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员违反规定造成自办业务的案例

合集下载

代办业务引发违规风险事件的案例

代办业务引发违规风险事件的案例

代办业务引发违规风险事件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未对外开始营业时,一柜员将客户委托其现金代缴电费存折(内夹有若干现金),从柜员抽屉中取出,将客户提供的现金随手放入柜员口袋。

通过大堂保安在自助终端上以无卡转账方式,将客户委托代缴金额从柜员个人账户转入客户存折帐户,大堂保安转帐后,柜员自办刷卡、打印转账信息业务。

二、案例分析这起看似简单的代客户代办业务,其实质涉嫌违规操作风险:(一)涉嫌代客户保管存折和现金风险。

柜员从抽屉中取出客户存折和现金,说明不是当天客户前来网点委托,而是存折早已放在柜员处,涉嫌违反禁止性规定“严禁违规代客户保管身份证件、现金、存单(折)、卡、有价单证、印章、证书、贵金属等重要资料和贵重物品”之规定,违规代客办理业务。

(二)涉嫌“用本人卡代客过渡缴费”的自办业务行为风险。

柜员代办客户缴费没有按正常流程办理,而是将客户缴费现金放入自己的口袋,归为自己,再通过自助终端上以无卡转帐方式给客户。

从收支情况看,柜员将客户代办缴费金额分文不少转入客户帐户。

其性质涉嫌“用本人卡代客过渡缴费”的违规自办业务行为。

(三)涉嫌违规查询客户信息风险。

柜员工作期间在没有客户的情况下私自将自带的客户存折通过刷卡、存折打印、查看信息。

该操作行为涉嫌“严禁违规查询、下载、复印、保存、变更、删除我行系统信息和客户信息”的规定。

三、案例启示这起违规案例虽属个案,但充分暴露了银行个别员工内控意识谈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防控的必要性理解不深,制度学习不够到位。

通过这个案例:一是要告戒员工,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经营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合规操作,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二是从严禁执行银行的有关规定,以员工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为契机,结合内控文化建设加强员工传导和教育,提高员工思想认识,规范员工行为。

三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堵塞违规操作渠道,防范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以信任代替管理,提高员工自我保护,自我约束、自我抵制能力。

柜面风险案例范文

柜面风险案例范文

柜面风险案例范文
一、案例概述
某柜员在办理业务时,未严格执行"了解客户"的原则,对客户身份信息的核实不够,导致发生了洗钱案件。

具体情况如下:
某客户A携带伪造的身份证件,到银行办理大额现金汇款业务。

柜员在办理业务时,未仔细核实客户身份信息,未发现其身份证件存在问题,为其办理了汇款手续。

事后查实,客户A系利用伪造身份证件进行洗钱活动。

二、风险点分析
1.柜员未严格执行"了解客户"的原则,对客户身份信息核实不够。

2.柜员未对大额现金交易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和警惕。

3.银行内控制度在客户身份识别和大额交易审查方面存在一定漏洞。

三、防范措施
1.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风险意识,严格执行"了解客户"原则,做好客户身份识别和尽职调查。

2.完善大额交易审查制度,对大额现金交易实行严格审查,防范洗钱风险。

3.建立客户风险等级管理制度,对高风险客户实施重点监控。

4.加强内部控制,堵塞制度漏洞,确保各项业务流程符合反洗钱要求。

5.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的合作,及时报告可疑交易线索。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柜面风险案例分析和防范措施建议,希望对加强反洗钱合规管理有所帮助。

违反信用卡操作规程并违规自办业务的案例

违反信用卡操作规程并违规自办业务的案例

违反信用卡操作规程并违规自办业务的案例
一、案例简介
柜员办理一笔信用卡过期卡换卡业务,在客户不到场的情况下办理收卡和销卡,同时仅凭客户电话提供的账户,柜员以汇款人的身份办理交易将卡内余额汇入客户账户,该笔业务违反信用卡操作规程并违规自办业务,触发柜员经办自办业务风险模型。

二、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柜员自办业务的典型案例,柜员未按银行信用卡制度规定:信用卡收卡销卡业务,需持卡人提供卡片、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并填写《银行信用卡业务申请书》,代他人办理的代办人应同时提供代办人和持卡人身份证件,经办员与代办人核实系统中留存的持卡人的相关信息,并应在《银行信用卡业务申请书》上注明核实情况。

柜员在客户不到场的情况下办理收卡和销卡业务,并以柜员本人为汇款人的身份办理现金汇款,存入客户账户,该笔业务违反了信用卡操作规程并违规自办业务。

三、案例启示
(一)要加大对“柜员自办业务”风险事件的管理力度。

利用晨会对自办业务实例逐个学习,深入分析风险事件成因,吸取教训,对容易发生自办业务的操作环节做出提醒,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达到切实提高运营质量、控制操作风险的目的。

(二)网点现场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事中控制作用,发现不规范操作问题,要分门别类,采取措施重点对本网点高风险柜员进行帮扶和监控,提升柜员执行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三)加强员工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责任心。

