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术后听觉及言语康复训练
浅谈人工耳蜗术后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浅谈人工耳蜗术后听觉言语康复训练人工耳蜗发挥其最佳效果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人工耳蜗装置;二是手术过程;三是术后的康复教育。
目前,人工耳蜗装置已日趋完善,植入手术已成为常规手术,而术后康复教育的理论与模式已被公认为是其中有待深入探索与研究的关键环节。
因此,自人工耳蜗问世以来,其术后康复教育的机理及方法就成为言语病理学、听力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特殊教育学等多学科共同探索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
聋儿的听觉言语训练,应符合小儿语言发展规律,按聋儿“听力年龄”分阶段从浅到深逐步进行。
1 术后聋儿耳蜗康复的内容人工耳蜗不是真耳,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还不能尽善尽美达到与生物耳功能一模一样。
电听觉与声听觉有差异,所以植入后患儿需对人工耳蜗提供的声音有一个熟悉、学习过程,需要结合训练逐渐适应,这其中家庭支持、期望值及科学训练对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成功与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前聋的儿童在开机听到声音后,他(她)的听力年龄只有0岁,需要从察觉声音开始,逐渐学会区别,确认声音,理解言语,发展说话,从而建立自己的听觉言语系统,此过程与正常儿童的听觉发展过程类似,帮助人工耳蜗植入的儿童学习聆听,发展语言,这是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
对耳聋患儿而言,治疗不仅仅是听觉径路的补偿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有声的环境进行获得语言的各项训练。
2 术后家庭听觉言语训练阶段(1)听觉感知训练阶段是指让小儿感觉声音是否存在,即声音的“有”与“无”。
对声音感知的训练要求比助听器要精细得多。
因为人工耳蜗可以察觉到非常细小、广泛的声音。
训练初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要学会聆听、目光接触、共同关注、轮换表达的技巧等。
(2)词汇的积累阶段是在听觉训练基础上,把看到触到的东西与声音信号结合在脑子里形成信号,使他们逐渐理解言语含义,辅佐以视觉和其他感觉使他们知道更多社会事物。
(3)语言训练阶段是在词汇积累的基础上,训练聋儿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单字到短句,逐渐做到能听懂别人的语言,使别人能听懂自己的语言。
成人耳蜗康复语言训练
成人耳蜗康复语言训练成人耳蜗康复语言训练是指针对成人耳蜗植入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旨在帮助患者逐步适应新的听觉环境,恢复听力和语言能力。
该训练主要包括听力训练和语言训练两个方面。
一、听力训练1. 逐步调整声音强度:在开始进行听力训练前,需要先进行声音强度调整。
由于耳蜗植入手术后,患者对声音的感知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逐步增加声音强度,以帮助患者适应新的听觉环境。
2. 声音定位训练:耳蜗植入手术后,由于只有一个耳朵能够接收声音,因此很难准确地判断声源的位置。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定位声源,可以进行一些声音定位训练。
例如,在一个房间里放置多个扬声器,并播放不同方向的声音。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区分不同方向的声源,并提高定位能力。
3. 语音辨别训练:语音辨别训练是指通过听取不同的语音,帮助患者逐步提高对语音的辨别能力。
该训练可以通过播放不同的单词、句子和故事等方式进行。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逐渐增加语音难度,以帮助患者逐步提高对语音的理解和辨别能力。
二、语言训练1. 发音训练:由于耳蜗植入手术后,患者需要重新学习如何听和说话,因此发音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发音训练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发音、口型等方式进行。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正确的发音方法和技巧,并逐步提高难度。
2. 语言理解训练:语言理解是指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耳蜗康复训练中,需要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语言理解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提高对不同类型语言信息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方面进行训练。
3. 交流技巧培养:耳蜗康复训练还需要培养患者的交流技巧。
在耳蜗植入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和沟通困难,因此需要进行一些交流技巧的培养。
例如,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等方面进行训练。
总之,成人耳蜗康复语言训练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过程。
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共同协作,帮助患者逐步适应新的听觉环境,并提高听力和语言能力。
人工耳蜗康复课程训练方法
人工耳蜗康复课程训练方法
人工耳蜗是一种通过电刺激来刺激听神经的技术,可以帮助全聋或严重听力受损的人恢复听力。
但是,只有安装人工耳蜗是不够的,需要配合康复课程来帮助耳蜗用户逐步适应听觉环境。
