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构建模式及存在问题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加强环保意识和技术研发力度,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应运而生。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全球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大量的污染物排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靠治理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需要通过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产业升级。
传统的发展模式过于依赖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无法持续发展。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有助于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绿色环保产业转型。
通过引入和培育生态环保产业,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建设成效明显。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一些先行起步的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布局和管理体系,成为相关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基地。
重点领域发展不均衡。
目前的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
在其他领域如农业、交通等方面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还相对滞后,发展不够均衡。
政策支持缺乏统一和配套。
由于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协调和合作,目前政策支持缺乏统一和配套。
一些地方存在政策不确定性和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对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
企业参与度有待提高。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是通过企业参与和主导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
目前一些企业对生态工业园区的理念和模式还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参与度不高。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是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合理化建议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合理化建议一、规划布局方面。
1. 功能分区要科学。
咱就像摆拼图一样,把工业园区的各个部分摆得妥妥当当。
生产区、生活区、服务区、绿化区得界限分明。
生产区里那些有污染风险的企业,可不能挨着生活区。
就像你不会想把臭烘烘的垃圾站建在自己卧室旁边一样,得让居民能呼吸到干净空气,而不是工厂排出的废气。
对于不同类型的产业,也要按照它们的生产流程和相互关系来布局。
比如说,有些企业的产品是另一些企业的原料,那就把它们放得近一点,这样原材料运输起来方便,就像住在隔壁的邻居互相借个东西那么容易,能减少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
2. 预留发展空间。
园区规划不能太死脑筋,得给未来留条路。
就像人长大了要换大衣服一样,园区以后可能会有新企业入驻或者老企业扩建。
所以在建设的时候,要留出一些空地或者有改造潜力的区域。
这就好比是给园区准备了个“成长基金”,以后想发展的时候就有资本了。
二、企业管理方面。
1. 环保门槛要高。
入园的企业得像选女婿一样严格筛选。
那些环保不过关,整天只会制造污染的企业,坚决不能要。
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环保评估标准,让企业进来之前就得把自己的环保措施规划好。
不能让那些只想着赚钱,不顾环境的企业在园区里“撒野”。
对于已经在园里的企业,也要定期检查。
要是发现有企业偷偷摸摸排放污水或者废气,就像抓小偷一样严惩不贷。
可以罚他们的款,让他们把污染治理好才罢休。
2. 鼓励企业合作。
企业之间得像小伙伴一样互相合作。
比如说,大企业可以带着小企业一起发展,分享技术和管理经验。
小企业有了大树乘凉,能发展得更好;大企业也能从和小企业的合作中得到一些新的创意和市场机会。
还可以鼓励企业联合开展环保项目。
大家凑份子钱,一起搞个污水处理厂或者废气净化设施。
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能提高整个园区的环境质量,就像大家一起合租房子,分担房租一样划算。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 绿色交通要先行。
在园区里多建一些自行车道和步行道。
让员工们能像在公园里散步一样轻松地在园区里穿梭。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构建模式及存在问题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构建模式及存在问题摘要: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及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文章综述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并介绍了国内外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重点指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及构建模式,并提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区的建设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字: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模式;问题;1.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属于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传统模式,还没有形成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同,也经历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保护理念盛行的阶段,这种发展模式的后果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
这种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初期已发挥到了极致,而现在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种发展方式使得资源不断枯竭,环境不断被污染。
针对上述发展现状,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生态工业园区正是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的契机发展起来的。
生态工业园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我国的第三代产业园区。
它与前两代工业园的最大区别是: 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1]。
2.生态工业园区概述生态工业园区(EIP)是指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及清洁生产要求来规划和建设的产业园区。
在生态工业园区内, 企业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副产物和废物交换, 物质、能量和水的逐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共享等手段来实现园区整体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2]。
生态工业园是实现生态工业和工业生态学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工业园内物流和能源的正确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形成企业间共生网络,一个企业的废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企业间能量及水等资源的梯级利用。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打造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被视为一个重要举措,旨在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
1.1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是指依托于生态环境优势、主导产业清洁高效、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的特色工业园区。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为导向,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产业的绿色发展;以生态环境为依托,实现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低碳、无污染、高效率为目标,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统一。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
可以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发展的环保水平,减少环境污染。
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实施,实现资源节约和再利用。
可以促进产业集聚,提高企业间的协同效应,推动产业链的发展。