处理业务严格做到“一看、二问、三操作”,按流程办理业务,认真审核业务资料,对办理后打印的业务凭证再次审核,及时发现差错,降低风险。

逆向操作先存后取风险事件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逆向操作先存后取风险事件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逆向操作先存后取风险事件的案例分析与启示一、案例介绍XX年4月14日,某网点柜员在办理一客户的定期存款到期支取30000元存本取息业务时,未按照正确流程先取后存,而是按照客户的填单先操作了存款业务,发现虚存后未按正确的流程进行反交易处理,而是直接自行逆向操作进行了本息支取。

次日,被业务运营风险系统监测该柜员存在虚存后逆向操作的规避反交易行为。

二、案例分析此笔风险事件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隐患,极易造成重大损失,是目前行内重点整治的操作风险之一。

其暴露出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操作柜员精力不集中、办理业务不认真是形成差错的主要原因。

该柜员上班时间未集中注意力办理业务,思想上麻痹大意,导致违反了“现金收入应先收款后记账,现金付出应先记账后付款”的业务规定。

(二)违反正确的差错处理流程。

发现交易代码错误、业务操作反向时,应及时进行反交易处理。

该柜员未按照正确的处理流程进行反交易处理,而是逆向操作对虚存的现金进行了支取。

(三)发生差错后,未及时向当班现场管理人员汇报,也未让当班同事知情,绕开了员工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这一重要环节,私自错误处理,隐瞒实情直至内控检查中心发出查询书。

(四)该柜员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存取款业务存在存款本金存入和本息支取金额上的差异,该笔业务自己不做反交易,系统也不易监测出来。

该柜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操作是以一种更大的风险掩盖一起普通的核算差错。

三、案例启示该事件发生后,当事网点组织全体员工对这起风险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再次学习《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

通过反省和深思,得到如下启示:(一)网点反复强调不得虚存实取、逆向操作,规避反交易,柜员仍顶风违禁,说明管理人员重传导,轻落实,并未让制度观念、风险意识在网点深入人心,对网点人员言论中暴露的思想上的麻痹,认识上的偏差,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没有采取果断、坚决的手段予以制止和纠偏,导致柜员心存侥幸,得过且过。

柜员违反规定造成自办业务的案例

柜员违反规定造成自办业务的案例

柜员违背上岗规定造成自办业务的案例一、案例经过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经查看录像显示:网点柜员由于违反营业场所“禁身上岗规定”制度规定,将本人银行卡置放在办公桌上。

在办理客户存款业务时,柜员误将本人的卡误当作客户的卡,进行了刷卡交易(客户同为银行卡),形成一笔“经办自办”业务。

自办业务发生后,柜员没有按规定:立即反交易处理,进行纠错整改,而是采取在ATM自动取款机上支取款项,补平客户资金。

二、案例分析本案例产生的主要原因:(一)经办柜员在办理业务时,没有按照营业场所工作要求“禁身上岗规定”制度规定,导致“经办自办”业务。

说明柜员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工作责任心不强,精力不集中,麻痹大意,操作上随意性大;(二)经办柜员在办理该笔业务时,风险防笵意识较淡薄,不了解业务流程。

自办业务发生后,未按规定应先反交易后,再按正确流程办理业务,掩盖了业务事实真相。

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操作是一种更大的风险,这样做既增加柜员和网点潜在的风险隐患,同时,对银行声誉造成损害;(三)网点现场管理人员对柜员业务操作的准确性、合规性关注不够,使柜员的不良操作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事中控制不严,是引发该笔高风险事件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该笔业务由于现场管理人员对部分重要业务风险点掌控不到位,跟踪监控不到位,未能及时有效规避高风险事件发生。

(四)员工采取了主观行为进行遮掩,形成风险事件是“操作因素”,性质较严重。

对网点、柜员的风险度、风险暴露水平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三、案例启示(一)柜员要加强业务学习的自觉性,强化制度和操作流程的落实。

切实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正确、清醒、敏感地认识到因工作疏忽、执行制度不到位,而形成的风险事件及有可能带来的严重风险隐患。

重视操作细节,规范操作行为,从思想上杜绝麻痹大意、马虎应付的工作意识,从源头上杜绝风险事件的发生,应认真对待每一笔业务,严格按操作流程办理业务,规范业务操作行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风险防控意识,保障网点业务运行安全;(二)现场管理人员要加强履职管理,充分发挥其现场审核把关的工作职责。

柜员规避反交易并导致逆向操作的案例

柜员规避反交易并导致逆向操作的案例

柜员规避反交易并导致逆向操作的案例一、案例简介网点柜员为客户办理现金存取款业务。

客户欲存现金5万元,取款6000元。

结果柜员从该客户银行卡上存现金56000元,此时柜员发现操作错误,本应立即做反交易,而柜员为了规避反交易,逃避监督处罚,采取随即又从该帐户中支取12000元的错误操作。