下面介绍几种人工耳蜗康复课程训练方法。
1. 语音训练
语音训练是一种最基本的康复课程,旨在帮助耳蜗用户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语调。
这种训练方法通过逐渐增加声音难度来逐步提高听力水平。
可以从简单的单词听写开始,然后逐渐转换到复杂的语句和对话。
在训练过程中,耳蜗用户需要集中精力去听,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口型上。
2. 音乐训练
音乐训练可以帮助耳蜗用户学会欣赏音乐,并且提高听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听音乐、唱歌和演奏乐器等方式进行训练。
3. 聆听环境训练
聆听环境训练可以帮助耳蜗用户更好地适应周围的声音环境。
通过模拟不同的环境声音,如人声、交通噪音等,用户可以逐渐适应各种声音,并学会从中分辨重要信息。
4. 双耳听力协调训练
对于部分耳蜗用户,他们可能有一个耳朵是正常的,另一个耳朵是人工耳蜗的。
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双耳听力协调训练,帮助用户更好地协调两个耳朵的听力。
可以通过听不同的声音和语调并尝试从
中分辨出每个声源的位置来进行训练。
综上所述,人工耳蜗康复课程训练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通过坚持训练,耳蜗用户可以逐步恢复听力并适应各种声音环境。
人工电子耳蜗术后如何康复训练
人工电子耳蜗术后如何康复训练聋儿在接受耳蜗植入以后,需要一个听觉培建的过程。
要达到听觉培建的目的,就需要给他大量的听觉刺激。
1.每天坚持一对一的个别化听觉训练时间无论在专门的康复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要坚持一对一的个别化训练。
特别是在刚刚开始训练时,这样有利于减少噪音和培养其听觉注意力。
2.设定合理的训练目标没有目标经常会造成孩子的发展不够全面系统。
目标制定过低或过高都会阻碍聋儿的进步。
有的家长在孩子刚刚开机时就要求他马上学会辨听,为此对孩子进行体罚,造成孩子惧怕聆听,不愿做听觉训练。
这就是目标设定不合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合理的目标设定,如,刚刚开始让孩子学着去倾听周围的声音,并不马上要求学会辨听,而是慢慢地从最简单的开始,一听到就鼓励或者奖励他,积少成多,量变引起质变,慢慢就会看到效果,切不可操之过急。
3.听力训练要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多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和丰富直观的玩教具,这样能够使孩子乐于参与训练活动,能保持注意力。
5.听力训练要与语言训练、智力训练等相结合,不分先后。
每个孩子都有语言、智力、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期,而且都是在3岁左右。
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将听力、语言、智力等方面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分先后。
6.要给聋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声音,教授的语言内容要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我们给聋儿提供的声音应该具有丰富的变化,首先要教给他们经常能看到和经常使用的语言内容。
7.在训练初期,要从聋儿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很多家长询问听觉训练初期应该采用哪些词语。
其实这没有统一的规定,我们要考虑每个聋儿的个体差异,从他们熟悉的词语入手。
如果孩子没有熟悉的语言内容,就从他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8.在训练初期要提供安静的训练环境。
当聋儿听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可以进行噪音环境的听取训练。
在耳蜗初期的听觉训练中,要提供安静的训练环境,以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稳定的声音信号。
当聋儿听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要开始进行在噪音环境中的听取训练,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在噪音环境中抓取信号声的能力。
耳蜗移植手术后如何康复训练
耳蜗移植手术后如何康复训练对于许多听力障碍患者来说,耳蜗移植手术是重获听力的希望。
然而,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至关重要。
康复训练不仅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适应新的听力环境,提高听力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其融入社会生活。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耳蜗移植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一、听觉训练1、声音感知术后初期,患者需要重新学习感知声音。
从简单的环境声音开始,如敲门声、电话铃声、水流声等。
每天花一定时间专注于这些声音,逐渐熟悉它们的特点和差异。
2、声音辨别在能感知声音的基础上,进行声音的辨别训练。
比如,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不同动物的叫声、男女声音的差异等。
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音频资料,让患者进行判断和识别。
3、声音定位通过一些游戏或练习,帮助患者确定声音的来源方向。
例如,在房间的不同位置发出声音,让患者指出声音来自何处。
这有助于提高患者在现实生活中对声音的反应能力。
4、听力理解逐渐增加听力理解的难度。
从简单的单词、短语,到句子、短文。
可以通过听故事、新闻、对话等方式,锻炼患者理解听到的内容。
