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北师大三人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基(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2、论教育的社会功能:“庶富教”思想 、论教育的社会功能: 庶富教”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孔子的“庶富教”思想, 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孔子的“庶富教”思想,即反映了他初 步意识到了教育是受经济制约的,只有经济发展了,教育才有可能发展。 步意识到了教育是受经济制约的,只有经济发展了,教育才有可能发展。 另一方面, 他把“足食、足兵、民信” 另一方面,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他把“足食、足兵、民信” 作为立国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要素,但是,强调通过教育工作取得民众的信任, 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但是,强调通过教育工作取得民众的信任,使之有坚定 的信念和信心,是立国的根本。 的信念和信心,是立国的根本。 教育为政治服务: 教育为政治服务: 孔子从“为政以德”的思想出发,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 孔子从“为政以德”的思想出发,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因为通过 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 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 生重大影响。 即教育可以直接为政治服务。 生重大影响。 即教育可以直接为政治服务。 教育与法律: 教育与法律: 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总结:在孔子看来,治国治民,经济、军事、政治、法律都是不可缺少的, 总结:在孔子看来,治国治民,经济、军事、政治、法律都是不可缺少的,但 最根本的还是教育。他把教育提到很高的地位,尽管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但是 最根本的还是教育。他把教育提到很高的地位,尽管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有历史进步作用。 有历史进步作用。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 成 2、国学与乡学(08年选择题) 、国学与乡学( 年选择题 年选择题) 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划分, 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划分,可分为大学与小 学两级。 学两级。 国学(即中央官学):设在王都的小学、 ):设在王都的小学 国学(即中央官学):设在王都的小学、大 学。 乡学(即地方官学):设在王都郊外、 ):设在王都郊外 乡学(即地方官学):设在王都郊外、地方 行政区中的学校,如闾( 党庠、 行政区中的学校,如闾(家)塾、党庠、州 乡校。 (术)序、乡校
前言
中国教育在教育制度、教育实践、 中国教育在教育制度、教育实践、教育思想 上都具有历史性(继承性与发展性)、 )、阶级 上都具有历史性(继承性与发展性)、阶级 性、等级性等特点 学好中国教育史需要教育学、历史学、 学好中国教育史需要教育学、历史学、哲学 史等学科理论与知识
前言
二、复习参考书 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 、孙培青主编: 中国教育史》 大学出版社 2、王炳照等主编:《简明中国教育史》(修 、王炳照等主编: 简明中国教育史》 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年
中国教育史
(考研强化班辅导课) 考研强化班辅导课)
前言
一、中国教育史的学科特点 时段划分:古代教育、 时段划分:古代教育、近现代教育 古代教育——独立形成与发展 古代教育 独立形成与发展 1、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体制:官学(中央与地方)、私学、 )、私学 学校教育体制:官学(中央与地方)、私学、书院 考试制度(选士制度与学校考试): ):察举制与科举制度 考试制度(选士制度与学校考试):察举制与科举制度 2、教育思想与实践: 、教育思想与实践: 儒学教育思想家(以孔子、孟子、荀子、朱熹、 儒学教育思想家(以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王守仁等为 主要代表)、道家教育思想家、墨家教育思想家、 )、道家教育思想家 主要代表)、道家教育思想家、墨家教育思想家、法家教育 思想家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基(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2、私学的特点 、 与奴隶制官学相比, 与奴隶制官学相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具 有以下特点: 有以下特点: 第一,政教分离,自由办学; 第一,政教分离,自由办学; 第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第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第三,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 第三,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 第四,学生自由就学,来去自由。 第四,学生自由就学,来去自由。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 奴隶制时代) 成(奴隶制时代)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重点掌握) 西周的教育制度(重点掌握)
1、“学在官府” 、 学在官府” 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包含三方面的意思: 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包含三方面的意思: 第一,学术和学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 学术官守” 第一,学术和学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即“学术官守”、 官守学业” “官守学业”; 第二,教师都由国家的官吏担任,即官师合一; 第二,教师都由国家的官吏担任,即官师合一; 第三,既是教育活动场所,又是政治与军事活动的地方, 第三,既是教育活动场所,又是政治与军事活动的地方,即 政教合一” “政教合一”。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基(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二、齐国的稷下学宫(重点) 齐国的稷下学宫(重点) 1、性质 、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因设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因设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因设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也是 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是一所官学下的私学联合体。 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是一所官学下的私学联合体。 2、办学特色 、 第一,学术自由,来者不拒,各家各派都可以在稷下设坛自由讲学; 第一,学术自由,来者不拒,各家各派都可以在稷下设坛自由讲学; 第二, 不治而议论” 先生们不担任具体职务,批评时政, 第二,“不治而议论”,先生们不担任具体职务,批评时政,起到咨询 或智囊团的作用; 或智囊团的作用; 第三,教师来去自由、待遇优厚; 第三,教师来去自由、待遇优厚; 第四,学生自由听讲、学无常师; 第四,学生自由听讲、学无常师; 第五,制定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第五,制定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以加强学生管 理。 