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档}必看浅谈乡村中学数学变式训练课题实施方案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摘要:传统的“题海战术”曾经是数学老师们课堂教学的杀手锏,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是致命的,那就是学生的数学思想被禁锢,数学思维愈来愈狭窄,学习兴趣渐学渐弱。
而作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变式教学”,既能让学生深入领会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义、定理等基础知识,又能灵活掌握解题的方法、步骤和技巧,还能不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将就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实施谈几点自己的拙见。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然而,要因材施教,就必须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让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充满个性。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数学教师实施新型的“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一、深入领会数学概念定理的“针对性”策略数学概念大都是抽象的,对于一个新的概念,怎样才能让学生准确理解并掌握呢?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对新概念理解的实际情况,在不改变概念本质的情况下,通过变换概念条件,以达到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学习目的。
示例1:学习了“比例尺”这个概念之后,教师可以以地图上的比例尺进行“变式”训练。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以烟台到北京的距离为例,实际距离725公里,如果用十万分之一的比例尺,图上长度是多少厘米?如果用百万分之一的比例尺,图上长度是多少厘米?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很快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
示例2:学习角的两个性质(1.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时,教师首先要结合实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比较中明确什么是同角、等角、补角和余角,让这些抽象的概念先行进入学生的脑子中;然后再通过变换条件,让学生自行找出复杂图形中的同角、等角、补角和余角,加深对初接触数学性质的理解。
数学变式教学的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变式教学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改变问题的条件、问题中的变量、问题的情境等,让学生在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中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探讨数学变式教学的实践。
二、数学变式教学的实践过程1.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数学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某中学八年级数学课程为例,教师选择了“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节作为变式教学的内容。
2. 教学目标的确立(1)知识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 变式教学的设计(1)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2)问题条件的改变针对同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改变问题中的变量,如:“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3)问题情境的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拓展到其他领域,如:“一个圆形的半径是2厘米,求圆的面积和周长。
”4. 变式教学的过程(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如:“如何求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2)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如何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3)探究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等方法,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如:“请你们观察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看看它们有什么规律?”5. 变式教学的效果评价(1)学生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掌握程度。
(2)学生能力提升: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农村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在习题课的案例研究
农村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在习题课的案例研究作者:万炼城来源:《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年第04期【摘要】要想迈入世界强国行业,首先需要强化教育事业.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数学教学要求提高.现阶段,数学教育已经突破传统教育局限,要求学生应对考试之余,更应加强自主思考能力,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着重讲述数学变式教学的内容以及案例研究,希望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关键词】初中数学;变式教学数学属于极具抽象性的课程,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因此,科学的教学手段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变式教学属于现代化教学方式,其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空间,提升学习效率.根据调查得知,目前变式教学手段在初中数学课堂取得显著效果,但是部分教师仍然未能深入理解此教学方式,因此,本文继续研究初中数学变式教学,便于教师理解并运用.一、变式教学的意义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变式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该教学手段是打破教师的主体地位,扶正学生地位,教师通过其他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并非填充式教学.变式教学可以从某个简单问题不断拓展,延伸为多个复杂问题,举一反三,拓展学生思维,反之,其可以将复杂问题分解为数个简单问题,减轻教学难度.此外,变式教学可以挖掘学生潜力.塑造正确的数学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进而掌握抽象的数学难点.