二、语言训练1、发音练习由于长时间的听力障碍,患者的发音可能存在问题。
术后需要进行系统的发音练习,从元音、辅音开始,逐步过渡到单词、句子的发音。
可以通过模仿、跟读等方式进行。
2、词汇积累增加词汇量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可以通过阅读、观看图片、与他人交流等途径,学习新的词汇,并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3、语句表达从简单的语句开始,练习如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鼓励患者多说多练,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语句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语言交流积极参与日常的语言交流活动,如与家人、朋友聊天,参加社交活动等。
在实际交流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沟通技巧。
三、康复训练的时间和频率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保持耐心和坚持。
在术后的前几个月,建议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康复训练,随着听力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减少训练时间,但仍要保持一定的频率。
人工耳蜗手术后的听觉语言康复训练
人工耳蜗手术后的听觉语言康复训练 [转贴 2006-03-19 09:48:06]字号:大中小近几年人工耳蜗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给重度聋、极重度聋甚至全聋患者带来了福音,许多经过康复训练的小儿取得很好的效果,以进入普小和普幼学习。
成功的手术是使这些聋儿回到有声世界的基础,术后长期科学的康复训练是使他们回归和参与社会的必备条件。
聋儿的听觉言语训练应符合小儿语言发展规律,按聋儿“听力年龄”分阶段从浅到深逐步进行。
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听觉训练阶段,词汇积累阶段,言语训练阶段。
听觉训练阶段主要是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去倾听各种声音,唤醒其“沉睡状态”,并经常给予刺激,反复训练,反复强化,使聋儿逐渐适应日常各种声音,步入有声社会。
术后听力训练过程大致遵循声音观察、分辨、确认和理解几个阶段。
声音观察是指让小儿感觉声音是否存在,即声音的“有”与“无”。
在开机后的最初一个星期,家长开始注意小儿对声音的反应。
分辨是指分辨两组声音是否相同,“一样”与“不一样”。
在有选择或无选择的情况下,确认是什么声音,如封闭项试和开放项测试。
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确认数目(一、二、三)、形状、颜色、大小、长短、多少、高低、万位等,以后逐渐过度在无选择的情况下进行开放式训练。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总结多年语训的经验在听觉训练阶段基本遵循以下几个过程:察觉声音的存在,即有声无声;分辨声音;确认,能说出听到的生字、句子;理解,既能明白所确认生字或句子的意思,理解是听觉学习的核心,它是其他的基础,不管如何分解、组合,对听觉进行研究,没有理解是无意义的。
理解能力的训练包括聆听和思考能力的训练,可有交往形式的对答,增加听力记忆等。
词汇的积累阶段是在听觉训练基础上辅佐以视觉和其他感觉使他们知道更多社会事物,把看到触到的东西与声音信号结合在脑子里形成信号,使他们逐渐理解言语含义。
语言训练阶段是在词汇积累的基础上,训练聋儿多说,由单字到短句,由简到繁,由少到多,逐渐做到能听懂别人的语言,使别人能听懂自己的语言。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训练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训练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帮助患者适应和使用人工耳蜗,并改善他们的听觉能力。
以下是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康复训练建议:
1. 早期训练:手术后几周内,你的听觉神经将需要时间来适应人工耳蜗。
在此期间,你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听觉训练,如辨别不同音调的声音或听力游戏。
2. 逐渐增加复杂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以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度。
例如,听较复杂的语音或音乐,并尝试从中区分不同的声音。
3. 听力训练程序:一些听力中心会提供专门的训练程序,旨在帮助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加强听觉能力。
这些程序可能包括听力游戏、语音训练和听觉训练等。
4. 言语矫正:如果你在手术前有听力问题,可能还需要进行言语矫正训练,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发音语言。
5. 应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将听力训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积极参与对话、观看电影或听音乐。
6. 定期复诊:定期复诊是重要的一部分,以确保人工耳蜗的正常工作,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重要的是要记住,人工耳蜗的康复是个渐进的过程,每个人的
康复时间和效果都会有所不同。
耐心和坚持将对你的康复有很大帮助。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问题,及时咨询你的医生或康复专家。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训练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训练人工耳蜗植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耳聋的手术方法,通过将电极植入患者的内耳,帮助其恢复听力功能。
