同地质灾害点的现状做出评价,并进行预测预报,将可能发生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3)能够为各个滑坡体建立起地表位移变化、内部位移变化和水位变化的系统监测网络,建立管理平台,各级地质环境监测主管部门都能实时的了解滑坡体的安全状况,以便及时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
4)监测滑坡体地表形变区的位移变化动态,内部位移变化的动态和滑坡体内部水位变化动态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预报;5)对比评价不同条件下的监测数据,进一步预测地表形变区域变形的趋势,指导场地规划建设。
6)及时反应出地表形变区的安全情况,为地质环境监测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
2.2监测设计的原则、依据和技术指标本监测系统是一个集结构分析计算、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
一种新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
f )ntueo e m l y C A, h n 30 1、 1 Is tt fSi oo , E Wu a 4 0 7 i s g
I) zom b y u凡4 0 2c ve LD rWh 37J 把M em am , 口 0 1
摘 要 介绍了一种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 包括硬件及软件设计) 该系统具有地震实时监测与报警功 ,
能, 通用 性好 、 抗干扰能力强且价格低廉 。 ຫໍສະໝຸດ 关键 词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电路设计 软件设计
信号处理 地震监测
中图分 类号 :35 6 P 1.2
文献 标识 码 : A
DE I EW ART S GN OF A N E HQU AKE DAT ACQUI I I A S T ON YS E S T M
将 』个三分向加速度计 位于不 同测试点采集地震 、 r 信号 。系统对信 号数据多点 取样 , 防止错误 发生 。
后期 获得 的数 据信 息 提 供 给 研 究 人 员进 一 步 分 析 , 在存 储上 要保 证整 个 数 据 的完 整 性 和 实 时性 , 采用
一
Lb i L b no sC I 函数接 口, 以根 据需 aVe aWidw / V 的 w、 可
Ab t a t T eds nshme ic dn ad aeadsf aeds )o e atqaedt cusi sr c h ei ce (nl ighrw r n ow r ei g u t n g fanw er uk a aqitn h a io
s se i it d c d. h y t m a e f n t n o a—i at q a e mo i r g a d aa m , l— u p s y tm r u e T e s se h st u c i fr lt sn o h o e me e r u k n t i n r i i al r o e h on l ts p
浅谈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的设计
引言 三维 地震勘 探是 一种高 密度 面积 采集 技术 ,是三维体积勘探 。它利用 炮点和检 波 点 网格 的 灵 活组 合 获 得 分 布 均 匀 的地 下 C D P点网格和确定的覆盖次数【 l 】 。观测 系统 是指检波器排列和爆炸 点相对位置 的关系 , 要求是不仅在单张记录上可靠追踪有效波 , 且要 保证 在所得 资料上连 续 追踪地 震界 面 观测系统正确与否 ,这直接影响数据采集质 量 资料处理和地质成果的精度 。
所需 要 的最大波 数 。最 大波数 可 以通过 有 代表 性 的速度模 型 的射线追踪推 导 出来 , 即
k= k | +k r
于震源 子波 的频率 成分常常 会受 到影 响 , 因此 就需要 去确 定对 分辨 率的要 求 ,如 目 的层 中最薄层 的 厚度 、断 层位置 的横 向精 度 ,然后建 立分辨 率需求 与所需 最高频 率 之 间的关系 ,而最 高分辨 率取决 于可 以达 到 的最大波 数 。最 大波数 可 以利 用 以下公
式来得到。
式 中 ,k 是炮 点和检 波点波 数 向量 之 和 。在任 意一个 地下 点 P ,可 以根据 从炮 点 、接收 点到 P点的射 线路径在 P点出的方 向找到 k s 和 h 的方 向,并且每一个波数 k 的大小从 公式 l  ̄ - l f v 得到,v 是P 点的速度 。 ( 三)最 浅 目的层位 正交 观测 系统 的最小 炮检距 出现在 靠 近 炮 点和接 收线交 点的 中点位 置。在相 临 炮 点线 和接 收线 组成 的矩 形区域 中 间,最 小 炮 检 距 差 不 多等 于 矩 形 的对 角 线 的 长 度 。我们将 其称 为观测 系统 中的最大 最小 炮检距 ( L M0 s ) 。采集线之间的距离越大 , L MO S 越大 。由于照 明地下浅层 需要小 的炮 检 距 ,所 以 ,接收线 距决定 了能够成 图 的 最浅层位 。 ( 四)最深 目的层位 最 深的 目的层 位给 勘探所 使用 的最大 炮 检距 提供 了一个 上限 ,由所需要 的最大 炮检距 可得出接 收排列长度 L r 和炮 点排列 长度 L s 。 ( 五)噪声压制 常用 的压制 噪声 的方法 主要有 多次覆 盖和组合激发 ( 接收 )两种方法。 1 .确定合适 的覆盖次数 确定 覆盖 次数最 简单 的办法就 是根 据 纵 向和 横 向上 的线间距 和最大炮 检距来 计 算求得覆盖次数[ 4 ] 。 如果 条件 允许 的话我 们可 以进 行三 维 勘探试 验 工作 。根据试 验效果 来确定覆 盖 次数 ,这样 的成 果较高 ,如果 需要对 大块 区域 进行 三维地 震勘 探时 ,进 行三 维地震 勘探试验工作也是必要的。 2 .炮 点组合和接收点组合 组 合激 发和 组合接 收的主 要 目的是压 制 地滚 波 。沿 测线 的线性组 合激发 和组合 接 收能 使产 生了假 频的地滚 波受到 很大 的 压制 。
三分量地震采集方1
三分量地震采集方1三分量地震采集方法一、概述1、开展多波多分量勘探的目的和意义多波多分量勘探又称为矢量勘探,是指综合利用纵横波震源和多分量检波器对各种波场进行观测,以揭示更多的地下构造、岩性和油气信息的勘探技术。
三分量地震勘探一般是指利用纵波激励和三分量检波器记录一个纵向分量和两个横向分量的技术方法。
