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42张PPT)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42张PPT)

齐威王
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guī)姓,田氏,名因齐, 田齐桓公(与春秋五霸之首的姜齐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战国时期齐国 (田齐)第四代国君,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20年在位。
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齐威王在位时期,针对 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 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 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并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 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疏通文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

文 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 修:长,这里指身高。
注 释
• 八尺:战国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3.1厘米。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先秦】战国策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 战国时期诸侯林立,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 为国君出策献计。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 贤臣──邹忌。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选自《战国策》的 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
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旦日:第二天。
注 释
• 之:助词,起补足音节作用。
• 明日:次日,第二天。
• 以为:认为。 • 又弗如远甚:远远不如。又,更。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PPT课件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PPT课件
文章内容与主旨
本文通过邹忌与齐王之间的对话,阐述了纳谏的 重要性,以及作为君主应该具备的明智和胸怀。
文学价值与影响
文学价值
本文以其生动的笔触、巧妙的构思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杰出 代表之一。
对后世的影响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政治思想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学作品都以这个故事为题材或灵感来源,同时它也启示 了人们在政治生活中要注重纳谏和听取不同意见的重要性。
启示三
作为领导者,更要广开言路、虚 心纳谏,以推动团队或国家的更
好发展。
05
文化内涵拓展与延伸
战国时期思想观念对比
诸子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活跃, 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其中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
派各有特色,相互争鸣。
邹忌的思想倾向
通过邹忌的言行,可以窥见战国时 期士人的思想倾向。他们关注国家 大事,勇于进谏,同时注重个人修 养和道德品质。
散文特点
分析古代散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特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
深入解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情节设计 、语言运用等。
哲学知识:儒家思想核心观念
01
儒家思想概述
简述儒家思想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02
核心观念
阐述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如仁爱、礼义廉耻、忠孝等。
齐王的思想转变
齐王在听取邹忌的讽谏后,思想发 生了转变。他开始重视纳谏,关注 民生,致力于国家的改革和发展。
儒家思想在本文中体现
仁政思想
01
儒家强调仁政,即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在本文中,邹忌通过
讽谏的方式,引导齐王实行仁政,关注百姓疾苦。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PPT课件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PPT课件
君”的反问句,表示了对自己丈夫的赞美 和自豪。
妾也用了反问句,但是缺少了“君美 甚”的肯定,让这个回答多了胆怯和试探 ,表现了妾在回答邹忌提问时的小心翼翼 。
而客人的回答用了一个否定句,其中 含有比较的意味,表示了客人在回答时的
合作探究
那么,邹忌与徐公到底谁更美呢?理 由是什么?
徐公更美,“明日,徐公来,孰 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 弗如远甚。”
认识到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
合作探究
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邹忌从“问”到“视”,由“视”而 “思”,因小悟大,终于解蔽,这不仅表 现了邹忌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也说明不要 为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要时刻保持清醒 的头脑,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的道理。这 一段有声有色,富于情趣的描写是下段邹 忌用暗示,比喻方法讽谏齐王的基础。
合作探究
邹忌以己身之事设喻类比国家大事,讽 劝齐威王纳谏,写出三组类比的句子。
①臣之妻私臣
—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臣之妾畏臣
—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③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合作探究 设喻说理和类比说理。
设喻说理: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 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例如荀子在《劝学》中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来比喻学习贵在坚持。
第二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 谏齐王除弊纳谏。
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合作探究
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与徐公比美。
合作探究
邹忌向妻、妾、客提出了自己与徐公比 谁美的问题后,得到了怎样的回答?
妻、妾、客都说邹忌美。
合作探究
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 妻用“君美甚”的肯定句和“何能及