然而,手术仅仅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重要。
本文将针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康复训练进行详细介绍。
1. 术后康复训练的目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康复训练旨在帮助患者适应新的听觉方式,提高听力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通过合理的康复训练,患者可以更好地利用人工耳蜗,并逐渐适应听觉刺激。
2. 术后康复训练的时间安排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康复训练一般分为早期康复训练和长期康复训练两个阶段。
早期康复训练通常在手术后的第一周开始,以帮助患者适应新的听觉刺激。
长期康复训练则是在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更多的听觉训练和语言理解训练,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听力能力。
3. 早期康复训练内容早期康复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人工耳蜗进行适应性训练和听觉刺激的调节。
适应性训练包括对患者的听觉感知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听觉训练方案。
听觉刺激的调节则是通过调整人工耳蜗的参数,使患者逐渐适应不同的听觉刺激强度和频率。
4. 长期康复训练内容长期康复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听觉训练和语言理解训练。
听觉训练是通过不同的听觉刺激,如语音、音乐等,提高患者对声音的感知和辨别能力。
语言理解训练则是通过听取和理解不同的语言材料,提高患者的语言理解能力。
5.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因为每个患者的听力损失和康复需求都有所不同。
其次,康复训练需要耐心和坚持,因为听力康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努力。
最后,康复训练应与专业的听力康复师合作进行,以确保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6. 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康复训练效果可以通过听力测试和语言理解测试进行评估。
听力测试可以检测患者对不同声音的感知和辨别能力,语言理解测试则可以评估患者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能力。
人工耳蜗植入后,要做听力训练
家庭医药 2016.0828康复指南编辑/西捷****************人工耳蜗,顾名思义就是人造耳蜗,是替代病损耳蜗实现感音与传声功能的“人造器官”。
如果术前检查、诊断和评估全面准确,手术顺利成功,患者听力能够得到理想的恢复。
即:从频率上可以实现70~10000Hz的全频自然的听觉重建;从响度上可以实现20~30分贝的正常听力重建。
如此,原本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听力从90~110分贝可以提高到20~30分贝的正常听力或极轻度听力损失状态。
人类听觉与声音理解、语言交流、音调识别及音乐鉴赏等直接相关。
人工耳蜗实现的是听觉重建,而对声音的理解和语言形成、音乐感受等则需要在听力恢复后进行康复学习和训练。
语前聋术前患者没有听觉,即大多没有语言基础。
在人工耳蜗手术恢复听觉后,需要进一步强化学习语言,也就是语言康复训练。
一般而言,1岁前手术的婴幼儿,听觉-语言发展进程与同龄听力正常儿童相当,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语言康复训练,有经验的家庭可以与正常儿童一样进行家庭教育(也叫家庭康复)。
1岁以上,尤其2~3岁以上的语前聋儿童,由于已延迟或错失语言发育的黄金期(正常儿童的语言发育黄金期为6月龄到2岁),需要加强家庭语言康复或去专门机构(残联下属的语训机构或其他专业语训机构)进行语言强化训练,以期尽快能赶上同龄听力正常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
一般来说,2~3岁前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聋儿,进行6~12个月的专业训练后,大多数都能达到正常听力儿童的语言水平。
当然,语前聋儿童手术年龄越大康复周期也相应越长,这与语言中枢的发育直接相关。
语后聋由于手术前患者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并有了相当的母语水平,因此,绝大多数语后聋患者不需要进行特殊的语言康复训练。
术后只要不断地进行听觉-记忆的自我强化锻炼,基本都能达到理想的言语交流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语后聋患者术后的听觉-语言能力与失去听觉的时间长短有一定关系,即:耳聋的时间越短,听觉-语言能力的恢复就越快;耳聋的时间越长,听觉-语言能力的恢复时间也相应越长。
先天性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护理分析
先天性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护理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是治疗先天性耳聋的有效手段。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以保证术后的效果和生活质量。
下面针对先天性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护理进行分析。
一、康复训练1. 语言训练:手术后需要进行语言训练,以便患者能够逐渐适应人工耳蜗的听觉。
语言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发音、听取、理解等方面。