随着油气勘探的逐步深入,大庆探区的油气勘探与开发中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越来越复杂,如对松辽盆地复杂构造和复杂岩性气藏、中浅层薄互层岩性油藏、深层火山岩气藏、海拉尔古潜山裂缝性油藏等复杂目标的勘探等,这些地区常规地震数据的成像质量、分辨率,探测地下岩性、流体和各向异性的能力已无法满足复杂地质目标勘探的要求。
解决这些复杂问题,仅仅依靠纵波已经难以解决,必须采用综合物探技术方法。
国内外大量实例表明,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能有效推动复杂地质问题的解决。
同样,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增加转换波信息也可以更好地描述油气藏、刻画油气藏动态。
兴城地区三分量地震勘探试验是针对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砂泥薄互层、深部火山岩等复杂勘探目标的特点进行的。
在充分吸收消化国内外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试验,一是探索利用数字检波器采集的三分量地震数据进一步改善葡萄花油层;二是探索利用数字检波器采集的三分量地震数据识别营城组储层的潜力,有效预测储层含气量,形成一套有效实用的多分量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方法及相应的技术流程,提高储层岩性识别和油气层预测的准确性,为大庆探区其他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做好技术准备。
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国际上发展迅猛,正成为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阶段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进行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研究的同时,国外也在开展陆上转换波勘探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对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了许多工作。
在三分量探测器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从动圈式三分量探测器发展到数字探测器。
地震数据分析与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地震数据分析与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介绍了地震数据分析与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通过对地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该系统能够提供准确的地震数据分析结果和可靠的地震预测信息,为地震预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 引言地震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为了减少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地震的数据分析与预测研究。
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一套地震数据分析与预测系统,通过对地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提取有用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预测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为地震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系统需求分析本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地震数据采集与存储:通过地震监测仪器对地震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分析与处理。
(2)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补充缺失数据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算法等对地震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发现地震的规律和趋势,并提取相关特征。
(4)地震预测模型构建:基于已有的地震数据和特征,构建预测模型,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地震的发生可能性进行预测。
(5)结果展示与分发:将地震数据分析和预测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提供给用户查询和使用,并进行结果的分发与共享。
3. 系统设计与实现(1)地震数据采集与存储:采用现代地震监测仪器,通过传感器对地震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利用数据库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后台数据库中,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2)数据预处理:使用信号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滤波、去噪、数据补全等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算法等对地震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包括频域分析、时域分析、空间分析、预测模型构建等操作,发现地震的规律和趋势,并提取相关特征,为地震预测模型的构建提供依据。