邹忌讽齐王纳谏_ppt课件完美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_ppt课件完美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_ppt课件完美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
脉络梳理及人物形象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_ppt课件完美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_ppt课件完美版
主要内容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章以“孰美”的问答开篇,继写邹忌暮寝 自思妻、妾、客人赞美自己的原因,并因小悟大,将生活小事与国家 大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由自己的“敝”,类比推理,进而婉讽“王之 敝甚”。
邹忌讽齐王纳谏_ppt课件完美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_ppt课件完美版
理解默写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直接描写邹忌相貌的句子是: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 民意见,并提出受下赏的情况的句子是: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_ppt课件完美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_ppt课件完美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_ppt课件完美版
脉络梳理
邹忌三问
问妻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妻—私我
问妾 徐公何能及君也?
悟理
妾—畏我
问客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客—求我
邹忌讽齐王纳谏_ppt课件完美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_ppt课件完美版
脉络梳理
态度 人物
私(偏爱)
邹忌

畏(畏惧)
求(有求)
邹忌讽齐王纳谏_ppt课件完美版
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_ppt课件完美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_ppt课件完美版
理解默写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在会见徐公后,经过冷静的思考悟出了客
人谬赞自己的原因是: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入朝讽谏齐威王,认为齐威王被大臣和国

第21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件(共31张PPT)

第21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件(共31张PPT)

当面指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在公共场合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市朝,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 使……听到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
集市
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
常常,不时 偶然进谏。间,间或、偶然 满一年
之后,时时而 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
能谤讥于市朝( 介词,在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介词,到

皆以美于徐公( 介词,比 )
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 名词作动词,穿戴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闻寡人之耳者(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当面

文言句式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句,应为“忌不信自” )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状语后置句,应为“臣之客欲于臣有求”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状语后置句,应为“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句,应为“客从外来,(邹忌)与(之)坐谈”) 皆以美于徐公( 省略句,应为“皆以(臣)美于徐公”) 自以为不如( 省略句,应为“自以为不如(其美)” )
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 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采纳,以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 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 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 取“士”的支持。
读准字音
昳丽( yì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 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共45张PPT)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共45张PPT)
州路八千”。 想想,邹忌的劝谏为什么能成功?
小练习 复习总结
通假辨析
邹忌修八尺有余 “有”通“又”,还有
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早上; 服,名词作动词,穿戴。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 私, ,形 形容 容词 词意 作动动用词法,偏,认爱为。…美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善言辞 说
忠君爱国
邹忌
贤明君主 智慧
有气度
听 有魄力
从谏如流
齐威王
我们在现实生活的人际交际中, 说话应该注意什么?
得体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情节结构
一、开端:邹忌比美 二、发展:邹忌讽谏 三、高潮:齐王纳谏 四、结局:四国朝齐
讽谏手法
一、类比说理 二、以小见大
课堂小结
邹忌进谏
妻→私我 妾→畏我 客→求我
研读课文:第一段
• 邹忌的妻、妾、客是怎样评价邹忌与徐公之 美的?邹忌从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由此他 联想到了什么?
• 邹忌的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 • 邹忌悟出的道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往往
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 • 由此,他进一步悟出了治国的道理,即要广
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 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小 家事
三问、三答 三思
三比
三赏 三变 战胜于朝廷
齐王纳谏 宫妇左右→私王 朝廷大臣→畏王 四境之内→求王
大 国事
15
中国历史上不缺乏忠臣进谏的故事 但他们的命运都各不相同
1.比干劝商纣王不要沉湎酒色而被挖心; 2.屈原劝楚怀王连齐抗秦而被放逐; 3.伍子胥劝夫差不要轻信勾践而被杀; 4.白居易因直言劝谏贬江州司马; 5.韩愈谏迎佛骨,“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文言知识积累
4.之
齐国之·美丽者也( 结构助词,的 ) 孰视之·( 代词,指徐公 ) 吾妻之美我者(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
5.于
欲有求于·我也( 介词,对,向 ) 皆以美于·徐公( 介词,比 )
能谤讥于市朝( 介词,在 ) ·
文言知识积累
6.美
吾妻之美·我者(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形容词,美丽 )
晏子谏齐景公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 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 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 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 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 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 善也。”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01 教学目录
01
02
03
04
学习目标 必备知识 字词清单 课文分析
05 课堂小结
06 课后习题
07 拓展延伸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 式,疏通文意。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3.领会文中设喻说理的方法,体会“讽谏”的妙处, 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人的(跟“公”相对)