2. 聆听训练:聆听是患者康复训练的重点,通过不断地进行聆听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听力能力和听觉理解能力。
聆听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听取声音的区分、识别、理解等方面。
3. 语言环境营造:在日常生活中,为患者创造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与其他儿童正常童年生活相同的机会。
可以通过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交流、参加常规活动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二、心理疏导1. 帮助患者适应人工耳蜗:由于患者先天性耳聋,术后可能因为长期没有接触外界声音而造成适应困难。
此时,我们需要帮助患者适应人工耳蜗,了解听力的新状态,并且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听力恢复训练。
2. 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术后很多患者由于手术的创伤和对新状况的不确定,会产生各种情绪问题,如紧张、焦虑等。
我们需要通过与家长合作、提供专业咨询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焦虑,让他们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
三、父母教育1. 接受术后康复和再教育的需要:父母需要认识到手术后孩子的康复需要长期进行,需要接受再教育的需要,帮助孩子尽快适应人工耳蜗。
2. 了解儿童人工耳蜗的情况:父母需要了解儿童人工耳蜗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以便他们更好地帮助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
3. 提供安全保护措施:儿童的安全非常重要,尤其是进行治疗期间。
父母需要确保孩子在人工耳蜗使用期间的安全,避免让孩子在使用人工耳蜗时受到外界噪音和惊吓。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语言习得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语言习得对于那些患有重度或极重度听力障碍的人来说,人工耳蜗植入术无疑是一项改变生活的技术。
它为患者打开了一扇通往有声世界的大门,但术后的语言习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时间、耐心和专业支持的过程。
在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语言习得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
简单来说,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它能够将外界的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觉神经,从而让患者产生听觉感知。
然而,仅仅拥有听觉感知并不意味着患者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术后的语言习得首先面临的挑战是患者对新的声音的适应。
对于长期处于无声世界的患者来说,这些通过人工耳蜗传来的声音可能是陌生的、不规律的,甚至是令人困惑的。
他们需要时间来学习分辨不同的声音频率、音调和强度,就像婴儿最初学习语言时一样。
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会感到沮丧和焦虑,但这是正常的反应。
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鼓励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
在适应了新的声音之后,患者就可以开始真正的语言学习了。
对于儿童患者来说,这是一个关键时期。
如果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通常认为是0 7 岁)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并及时开展有效的语言康复训练,他们有很大的机会能够获得接近正常儿童的语言能力。
但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语言习得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
语言康复训练通常由专业的言语治疗师来指导。
训练的内容包括语音的感知和发音、词汇的积累、语法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性等方面。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年龄、听力状况和语言基础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比如,对于年幼的孩子,可能会通过游戏、儿歌等有趣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学习发音和理解简单的词汇;对于成年人,则可能更侧重于语法和复杂语言结构的学习。
家庭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孩子的语言训练,为他们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阅读故事书、观看儿童节目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而且,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耐心和鼓励,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
人工耳蜗康复训练,分阶段进行
人工耳蜗康复训练,分阶段进行