地震观测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地震观测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对人们造成的危害,需要对地震进行长期的观测和研究,及时掌握地震的变化情况。
地震观测数据是研究地震的重要数据来源,包括地震波形数据、地震参数数据、观测站台位移数据等多种数据。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分析地震观测数据,设计和实现一个地震观测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和实现一个地震观测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可以对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
该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统计和分析地震观测数据,并生成相关报告,帮助地震专家预测和评估地震危险性。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为公众提供地震预警和灾害应对建议,起到强大的社会效益。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包括地震观测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和实现。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需求分析:通过调查和分析地震观测数据的特点和处理流程,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需求。
2.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和功能模块,进行软件设计和架构设计,确定数据库结构和系统界面。
3.实现:采用当前流行的Web技术,使用主流开发工具进行编码实现,完成系统开发并进行测试和优化。
四、预期成果和方案预期成果是一个功能完备、性能优良、稳定可靠的地震观测数据分析管理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维护、可视化分析及多种形式的报表输出等功能。
采用灵活的数据在线处理方式,能够满足各种业务需求。
方案具体如下:1.需求分析:考察当前国内外地震观测数据处理的相关案例,梳理出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需求。
2.设计:采用B/S结构,使用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PHP等后端技术实现,确定数据库结构和系统界面的设计。
3.实现:通过采用开源技术,如Spring、Struts、Hibernate等进行编程实现,并进行在线调试、测试,保证系统实现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五、计划进度和风险分析计划进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需求分析、设计、实现。
三维地震勘探部署与设计分析
三维地震勘探部署与设计分析摘要:为提高三维地震勘探策划与部署、设计与采集的能效,从勘探部署、地震采集工程设计、勘探经济效率等方面入手,对三维地震勘探设计的多项指标及其经济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三维地震采集的满覆盖区域面积必须占地震资料面积的60%以上,且目标层越深,则勘探部署区域面积应越大。
勘探部署区域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区域拐点数,既有利于与相邻勘探区块的对接,又能减少成本;采集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布设区域的纵横比大于1时,地震资料面积、未满覆盖区域面积逐渐减小,勘探效果较好。
且三维地震测线应尽量沿部署区域的长边方向布设,减少接收线的条数,提高采集效率。
做三维地震滚动勘探部署的整体规划设计时,在边缘处理中应尽量接纳相邻工区和以往的炮点、检波点数据,减少重复采集、消除地震资料空白区,降低勘探费用。
关键词:三维地震;部署区域面积;覆盖次数;采集指标;勘探效能随着石油地质研究的不断深入[1-3],为了进一步搞清地下构造特征及断裂分布规律,精细刻画小断块和低幅度构造圈闭[4],有必要部署三维地震。
此外,为了满足开发储层横向预测[5-7],也需要部署三维地震勘探。
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三维地震勘探获取的地震信息量更大,也变得更经济[8],是未来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主要手段。
地震采集工程设计,一方面要满足地质设计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采集成本[9]。
如果地震采集费用超出了成本预算,再好的设计方法也很难实施。
对于勘探投资,勘探方(业主)按照地质设计以单位面积(km2)为成本核算,最关心的是叠前、叠后满覆盖次数的面积和地震资料的品质;勘探施工方(乙方)按照采集参数核算成本费用时,最关心施工的总炮点数、总检波点数及激发方式(可控震源或井炮)等这些显性的实际费用。
对于勘探面积设计问题,同样的采集参数要完成等量的部署区域面积,其总炮点数和总检波点数相差较大,对这些隐性的实际费用,目前尚未给予过多的关注。
分析内容:①在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一定的情况下,部署区域面积的大小如何影响满覆盖区域面积、未满覆盖区域面积及地震资料面积的变化;②在三维地震勘探部署区域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区域面积的拐点数量如何影响满覆盖区域面积、未满覆盖区域面积及地震资料面积的变化;③在三维地震勘探部署区域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区域面积的纵横比如何影响满覆盖区域面积、未满覆盖区域面积及地震资料面积的变化;④三维地震滚动勘探开发中[15-17],各勘探区域衔接对满覆盖区域面积、未满覆盖区域面积及地震资料面积变化的影响。
地震勘探节点采集系统设计的要点