文言知识积累
4.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古义:指责;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
5.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古义: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
Hale Waihona Puke )6. 邹忌修八尺有余 ·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
这是什么原因?
设喻----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 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方式一:设置一个故事来说明一 个道理。
➢方式二:借用乙事物比方甲事物 来说明一个二者共同蕴涵的道理。
邹忌




齐王 宫妇左右 朝廷之臣

有求 四境之内
受蒙蔽 类比推理 受蒙蔽 委婉劝说
文言现象汇总
一、一次多义。
妻——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为这样一位外表英 俊而且才能卓越的丈夫而骄傲,恩爱之情溢于言表。
妾——在家中的地位较低,只是附和妻的话,对 邹忌不如妻那样发自内心的赞美。
客——只是一句讨好主人的话,语气比其妻妾的 回答平淡多了。
小结
这三问三答,虽然未写一个字的人物心理、 神态,但每一处回答,每一个人的表情乃至内 心世界,都使读者描摹出来,真可谓“不著一 字,尽得风流”。
邹忌问其妻,自称“我”,用较随便的口语化 的自称;问其妾,用较庄重的书面语化的自称,端 着点架子;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还是端着 架子,但句式通俗多了!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三” ——三答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问题:三人的回答在语气上有何不同?
面刺寡人之过 上书谏寡人 谤讥于市朝
上赏 中赏 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三”——三变
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结 “三叠排比”的奇特结构,使文章具有一线贯 穿、晓畅淋漓的特点,叙事如江水东下,十分畅达, 并且前后呼应,上下关照。这样的结构,不仅使文 章从全文来看有一种整齐美,而且使其内在韵律 有一种进行曲般的节奏美。

20《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课件完美版

20《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课件完美版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一字多义
朝服衣冠 早晨

入朝见威王 朝廷
能谤讥于市朝 泛指公共场合
皆朝于齐 朝见
孰 吾孰与徐公美 谁,哪一个 徐公来,孰视之 仔细
门庭若市 4、出自本文的一个 成语是:__________ 请写出它的反义成语:__________ 门可罗雀
5、邹忌进谏的方式与诸葛亮有什么不 同? 邹忌:以家事喻国事,婉言进 谏;口头进谏,以理服人; 诸葛亮:直接提出建议,直言 进谏;书面进谏,以情感人。
怎么 比得上 “我与城北的徐公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 : 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表判断 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 极 “ 齐国之美丽者也。 漂亮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相信自己
又,再

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
而名著史册。
纳,接受。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
人物介绍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 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 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 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 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chny kūn)不服,就 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 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 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 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 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 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淳于髡
•战国时齐威王非 常幸运遇到了这 样一位贤臣--—— 邹忌。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共31张PPT)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共31张PPT)

9.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10.齐王听了邹忌的话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广开言路 ,悬赏求谏
面刺寡人之过 上赏
上书谏寡人 中赏 谤讥于市朝 下赏
——三赏
内容总结
齐王接受邹忌的劝告,并广开言路, 悬赏求谏,收到了可喜的效果——社会 安定,国家强盛,受到各诸侯国的敬仰 朝拜。
问题探究
小结:这三问三答,虽然未写一个字的人物心理、神
态,但每一处回答,每一个人的表情乃至内心世界,都 使读者描摹出来,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6.课文的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7.邹忌拜见齐王后采用了怎样的说理方式?
采用了 设喻说理 和 类比说理 的说理方式。 设喻说理 :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
间或,偶然
即使
魏闻之, 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齐王纳谏”这件事 朝见
所说的
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 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 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 能够在公众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 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 提意见,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 还偶然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 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人。燕国、赵国、韩国和魏 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 们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
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类比说理: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
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8.“三喻三比” 体现了邹忌怎 样的说话艺术?
设喻说理,巧妙设谏,以家事比国事, 以小见大,使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主张。 小结: 邹忌现身说法推己及人,类比推理,