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落后的教学观念由于应试教育的后续影响,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而且将其作为唯一考核标准,虽然情况有所改善,課堂气氛有所缓和,但教师依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此教学手段并非完全无用,从卷面成绩的角度看,其拥有显著效果,可学生并未实际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仅仅利用题海战术解决难题,一旦遇到变化本质的题型便无从下手,因此,该教学手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二)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学大纲作为教师的必备书籍,成为大多数教师的唯一参考渠道,甚至完全按照教学大纲所提供的教学思路以及进度完成教学工作,未能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厌恶学习、厌恶数学、厌恶课堂,违背教学的初衷.三、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实践措施研究(一)数学概念上的应用虽然初中数学以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包括大量的基础定义,但因为其过于抽象,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从而无法深入理解内在含义.因此,教师需将数学概念转化成另类的形式,将变式教学灵活运用,激发学生想象力.例如,数轴的概念,教师将从未接触的数轴知识转化为常见的直尺,甚至转化为赛道,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同样的方式理解并解决其他的问题,而且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乐趣,学生会自主参与课堂教学.(二)课堂例题中的应用习题课是弥补学生知识漏洞的课程,而变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教师讲解某个例题后,将其延伸为更深层次的多个题目,要求学生掌握求解方法的本质,加大同类题型的练习量,不仅消除传统习题课复杂多变的题目带给学生的凌乱感,更有助于学生将某类问题研究透彻,完全掌握该知识点.综上所述,教师应当科学的选择题目类型以及案例,并事先备课,创造多种具有教学意义的例题以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例如,小明和小王进行长跑比赛,路程为五千米,小明的最终时间为三十分钟,小王的最终时间为四十分钟,假设二人保持匀速,那么速度分别是多少.这是最基础的数学计算题目,但会给予学生自信心,其次,教师保持题目类型不变,增加相应条件,例如,小明和小王进行长跑比赛,路程为五千米,前两千米路程,小明的速度为5 m/s,小王的速度为6 m/s,后三千米路程小明的速度依然为5 m/s,小王的速度为4 m/s,试问二人达到最终目的地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如果中途小明超过小王,求该时间.此问题难度加大,学生需要进行短暂思考方可得出,但对绝大部分学生依然不具备挑战.最后,教师再次更改题目,小明和小王进行长跑比赛,路程为五千米,前两千米路程,小明的速度为 x m/s,小王的速度为y m/s,后三千米路程小明的速度依然为x m/s,小王的速度为y-2 m/s,二人最终达到时间均为30分钟,试问x,y分别为多少,如果时间为z,最终x,y,z的表达式如何列举.该例题采用变式教学的方式,将题目难度逐渐拓展,而且以中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为题目背景,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增强逻辑思维,并有效解决数学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四、数学复习中的应用通常情况下,初中数学的学习流程为预习、课堂学习以及复习.复习阶段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类似记忆单词,只有反复理解,加深影响,方可掌握数学知识.根据调查得知,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巩固所学知识,此方式不仅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学习强度,而且无法显著提高知识理解能力.而变式教学的核心是将不同种类的知识相互串联,引领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以及独特性,不仅起到良好的复习作用,而且使复习变得不再枯燥.例如,上节课已经讲解勾股定理,首先,教师列举一个上节课的知识点,现有三角形ABC,已经AB为5,BC为5,角B为90度,求AC长度.该题目是基本的勾股定理求解,但又包含等腰三角形概念,此外还引入平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将三种知识点相融合,既能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答案,又能使学生挖掘出更为简便的解题思路,引领学生创造多样化解题方式.教师讲解该题目时,详细区别直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并对比二者的数学公式,其次,延伸至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将三种类型的三角形完整对比,再次拓展知识点,将不同三角形的特点以及共同点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并巩固过往知识点,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五、结语传统教育存在诸多弊端,根据调查得知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依然存在落后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手段,因此,提出变式教学概念,将其灵活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本文列举出跑步比赛以及三角形求解两种题型,并逐步加深题目难度,延伸知识点,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并激发学习欲望,以期加强对变式教学的研究和推广.【参考文献】[1]陈焕琼.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过程性思考及案例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35):34-35.。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的方案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的方案高淳县沧溪中学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我校是一所发展中的农村初级中学,基础薄弱,教学质量不高。
数学教学以“一言堂”、“填鸭式”为主要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以机械模仿、大量重复练习为主要方式,缺少自主探索、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教学只注重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理论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学生必须转变原来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关键,更是我校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从教师教学观念和角色行为入手,试图解决:(1)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必须适应学生的学,教必须为学服务。
