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全文如下: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外交部 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2015年3月目 录前言 (2)一、时代背景 (3)二、共建原则 (4)三、框架思路 (5)四、合作重点 (6)五、合作机制 (11)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13)七、中国积极行动 (15)八、共创美好未来 (16)前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
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带一路的两大核心区
一带一路的两大核心区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三部委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明确提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同时,规定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在文件公布后,引起了各方的热烈讨论,很多人认为新疆和福建成为“一带一路”的最大赢家,以为两省区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恐怕连两省区的干部群众也会在内心中这么认为。
然而,如果以常规思维考虑设立两大核心区的问题,就完全误读了“一带一路”构想的初衷。
“一带一路”是一个难度极大的世纪工程,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不仅超出了福建和新疆两省区的能力,而且也超出了整个中国的能力。
之所以在国际上称作“愿景”、“倡议”,其中的意思就是这一倡议需要沿线国家共同努力,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汇集沿线国家共同智慧、资源和力量,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
因此,如果就可能的优惠政策和投资建设项目来说,中央也没有多少好给,一切还立足于两省区自己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市场活力,广泛吸纳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凝聚智慧,凝聚资源,凝聚力量。
因此,在新常态下,如何正确理解两大核心区,准确定位两大核心区,通过扎实有效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设立核心区的战略初衷,这也成为摆在中央和两省区领导案头的重大战略课题。
一、为什么设立核心区?最初,核心区是一个城市规划学的概念,指在一个城市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上,划分为核心区、主体功能区和带动辐射区三大部分。
其中,核心区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公共活动最集中的地区,集中体现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形态,发挥代表城市形象、承载城市功能(比如行政、商务、宗教、景观等功能),并具有一定集聚效应(比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等)从而对周边地区产生带动辐射效果。
一带一路详细介绍(背景、线路、难点风险等)【精品文档】
主要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根据搜集的一些资料整理成了四部分内容一、一带一路是什么二、中国为什么要搞一带一路三、如何实现一带一路四、可能碰到的难点与风险一、一带一路是什么:(一)“一带”与“一路”1、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上主要以陆上大通道(亚洲公路网、泛亚铁路网)为走廊,加强沿线各国联系。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主要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建设海上运输大通道(二)“两头五线”1、“两头”:主要是指的“一带一路”连接了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与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并且沿线的广大腹地国家有着丰富的资源,是世界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同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五线”:指的是“一带一路”所规划的五条线路(1)北线A(东北亚一条线):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韩国——日本海——海参崴(扎鲁比诺港,斯拉夫扬卡等)——珲春——延吉——吉林——长春(即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蒙古国——俄罗斯——欧洲(北欧,中欧,东欧,西欧,南欧)(2)北线B: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3)中线: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4)南线(海上丝绸之路):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5)中心线: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3、沿线经过的国家:基本上现在路上丝绸之路主要以中亚五国为合作对象,而海上丝绸之路以东盟十国为合作对象,沿线公包含65个国家,需要不断深入与各国的联系。
主要包括以下国家:中国、蒙古、俄罗斯东南亚11国(东盟):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缅甸、柬埔寨、老挝、文莱、东帝汶;南亚8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阿富汗、尼泊尔、马尔代夫、不丹;西亚北非16国(石油重要产出地):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科威特、伊拉克、卡塔尔、约旦、黎巴嫩、巴林、也门共和国、叙利亚、巴勒斯坦;中东欧16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马其顿、波黑、黑山;中亚5国(上合组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独联体其他6国:乌克兰、白俄罗斯、克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三)国内各省市与“一带一路”1、丝绸之路经济带圈定: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重庆13省市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圈定:上海、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广东、浙江、海南5省市具体规划为:(1)新亚欧陆桥经济带(西北方向):通过新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唯物辩证法视角下浅析“一带一路”战略
唯物辩证法视角下浅析“一带一路”战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的矛盾与冲突得以体现,共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越来越多,在此条件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其目的就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以唯物辩证法为视角出发,以事物矛盾中的对立统一、对事物整体系统的看待等方面分析论证。
对“一带一路”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完善对其内涵的理解。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一带一路;对立统一;共同富裕“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经济、文化、命运和责任的共同体。
要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及其发展的规律性,就必须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来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会更加透彻的剖析“一带一路”战略蕴含的内涵。
1从“一带一路”战略中看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它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路径、方向和形式等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是一个哲学范畴,它反映了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之间的关系。
“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来自各国人民带来的切身利益,它将给彼此带来许多共同利益,这是“统一性”的体现,但在实施过程中会由于各个国家矛盾的不同,而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这是“对立”的体现。
1.1“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对立关系对立的属性也叫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很多沿线国家的参与,但在实施过程中仍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
有些问题来自国家内部,例如一些国家面临着民主转型、地方分裂势力、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盛行等问题。
一些问题来自国际社会,由于加入“一带一路”的一些国家战略地位比较重要,早已成为大国争夺和利用的焦点,美国等欧洲国家会干涉其中。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南海地区的影响分析
热点专题 | 海洋战略与问题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2015年3月27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将对中国发展产生历史性影响的“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推进建设阶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强调政治上相互信任尊重、经济上平等互利共赢、文化上开放包容互鉴,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赢之路和文明互鉴之路,这一伟大战略不仅是中国自身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需求,为其互补互利互惠开启新的机遇之窗。
我国南海地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门户海域,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澳洲和欧洲的桥梁与纽带,区位优势不言自明。
南海区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为我国在新时期建立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亟待开发与保护。