3、影响 、 首先,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黄老学派、阴阳学派、 首先,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黄老学派、阴阳学派、荀 子的儒家学派就是在稷下学宫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子的儒家学派就是在稷下学宫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其次,其自由办学之风,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其次,其自由办学之风,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基(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3、私学兴起的意义 、 第一,私学自由讲学之风冲破了“学在官府” 第一,私学自由讲学之风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旧 传统,促使学校下移到民间; 传统,促使学校下移到民间; 第二,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孔子首创“ 第二,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孔子首创“有教无 并付诸实践; 类”并付诸实践; 第三,扩大了教学内容; 第三,扩大了教学内容; 第四,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 第四,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 形成了诸子百家之学; 形成了诸子百家之学; 总结: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从此,在中国 总结: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从此, 古代教育史上便出现了两种教育制度 ;为中国古代 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教育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 成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基(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初 步形成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第六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前言
复习重点: 复习重点: 先秦诸子百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法为主) 先秦诸子百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儒、墨、道、法为主) 必考) (必考) 现代教育思潮与运动(平民教育、国家主义教育、科学教育、 现代教育思潮与运动(平民教育、国家主义教育、科学教育、 职业教育、勤工俭学运动、乡村改造运动)、 )、教育家思想与 职业教育、勤工俭学运动、乡村改造运动)、教育家思想与 实践(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陈鹤琴) 实践(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陈鹤琴) 必考) (必考) 宋明时期教育思想与实践(北宋三次兴学运动、书院、朱熹、 宋明时期教育思想与实践(北宋三次兴学运动、书院、朱熹、 王守仁)(可能考) )(可能考 王守仁)(可能考) 近现代三个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 近现代三个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 可能考) (可能考) 洋务教育思想、维新派教育思想与实践(可能考) 洋务教育思想、维新派教育思想与实践(可能考)
西周大学: 西周大学: 周天子设有五学:辟雍(中央)、东序( )、东序 周天子设有五学:辟雍(中央)、东序(东 )、成均 南学)、上庠(北学)、 成均( )、上庠 )、瞽宗 学)、成均(南学)、上庠(北学)、瞽宗 西学) (西学) 诸侯设有一学: 诸侯设有一学:泮宫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 成
前言
近现代教育——中西教育结合 中西教育结合 近现代教育 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 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 洋务教育 留学教育 教会教育 四个现代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 壬戌学制、 癸丑学制、 四个现代学制:癸卯学制、壬子 癸丑学制、壬戌学制、戊 辰学制 国民政府的教育:教育方针、 国民政府的教育:教育方针、教育发展与管理措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与以干部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 成 2008年考研真题 年考研真题 在古代文献记载中, 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 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C ) A.都学 B.乡学 . . C.国学 D.官学 . .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 成 三、“六艺”教育(重点掌握) 六艺”教育(重点掌握)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 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之一 。 礼、乐、射、御、书、数 前四者为大学教育课程,称之为大艺; 前四者为大学教育课程,称之为大艺;后二 者为小学教育课程,称之为小艺。 者为小学教育课程,称之为小艺。 文武皆备;智能皆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文武皆备;智能皆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对后世(中国古代)教育发展有深远影响。 对后世(中国古代)教育发展有深远影响。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基(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3、百家争鸣与诸子私学 、 私学,既指私人教育形式,又指私家学派。 私学,既指私人教育形式,又指私家学派。 春秋:两家——儒、墨 春秋:两家 儒 战国: 诸子百家” 战国:“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虚指,一般指的是“九流十 诸子百家”是虚指,一般指的是“ 最有影响的是四家: 家”,最有影响的是四家:儒、墨、道、法
前言
教育思想与实践: 教育思想与实践: 洋务派的教育思想(张之洞为代表) 洋务派的教育思想(张之洞为代表) 维新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 年代的教育思潮与运动(平民教育思潮、职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 世纪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运动(平民教育思潮、 世纪 年代的教育思潮与运动 业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 业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晏阳初与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验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陈鹤琴的“活教育” 幼儿教育) 陈鹤琴的“活教育”(幼儿教育)思想与实验 杨贤江的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基(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三、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重中之重) 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重中之重) 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开创私人办学之风;编订《 开创私人办学之风;编订《诗》、《书》、 春秋》 《礼》、《易》、《春秋》、《乐》(后称 六经” “六经”)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基(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重点) (重点) 1、私学的兴起 (兴起于春秋时期) 兴起于春秋时期) 、 士阶层的崛起与养士之风盛行(武士、 士阶层的崛起与养士之风盛行(武士、文 学者即教育者); 士——学者即教育者); 学者即教育者 学术下移与“学在四夷” 孔子: 学术下移与“学在四夷”(孔子:“天子失 学在四夷” 左传》 官,学在四夷”(《左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