该柜员操作存在严重的规避反交易并导致逆向操作的为行,最终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有关文件明确规定,规避反交易导致逆向操作属于严重违规行为,列为重点查处的员工违规行为之首,银行对于柜员规避反交易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依据《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对相关违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二)规避反交易属于严重违规行为,不仅掩盖业务事实真相,也极易形成资金损失风险,加大了操作风险防范的难度,也给银行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此案例中,柜员风险意识淡薄,办理业务精力不集中,发现操作错误,应及时做反交易处理。

而该柜员未按操作流程办理,却是采取反方取款方式规避反交易以掩盖操作失误。

整个违规操作过程违背了客户意愿,掩盖了业务错误处理的事实真相,导致了该笔业务规避反交易并逆向操作事件的发生。

三、案例启示(一)强化柜员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应加强柜员对业务制度的日常学习,使柜员充分认识到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柜员风险防范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效防范操作风险的再次发生。

(二)加强柜员与客户的沟通。

柜员在办理业务时,一定要精力高度集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并加强与客户沟通,及时了解客户办理业务的需求,做到心中有客户,心中有流程,规范操作,切实将风险防范渗透到实际业务操作中,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维护银行的形象和声誉。

个人结算账户销户引发的案例

个人结算账户销户引发的案例

个人结算账户销户引发的案例一、案例经过一天,某支行前台柜员在办理一笔个人结算账户销户业务时,未按制度要求让客户填写《撤消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而是使用个人业务凭证进行打印并有客户签字确认,最终被风险监控中心确定为风险事件。

二、制度依据《银行会计业务核算规程》规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是指银行为存款人开立的办理资金收付结算的人民币活期存款账户。

个人客户撤销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必须与开户营业机构核对银行结算账户存款余额,填写《撤消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营业机构核对无误后方可办理销户手续,营业机构撤销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时,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计付活期存款利息,并代缴个人利息所得税。

三、案例分析根据会计账务记载要求,柜员必须依据合法有效的会计凭证进行业务处理,个人结算账户销户无有效依据或依据不够充分,有可能造成客户资金无法办理银行其他业务无法办理而造成投诉或法律风险。

以上案例的经办柜员以习惯代替制度,表明该柜员工作缺乏严肃性,忽视制度,错失第一道防线。

四、案例启示(一)认真履行职责。

柜员在平时做业务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正确的业务操作流程处理每一笔业务;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时刻注意防范操作风险。

前台人员在办理业务时要提高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风险管理,做到发展业务与基础管理并重,在合规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做到业务发展与基础管理共同健康发展。

同时要加强业务、学习,为业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加强学习,利用晨会时间,传达上级行的文件、资料、规章流程;支行也应定期组织各网点就近期发现的问题,出现的查询,根据实际情况,互相切磋,找出问题的所在,以达到规避风险,快速有效处理业务的效果。

(三)柜员只有坚持“以客户为心”的服务理念、以客户的需求至上的经营理念,不断改进我们的服务,不断创新我们的产品,才能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打造出世界一流的金融企业。

银行违规操作案例

银行违规操作案例

银行违规操作案例
在银行业务中,违规操作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客户的利益,也
损害了银行的声誉。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银行违规操作的案例。

某银行员工在办理客户业务时,违规操作了客户的存款。

该员工在未经客户同
意的情况下,将客户存款中的一部分资金转移到了自己的账户中,并在系统中进行了篡改,以掩盖自己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客户的权益,同时也损害了银行的形象。

首先,这种违规操作严重违反了银行的相关规定。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员工
在办理业务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绝不能擅自篡改客户资金或者违规操作。

而该员工的行为显然违反了这一规定,严重损害了银行的信誉。

其次,这种违规操作给客户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客户的存款被擅自转移,不仅
导致客户账户资金的减少,还可能影响客户的信用记录,给客户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而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本应保护客户的利益,而非侵害客户的权益。

再者,这种违规操作也给银行带来了不良后果。

一旦这种违规操作被曝光,将
严重损害银行的声誉,导致客户流失,甚至面临法律责任。

这对银行来说是一种严重的打击,也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银行违规操作对客户、银行和整个金融行业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银行员工在办理业务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绝不能违规操作,否则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和职业道德责任。

同时,银行也应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规范业务操作流程,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只有如此,才能确保金融业务的正常运转,维护客户利益,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违规自办业务的案例

违规自办业务的案例

违规自办业务的案例[案例经过]支行柜员需查询本人银行卡账户余额,为了避免自办业务,让邻柜柜员代为办理,并将银行卡放在邻柜柜员打印机上,随即受理一单位客户的缴现业务,该笔业务一部分为现金,另一部分需从个人银行卡账户卡上支取,柜员清点完现金,又从卡中支取现金时发现钱箱余额不足,于是与邻柜柜员协商让其办理,并随手将客户银行卡放在邻柜柜员打印机上,而邻柜柜员则要求其将现金存入银行卡后一并办理,于是柜员从打印机上取回卡准备为客户办理现金存款,但取卡时误将自己的卡取回,并将客户现金误存入,形成自办业务。