与此同时,与我国环南海相邻的国家众多,目前这一海域面临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会对这一海域产生广泛影响。
强化南海地区“桥梁与枢纽”作用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海洋运输特有的优势决定了其在全球贸易货物运输中居于核心地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以及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这一伟大战略有着丰富而明确的空间内涵。
大战略需要大通道,如此才能带来大经济,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沿线各国之间设施的互联互通,尤其建设以海上运输为连接桥梁的大通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海上运输大通道具有具体的空间指向和空间范围,海洋的互联互通将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迈上更高的台阶。
南海地区作为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扼守两洋海运的要冲,同时也是连接亚洲与大洋洲的海上要道,有“远东十字路口”之称。
丝绸之路风险与应对策略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的障碍风险及应对策略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颁布。
《愿景》提出了“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在内的“五通”,将成为未来沿线国家间合作的重点领域。
陆海“丝绸之路”是一个历史符号,是中国与周边贸易发展史的里程碑,充分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代贸易的繁荣昌盛。
在历史上,在这两条国际通道中,五彩丝绸、中国瓷器和香料络绎于途,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地盛产或紧缺的物品,通过这两条满载历史命运的通道,流通向跨越万里空间的世界各个角落。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版本,这条贸易通道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商贸大动脉。
而在如今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共享安宁、富裕的生活。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经济互信、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未雨绸缪。
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
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
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一带一路”的建设,充满了困难与障碍:(一)地区国家充满疑虑习近平在论述“一带一路”构想的时候,特别强调了“民心相通”的重要性:中国与有关国家需要夯实国家关系的民间基础,加强各国人民特别是基层民众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
心得体会:谋求民心相通的最大合力,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最新)
心得体会:谋求民心相通的最大合力,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最新)“通,达也。
”自古以来,互联互通就是人类社会的追求。
总书记指出:“互联互通是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联动发展的基础前提。
”“一带一路”建设和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和人文基础,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
增进民心相通需要统筹协调各种关系,如对象上要协调主体多元与目标一致的关系,机制上要协调政府主导和民众参与的关系,时间上要协调传承历史与建构未来的关系,才能汇聚起民心相通的最大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持续发展。
1.善于在多元主体中达成一致目标民心集中体现为一定社会范围内的民众对触及其共同利益、价值观念的问题、现象、事实所产生的意志,具有一致性、广泛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民心相通是特定人群内或不同人群中人与人之间心理意愿的交流融合、同向一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心相通与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跨文化境遇中,实现民心相通更要熟悉彼此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心理、交际用语等诸多因素。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民心相通,必须积极应对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交融与交锋。
据统计,“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地跨中亚、东盟、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直接相关国家有65个,总人口约44亿。
既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实行西方式政党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实行君主政体的阿拉伯国家。
跨越不同文明区域,存在多种不同宗教信仰,使用50多种国家通用语和200多种民族语言。
多元化民众、多样化国情,加之沿线民众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接纳层次不一,均给民心相通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
“通者,同也。
”面对多样化的沟通主体,只有找到共同点才能形成交集,互通互印。
2023年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地方如何定位
2023年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地方如何定位2023年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地方如何定位【1】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地方应该如何定位今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后,更是引起海内外强烈反响。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正在积极行动,融入战略,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定位的。
一带一路重点方向: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地方应该如何定位?“一带一路”规划发布,针对各省份的定位也悉数出炉。
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简称“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全文接近9000字。
这份对外称愿景,对内称规划的文件,在第六章“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中,对各省份在“一带一路”规划中的定位予以明确。
其中,____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福建则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按“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的表述,要发挥____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端告诉澎湃新闻,目前福建正在制定“海丝”核心区的实施意见,方案还在制定中。
他表示,福建应通过“一个枢纽、六个平台和三个基地”建设,发挥泉州、福州、厦门、平潭“一区三点”龙头引领作用,漳州、莆田、宁德、三明、龙岩、南平“三港三地”腹地支撑作用,以陆上、海上、海外“三个福建”为载体,统筹经贸发展。
除了____和福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对其他省市的定位,也有设定。
2022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6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__以“一带一路”为例含解析鲁教版
课时规X练36 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以“一带一路”为例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据此完成第1~2题。
1.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①互联互通能力不足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缺乏③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陈旧④各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显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合作中,中国的优势条件包括( )①处于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②工业加工能力强③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④科技实力雄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一带一路”即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据此完成第3~4题。
3.“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的是( )A.东南亚B.中亚C.南亚D.西亚4.“一路”的两个终点是( )A.北太平洋、北冰洋B.北大西洋、北冰洋C.欧洲、南太平洋D.北美洲、南大西洋在“一带一路”建设下,以中欧班列为载体的陆上贸易蓬勃发展,有望打破之前单一面向海洋的流通格局,并初步建立西向流通网络。
西向流通网络格局表现出与三角洲水系分布相似的空间形态,图1为2013年国家西向流通网络结构的“三角洲模式”图,图2为2020年国家西向流通网络结构的“三角洲模式”图。
据此完成第5~6题。
图1图25.与沿海港口相比,图中内陆边境口岸的主要作用是( )A.腹地货物的集结中枢B.提供放行的出入门户C.进口货物的分散节点D.出口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6.据图分析2013年、2020年位于三角洲顶点的城市分别是( )A.某某、某某B.某某、哈密C.某某、哈密D.某某、某某“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沿途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2017年7月,中俄双方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据此完成第7~8题。
解读“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