大家在佩戴了人工耳蜗以后也是,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这样的话才能够让自己更好的是用人工耳蜗,人工耳窝的康复训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听觉训练阶段,词汇累计阶段以及
语言训练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项目都是不一样的,在进入哪个阶段的时候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给出的建议去进行康复训练。
聋儿的听力语言训练,按照“听力年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浅入深的进行:
1.听觉训练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让聋儿去听各种声音,反复刺激反复强化,让他能逐渐适应日常的各种声音。
大体遵循声音察觉、分辨、确认、理解几个阶段
2.词汇累计阶段:这个阶段是让患儿在听觉训练的基础上把看到的东西和声信号结合起来在大脑形成信号,逐渐理解语言的含义
3.语言训练阶段:训练说,从单字到短句,由简入繁,由少入多,逐步听懂别人的语言,使别人听懂自己的语言
家长应当了解训练各个阶段的特点,并建立合理的期望值保持一定的耐心配合康复老师坚持科学的训练。
在听力语言训练之后更高层次的训练就是音乐的辨听和理解了,音乐对言语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这个训练需要得到人工耳蜗及其编码策略的支持。
上文为我们介绍的就是人工耳蜗康复训练,想必大家也都了解了,如果听力不好的话,佩戴人工耳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大
家可以试试看。
人工耳蜗术后听觉训练
第一章第一节概述在介绍耳蜗术后训练方法之前,家长要先了解几个重要问题。
一.聋儿全面xx的重要性聋儿康复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如果您的答案只是“听觉训练和语言训练”,那是很不完整的。
聋狐康复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听觉xxxxxx认知能力的培养——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社会性、情绪情感、个性、艺术性等方面的培养认知能力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
一个聋人即使有良好的听觉语言水平,但是如果其智力和社会性交往水平低于正常人,仍然难以溶入正常人群体。
我们对聋儿进行康复训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他们学会有声语言,而是帮助聋儿真正回归主流社会。
这就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缺一不可。
而语言本身只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工具。
有些家长认为聋儿康复应该先做听觉训练,听觉训练完成之后再进行语言训练,最后才是认知训练。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语言和智力发展的敏感期都是3岁之前,也就是说:在3岁之前,语言和智力的发展很快,而3岁之后发展速度会逐渐减慢。
年龄越大,语言和智力训练的难度也就越大。
如果我们听力训练之后再进行语言训练,语言训练之后再进行智力训练,就很可能会错过儿童发展的敏感期。
所以,听觉、言语、认知等方面的训练要同步进行,不分先后。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意识地把听觉、语言、认知、品德等各方面的内容自然地融合起来。
二.人工耳蜗听到的声音人工耳蜗是通过电刺激帮助病人听到声音的。
所以,它提供的声音和正常人耳听到的声音会有些差异。
差异的大小是因人而异的。
通过语后聋人植入者反馈,有的人觉得听别人说话像在电话里说话的声音;而有的人觉得像在水里说话的声音;有的则说像卡通片里说话的声音。
但他们听到的都是言语声,不是有些人想的“滴滴”的电报声。
三.人工耳蜗术后训练的特点很多家长问“人工耳蜗训练和助听器训练有什么不同?”其实我们不应以助听设备的不同来区分训练方法。
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听力补偿状况来确定适合他的听觉训练发展目标和交往方式(看话、听结合或完全靠听)。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训练方法
通过言语训练,植入者可以学 会控制气息、语调、语速等言 语要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言语训练还能帮助植入者更好 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增强语言 交流能力。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听觉言语训练有助于人工耳蜗植入者 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进行正常交 流。
听觉言语训练还能帮助植入者更好地 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增强社会责任 感和公民意识。
保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适合听觉言语训练的玩具和 游戏,如发声玩具、音乐盒、故事机等,引导孩子进 行听觉刺激和言语互动。
家庭环境是孩子康复的重要场所,需要保持安静、整 洁、有序,避免嘈杂和干扰。
家庭中还可以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或儿歌,为孩子提 供良好的听觉环境。
家长心理支持与辅导
家长在孩子康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需要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声音辨别训练
提供多种声音刺激,让患者学会 区分不同声音的特点,如音高、
音色、音量等。
利用语音识别软件或游戏,帮助 患者进行声音辨别训练,提高声
音分辨能力。
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 说、多读、多写,加强对声音的