[案例分析]一、公私物品不分离,介质保管不妥当。

柜员营业用空白重要凭证、客户凭证与柜员本人的存折、卡未做到空间上的分离,柜员将本人的卡带入营业场所,长时间在打印机上摆放,未妥善保管,致使本人与客户的卡混淆,最终导致误将客户款项存入本人账户。

二、注意力不集中,凭证审核不认真。

现场录像显示,柜员在为亲属、朋友办理业务时,边说话边办理,注意力不集中,对提交的业务凭证存单(折)疏于审核,形成自办业务事实。

[案例启示]一、严格公私物品分离。

柜员本人存折(卡)与柜员营业用空白重要凭证、要从空间上严格分离,严禁将本人存折、卡、现金等带入营业场所,从源头防止差错发生。

二、做好营业前的准备工作。

柜员应对自己的钱箱余额做到心中有数,在办理每一笔支取业务时,要先匡算是否能足额支取,如不足先补足库存,做到一笔一清,一户一清,尽量减少业务的跨柜员办理。

三、认真审核业务凭证,严格操作流程。

办理业务时先审核业务凭证各要素,如户名、金额、到期日等重要要素,再上机操作,减少因凭证审核不严形成的反交易及自办业务,提高核算质量。

四、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风险控制。

牢记《员工行为禁止规定》,高度认识自办业务的危害性,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减少差错发生。

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的案例

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的案例

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的案例案例经过:**单位是支行的公司客户,平时与该支行业务关系密切,公司财务人员与支行客户经理关系较好。

一天,该单位申请开立员工代发工资账户,客户经理为方便客户,持该单位员工身份证件代理开户4笔,并代签账户人姓名。

在办理过程中,客户经理考虑到在同一柜台办理多笔代理开户业务可能会触碰银行运营风险监督模型,故通过不同柜员分别办理了业务。

次日,客户经理再次代理该单位3名员工办理了购汇业务,并汇往境外,相关业务凭证均由其代签客户姓名。

经查,上述客户经理代办的多笔业务中相关的客户账户、证件及回单,在业务办理完毕后均交给了**单位财务人员。

案例分析:上述案例中,客户经理以服务客户为由,无视银行规章制度,违规代客户办理开户、购汇等业务,并代客户签名,引发风险事件。

从其在不同柜员处代办业务的行为可看出,客户经理存在试图逃避监控的嫌疑。

客户经理的行为从始至终未能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银行员工的特殊身份,他的这种“过度服务”,不但超越了自己的职责范围,同时也逾越了制度的界限,一旦涉及违法行为或者引发客户纠纷,银行和客户经理个人都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回顾事件过程,客户经理之所以能完成代客办理业务,绕开制度流程的限制,网点柜面操作人员、营业经理及网点负责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试想,如果操作柜员在客户经理提出违规办理业务的请求时能坚决地说不;或者营业经理在现场审核和管理时能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再或者网点负责人在平时监督管理中将风险防控的弦绷得更紧些,那么这样的违规事件一定能得到有效遏制。

另外,相关责任人风险意识薄弱、制度观念淡薄,简单片面地认为只要不以自己牟利为目的,“帮助”一下同事也是应该的。

这种“以人情代替制度”、缺乏原则、背离规章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客户经理的违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案例启示:客户经理“过度服务”,违规代客办理业务,违反了银行员工行为禁止规定,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这既是对他本人的一次深刻教训,也再一次为银行广大员工敲响了警钟。

连续违规频繁触发警示高压线的案例

连续违规频繁触发警示高压线的案例

连续违规频繁触发警示高压线的案例一、案例介绍网点柜员办理“个人账户转账”反交易,触发“间隔时间过长的反交易”监督模型,形成风险事件。

经核实:客户刘X代理陈X办理取款,柜员误办成存款。

发现错误后未按规定反交易纠正,而是从其印章保管箱内取出“家人”存折,使用交易让客户将错误金额转入自己账户,交易完成后发现误拿了自己的存折,造成自办业务,当班现场主管知道后联系客户进行自办业务反交易。

二、案例分析(一)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操作错误,办理业务时和同事聊天,误将客户取款办成存款,错误发生后,为逃避监控与考核,未按正确的方式进行反交易,而是让客户配合采取变通的转账方式纠正来达到规避反交易,又因误操作造成自办业务的情节较为严重的违规行为。

(二)柜员依法合规操作以及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第一次错误发生时,未及时报告现场管理人员,而是明知违规还实施违规操作,存在明显的明知故犯行为,合规意识淡薄,制度执行力严重欠缺,虚构交易背景易引发客户投诉及结算纠纷的声誉风险,且存在一般操作差错升级为事故或案件隐患的潜在风险。

(三)柜员违反关于防范自办业务的有关规定,将自己的存折带入办公用保管箱内,导致误自办业务,加重了违规情节,最终小错酿成大错。

三、案例启示(一)规避反交易和柜员自办业务均是是银行重点查处和禁止的违规行为,是网点应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开展远离违规行为,树立依法合规理念的主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柜员依法合规和风险防范意识,对于明令禁止的违规行为做到入脑入心,切实提高员工对严重违规行为危害性的认识,从思想的根源上杜绝错误的发生,严防触发“逆向操作”、“规避反交易”、“自办业务”、“员工代办业务”等“高压线”,避免出现屡查屡犯、明知故犯的严重违规风险事件。

