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ppt
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教学查房课件
定义
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一种针对肺癌的介入治疗方法 ,通过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肺癌供血动脉,提高药物在肿瘤 局部的浓度,同时配合栓塞剂阻断肿瘤供血,达到控制肿瘤 生长、缩小肿瘤的目的。
特点
微创、安全、有效、恢复快,适用于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 肺癌患者。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尤其是肺实质内型肺癌;肿瘤较大或侵 犯重要血管,手术切除困难或风险较大的患者;转移性肺癌,原发灶已切除, 需预防性治疗的患者。
禁忌症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严重感染或高热 的患者;肺部肿瘤已侵犯至支气管腔内,或已出现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的患者 。
历史与发展
历史
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最早由日本学者提出并应用于临床,经过几十年的发 展,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已成为一种成熟的介入治疗方法。
发展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在适应症 、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同时,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 合应用也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
02
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术操作流程
术前准备
01
02
03
患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询 问和体格检查,评估患者 的整体状况和手术耐受性 。
影像学检查
进行胸部CT、MRI等影像 学检查,明确肿瘤的位置 、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 毗邻关系。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 肾功能等,确保患者具备 手术的基本条件。
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教学查房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概述 • 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操作流程 • 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疗效与风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指南解读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指南解读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支气管动脉瘤、支气管动脉瘤样扩张、支气管动脉瘤样扩张性骨质病等疾病。
该手术通过封闭或破坏异常扩张的支气管动脉,以停止异常血流,减轻相关疾病的症状。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迅速、有效且低创伤的治疗方法,不需要开放性手术,在减轻疾病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此外,与传统手术相比,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恢复期相对较短,患者能够较快地恢复正常生活。
该手术的过程通常是在血管内(介入室)进行的。
首先,医生会在患者的腹股
沟或手臂静脉插入导管,然后将导管引入到异常扩张的支气管动脉位置。
通过血管内放置导管,在 X 射线或其他影像的指导下,医生会向异常扩张的动脉内注入栓
塞剂,例如微小颗粒、酒精或其他凝固物质。
这些栓塞剂会限制血液的供应,从而缩小或完全封闭异常扩张的血管。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疼痛、不
适感、过敏反应和刺激性咳嗽等。
因此,在进行手术前,医生会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总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与异常扩张
的支气管动脉相关的多种疾病。
该手术具有快速、低创伤和较短恢复期等优点,但在使用前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2) Surgery - Mortality 18% when performed
electively, rising to 40% when performed emergently. - conservative approach , mortality risk of at least 50%. - clinical success - 85% to 100%, - recurrence of hemorrhage – 10%.
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First by Remy et al. in 1973.*
Temporary or definitive Immediate control: 57–100% of patients**
Embolization : bronchial and nonbronchial
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Minimally invasive alternative to surgery. selective bronchial artery catheterization and angiography, followed by embolization of any identified abnormal vessels to stop the bleeding.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nonsurgical treat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massive and recurrent hemoptysis.