感知和理解。
声音理解训练
通过言语训练师或家属的讲解和示范,让患者了解不同声音所代表的含 义,如言语声、环境声等。
05 家庭康复指导与支持
家长参与重要性
家长是孩子康复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 他们的态度、情绪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孩
子的康复效果。
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听觉言语训练, 家长还需要与医生和康复师保持密切沟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听觉习惯,提高言 通,了解孩子的康复进展和训练方案调
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语言康复训练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语言康复训练一、聋儿语言的特点1、词语概念理解不清,使用不当。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你指着“灯”或“门”问“这是什么?”很多聋儿会回答“开灯”或“关门”,还有的把“骑自行车”说成“坐自行车”。
2、句子不完整,以单词堆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聋儿在表述一句话时经常漏掉介词、助词、连词等成分,使得一句话听起来很别扭。
如:把“我和妈妈吃饭”说成“我妈妈吃饭”;把“苹果在桌子上面”说成“苹果桌子上”。
3、经常出现语法错误,语序颠倒这种现象在聋儿当中也是非常普遍的。
他们会把“小白兔怕老虎”说成“小白兔老虎怕”;把“我家有”说成“我有家”。
4、对语言的掌握死板、不灵活。
一个聋儿能回答“小狗拉着谁?”但很可能不明白“谁拉着小狗?”他们在复述故事时总是一字不差的背诵,不会用自己的语言。
我碰到不少孩子会说“苹果”、当教他“水果”这个词时,他们仍然习惯地说“苹果”,或者“水苹果”。
要纠正很多遍,才能学会。
我碰到一个16岁的聋孩子,我对她说“坐电梯”,她纠正我说“不是坐,是站”。
5、词汇贫乏很多聋儿进入小学后,开始成绩很好,但很快就在造句和作文上暴露出问题。
除了以上我说过的句子不完整、语序颠倒等问题外,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词汇太贫乏”。
我看过聋儿和正常儿童作文的比较,同样讲春游的主题,正常儿童的作文里出现了“愉快、兴奋、欢乐、高兴”等丰富的词汇来表达他们的感受,很少重复。
而聋儿的作文里却反复出现了6个“高兴”,她不会使用别的词。
6、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差不少聋儿学习了语言却不会使用,对话理解水平很低。
这是聋儿语言的另一个特点。
有些聋儿能背儿歌,讲故事,也能复述较长的句子,但是在生活中却不能与人沟通交流,这样学习语言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例如,他会说“对不起”、“没关系”,但是当别人对他说“对不起”时,他不会说“没关系”,而是机械地模仿“对不起”。
二、聋儿语言训练的原则刚才我们分析研究了聋儿语言的几个典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聋儿语训中要注意一些原则,尽量克服聋儿语言中的缺陷。
12个月的幼儿耳蜗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12个月的幼儿耳蜗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当家里有个 12 个月大的幼儿经历了耳蜗手术后,康复训练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事儿啦!这就好比是小树苗刚种下去,得精心呵护它成长呀!首先呢,就是听觉训练啦。
要多和宝宝说话,用各种不同的声音、语调,就像唱歌一样,让宝宝感受声音的美妙。
可以拿着小铃铛或者能发出声音的小玩具,在宝宝的不同方位轻轻摇晃,让宝宝去寻找声音的来源,这就像和宝宝玩捉迷藏一样有趣呢!还可以在宝宝耳边轻轻拍手,看宝宝会不会有反应。
然后就是语言训练呀。
虽然宝宝还小,但可别小瞧他们的学习能力哟!要不断地和宝宝说话,给他讲故事,就像春雨滋润大地一样,慢慢地让语言在宝宝心里扎根。
指着身边的东西,告诉宝宝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别怕宝宝听不懂,时间长了,宝宝自然就懂啦!还有呢,发音训练也很重要。
可以让宝宝看着你的嘴型,慢慢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比如“啊”“呀”“哦”,就像教小鸟唱歌一样,耐心又温柔。
宝宝可能一开始发不出来,但别着急,多尝试几次,总有一天宝宝会给你惊喜的。
别忘了社交训练呀!带着宝宝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触,让他们一起玩耍。
这就好像把小鱼放进大海,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学会和别人相处。
宝宝们之间的互动有时候可神奇啦,说不定能激发宝宝更多的潜能呢!康复训练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事儿,就像盖房子一样,得一砖一瓦慢慢来。
这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困难,但咱可不能退缩呀!要相信宝宝,就像相信种子总会发芽长大一样。
想象一下,宝宝在我们的努力下,一点点学会聆听、说话、交流,那是多么让人开心和自豪的事情呀!这就像看着一朵小花慢慢绽放,美丽又动人。
所以呀,家长们一定要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
要把康复训练当成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不要因为宝宝一时学不会就灰心丧气,要给宝宝足够的时间和鼓励。
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速度也不一样,咱们就陪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相信在我们的精心呵护和训练下,宝宝们一定能像小鹰一样展翅高飞,去拥抱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加油吧!。