(二)引导员工正确使用反交易和错账冲正交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和减少反交易和错账冲正交易的发生,杜绝和禁止规避反交易的错误行为。

(三)加强柜员操作台面、抽屉个人物品的管理。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汇编(一)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汇编(一)

堵截伪造存单诈骗的案例一、案例经过一天,客户王**持一张万元定期存单,来网点办理到期取现销户业务。

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柜员输入销户金额后,系统提示“输入金额不能大于开户时存入金额”,经办人员觉得情况异常,马上上报现场管理并认真查询该存单开户信息。

经输入存单账号后核对,该存单户名为曹**,且开户金额仅为数百元,通过一番仔细核对,确认该存单为伪造存单。

客户声称该存单为其本人在一起医疗事故中所得赔偿款,且为其夫曹**代为开立,户名应为本人。

现场管理人员在稳住客户的同时,立即向上级行领导汇报,该上级行领导认为事情重大,迅速向保卫部门报告,成功堵截该起利用假存单诈骗银行资金的行为。

二、案例分析经查,曹**确实以王**名义开立了万元定期存单,但早已销户,为避免王**盘问,遂以个人名义开立数百元存单(凭证号与上述假存单相同)且伪造成上述假存单。

该起存单诈骗事件手法并不高明,该存单与银行真存单存在明显差异,乍看上去像水洗过,打印字体为蓝黑色,并非银行黑色字体,且印章模糊,伪造手法十分拙劣。

三、案例启示通过此次事件,在日常案件防控上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强化现钞、存单、身份证等重要物品的真假辨别能力。

社会上屡屡出现假币制造团伙,给居民带来损失的同时也给银行增加了大量的风险,银行在假钞鉴别上相对比较重视,对银行票据等鉴别措施也较完善,如犯罪分子抱着侥幸心理,妄图以假存单蒙混过关。

上述存单若伪造得跟真存单信息完全相同,则银行难免遭受损失。

同时,银行对身份证仅通过交易核查身份信息,并无识别证件本身真伪的仪器,由于身份证件签发日期与使用日期相隔较久,容貌与证件照片已有差别,若是不法分子与受害人较为相像,则银行很难识别真假。

(二)加强印章管理,规范印章使用方法。

目前,银行柜员印章一人一章,离柜上锁,基本杜绝了印章丢失及冒用印章的可能性。

但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依然能将印章模仿得几乎以假乱真,这就要求银行员工规范印章使用方法,不能在空白处盖印章,以避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一旦造假难度增加,银行就难易辨别真伪,可能遭受损失。

建设银行2008第一案给我们的警示

建设银行2008第一案给我们的警示

建设银行2008第一案给我们的警示2008年春节前夕,建设银行系统发生了开年以来的第一案:天津市宁河县支行震新路储蓄所所长李凤斌盗取客户资金案(具体案情见建设银行纪检监察部2008年2月4日案件防控工作动态第5期)。

通过案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案的手段是简单的,方式是传统的,诸多环节都暴露出建设银行的案防整改方案未能在基层网点得到及时有效的贯彻,使得操作风险控制措施形同虚设,从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以下管理漏洞。

一是作案人员长期不交流。

据案情报道,作案人李凤斌在该储蓄所主要负责人岗位上任职长达6年之久而没有交流,由于长期在原单位和岗位,容易形成“至高无上”的权威,同时也容易形成“亲密无间”的同志情感,为其违规行为和作案提供良好的土壤。

二是自办业务。

建设银行业务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柜员不得自办业务,而案情描述,正是由于李凤斌自己给自己办理小额存款业务,从而套取了重要空白凭证,为伺机作案埋下伏笔。

三是柜员卡密码严重泄露。

由于以感情代替了制度,以信任代替了规范,导致作为操作规范的重要风险点的柜员卡和密码发生公用和混用,所长可以任意进入柜员的操作界面违规操作,从而为其日后作案创造便利条件。

四是授权流于形式。

在启用“重新认证”交易码是需要进行严格的授权才能办理的,而该案情显示,在该所长已经打印出客户的真实存单后又再次启用“重新认证”交易码重复打印存单,致使其作案条件进一步成熟。

五是代客户保管单证。

建设银行业务操作规范中明确规定,员工不得以任何理由代保管客户的重要单证,但此案中,作案人李凤斌由于长期在该网点工作,与客户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代保管单证并套取客户密码,最终铤而走险,酿成0 8第一案,走上犯罪不归路。

六是日终不碰库。

该案的发生完全可以通过日终碰库发现作案的苗头,但案情表明,该所日终不碰库或者流于形式,导致帐实长期不符而发现不了。

七是ATM加钞不规范。

此案中,作案人李凤斌多次通过直接盗取ATM钞箱里现金的方式作案,充分暴露该所在ATM加钞环节存在严重瑕疵,未能实行双人加钞,双人清点,导致自助设备现金短款。

业务办理先存后取逆向操作引发的案例

业务办理先存后取逆向操作引发的案例

业务办理逆向操作引发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网点柜员在为客户办理定期转存业务时触发“个人定期当日存取款”监督模型。