第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共38张PPT)优秀课件

第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共38张PPT)优秀课件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人
之 对,好
当面。名→状 指责
过者过,失 受上上赏等;的上书谏寡人者,受中授予赏;能谤议论讥于 “于市
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朝谤讥”
市朝,公共场合 使…听到。
介词结
构后置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
集市
不时,有时候 偶然 满一年
明日,徐公来,孰视
第二天
通假字, “熟”, 仔细
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如(徐公)
以为:认为
宾语前置
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甚远” 在晚上。 表顺接,两 以…为美。(认 太远了 名→状 个动作相连 为…美)意动用法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整 • (3)邹忌解蔽,当晚有 齐 三思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也。
整 齐
• (4)邹忌入朝见威王,有
三比:
臣之妻
宫妇左右莫
美 私臣
不私王
臣之妾
朝廷之臣莫
畏臣
不畏王
臣之客欲
四境之内莫不
有求于臣
有求于王
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即使、韩、魏闻之,皆朝cháo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齐王纳谏” 朝见

这件事
所说的
第二步 研读共品
译文: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 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 书劝谏我的饿,可得中等奖赏;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结果:战胜于朝廷
小组探究
从这篇课文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角度 妻妾客皆美邹忌 邹忌自知不如 齐王纳谏除蔽 邹忌规劝齐王
启示 对讨好恭维的话要警惕 人贵要有自知之明 广开言路才能富国安民 谈话要讲究方法技巧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上有名的劝谏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吧!
1.魏征直谏唐太宗
4.李斯《谏逐客书》
有求于我 奉承
邹忌是如何劝谏齐威王的?你觉得这样的劝谏方式好在 哪里?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
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
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劝谏时,先说家事,
妻私臣——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臣——朝廷之臣畏王 客求臣——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特殊句式:
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者也”表判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者,……也”表判断)
倒装句:
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忌不信自”)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能谤讥于市朝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能于市朝谤讥”)
省略句:
与坐谈
组成员互帮互助。
( 8分钟 )
(注意文中重点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重点字词积累
通假字:
徐公来,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古今异义:
例句 邹忌修八尺有余 明日徐公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今齐地方千里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 长,这里指身高 次日,第二天 偏爱 土地方圆 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赏赐?几种变化? (三令三赏三变--进谏的变化)
学习活动三:评析人物
邹忌,齐威王到底 谁是“成就齐国”
的1号男主角? 人物分析:找具 体字词句分析
学习活动四:讽谏艺术
邹忌在“讽谏” 过程中,有哪些 “高妙之处”?
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 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邹忌(家事) 妻→私 → 妾→畏 → 客 → 有求→ 受蔽
齐王(国事) 宫妇左右 朝廷之臣 四境之内 受蔽(甚矣)
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 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谏同学不要迷恋上网。 2、讽谏长辈不要吸烟、酗酒。 3、讽谏同学要讲究公共卫生。
谢谢聆听!
揣摩的句子(读出人物语气、情感)
• 王曰:“善。”
学习活动二:梳理情节
抢答
梳理故事情节
1. 邹忌早晨起来,做了一件什么事? 2.“比美”这件事问了几个人?分别是谁?
三个的回答一样?为此他从几个角度思考 自己受蒙蔽?
(三问三答三思--进谏的缘起) 3.随后向齐威王从几方面讽谏?
(三讽--进谏的内容) 4.齐威王接受邹忌讽谏,下达几道命令,有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学习活动一:赏读文段
文言文朗读(尽 力读出人物语气、 情感)
揣摩句子(读出人物语气、情感)
•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 镜,
•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 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 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