解读“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各方期盼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酝酿已久,发布正当其时。
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正式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布。
至此“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主席2021年九、十月份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之后正式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中。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带一路覆盖全球超过64%的人口、全球30%的GDP,为务实推进“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中国还倡导成立了金砖银行、丝路基金和亚投行。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酝酿已久,在博鳌论坛上推出正当其时。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形式特殊,权威性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是由中国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共同发布,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批准。
这是第一份关于“一带一路”的政府白皮书,可视为中方有关“一带一路”带有规划性质的文件。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原则、框架思想、合作重点与机制、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号召积极行动共创美好未来。
文件全面系统,富有透明度、针对性和包容性,回答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这份文件由三部委统一部署,并充分听取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建议,也吸收了中国国内方方面面的意见,应该说是内外统筹,集思广益的成果,是各方智慧与合作的强强联合的结晶。
之所以称之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是因为这是一个方向性、框架性、意向性的设计,“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是初步的构想,未来中国还将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协商来共同完善。
2021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母题提分班-14第十二章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4.“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是()。 A.政策沟通 B.贸易畅通 C.资金融通 D.民心相通 【答案】D 【解析】贸易畅通——“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
资金融通——“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 5.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世界城市群 B.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 C.北方地区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D.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 【答案】B 【解析】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 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6.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天津功能定位是()。 A.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B.科技创新中心 C.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 D.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 【答案】A 【解析】北京功能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天津功能定位: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 革开放先行区。 河北功能定位: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 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7.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 A.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A.2025 年 B.2030 年 C.2035 年 D.到本世纪中叶 【答案】C 【解析】雄安新区建设目标: 到 2035 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的重要一极。 11.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着力打造()。 A.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 B.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C.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D.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 E.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 【答案】ABC 【解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的批复指出: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 中心。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 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12.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到()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 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 A.2025 年 B.2030 年 C.2035 年 D.到本世纪中叶 【答案】C 【解析】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目标:到 2035 年,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 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 13.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一带一路具体方案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全文如下: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2015年3月目录前言一、时代背景二、共建原则三、框架思路四、合作重点五、合作机制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七、中国积极行动八、共创美好未来前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
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时代背景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一带一路政策论文2000字(2)
一带一路政策论文2000字(2)一带一路政策论文2000字篇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摘要:随着国家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关于如何如何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文章将通过对一带一路实施的国内国际背景、存在的发展优势、以及面临的困难加以说明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意见,以期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一带一路;背景;优势;挑战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概况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随后国务院在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要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2015年经国务院授权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三部委在3月28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文件。
文件中提到未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进程中将会以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为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展开与各国的合作。
目前政府敲定的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省份共包括沿海及内陆地区的18个省份。
主要路线包括:路上丝绸之路的路线3条即1.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2.中国-中亚-西亚-地中海3.中国-东南亚-印度洋;海上丝绸路线中国-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和中国-南海-印度尼西亚-太平洋这两条。
目前政府已从多个方面出发积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战略规划,以谋求在中国改革的攻坚时期满足国内发展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合作的重要举措。
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一)国际背景1.制定国际贸易新规则刻不容缓目前由世界贸易组织(WTO)主导下的关于国际贸易规则的“多哈回合谈判”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意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公平贸易的机会和权利已陷入了停滞状态,而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地位得到不断上升,尤其是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力量,然而出于本国利益考虑美国政府不愿再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更多的贸易优惠待遇。