经现场调阅录像核实:客户自带部分现金,同时要支取到期定期存单及活期存款,汇总办理定期存款。

而经办柜员将客户活期存款取出后未支取到期定期存单就为客户办理了转存的定期存款。

柜员这种先存后取的逆向操作行为被定性为未按流程办理业务的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工作疏忽,责任心不强,缺乏合规意识,是形成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

(二)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制度流于形式。

《支付结算办法》明确规定,办理现金业务必须先收款后记账。

柜员违反操作规程,先记账后办理取款业务。

此种做法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极易引发客户和银行间的纠纷。

三、案例启示
(一)增强柜员工作责任心和合规操作意识,从源头上防堵业务风险,消除风险隐患。

网点负责人、现场营业经理及柜员应共同分析形成风险事件原因,认真落实整改,加强员工责任心教育,提高对业务操作风险危害性的认识。

(二)开展业务培训教育,切实提高业务素质,规范流程操作。

深入开展典型风险案例及操作流程的培训,使员工熟悉掌握各项业务的流程和风险要点。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办理业务不合规,操作流程不规范、以习惯作法代替制度要求的陋习,按规章操作,依流程办理。

(三)加强现场管理工作,强化事中风险防控。

不断强化管理人员履职能力,督促网点负责人及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充分发挥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和防范风险的重要作用,确保各项业务安全运行。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及分析汇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及分析汇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分析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人为错误、技术缺陷或不利的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与市场风险主要存在于交易类业务和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授信业务不同,操作风险普遍存在于商业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它并不能为商业银行带来盈利,商业银行之所以承担它是因为其不可避免,对它的管理策略是在管理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

操作风险可以分为由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的四类风险,我们要从引起操作风险的具体因素着手,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案例:柜员办理开户案例案例背景:2011年9月29日下午16时32分左右,客户ⅩⅩ持4500元现金来到ⅩⅩ银行ⅩⅩ支行3号窗口办理定活两便开户,该窗口个人柜员陶珂在为客户办理完开户业务后直接把单子递给了客户,没有请客户核对单证且自己也没有审核票据,在日终盘账时发现短款40500元,在经过仔细盘查后发现在为ⅩⅩ办理定活两便开户时误将4500元存为45000元。

经支行长授权后,柜员将ⅩⅩ定活账户支付,再找回客户本人将45000元的定活单子销户重新开立正确的单据。

风险成因及处理结果:在本案例中,由于是基本的开户业务,柜员放松了警惕,未严格执行业务操作流程,未坚持唱收唱付,未请客户核对票据,造成现金短款。

该事件出现后,我支行召开全体会议,对陶珂同志的疏忽大意提出了严厉批评,并再次强调了业务操作流程的重要性,要求个人柜员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唱收唱付的业务制度,并在业务办理完成后要仔细审核业务办理的准确性并请客户核对金额。

案例点评:定活开户是银行业务中一项最基本的业务,因为经常办理,柜员往往最此掉以轻心,但错误往往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生的。

如果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按章操作,规范流程,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风险。

合规建议:1、柜员要认真仔细,严格执行与业务相关的规章制度,按操作流程办理业务,切不可疏忽大意。

2、柜员在为客户办理完业务后,应及时请客户核对金额,同时自己也要审核业务办理的准确性,在确保该项业务准确无误后方可请客户离开。

代客户保管现金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

代客户保管现金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

代客户保管现金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一、案例介绍某日,一网点柜员朱某为客户奉某办理一笔银行卡取现业务,金额XX万元,取款成功后未将现金拿走,而是将其该笔款项暂留在网点柜台内,并交待该网点客户经理林某及柜员朱某,待另一客户廖某过来后给其使用即可;近一个小时后,客户廖某来到网点,柜员朱某按其需求将客户奉某留下的XX万元通过交易存入另一客户董某银行卡账户。

此操作违反了总行《员工行为禁止规定》“严禁违规代客户保管身份证件、现金、存单(折)、卡、有价单证、印章、证书、贵金属等重要资料和贵重物品”的规定,被风险核查中心认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从银行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要求上看,员工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代客户保现金等贵重物品等行为是案件滋生的温床,极易引发内外勾结、监守自盗等违规犯罪行为,不仅给银行的声誉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还会给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带来重大损失,是我行基层机构风险和案件防控的重点。

此案例中,从法律风险上看,客户取款前,银行与客户是一种储蓄合同(债权债务)关系,银行有保障储户存款安全的义务,以及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义务;一旦客户取款,该笔债权债务关系即消灭,该法律关系也归于消灭,银行将不再对该款项承担任何责任,代客户保管资金即便钱款处于银行柜台内保管,在法律属性上却令该资金处于极不安全的状态,亦不利于银行维护客户财产安全及利益。