可以带动当地的就业增加,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现状分析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不断取得成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些生态工业园区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一些生态工业园区在环保设施建设、绿色技术推广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些生态工业园区在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发展不均衡。
一些生态工业园区的环保设施建设和绿色技术推广还不够完善,环保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生态工业园区在用地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仍存在监管不力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产业发展水平 、 占当地该产业 的比重 以及 与 当地 产业 发展总体 目标 的一致性等 相关 内容考虑 得较 少 , 也就
是说生态工业 园 的建设 与 区域产 业 发展 之 间 的互 动
关 系还没有被纳入重点 考察 内容。其 实 , 态工 业 园 生 项 目不仅具有环保效应和 生态效 益 , 更具 备 产业整 合 的功能 , 既包括 产业 组织 , 即强 调 有 效竞 争 与 规模 经
1 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问题 1 1 建设资金不足 , 响园区的发展速度 . 影
园吸引力的一个重 要原 因。其次 是投 资风 险 , 生态 工 业园的建 设往 往投 资非 常大 , 收期很 长 , 回 并且 在 我
国又是新鲜事物 , 自然增 加了生 态工业 园基础 设施 的 投资风险 , 并且这种风 险也影响 到生态工 业 园的 多种
所以 , 园区中 的企业 不仅 要注重 副产 品的交换 , 更要 突出以信 息交 流 、 识共 享、 态发 展为 主要特 征 的 知 动
产业布局与集群 等 相关 内容 。 由于生 态 工业 园是 依 据循环经济 、 工业生态学原理 和清 洁生产 要求 而建 设 的, 其考虑重 点是 产业共 生 体 , 而对 产业 共 生 体 中各
产业发展 包括产 业 组织 、 产业 结 构 升级 与优 化 、
本应更低 , 润水 平应更 高 , 态工 业 园应对 资金更 利 生
具吸引力。但 目前我 国生态工 业 园建 设普 遍存 在 资
金不足 的问题。原 因何在 ?如果把生态工业 园作为一 个投资项 目, 那么该 项 目的价值 是指其未来 预期净 利
生态工业 园应运 而生 。上世 纪 7 0年代 丹麦建成 世界 上第一个生态工业 园一卡伦堡生 态工业 园。此后 , 加 拿大、 国、 美 日本 以及 欧洲 的一些 国家 也相继 建设 生 态工 业 园 , 已 经成 为 世 界 工业 园 发 展 的 主 旋 律 。 并 20 年, 0 1 我国第 一块生态工业示范 园区在 广西贵糖集 团挂牌成立 , 截止 20 年底 , 国家 环保 总局 和国家 08 原 生态工业示范 园 区建设 领导 小组 办公 室 已组 织专 家 论证通过 了 3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 区的建设 规划 , 0个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作正在稳步进行之 中。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工业园区作为一种结合了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新型工业模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二、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与特点2.1 生态工业园区的定义生态工业园区是指通过优化和集成资源利用、环境管理、产业布局、空间布局等手段,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工业园区。
2.2 生态工业园区的特点•环境友好型:生态工业园区注重低碳、低排放的发展模式,将环保要求融入到整个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中。
•产业多元化:生态工业园区积极引导和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产业,旨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再生利用。
•空间整合型:生态工业园区强调土地的集约利用和资源的共享,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达到最大程度的效益提升。
•服务高效化:生态工业园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为入驻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
三、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管理3.1 规划与设计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是园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园区的自然环境、产业布局、交通配套等因素,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式和建筑布局。
3.2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应遵循环境友好的原则,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园区应充分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3.3 产业引导与布局生态工业园区应注重引导和培育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避免传统工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吸引和扶持环保、清洁能源、高技术等领域的企业入驻园区。
3.4 服务与支持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生态工业园区,园区管理方应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包括物业管理、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便利的条件。
四、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前景与挑战4.1 发展前景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浅析生态工业园建设
浅析生态工业园建设生态工业园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开发区域,它是以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为设计理念,通过科技、经济、环保、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研究,是一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在生态工业园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必须保持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因此在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中,必须深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保证生态环境的持久、稳定和正常运转。
建设生态工业园,一方面要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要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
同时,还需要关注园区内废水、废气等排放的管理问题,控制环境污染物排放的量,从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其次,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必须考虑经济可持续性。
生态工业园是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其目标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生产和经营服务。
因此,在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和建设中,需要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园区的产出效率。
同时,还需要拓宽园区内企业的经济活动,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为此,政府和开发商需要协调好有关的政策和资源,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企业的利益,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最后,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还需要关注社会可持续性。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不仅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还能够促进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
例如,生态工业园在融资、人才和技术方面都具有吸引力,能够吸引和培养人才,提高当地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水平。
同时,生态工业园所引进的企业还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从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建设生态工业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从而构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政府和开发商需要协调好有关的政策和资源,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为生态环境的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所提倡的重要内容,伴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生态工业园在建设中存在着一定问题。
文章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问题;对策;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