地震勘探节点采集系统设计的要点河北涿州 072750摘要:地震勘探采集仪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作业设备,同时更新速度相对较快,一般几年时间就可能推出新一代的产品。
近年来,节点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并逐渐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很多器材供应商在新一代地震勘探采集仪器的开发设计当中,都开始应用节点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关键词:节点技术;新一代;地震勘探采集仪器美国Geospace公司,在2007年推出了GSR无线节点仪器,是一种新型盲采式无线节点仪器,BP公司对该设备高度认可,通过融合ISS技术,在实际项目中实践应用,取得了极为理想的效果。
此后,Fairfield开发了Z-Land节点仪器,也逐渐得到了应用。
CGG物探设备供应商Sercel,也通过对节点的应用,基于传统的仪器理念,设计开发508XT新型设备,满足了实时QC的要求,使得节点在新一代地震勘探采集仪器中,得到了更好的应用。
1节点和ISS技术的融合ISS技术是由英国著名地质学者Dave Howe教授发明的。
ISS技术是指不同震源独立地进行扫描工作,但是根据不同震源的扫描信号来保持采集记录同步的一种技术。
Dave Howe提出ISS技术的同时,各个采集仪器生产商都声称可以连续激活记录地震数据。
在BP公司的推动下,2009年由Western Gecon(西方物探公司)使用节点采集设备在利比亚做了一个7万VP的无线节点ISS实验。
节点技术,就是每个节点单元作为一个独立采集单元,该单元由检波器串、采集存储模块和电池模块组成,最后生成的原始数据存储在本地。
2012年在伊拉克鲁曼拉油田,第一次大规模使用GSR无线节点ISS技术。
GSR无线节点的采集单元由GSR采集站、锂电池和检波器串组成,如图1所示。
每一个GSR采集站是一个独立的采集单元,内部有一个4GB的特制内存卡。
野外铺设之前,必须在室内通过下载单元和服务器设定采集参数和采集模式。
三维地震资料观测系统设计中的关键参数
三维地震资料观测系统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孟美辰;程冰洁【摘要】地下复杂地质构造的地震成像目前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野外采集阶段是获得高品质地震成像的一个关键阶段,而主要的采集参数设计得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质量的好坏.其中,三维地震资料观测系统设计中的关键参数主要包括:横向分辨率、纵向分辨率、采样间隔、道间距、最大炮检距、面元尺寸、覆盖次数、炸药量、偏移孔径等.四川盆地龙门山中段地区是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但该地区由于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剧烈,部分构造受损,激发、接收条件较差,勘探难度很大,前期勘探的地震资料信噪比较差.因此,对于该地区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采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基于四川盆地龙门山中段某探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及测井资料,构建了与实际目标储层近似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获得了自激自收的地震波场记录,模拟结果与前期勘探获得的地震资料较好地吻合,从而验证了所构建的地球物理模型的合理性及适用性.以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地震资料采集为目标,针对目标探区的地质情况,对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较小的道间距、较小的面元、较高的覆盖次数、近似勘探目标埋深的最大炮检距是得到高品质地震资料的关键.因此,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设计中的关键参数的论证及优选,能从根本上改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从而为后续勘探中的复杂地质体高精度成像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4(014)036【总页数】6页(P6-11)【关键词】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参数;观测系统;正演模拟;关键参数【作者】孟美辰;程冰洁【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100083;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22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及野外采集的实际地质情况日趋复杂,对三维地震勘探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自适应去噪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自适应去噪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孟娟;洪利;程丽娜;吴燕雄【摘要】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is the basis of earthquake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A design scheme about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high-speed data acquisition card NI USB-4432 and LabVIEW platform is proposed, including front-end conditioning circuit based on OP07 and LM224N, and data