从我行规章制度上看,柜员朱某严重违反相关操作流程,未坚持一笔一清核算制度,在未得到客户奉某的授权文书及续办业务客户(廖某)身份证件的情况下即代保管现金,留下较大风险隐患,一旦后续业务被冒名顶替,发生纠纷后我行将面临被诉的法律风险,甚至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三、案例启示我行的规章制度、业务禁令,已明确告诉员工“代客”行为不能做,但一些网点的员工还是不能做到令行禁止。

因此,充分了解制度和禁令,加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教育,这是防范代客办理(保管)业务的重中之重。

“代客”行为,员工能不能做,愿不愿做,并键在员工本人,能否彻底杜绝这一行为的关键在于员工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着手。

误支取未到期存款引发柜员违规行为的案例

误支取未到期存款引发柜员违规行为的案例

误支取未到期存款引发柜员违规行为的案例一、案例经过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展现一笔监督模型为“反交易”的风险事件,网点柜员办理代办人王某某支取李某某定期账户**万元,并将**万元存入王某某活期账户后购买理财产品,接着注册网上银行,20分钟后将存入王某某账户的**万元取出,办理定期账户支取的反交易。

经核实,客户持定期账户取款**万元后存入借记卡并购买理财产品,业务办理完成后客户发现自己要求办理的定期存款不对,造成利息损失几千元,柜员为客户注册网上银行后通过网银撤销理财产品并将存入的活期**万元取出后,将定期账户支取业务进行反交易。

由于柜员规避监控和授权,未按流程办理相关后续业务,该业务最终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柜员未能准确掌握客户业务办理需求、未对客户进行必要的提示,支取了客户未到期的定期存款,由此引发后续一系列的错误操作,是导致该笔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客户办理完相关业务后发现利息不对,柜员未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反交易处理,而是通过非客户意愿注册网上银行,并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撤单,支取存入的错误款项等违规行为,掩盖自身操作错误,达到其规避监控和授权的目的,业务处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三)现场审核人员未及时制止柜员的违规操作,使事中审核及授权流于形式,未起到事中防范风险的作用。

三、案例启示(一)柜员在为客户办理业务前,应准确掌握客户业务办理需求、同时应对客户进行必要的提示,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柜员在业务操作出现错误时,应严格按流程办理后续业务,采取正确的纠错方法,避免存在侥幸心理,杜绝柜员操作的随意性,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三)提高现场审核人员的履职能力,加强重要业务、重要风险环节的控制能力,切实起到事中控制风险的作用。

由于柜员工作疏忽造成风险事件的案例

由于柜员工作疏忽造成风险事件的案例

由于柜员工作疏忽造成风险事件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某日,支行柜员在办理现金支票支取业务时,由于精神不集中、工作疏忽等原因,将支票金额输为支票号码,从而造成反交易,最终形成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营业网点经办柜员不注重操作细节,操作业务随意性强,交易完成后在最后确认时未认真核对支票金额与电脑输入金额是否相符是造成差错的根源,该案例中柜员的精神不集中,没有认真细看支票的金额、号码,同时也使客户对银行人员工作态度存在异议,给银行带来不良影响。

(二)柜员制度观念淡薄,不认真执行操作流程,有章不循,没有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存在风险隐患。

三、案例启示
(一)银行是高风险行业,柜员上班时应保持审慎严谨的工作作风,集中精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规范操作,防患于未然。

所以规范柜员的操作行为,强化柜员的工作责任心是势在必行的,要求柜员办理业务时必须集中精神,严格按照操规的要求办理业务,经办人员必须认真细看每笔支票的金额、支票号码等各项要素并减少操作失误。

(二)加强员工的业务知识技能及职业操守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在熟练掌握操作流程的同时能具备银行员工应有的职业操守,减少差错杜绝风险事件,维护我行的形象。

(三)现场管理人员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监管能力,充分发挥事中控制作用,指导柜员规范办理业务及后续的业务处理,防止发生进一步的差错,切实履行事中控制职能,真正起到把关守口、防范操作风险的作用。

柜员自办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

柜员自办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

柜员自办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经过
监测中心发现网点柜员办理了一笔柜员本人名下金额为100元的活期存款,存款后柜员发现是本人业务及时办理了反交易,监测人员随即下发查询核实,经核查,当日柜员的母亲到其网点办理6笔存折的存取款业务,其中一笔为其母亲多年前为柜员本人开立的保险业务存折,柜员在未问明其母亲代谁办理业务的情况下,未进行回避而是仓促地为其亲属办理业务,形成了此笔柜员自办业务的风险事件,柜员发现后及时上报了网点主管并进行了反交易操作,后续交易也由网点其他柜员办理。

二、案例分析
(一)银行多次强调严禁“柜员自办业务”等违规行为,但柜员对此类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够,直接导致了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柜员对其亲属来行办理业务,未及时回避,而是在未问明情况的前提下仓促为其亲属办理业务,事后虽进行了反交易等补救措施但风险事件已经形成。

(三)网点现场审核人员及主管应及时掌握网点内各种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对此类隐藏风险的情况应未雨绸缪,对柜员的操作行为加以正确引导,有效防范风险事件的形成。

