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育心理学复习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复习名词解释整理张传强根据与书整理(黄颜色是重点,备注是版本2以及注解)

一选择题 20分与书

二掌握基本概念可能名词解释 5个

1.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根据学习规律而产生的教学规律。

2.学习

广义上说学习是由于经验而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改变的过程。

第一,学习必须导致个体某种变化;

第二,学习的行为变化是由经验引起的;

第三,学习的行为变化是比较持久的;

第四,学习是一种适应性活动,人与动物都存在学习。

补充学习是个体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心理结构为基础,通过与客体信息进行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充实或者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而这种变化会对个体以后在相关情境中活动的水平和方式产生影响。

3.刺激

观察到的环境事件,拥有控制行为反应的潜力。

前因刺激()又叫线索,是先于反应的刺激,它会提示学习者,如果他们要得到强化或避免惩罚而应该做出某些反应方式的刺激。

诱发刺激()是紧挨着反应之前、并能自动引发或产生反应的可观察的环境事件。

后果刺激()是紧挨着反应之后立即出现的环境事件,它会影响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依据对反应的效果而定。

4.强化

在反应之后,能使个体反应频率增加的一切安排。

正强化行为发生之后,给个体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或满意的结果,从而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即为正强化。包括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

负强化行为发生后通过消除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增加该反应频率。

5.惩罚

在反应之后,能使个体反应频率降低的一切安排。

给予式惩罚行为之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减少该行为再次出现

的机会。

剥夺式惩罚行为之后去除某个愉快刺激从而减少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机会。

6.代币制

凡是能够累积并可兑换其他强化物,都叫做代币。针对一组人实施一套专门运用代币来作为增强目标行为的有组织的方案,就称为代币制。当期望发生的行为出现时(如按时休息),立刻给予代币加以强化,然后再将代币换取各种优待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

7.祖母效应

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有时又叫做“祖母效应”。

8.泛化与辨别

对相似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叫泛化;

知觉刺激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作出反应称之为辨别。

泛化和辨别构成了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所谓的刺激控制,刺激控制意味着学习者的行为处于某些前因的控制之下。

9.塑造

指先强化与目标行为稍有相似的行为,然后再强化与目标行为更

相似一点的行为,最后逐步引向目标行为。为了运用塑造,必须把最后要掌握的复杂行为分解成许多小的步子。①链式塑造——程序教学②逆向链式塑造

10.强化程式

指反应受到强化的时机和频次。分为连续性强化程式和间隔强化程式。

11.认知结构

又叫知识结构、认知图式、图式、完形,是人们对于大脑内部表征和储存知识的一种假设,指个人的全部知识(或观念)的内容和

组织,即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

12.潜伏学习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1一切学习都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

2 总是选择一定的途径和方式→认知性

3 学习外部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有个中间变量

4.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待的获得,不是简单的动作或行为的获得,结果是形成认知地图。

13.顿悟学习格式塔学习理论

(1) 学习的结果是知觉的重组、构造一种完形

(2) 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

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了认知因素(完形的组织)在学习中的作用,也促进了学习理论的发展。在肯定顿悟的同时,否定试误的作用,是片面的。

14.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间建立非人为(理解之后建立)的和实质性(用不同语言表达同一概念)的联系,是个体获得对有意义的材料心理意义的过程。。

表征学习( )

概念学习( ):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1)类属学习(下位关系):派生和相关类属学习

2)总括学习(上位关系)

3)并列结合学习(组合关系)

命题学习( )的

15.发现学习

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资料,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由学生主动地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理论的一种方法。特点:发现法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到科学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造能力。费时较多,不利于按课时计划进行。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形成必要的技能技巧

16.先行组织者

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学习者已经知道的和需要掌握的内容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它们的桥梁,帮助学生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上位组织者——采用“渐进分化”策略

下位组织者——采用“逐级归纳”的策略

并列组织者——采用“整合协调”策略

17.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

有关“是什么”的知识,帮助我们描述或识别客体和事件。基本单元是组块,包括言语表征和表象表征。

程序性知识:有关“怎么办”的知识,帮助我们实际执行某些身体或心理活动。基本单元是产生式,由条件和行动两部分组成(),条件部分储存了能够激发行为的环境条件和心理条件的信息,行动部分则储存了指导心智或身体行动的信息。

18.工作记忆

使用信息时对其做短暂维持的记忆储存,是个体正在有意识地思考着、使用着或工作着的信息,处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特点:

①信息在工作记忆中持续的时间长短是可变的。

②工作记忆在某一时段能够维持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为7±2个组块,

③信息处于激活状态。

19.认知负荷理论

学习就是运用工作记忆积极地理解和处理材料并对即将习得的信息进行编码以储存到长时记忆的过程,而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