real-time acquisition, display and analysis system based on USB-4432 and LabVIEW platform. An adaptive wavelet threshold de-noising algorithm is present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ignal, the algorithm can de-noise adaptively according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collected signal, improve the Signal-to Noise Ratio(SNR)of the signal. Practical tests show that, the system is stable and reliabl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hreshold de-noising algorithm, the new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N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system has excellent de-noising performance and possesses a higher applied value.%地震数据采集是地震观测与研究的基础.提出一种基于NI高精度数据采集卡USB-4432和LabVIEW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包括基于OP07和LM224N的前端调理电路,基于USB-4432和LabVIEW 的实时采集与分析系统.为进一步提升采集信号质量,提出一种自适应小波阈值去噪算法,该算法能根据采集信号强度自适应去噪,提高采集信号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实验表明,系统稳定可靠,相比传统小波阈值去噪算法,新算法能显著提高SNR.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去噪性能优良,应用价值较强.【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年(卷),期】2017(053)016【总页数】5页(P258-262)【关键词】小波阈值去噪;地震数据采集;LabVIEW【作者】孟娟;洪利;程丽娜;吴燕雄【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防灾仪器系,河北三河 065201;防灾科技学院防灾仪器系,河北三河 065201;防灾科技学院防灾仪器系,河北三河 065201;防灾科技学院防灾仪器系,河北三河 065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4在地震观测、地震速报、地震勘探、地球物理学研究等领域,都需要精确、可靠地获取地震信号,因此地震信号采集器/系统的研发备受关注。
地震勘探方法探讨
地震勘探方法探讨一、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探讨从事采集的朋友都知道,观测系统是决定采集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取得好的采集效果,很多技术人员都在观测系统设计上大下功夫。
但是由于采集成本、甲方固有思维的限制,技术上最好的观测系统不一定被采纳。
在此,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些技术上的细节问题,它们是:1、观测系统设计原则及需要注意的问题;2、观测系统类型及其适用性;3、采集脚印的影响及消除问题;4、针对地质目标和地质任务的观测系统设计;5、观测系统设计软件;6、新的观测系统设计理念(CRP、CFP等);7、多波勘探观测系统设计;8、其他与观测系统设计有关的话题。
二、砖墙式观测系统与线束观测系统区别砖墙式观测系统要比线束观测系统设计的炮检距分布均匀一些。
其实我认为,观测系统设计要与你的地质任务联系起来!采用什么样的观测系统,首要要有一个地质可行性——可以完成地质任务;其二要经济可行性——投资方准备投入的资金;其三是要施工的可行性——根据工区特点设计观测系统,提高单炮和最终剖面的品质。
通过高精度波动方程双程波照明、单程波照明、射线追踪地震波照明,以及波动方程和射线追踪地震波联合照明,研究不同模型不同目的层的地震波共CRP点“覆盖次数”和能量分布,定量分析不同位置、不同炮检距地震道信号对各目的层各CRP点成像的贡献,进而进行面向目的层的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并验证不同的处理方法在不同构造模式下的处理效果,确定不同构造模式下合适的成像方法和处理流程。
确定不同山前带地质模型的观测系统设计原则,研究高陡构造山前带特殊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保证对高陡构造反射信息的有效接收,确保成像效果。
地震波照明分析是进行面向地质目标的野外观测系统设计的最直观、最彻底的方法。
判断一个好的面向目标的采集系统的标准是:震源激发的地震波,经过上覆地层后,垂直照明在目标反射面上,而且具有较大且均匀的照明强度,目标体的反射波经过上覆地层后,主要能量能够被检波器接收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区块大小:应为108平方公里
纵线方向满覆盖长取5km,考虑到偏移 归位和边界效应,则能够见到效果的勘 探区块长度应为12km。
横线方向满覆盖长取4km,考虑到偏移 归位和边界效应,则能够见到效果的勘 探区块长度应为9km。
面元边长=17m。
兼顾核二与核三,取面元边长=20m。
以往面元过大(多为25m × 50m)
以H2为例,要保证空间分辨率面元边长 应小于34m
大小面元频谱分析
侯庄地区
面元:25×50 覆盖:10×2 面元:12.5×50 覆盖:12×3
大小面元偏移效果对比
侯庄地区
分辨率有大的提 高
信噪比有大的提 高
10、详细进行低速带调查
缺乏详细的低速带资料
11、激发方向
下倾激发,上倾接收。
12、 建议区块位置
南部陡坡带西区 按纵测线垂直断面走向的原则
南部陡坡带西南部南--北向剖面
南部陡坡带西南部南西--北东向剖面
南部陡坡带南部(王寨南)南-北向剖面
Thank You !