三、案例启示
(一)对员工行为规范等制度的学习应常抓不懈,不断规范柜员的操作行为,严格要求柜员以业务操作流程为依据办理各项业务,对严禁办理的各种违规操作行为应加以强调,使柜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坚决杜绝违规操作行为,有效防范风险。

(二)对于柜员亲属来行办理业务的情况,应要求柜员及时采取回避方式,尽量避免柜员为其亲属办理业务,从而将“柜员自办业务”的风险隐患降到最低。

(三)网点现场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现场监督管理职能,洞察网点出现的各种情况,加大事中审核力度,特别是对一些隐藏风险隐患的业务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堵塞业务操作中一切潜在的风险隐患,从而将风险事件消灭在萌芽中。

银行客户经理违规案例

银行客户经理违规案例

银行客户经理违规案例银行客户经理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桥梁,其职责是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建议和金融服务。

然而,有些客户经理在工作中存在违规行为,给银行和客户带来了不良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银行客户经理违规案例。

首先,有些银行客户经理在销售金融产品时存在着强制搭售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在客户不需要的情况下强行推销其他金融产品,以达到业绩指标或获取更高的提成。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金融服务的专业性,也损害了客户的利益,甚至可能引发纠纷和投诉。

其次,一些客户经理在处理客户投诉时存在着敷衍应付的情况。

他们可能会不认真对待客户的投诉,敷衍了事,或者是将问题推给其他部门,不积极解决。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客户的满意度,也损害了银行的形象和信誉。

另外,还有客户经理存在着违规操作客户账户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在未经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操作客户的账户,或者是利用客户信息进行不当交易,谋取个人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银行的规定,也涉嫌侵犯客户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了银行的经营秩序。

最后,还有一些客户经理存在着违规泄露客户隐私信息的情况。

他们可能会将客户的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或者利用客户信息进行非法牟利。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保密规定,也损害了客户的隐私权,对银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银行客户经理的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银行和客户的利益,甚至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因此,银行应加强对客户经理的监管和培训,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客户经理的行为规范,以维护银行和客户的共同利益。

同时,客户经理也应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提升专业素养,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只有这样,银行客户经理才能真正成为客户信赖的金融顾问,为银行和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柜员违背上岗规定造成自办业务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经查看录像显示:网点柜员由于违反营业场所“禁身上岗规定”制度规定,将本人银行卡置放在办公桌上。

在办理客户存款业务时,柜员误将本人的卡误当作客户的卡,进行了刷卡交易(客户同为银行卡),形成一笔“经办自办”业务。

自办业务发生后,柜员没有按规定:立即反交易处理,进行纠错整改,而是采取在ATM自动取款机上支取款项,补平客户资金。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经办柜员在办理业务时,没有按照营业场所工作要求“禁身上岗规定”制度规定,导致“经办自办”业务。

说明柜员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工作责任心不强,精力不集中,麻痹大意,操作上随意性大;
(二)经办柜员在办理该笔业务时,风险防笵意识较淡薄,不了解业务流程。

自办业务发生后,未按规定应先反交易后,再按正确流程办理业务,掩盖了业务事实真相。

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操作是一种更大的风险,这样做既增加柜员和网点潜在的风险隐患,同时,对银行声誉造成损害;
(三)网点现场管理人员对柜员业务操作的准确性、合规性关注不够,使柜员的不良操作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事中控制不严,是引发该笔高风险事件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该笔业务由于现场管理人员对部分重要业务风险点掌控不到位,跟踪监控不到位,未能及时有效规避高风险事件发生。

(四)员工采取了主观行为进行遮掩,形成风险事件是“操作因素”,性质较严重。

对网点、柜员的风险度、风险暴露水平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三、案例启示
(一)柜员要加强业务学习的自觉性,强化制度和操作流程的落实。

切实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正确、清醒、敏感地认识到因工作疏忽、执行制度不到位,而形成的风险事件及有可能带来的严重风险隐患。

重视操作细节,规范操作行为,从思想上杜绝麻痹大意、马虎应付的工作意识,从源头上杜绝风险事件的发生,应认真对待每一笔业务,严格按操作流程办理业务,规范业务操作行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风险防控意识,保障网点业务运行安全;
(二)现场管理人员要加强履职管理,充分发挥其现场审核把关的工作职责。

必须加大事中控制力度,严格把关。

对业务操作出现的错误,应及时给予纠正。

要引导员工正确对待量化考核,真正起到事中控制风险的一道屏障,做好风险把控工作。


为现场管理人员应对所受理业务的真实、合规和完整性负责,对各交易代码及操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每项业务操作的风险点进行提示,使柜员在具体操作时能准确把握,严防操作风险。

真正起到事中控制和风险关口前移的作用,减少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支行要对员工的操作技能和业务培训。

强化对柜员操作教育,进一步提高柜员操作意识,规范柜员业务操作行为,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理每一笔业务,不折不扣地执行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

要从根本上减少风险事件的数量和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实际业务操作的能力,提高柜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该行的运营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