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整个企业社区能获得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的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更大的效益。
20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
生态工业园综合地运用了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
高效益的转换系统、高水平的环境质量、多功能的绿地系统、高质量的人文环境系统、高效益的管理系统是生态工业园的具体标志。
由于其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观念相融合,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
一.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中国现行的环境法,其整个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末端治理”的基础之上,对污染预防和清洁生产等新的环境管理的战略思想体现的不够,缺乏能够体现经济、环境、社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要求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另外,我们要制定此类法律,涉及到的部门太多,难度较大。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进程。
2.缺乏支持性政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需要相应的废物回收、利用、处置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予以支持。
另外,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工作还未能与现有的、执行较好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政策融为一体。
目前单纯的环保部门的监管只能解决部分建设问题,还需多方经济政策作为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支持。
3.污染控制不足大多数生态工业园在规划中都将产业链的设计作为重点,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等同于物质的闭环流动,忽视了生态工业园区的污染控制。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国家开始推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这是中国政府在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和现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背景分析1.1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据统计,中国的环境质量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差的水平,各类污染物排放量持续高位运行。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成为当前中国发展的迫切需要。
1.2 传统工业园区存在问题传统的工业园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
这些工业园区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给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必须转变传统工业园区的生产模式和发展理念。
1.3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必要性为了改变传统工业园区存在的环境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生态工业园区是指按照生态和循环经济的原则,将生产、生活、生态保护相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和环境友好型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旨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这一举措为中国的环保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二、现状分析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可以有效推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生态工业园区还能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和支持。
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十年来,全国不少地方相继提出并实施“工业立市,园区兴市”战略。
试图通过构建承接国内外产业资本梯度转移的平台,抢抓发展机遇,增创发展优势。
然而,相当多的地方在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上走了弯路,付出了沉重代价,主要是布局不合理、特色优势不明、规划建设随意变更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如下对策措施予以破解:一要端正建园理念,抓好统筹布局。
要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首先必须端正园区规划建设的理念,不能为建园区而建园区,要有全市乃至整个地区一盘棋的思想,将园区规划、产业定位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千万不能盲目规划,盲目建设,搞镇镇冒烟,四面开花。
二要实行因势利导,搞好产业规划。
同样是科技工业园区,美国硅谷的产值主要来源于原创性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日本新竹则集中于科技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两者在产业层次和产业链分工上具有较好的互补性。
地方党委政府要学会观察和思考本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历史形成的产业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然后因势利导,放大自身优势,与其他地方展开错位竞争。
三要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
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配套服务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和人文关怀,使企业得以共享园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如供水、供电、道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和投资咨询、技术开发等中介服务资源,使资源在园区内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
同时,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使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从而提高了落户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近几年来,不少地方投入巨资完善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并强化服务功能,大力提高园区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四要坚持依法规划,提高建设水平。
工业园区规划经过相关的审批程序被批准后,即应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未经批准机关批准不得随意变更。
必须坚持依法规划,实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建设准入机制。
不同的园区可根据不同的产业定位,制定不同的企业准入标准。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摘要】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是为了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从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重要性、意义和背景入手,分析了其历史渊源、现状、政策支持、发展趋势和实践成果。
通过总结成效、挑战和未来展望,探讨了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在促进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提出了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重要性、意义、背景、历史渊源、现状分析、政策支持、发展趋势、实践成果、成效、挑战、未来展望。
1. 引言1.1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重要性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将企业集聚在一起,实现共享资源、共同处理废弃物等方式,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有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
园区内提供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能源等方面的节约和环保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和人才发展,提升地方产业竞争力,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以上几点,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意义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业园区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循环利用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物质消耗,从而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了我国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旨在打造“循环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系,推动工业结构从传统型向绿色型转变。