(2)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本课题研究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3)忽视学习过程的指导。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意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注意和指导。
本课题研究旨在改变这种现象,实行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
2、从学生学习方式入手,试图解决:从单一、机械、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生动、主动的学习方式转变。
(三)实践意义:目前我校采用的传统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上,忽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初中数学变式训练研究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数学变式训练研究教学设计案例一、研究背景(一)课题名称:初中数学变式训练研究。
(二)开展对象:一般初中学生。
(三)开展时间:2018年5月至6月。
(四)参与方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初中数学变式训练的有效性和有利性进行调查。
二、研究内容(一)研究目的: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对于变式训练的使用反应,以及对其有效性和有利性的看法。
(二)研究内容:1.对初中学生缺乏变式训练的原因进行调查;2.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分析变式训练的有效性和有利性;3.基于学生的反应,提出有利于学生实施变式训练的教学措施。
三、实施方案(一)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变式训练的相关调查。
(二)设计内容:1.问卷调查主要是关于学生有关变式训练的使用反应;2.涵盖学生对变式训练有效性和有利性的看法;3.列出有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用变式训练的教学措施。
(三)实施步骤:1.准备问卷调查材料;2.分析学生使用变式训练的反应;3.总结学生对变式训练的有效性和有利性的看法;4.根据学生反应提出相应的有利措施。
四、达成效果(一)本次训练研究成果:1.准备问卷调查材料,收集学生对变式训练的使用反应。
2.根据学生的反应,分析变式训练的有效性和有利性。
3.基于学生的反应,提出有利于学生实施变式训练的相应教学措施。
(二)受益成果:1.掌握学生对于变式训练的反应及对变式训练有效性和有利性的看法;2.避免在实施变式训练时出现困惑和偏差;3.针对变式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为数学训练的有效性和有利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初中数学变式练习的设计策略
初中数学变式练习的设计策略摘要:变式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知识的实质,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灵活地发展思想,让他们的思想发散,保证他们在变式训练中充分掌握和加强他们的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整体能力。
此外,变化式训练还可以帮助老师对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进行变革,使复杂的数学知识的内容更加简单、更加容易地进行。
关键词:变式练习;初中数学;策略引言: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初中数学老师们也在进行着自己的探索与革新,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的课堂教学,而且可以将那些繁杂的问题简化,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数学的快乐与魅力,激发了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数学热情,进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水平。
一、变式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的原则(一) 启迪思维原则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时时激发同学们转换思路的能力。
老师期望能指导同学们进行思考,并能设计出相应的变化,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活动。
因此,在实施初中数学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创编工作,使之与学生的心理期望相适应。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
(二)“暴露”过程原则数学问题的解决要求学生理解问题的思路,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当学生在新的知识中找到了一种满足的感觉,那么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在“变式”教学中,老师要把自己的数学思考的整个历程告诉给学生,把概念的推论和理解的过程结合起来,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些知识。
在此阶段,学生逐步明了理论意义,老师根据不同的范例,做适当的变式,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增强他们的解题能力。
(三) 探索创新原则老师们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力求挖掘出新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依托老师的细心创设题目,对其进行仔细的考察,提高其探究和创造的能力,逐步激发其智力,引导其不断提高。
另外,在培养具有一定基础参量认识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也可以使他们摒弃传统思维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其开拓和创造的发展。
数学试题教案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的实践与思考的研究课题实施方(5篇)
数学试题教案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的实践与思考的研究课题实施方(5篇)第一篇:数学试题教案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的实践与思考的研究课题实施方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的实践与思考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研究意义(一)背景1、对当前教育形式和“变式教育”的认识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所以现代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性的独创性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教育者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也要帮助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
究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学习。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教学是需要在学生形成初步知识和技能后加以应用的实践训练,即解题。