面元:25×50 覆盖:10×2 面元:12.5×50 覆盖:12×3
2、增加横向覆盖次数
以往地震资料的覆盖次数为20或40次, 这在南部偏低。导致炮检距分布不均匀。
建议覆盖次数8×6=48次,或8×8=64次。 DMO和静校正要求增加横向覆盖次数。
横向覆盖次数对炮检距均匀性的影响
8线10炮(线距200)米 8线21炮(线距300)米
(2)考虑到成本的原因,不得不进行 窄方位角勘探。要作好速度分析, 有如下要求。
(a) 在一个面元内炮检距均匀分布; (b) 在陡倾角情况下面元要小; (c) 尽量不要变观,以保证炮检距分布
均匀; (d) 不能空炮、偏炮、空道; (e)高覆盖次数。
3、三维DMO
三维DMO对原始地震数据的要求:
(1) 在各个方位都要求炮检距均匀分布。 有两层含义,一是炮检距由小到大 均匀分布,不要缺失某些炮检距信息。 二是各炮检距上的道数应尽可能一致。
(3) 叠前深度偏移要求宽方位角,要求浅层 速度准确。
四、对观测系统设计的建议
1、小面元
在陡倾角情况下,速度分析、DMO和
叠加都要求小面元。
以H36为目的层,层速度V=4300m/s,
断面倾角45度,Fmax=60Hz,则要求
面元边长=26m。
以H2为目的层,层速度V=3400m/s,
断面倾角45度,Fmax=70Hz,则要求
7、砖墙式观测系统
目的要增加小炮检距信息。
这是出于下列考虑:静校、保护南部浅 层信息、速度分析和DMO要求炮检距均 匀分布。
8、组合接收
增加检波器个数有利于提高信噪比。 由于方位角窄,侧面波仍是主要干扰之一。
组合应注意压制侧面波和随机噪声。
9、不要变观
不要变观、不能空炮、偏炮、空道,炮 点和检波点位置要准确无误。这关系到 炮检距分布是否均匀,覆盖次数是否均 匀,进而影响到静校正、速度分析、 DMO处理、叠加和偏移。
由于动校切除,浅层覆盖次数不够。因 此,在观测系统设计中应尽可能多的包 含小偏移距信息。
在观测系统设计中要检查浅层动校切除 情况。以确保浅层有一定的覆盖次数。
6、边界带
纵向边界带:4000m 偏移孔径=Z×tgθ=3500×tg45=3500m 覆盖次数渐减带=0.2×Xmax=800m
(4)偏移孔径: 当地层倾角大于30度时, 偏移孔径由地层倾角决定。
2、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分析
南部山前带地表起伏大,地表条件变化 大(有河滩、丘陵、农田、水塘等), 地表起伏变化影响潜水面深度变化,低 速带厚度变化大。这种表层条件导致静 校正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做好野外静校正要求准确的低速带模型 如果野外静校正不到位,剩余静校正不 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详细的低速带调查。 本区缺乏详细的低速带资料。
8线15炮(线距300)米
通过分析,8线10炮 的炮检距分布均匀性 差于8线15炮和8线21 炮。
参数论证与技术方案-观测系统论证
结论:
线数相 同,炮 数越多 炮检距 分布越 均匀。
8 线 12
8 线 10
炮
炮
偏移距分布与方位角特性
分布均匀
8线15炮
6 线 12 炮
覆盖次数:纵6 ×横4,面元:25×50