Topographical Facts: Normal Anatomy and Variations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2)讲稿
(3)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与脊髓动脉沟通,
在造影或栓塞时,将引起脊髓损伤而致截瘫者;
(4)导管在靶血管固定困难或者试注对比剂
明显返流者。
栓塞方法:
• 文献所述病例均为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
动脉选择性插管至支气管动脉,先行BAG确 定出血部位、程度,再行治疗性BAE栓塞出 血血管。且BAG显示完整的动脉结构,为栓 塞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提供途径,是进行BAE 的先决条件。
右侧肋间动脉(44.9%) 主动脉降部(30.6%) 主动脉弓(14.3%) 右锁骨下动脉(10.2%)
左侧支气管动脉主要起源于
主动脉降部 (86.5%) 主动脉弓(10.9%)。
此外支气管动脉尚可起自头臂干,甲状颈干,胸廓内动
脉,心包膈动脉,膈下动脉,腹主动脉,甚至冠状动脉 等。
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较大
• 胸部摄片及CT尤其是HRCT对出血部位的确
定明显优于支气管镜,
• 当BAG也未发现异常时(65%),可根据临床
检查确定可能的出血部位进行栓塞。
支气管动脉造影(BAG):
可采用5F或6F胃左动脉导管,Cobra导管等,
在DSA监控下,将导管插至胸主动脉弓处并成 形,拉至胸主动脉相当于支气管隆突水平,上 下滑动,当导管尖滑入支气管动脉入口部时, 用手推非离子型造影数毫升确定为支气管动脉 后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右肺病变发生率高于左 肺,尤右肺上叶易受侵犯,在活动性咯血期间, 结合胸部影像学资料,应用DSA能更清晰地显 示出血病灶的部位。造影一方面可显示病灶的 直接出血征象(病灶区支气管动脉内造影剂外 溢,当出血量≥0.5—1.0ml可显示外溢),动 态观察更为明显,为最可靠的定位指标,但显 示率不高,为2%--24%。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动脉的类型和数目:支气管动脉干直径1-2㎜, 一般为2-4支, Cauldwell根据150例尸检资料,将支气管动脉分为9型:
1型:右1支左2支(40.6%) 2型:右1支左1支(21.3%) 3型:右2支左2支(20.6%) 4型:右2支左1支(9.75%) 5型:右1支左3支(4%) 6型:右2支左3支(2%) 7型:右3支左2支(0.6%) 8型:右1支左4支(0.6%) 9型:右4支左1支(0.6%)
国外文献报道即时止血率为76.6%~92.9%[20], (1)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Selective 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SBAE)及同轴超 微导管选择栓塞技术(3F的SP导管),首先可 以避免或减少栓塞剂返流引起误栓,其次避开 支气管动脉肺门附近发出的食管动脉及其他小 分支,支气管动脉脊髓支多数起自肋间支气管 动脉,由肋间支发出的行选择性插管,避开肋 间动脉就可以避免误栓脊髓动脉。
一般说来,任何急性大咯血或反复较大量咯血; 一次咯血量≥200ml,经内科治疗无效或经手 术治疗又复发咯血,怀疑出血来自支气管动脉, 而无血管造影禁忌症者均可考虑行BAE治疗。 包括
(1)反复大咯血,胸部病变广泛功能差,无法作 肺切除者(大咯血患者大多有长期肺疾患); (2)需手术治疗,暂不具备手术条件,必须先控 制出血者; (3)咯血经手术治疗后复发者; (4)拒绝手术治疗的大咯血病人, (5)BAE术后复发咯血者。
(1)支气管动脉内膜损伤,支气管动脉穿 孔,栓塞剂逆流入主动脉; (2)发热,胸闷,胸骨后烧灼感,肋间痛, 吞咽疼痛或困难,肩背痛,穿刺部位血肿, 对症处理一周内基本能缓解;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ARTERY OF ADAMKIEWICZ
The largest anterior medullary branch.
Has variable origin from T5 –L5 level, but most commonly from T8 – L1 level.
Supplies bronchi, nerves, walls of pulmonary vessels and intra pulmonary lymph nodes.
Bronchial Artery- Course
Arteriolar branches of the visceral pleural vessels pass along interlobular septa, reaching the interstitial tissue of the lung acinus.
Indications
• Haemoptysis-:Failure of conservative or bronchoscopic treatment to control bleeding.
ISRN Vascular Medicine Volume 2013, Article ID 263259, 7 pages
Bronchial artery branching pattern
Cauldwell et al - four patterns: Type I Type II Type III Type IV
Cauldwell EW, Siekert RG, Lininger RE, Anson BJ.The bronchial arteries: an anatomic study of 105 human cadavers. Surg Gynecol Obstet 1948; 86:395– 412.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患者肺活量的恢复情况是
呼吸频率调整
2
评估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增加表明了
术后的呼吸频率是观察肺功能恢复的重要依据,
肺功能的改善。
呼吸频率的降低表示肺部供氧能力的增强,有助
于提高生活质量。 3 气体交换能力提升