以其来加深和巩固已获知识,那么怎样的问题训练可以既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而又不重蹈“题海”呢?“变式教学”是很好的载体,符合时代的要求。
有效教学追求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积极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数学课堂的“变式教学”,既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概念系统)、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又能深刻体会数学思想的核心作用,提高数学能力。
“变式教学”围绕一两道数学问题中所需反映的数学实质进行一系列的问题变化,使学生得以掌握与提高,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转换、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培养创新能力的有益途径之一。
2、对教学现状的考虑从初中数学现状来看,“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仍是主导模式,基本上是“狂轰乱炸”的“题海”战术“淹没”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过程,这种“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丧失”了数学学习的兴趣。
思维变的狭窄,对所学知识往往只注重数学表象,而忽视了数学知识的核心——数学思想。
初中数学教学变式训练(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变式训练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教学变式训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题目设置,让学生在变化中掌握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变式训练。
二、变式训练的原则1.针对性:变式训练应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有目的地选择或设计题目,使学生在变化中掌握数学知识。
2.层次性:变式训练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层次地设置题目,使学生在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能力。
3.多样性:变式训练应注重题目的多样性,包括不同类型、不同背景、不同难度的题目,以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
4.创新性:变式训练应注重题目的创新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变式训练的设计与实施1.课前准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取或设计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并分析题目的关键点和考察目标。
2.课堂讲解: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基本结构,揭示题目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在变化中理解数学知识。
3.课后练习:教师应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馈与评价: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四、变式训练的注意事项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变式训练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题目的难度和教学策略。
2.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变式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数学。
4.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教师应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变式训练的实施,同时兼顾其他教学内容的学习。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教学方法。
变式教学的实践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变式教学的实践方法。
二、变式教学的实践方法1.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采用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讲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思考,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2. 优化教学内容(1)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调整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注重实践性:教师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创设教学情境(1)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实验、调查、参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开展游戏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评价与反馈(1)形成性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总结性评价: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依据。
(3)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调整教学策略(1)关注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用变式促创新——初中数学组织变式训练的有效教学策略
用变式促创新——初中数学组织变式训练的有效教学策略其实就是创新。
当然变不是盲目的变,应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式。
实施变式训练应抓住思维训练这条主线,恰当的变更问题情境或改变思维角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多问、多思、多用等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深刻性。
下面本人结合理论学习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在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利用变式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正确概括的思维能力。
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来看,形成数学概念,提示其内涵与外延,比数学概念的定义本身更重要。
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变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形成概念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通过多样化的变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以及概括能力。