什么是“一路一带”,与古代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一路一带”,与古代丝绸之
路有什么关系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简称。
两者存在着密切联系的关系。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拓展资料
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以“共同开创亚
洲发展的新未来”为题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的亚洲合作政策,并特别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
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一带一路规划。
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
2015年3月27日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这标志着对中国发展将产生历史性影响的“一带一路”战略进人全面推进建设阶段。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
其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一带一路”框架包含了与以往经济全球化完全不同的理念,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正是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体现.总体上,“一带一路”战略可以简单地用“一个核心理念”和平、合作、发展、共赢)、“五个合作重点”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三个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来表达.“一带一路”使用的是“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即和平、友谊、交往、繁荣;这就是《愿景与行动》倡导的核心理念。
当今世界经济的突出特征是各国间经济的深度融合和发达的贸易体系;“一带一路”战略是在世界格局大调整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产生的,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框架。
但是,它也不是简单地延续以往的经济全球化,而是全球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其最突出的特征是融人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得益于经济全球化,但同时中国也对世界经济增长也作出了巨大贡献,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一带一路”就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提供的承诺,也是维护经济全球化成果和机制的努力。
如何更好地带动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得不担负的责任。
但是目前中国在多个国际金融机构中所占份额都很低,共建“一带一路”是改变这种不合理局面的重要途径。
从自身的发展阶段看,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步人“新常态”。
资料大全-什么是一带一路战略 精品
什么是一带一路战略什么是一带一路战略知道什么是一带一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提供的相关内容,快来阅读看看吧。
什么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新分裂祖国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1]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共建"一带一路"战略,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陆上和海上经济合作走廊为依托,以人文交流为纽带,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建设中国同沿线各国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一带一路"是知古鉴今、面向未来的合作倡议,相融相近、相辅相成,洋溢着创新进取的时代精神,为沿线各国共谋发展、共同繁荣提供了新的重大契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03月28日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全文如下: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2015年3月目录前言一、时代背景二、共建原则三、框架思路四、合作重点五、合作机制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七、中国积极行动八、共创美好未来前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
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时代背景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
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共建原则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坚持开放合作。
“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坚持和谐包容。
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坚持市场运作。
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坚持互利共赢。
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三、框架思路“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四、合作重点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
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重点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
政策沟通。
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
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设施联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
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
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
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
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
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础设施水平。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
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畅通信息丝绸之路。
加快推进双边跨境光缆等建设,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完善空中(卫星)信息通道,扩大信息交流与合作。
贸易畅通。
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
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沿线国家宜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以及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和实施。
改善边境口岸通关设施条件,加快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建设,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能力。
加强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化合作,推进跨境监管程序协调,推动检验检疫证书国际互联网核查,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
降低非关税壁垒,共同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透明度,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挖掘贸易新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
创新贸易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
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
把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
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壁垒。
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领域合作。
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
加强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
推动新兴产业合作,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
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推动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
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中国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
鼓励本国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
促进企业按属地化原则经营管理,积极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资金融通。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
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
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
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有关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开展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