通过测量术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含量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 情况,包括呼吸频率、深度 和节奏,以确保呼吸道的通 畅。
定期测量患者的心率和血压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 出现的异常情况。
通过持续监测患者的血氧饱 和度,可以了解患者肺部换 气功能是否恢复正常,以预 防低氧血症的发生。
注意呼吸道管理
1 保持气道通畅
术后应定时清理患者气道,防止痰液积聚阻塞呼吸道,以维持呼吸的顺畅。
术后可能会发生感染,严重 时可能威胁生命,因此需要 严格的无菌操作和合理的抗 生素使用。
手术中可能会误伤到周围重 要的血管,导致相关器官功 能受损,需通过精确的手术 操作来避免。
03 术前准备工作说明
患者评估与筛选
患者病情评估
病史资料收集
患者心理状况评估
在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适应性 进行详细评估,包括疾病的 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详解
探究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技巧
作者: xx 汇报时间: 2024/03/08
目录
01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概述 03 术前准备工作说明 05 术后护理要点 07 病例分析与讨论
02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04 手术过程详解 06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08 手术效果评估方法
01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概 述
2
准备、手术步骤和术后恢复,有助于患者消除恐
最新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患者的护理教学讲义PPT
二、 安全文明建设
Ⅰ 主控项目 2.1.1 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式围挡,实行封闭管理;围挡的设置要符合现行规范 和周边施工环境的要求;施工现场进出口的设置应符合相关规定,门头应设置企 业标志。 2.1.2 施工作业区、办公区、生活区应严格按区域分开;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进行 绿化、美化;工地地面的主要部位、通道应进行硬化处理且道路要畅通;施工现 场应设排水设施,场地不得积水。 2.1.3 施工作用人员应正确使用合格个人防护用品和防护服;现场应按规定采取 防尘降噪、防止固体废弃物及废水等污染环境的有效措施;根据季节应按规定做 好防暑降温等工作;应做好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2.1.4 施工现场应按企业安全文明工地的要求进行策划;项目部要建立安全文明 管理制度;项目部从业人员应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提高安全意识; 项目部应按规定建立健全防台防汛、重大险情等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
动脉造影入路
穿刺点首选股动脉-髂外动脉右髂总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 脉-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动脉造影的适应症
咯血原因待查 肺癌与灌注靶血管定位 支气管动脉畸形或动脉 瘤诊断
支气管动脉造影的禁忌症
凝血机制障碍 碘过敏阳性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循环衰竭 意识障碍
Hale Waihona Puke 急性大咯血危及生命,暂不具备 手术条件者。
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患 者的护理
概述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起源于1964年,随 着数字减影及血管造影系统的不断升级,成 像更加清晰,而导管材料及插管技术的进一 步提高,不仅使得这项技术在临床诊断上具 有重要价值,而且还可以在造影技术的基础 上经导管注入药物或栓塞剂、用于治疗咯血, 肺癌等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国内 外得到广泛应用。
支气管动脉的正常解剖
支气管动脉栓塞操作流程
支气管动脉栓塞操作流程
支气管动脉栓塞操作流程:
①术前评估与准备:
- 排除患者碘过敏,完成胸部CTA检查,确认出血部位及评估支气管动脉情况。
- 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血型、心电图等,确保患者适合手术。
-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目的、过程、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获取知情同意。
②术前准备与麻醉:
- 患者采取适当体位,通常为平卧。
- 局部麻醉下,于右侧腹股沟区进行皮肤消毒,准备进行股动脉穿刺。
③股动脉穿刺与导管置入:
- 使用细针穿刺股动脉,引入导丝,随后沿导丝置入鞘管。
- 通过鞘管置入导管,引导其上行至胸主动脉,寻找并进入目标支气管动脉。
④支气管动脉造影:
- 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及血管解剖结构。
⑤栓塞物质准备与注入:
- 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栓塞材料,如明胶海绵、微球等,可能需要将其剪碎或混悬。
- 将栓塞材料与造影剂混合后,缓慢注入目标支气管动脉,过程中需在影像监控下进行,确保精确栓塞。
⑥效果评估:
- 再次进行造影,评估栓塞效果,确认出血是否停止或显著减少。
⑦结束手术与观察:
- 确认操作成功后,撤出导管及鞘管,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及包扎。
- 患者需留院观察一段时间,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
⑧术后护理与随访:
- 术后指导患者休息,按医嘱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预防感染。
