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思修教学大纲2015版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大纲
1
上课年级
2017 级
学分/周学时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二)课程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 题出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把建设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 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 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 法律素质,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真正做到学法、 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三)课程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 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 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确 立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 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因此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 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不少于 500 字) 1、知识教学目标 (1)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明确“基础” 课性质和目的。确立和坚定理想信念、将远大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 起来,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2)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什么、人生意义 是什么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人生实践,创造有价 值的人生。 (3)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公共 生活中道德与法律规范。 (4)了解社会主义法律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规定,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5)了解职业道德的涵义及养成、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择业与创业的方法, 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维权的途径。 2、 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在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大学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深刻认 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初步培养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能力。 (2)能够在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应该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提高学习、 交往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合理生存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3)能够将道德的相关理论内化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主的要求,成为校 园道德生活的主体,提升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法律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人生的课程。

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和提升实践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爱国的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认识国家、社会及自身,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爱国信念及科学的规范意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析现实问题。

2.教育学生在正确认知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3.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懂得学以致用,提高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形成科学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规范的行为方式。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1.教学内容适应人生新阶段,肩负历史新使命,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启发和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大学生活和学习特点,明确大学生成才目标和历史使命,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和学习方法作用。

《思修》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思修》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思修》社会实践教学大纲第一篇:《思修》社会实践教学大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教学大纲一、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必修课之一。

“思修”课的实践教学是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体验、参与、行动”中追求真理,感悟人生,提高素质,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及现代法治意识,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道德、心理、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四)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三、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实践考核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课外体验、思考、研究、调查等实践活动,通过团队形式的学习与交流,促进相互协作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关心和参与校园及周边社区人文环境建设的意识,学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寻求改变,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

四、实践教学具体形式与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从所给出的实践活动中任选一个递交实践活动成果。

(1)参与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同学们可以任选一专题或根据教材相关内容自拟题目做调查研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人数为5——8人。

A.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调查B.关于大一新生消费情况的调查C.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D.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E.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研F.关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调研 G.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文献收集等方法,对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原因和对策的分析,形成不少于2000字的调研报告。

(2)参与志愿者活动,撰写心得体会。

《思修》精品课程教学大纲.

《思修》精品课程教学大纲.

《思修》精品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颁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5号文件明确了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规定为一门必修课。

目的是对高校一年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以及健康心理培养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课程既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也有突出的理论性、知识性,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与实践性。

课程目标和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大学生活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自觉培养优良学风;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点意义,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点、难点、热点㈠本章学习重点第一,理论方面的重点是掌握“八荣八耻”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这是学好本课程的基础。

第二,知识方面的重点是了解时代特征与历史使命,明确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和成才目标的内容,这是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塑造新形象的必要条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专题六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 帮助大学生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 意识,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我国法律制定、实施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法律规 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和法律渊源;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意识。
课堂讨论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组织学生讨论专题教学中专题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专题五(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涉及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通过学生课前准备、课堂发言、教师提问、教师总结等环节的教学,让学生
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诚信;拜金主义;人生价值。 [授 课 方 法] 以班级为单位推荐课堂发言名单,每班 5 人;课堂讨论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发言。 [授 课 内 容] 课堂讨论话题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社会公德 三、职业道德 四、诚信 五、拜金主义 六、人生价值
一、居里夫人 二、建党伟业 三、后天 四、道德的力量
实践教学二 主题演讲
[教学目的与要求] 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撰写演讲稿,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演讲 活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演讲活动,要求学生提交活动方案与现场照片。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自拟题目,演讲内容宜集中,演讲稿不少于 600 字。 [授 课 方 法] 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或校内外其他场所组织学生演讲,班长、课代表负责组织, 以宿舍或小组推荐代表演讲,课代表负责将演讲成绩前 5 名学生名单上报任课教师。 [授 课 内 容] 课代表负责提供主题演讲参加者名单、演讲题目、现场数码照片。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24

标准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纲-(完美版)【范本模板】

标准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纲-(完美版)【范本模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1、大学生活的变化①学习要求②生活环境③社会活动提高独立生活能力:①确立独立生活意识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2、更新学习理念①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②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③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3、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思想道德与法律关系。

.。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1。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2.法律素质是指人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4字方针。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第四节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②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③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①注重学习科学理论②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③注重联系实际④注重学以致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理想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特征①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③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④理想是多方面的和多类型的⑤理想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2015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2015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与代码课程名称(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编号:03069111(英文):Fundamentals laws and Ideology and Morality culture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考核方式:考查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二、学时学分课程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一学期三、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曹延汹四、教材和补充教材信息1.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版),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参考书目:[1]刘宏伟、廉清主编,《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五、课程目标本门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1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树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