通过对式子的变形,可以对概念的理解逐渐加深,对概念中本质的东西有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因此教师在以后的练习中也明确类似知识点的考查方向,防止教师盲目出题,学生盲目练习,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得效益最大化。
二、在理解定理和公式的过程中,利用变式使学生深刻认知定理和公式中概念间的多种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多向变通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的发展,还赖于掌握、应用定理和公式,去进行推理、论证和演算。
由于定理和公式的实质,也是人们对于概念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的概括,所以掌握定理和公式的关键在于明确理解定理和公式中概念的联系,对于这种联系的任何形式的机械的理解,是不能熟练、灵活应用定理和公式的根源,它是缺乏多向变通思维能力的结果。
因此在定理和公式的教学中,也可利用变式,展现相关定理和公式之间的联系以及定理、公式成立依附的条件,培养学生辨析与定理和公式有关的判断,运用。
通过变式训练,是要防止形式地、机械地背诵、套用公式和定理提高学生变通思考问题和灵活应用概念、公式以及定理的能力。
浅议农村初中学校数学变式训练教学
许文章
摘 要:在推动城市发展并缩小城乡差距的过程之中,我 国 许 多 农 村 学 校 开 始 积 极 推 动 教 育 改 革,以 素 质 教 育 和 新 课 程 改 革为立足点和核心,有效突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变式训练 教 学 在 农 村 初 中 教 学 之 中 受 到 了 广 泛 的 好评以及应用,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初中学校数学教学 的 实 际 情 况,对 变 式 训 练 教 学 的 具 体 应 用 进 行 分 析 以 及 研 究,以 期 为提高我国初中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 键 词 :农 村 初 中 学 校 ;变 式 训 练 教 学 ;数 学
一 、数 学 变 式 训 练 教 学
数学变式训练教学主要是指在保障本质特征一致性的 基础之上,站在全方位的角度对与数 学 相 关 的 公 式、定 理、性 质、概念进行不同层次角度、情形以及 背 景 的 变 换 以 及 界 定. 数学变式训练能够实现不同问题之间的 紧 密 结 合,有 效 地 避 免问题的独立性以及孤立性,站在不同的 角 度 进 行 问 题 的 有 效扩散,从而寻求数 学 规 律,建 立 完 善 的 数 学 逻 辑 体 系 和 框 架,保证学生能够通过数学问题的归纳和 分 析 寻 找 类 似 的 问 题解决方法以及思路.在数学变式训 练 教 学 之 中,老 师 与 学 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较多,学生的积极性 得 到 了 充 分 的 激 发 和利用,许多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 主 动 地 参 与 整 个 学 习过程之中. 二 、农 村 初 中 学 校 数 学 变 式 训 练 教 学 应 用
(一 )注 重 变 式 启 发 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许多的初中数学老师在对学生进 行引导时只关注学 生 对 公 式、定 理 及 定 义 的 背 诵,忽 略 了 学 生应用能力的提升,尽管学生能够熟练地 掌 握 这 些 公 式 定 理 以及相关概念的具体内容,但是在解决数 学 问 题 的 过 程 之 中 无法实现学以致用以及举一反三.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 根源主要在于学生没有掌握这些公式以 及 概 念 的 本 质,因 此 难以结合实践情况对这些具体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延伸.由 此可以看出,对于各 种 数 学 概 念 的 记 忆 来 说,了 解 其 中 的 定 义以及本质要求更为重要,数学老师可以 结 合 变 式 训 练 教 学 的实质,通过变式来 启 发 学 生 的 思 维,让 学 生 能 够 深 入 地 了 解 数 学 的 实 质 概 念 ,从 而 调 动 个 人 的 学 习 积 极 性 . 比如在讲授与多边形相关的各类概 念 时,老 师 可 以 利 用 变式教学法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老师可 以 将 三 个 小 图 标 固 定在黑板之中,然后 用 橡 皮 筋 套 在 三 个 小 图 标 上,要 求 学 生 回答实际的图形.另外老师还可以对 该 图 形 进 行 变 化,改 变 图标的具体位置并 向 学 生 提 问,要 求 学 生 回 答 具 体 的 图 形, 这种变化图形的方式能够在激发学生好 奇 心 的 基 础 之 上,让 学生能够对类比三角形的概念有一个更 加 直 观 的 认 知,从 而 轻松地掌握与多边形相关的概念以及公式.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还可以 积 极 地 激 发 学 生 的 分析探索精神,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 各 种 数 学 概 念 进 行 联想,了解数学概念 的 内 在 规 律,从 而 对 各 种 数 学 概 念 的 本 质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二 )利 用 变 式 巧 妙 设 计 与 其 他 学 科 相 比,初 中 数 学 的 难 度 较 大,同 时 涉 及 的 概 念和公式较多,为了保证学生对不同的概 念 公 式 有 一 个 更 加 深入准确的认识,更 好 地 了 解 概 念 之 间 的 相 关 联 系,数 学 老 师可以利用变式训练教学法进行巧妙的 设 计,让 学 生 能 够 对 现有的公式定理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演算.其中定理和公式 与个人对概念之中的本质联系的概括有 着 一 定 的 联 系,只 有 掌握公式与概念的关键之处才能够更好地分析公式之中所 包含的概念联系. 在了解概念联系的过程之中,学生不 能 够 直 接 进 行 机 械 的理解,而是需要实 现 公 式 以 及 定 理 的 灵 活 运 用,掌 握 公 式 的实质内涵以及运动要求.结合实践 调 查 可 以 看 出,许 多 学 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之中举一反三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相 配,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在于学生 的 变 通 思 维 能 力 水 平不足.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以 及 判 断 能 力,�����������������������������������������������������������������������������������������������������������������������������������������������������������������������������������������������������������������������������������������������������������������������������������������������������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设计策略
161神州教育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设计策略欧洋安徽省肥东县白龙学校摘要:初中数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的重点科目之一,但是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由于一直受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束缚,所以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一直不理想。