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1. 生态环境保护需求。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推动工业生产方式向环保型转变,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正是顺应了这一需求。
2. 资源有效利用需求。
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资源被浪费,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
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有利于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产业结构调整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我国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
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有利于促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培育新型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 推动创新发展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有利于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促进创新型发展。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旨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1. 成绩显著。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大批园区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成果。
如北京石景山生态工业园,已有近200家企业入园,实现年产值逾3000亿元。
2. 存在问题。
与此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指导不足。
目前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存在规划指导不足的问题,导致园区建设缺乏整体性和统筹性。
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1. 缺乏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一些园区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对长远发展的规划和战略。
这导致了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
2. 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包括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
这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不便和额外成本。
3. 人才匮乏:一些园区的人才供给不足,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这导致了企业在招聘和培训上投入更多的资源,并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 缺乏配套服务:一些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对企业的配套服务,如金融服务、法律咨询、市场推广等。
这使得企业在进驻园区后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境。
5. 规划不合理:一些园区在规划过程中没有科学合理的考虑到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等因素,导致了园区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可持续。
园区发展的建议:1.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园区应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可持续保护等因素,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园区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覆盖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3.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园区应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4. 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园区应积极引入金融机构、法律咨询机构、市场推广机构等,建立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5. 科学合理规划:园区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合理规划园区发展的方向和布局,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园区发展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工业园区发展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园区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工业园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和产业结构单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意见。
首先,应加强环境保护。
工业园区在发展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工业园区需要加强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和固体废物处置,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严肃处理。
其次,应优化土地利用。
目前,一些工业园区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部分园区占地面积较大,但利用率不高。
因此,应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合理划定园区用地范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可以推行绿色工业园区建设,通过绿化和生态修复,使工业园区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
第三,应实施产业升级。
一些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要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工业园区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最后,应加强政府监管。
政府在工业园区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应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要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的指导,确保园区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综上所述,工业园区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和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优化土地利用、实施产业升级和加强政府监管,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园区存在问题及措施
工业园区存在问题及措施一、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等。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环境保护,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2.产业同质化园区内企业往往集中在同一行业或领域,导致产业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压力,也降低了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3.创新不足许多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导致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同时,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
4.产业链不完善园区内产业链往往不够完善,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和配合。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限制了园区的整体发展。
5.资源利用不高效一些企业在资源利用方面缺乏效率,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加剧了资源短缺问题。
6.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在政策支持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缺乏针对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和引导。
这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难以实现快速发展。