耳蜗手术后的语言康复训练
耳蜗手术后的语言康复训练对于许多听力障碍患者来说,耳蜗手术是重获听力的重要契机。
然而,手术成功仅仅是第一步,术后的语言康复训练同样至关重要。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毅力和专业指导的过程,它能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耳蜗的作用,重新融入有声世界,实现有效的语言交流。
在开始语言康复训练之前,首先要对患者的听力和语言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听力阈值的测定、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评估、认知水平的考量等。
通过这些评估,康复训练师能够了解患者的起点,为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对于刚刚接受耳蜗手术的患者,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声音。
在这个阶段,训练的重点是声音感知的训练。
康复训练师会通过各种声音刺激,让患者逐渐熟悉不同的声音频率、强度和音色。
例如,使用简单的乐器,如木鱼、铃铛等,发出清晰的声音,让患者辨别。
或者播放自然界的声音,如鸟鸣声、流水声等,帮助患者感受声音的多样性。
当患者对声音有了基本的感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语言理解的训练。
这一阶段通常从简单的词汇开始,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苹果”“椅子”“杯子”等。
训练师会结合实物、图片或手势,让患者将听到的词汇与对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同时,也会通过重复、强调和解释,帮助患者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在语言理解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语言表达的训练。
一开始,患者可能只能发出简单的音节或单词,这时候要鼓励他们多开口,不要害怕错误。
训练师会通过示范正确的发音,让患者模仿,并及时给予纠正和反馈。
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如儿歌、绕口令等,帮助患者练习发音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随着患者语言能力的逐步提高,训练的难度和复杂度也会相应增加。
比如,从简单的句子过渡到复杂的句子,从描述单一的事物到讲述一个完整的事件。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患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如提问、回答、对话等,以提高他们在实际交流中的应对能力。
在语言康复训练中,家庭的支持和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
家长或照顾者需要积极配合训练师的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耳蜗术后听觉及言语康复训练
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可以帮助重度听力损伤者获得听觉的电子装置,通过电极直接刺激受损的听神经。
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始于50年代,有4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世界有61个国家的5万多人接受了手术。
言语产生的机理
言语的产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对外围发生器官发出的指令所完成的。
首先由大脑皮层确认形成声音指令,该指令被传送到大脑额叶中央前回的运动皮质中,运动皮质在将指令给脑干中的运动神经核和脊髓,然后传送到呼吸,喉和构音系统的肌肉。
言语声的分类
元音被定义成声道畅通无约束的言语声。
表现为通过声带振动调制呼出气流的一个准周期过程。
辅音是在声道某处有约束或障碍的言语声。
当呼出的气流通过这一受限制时产生湍流,声学上导致了不规则的声波。
塞音发音是悬雍垂上抬,鼻咽通道关闭,并在口腔某处闭和。
塞音的释放是闭和所建立的空气压力获得缓解,在声学上产生了爆破音。
聋儿言语的构音问题
舌的收缩位置会影响发音的错误,舌过于靠后造成闭塞性鼻音,这样的病人可以训练其使舌前伸,并注意座姿。
将舌尖和齿龈配合,练习/t/ /d/ /s/ /z/。
舌过于靠前,会使声音变的细弱,缺少后元音的共鸣。
可以练习/i/ /e/ /o/ /u/,也可以尽可能响的发后元音。
听力言语康复
不同的病人康复的进程是有区别的,成人语后聋的患者在耳聋之前已经建立听觉语言系统,能够听懂语言并交流。
开机后结合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可以较快的掌握声音信号,恢复言语交流。
而语前聋的儿童开机后听觉年龄只有0岁,从而建立自己的听觉语言系统的时间与正常儿童的语言发展类似。
听觉口语法
听觉口语法,注重一对一的教学和父母的参与,应用短期课堂康复训练与长期的家庭康复结合的方案。
针对不同年龄、性格、听力及言语基础,接受能力制定训练计划,并配合情景教学,与自然生活相结合,按照正常程序发展听觉、认知、说话及语言。
要发展的两项能力,一是对韵律的知觉:要求获得振幅、音长等方面的信息。
另一个是音调分辨的知觉能力:要求获得第一、第二共振峰的信息。
能力发展的过程:察觉---分辨---识别---理解
感知声音的有无包括对自然声响的识别和语音识别。
分辨是区分声音是否相同,包括对差别较大的自然声响的分辨,进一步辨别音节数量不同的词,音节相同但区别较大的词,辨别比较相近的词和分辨两个句子是否相同。
识别包括封闭的语言环境的指认练习从音节不同的词到音节相同的词。
识别语句的不同和复述短故事。
理解是对言语的自如运用、交流。
听觉训练的原则
鼓励原则:给他们成功的体验,树立信心。
保证安静的环境
从熟悉的内容着手
提供丰富的声音
定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