随着新课改以后,针对初中数学进行了教育改革,很多创新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由此得到提高,在这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笔者认为数学变式训练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非常好的效果,以下将进行主要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变式训练;教学;策略引言数学科目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的难点和重点,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都致力研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变革,为初中数学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数学变式训练设计作为新教学理念下衍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此种方法的运用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能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一、变式训练设计的概念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于数学变式训练设计方法的定义众说纷纭,一般来讲数学变式就是在解决数学题目时将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转换,也可以说,其是一种随意改变数学题目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变式训练设计的教学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解题效率,还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
这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设计策略(1)把握变式训练基本原则,保证训练过程的有效性在进行变式训练时应把握好层次性原则,层次性指的是在训练学生解题思维的过程中应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变式题,保证变式题具有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特点,避免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或难度过大,以便在激发学生解题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变式训练教学的参与度。
例如:在进行变式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变式题“A 站与B 站之间的距离为500km,从A 站开出的慢车以95km/h 的速度行驶,从B 站开出的快车以145km/h 行驶”,求“在快车与慢车同时出发且向同一方向行驶的情况下,两车在多长时间后相遇?快车的出发时间比慢车晚1h 的情况下,两车向同一方向行驶,快车在行驶多长时间后能够追上慢车?在快车与慢车同时出发且相背而行的情况下,两车距离为600km 时,车辆行驶了多长时间?在快车及慢车同时出发且同向行驶、快车在前及慢车在后的情况下[1],两车之间的距离为600km 时,两车行驶了多长时间?”在利用上述变式问题进行教学时能够诱导学生层层深入训练,避免在训练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进而使变式训练过程能够高效开展。
浅谈乡村中学数学变式训练课题实施方案
《山区初中数学变式训练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2015年3月——2016年6月一、指导思想本年课题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按照课题研究方案,既要全面关注课题研究内容,又要抓住重点,逐步推进.以科学研究方法为指导,重视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研究工作的绩效,为课题中期评估和圆满结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目标以“变式教学”为研究平台,全面贯切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和潜力,激发学生潜能多元化发展,让全体学生都能最终成为对全社会有用的人。
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如何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创设数学变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从而得到提高数学课堂教育效益的目的,增加数学实践的本领的同时而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在严格控制学生活动总量,减轻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使全体学生数学素质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数学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有所提高.三、研究的重点1、研究学生:着力通过数学变式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来加以克服,试图发现一种科学的教学体系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2、研究教法:给出不同条件时如何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能以不变应万变,把握数学知识的核心部分,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研究教学:不同的课型该用哪种模式体现“变式教学”的精神.四、研究的难点1、通过变式教学,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讨论和思考,帮助学生打通关节,建构有价值的变式探索研究,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使所有知识点融会贯通,使思维在所学知识中游刃有余、顺畅飞翔。
2、通过变式教学,解决如何优化学生思维素质的问题,以及如何使学生贯通教学思想的问题.3、通过变式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对象的本质属性以及建立学习对象与已有知识的内在合理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区初中数学变式训练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2015年3月——2016年6月
一、指导思想
本年课题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按照课题研究方案,既要全面关注课题研究内容,又要抓住重点,逐步推进。
以科学研究方法为指导,重视课题的过程管理,
提高研究工作的绩效,为课题中期评估和圆满结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目标
以“变式教学”为研究平台,全面贯切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以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和潜力,
激发学生潜能多元化发展,让全体学生都能最终成为对全社会有用的人。
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如何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发挥学生主体作
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创设数学变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从而得到提高数学课堂教育效益的目的,增加数学实践的本领的同时而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