7.人才短缺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人才短缺问题逐渐凸显。
一些企业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难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8.融资困难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
这使得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受到限制。
9.信息化水平低一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影响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同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
10.品牌建设薄弱园区内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缺乏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认可。
二、措施11.强化环保法规,实施绿色生产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加强对企业环保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实施绿色生产,促进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12.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是指依据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和产业基础,建设起的集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发展为一体的特殊区域。
其背景和现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背景分析1.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
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国家开始推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2.资源高效利用的需求增加:资源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而传统的生产方式大量浪费了资源,使资源得不到高效利用。
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可以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3.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迫切需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各国都在积极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现状分析1.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生态工业园区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政策等支持,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目前,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各地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区通过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推动绿色转型,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质量。
3.园区规划和管理不够完善:虽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规划和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在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时忽视了对风险和生态环境的评估,导致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园区内部的管理也还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机制。
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的背景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资源高效利用的需求增加以及绿色低碳经济的迫切需求。
目前,国家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成效显著。
园区规划和管理仍存在问题。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1. 环境污染问题:工业园区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如废气排放、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园区内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土地资源浪费: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一些工业园区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导致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3. 产业布局不合理:部分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的情况,缺乏有效的协作和配合,导致资源浪费和生产效率低下。
4. 缺乏创新和人才:一些工业园区内的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也缺乏高素质的人才,这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 加强环保管理:加强对工业园区内的企业环保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法规,确保企业排放达标,减少环境污染。
2. 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推动产业升级: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4. 引进人才: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企业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工业园区存在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产业布局不合理、缺乏创新和人才等问题,需要加强环保管理、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推动产业升级、引进人才等方面的工作,以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园区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承载着大量企业和员工的生产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工业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亟待解决。
本文将探讨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环境污染。
由于大量的生产活动和排放物,工业园区往往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空气、水质污染问题凸显,一些企业为了谋取暴利,采取不合理的生产方式,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也会对园区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之二是产业结构单一。
一些工业园区只侧重于传统产业的发展,缺乏新兴产业和技术研发的支持,导致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冲击。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工业园区需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之三是用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一些工业园区规划设计不合理,用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部分园区占地面积大,但实际利用率较低,浪费了宝贵的用地资源。
一些园区存在乱占乱建、违规扩建等现象,导致用地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在面对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时,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是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严格监管企业的排放行为,推动园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及时监测和报告环境污染情况,加强环境执法力度,严惩违法企业。
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工业园区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
鼓励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加强园区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构建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园区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优化用地资源配置,提高园区用地资源利用效率。
对园区规划设计进行调整,合理规划园区用地结构,提高用地资源的利用率。
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摘要:园区兴,则工业兴。