- 安排定期复查,评估栓塞效果及患者恢复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6
2)支气管动脉栓塞(BAE)
右侧支气管动脉起源于
右侧肋间动脉(44.9%) 主动脉降部(30.6%) 主动脉弓(14.3%) 右锁骨下动脉(10.2%)
左侧支气管动脉主要起源于
主动脉降部 (86.5%) 主动脉弓(10.9%)。
此外支气管动脉尚可起自头臂干,甲状颈干,胸廓内动 脉,心包膈动脉,膈下动脉,腹主动脉,甚至冠状动脉 等。
的先决条件。
胸部摄片及CT尤其是HRCT对出血部位的确 定明显优于支气管镜,
当BAG也未发现异常时(65%),可根据临床
检查确定可能的出血-部位进行栓塞。
14
支气管动脉造影(BAG):
可采用5F或6F胃左动脉导管,Cobra导管等, 在DSA监控下,将导管插至胸主动脉弓处并成 形,拉至胸主动脉相当于支气管隆突水平,上 下滑动,当导管尖滑入支气管动脉入口部时, 用手推非离子型造影数毫升确犯,在活动性咯血期间, 结合胸部影像学资料,应用DSA能更清晰地显 示出血病灶的部位。造影一方面可显示病灶的 直接出血征象(病灶区支气管动脉内造影剂外 溢,当出血量≥0.5—1.0ml可显示外溢),动 态观察更为明显,为最可靠的定位指标,但显 示率不高,为2%--24%。
大咯血的认定:多定义为24小时咯血量 200ml~300ml以上为大咯血。也有定义血 细胞比容减少30%为大咯血。
据估计肺泡内积血量达400ml即可出现明显 的氧气交换障碍,并且症状出现与出血速 度密切相关,当病人出现面色、脉搏、呼 吸、血压改变和紫绀等威胁生命的症状或 需输血维持血容量均可视为大咯血。
少数不明原因大咯血。
其中肺结核所致出血压力大易复发;而肺部炎 症和肿瘤所致压力较小不易复发。
-
11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适应症:
一般说来,任何急性大咯血或反复较大量咯血; 一次咯血量≥200ml,经内科治疗无效或经手 术治疗又复发咯血,怀疑出血来自支气管动脉, 而无血管造影禁忌症者均可考虑行BAE治疗。
-
4
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较大
支气管动脉的类型和数目:支气管动脉干直径1-2㎜, 一般为2-4支,
Cauldwell根据150例尸检资料,将支气管动脉分为9型:
1型:右1支左2支(40.6%) 2型:右1支左1支(21.3%) 3型:右2支左2支(20.6%) 4型:右2支左1支(9.75%) 5型:右1支左3支(4%) 6型:右2支左3支(2%) 7型:右3支左2支(0.6%) 8型:右1支左4支(0.6%) 9型:右4支左1支(0.6%)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基础与进展 李琦
-
1
历史回顾
1963年Viamonle 成功实施了第一例选择性 支气管动脉造影(Selective bronchial arteriography, SBAG)
1974 年法国学者Remy首先应用支气管动脉 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BAE)治疗大咯血成功。人们已逐渐开始并 不断增多利用BAE治疗大咯血,并取得较为 满意效果。
8
大咯血的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9%~15%可引起咯血,其中大 咯血占1.5%,死亡率极高,达60%~80%,主 要为失血性休克或呼吸道大量血液堵塞窒 息而致死。
咯血大部分来自支气管动脉(90%以上), 肋间动脉等。
咯血病人常有原发肺内病变存在,且有反 复咯血病史且逐渐加重以及贫血貌。
-
9
大咯血的临床表现:
但应注意排除从鼻咽部及胃内的出血。
-
10
大咯血的病因:有100余种,
多见:以肺结核(38%)、支气管扩张(30%)、支 气管肺癌(9%),慢性肺部炎症和肺脓肿(9% )
较少见:肺动脉-静脉瘘、肺动脉栓塞、肺隔 离症、肺霉菌病、肺外伤、先天性心脏病、二 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支气管动脉瘤、支气 管动脉—肺动脉瘘、支气管动脉曲张、凝血异 常等 。
(2)肺淤血以及肺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先 天性心血管病患者;
(3)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与脊髓动脉沟通, 在造影或栓塞时,将引起脊髓损伤而致截瘫者;
(4)导管在靶血管固定困难或者试注对比剂 明显返流者。
-
13
栓塞方法:
文献所述病例均为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 动脉选择性插管至支气管动脉,先行BAG确 定出血部位、程度,再行治疗性BAE栓塞出 血血管。且BAG显示完整的动脉结构,为栓 塞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提供途径,是进行BAE
包括
(1)反复大咯血,胸部病变广泛功能差,无法作 肺切除者(大咯血患者大多有长期肺疾患);
(2)需手术治疗,暂不具备手术条件,必须先控 制出血者;
(3)咯血经手术治疗后复发者; (4)拒绝手术治疗的大咯血病人, (5)BAE术后复发咯血者。
-
12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禁忌症:
(1)严重出血倾向,插管局部皮肤感染,碘 过敏,肝肾功能障碍,严重甲亢,体弱,发热 和感染者;
-
5
支气管动脉走行和分布
支气管动脉自体循环大动脉发出以后都位 于气管、支气管背侧,穿行于同侧迷走神 经各分支组成的复杂的肺神经丛中,沿两 侧支气管进入肺门。
另外亦有分支到食管中段、气管及支气管 旁淋巴结、肺间质淋巴结等,脊髓前、后 动脉均可能起源于肋间动脉或与肋间支气 管动脉共干。
-
6
-
7
-
-
2
肺脏血管的应用解剖学
肺动脉为参与气体交换的功能性肺血管, 支气管动脉为参与营养供应的血管,且支 气管动脉分支在肺内和肺动脉分支有吻合。 实验证实结扎叶以下支气管动脉不会引起 支气管肺组织损伤。
双血供
-
3
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较大
起始部位:绝大多数开口于第5胸椎体上缘到第6胸椎 体下缘范围内的主动脉腹侧壁。
-
15
具体表现为:(1)肺实质内有造影剂渗出 形成片状或斑点状出血;(2)同侧同叶三、 四级支气管腔内有造影剂涂抹。
另一方面可显示间接出血征象:(1)患侧 支气管动脉增粗;(2)病灶血管增多、紊 乱;(3)动脉瘤样改变;(4)支气管动 脉—肺动脉瘘形成;(5)病灶的肺实质内 存在较弥散的浓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