3.做忠诚的爱国者。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6. 了解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7.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8.培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具体课程目标使大学生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信为重点和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提高大学生对“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要性的认识。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逐步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法学的基础观点。

了解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内容,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七、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内容完全依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基本要求进行教学。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同时配合以课堂讨论、道德微电影、多媒体教学、观看影音资料、校外参观考察、节目表演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多种实践教学环节。

八、考核方式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平时考核、期末成绩等组合而成。

思想道德修养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实践教学大纲一、目的(一)本大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总结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经验,使实践教学规X化、制度化,并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二)制订本大纲,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以中宣部、国家教育部"两课"设置新方案为依据,充分利用主渠道、主阵地进行教学,同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四)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中,把实践教学纳入整个教育改革进行通盘考虑,纳入素质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纳入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进行精心设计,其目的是深化课堂理论教学,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在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使他们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求(一)进一步论证原"实践教学方案",认真修改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

(二)具体组织者为担任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专兼职教师,各系班级认真配合。

(三)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有关要求相一致,并服从学校的中心工作。

(四)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五)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是实践课指导者和具体组织者,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育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教学。

三、内容开展与理论课教学相关的辅助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教学的具体化。

通过开设实践有利于思教理论教学效果的巩固、强化和升华。

(一)对象:一年级新生(二)内容:新生进校后,结合《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学习,主要进行四个方面的实践教育教学活动:1、大学生生活的适应教育。

可以通过入学教育、军训、校风建设等活动进行,使新生了解高校生活,适应高校生活。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17--2018学年)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英文名称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课程编号113011003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课程模块公共课程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开课学期1(理科)、2(文科)考核方式考试学时48 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0 学分 3先修课程无教材选用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修订版.二、课程简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

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

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

本课程要求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能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应的专业培养目标1.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和在本课程中的主线作用,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内容及学习方法。

2.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体系及运行机制,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树立依法治国的法律理念。

3.掌握道德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道德在社会生1.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并善于使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的能力。

3.帮助学生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切实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课程目标对应的专业培养目标活中的重要作用,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参与道德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五年制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科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属性:公共基础课程学时:45课时成绩考核:考试开课教研室:思政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

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

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的课程。

课程的任务: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有关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行为侵袭的能力,确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时安排与教学内容本课程加上绪论部分共九章二十七节内容,计划一学期上完,每周三课时,共45课时,3学分。

关于具体学时的分配,下到各编各章。

课程内容容量不是很大,但其综合性、指导性、实践性特别强,如何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真正发挥出这门课程的作用,是一个难点。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懂得珍惜大学美好时光,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长目标;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帮助他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正确认识“三个倡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大学生生活的特点。

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

4、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重要问题。

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想和信念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4、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怎样弘扬爱国主义?3、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5、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作用,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了解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端正人生态度;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自觉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生价值实现的方法和条件。

2、深切体会和正确处理自我身心关系b、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辨析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提高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结合十八大以后中央改进作风、厉行节约、廉洁自律的一系列举措,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3.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明确维护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即道德和法律;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社会公德的内容,在实践中践行社会公德规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使大学生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中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在艰苦中创业,在实践中成才;掌握婚姻家庭的道德和法律要求;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2、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

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4、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历史发展,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引导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法律的含义、特征和本质;2.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作用;3.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4.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正确理解主要部门法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明确公民在相关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1、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2、领会法治精神,培养现代法治观念。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公民应该享有哪些法律权利和承担哪些法律义务,如何行使法律权利和承担哪些法律义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义务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

重点和难点:1、法律权利2、法律义务3、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教学内容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二、更新学习理念三、确立成才目标第二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一、思想道德与法律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节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第一节中华精神的传承与价值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二、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第二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四、做忠诚的爱国者第三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二、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三、做改革创新的探索者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人生与人生观二、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三、正确认识人生矛盾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二、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三、道德的历史发展第二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发展第三节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三、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三、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第一节社会公德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第二节职业道德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二、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第三节婚姻美德一、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二、大学生的恋爱观与婚姻观三、弘扬家庭美德第四节个人品德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三、追求崇高道德境界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及其发展一、法律的词源与含义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第三节我国的宪法预法律部门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第四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第七章树立法治理念尊重法律权威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向统一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法治国第二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一、法治思维方式的含义和特征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三、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第三节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一、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二、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第一节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法律权利二、法律义务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第二节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一、政治权利与义务二、人身权利与义务三、财产权利与义务四、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五、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第三节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一、依法行使权利二、依法救济权利三、尊重他人权利四、依法履行义务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本课程强调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修养效果。

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丰富拓展实践教学的方式,可以是课堂辩论演讲、课后思考探究(以作业形式呈现),课外参观访问、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也可以是假期专题性的社会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