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全力把每个工业园区打造成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以现代化为主要标志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推进工业化过程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抓手。
本文分析了当前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旨在促进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存在问题;改进策略工业园区是一个地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平台。
一个地区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与发展的程度,是该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因此,在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地突出抓好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
一、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当前我国的工业园区在快速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园区建设管理供过于求,导致土地闲置、标准厂房空置率高。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要求每个区县都要建一家以上工业园区,一拥而上的结果使工业园区遍地开花,但成气候的较少。
很多园区的入住使用率不高,大量土地平整出来后杂草丛生、部分标准厂房成了园区的摆设。
主要原因是地方经济发展脱离客观实际,外地知名企业不来、本地企业或投机者大肆圈地,真正有企业来时土地价格又被无形抬高;其二是已建成的厂房购买者大部分是本地发展起来的企业或本省企业,很多企业在购买通用厂房时留有相当数量的发展空间,也就是其实际需求大大小于所购买的厂房数量,从而导致大量厂房空置,需要进行二次招商租售。
2、招商模式过于单调,导致招商效果不佳。
绝大部分工业园区在引进工业项目时,基本都是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主要体现在优惠的土地价格、厂房销售价格上,以及个案性质的资金扶持上,而在配套服务体系、人才环境、产业链、区域优势发挥等方面,招商力度显得乏力,然而即使在政策优惠方面,也很难有突出的亮点和特色,何况有些政策还存在可操作性问题。
工业园区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工业园区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问题:
园区建设存在着建设任务繁重,建设资金不足,环境不优,体制不顺等问题。
建议:
一要加快企业用地保障,目前,我县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相对应的土地需求量也很大很急。
园区和相关部门要提前谋划,优化政策,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加快土地储备,确保有地可用,积极承接招商成果“入园落地”。
二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协调,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加强协作,加快推进园区的道路、电力设施、供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美化园区环境,规划设计的绿化区域要抓紧时间进行绿化。
三要加快和谐环境的优化,利用广播电视、座谈会、标语横幅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园区周边群众支持园区建设。
对有损园区和谐发展环境的个人要进行重点教育,对违法犯罪行为要严厉地打击,形成人人关心园区发展的社会氛围。
四要加强建设资金的筹措,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向上
争取资金。
成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园区独立融资平台,引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共同开发园区,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解决园区建设资金问题。
建立完善园区资金监管体制和机制,确保资金安全,取得效益。
五要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规划设计建设园区警务室、医务室、便民超市、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为入园企业及其员工提供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餐饮、娱乐、医疗卫生等服务,努力留住企业、留住人才。
要加强园区的后期管理,不能“因建废管”,要提前谋划园区的管理工作,统筹安排、通盘考虑园区的安全、绿化、卫生等问题,逐步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力争建好一块管好一块,提升园区的整体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构建模式及存在问题摘要: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及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文章综述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并介绍了国内外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重点指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及构建模式,并提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区的建设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字: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模式;问题;1.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属于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传统模式,还没有形成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同,也经历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保护理念盛行的阶段,这种发展模式的后果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
这种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初期已发挥到了极致,而现在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种发展方式使得资源不断枯竭,环境不断被污染。
针对上述发展现状,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生态工业园区正是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的契机发展起来的。
生态工业园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我国的第三代产业园区。
它与前两代工业园的最大区别是: 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1]。
2.生态工业园区概述生态工业园区(EIP)是指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及清洁生产要求来规划和建设的产业园区。
在生态工业园区内, 企业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副产物和废物交换, 物质、能量和水的逐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共享等手段来实现园区整体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2]。
生态工业园是实现生态工业和工业生态学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工业园内物流和能源的正确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形成企业间共生网络,一个企业的废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企业间能量及水等资源的梯级利用。
通过分析园区的物流和能流,可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互利共生网络,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达到物质和能量的最大的利用,在这样的体系中,不存在着“废物”。
因为一个企业的“废物”,也是别一个企业的原料,因此可望基本实现整个体系向体系外的零排放。
由此可见,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由一系列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组成的。
成员企业通过协同管理资源和环境而寻求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增长。
生态工业园的目的是,在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同时,改进成员企业的经济效益。
生态工业园中存在很多企业,企业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关系,上游企业成为下游企业的供应商,包括原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服务提供商和投资公司等。
按照生物链的关系,它们可以分为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和分解者企业,它们之间通过副产品交换、资金和人才的交流为纽带相互联系在一起,在园区内实现材料、能源和水的循环流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系统。
当园区内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园区内的资源将不再是沿着单一的链条流动,各种链条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结网将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家企业可能同时处于几个链条的交点,进而在生态工业园内形成工业共生网络。