南部斜坡带观测系统设计 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刘学伟 尹军杰 罗斌
主要内容
一、地质目标 二、地震地质条件分析 三、关键处理环节对原始
地震数据的要求 四、对观测系统设计的建议
一、地质目标
1、断面清晰成像; 2、搞清断面上盘地层与断面接触关系。
二、地震地质条件分析
1、深层地震地质条件分析
断面倾角高达45度,目的层深3500米, 南部山前带断面上盘地层越来越浅。这 些特征直接影响到观测系统设计的下列 几方面:
(1)面元大小:在陡倾角情况下,面元大小 影响到速度分析、DMO、空间分辨率。
(2)排列长度:陡倾角情况下偏移要求炮检 距大。
(3)Xmin :南部山前带小炮检距信息非常 重要,它影响到速度谱的质量, 同时关系到浅层成像。
(2)做好剩余静校正有两个条件: 有信噪比高连续性好的稳定波组, 剩余时差不能太大。
(3)本区静校正问题
本区静校正模式:野外静校正+剩余静校正。 由于缺乏详细的低速带资料,低速带建模 不准,野外静校正 不到位,剩余时差大。 影响剩余静校正。因此,静校正效果不好。
另外浅层缺乏信噪比高连续性好的稳定波组
3、Xmin要尽可能小
斜坡带南端断面浅,为确保断面成像清 晰应注意保护浅层。
最浅的保护层深度=200m。
以往资料浅层信息不足
原因:空炮、偏炮、空道、变观等
浅层缺口较多
4、要求炮检距均匀分布。 以往资料炮检距分布不均匀
变观、炮点偏移较普遍,造成炮检距不均匀、 覆盖次数不均匀
5、注意动校切除的影响
(2) 纵横向覆盖次数要基本一致。
(3) 在陡倾角情况下面元要小。
(4) 尽量不要变观,不能空炮、偏炮、 空道,以保证炮检距:
(1) 由于地层倾角大,最大炮检距要足够大, 以保证偏移效果(特别是叠前深度偏移)
(2) 由于地层倾角大,满覆盖区以外的边缘宽 度(含偏移孔径和覆盖次数渐减带)也大。 为了见到显著效果,减小边缘效应,勘探 面积要足够大。
(4)在本区应考虑下列静校正模式
野外静校正+折射静校正+剩余静校正。
折射静校正和剩余静校正对观测系统 设计都有要求。
折射静校正叠加剖面
高程静校正叠加剖面
(5)南部山前静校正特殊问题
南部山前丘陵带折射波不发育,无法 进行折射静校正。只能按野外静校正 +剩余静校正的模式进行折射静校正。 因此,必须做详细的低速带调查。
三、关键处理环节对原始地震 数据的要求
根据本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要得到清 晰的成像效果下列四个处理环节十分重 要。而这些处理环节对原始地震数据是 有要求的。这些要求就是观测系统设计 的原则。
1、三维静校正
南部基岩出露,折射波不发育。应 采用精细野外静校正+剩余静校正;北部 折射波发育,应采用折射静校正+剩余静 校正。折射静校正和剩余静校正对观测 系统设计有要求,总体上要做好静校正 有如下要求:
(1)精细低速带调查; (2)炮点和接收点位置要准; (3)接收线数要多,接收线距要小; (4)排列滚动重叠线要多,有利于静校耦合; (5)覆盖次数要高,纵横向覆盖次数要基本
一致,这有利于静校正耦合。
2、三维速度分析
(1)理论上讲,由于断面倾角大必需进行 方位速度分析。方位速度分析的前提 条件是覆盖次数高、各个方向的炮检 距分布均匀,各方向的Xmax 应大于 目的层深度。其缺点是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