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在严格控制学生活动总量,减轻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使全体学生数学素质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数学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有所提高。
三、研究的重点
1、研究学生:着力通过数学变式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来加以克服,试图发
现一种科学的教学体系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2、研究教法:给出不同条件时如何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
学生能以不变应万变,把握数学知识的核心部分,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研究教学:不同的课型该用哪种模式体现“变式教学”的精神。
四、研究的难点
1、通过变式教学,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讨论和思考,帮
助学生打通关节,建构有价值的变式探索研究,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
的过程,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使所有知识点融会贯通,使思维在所学知
识中游刃有余、顺畅飞翔。
2、通过变式教学,解决如何优化学生思维素质的问题,以及如何使学生贯
通教学思想的问题。
3、通过变式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对象的本质属性以及建立学习
对象与已有知识的内在合理联系。
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从而全面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达到“轻负高质”。
五、研究原则
本课题研究所遵循的原则是:主体性、发展性、系统性、创新性、开放性、
优化性、民主平等性、问题探究等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
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在他们自己的学习实践中实现。
2、发展性原则: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其心理、生理、知识、能力、经验都处于发展中,尚不成熟。
这种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认知水平的发展。
二是人格的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学会学习,也要学会做人。
二者相得益彰,和谐统一。
3、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指在课题研究时,要以整体的观点来分析、解
决问题,要切实把握好具体每个环节,处理好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
环境的关系。
4、创新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锐意进取,勇于开拓。
敢于冲破传统思
维和教学模式的樊篱。
用新异的教学方式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选择多种结论的问题,否则学生思维容易限于绝地。
二是开导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
精确性,尤其要在变通性上下工夫。
三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假设,对一个问题
的合理假设越多,其创新能力就越大。
5、开放性原则:变式教学过程是个开放的教学空间;一是学生在课堂上的
心态是开放的;二是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三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训练;四是教学方法不能满足于课本、权威教案等。
6、优化性原则。
优化性原则指的是在研究中,要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
产出。
即尽可能地减少各种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学效益。
7、民主平等性原则:强调教育过程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强调平等,如,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生生关系等。
8、问题探究原则:在课堂中教师要以教材为凭借,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
不断探索新知。
“变式教学”强调变换条件,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旧知,获得新智、训练思维。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强调发挥团队精神。
六、实施措施
1、学习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提高教师积极参与
的热情。
2、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课改培训,提高运用变式教学的能力。
3、每月进行一次业务学习。
4、每月举行一次又针对性的课题研讨活动,做到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
有记录。
5、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参与科研培训,聆听专家指导,提高教师科研素
养和研究水平。
6、根据本阶段研究重点,每个课题组老师从小处入手确立本阶段的研究内容,认真积累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总结。
7、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承担一堂课题“研讨课”(或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方案设计),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姓名研究工作
陈松艳领导主持课题研究;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教学实践和研讨活动,负责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撰写开题论证报告,课题实施方案,结题报告,撰写相关论文和教案。
沈文龙参与并指导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相关论文。
全组成员
给出不同条件时如何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
题的研究,收集相关资料。
全组成员培养学生能以不变应万变,把握数学知识的核心部分,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收集相关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王怡景
负责提交前期问卷调查,撰写前期问卷调查研究报
告。
李婷婷、朱仟任、刘海飞负责撰写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研究报告。
宋宣飞
负责提交后期问卷调查,撰写后期问卷调查研究报
告。
何自钿、卢志伟、
阿新明负责撰写并收集教师论文、教案和课件,以及相关表格的制作等。
全组成员回顾、总结、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