生态工业园中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主要有4 种[3]: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 平等型工业共生网络; 嵌套型工业共生网络; 虚拟型工业共生网络。
以铜陵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为例[4]。
试验园以冶金化工、纺织印染、铜延伸加工为主导产业,以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含冬瓜山铜矿、有色硫酸厂、有色球团厂等) 、铜陵方圆化纤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重点企业,构建生态工业系统,以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
在综合考虑政策、产业及资源状况的基础上,规划建立4 条生态产业链:以硫精砂综合利用为起点、有色集团硫酸厂为核心的硫化工产业链,以铁精砂综合利用为起点的冶金产业链,以粘胶短纤生产为起点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以回收社会废旧铜为起点的铜延伸加工产业链。
3. 国内外工业园区发展现状3.1 国外生态工业园发展现状目前世界已建成100 多个生态工业园区,主要分布在一些发达国家,如丹麦、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展中国家主要有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纳米比亚、南非等。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生态工业园区开始成为世界工业园区发展领域的主题。
迄今为止,发展较为成熟的生态工业园区是丹麦的卡伦堡( Kalunborg) 生态工业园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工业园区。
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生物制药厂和石膏板生产厂4 家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其它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建立工业横向耦合和代谢生态链关系,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
其中,燃煤电厂位于这个循环经济系统的中心,对热能进行了多级利用,对副产品和废物进行综合利用。
电厂向炼油厂、制药厂及全镇居民提供发电产生的余热蒸汽,由此关闭了镇上3500 座燃烧油渣的炉子,并减少了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将其除尘脱硫的副产品工业石膏,全部供应附近一家石膏板厂作原料;同时将粉煤灰出售,供生产水泥和筑路使用。
炼油厂和制药厂也实施了清洁生产改造,将炼油过程中的火焰气供石膏厂干燥使用,在降低能源使用量的同时减少了火焰气的排空;将炼油脱硫产生的稀硫酸供给附近一家硫酸厂,将脱硫气供电厂燃烧发电。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还进行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炼油厂的废水经生物净化处理后通过管道供电厂作发电冷却水,每年可减少新鲜水用量70 万吨,也使园区减少了25% 的需水量[5-6]。
美国目前上是世界上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最好的国家之一,所建立的生态工业园区也基本代表着世界的先进水平,为其他国家生态园区的建设提供了很多的可借鉴之处。
美国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至少有40 个社区建立了生态工业园区项目。
其根据运行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虚拟生态工业园区,如布朗斯维尔生态工业园。
它并不严格要求其成员企业在同一地区,而是通过计算机模型、数据库交换建立起成员间的物料或能量联系。
虚拟生态工业园可以省去一般建园所需的土地及设备购置费用,避免进行大量的工厂迁址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缺点是需要承担较高的运输费用。
二是现有改造型,如马里兰州的费尔菲尔德生态工业园,它侧重于对存在的工业企业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在区域内直接进行废物和能量的交换。
园内所有企业都采用可持续性生产方式制造可持续性产品,园内建立的生物燃料发电设备完全能向园内企业提供电力。
三是全新创建型,如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查尔斯角可持续技术园区。
其主要吸引“绿色制造技术”企业入园,并创建一些基础设施使得这些企业间可以实现废水、废热等的交换,这类工业园区的投资大,对其成员的要求较高[5-6]。
3.2 国内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状况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开始于20 世纪90 年代,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我国从1999 年开始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实践,2001 年8 月广西贵港正式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确认为第一个国家生态工业( 制糖) 建设示范园区,随后又陆续批准了12 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涉及制糖、铝业、造纸、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机械等行业。
同时开展了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试点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已批准辽宁省、贵阳市、日照市、义务市为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目前江苏省、浙江省、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辽宁省盘锦市等都在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申报工作。
为了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作, 国家环保部门会同商务以及科技部门于2003 年出台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申报、命名和管理规定( 试行) 》和规划指南, 随后, 2006 年发布了行业类、综合类和静脉产业类三类生态工业园区的技术标准( 试行) , 2007 年又发布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 试行) 》, 进一步修订了建设规划和技术报告的编制指南, 制定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考核验收的程序和绩效评估规则。
同时, 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实践形式受到了国家在法律层面上的重视, 2008 年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
与此同时, 实践层面上先后两批共33 家工业园区被列入了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至2010 年4 月, 环保部门共批准了36 家单位进行国家级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的创建工作, 其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等6 家已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7]。
4.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4.1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基础理论,包括工业生态学理论、工业生态系统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工程学、景观生态学等[8-9]。
(1)工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生产、消费、调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方法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属于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它是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学科基础,已被列为美国21世纪环境科学研究的优先领域。
(2)工业生态系统同传统工业体系相比,是把传统的工业活动模式——消耗原料、生产和销售产品、废料堆积和处理的制造业过程转变成更加一体化的模式,从而使工业生产活动形成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可以循环的系统。
因此它通过“废物”与“资源”的交换循环实现“无废产生”的闭合物质循环体系,即达到污染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工业生态系统不是为改善工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而是要实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模式。
(3)循环经济就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循环经济一词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
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从而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
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工业生态学的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工业园则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区域层面实现的一种工业生产模式。
(4)可持续发展是在近20年随着生态资源危机的严重化和环境科学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